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亚型ADHD儿童在不同加工水平上的干扰控制final-new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4/20631eaa-2ee5-4de4-85e8-2f0bee087167/20631eaa-2ee5-4de4-85e8-2f0bee0871671.gif)
![两种亚型ADHD儿童在不同加工水平上的干扰控制final-new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4/20631eaa-2ee5-4de4-85e8-2f0bee087167/20631eaa-2ee5-4de4-85e8-2f0bee0871672.gif)
![两种亚型ADHD儿童在不同加工水平上的干扰控制final-new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4/20631eaa-2ee5-4de4-85e8-2f0bee087167/20631eaa-2ee5-4de4-85e8-2f0bee0871673.gif)
![两种亚型ADHD儿童在不同加工水平上的干扰控制final-new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4/20631eaa-2ee5-4de4-85e8-2f0bee087167/20631eaa-2ee5-4de4-85e8-2f0bee0871674.gif)
![两种亚型ADHD儿童在不同加工水平上的干扰控制final-new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4/20631eaa-2ee5-4de4-85e8-2f0bee087167/20631eaa-2ee5-4de4-85e8-2f0bee08716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两种亚型ADHD儿童在不同加工水平上的干扰控制final-new第四章 ADHD儿童在不同加工水平上的抑制功能表现两种亚型ADHD儿童在不同加工水平上的干扰控制1引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可分为三种亚类型: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既表现有注意方面的缺陷,又具有多动-冲动方面的特征)1。从当前的研究结果来看,ADHD最根本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很多研究者认为,反应抑制能力的减弱是ADHD功能缺损的重要原因
2、之一2,3。干扰控制是反应抑制的一个重要层面。所谓干扰控制是指抑制与目标行为产生竞争的事件或反应,也称为反应冲突2,3。早在1969年Sternberg就提出心理加工可以清晰地区分为刺激编码和反应选择两个阶段4。近年来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又从生理上证明了这种区分5。以往一些采用Stroop和flanker(侧翼干扰)任务对ADHD患者的研究指出,与正常群体相比,ADHD患者抑制冲突干扰的能力明显弱6-8。然而,近来脑功能成像研究的结果证明,Stroop和flanker实验范式所反映出的冲突既可以表现在知觉水平,也可以表现在反应水平,而且负责在不同加工水平上监控冲突的脑区也有不同9,10。那么ADH
3、D患者在Stroop和flanker任务中表现出的抑制缺损究竟是与知觉表征还是与反应输出有关,抑或与两者都有关系? Jonkman等11曾采用flanker任务,直接考察了ADHD儿童在知觉和反应水平上抑制干扰刺激影响的能力。结果发现,在反应时上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在知觉和反应水平上的干扰效应模式相似,但在错误率上两者有显著不同:ADHD儿童在反应水平上的干扰效应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在知觉水平上的干扰效应则与正常儿童无显著差异。作者认为,ADHD儿童仅在反应水平上抑制干扰刺激影响的能力弱于正常儿童,而知觉水平上的抑制能力没有缺损表现。但是,我们认为此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作者在考
4、察知觉水平上的干扰效应时,只是比较单独呈现的靶刺激(无干扰项)和中性条件(干扰项与靶刺激无关)的反应时和错误率,而反应水平上干扰效应的计算却是基于不一致条件和中性条件的比较,并没有直接将冲突本身(不一致条件)在知觉和反应水平上加以区分,因而无法观察到条件内的交互作用,故Jonkman等断然认为ADHD儿童在flanker任务中的干扰效应与知觉选择无关,也许比较冒险。其次,Jonkman等的研究也没有区分ADHD亚类型。如前所述,ADHD可分为三种亚类型,在临床表现上,不同亚类的ADHD儿童有很大差异。电生理的研究也发现,混合型ADHD儿童在静息状态下的脑电活动比注意缺陷型ADHD儿童具有更大的
5、不规则性12。那么,不同亚类型的ADHD儿童内在的认知加工过程是否也有不同?当前很少有研究涉及到DSM-标准下的亚类型在神经心理功能上的表现,至今也未见到有相应的研究报告涉及不同亚型ADHD儿童在不同加工水平上的干扰控制。值得注意的是,Korblum等13曾指出,无关刺激在刺激水平(或称知觉表征水平)和反应水平上产生作用的时间进程不同。过去对ADHD患者抑制缺损的研究并没有在不同加工水平上从动态的角度考察患者抑制冲突和干扰的能力,因而未能给出一个关于他们抑制加工过程的立体画面。本研究采用刺激-刺激和刺激-反应匹配的任务范式,将冲突效应在知觉和反应两种水平上完全分离开来,以考察ADHD儿童的干扰
6、控制在知觉和反应两种加工水平上的表现。同时考察ADHD儿童在知觉表征和反应输出水平上抑制冲突干扰是否有相同的时间轨迹和模式。刺激-刺激和刺激-反应匹配的任务范式是,通过将与任务无关的刺激维度和与任务相关的刺激维度在刺激(即知觉)和反应水平上的匹配进行控制,观察在刺激和反应水平上的冲突效应13。如被试的任务是对颜色块作判断,对红色按左键,对绿色按右键,红或绿两种颜色便是与任务相关的刺激维度。与任务无关的刺激维度包括与相关刺激颜色相同的字“红”或“绿”以及相关刺激呈现的位置“左边”或“右边”。刺激-刺激匹配指字与颜色的匹配,包括一致(如 “红”和红色)和不一致(“绿”和红色)两种情况,两者的差异量
7、即刺激水平的冲突效应;刺激-反应匹配指刺激呈现的位置与颜色的匹配,因为不同的颜色本身代表着“左”或“右”的反应,因而也包括一致(“左边”和红色)和不一致(“左边”和绿色)两种情况,两者之间的差异量即反应水平的冲突效应。一般情况下,当与任务无关的刺激维度同与任务相关的刺激维度无论是在刺激水平还是在反应水平上相一致时,其反应时总比不一致时快,准确率也高13。此任务范式的另一个优点是,通过操纵无关刺激和相关刺激呈现的时间间隔(SOA),可以考察被试分别在刺激和反应水平上抑制冲突干扰影响的时间轨迹。考虑到儿童年龄和识字量的局限,我们以阿拉伯数字和圆点代替了汉字和色块作为实验材料,详见研究方法。2 方法
8、21被试55名ADHD儿童,年龄在7-13岁之间,男35人,女20人,均为右利手。其中混合型30名,注意缺陷型25名,两种亚型ADHD儿童在年龄、受教育年限和智力水平上差异不显著(由于单纯的多动-冲动型ADHD儿童在学龄期后很少见,所以,本研究只选择了注意缺陷型和混合型两种亚型)。参加实验的ADHD儿童全部来自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门诊,在实验前未服用过利他林等中枢兴奋剂,也未采用其它手段进行过干预。56名在年龄、受教育年限、智力水平和性别上与ADHD儿童整体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儿童。年龄在7-11岁之间,男35人,女21人,均为右利手。正常儿童与ADHD儿童总体,以及两组ADHD儿童之间在年
9、龄、受教育年限和智力水平上的匹配值见表1和表2。表1 ADHD儿童(55名)整体和正常儿童整体(56名)的匹配值(均值±标准差)匹配项目ADHD儿童整体正常儿童整体tdfp年龄9.6±1.489.7±1.40.511090.61全智商104±15.7106±12.30.941090.35瑞文标准分(中数)73.5±28.575.1±25.90.301090.77受教育(年)4.2±1.44.2±1.30.021090.99表2 混合型(30名)和注意缺陷型(25名)ADHD儿童的匹配值(均值±标
10、准差)匹配项目混合型ADHD注意缺陷型ADHDtdfp年龄9.5±1.79.7±1.20.35530.75全智商105±14.6102±17.30.48530.63瑞文标准分(中数)74.2±27.472.8±30.20.18530.86受教育(年)4.1±1.64.3±1.10.49530.6322 实验设计与材料实验刺激有三个维度,即数量、位置和阿拉伯数字,呈现在一个长3.3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中(从75厘米处观察,直径为2.5°视角)。数量是需要被试进行反应的相关的维度,位置和阿拉伯数字都是与
11、实验任务不相关的维度(参看图1)。数量要么是两个圆点,要么是三个圆点。要求被试对两个圆点按左键,三个圆点按右键。位置指的是长方形的左一半或右一半。代表数量的圆点会出现在左或右边,由于对长方形左或右的切分与左或右的反应匹配,所以出现在左或右的圆点要么与反应一致,要么不一致(刺激-反应一致性)。阿拉伯数字“2”或“3”每次呈现在长方形正中间的固定位置,与相关的刺激属性(圆点的数量)要么一致,要么不一致(刺激-刺激一致性)。根据刺激-刺激及刺激-反应一致性的不同组合可分为四种实验条件: 1)刺激-刺激一致,刺激-反应一致(即Stimulus consistent-Response consisten
12、t,简称ScRc),包括两个圆点出现在左边的位置,数字为“2”和三个圆点出现在右边的位置,数字为“3”;各12个试验任务,共24个。2)刺激-刺激一致,刺激-反应不一致(即Stimulus consistent-Response inconsistent,简称ScRic),包括两个圆点出现在右边的位置,数字为“2”和三个圆点出现在左边的位置,数字为“3”;各12个任务,共24个试验任务。刺激-刺激不一致,刺激-反应一致(即Stimulus inconsistent-Response consistent,简称SicRc),包括两个圆点出现在左边的位置,数字为“3”图1:实验中的刺激条件。其中圆
13、点的数量是与任务相关的刺激维度,同时两个圆点代表左手按键,三个圆点代表右手按键。在实验中,对两个和三个圆点要求以左或右手反应的安排在儿童之间进行了平衡。“2”和“3”两个阿拉伯数字以及圆点呈现在左或右的位置(图中灰色部分,实验中的实际颜色为黄色)都是与任务无关的刺激维度。和三个圆点出现在右边的位置,数字为“2”;各12个试验任务,共24个。3)刺激-刺激不一致,刺激-反应一致(即Stimulus inconsistent-Response consistent,简称SicRc),包括两个圆点出现在左边的位置,数字为“3”和三个圆点出现在右边的位置,数字为“2”;各12个试验任务,共24个。4)
14、刺激-刺激不一致,刺激-反应不一致(即Stimulus inconsistent-Response inconsistent,简称SicRic),包括两个圆点出现在右边的位置,数字为“3”和三个圆点出现在左边的位置,数字为“2”;各12个任务,共24个。为了考察刺激的无关维度如何影响被试对刺激的相关维度的加工的,在呈现实验刺激的无关维度和相关维度时安排了不同的时间间隔,即SOA 0、300和600毫秒,分别以不同的Block实现。每个Block中都包含上述所有实验条件,全部试验任务共96个。对SOA的安排参照了Korblum等13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发现,在0、200和600毫秒的SOA时能明显
15、地看到无关刺激对相关刺激影响的时间轨迹。我们也安排了三个SOA,但考虑儿童的反应速度会比成人稍慢,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到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在不同SOA间隔时受无关刺激影响的差别,我们将中间的一个SOA由200毫秒延长到了300毫秒。每个儿童都完成了全部三个SOA的任务,但在完成顺序上在每个儿童之间进行了交叉平衡。本实验设计为:3(SOA)×2(刺激一致性)×2(反应一致性)×2(儿童类型)的混合设计。其中刺激一致性效应是考察知觉水平抑制的指标,反应一致性效应是考察反应水平抑制的指标。23 实验步骤实验实施使用DMDX系统,该系统刺激呈现与记时精度均为1毫秒。被试坐
16、在离显示屏75厘米处。显示器的显示分辨率为640×480。计算机屏幕的背景为灰色。在每个试验任务开始前,先呈现注视提示线索,即刺激长方形的四个角400毫秒,同时呈现50毫秒1kHz的提示音。400毫秒之后,显示长方形轮廓的四个角连结成完整的长方形,同时呈现刺激条件。实验刺激的无关维度和相关维度在呈现时间上有三个SOA间隔,分别为0、300和600 毫秒。在0毫秒的SOA时,刺激条件的三个维度同时出现;在300和600 毫秒的SOA时,先呈现刺激条件的无关维度,即阿拉伯数字“2或3”,以及长方形左或右一半的位置变黄,300或600毫秒后,原来黄色的位置出现两个或三个圆点。实验刺激呈现时
17、间为2秒,由被试反应中断(参看图2)。反应后与下一个任务的开始之间的间隔(RSI)为500毫秒,即被试反应500毫秒后,又会出现开始下一个任务的提示信号,以此往复。三个SOA分别以三图2:实验刺激呈现流程图。上面表示无关刺激维度(阿拉伯数字及位置)与相关刺激维度(圆点的数量)呈现间隔0毫秒SOA的情况,下面表示无关刺激维度与相关刺激维度呈现间隔300或600毫秒SOA的情况。三个SOA分别以三个block实现。个block实现。儿童在完成不同SOA任务的顺序上以类拉丁方的方式进行平衡。在每个Block开始前,儿童均接受20个类似试验任务的练习,然后进行正式实验,计算机记录下儿童的反应时和错误率
18、。3 结果31 ADHD和正常儿童整体在三种SOA间隔时的反应时和错误率对ADHD儿童整体和正常对照组儿童整体在三种SOA(0、300和600毫秒)条件下对各种刺激条件的反应时和错误率进行统计,结果见表3和表4。对反应时的结果剔除错误反应数据和200毫秒以下的数据(ADHD儿童的剔除数据占11%;正常儿童的剔除数据占4%),求出每个儿童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最后计算各组儿童的平均反应时。各种效应量见图3和4。其中刺激一致性效应是以刺激不一致条件的反应时或错误率(SicRc和SicRic条件的均值)减去刺激一致条件的反应时或错误率(ScRc和ScRic条件的均值)获得;反应一致性效应是以反应
19、不一致条件的反应时或错误率(ScRic和SicRic条件的均值)减去反应一致条件的反应时或错误率(ScRc和SicRc条件的均值)获得。表1. ADHD和正常儿童整体对各种刺激条件的反应时(ms)SOA(ms)0300600ScSicScSicScSic儿童类型统计项RcRicRcRicRcRicRcRicRcRicRcRicADHD整体M695762730801638679648695649688667703SD123157141164146142130152160155164158正常儿童M682726719756607655621650629650631665SD991301161271
20、13128118122133137137149注:SOA=Stimulus Onset Asynchronies (无关刺激维度与相关刺激维度呈现的时间间隔);Sc=刺激一致;Sic=刺激不一致;Rc=反应一致;Ric=反应不一致;M=均值;SD=标准差。下同。对ADHD儿童整体和正常对照组儿童在各种匹配条件下的反应时进行了3(SOA)×2(刺激一致性)×2(反应一致性)×2(儿童类型)的方差分析,以SOA、刺激一致性和反应一致性为被试内因素,儿童类型为被试间因素。发现儿童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109)=1.68,p>0.1,说明两组儿童在总反应时上差
21、异不明显;SOA的主效应显著,F(2,218)=75.81,p<0.001,说明在不同SOA条件下的反应时有明显不同。刺激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F(1,109)=56.70,p<0.001;刺激一致性和SOA的交互作用也显著,F(2,218)=12.64,p<0.001,表明在不同SOA条件下,刺激一致性效应的表现是不一样的(见图3)。反应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F(1,109)=141.87,p<0.001;反应一致性和SOA的交互作用也显著,F(2,218)=5.68,p<0.005,表明反应一致性效应在不同SOA条件下的表现也不同(见图3)。其它交互作用都不显著。
22、图3:ADHD儿童整体和正常儿童在三种SOA条件下反应时上的效应量。* P<0.01.分别对不同SOA条件下的反应时进行2(刺激一致性)×2(反应一致性)×2(儿童类型)的方差分析,发现在0毫秒SOA时,刺激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F(1,109)=87.29,p<0.001,不一致条件的反应时长于一致条件的反应时;刺激一致性和儿童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09)<1。反应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F(1,109)=87.29,p<0.001,不一致条件的反应时长于一致条件的反应时;反应一致性和儿童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109)=7.94,p<
23、;0.01,说明ADHD儿童的效应量(69毫秒)更大于正常对照组儿童的效应量(41毫秒)。在300毫秒SOA时,刺激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F(1,109)=4.29,p<0.05;尽管从图3中看出,ADHD儿童的刺激一致性效应量(12毫秒)稍大于正常儿童的效应量(4毫秒),但刺激一致性和儿童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09)<1。反应一致性效应显著,F(1,109)=52.16,p<0.001;反应一致性和儿童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09)<1。在600毫秒SOA时,刺激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F(1,109)=7.62,p<0.01;刺激一致性和儿童类型的
24、交互作用不显著,F(1,109)<1,ADHD儿童的效应量(16毫秒)与正常儿童的效应量(9毫秒)差异不显著。反应一致性效应显著,F(1,109)=41.15,p<0.001;反应一致性和儿童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09)<1。表4为ADHD儿童整体和正常对照组儿童整体在三种SOA条件下的错误率。对错误率的统计分析除发现ADHD儿童在总错误率上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外,其它模式与反应时相似。表4. ADHD和正常儿童整体对各种刺激条件反应的错误率(%)SOA(ms)0300600ScSicScSicScSic儿童类型统计项RcRicRcRicRcRicRcRicRcRicR
25、cRicADHD整体M7.315.09.819.45.815.08.311.05.211.46.512.7SD8.210.26.511.36.411.46.88.96.39.46.810.0正常儿童M1.94.24.18.62.25.42.05.62.24.02.14.8SD3.35.25.28.13.15.82.95.53.45.63.65.3具体统计结果是,儿童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109)=70.46,p<0.001;SOA的主效应显著,F(2,218)=17.62,p<0.001;刺激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F(1,109)=16.99,p<0.001;刺激一致性和S
26、OA的交互作用也显著,F(2,218)=14.91,p<0.001,说明刺激一致性效应在不同SOA条件下表现不同。反应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F(1,109)=123.28,p<0.001;反应一致性和SOA的交互作用边缘显著,F(2,218)=2.92,0.05<p<0.1,说明反应一致性效应在不同SOA条件下的表现也不同。对不同SOA条件下的错误率进行2(刺激一致性)×2(反应一致性)×2(儿童类型)的方差分析,发现在0毫秒SOA时,刺激一致性效应显著,F(1,109)=37.35,p<0.001,不一致条件的错误率高于一致条件的错误率;刺激一
27、致性和儿童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09)<1。反应一致性效应显著,F(1,109)=80.52,p<0.001,不一致条件的错误率高于一致条件的错误率;反应一致性和儿童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109)=15.49,p<0.001,说明ADHD 儿童的效应量更大于正常对照组儿童的效应量。在300毫秒SOA时,刺激一致性效应不显著,F(1,109)<1;刺激一致性和儿童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09)<1。反应一致性效应显著,F(1,109)=40.18,p<0.001;反应一致性和儿童类型的交互作用边缘显著,F(1,109)=3.84,0.0
28、5<p<0.1,ADHD儿童的效应量略大于正常儿童的效应量。在600毫秒SOA时,刺激一致性效应边缘显著,F(1,109)=2.99,0.05<p<0.1;刺激一致性和儿童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09)<1。反应一致性效应显著,F(1,109)=56.47,p<0.001;反应一致性和儿童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109)=12.50,p<0.001,ADHD儿童的效应量大于正常儿童的效应量。32两种亚型ADHD儿童在三种SOA间隔时的反应时和错误率对两种亚型ADHD儿童在三种SOA条件下对各种刺激条件的反应时和错误率进行统计,结果见表5和表
29、6。对反应时的统计处理方法同上。表5. 两种亚型ADHD儿童对各种刺激条件的反应时(ms)SOA(ms)0300600ScSicScSicScSic儿童类型统计项RcRicRcRicRcRicRcRicRcRicRcRic混合型M686749718797625675640695662688680703SD128158158179168164145176187163191173注意缺陷型M706778744806654684658694635689652702SD118158118148115113111120122149126140首先对两组ADHD儿童的反应时进行了3(SOA)×2
30、(刺激一致性)×2(反应一致性)×2(儿童类型)的方差分析,发现儿童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53)<1,说明两组儿童在总反应时上差异不明显。SOA的主效应显著,F(2,106)=29.65,p<0.001;刺激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F(1,53)=29.70,p<0.001;刺激一致性和SOA的交互作用显著,F(2,106)=4.05,p<0.05;反应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F(1,53)=74.55,p<0.001;反应一致性和SOA的交互作用显著,F(2,106)=4.34,p<0.05。没有发现儿童类型与其它变量的任何交互作用,说明
31、两组ADHD儿童在不同SOA条件下的刺激一致性效应和反应一致性效应模式相似。表6. 两种亚型ADHD儿童对各种刺激条件的错误率(%)SOA(ms)0300600ScSicScSicScSic儿童类型统计项RcRicRcRicRcRicRcRicRcRicRcRic混合型M8.216.411.020.16.418.17.612.64.613.37.414.7SD7.910.46.711.57.211.55.59.36.310.16.311.1注意缺陷型M6.213.38.318.55.211.39.09.06.09.25.510.3SD8.68.66.011.25.410.38.18.16.48
32、.27.57.9对两组ADHD儿童的错误率进行了与反应时相同的方差分析,发现儿童类型的主效应边缘显著,F(1,53)=2.84,0.05<p<0.1,混合型ADHD儿童在总错误率上略高于注意缺陷型ADHD儿童;SOA的主效应显著,F(2,106)=12.17,p<0.001,说明不同SOA条件下的错误率不同。刺激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F(1,53)=7.55,p<0.01;刺激一致性和SOA的交互作用显著,F(2,106)=5.62,p<0.005;反应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F(1,53)=78.13,p<0.001,SOA和反应一致性的交互作用也边缘显著,F(
33、1,53)=2.97,0.05<p<0.1。除过反应一致性效应和儿童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53)=4.07,p<0.05)外,没有发现儿童类型与其它变量的交互作用,说明两组ADHD儿童在刺激水平(即知觉水平)上的冲突效应模式相似。由于反应一致性与SOA和儿童类型的交互作用都显著,说明两组ADHD儿童在不同SOA条件下的反应一致性效应不完全相同。统计分析的结果也发现,在100毫秒SOA条件下,反应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F(1,53)=53.56,p<0.001;反应一致性与儿童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在300毫秒SOA条件下,反应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F(1,53)=24
34、.16,p<0.001;反应一致性和儿童类型的交互作用也显著,F(1,53)=5.11,p<0.05,说明混合型ADHD儿童的效应量更大于注意缺陷型ADHD儿童的效应量;在600毫秒SOA条件下,反应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F(1,53)=44.87,p<0.001;反应一致性和儿童类型的交互作用也显著,F(1,53)=5.08,p<0.05,混合型ADHD儿童的效应量大于注意缺陷型ADHD儿童的效应量。4 讨论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发现:第一,在反应水平上,ADHD儿童抑制冲突干扰的能力明显弱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在知觉水平上,ADHD儿童抑制冲突干扰的能力也有弱于正常儿童的趋
35、势,但表现不明显。第二,在知觉和反应两种水平上,儿童抑制冲突干扰所遵循的时间轨迹不同:在反应水平上比在知觉水平上需要更长的时间抑制冲突干扰。但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的表现模式相似。第三,从两种亚型ADHD儿童的比较看,混合型ADHD儿童在反应水平上的抑制功能缺损更大于注意缺陷型ADHD儿童。表现在,在300和600毫秒SOA间隔时,混合型ADHD儿童在错误率上的冲突效应更大于注意缺陷型ADHD儿童,虽然在反应时上的模式与注意缺陷型儿童相似。在知觉水平上,两种亚型ADHD儿童的效应模式无显著差异。前文中提到,行为水平和神经水平的研究都证明人的认知加工至少可以分为刺激编码和反应选择两个阶段4,
36、5。Jonkman等11曾采用flanker任务,直接考察了ADHD儿童在知觉和反应水平上抑制干扰刺激影响的能力。但如前述,Jonkman等的研究并没有完全将冲突从知觉和反应水平上区分开来,也没有从发展的角度探讨抑制加工的时间进程,而且没有区分ADHD儿童的亚类型,因而不能动态地刻画ADHD儿童抑制加工的全貌。本研究采用的是刺激-刺激和刺激反应匹配任务范式,此任务范式可以将冲突产生的加工水平在知觉表征和反应输出水平上完全分离开。研究结果证实了ADHD儿童在反应水平上存在抑制缺损,在知觉水平上没有明显抑制缺损表现。这个结果与Jonkman等的结论一致。Korblum等13,14用平行分布加工模型
37、来解释刺激-刺激和刺激-反应匹配任务中观察到的各种效应。平行分布加工模型认为,认知加工是在一个分为不同层次结构的、相互联结的模块(module)系统中进行的13。在刺激-刺激和刺激-反应匹配任务中,认知加工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输入层和输出层。同时有四种模块分别代表任务中存在的各种维度。在输入层包含两个模块,其中一个代表任务中的相关刺激维度(如本实验中“圆点的数量”两个或三个),另一个则代表不相关的刺激维度(如本实验中阿拉伯数字“2”或“3”);在输出层也包含两个模块,分别代表任务中相关(左右手反应)和不相关(左右位置)的反应维度。因而,在模块内一个单元的激活,代表着刺激或者反应特性在某个维度内的
38、激活。在此任务模式中“圆点的数量”与左右手反应的联结是一个控制加工的过程,但刺激条件的不相关维度(“阿拉伯数字”和“左右位置”)会自动激活并在不同的层次上与控制加工产生竞争。是故当不相关维度与相关维度在刺激和反应水平上不一致时,其反应时要慢于一致时,准确率也更低,即所谓的刺激-刺激和刺激-反应匹配效应。“阿拉伯数字”与控制加工的竞争发生在输入层,“左右位置”与控制加工的竞争发生在输出层。Korblum等13还提出,解决来自输入层和输出层的竞争可以分为刺激加工和反应产生两个阶段。本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组儿童相比,ADHD儿童在三种SOA间隔条件下错误率上的反应一致性效应,以及在0毫秒SOA间隔时
39、反应时上的反应一致性效应都更大,但刺激一致性效应模式与正常儿童没有明显差异。混合型ADHD儿童在错误率上的反应一致性效应更大于注意缺陷型ADHD儿童,刺激一致性效应模式与注意缺陷型ADHD儿童相似。用Korblum等的理论解释就是,ADHD儿童解决来自输出层的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之间竞争的能力弱于正常儿童,混合型ADHD儿童的能力更弱于注意缺陷型ADHD儿童,而解决来自输出层的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之间竞争的能力与正常儿童相似。本研究还发现,在知觉和反应两种水平上,儿童抑制冲突干扰所遵循的时间轨迹不同,但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模式相似:在0毫秒SOA间隔时,两组儿童的刺激一致性效应和反应一致性效应
40、都很显著,表明在知觉和反应水平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冲突效应;在300和600毫秒SOA间隔时,儿童在反应时上的刺激一致性效应量明显下降,在错误率上的刺激一致性效应已不明显,而在反应水平上的冲突效应仍然很显著,尽管效应量有所下降,但下降的程度没有刺激一致性效应下降的程度大。这一结果可能提示,在知觉水平和反应输出水平的无关刺激其实是同时被激活并影响到对靶刺激的加工,但在两种水平上消除由这些无关刺激产生的冲突确实有先后快慢之分:解决知觉水平的冲突干扰在前,速度也快,克服反应水平的冲突干扰在后,速度也慢。这个发现支持了Korblum等的观点,即解决来自输入层和输出层的竞争是分为刺激加工和反应产生两个阶段的
41、。但这两个阶段可能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总之,本研究结果证实了ADHD儿童在反应水平上存在抑制缺损,且混合型较注意缺陷性缺损程度更大。在知觉水平上没有观察到ADHD儿童有明显的抑制缺损表现。van Veen等10曾采用flanker任务的变式,以字母为实验材料,直接将冲突条件操纵在知觉和反应两种水平上,对健康成人进行了脑功能成像的研究,发现前扣带回皮层只负责监控反应水平的冲突。Bush等6采用CountingStroop(数字Stroop)任务对ADHD成人进行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发现,ADHD患者在完成Stroop任务时,前扣带回皮层的激活水平较正常控制组降低,提示出他们在反应冲突上的缺损与前扣带
42、回皮层的激活不足有关。综合前人的研究发现,本研究的结果说明,ADHD儿童在负责监控反应水平冲突的前扣带回皮层的功能上有缺损,混合型的缺损程度可能更大于注意缺陷型。5 参考文献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DSM-IV).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19942 Barkley R A. Behavioral inhibition, sustained atte
43、ntion, and executive functions: Constructing a unifying theory of ADHD.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7, 121:65943 Nigg J T. Is ADHD a Disinhibitory Disorder?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1, 127:5715984 Sternberg, S. Separate modifiability, mental modules, and the use of pure and composite measures to re
44、veal them. Acta Psychologia, 2001, 106:147-2465 Schumacher E H, DEsposito M. Neural implementation of response selection in humans as revealed by localized effects of stimulus-response compatibility on brain activation. Human Brain Mapping, 2002, 17:193-2016 Bush G,Frazier J A,Rauch S L et al. Anter
45、ior cingulate cortex dysfunction in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revealed by fMRI and the counting stroop. Biological Psychiatry,1999,45:154215527 Liu Y X,Wang Y F.Study on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ADHD.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2002,82(6):389392(刘豫鑫,王玉凤.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认
46、知特点的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 2002,82 (6):389392)8 Wang Y H,Zhou X L,Wang Y F.Response Inhibition in Two Subtypes of ADHD.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2003,17(1):1518(王勇慧,周晓林,王玉凤等. 两种亚型ADHD儿童的反应抑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5-189 Milham M P,Banich M T,Webb A et al. The relative involvement of anterior cingulate and
47、prefrontal cortex in attentional control depends on nature of conflict.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2001,12:46747310 van Veen V, Cohen J D, Botvinick M M et 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conflict monitoring, and levels of processing. Neuroimage,2001,14:1302130811 Jonkman L M, Kemner C, Verbaten M N et
48、 al. Perceptual and response interference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the effects of methylphenidate. Psychophysiology,1999,36:419-42912 Barry R J, Clarke A R, McCarthy R et al. EEG coherence in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DSM- types.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2002,113:579-58513 Kornblum S, Stevens G T, Whipple A et al. The effects of irrelevant stumuli: 1. the time cours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合同劳动仲裁申请书
- 督导部申请书范文
- 幼儿园补助申请书
- 金属材料表面处理工艺守则
-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 溶栓药物在急性心梗中的应用策略
- 疫情防控知识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
- 电商项目的结构化管理及市场分析研究
- 知识产权管理与商业战略的结合
- 引擎盖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4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 2024年《高等教育心理学》考前辅导必背习题库(300题)
- 北京海淀人大附2025届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智慧物流作业》模块MC竞赛样题
- ALC板施工施工方案及工艺要求
- 漂流规划设计方案
- 移动取消宽带委托书
- 国际市场营销(高职)教学教案
- 消防设施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 图图身体部位-课件
- 《社区康复》课件-第九章 言语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