发酵试验报告结果_第1页
发酵试验报告结果_第2页
发酵试验报告结果_第3页
发酵试验报告结果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实验报告(一)实验结果1 .详细描述枯草芽抱杆菌固态培养物(外观、气味、培养物状态等)答:枯草芽抱杆菌淡黄色,中间色深,表面较平整,无光泽,边缘不整齐,形成的菌落为圆形。培养基中的枯草芽抱杆菌有腥臭味,长势良好,观察培养基,无明显染菌现象。2 .记录个人活菌测定中各平行数据,计算最终平均值。答:平行试验中,其他几个由于菌落连成一片,无法计数。只有如图一个平板中大约有100个透明圈,因为是稀释了5亿倍,所以600亿克。(二)思考题:在枯草芽抱杆菌固态培养过程中,为了防止霉菌与酵母的污染,可采用什么方法?答:可以加入抗真菌制剂。(三)注意事项1 .实验所用稻壳应尽量剪碎,使固体发酵培养基混合均

2、匀2 .无菌水高压灭菌时,应向三角瓶中加入玻璃珠防止暴沸。3 .使用涂布器时,注意使用用酒精灯灭菌,待涂布器冷却后再进行涂布,以免杀死菌体。五、实验报告(一)实验结果1、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各参数及数据。结果记录如表:淀粉淀粉酶CaCl2糖化酶100.10g10.522g0.17g1.17g糖化后,加入可乐瓶中的上清:400ml,活化的酵母种液:10ml,置于28c的培养箱中静置培养36h左右。2、对实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实验结果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的检验培养约48h后,观察瓶中混合液,淀粉大部分沉降在瓶底,上清浓度较稀,靠瓶壁边缘有一连串微小气泡酒精生成的检验打开瓶塞,闻到有浓重酒精气味。取发

3、酵液5ml,加10强酸2ml,加1%KCr2O溶液10-20滴,颜色由黄色变为黄绿色,稍加热后现象产生更快,更明显。图示:酒精生成的检验结果左侧:蒸储水5ml,颜色偏黄,透明度高右侧:发酵液5ml,黄绿色,与对照管有明显差异1、思考题:现有3株不同来源的酒精酵母,请设计实验判断哪株酵母发酵酒精能力最强?五、实验报告(一)实验结果1 .仔细观察固体培养基发酵前后的状态,并描述固体培养基发酵前:培养基颜色较浅,各成分(秋皮、稻草)新鲜,粘度大成团状固体培养基发酵后:培养基中产生较多黑色抱子及菌体,培养基营养成分被利用,体积缩小。2 .仔细观察底物平板酶解前后的现象,并测量水解圈大小。误差分析:打孔

4、时孔径及深度太小,酶液加入过多后有部分流出,导致孔周围的水解圈不规则,且大小不能如实反映加入的酶液的活性。(二)思考题: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丰富的资源,从理论角度分析如何最大限度地通过酶法利用该资源?而现实存在什么问题?(三)注意事项五、实验报告(一)实验结果1、仔细观察液体培养基发酵前后的状态,并描述;发酵之前的液体培养基的状态:在配制产酶培养基时,魔芋粉难溶解,依旧是固体颗粒。等完全灭完菌后,放正在实验台上,等冷却后,状态比较像固体培养基,但魔芋粉依旧不溶解,其颗粒均匀地分布于培养基中。经过三天的培养之后,产酶培养基被液化,得到的是含有粗酶液的液体培养基,完全呈黄褐色的液体状。2、仔细观察底物水解前后的现象。答:对照组:魔芋粉结成团,透明,具有弹性,黏度很大,无法搅拌,实验难以继续。实验组:魔芋粉已被完全酶解,三角瓶中完全是液体状的酶解产物,溶液呈透明状。实验分析:(1)魔芋粉的主要成分是葡甘露聚糖,吸水性好,膨胀率高,可被3-甘露聚糖酶分解从而降低黏性。(2)实验组中加入了含有3-甘露聚糖酶的粗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