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改变的研究_第1页
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改变的研究_第2页
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改变的研究_第3页
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改变的研究_第4页
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改变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改变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1提出的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感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纲要突破了以往教师从教的方式转变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既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又要加强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知识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以多媒体和网络

2、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当今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走进学校和许多家庭,不可避免的对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引起了社会、老师、家长及学生本人或深或浅的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科学的学习方式学好高中语文值得去探讨和研究。我校一直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2002年就被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目前,已经实现校园网10兆到桌面,实现了网络进课堂,每个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随着我校的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   

3、;  2研究意义语文教学如何运用这项技术优势,提高信息容量、密度、效益和效率,以快捷方式展示语文信息情景。改变讲授文本传统教学模式,不拘泥课本,以学生经历、想象的生活场景及学生提出的问题为载体,改变学习语文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语文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促进学习方式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4、新课程标确立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是办好优质教育的重要导向,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营造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环境,让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与之相结合,探索高中语文教学的新思路和新途径,面向各种语文学习资源,引入时代活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场景的语文素材。将真实情景与虚拟情景融会贯通地组织学习,使教材“活”起来。特别是利用这一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探索,并对信息作出恰当的判断,同时为师生交流提供一种快捷方式,形成主动探索课题研究的平台。增加新的教与学形成,既拓宽了师生的知识和语文信息的领域,又锻炼了青年教师队伍和塑造了一代具有信息素养的中

5、学生。促进了多元化发展。学习语文和同步成长对中学生的这一生有促进作用。因此这一课题有很大的潜在研究价值。本课题广泛应用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与学中,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探索与创新的广阔空间与平台,使教学活动实现了由传承式教学向创新式教学转变;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由教师教的过程向学生学习的过程转变。使教师的教学潜能和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得以最大挖掘,使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都得到提高,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概念的界定课题中“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基础,融合通讯技术和传播技术,运用多种媒体如融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

6、为一体的电子教科书、多媒体软件及网上传输的影视节目、卫星节目和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与多种信息的交互传递,凭借多种媒体信息的集成技术处理、编辑、存储等呈现形式,使原来枯燥的文字信息转变为声、像、文并茂具有交互性、参与性的教学环境和手段。课题中“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三、理论依据1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及教育学思想:罗杰斯认为教师最大的任务是教会学习。他主张学生中心教学,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他主张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在情境教学过程中要相信学生,“如果我们

7、相信每个人都有发展他自己潜力的能力,那么,我们就会允许他有选择他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机会”。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思想以上观点既是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又是本课题的指导思想,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它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师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理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

8、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网络环境将为学习者创造一个促进知识整合的学习环境。3创造思维理论:何克抗教授提出的创造思维理论为我们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理论基础。何教授将创造性思维的结构划分为六个部分: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横纵思维,根据这一结构,我们可以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通过这六种思维的联系来研究学生学习语文的所采用的方式。四、主要研究目标本课题在“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结合学科特点,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改进,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

9、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促进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更新,培养一批多专多能现代化科研型教师,促使我校语文教学驶入现代化教育的快车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发展学生智力,改变学习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体目标:1更新一种学习语文的方式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以往的学习语文的方式,在多媒体技术介入之前的学习方式,通过课题组人员的研究,针对学生的实际,结合现代信息要素的课堂,辅之引导,促进学生形成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新的学习方式。2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多媒体计算机辅

10、助教学,信息传播量大、速度快,并且具有形象直观的教学感染力,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感知器官密切配合,协同作用,并发挥大脑两半球的不同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引导教师对教学策略的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变不仅仅是学生层面的努力,学习方式的改变与教师教学策略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对包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策略方式探索会激发、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更新。4造就一支多专多能现代化科研型的师资队伍计算机进入课堂教学不是取代教师,而是“放大”了教师的作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懂得运用,而且要参与软件的开发与制作。教师大量的工作逐步由

11、台前的讲授变成台后的教学设计、学习技术、研究学生等,课堂上主要起一个引路者、点拨者和指导者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以保证。通过研究与实践,造就了一支年轻的具有现代教育意识的科研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在实践和研究中,老师们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他们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教材和教法,互相交流经验,积极探索课件的制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通过研究课、试验课、观摩课等,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青年教师、新上岗的教师,在实践中收益匪浅,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5涌现出一批成功课例、优秀论文和精品软件本课题的成果以论文、优秀教学设计、课例形式呈现,通过三年实验,出现

12、了一批成功课例,优秀论文和精品课件。五、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观察法、成果分析法为辅。1行动研究法。根据问题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等相关步骤,对一些调查问卷及一些材料信息进行整理,概括出行动与研究目标中的关系,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一般方法并在一定范围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学生语文学习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2观察法。对学生的发展作动态的观察,包括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方法、合作意识、参与程度等为主要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课堂,对学生调动不同感官进行学习进行指导,观察他们的接受方

13、式和能动适应情况并作对策。   3成果分析法。收集整理现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资料,包括论文、课例、文件等,进行归纳总结。    六、研究的主要实施步骤:1规划步骤第一阶段(2006.62006.10) 课题研究的申报阶段  收集资料,调查论证课题价值和研究的可行性,对课题研究目的、假设进行表述,设计研究方法,确定研究内容,开展课题申报工作。第二阶段(2006.112007.9) 课题开题论证阶段  课题组准备开题论证报告,提交专家组成员审阅,然后邀请专家组织开题论证工作。第三阶段(20

14、07.92009.7) 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首先组织课题组成员,在第一阶段基础上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理论,教学论等论著,学习教科研的一般方法、一般程序,以提升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其次,各子课题在总课题的统一管理和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每学年邀请专家、学者来校指导,采用边调查、边实验、边论证、边调整、边小结的方法进行研究。第四阶段(2009.82009.12) 课题结题鉴定阶段,汇总各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对照各子课题的目标,进行验证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总课题进行材料的汇编和总结,并邀请专家学者来我校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鉴定验收。2具体操作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教育理念的研究

1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课堂实践的研究、学生学习方式调查、高中语文学习方式探究引导等。(1)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积极营造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现代教育理念先行。我校请专家亲临指导,作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讲座,通过有关资料和上网下载等收集有关数学方面的材料,供老师传阅讨论。现代信息技术培训。通过不断学习和操作培训,深刻理会课件的便捷和优秀课件带来的辅助效果,激发老师的学习热情。我们课题组老师全部取得计算机考核合格证,全部掌握用Powrepoint制作课的技术,上网搜寻引擎技术下载和上传、会用电子邮件E-mail发送(网上)资料。学会使用软件、光盘,和Intermet资源来备课,设计课例、上课。提

16、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进行了五轮的信息技术培训,从观念到具体操作,高二级部还进行了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取得良好成果。同时,我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加强交流;购买或下载一些较优秀的课件,组织教师学习和交流心得,不断提高教师制作课件水平。有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青年语文教师队伍与素质较高的电教老师形成的团队,从软硬件上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与支持。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创设和教学研究。教师们通过实验和讨论,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应在以下五个关键处“运用”作用最佳。能使语文教材“活”起来。第一,在新旧知识连接处。第二,在教学关健处,化抽象为具体。第三,在教学难点处,设置情

17、境。第四,在学生思维困惑处,拓宽思路。第五,在学生思维转折处,触发灵感。(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本课题组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该用什么模式组织课堂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情景,改善认知环境。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进行语文学习。这样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通过有趣的故事画面创设问题情景,提与知识有关的问题或则造成悬念,学生疑中生趣,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积极情绪,使学生乐学、爱学。从而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与现代语文教育接轨的崭新平台,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和时代性,能逼真地营造和创设不同的

18、生活情景,让学生轻松地缩短与现实社会的差距。(3)学生学习方式现状调查课题组对高一学生语文学习方法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序号项目选项(百分比)1背诵课文对提高语文成绩的作用有作用作用不大没有作用 75.412.610.0 2能否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能大部分能小部分能不能4.332.660.92.23你的学习语文方法主要是听讲课做练习思考 68.420.710.9 4你的记忆方法主要是反复读自问自答尝试记忆 61.22315.8 5除上课外,你每天用于语文复习的时间是2小时或2小时以上1.5至2小时1至1.5小时0.5至1小时7.310.7

19、15.557.66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影响作用明显有作用作用不大无所谓15.840.129.614.57你平时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吗经常读偶尔读没时间不读17.455.220.66.88遇有不认识或难懂字句时,你怎么办查字典问同学上网查 22.340.737.0 9如何获得写作的素材上网查记忆积累优秀作品选其他8.940.431.219.5 A认为背诵课文可以提高成绩的,达到了三分之二强,但从背诵的结果看,真正能将要求背诵的课文全部背出的,仅有4.3%,一半以上的学生只能背出其中的小部分,说明在语言材料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活动中重讲解轻诵读,重练

20、习轻积累的现象比较严重。这种情况,必然会影响到高中语文学习的质量。新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可以说基本上称得上典范。由此看来,轻背诵,轻积累,已经成为制约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提高的因素。B从第一栏调查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表示背诵课文对提高语文成绩有作用,但在第二栏中学生能将要求背诵的课文背熟仅占4.3%,从这这两个数据来看,理论上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各门功课压力大,时间紧张外,还跟这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缺乏意志和坚韧精神,遇到困难,往往知难而退有关。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坚韧品质。C高一的语文学习主要是听教师分析课文,听老师讲,获得基础知识,

21、基本方法,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做各类练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这是绝大多数高一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对于“思考”这样一个方法却运用比较少,其实,思考是了解解题的关键在于什么,在解题思路和解题实践中间搭一条桥梁,寻找解题规律的重要环节,“想”是核心的环节。如果不“想”,“听”和“做”都没有用处。大量地不经过消化地做题,占用了“想”的时间,不能提高学习效率。从表中可以看出,真正能够有意识地把思考与听讲、练习结合起来的学生并不多,仅有百分之十点九,这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D语文学习重在积累。积累大体上有两种方式。一是有意识的记忆,二是靠潜移默化的陶冶。后者主要靠平时广泛的阅读,前者主要靠有目标的

22、诵读。而诵读离不开一定的记忆方法。记忆的基础当然是反复,但没有目标的反复实践证明效率是极低的。从上表可以看出,这种无目的诵读在学生中占了比较大的比例,达60%多。采用自问自答方式记忆的,仅占23%,运用尝试记忆法的,则只有15.8%。记忆方法的不科学,决定了记忆效率的低下,而记忆效率的低下,又容易使人失去记忆的兴趣,对记忆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的指导,应该作为学法指导中的一个重要内容。E高一年级是多门学科并行的一个年级,时间便显得非常紧张,又由于语文的学习的时效性很长,不能立竿见影,所有在没有老师和作业压力的情况下,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花费的时间是不多的。从上表看,每天投入两小时者

23、,不到10%,10.7%在一个半到两小时之间,百分之15.5%在一至一个半小时之间,57.6%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还有少部分学生不到半小时。没有投入,就不可能有产出,语文学习也是如此。尽管由于学科特点,重在平时,也跟其他学科一样,到了最后的时刻,去强化记忆一些必考的内容,要提高高考语文成绩,是比较困难的。F随着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学生在学好语文课本基础知识、加强语文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和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拓宽知识视野,增加知识信息量,提高语文素质,课外阅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观察的能力,对提升学生思考力和想象力很有帮助。从6栏看来,学

24、生对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作用认识上还是基本到位的,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有作用或作用明显,只有14.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但7栏中又反映出学生在认知到位的情况下实际行动不尽如人意,经常读的占17.4%,偶尔读占55.2%,有一部分学生很少读或不读。一般学生喜欢读课外书籍,究其原因,一方面和部分学生重视程度有关,主要是作业负担重,时间紧张,不少学校高一、二年级是开设阅读课的,学生除了阅读课时间外很少有时间接触课外书籍,何况有的学校连作业课也没有。G第8栏中关于“遇有不认识或难懂字句时,你怎么办”,查字典的占22.3%,说明部分学生已经养成这个对于学习语文较好的学习习惯,40.7%的学生是问同学,学

25、生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未尝不可,但对于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的目标来说还有点距离。但有37%的学生暂时放在一边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难懂词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日积月累便成为顽疾,许多学生学语文囫囵吞枣,作文是写错别字,都和这样的不良习惯有关。H作文一直是大多数学生头疼的问题,原因有三:高中审题难度加大;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系统的训练各类文体,对复杂记叙文未曾接触;没有作文素材。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作文素材,文题布置下来以后学生主要靠“记忆积累”和在“优秀作品选”中查找。对利用现代信息资源的新的学习方式使用甚少。(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高中语文学习方式探究引导A面对崭新的学校新的起点,

26、高一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原动力有了变化,这是语文学习的有利条件,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但在调查过程中,学生认知水平和实际行为又存在多处脱节的地方,令人担忧。在语文的具体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教师巧妙激发学生兴趣和为之树立良好的学习愿景是很有必要的。使之在学期的开学阶段能有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对他们以后的语文学习很有好处,从而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兴趣。B苏教版新教材的编订无疑让教师和学生眼睛一亮,既有很强的可读性,又能引起学生对青春、人生的思考。教材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材料,同时又是学生学习语言进行思维训练的范本。按照叶圣陶“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理论,课文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内容,不仅要学

27、,更要熟悉背诵。没有量的积累,便不可能有质的飞跃。语文学习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既无从开阔视野,通达事理、情理,也难以更好地、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课文可以帮助同学积累背景知识,例如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不读鲁迅的小说学生,就和读过鲁迅的小说的同学有很大的差距。另外也可以为写作服务,因为读写结合,把课本上的范文理解清楚,对写作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如何正确认识课本规范性的特点在帮助学生积累背景知识、熟悉典范的现代文的写作方法以及提高信息阅读能力的作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C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还有所欠缺,如加强课外阅读,经常使用字典解决问题,利用网络积累信息等都

28、是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常用方法。高一年级是个打基础的一年,语文学习基本知识,语文做题基本技能和规范,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基本习惯能在高一年级有个很好的收获,学生会收益三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逐步学会这些方法,对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提高语文学习兴趣都会有所帮助。D学生主动学习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语文信息意识的研究不够。在中学语文教学实验中,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创造一个互动的交流环境,使学生能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这一技术进行语文探索活动,让学生学会从生活社会,网上寻找素材,收集、整理有用的语文信息,从中通过交流,表达、合作等方式共享体验学习语

29、文的成功感,是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的愿望。这样,带来课内向课外延伸,增加人文性和艺术性欣赏性,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七、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一)理论成果1思想认识课题研究提高了对高中学生改进语文学习方式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语文学习兴趣,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在师生学习观的转变与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的逐渐形成。师生的思维得到解放,广大师生能够多想、多做、敢做。新型的教与学的方式使课堂变得充了欢快与智慧,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全过程,使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也培养一批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教学能手。2队伍建设课题的开展,为教师施展才能提供了舞台,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

30、一大批优秀教师,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语文组现有市、区级学科带头人4,市高考优秀指导教师3名,区级骨干教师10名和校级骨干教师10名。通过教科研,挖掘和提升师生潜能、提升语文教师的层次,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3现代信息技术对改变学生语文学习方式促进作用(1)激发学习自觉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对课堂的期待、对学习的挑战,自主学习才能产生运行的动力,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展现。而多媒体和网络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于一体,在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可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可增强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大的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引起其积极地情绪反应,并加

31、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用传统方法教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学生很可能会感到枯燥无味;如果用录像、动画的形式呈现相关的内容,学生或许会兴趣盎然。(2)体现学生独立性。引导自我定向、自我规划、自主探索、自主检测,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在网络教学环境中,学生不必再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能根据需要,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随时获取适当的学习资源,自由地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基于网络的阅读教学,一部分学生可以朗读,一部分学生可以默读,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解决字词障碍,还有一部分学生则可选择若干同步阅读课件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3)满足学习的差异性。个性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本质特征。尊

32、重差异、发展个性才是自主学习的根本目的。中国传统教育之所以采取共性之上的群体性原则,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大程度也是迫于班容量太大的压力。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界面友好、操作便捷的优势,可以成就广泛的学习目标,使学生顺应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认知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辅助练习、学习策略、学习步骤和学习速度,及时得到同学、专家、名师的指点,及时收到反馈信息,促进个别化建构。这样个体差异性需要便会得到满足,多元智能会得到承认,知识的个人意义会真正被发现,“平等”终于有了保证,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4)提高合作有效性。传统的高中语文学习方式多半是学生听、写、读,很少交流,偶尔的讨

33、论,易于流于热热闹闹的形式,难免有学生滥竽充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后,同学可以跨越时间空间障碍,方便的、真实的进行同伴互教,学生可以跨越一个班、一个学校、一个国家交流学习,接受多数量、多元化的指点和帮助;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对学生终身发展大有裨益。(5)学习情境真实化。借助多媒体可以创造情境,形象地再现内容,使人如临其境,既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干预教学活动,又引发真实情感。一位老师在教图片两组课文时,利用多媒体展现一组战争留下的苦难的图片,主要以战争硝烟为背景,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孩童、妇女为画面主体,他们在硝烟中呐喊、奔跑、丧命,同时伴随播放低沉、缓慢的珍珠港主题音乐,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对本专题“和平的呼唤”的意识,引导进入本课主题。弥补学生因远离战争而表象不足的问题,情境非常真实。(6)学习视野更广阔现代信息技术可实现课堂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单就阅读而言,网络超文本的链接方式,便使阅读范围扩大、总量据增。学生在作文中,可以就某一话题进行题材搜素,活化知识材料。“秀才不出门”真的能够“全知天下事”。(二)实践成果时间作者作         品备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