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备战高考化学选择题秒杀技巧-煤的气化_第1页
2020届备战高考化学选择题秒杀技巧-煤的气化_第2页
2020届备战高考化学选择题秒杀技巧-煤的气化_第3页
2020届备战高考化学选择题秒杀技巧-煤的气化_第4页
2020届备战高考化学选择题秒杀技巧-煤的气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届备战高考化学选择题秒杀技巧-煤的气化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2的系统命名法为2,5-一甲基-4-乙基己烷B.石油的裂化、煤的气化与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储与煤的干储都属于物理变化C.总质量一定时,乙酸和葡萄糖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D.油脂、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都属于混合物,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2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混合物:漂白粉、王水、Fe(OH)3胶体、冰水混合物化合物:CaCb、NaOH、HCl、HT同素异形体:C60、碳纳米管、金刚石、石墨电解质:胆矶、碳酸银、冰醋酸、氧化

2、钾煤的干储、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硅酸盐:光导纤维、水晶、玻璃、水泥A.B.C.D.3 .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联系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铁酸钾处理水的原理与明矶完全相同B.推广煤的气化和液化技术,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食品安全包括限制添加剂的种类和添加的量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蒸储法能从海水中提取淡水B.从海水中可以得到氯化镁,再加热分解可制金属镁C.用氯气从海水中提澳的关键反应是Cl2+2Br-=2Cl-+Br2D.煤的气化主要反应是C(s)+H2O(g)一丁CO(g)+H2(g)5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和乙酸能发生酯化反应,只要一种反应物过量酯化反应就能进行彻底B.把乙烯通入滨水中,滨水立即褪色,这是由于乙烯具有漂白性C.煤的气化和煤的干储都发生了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储属于物理变化D.苯不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6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淀粉、油脂、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B.石油的分储、煤的液化与气化都是物理变化C.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后,气体颜色变浅,容器内出现油状液滴和白雾D.苯甲酸的结构简式为Acooh,官能团为竣基和碳碳双键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

4、应“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入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石油的分储和煤的气化都是化学变化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天然橡胶、纤维素、动物油都是高分子化合物.A.B.C,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H4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油的产量C.等物质的量的乙快与苯完全燃烧,消耗02的量相等D.煤中含有苯、甲苯等多种化工原料,可以通过煤的干储获得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雾霾、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都与氮的氧化物无关B.将煤汽化和

5、液化,得到清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C.用浸泡过高镒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中的乙烯,可实现水果保鲜D.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10 .2018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下列关于能源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力、电力、风力属一次能源B.棉花、麻、蚕丝、羊毛都是天然纤维C.汽油、柴油、煤油都是纯净物D.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由固态转化为气态是物理变化过程11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A、B两种煌分别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与消耗的。2的物质的量均相同,则A和B一定互为同系物B.沸点比较:正戊烷>异戊烷&

6、gt;新戊烷C.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可以作为判断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D,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储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12.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服时,温度越高效果越好8. “神州七号”的防护层中含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属于不饱和烧C,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D.乙二醇可用来生产聚酯纤维和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13.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A.大力推行“煤改气”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B.严禁乱弃废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C.使用填埋法

7、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D,用03替代。2作饮用水消毒剂14. 下列有关生产、生活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B.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有机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C.明矶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碳酸钢可用于银餐透视D.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谱法可以分析出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可推断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B.煤的气化和液化过程,都是物理变化C.等质量的乙烯和苯完全燃烧时,苯消耗的氧气多D.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mol,完全燃烧生成3molH2O16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可用于纸浆漂白,表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C.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D.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1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能、太阳能、核能均为新能源B.生物质能的利用主要有直接燃烧、生物化学转化和热化学转换等方式C.通过煤的气化、液化等物理方法将煤转化为CO、CH4等燃料气体,可以提高煤燃烧的热效率D.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太阳能,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B.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

9、条件下水解产物的方法: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新制Cu(OH)2溶液,加热,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C.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D.蛋白质在紫外线、CuSQ溶液、福尔马林作用下均会发生变性19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 “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C.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D.煤经过气化、液化和干储等物理变化过程,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C.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

10、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石油的分储、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xx将2ag铜丝灼烧成黑色后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变红,再次称量质量等于2ag除去CH4中的少量C2H4,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滨水的洗气瓶.A.B.C.D.21.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纯碱可用于制造玻璃,也可用于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B.用聚氯乙烯代替木材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的使用C.黄河入海口沙洲的形成和卤水点豆腐,都体现了胶体聚沉的性质D.“煤改气”、“煤改电”等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环境

11、污染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气化、液化和石油的分储都为物理变化B.食用花生油、葡萄糖和鸡蛋清均能发生水解反应C.古代造纸工艺中使用的明矶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D.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23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C.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一葡萄糖一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2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由固态转化为气态的物理变化过程CH4CH$B.I'和CHa-C-CHj

12、互为同分异构体CHjCHhCJICILCH,C.淀粉、蛋白质和油脂都是高聚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D.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更多的汽油,这种汽油是一种纯净物2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的气化、液化和干储的过程都没有涉及化学变化B.石油分储产品中重油进行催化裂化,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C.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甲烷D.氢气的热值比汽油高,是理想的清洁燃料和绿色能源26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煤通过物理变化液化后再作为能源,可减少PM2.5引起的危害B.硫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同时服用,能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C.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玻

13、璃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氟氯煌是安全、环保的制冷剂27 .化学的应用无处不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豆腐有“植物肉”之美称,“卤水点豆腐”是胶体的聚沉过程B.淀粉和纤维素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C.中国酿酒历史源远流长,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可以用来酿酒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取代基的位次和不是最小,名称为2,5-二甲基-3-乙基己烷,故A错误;B.煤的干储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葡萄糖与乙酸的最简式都是CH2。,相同质量的葡萄糖与乙酸耗氧量相同,二者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

14、烧的耗氧量不变,故C正确;D.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A.取代基的位次和不是最小;B.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C.葡萄糖与乙酸的最简式都是CH2。,相同质量的葡萄糖与乙酸耗氧量相同;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本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命名、结构和性质,化学变化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2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煤的综合利用、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和辨析、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等,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的掌握。【解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只由水分子构成,

15、故为纯净物,故错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而HT是只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故为单质,不是化合物,故错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间互为同素异形体,C60、碳纳米管、金刚石、石墨均为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种碳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正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包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等,故胆矶、碳酸银、冰醋酸、氧化钾均为电解质,故正确;煤的干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煤的气化是用煤生产水煤气;煤的液化是用煤生产甲醇等,故煤的干储、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故正确;光导纤维、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故错误;故选Bo3 .【答案

16、】D【解析】解:A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明矶水解生成胶体可净化水,二者原理不同,故A错误;B.煤的气化生成CO和氢气,液化生成甲醇,提高能源利用率,由C原子守恒可知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错误;C.特种钢缆为金属材料,不是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D.食品安全剂应限量使用,过量对人体有害,则食品安全包括限制添加剂的种类和添加的量,要严格控制,故D正确;故选D.A.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明矶水解生成胶体可净化水;B.煤的气化生成CO和氢气,液化生成甲醇,提高能源利用率;C.特种钢缆为金属材料;D.食品安全剂应限量使用,过量对人体有害.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

17、的性质、应用及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4.【答案】B【解析】解:A.海水为盐和水的混合物,二者沸点不同,加热时水蒸发,冷却后可得蒸储水,故A正确;B.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最基本的方法是往海水里加石灰乳,得到Mg(OH)2沉淀,将沉池解?淀分离后再加入盐酸变成MgCl2;之后经过滤、干燥、电解Mgci2Mg+Cl2即可得到金属镁,故B错误;C.海水提澳的工艺主要步骤是在预先浓缩并酸化的海水中,通入足量氯气,氯气能氧化滨离子得到氯离子和单质澳:2Br-+Cl2=Br2+2Cl-,故C正确;D.煤的气化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煤的气

18、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c(s)+H2O(g)?-CO(g)+H2(g),故D正确;故选:BoA.海水为盐和水的混合物,二者沸点不同;B.镁是活泼金属,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的方法制金属镁,其反应的原理是:池解?MgCl2Mg+CI2T;C.从海水中提取澳的主要步骤是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氯气,将澳离子氧化;D.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涉及海水的淡化、金属镁的制取、海水提澳、煤的气化,掌握相关的反应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5 .【答案】C【解析】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A项错误;乙烯和滨水发生加成反应,B项错误;煤的气化是将煤转化

19、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煤的干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储是对石油加热获得不同沸点的烧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项正确;苯的燃烧也是氧化反应,D项错误。6 .【答案】C【解析】解:A.淀粉和油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是氨基酸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故A错误;B.石油分储属于物理变化,但是煤的液化和气化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氯气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煌和HCl,除去一氯甲烷外的氯代烧为油状物质,HCl气体遇到水蒸气生成盐酸小液滴而产生白雾,故C正确;D.苯甲酸中含有竣基不含碳碳双键,苯环中碳碳键属于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键,故D错误;故选:C

20、oA.氨基酸不能水解;B.煤的液化和气化属于化学变化;C.氯气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煌和HCl,除去一氯甲烷外的氯代烧为油状物质;D.苯甲酸中含有竣基不含碳碳双键。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知道甲烷取代反应现象及产生现象的原因,B为解答易错点。7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根据淀粉、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分析;根据乙醇汽油的成分性质判断;根据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根据淀粉和葡萄糖的性质分析;天然橡胶、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动物油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21、【解答】淀粉、油脂、蛋白质都是有小分子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所以能水解,淀粉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油脂水解的最终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故正确;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10%的乙醇与90%的汽油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所以是混合物,故错误;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被吸收,然后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故正确;石油的分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煤的气化是使煤在氧气、水蒸气存在的情况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转化为既可作燃料气,又可作化工原料的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气体,有新物质

22、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碘遇淀粉变蓝色是碘的特性,葡萄糖含有醛基所以能和新制得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醛,故正确。天然橡胶是聚异戊二烯,由异戊二烯加聚形成的,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的基本结构单元是葡萄糖单元,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动物油是油脂,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故选:Bo8 .【答案】B【解析】解:A、水煤气是煤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取的,主要成分是CO和氢气,不含甲烷,故A错误;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轻质油,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故B正确;C、1mol乙快燃烧消耗2.5mol氧气,而1mol苯燃烧消耗7.5mol氧气,故等物质

23、的量的乙快和苯燃烧所消耗的氧气的量不同,故C错误;D、煤是多种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但不含苯以及甲苯等,但苯以及甲苯可以通过煤的干储这种化学变化来获取,故D错误。故选:BoA、水煤气是煤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取的;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轻质油;C、1mol乙快燃烧消耗2.5mol氧气,而1mol苯燃烧消耗7.5mol氧气;D、煤是多种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但不含苯以及甲苯等。本题考查了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难度不大,应注意区分石油裂化和石油裂解的目的区别。9 .【答案】A【解析】解:A、“雾霾天气”与粉尘污染有关,而“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有关,故A错误;B.煤的综合

24、利用主要是通过煤的液化和气化,获得洁净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故B正确;C.乙烯具有催熟作用,乙烯能被高镒酸钾氧化,则用浸泡过高镒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中的乙烯,可以实现水果保鲜的目的,故C正确;D、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故D正确;故选:A。A、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有关;B.煤的液化和气化可获得洁净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C.乙烯具有催熟作用,乙烯能被高镒酸钾氧化;D、二氧化硅常用作光导纤维。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绿色化学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10 .【

25、答案】B【解析】解:A、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为一次能源,故电能不是一次能源,是二次能源,故A错误;B、羊毛、棉花、蚕丝、麻在自然界中存在,属于天然纤维,故B正确;C、石油的微分仍然是混合物,故汽油、煤油和柴油均为混合物,故C错误;D、煤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水煤气的过程为煤的气化,故煤的气化为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oA、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为一次能源;B、羊毛、棉花、蚕丝、麻在自然界中均存在;C、石油的微分仍然是混合物;D、煤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水煤气的过程为煤的气化。本题考查了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和常见的能源,熟悉常见有机物的成分、结构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煤的气化的

26、实质,题目难度不大。11 .【答案】A【解析】解:A.等质量的A、B两种煌分别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Q与消耗的。2的物质的量均相同,则C、H的质量分数相同或最简式相同,如为苯、乙快,但不一定是同系物,故A错误;B.相同碳原子数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则沸点比较: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故B正确;C.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可知苯中不存在但、双键,则判断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故D正确;D.煤的综合利用的方法有气化、液化和干储,经气化可以获得水煤气,经液化可以获得甲醇,经干储可以获得芳香烧和粗氨水等,故可以获得清洁原料和重要的化工原料,故D正确;故选:A。A.等质量的

27、A、B两种煌分别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6与消耗的。2的物质的量均相同,C、H的质量分数相同;B.相同碳原子数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B.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可知苯中不存在单、双键.;D.煤的综合利用的方法有气化、液化和干储.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A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12 .【答案】D【解析】解:A、酶属于蛋白质,温度过高会失去生理活性,丧失去污能力,故A错误;B、四氟乙烯在加聚时双键已打开,即聚四氟乙烯中已无碳碳双键,故是饱和的有机物,且聚四氟乙烯中除了碳元素,还含有氟元素,故不是烧,故B错

28、误;C、煤的气化是煤和水蒸汽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氢气和CO的反应,是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是用煤生产甲醇的过程,也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D、乙二醇是生产聚酯纤维的原理,也可用做抗冻剂,故D正确;故选D.A、酶属于蛋白质;B、四氟乙烯在加聚时双键已打开;C、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D、乙二醇可用作抗冻剂.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用途,能源的综合利用,难度不大,注意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13 .【答案】C【解析】解:A、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煤改气”等清

29、洁燃料改造工程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故有利于减少雾霆天气,故A正确;B、严禁乱弃废电池,可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故B正确;C、有的垃圾含有重金属离子,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会污染水体和土壤,不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故C错误;D、03替代C12作饮用水消毒剂,减少了氯气的残留,有利于减小水污染,故D正确,故选C.A、从雾霾天气的成因考虑;B、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能污染土壤和水源;C、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D、03具有强氧化性,且是环保消毒剂.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性质以及应用,为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有利

30、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14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为常考查点,难度不大,注意硫酸钢用作银餐,碳酸银能够溶于胃酸,不能用于银餐。【解答】A.煤的气化是煤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H2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两种过程都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有机玻璃为聚丙烯酸甲酯,为有机高分子材料,而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故B错误;C.明矶水解可以产生胶状的A1(0H)3,具有吸附作用可用于净化水,不能消

31、毒、杀菌;硫酸钢用作银餐,碳酸钢能够溶于胃酸,不能用于银餐,故C错误;D.单晶硅能制造硅太阳能电池,所以硅是目前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重要材料,故D正确,故选:Do15 .【答案】D【解析】解:A、根据质谱法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但相对分子质量不能直接判断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故A错误;B、煤的气化是用煤来生产水煤气;煤的液化是用煤来生产甲醇,均有新物质生成,均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等质量的烧燃烧时,H元素的质量分数越高,含氧量越高,而乙烯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苯,故等质量的乙烯和苯完全燃烧时,乙烯耗氧量高,故C错误;D、乙烷和丙烯中均含6个H原子,故1mol乙烷和丙烯的混合物燃烧时

32、,生成3mol水,故D正确。故选:Do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不能直接判断有机物的结构简式;B、煤的气化是用煤来生产水煤气;煤的液化是用煤来生产甲醇;C、等质量的烧燃烧时,H元素的质量分数越高,含氧量越高;D、乙烷和丙烯中均含6个H原子。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燃烧耗氧量的判断以及煤的综合利用,难度不大,应注意的是质谱法只能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无法直接确定结构。16 .【答案】D【解析】解: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于纸浆漂白,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无关,故A错误;B.煤的气化和液化分别生成CO、氢气以及甲醇等,为化学变化,故B错误;C.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防止食品变潮,不具有还原性,故C错误;D.过氧化钠可

33、与二氧化碳、水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用于供氧剂,故D正确.故选D.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于纸浆漂白;B.煤的气化和液化为化学变化;C.生石灰不具有还原性;D.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水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17.【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分类、利用和能量之间的转化,应注意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的方法中,煤的气化、液化和石油的裂化、裂解以及催化重整均为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储为物理变化。【解答】A.能源分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传统能源,而氢能、

34、太阳能和核能为新能源,故A正确;B.生物质能包括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与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其利用方式有:直接燃烧、生物化学转化、热化学转换,故B正确;C.煤的气化是用煤做原料来生产水煤气的过程,为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是用煤做原料来生产甲醇的过程,也为化学变化,故C错误;D.地球上的能源归根结底来自于太阳能,而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故选Co18.【答案】D【解析】解:A.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葡萄糖不能水解,二糖、多糖可水解生成单糖,故A错误;B.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溶液中,则水解后,没有加碱至碱性,加入少量新制Cu(OH)2溶液,加热

35、,不能检验,故B错误;C.煤制煤气,生成CO和氢气,为化学变化,故C错误;D.紫外线、CuSO4溶液、福尔马林均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为不可逆过程,故D正确;故选:D。A.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葡萄糖不能水解;B.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溶液中;C.煤制煤气,生成CO和氢气;D.紫外线、CuSQ溶液、福尔马林均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有机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19.【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三废处理及环境保护,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变化、能源利用及绿色化学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

36、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使用,而不是污染后再治理,故A错误;B.金属灼烧时有特殊的颜色,则“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故B正确;C.“日照香炉生紫烟”描写瀑布在光照下的水雾,与碘的升华无关,故C错误;D.煤经过气化生成CO和氢气,液化生成甲醇,干储生成煤焦油等,均为化学变化,煤经过气化、液化转化为清洁能源,故D错误;故选Bo20 .【答案】B【解析】解:“乙醇汽油”为混合物,其含有的乙醇、汽油均可燃烧,故错误;植物油含有C、H、O元素,不属于烧,故错误;石油的分储时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37、,为物理变化,而煤的汽化是将煤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产CO和H2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是用煤来生产甲醇,也是化学变化,故错误;淀粉和纤维素均为葡萄糖的脱水缩合物,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故正确;在醇的催化氧化的反应中,铜做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正确;乙烯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1,2-二澳乙烷为液体,留在了滨水中,可用于甲烷的除杂,故正确.故选B.“乙醇汽油”为混合物;植物油不属于烧;煤的汽化是将煤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产CO和H2;煤的液化是用煤来生产甲醇;淀粉和纤维素均为葡萄糖的脱水缩合物;在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铜做催化剂;乙烯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本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

38、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21 .【答案】B【解析】解:A.纯碱水解呈碱性,可用于除油污,玻璃的原料有二氧化硅、碳酸钠等,故A正确;B.聚氯乙烯含有增塑剂等物质,且能释放出氯化氢,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作快餐盒,故B错误;C.胶体在电解质溶液中可发生聚沉,黄河入海口沙洲的形成和卤水点豆腐,都体现了胶体聚沉的性质,故C正确;D.“煤改气”、“煤改电”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故D正确。故选Bo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纯碱、合成材料、胶体以及煤的综合利用等知识,侧重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等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

39、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22 .【答案】C【解析】解:A.煤的气化和液化都存在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储是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液体混合物,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而花生油属于酯类、鸡蛋清属于蛋白质,均能水解,故B错误;C.明矶是KAl(SO4)2?12H2。,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故能导致纸张的酸性腐蚀,故C正确;D.煤燃烧易产生粉尘和二氧化硫,故煤不是清洁燃料,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洁净燃料,故D错误。故选:C。A.煤的气化和液化都存在新物质生成;B.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明矶是KAl(SO4)2?12H2O,铝离子水解显酸性;D.煤燃烧易产生粉尘和二氧化硫。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盐的水解、煤的综合利用、有机物的水解反应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的组成、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