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_第1页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清单1、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2、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3、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管理制度4、重大危险源备案管理制度5、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制度6、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治理管理制度7、安全检修管理制度8安全作业证管理制度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10、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1、安全投入保障管理制度12、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13、生产事故管理制度14、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5、罐区安全管理制度16、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17、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管理制度18、消防管理制度19、厂区道路交通管理制度20、租赁、承包设施、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安全管理制度21、

2、采购与销售管理制度1、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第二条本办法引用标准GB18218-20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三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第四条各职能部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分工合作,积极配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检查和管理,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第五条

3、必须根据国家标准定期对本单位的危险源进行危险(安全)评价,锅炉、压力容器(管道)、库区(库)、贮罐区(贮罐)、危险化学品使用、储运等危险性作业的工业设施和作业以及其他具有危险性、可能发生或曾经发生过重大事故的生产场所予以危险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第六条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和安全评价由公司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或聘请安全评价中介机构进行。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降低危险性,保障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第七条公司对有重大危险源的现场,必须定期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剧毒品作业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与后果做出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评价,并将评价

4、报告按管理权限上报有关部门。第八条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将根据安全评价结果和国家有关标准对危险源划分等级,确定不同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控制措施。第九条重大危险源实行分级监控。按照“生产部-安环部-车间”三级分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监控管理。第十条建立危险源登记台帐制度,及时掌握重大危险源数量与等级变化以及运行控制、安全管理与维护、人员培训、安全责任落实等情况,有效控制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消除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象。第十一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必须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与工具,并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应急响应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并根据演练效果及时修改补充,

5、第十二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必须制定书面的、科学清楚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其适用有效。第十三条实行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生产工艺条件、设备、材料、生产过程等因素发生变化后必须重新进行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重新进行危险源分级登记,修订相关技术资料、文件与控制措施。第十四条建立和实施重大危险源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安全培训档案,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第十五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区域必须设置安全标识。第十六条各单位新建、扩建、改建有重大危险的设施或工程项目时,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在投运前进行安全评价,对具有重大危险的设施或设备应制定保障安全运行的控制措施和操作规程。第三章管理职责第十七条

6、要重视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监控和隐患治理工作,掌握公司重大危险源分布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有关部门领导对所辖区域内的重大危险源负有安全管理责任。安环部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组织和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相应的规划。第十八条各部门在安排与之有关的工作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严禁违章指挥、冒险作业。第十九条对重大危险源负有实施监督管理的各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标准,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分管工作。(一)安环部要把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监控、治理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制定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监控实施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重点监控部位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7、和不定期巡查,掌握动态变化情况,并严格记录备查,对相关单位、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协调;(二)企业在新建、改建、扩建有重大危险的设施和项目时,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应优先考虑对重大危险源的改进;(三)生产部负责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技术管理,为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服务,制订本单位重大危险源技术操作规程;(四)保卫部门负责重大危险源部位的消防、保卫工作,参与安全评价工作;第二十条重大危险源岗位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熟练掌握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发现隐患及时汇报,严禁违章作业。第二十一条当重大危险源发现新问题及时处理

8、,不能自行解决的要及时上报,确保安全运行。第四章罚贝y第二十二条由于岗位人员不负责任、玩忽职守、忽视安全、违反本办法造成事故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所在单位经济处罚;给予责任人经济处罚、行政处分;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二十三条由于单位领导或有关部门不认真履行职责、忽视安全、玩忽职守或者渎职,造成管理混乱,发生事故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所在单位经济处罚;给予有关责任人经济处罚、行政处分;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二十四条本制度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时,按上级规定执行。第二十五条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全

9、面及时掌握本公司管辖范围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及分布,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建立重大危险源早期预控机制,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本公司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及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根据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的规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10、部门的有关规定,对本单位下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容器等。)进行辨识,以及通过委托安全咨询服务公司所进行的安全评价报告,可确定本公司的重大危险源所在。并应对已经确定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第三条为切实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的领导,本公司决定成立以公司总负责人为组长,公司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以及和生产、安全、保卫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大危险源监管领导小组;负责对重大危险源的综合监管工作。第四条公司的安全管理部门是公司重大危险源的综合监管机构,对公司的重大危险源负有综合监管责任。第五条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部门,其主要负责人全

11、面负责本部门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第六条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摸清底数,掌握本公司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和分部情况,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并应向公司相关领导定期报告。第七条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每年都要按照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标准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规定,如实填报登记重大危险源申报表,并于每年公司规定日期前将有关材料报送公司安全主要负责人,由公司安全负责人审查、汇总报送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第八条公司应定期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生产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系

12、统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实时检测或定期检测,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的日常管理体系。每两年至少要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质的机构进行一次安全评估,要落实安全评估报告提出的治理整改对策措施。第九条当本公司的重大危险源涉及的生产过程、工艺、材料、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各单位要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质的机构重新进行安全评估,每次的安全评估报告均要报送公司安全管理部和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3、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管理制度一、重大危险源评估安全评估工作由具有注册安全评价资质的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

13、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从事重大安全危险源检测检验、安全评估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做出的检测检验和安全评估的结果负责。安全评估报告应具备以下内容:1、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2、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危害程度;4、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5、重大危险源等级;6、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7、应急救援预案效果评价;&评估结论与建议等。二、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对所评估出的重大危险源必须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每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应急救援机构人员

14、及其职责;2、危险辨识与评价;3、应急救援设备与设施;4、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与资源;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6、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7、保护措施与程序;&事故后的恢复与程序;9、培训与演练。三、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1、安全评估的内容(1)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2)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危害程度;(4)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5)重大危险源等级;(6)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7)应急救援预案效果评价;(8)评估结论与建议等。2、危险源安全验收评估程序危险源安全评估的程序为: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划分评估单元、评估方法选择;现场检查;定性评估;提出安

15、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作出安全评估结论;编制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评审等。3、工作要求(1) 危险源评估工作必须由具有注册安全评价资质的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2) 危险源评估小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指导性文件、规程以及规范等评价依据。(3) 评估过程中参加评估人员必须明确评估危险源的对象、范围和评估的目的,熟知现场实际情况。(4) 安全评估内容和工作程序必须符合国家行业规范规定的内容和标准,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建议。(5) 必须在对评估结果分析归纳和整合的基础上,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估结果,指出现场应重点防范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明确重要的安全对策措施,并

16、作出安全评估结论,编写危险源评估报告。4、重大危险源备案管理制度一、职责1、安环部负责重大危险源的登记注册、备案、监督管理,以及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事故抢险、抢修;生产部负责重大危险源岗位生产工艺的应急管理。2、重大危险源所属部门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并根据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事故应急分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二、管理要求1、重大危险源所属各单位必须登记建档,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落实责任人。2、各专业部门应对重大危险源所属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并对监控措施进行审查,对监控效果进行评价。3、生产部要按规定的监测周期进行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设专

17、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检查应做好记录。4、生产部要加大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力度,必须按规定定期进行检查。对重大危险源的建档、检测、评估、监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其他专业技术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工作。5、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制度一、为增强企业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安全素质,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二、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业人员。三、公司劳安环部负责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四、公司全体员工必须参加定期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企业法人、主要负责人每年参加市安全培训学习一次,学习时间不少于48学时。2、安全专业管理人员每年参加市安全培训学习

18、一次,时间不少于48学时。3、工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训练学习时间每人不少于20学时。4、上述人员的学习成绩记录在安全教育培训卡上,成绩合格者方可上岗。五、新工人入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一级、车间二级、班组三级安全教育:1、公司一级的安全培训教育主要内容为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企业规章制度。2、车间进行第二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主要内容:车间制度、现场环境、工程特点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等,学习时间不少于15学时。3、班组进行第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主要内容:本车间安全操作规程、劳动纪律、事故教训、本班制度等,学习时间不少于20学时。4、以上教育培训考核成绩作为

19、录用先决条件。六、调岗工作的职工要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是拟到工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环境、劳动纪律、技能训练,经考试合格者方可变换。七、特殊种工种(电工、焊工、司炉工、压力容器)取得特种作业证的,仍然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每年一次,时间不少于15学时。八、根据本制度,每年由安环部列出培训计划,进行培训教材和师资准备,并监督实施。九、凡是经教育培训的人员考试不合格者应参加第二次学习(学习时间误工费和学费自理),如果二次不合格,将调离岗位或辞退。6、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治理管理制度1、目的为建立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发挥全员排查安全隐患的积极性,及时发现并解决

20、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监总管三,2012?103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厂内所有车间及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3、定义及分类本制度所称事故隐患是指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包括:(1) 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的行为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

21、规、标准规范和相关规章制度规定的情况。(2)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相关制度未作明确规定,但企业危害识别过程中识别出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的行为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4、职责与分工4.1隐患排查治理原则:“谁主管、谁负责”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应保证隐患治理的资金投入,

22、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治理重大隐患前要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明确分管负责人。分管负责隐患排查治理的负责人,负责组织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情况,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重大情况,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其他负责人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4.2公司设有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由安环部、生产部、设备部及相关工艺、电气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组织对公司的各专项检查、季节检查、节假日检查等。4.3各车间及相关部门,负责对本单位安全隐患的日常检查并组织群众性的安全自查活动。5内容与要求5.1隐

23、患排查工作可与公司各专业的日常管理、专项检查和监督检查等工作相结合,按下述方式进行:(1) 日常隐患排查;(2) 综合性隐患排查;(3) 专业性隐患排查;(4) 季节性隐患排查;(5)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6)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5.1.1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日常隐患排查要加强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5.1.2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专业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

24、检查。5.1.3专业隐患排查主要是指对区域、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储运、消防和公用工程等系统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5.1.4季节性隐患排查是指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1) 春季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为重点;(2) 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高温超压、防洪、防暑降温为重点;(3) 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防凝保温为重点;(4) 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为重点。5.1.5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主要是指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前,对装置生产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隐患、备用设备状态、备品备件、生产及应急物资储备、保运力量安排、企业保卫、应急工作等

25、进行的检查,特别是要对节日期间干部带班值班、机电仪保运及紧急抢修力量安排、备件及各类物资储备和应急工作进行重点检查。5.1.6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企业内和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5.2隐患排查频次确定5.2.1隐患排查的频次:(1) 岗位操作人员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2小时,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操作人员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1小时,宜采用不间断巡检方式进行现场巡检。(2) 各车间管理人员(主任、工艺设备技术人员)、电气、仪表人员每天至少两次对装置现场进行相关专业检查。(3) 各车间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周组织一次隐患排查,并和日常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一起进行汇

26、总;职能科室等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月组织一次隐患排查。(4) 公司根据季节性特征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每季度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季节性隐患排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必须进行一次隐患排查。(5) 公司每半年组织一次,各单位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综合性隐患排查和专业隐患排查,两者可结合进行。(6) 当获知同类企业发生伤亡及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举一反三,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7) 对于区域位置、工艺技术等不经常发生变化的,可依据实际变化情况确定排查周期,如果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隐患排查522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公司应及时组织进行相关专业的隐患排查:(1) 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

27、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2) 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调整的;(3) 装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或操作参数发生重大改变的,应按变更管理要求进行风险评估;(4) 外部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5) 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6) 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5.3隐患排查内容根据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特点,隐患排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安全基础管理;(2) 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3) 工艺;设备;(5) 电气系统;(6) 仪表系统;(7) 危险化学品管理;(8) 储运系统;(9) 公用工程;(10) 消防系统。5.3.1安全基础管理53

28、1.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及落实情况。5.3.1.2 安全投入保障情况,参加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的情况。5.3.1.3 安全培训与教育情况,主要包括:(1) 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2) 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3) 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情况。5.3.1.4 开展风险评价与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主要包括:(1)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情况;(2) 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生产设施进行风险评价情况;(3) 风险评价结果的落实、宣传及培训情况;(4)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否满足安全生产需要。531.5 事

29、故管理、变更管理及承包商的管理情况。531.6 危险作业和检维修的管理情况,主要包括:(1) 危险性作业活动作业前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情况;(2) 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断路作业、吊装作业、设备检修作业和抽堵盲板作业等危险性作业的作业许可管理与过程监督情况。(3) 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的配置、佩戴与使用情况;5.3.1.7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管理情况。5.3.2 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5.3.2.1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重大危险源储存设施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的重要场所的安全距离。5.3.2.2 可能造成水域环境污染的危险化学品危险源的防范

30、情况。5.3.2.3 公司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5.324内部重要设施的平面布置以及安全距离,主要包括:(1) 控制室、变配电所、化验室、办公室、机柜间以及人员密集区或场所;(2) 消防站及消防泵房;(3) 空压站;(4) 点火源(5) 危险化学品生产与储存设施等;(6) 其他重要设施及场所。5.325其他总图布置情况,主要包括:(1) 建构筑物的安全通道;(2) 厂区道路、消防道路、安全疏散通道和应急通道等重要道路(通道)的设计、建设与维护情况;(3) 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4) 其他与总图相关的安全隐患。5.3.3 工艺管理5.3.

31、3.1 工艺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1) 工艺安全信息的管理;(2) 工艺风险分析制度的建立和执行;(3) 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查、使用与控制;(4) 工艺安全培训程序、内容、频次及记录的管理。533.2工艺技术及工艺装置的安全控制,主要包括:(1) 装置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的部位是否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泄压设施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2) 针对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设计的安全泄压系统以及安全泄压措施的完好性;(3) 危险物料的泄压排放或放空的安全性(4) 按照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安监总管三

32、2009116号)的要求进行危险化工工艺的安全控制情况;(5) 其他工艺技术及工艺装置的安全控制方面的隐患。533.3 现场工艺安全状况,主要包括:(1) 工艺卡片的管理,包括工艺卡片的建立和变更,以及工艺指标的现场控制;(2) 现场联锁的管理,包括联锁管理制度及现场联锁投用、摘除与恢复;(3) 工艺操作记录及交接班情况;(4) 剧毒品部位的巡检、取样、操作与检维修的现场管理。5.3.4设备管理5.3.4.1设备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主要包括:(1)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本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2) 有健全的设备管理体系,设备管理人员按要求配备;(3) 建立健全安全设施管

33、理制度及台账。5.3.4.2设备现场的安全运行状况,包括:(1) 锅炉等关键设备装置的联锁自保护及安全附件的设置、投用与完好状况;(2) 关键设备维护到位,备用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3) 转动机器的润滑状况,设备润滑的“五定”、“三级过滤”;(4) 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情况;(5) 设备的腐蚀防护状况,包括重点装置设备腐蚀的状况、设备腐蚀部位、工艺防腐措施,材料防腐措施等。5.343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现场管理,主要包括:(1) 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管理制度及台账;(2)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及定期检测检验情况;(3) 特种设备安全附件的管理维护。5.3.5电气

34、系统5.3.5.1 电气系统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1) 电气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管理;(2) 电气安全相关管理制度、规程的制定及执行情况。535.2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及电气安全设施的设置,主要包括:(1) 用电设备的电力负荷等级与供电系统的匹配性;(2) 消防泵、关键装置、等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3) 重要场所事故应急照明;(4) 电缆、变配电相关设施的防火防爆;(5) 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防爆电气设备选型及安装;(6) 建构筑、工艺装置、作业场所等的防雷防静电。535.3 电气设施、供配电线路及临时用电的现场安全状况。536仪表系统5.3.6.1 仪表的综合管理,主要包括:(1) 仪表相关管理制

35、度建立和执行情况;(2) 仪表系统的档案资料、台账管理;(3) 仪表调试、维护、检测、变更等记录;(4) 安全仪表系统的投用、摘除及变更管理等。6、考核与奖惩6.1凡在检查中查出的各类隐患,无故未及时整改的,根据隐患大小,每项次经济罚款100-500元。6.2对于积极排查隐患并及时上报的,安环部将组织相关判定,根据贡献大小每项次奖励200-1000元。7、安全检修管理制度1. 目的建立检修组织、准备、安全,电气焊和电气安全,拆除、完工验收等工作程序。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检修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3. 责任者安环部、设备部、检修单位4. 程序4.1检修组织4.1.1较大项目检修,全公司

36、或车间大修必须成立大修指挥部,需有安全部门参加。4.1.2做好检修计划的编制工作,各车间(部门)大修计划由车间提出补充方案,工程部进行审核平衡,报分管付总经理批准。4.1.3检修计划编制,项目要齐全,内容要详细,责任要明确,措施要具体,凡二人以上的项目要指定一人负责安全。4.1.4设备部、检修部门负责人,要对检修任务、检修质量、检修安全负全部责任,向检修人员交待清楚任务、质量要求、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做到思想落实、组织落实、手续落实、安全措施落实。4.2检修准备421各车间(部门)的大、中修,对有关检修项目安全措施,必须严格执行,不能马虎。422临时指挥部负责人在检修前,要组织检修人员做好检修机

37、具准备,做到机具齐全、安全可靠确保整个检修过程的安全。4.2.3检修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物质的设备,检修前的清洗置换工作由所属车间负责。4.2.4清洗置换的设备要视具体情况选定,对易燃易爆物质必须采用惰性气体,蒸汽、水进行清洗置换。4.2.5清洗置换的设备,清洗后,必须进行分析检验,取样要有代表性,确保清洗达到标准。4.2.6清洗置换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对进入设备检修时,除按规定清洗外,尚须用空气进行置换,其氧气含量在18-21%,有毒气体和粉尘不得超过有关规定。4.2.7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和蒸汽设备管道检修,必须切断物料出入口阀门,并由设备所属车间加盲板。4.2.8检修设备

38、管路与生产中所需的设备管路连通时,中间必须加盲板隔离。4.2.9设备管路外部检修必须切断出、人口阀门。4.2.10生产车间对移交检修的设备清洗、置换负责,移交前要查电气,查物料处理,查清洗置换分析情况,确认合格后方可办理移交手续。4.3检修安全规定4.3.1检修人员对检修项目要进行检查、核对,由岗位和班组长介绍情况,全部符合要求,才可进行施工。432检修人员在检修中,必须严格遵守检修规程和各种安全技术规程。(高空作业、土方工程、吊装作业等)。4.3.3凡对机电传动部份的设备检修,必须切断电源,拆除传动皮带,并要悬挂“禁止合闸”的警告牌。4.3.4凡贮罐、设备管道检修,要在已切断的物料管道阀门设

39、“禁上开动”的警告牌。4.3.5检修使用临时行灯必须采用低压36伏。贮罐、设施、沟道、潮湿场所要用12伏,绝缘要良好,使用电动工具要可靠接地。4.3.6一切参加检修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做到“四不施工”:4.3.6.1检修安全措施不落实不施工;4.3.6.2起重设备工具不合格不施工;4.3.6.3高空作业和多层次交叉作业无防护措施不施工;4.3.6.4没有明确检修任务不施工。4.3.7做到“四不拆”:4.3.7.1设备带压不拆;4.3.7.2传动设备电源未断不折;4.3.7.3设备高温过冷不拆;4.3.7.4工具不合格不拆。4.3.8从事有毒有害系统检修和事故抢修,要备好防护器具和急救药品,以备急

40、用,并要有专门的监护人员。439检修现场的器材物品要放置整齐、稳固、保持通道畅通;预留孔洞、坑沟要设护栏或盖板;因施工需要被破坏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其它设施要及时修复。4.4电气焊安全规定4.4.1焊接动火安全应由检修设备所属车间指定专人负责,在潮湿、地沟、金属架、贮罐内、天桥等作业,要指派监护人。电、气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进行动火作业。4.4.2在焊接作业中,焊接工具要符合标准,焊枪的风、气门要严密可靠,氧气减压表灵敏有效,氧气软管应耐压20个大气压,乙炔软管须耐压5个大气压。4.4.3乙炔器和焊枪之间,必须装有阻火器。4.4.4乙炔瓶、氧气瓶、动火点三者应有10米距离,否则要采取隔离

41、措施。4.4.5高压线下,管道下禁止放置乙炔瓶。4.4.6电弧焊接工具设备要符合以下标准:4.4.6.1每台电焊机的电源要安设独立电闸。4.4.6.2焊机二次线圈及外壳必须妥善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4.4.6.3 一次线路与二次线路必须完整,并且易辨认,绝缘要良好,一次线的长度不应超过5m。4.4.6.4焊夹把绝缘要良好,必要时应有护手档板。447电焊工作业时,不得任意移动防护接地的设备。448电焊作业在地面施焊时,应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处,在潮湿工地、地沟、槽罐内要穿绝缘胶鞋,并站在备好的绝缘板上方可进行焊接作业。4.4.9焊接作业中,要配带好个人劳保防护用品,在有毒有害气体车间检修作

42、业应备好防毒面具和口罩,对从事等离子切割,氩弧焊等作业应采取防护措施。4.4.10电焊作业在多人交叉作业场所,要设有防护遮板:以防电弧刺伤他人。4.5拆除工作4.5.1拆除工作应制订拆除方案。4.5.2施工前要向作业人员进行交底教育,施工中实行统一指挥、监督。4.5.3拆除的物件、工具器材不准上下抛掷,及时清理运走。4.5.4拆除石棉瓦必须铺设跳板。4.6检修完工安全验收4.6.1检修结束后,检修单位要清理好场地,对搭设的作业架台、接设的电源全部拆除,做到工完实净,场地清后,方可办理移交验收。4.6.2检修移交前,不得拆除悬挂的各种“警告牌”和开启切断的物料管道阀门。4.6.3经检查检修项目、

43、检修质量全部符合检修标准,验收签字后方可撤除悬挂的“警告牌”。凡是己撤除“警告牌”的均己认为有电,有物料,检修生产单位不得进入设备以及检查传动装置。464检修验收结束,对检修计划和检修工作票等,应由承办单位保存,其保存期限不应少于三个月。&安全作业证管理制度1. 目的加强安全作业证的管理,保证职工持证上岗率达100%。2. 适用范围2.1全公司生产岗位独立操作的所有员工。2.2特殊工种作业人员。3. 职责3.1安全部负责安全作业证的发放、复核,特殊工种安全作业证由安全部统一到上级部门办理。3.2公司安全员与各单位安全员负责安全作业证的填写。4. 工作程序4.1安全作业证的发放范围、条件。4.1

44、.1凡是在生产岗位独立上岗操作的所有人员,一律凭安全作业证上岗作业,无证严禁上岗独立操作。4.1.2学徒工学徒期满,必须按本制度规定,及时办理安全作业证后,方可独立上岗操作(作业)。4.1.3从事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培训合格取得相应工种安全作业证后,方可作业。4.2安全作业证发放的必备条件421熟知本岗位生产原理、工艺流程,懂得安全装置、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性能、作用,会正确使用,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考核合格。422掌握本岗位一般事故和紧急停车等事故的处理技能。423经过“三级”安全教育且考试合格。4.3学徒工、临时工、代培实习人员不发安全作业证,一律严禁独立上岗操作。4.4凡

45、是具备领取安全作业证资格者,则由各单位安全员负责,统一到安全部审核办理。4.5安全作业证的管理4.5.1在岗作业期间,必须随身携带安全作业证,持证者必须认真学习执行安全四十一条禁令(在作业证内)。4.5.2安全作业证不准转借、涂改和损坏,要妥善保存。4.5.3对安全作业证的检查是各级安全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对持证者的安全检查考核情况,由安全检查人员及时填入安全作业证内。4.5.4本证若丢失,应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材料,经本单位领导或安全员审核鉴定后,报安全部补发。4.6凡是具有下列问题之一者,则吊销其“安全作业证”。4.6.1因责任心不强,违章操作而造成重大事故者。4.7凡是被吊销其安全作业证的

46、人员,半年之后,需要复岗的,可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按本制度规定的程序,予以核发。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和范围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保障企业生产安全。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运输、采购、销售、储存等环节。2编制依据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制度。3职责3.1安环部负责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开展演练,并到政府相关部门备案。3.2安环部负责开展企业危险化学品登记普查工作,依据普查情况编制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负责到有关部门和机构进行登记、备案。3.3安环部负责配合企业内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对厂内员工进行危害告之教育。3.4

47、公司设立24小时报警、咨询电话。3.5各归口管理部门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检查,并相应建立的管理、检查台帐,对相关方进行危害告之,对使用本企业危险化学品的相关方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4控制程序4.1生产和使用4.1.1车间应根据生产需要,规定危险物品的存放时间、地点和最高允许存放量。原料和成品的成份应经化验确认。生产备料性质相抵触的物料不得放在同一区域,必须分隔清楚。4.1.2生产和使用剧毒物品场所及其操作人员,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剧毒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4.2安全技术措施4.2.1改革工艺技术,并采用安全的生产条件,防止和减少毒物溢散。422以

48、密闭、隔离、通风操作代替敞开式操作。423加强设备管理,杜绝跑、冒、滴、漏。4.3个人防护措施4.3.1配备专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持完好。4.3.2严禁直接接触物品,不准在生产、使用场所饮食。4.3.3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必须更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离开作业场所。4.3.4有毒物品场所,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应急解毒药品。4.4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液氯、液氧、乙炔、液化石油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使用时,气瓶内应留有余压,且不低于0.05Mpa,以防止其它物质窜入。4.5盛装腐蚀性物品的容器应认真选择,具有氧化性酸类物品不能与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

49、遇湿燃烧物品混装,酸类物品严禁与氰化物相遇。4.6易燃物品的加热禁止使用明火,在高温反应或蒸馏等操作过程中,如必须采用烟道气、有机热载体、电热等加热时,应采取严密隔绝措施。4.7生产、使用危险物品,应根据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和毒害程度,采取必要的排气、通风、泄压、防爆、阻止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放料和自动报警等措施。4.8输送有毒有害物料,应采取防止泄漏的措施。4.9输送固体氧化剂、易燃固体等,应防止磨擦、撞击。4.10容易发生跑气、跑料的大型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装置,应设有能迅速停止进料,防止跑气、跑料的安全设施,并应具有捕集中和、解毒和打捞流失危险物品的方法,避免事态扩大。4.11凡用于生

50、产的有毒有害气体的蒸汽(水)管道,必须与生活用汽(水)管道分开,用途不同的工作气体(液体)管道不应联通。4.12生产、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粉尘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凡能相互引起化学反应发生新危害的废物不要混在一起排放。4.13装卸运输4.13.1托运危险物品必须出示有关证明,向指定的铁路、交通、航运等部门办理手续,托运物品必须与托运单上所列的品名相符,托运未列入国家品名表内的危险物品,应附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技术鉴定书。4.13.2危险物品的装卸运输人员,应按装运危险物品的性质,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拖、重压和磨擦,不得损毁包装容器,并注

51、意标志,堆放稳妥。4.13.3危险物品装卸前,应对车搬运工具进行必要的通风和清洗,不得留有残渣,对装有剧毒物品的车,卸后必须洗刷干净。4.13.4装运爆炸、剧毒、放射性、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等物品,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操作过程中注意下列事项:禁止用电瓶车、翻斗车、铲车、自行车等运输爆炸物品。运输强氧化剂、爆炸品及用铁桶包装的一级易燃液体时,没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得用铁底板车及汽车挂车;禁止用叉车、铲车、翻斗车搬运易燃、易爆液化气体等危险物品;温度较高地区装运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等危险物品,要有防晒设施;4.13.5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应指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少于2人。4

52、.13.6运输危险物品的车辆,必须保持安全车速保持车距,严禁超车,超速和强行会车。运输危险物品的行车路线,必须事先经当地公安交通部门批准,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运输,不可在繁华街道行驶和停留。4.13.7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物品”标志。4.13.8运输散装固体危险物品,应根据性质,采取防火、防爆、防水、防粉尘飞扬和遮阳等措施。4.14报废处理4.14.1剧毒物品用后的包装箱、纸袋、瓶、桶等必须严加管理,物资部门要统一回收,登记造册,专人负责管理,进行下列处理:1)铁制包装容器不经彻底洗刷干净,不得改作它用;2)包装容器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回收公司回收处理。4.

53、14.2化学危险物品和放射性物质等废弃物的报废处理,必须预先提出申请,制订周密的安全保障措施,并经当地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处理。4.14.3凡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带有危险物品,必须先清洗干净,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废。4.14.4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危险物品废渣等,必须加强管理,不得随同一般垃圾运出5相关制度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6相关记录6.1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表。6.2各归口部门管理台帐。6、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目的和范围通过对生产设施安全管理,提高生产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安全生产正常运行。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设施的建设、生产设施的管理、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

54、的管理、检维修管理、拆除和报废的管理等。2编制依据依据安全生产法、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AQ3013-2008)3职责3.1 生产部负责安全生产设施的设计、建设、调试,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3.2 安环部负责制定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4工作程序4.1 生产设施的建设管理4.1.1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由总经理批准、办公室组织并协调国家认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该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4.1.2 安环部应确保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安全设施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并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三同

55、时”)。4.1.3 生产设施中的变更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过程进行风险管理。4.1.4 对生产设施的建设应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4.2 生产设施的正常运行管理4.2.1各相关部门应建立生产设施安全机制,明确生产安全设施的职责,落实到责任人,建立生产设施台帐、生产设施技术档案;对设备出现的故障和检维修情况及时记录进“生产设施技术档案”422实行专人负责安全设施的管理机制,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安全设施有效运行。安全设施应与设备设施的检修管理相同,制定安全设施检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4.2.3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包括原始资料和检维修资料、检测资料,要按照国家规定定期进行检测,确保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在许可的情况下有效运行,证件齐全。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有有效的操作资格证书;424按照有关制度的要求,负责对公司所有安全设施中监控、检测装置的安装和建立设备档案,负责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及定期检验,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的记录。4.3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理4.3.1 安环部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