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站主体、附属设施基坑及新桥站-嫩江路站区间施工监测方案评审汇报_第1页
新桥站主体、附属设施基坑及新桥站-嫩江路站区间施工监测方案评审汇报_第2页
新桥站主体、附属设施基坑及新桥站-嫩江路站区间施工监测方案评审汇报_第3页
新桥站主体、附属设施基坑及新桥站-嫩江路站区间施工监测方案评审汇报_第4页
新桥站主体、附属设施基坑及新桥站-嫩江路站区间施工监测方案评审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州市轨道交通常州市轨道交通1 1号线号线新桥站主体、附属设施基坑及新桥站新桥站主体、附属设施基坑及新桥站- -嫩江路站区间嫩江路站区间施工监测方案评审汇报施工监测方案评审汇报汇报单位:江苏常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汇报单位:江苏常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汇报人:徐东升汇报人:徐东升目录目录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11.1概述概述 新桥站新桥站位于常州市轨道交通位于常州市轨道交通1 1号线一期工程的北端,号线一期工程的北端,车站净长车站净长186m186m,标,标准段净宽准段净宽18.3m18.3m,底板埋深,底板埋深16.8316.8317.93m17.93m,车站两端均为盾构区间。本车,车站两端均为盾构

2、区间。本车站共有四个出入口、两组风亭、一个消防专用通道和一个冷却塔附属设站共有四个出入口、两组风亭、一个消防专用通道和一个冷却塔附属设施,施,基坑面积约,基坑面积约4700m4700m2 2。 嫩江路站嫩江路站新桥站区间长新桥站区间长1042.202m1042.202m,底板埋深,底板埋深9.19.115.6m15.6m,区间设一座,区间设一座联络通道。区间为双洞单线断面联络通道。区间为双洞单线断面,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隧道管片内径,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隧道管片内径5.5m5.5m,外径,外径6.2m6.2m,厚度,厚度0.35m0.35m。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21.2基坑设计情况基坑设计

3、情况u基坑围护结构:基坑围护结构: 主体基坑围护结构采用主体基坑围护结构采用800800厚连续墙厚连续墙,标准段连续墙嵌固深度约为,标准段连续墙嵌固深度约为12.8m 12.8m 13.4m13.4m,端头井连续墙嵌固深度约为,端头井连续墙嵌固深度约为14.0m15.6m14.0m15.6m。本基坑采用明挖顺作。本基坑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法施工,基坑竖向设置基坑竖向设置4 4 道支撑加一道倒换支撑(端头井);第一道支撑道支撑加一道倒换支撑(端头井);第一道支撑采用采用800800800 800 截面混凝土支撑,其余各道均采用截面混凝土支撑,其余各道均采用600mm 600mm 壁厚为壁厚为16

4、mm 16mm 的的钢管支撑,开挖深度为钢管支撑,开挖深度为18.18.75207520米。临时立柱桩采用米。临时立柱桩采用800C30800C30钻孔桩。钻孔桩。 附属设施围护结构采用附属设施围护结构采用80010008001000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850600+850600三轴搅拌桩止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水帷幕,桩与帷幕之间采用,桩与帷幕之间采用600600双重管旋喷桩填充。双重管旋喷桩填充。开挖深度开挖深度9.69.6米米。u地下水处理:地下水处理: 基坑坑内采用管井降水辅以明沟排水的降排水方式基坑坑内采用管井降水辅以明沟排水的降排水方式。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31.3周围环境周围环

5、境 车站、区间周边地块大都为农田和已拆迁的农居房和厂区车站、区间周边地块大都为农田和已拆迁的农居房和厂区;车站车站东北角有老塘港河穿过,河堤到车站最小距离约为东北角有老塘港河穿过,河堤到车站最小距离约为42m42m;区间区间在里在里程程K34+865K34+865、K35+297K35+297处处有两河塘穿过,塘底标高在有两河塘穿过,塘底标高在1.51.5米左米左右,在右,在里程里程K35+105K35+105处处穿越一小型化工厂穿越一小型化工厂, ,在在k100250k100250之间新安路边一根给之间新安路边一根给水铸水铸DN100mmDN100mm(埋深约(埋深约1.0m1.0m)通过)

6、通过。 车站车站及区间地下管线均较为简单,及区间地下管线均较为简单,主要为已改迁至新安路上一根主要为已改迁至新安路上一根给水铸给水铸DN100mmDN100mm(埋深约(埋深约1.0m1.0m)和一根)和一根DN200X100 mmDN200X100 mm埋深埋深0.21.0m 0.21.0m 之间)之间) 的通讯管线。的通讯管线。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41.4监测等级及监测范围监测等级及监测范围 根据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综合考虑车站基坑,综合考虑车站基坑及区间工程自身风险等级、基坑周边环境风险等级以及地质条件复及区间工程自身风险等级、基坑周边环境风

7、险等级以及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杂程度,工程监测等级可以确定为二级工程监测等级可以确定为二级。 车站基坑监测范围为边缘线以外车站基坑监测范围为边缘线以外12倍基坑开挖深度;区间监测倍基坑开挖深度;区间监测范围为盾构推进隧道中心线外范围为盾构推进隧道中心线外1.0H(H为盾构底部开挖深度)以内为盾构底部开挖深度)以内范围。范围。1)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3) 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

8、07)5)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7)常)常州市轨道交通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招标图设计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招标图设计(新桥站),中铁二院(新桥站),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年7月月8)常州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手册常州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手册监测监控管理实施细则监测监控管理实施细则(试(试行版),常州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行版),常州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2014年年8月月9)常州市轨道交通工程监

9、测管理办法(试行),常州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常州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管理办法(试行),常州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2014年年8月月10)常州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管理办法)常州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管理办法(试行),常州轨道交通发展有限(试行),常州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2014年年6月月11)新桥站主体、附属设施基坑及新桥站)新桥站主体、附属设施基坑及新桥站-嫩江路站区间施工组织设计嫩江路站区间施工组织设计主体基坑监测项目及测点数量 监测项目测点数量备注墙顶水平及竖向位移监测32测点共用;测点间距10m15m;编号Qw1Qw32、Qc1Qc32墙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18监测孔深与围护体受力段等深

10、;测点间距20m30m左右;测斜管深度同连续墙深一致;编号CX1CX18坑外地下水位监测18SW1SW 18;开孔孔径110mm支撑轴力监测89Zh1-1Zh1-14、Zh 2-1Zh 2-25、Zh 3-1Zh 3-25、Zh 4-1Zh 4-25临时立柱桩沉降监测23Lz1Lz23周边建筑物监测4Jc1Jc4周边管线竖向变形监测9Gc1 Gc5、DXc1 DXc4地表沉降监测160D132-1D132-5附属设施基坑监测项目及测点数量 监测项目测点数量备注桩(墙)顶水平及竖向位移监测50测点共用;测点间距10m15m;编号FQw1FQw50、FQc1FQc50桩(墙)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50

11、监测孔深与围护体受力段等深;测点间距20m30m左右;测斜管深度同连续墙深一致;编号FCX1FCX50坑外地下水位监测31FSW1FSW 31;开孔孔径110mm支撑轴力监测75FZh1-1FZh1-25、FZh 2-1FZh 2-25、FZh 3-1FZh 3-25临时立柱桩监测25FLz1FLz25周边建筑物监测4FJc1FJc4周边管线竖向变形监测12Gc1 Gc7、DXc1DXc5地表沉降监测213FD1FD213区间监测项目及测点数量 监测项目测点数量备注地表隆陷546个每30m设置一个监测横断面;进出洞处加密隧道收敛42组每50m设置一个监测横断面隧道隆陷836个每5m设置一组上下

12、监测点地下管线隆陷10按1015m间距进行测点布置地表建筑物隆陷6建(构)筑物四角、沿外墙间距10m20m布置u 布设方案布设方案 在车站施工区影响范围以外周边埋设在车站施工区影响范围以外周边埋设3个沉降基准点个沉降基准点(编号为(编号为XQ-1、XQ-4、XQ-5)。)。 在盾构区间影响范围以外埋设在盾构区间影响范围以外埋设6个沉降基准点个沉降基准点(编号为(编号为BM-1 BM-6 )。)。u 初值测量初值测量 将基准点与施工方提供的施工高程基准点(高程已知)进行联测,将基准点与施工方提供的施工高程基准点(高程已知)进行联测,采采用用等水准观测等水准观测等精度指标控制要求的方法进行附合或闭

13、合水准路线测等精度指标控制要求的方法进行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测量,量,通过测得的高差计算出每个基准点的高程。基准点观测顺序采用后通过测得的高差计算出每个基准点的高程。基准点观测顺序采用后前前前前后、前后、前后后-后后-前前 奇偶站交替的方式。奇偶站交替的方式。基准点的初始成果,应进基准点的初始成果,应进行三次独立观测,取观测合格结果的中数作为基准点的初始高程。行三次独立观测,取观测合格结果的中数作为基准点的初始高程。u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 观测数据平差使用南方平差易(观测数据平差使用南方平差易(2005)商用软件,以测站定权。)商用软件,以测站定权。u 检测检测 为了确保沉降观测成果的准确性必须定

14、期不定期的进行复测,沉降基为了确保沉降观测成果的准确性必须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复测,沉降基准网复测周期根据控制点稳定情况和沉降观测的精度需求来确定。原则上准网复测周期根据控制点稳定情况和沉降观测的精度需求来确定。原则上规定:在基准网建成后,应在工程施工后规定:在基准网建成后,应在工程施工后1个月进行第一次复测,此后每个月进行第一次复测,此后每隔隔1月复测一次月复测一次。 u 布设方案布设方案 与沉降基准网建立的方案一样,针对本工程特点拟在施工区影响范围以与沉降基准网建立的方案一样,针对本工程特点拟在施工区影响范围以外的周边外的周边埋设埋设3个水平位移基准点(编号为个水平位移基准点(编号为XQ-1、

15、XQ-5、XQ-6 ),引用),引用常州市测绘院已埋设基准点常州市测绘院已埋设基准点2个个(编号为编号为XQ-2、XQ-3)。 u 初值测量初值测量 水平位移基准网采用水平位移基准网采用等观测等观测等精度指标控制要求的方法进行附合导等精度指标控制要求的方法进行附合导线测量,初始值测量次数不得少于线测量,初始值测量次数不得少于3次次。u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 观测数据平差使用南方平差易(观测数据平差使用南方平差易(2005)商用软件。)商用软件。u 检测检测 为了确保沉降观测成果的准确性必须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复测,沉降基准为了确保沉降观测成果的准确性必须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复测,沉降基准网复测周期根据控制

16、点稳定情况和沉降观测的精度需求来确定。原则上规网复测周期根据控制点稳定情况和沉降观测的精度需求来确定。原则上规定:在基准网建成后,应在工程施工后定:在基准网建成后,应在工程施工后1个月进行第一次复测,此后个月进行第一次复测,此后每隔每隔1月复测一次。月复测一次。 水平位移和沉降位移共用一点水平位移和沉降位移共用一点; 待围护结构上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直接待围护结构上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直接埋入强制对中预埋件作为监测埋入强制对中预埋件作为监测点(点(如图所示),测点埋设时避开基坑护栏、挡水墙,在相应地面上作明如图所示),测点埋设时避开基坑护栏、挡水墙,在相应地面上作明显标记,必要时对该点四周加护栏保

17、护。显标记,必要时对该点四周加护栏保护。 监测点沿围护结构间隔约监测点沿围护结构间隔约15m布设布设。基 坑 冠 梁 墙顶强制对中观测点埋设示意图墙顶强制对中观测点埋设示意图 在围护墙体布设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测点均布设于连续墙内,间隔约在围护墙体布设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测点均布设于连续墙内,间隔约2030m布设测孔布设测孔,主体基坑共布设,主体基坑共布设18个;附属设施共布设个;附属设施共布设50个。个。 测斜管长度与围护体钢筋笼等长,待被测墙钢筋笼成形后,按照钢筋笼的测斜管长度与围护体钢筋笼等长,待被测墙钢筋笼成形后,按照钢筋笼的长度接好带十字导槽的测斜管,对准测斜管导槽的方向,再将测斜管

18、牢固地绑长度接好带十字导槽的测斜管,对准测斜管导槽的方向,再将测斜管牢固地绑扎在钢筋笼上,在下钢筋笼时将测斜管扎在钢筋笼主筋上一起成型,待钢筋笼扎在钢筋笼上,在下钢筋笼时将测斜管扎在钢筋笼主筋上一起成型,待钢筋笼下完后向管内加注清水,并盖上保护盖,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异物掉入管内。下完后向管内加注清水,并盖上保护盖,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异物掉入管内。 测斜管顶端加钢管进行保护测斜管顶端加钢管进行保护。 测斜管埋设示意图测斜管埋设示意图 主体基坑有主体基坑有4道支撑,共计布置道支撑,共计布置89个轴力监测点,其中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个轴力监测点,其中第一道混凝土支撑14个监测点,个监测点,2-4道钢支撑道钢

19、支撑75个监测点,每道支撑个监测点,每道支撑25个监测点;附属设施有个监测点;附属设施有3道支撑道支撑,共计布置,共计布置75个轴力监测点,每道支撑个轴力监测点,每道支撑25个监测点。测点埋设在基坑内支撑受力个监测点。测点埋设在基坑内支撑受力较大的支撑上,每道支撑内力监测点位置在竖向上保持一致。较大的支撑上,每道支撑内力监测点位置在竖向上保持一致。 钢支撑轴力监测采用轴力计。钢支撑轴力监测采用轴力计。在支撑支护的过程中,在设计位置处的支撑一在支撑支护的过程中,在设计位置处的支撑一侧端部安装轴力计,同时将轴力计的电线引至基坑护栏,并固定在基坑护栏上,侧端部安装轴力计,同时将轴力计的电线引至基坑护

20、栏,并固定在基坑护栏上,做好分股标记,以便今后测试时使用。做好分股标记,以便今后测试时使用。 对于对于混凝土支撑,每个截面内埋设混凝土支撑,每个截面内埋设4个钢筋计个钢筋计。钢筋计电缆线固定在钢筋笼。钢筋计电缆线固定在钢筋笼内,然后将各线头引出,做好分股标记,置于施工不易碰撞处;在支撑上选择支内,然后将各线头引出,做好分股标记,置于施工不易碰撞处;在支撑上选择支撑轴力较大的点位为监测点。撑轴力较大的点位为监测点。 为防止立柱沉降、隆起引起基坑的破坏,在立柱上布设沉降观测点,为防止立柱沉降、隆起引起基坑的破坏,在立柱上布设沉降观测点,采用采用“十十”字形钢钉标志布置在立柱顶端。字形钢钉标志布置在

21、立柱顶端。 主体基坑共布设主体基坑共布设23个观测点;附属设施共布设个观测点;附属设施共布设25个观测点。个观测点。 立柱隆沉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部立柱隆沉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部、多根支撑交汇处和地质条件复杂位、多根支撑交汇处和地质条件复杂位置的立柱上,基坑立柱测点总数分别不少于各自立柱总根数的置的立柱上,基坑立柱测点总数分别不少于各自立柱总根数的5%,且不,且不少于少于3根。根。 监测点布置在监测点布置在立柱顶端立柱顶端。 本工程对基坑坑外水位监测主要包括本工程对基坑坑外水位监测主要包括坑外微承压水位监测和潜水位监坑外微承压水位监测和潜水位监测测。 根据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中工程及水文地质概况资料,

22、基坑降水深度范根据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中工程及水文地质概况资料,基坑降水深度范围内对基坑有影响的承压水为围内对基坑有影响的承压水为1层承压水,该层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层承压水,该层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湖积的系上更新统冲湖积的1-1粘质粉土夹粉砂、粘质粉土夹粉砂、1-2粉砂、粉砂、2粉砂层中,以及粉砂层中,以及上层潜水。上层潜水。 主体基坑水位测孔沿基坑外侧土体主体基坑水位测孔沿基坑外侧土体间隔间隔2030m布设布设,共布设,共布设18个;附个;附属设施水位测孔以属设施水位测孔以1020m间隔沿基坑外侧土体布设,共布设间隔沿基坑外侧土体布设,共布设31个。潜水个。潜水位水位管深入上层潜水

23、土层,水位孔的管底埋置深度为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位水位管深入上层潜水土层,水位孔的管底埋置深度为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之下之下35m;水位管;水位管微承压水水位管微承压水水位管深入相应承压水层深入相应承压水层,开孔孔径开孔孔径110mm,并并设置相应的隔水层设置相应的隔水层(回填膨润土或粘土)、加盖保护,防止雨水、地表回填膨润土或粘土)、加盖保护,防止雨水、地表水和杂物进入管内。水和杂物进入管内。 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埋设图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埋设图 监测点监测点布设于建(构)筑物四角处或沿外墙每布设于建(构)筑物四角处或沿外墙每1015m布置,且每侧布置,且每侧不少于不少于3个测点个测点。 基坑周边地表垂

24、直位移测点按断面垂直于基坑边线方向进行布设。主基坑周边地表垂直位移测点按断面垂直于基坑边线方向进行布设。主体基坑测点断面覆盖长度体基坑测点断面覆盖长度35米范围,基坑每断面内布设米范围,基坑每断面内布设5个测点,个测点,首个测首个测点自基坑围护外边缘点自基坑围护外边缘2m处,主体基坑断面内相邻测点间距(远离基坑方处,主体基坑断面内相邻测点间距(远离基坑方向)依次为向)依次为2m、3m、5m、10m和和15m ;附属设施测点断面覆盖长度;附属设施测点断面覆盖长度20米米范围,基坑每断面内布设范围,基坑每断面内布设4个测点,相邻测点间距(远离基坑方向)依次个测点,相邻测点间距(远离基坑方向)依次为

25、为2m、3m、5m、10m ; 断面间距为断面间距为1015米米. 区间地表点沿盾构推进方向每区间地表点沿盾构推进方向每30米设一监测横断面,盾构进出洞处加米设一监测横断面,盾构进出洞处加密。密。每横断面测点间距每横断面测点间距3m15m,共,共14个监测点。个监测点。地表沉降监测点埋设截面图地表沉降监测点埋设截面图 路面上的点位穿越地表刚性路路面上的点位穿越地表刚性路面,采用长钢筋击入原状土中面,采用长钢筋击入原状土中,上部上部设置监测点保护盖,上部上部设置监测点保护盖加以保护(如图所示)。测点加以保护(如图所示)。测点表面采用油漆等其他明显标志表面采用油漆等其他明显标志进行示意保护。进行示

26、意保护。 地下管线的测点埋设方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地下管线的测点埋设方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具体选用哪种方法根据现两种,具体选用哪种方法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场条件确定。 1)直接法)直接法 直接法需将管线完全暴露后,进行测点安装直接法需将管线完全暴露后,进行测点安装(左图左图)。测量精度高,能准确反映管线。测量精度高,能准确反映管线垂直、水平位移变化,主要应用于次要干道和十分重要的管道(如大口径高压煤气管垂直、水平位移变化,主要应用于次要干道和十分重要的管道(如大口径高压煤气管等)。因需将测点埋设处管线完全暴露,一定程度上受到不能开挖的限制。等)。因需将测点埋设处管线完全暴露,一定程度上

27、受到不能开挖的限制。 2)间接法)间接法 对于难以开挖的区域,可采取模拟布点方式,在管线正上方地表上布设测点,以此对于难以开挖的区域,可采取模拟布点方式,在管线正上方地表上布设测点,以此模拟地下管线沉降变形情况模拟地下管线沉降变形情况(右图右图)。周边管线竖向变形监测点埋设图周边管线竖向变形监测点埋设图 在竖井侧墙或隧道管片上监测点位置钻孔,深度应不大于在竖井侧墙或隧道管片上监测点位置钻孔,深度应不大于50mm,不小于,不小于30mm,外露不大于,外露不大于20mm,并在管片或侧墙做明显标识,埋设时点位应稳固,并在管片或侧墙做明显标识,埋设时点位应稳固。 在隧道管片安装好后,在衬砌环内侧按照在

28、隧道管片安装好后,在衬砌环内侧按照每每50m一个断面布置一个断面布置1组测点组测点,测,测点布设断面中部(如图点布设断面中部(如图2)。)。竖井收敛监测点布置图竖井收敛监测点布置图隧道收敛监测点布置图隧道收敛监测点布置图 隧道隆陷测点宜布置在隧道中心线上,隧道隆陷测点宜布置在隧道中心线上,每每5环设置一组上下监测环设置一组上下监测点。点。变形监测点预埋件在盾构管片拼装后,按需要均匀地设置在变形监测点预埋件在盾构管片拼装后,按需要均匀地设置在隧道、通道的拱顶(在管片连接螺栓上焊接挂钩)和底部。隧道、通道的拱顶(在管片连接螺栓上焊接挂钩)和底部。 隧道隆陷监测点布置图隧道隆陷监测点布置图 沉降观测

29、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沉降观测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变形监测要求,变形监测要求,按照按照级要求进行观测级要求进行观测。仪器采用美国天宝仪器采用美国天宝Trimble Dini数字水准仪,条码铟钢水准尺。数字水准仪,条码铟钢水准尺。 将沉降观测点和沉降基准点组成一条附合导线将沉降观测点和沉降基准点组成一条附合导线 ,采用后前前,采用后前前后、前后后前的测量模式,通过基准点高程来测量监测点高程。后、前后后前的测量模式,通过基准点高程来测量监测点高程。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沉降量,本次高程减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沉降量,本次高程减

30、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沉降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沉降量。 对于隧道隆陷,可以通过测量拱顶监测点和对应的拱底点高对于隧道隆陷,可以通过测量拱顶监测点和对应的拱底点高程算得。程算得。 本基坑的本基坑的水平位移观测按照水平位移观测按照级监测的等级要求进行观测级监测的等级要求进行观测,仪器采用仪器采用0.5级全站仪,测距精度级全站仪,测距精度0.8mm+1ppm。 主要采用极坐标法进行观测;主要采用极坐标法进行观测; 在基坑两边斜对面出布设两个强制对中观测墩进行观测;在基坑两边斜对面出布设两个强制对中观测墩进行观测; 采用采用CX-901F测斜仪测斜仪 ,测量时将活动式测头沿垂直于,测量时将活动式测头

31、沿垂直于基坑边线方向导槽放人测斜管,使测头上的导向滚轮卡基坑边线方向导槽放人测斜管,使测头上的导向滚轮卡在测斜管内壁的导槽中,沿槽滚动,活动式测头可连续在测斜管内壁的导槽中,沿槽滚动,活动式测头可连续地测定沿测斜管整个深度的水平位移变化。地测定沿测斜管整个深度的水平位移变化。 测量前需要采用测量孔口坐标,以此修正深层水平位测量前需要采用测量孔口坐标,以此修正深层水平位移。移。每每0.5米测量一次位移量。米测量一次位移量。测斜仪布置示意图测斜仪布置示意图 直接将轴力计(应力计)与振弦测试仪连接,测读读数仪显示直接将轴力计(应力计)与振弦测试仪连接,测读读数仪显示的数值(频率模数、温度),通过公式

32、换算,计算出支撑所受的数值(频率模数、温度),通过公式换算,计算出支撑所受轴力值(轴力值(kN)。轴力计算公式如下:。轴力计算公式如下:钢砼支撑:钢砼支撑: F=K(f0fi)()(S砼砼E砼砼/(S钢筋钢筋E钢筋)钢筋)式中:式中:F支撑轴力(支撑轴力(kN) K钢筋计标定系数(钢筋计标定系数(kN/Hz) fi 观测频率值(观测频率值(Hz) f0 初始频率值(初始频率值(Hz) S砼、砼、E砼砼钢砼支撑截面积及砼弹性模量钢砼支撑截面积及砼弹性模量 S钢筋、钢筋、E钢筋钢筋主筋截面积及钢筋弹性模量主筋截面积及钢筋弹性模量钢支撑钢支撑F=K(f0fi)式中:式中:F支撑轴力(支撑轴力(kN)

33、 K反力计标定系数(反力计标定系数(kN/Hz) fi 观测频率值(观测频率值(Hz) f0 初始频率值(初始频率值(Hz) 打开水位计电源开关,然后将探头缓慢地沿孔壁放入打开水位计电源开关,然后将探头缓慢地沿孔壁放入孔中。当探头接触水面时,电路接通,蜂鸣器呜叫,记孔中。当探头接触水面时,电路接通,蜂鸣器呜叫,记录下此时的水位刻度值。录下此时的水位刻度值。用水位计两次测量用水位计两次测量时水位刻度时水位刻度值的差值即为水位变化值。值的差值即为水位变化值。水位计示意图水位计示意图 隧道收敛监测采用隧道收敛监测采用收敛计收敛计(如图)。基线两点间收敛值(如图)。基线两点间收敛值(S)按下式计算按下

34、式计算(如第(如第n次测量与首次量测的环境温度相差较大时,要进行温度修正):次测量与首次量测的环境温度相差较大时,要进行温度修正): S=(D0+L0)-(Dn+Ln) 式中:式中: D0-首次数显读数,首次数显读数,(mm) ; L0-首次钢尺长度,首次钢尺长度,(mm) ; Dn-第第n次数显读数,次数显读数,(mm) ; Ln-第第n次钢尺长度,次钢尺长度,(mm) 收敛计结构及工作示意图收敛计结构及工作示意图 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围护结构施工基坑开挖小于5m基坑开挖510m基坑开挖大于10m至底板浇筑后28天底板浇注完成至0结构工程墙(桩)顶竖向位移监测测点埋设1次/3天1次/2天1次/天

35、1次/23天墙(桩)水平位移监测测点埋设1次/3天1次/2天1次/天1次/23天墙(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点埋设1次/3天1次/2天1次/天1次/23天支撑轴力监测1次/3天1次/2天1次/天1次/23d至支撑拆除临时立柱桩沉降监测1次/3天1次/2天1次/天1次/23天坑外地下水位监测测点埋设1次/3天1次/2天1次/天1次/23天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测点埋设1次/3天1次/2天1次/天1次/23天周边管线竖向位移监测测点埋设1次/3天1次/2天1次/天1次/23天地表沉降监测测点埋设1次/3天1次/2天1次/天1次/23天日常巡查1次/3天1次/3天1次/2天1次/天1次/天主体施工阶段底

36、板施工完后3天、支撑拆除期间及拆除完成后3天,2次/天 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围护结构施工基坑开挖小于5m基坑开挖510m至底板浇筑后28天底板浇注完成至0结构工程墙(桩)顶竖向位移监测测点埋设1次/2天1次/天1次/3天墙(桩)水平位移监测测点埋设1次/2天1次/天1次/3天墙(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点埋设1次/2天1次/天1次/3天支撑轴力监测1次/2天1次/天1次/3d至支撑拆除临时立柱桩沉降监测1次/2天1次/天1次/3天坑外地下水位监测测点埋设1次/2天1次/天1次/3天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测点埋设1次/2天1次/天1次/3天周边管线竖向位移监测测点埋设1次/2天1次/天1次/3天地表沉降

37、监测测点埋设1次/2天1次/天1次/3天日常巡查1次/2天1次/2天1次/天1次/天主体施工阶段底板施工完后3天、支撑拆除期间及拆除完成后3天,2次/天 根据设计说明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现场监测频率原则上按下执行。 一般情况下,掘进面前后20m时,12次/天;掘进面前后50m时,1次/周。当盾构穿越重要地段、建筑物或需要加强监控的地段沉降速率过大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加监测频率,必要时需加设夜班监测。当变形速率5mm/天时, 2次/天;当变形速率0.5mm/天时, 1次/周或更长。 现场执行具体监测频率应以满足实际施工生产为准,必要时根据具体工况和监测数据变化需加强监测频率。 序号监测内容

38、变化速率报警值累计变化量报警值主要参考依据1墙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4 mm/天28 mm本工程设计文件要求2墙顶水平位移监测4 mm/天28 mm3墙顶垂直位移监测3 mm/天20 mm4地下水位监测100 mm/天1000 mm5支撑轴力监测500kN/天80%的轴力标准值6立柱隆沉监测3 mm/天167地表沉降监测3 mm/天248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按80%的规范规定设计值控制9 序 号监测内容变化速率报警值(mm/d)累计变化量报警值(mm)主要参考依据1地表隆陷3-40,+10工程设计文件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2隧道收敛2203地下管线隆陷监测2按照产权部门要求,初定104隧道隆

39、陷监测310205周边建筑隆陷3-40,+10 为了更好的反应基坑、附属设施及周边环境变形情况,将监测为了更好的反应基坑、附属设施及周边环境变形情况,将监测工作报警的预警分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工作报警的预警分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u 黄色预警:黄色预警: 数据超标,双控指标(变化速率和累计变化量)中累计变化量数据超标,双控指标(变化速率和累计变化量)中累计变化量超过监测控制指标值的超过监测控制指标值的70%,或变化速率超过了,或变化速率超过了1倍控制值,且倍控制值,且速率呈加速态势,现场巡查发现风险隐患。速率呈加速态势,现场巡查发现风险隐患。u 橙色预警:橙色预警: 数据

40、超标较大,双控指标中累计变化量超过了监测控制值的数据超标较大,双控指标中累计变化量超过了监测控制值的85%,或变化速率超过了,或变化速率超过了1.5倍控制值,且数据有不断发展趋势倍控制值,且数据有不断发展趋势,现场巡查发现风险隐患,出现危险征兆,若持续发展,工程,现场巡查发现风险隐患,出现危险征兆,若持续发展,工程将处于危险状态。将处于危险状态。u 红色预警:红色预警: 数据严重超标,双控指标中累计变化量超过了控制值,或实测数据严重超标,双控指标中累计变化量超过了控制值,或实测变化速率超过变化速率超过2倍控制值,现场巡查发现风险不可控,出现严重倍控制值,现场巡查发现风险不可控,出现严重的危险征

41、兆,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工程将处于危险状态。的危险征兆,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工程将处于危险状态。 对于两次发出预警的同一工程部位,数据在一定时间内未收敛对于两次发出预警的同一工程部位,数据在一定时间内未收敛,并有继续增大的趋势时,应将当前预警级别予以升级。,并有继续增大的趋势时,应将当前预警级别予以升级。 发生黄色、橙色、红色级别预警时,按下表要求加密监测,发生黄色、橙色、红色级别预警时,按下表要求加密监测,并及时提交监测成果。并及时提交监测成果。序号预警等级施工监测频率1黄色3次/天2橙色4次/天3红色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遇到恶劣天气和突发事件,为防止险情发生,应启动应急预案。遇到恶劣天气

42、和突发事件,为防止险情发生,应启动应急预案。 (1)加强监测)加强监测u 项目部全体监测人员应立即开始项目部全体监测人员应立即开始24小时跟踪监测;小时跟踪监测;u 增加监测人员、监测设备,对该工点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排查;增加监测人员、监测设备,对该工点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排查;u 根据异常情况和异常段落增加监测点数量、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根据异常情况和异常段落增加监测点数量、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并及时提交监测成果;并及时提交监测成果;u 配备相应的工具足够的设备,保证昼夜连续观测;配备相应的工具足够的设备,保证昼夜连续观测;u 对遭受破坏的监测点及时恢复,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对遭受破坏的监测点及

43、时恢复,保持数据的连续性;u 尽可能采用直观、可靠的监测方法和手段,确保及时、快速地掌握尽可能采用直观、可靠的监测方法和手段,确保及时、快速地掌握监测基坑的变化情况;监测基坑的变化情况;u 根据监测数据对基坑的变化趋势作出预测。根据监测数据对基坑的变化趋势作出预测。(2)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u 对于紧急情况下的监测成果应立即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上报,对于紧急情况下的监测成果应立即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上报,并会同并会同相关部门一起进行分析和处理,配合相关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应急相关部门一起进行分析和处理,配合相关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应急预案;预案;u 参加预警会议,汇报监测及加

44、密监测数据情况,参与警情原因分析,参加预警会议,汇报监测及加密监测数据情况,参与警情原因分析,并并配合相关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对警情进行分析和制定警情处理方案,预配合相关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对警情进行分析和制定警情处理方案,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隐患。测可能发生的风险隐患。(3)调整基坑监测方案调整基坑监测方案 根据施工单位、第三监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共同制定根据施工单位、第三监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共同制定的应急预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调整监测方案,及时发现险情,防止的应急预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调整监测方案,及时发现险情,防止其继续扩大,为上述应急预案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其继

45、续扩大,为上述应急预案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1)监测信息主要内容)监测信息主要内容 监测数据分析说明、监测项目、监测点布设图、监测成果表(包括阶监测数据分析说明、监测项目、监测点布设图、监测成果表(包括阶段测值、累计测值、变形差异、变形速率、数据预警判断结论等)、监段测值、累计测值、变形差异、变形速率、数据预警判断结论等)、监测时程变化曲线、沉降断面图等。测时程变化曲线、沉降断面图等。(2)监测报表的形式和内容)监测报表的形式和内容 监测报告包括日报、阶段(周、月)报、总结报告等形式,紧急情况监测报告包括日报、阶段(周、月)报、总结报告等形式,紧急情况下,可采用电话、短信方式联系,随后用文本或电子版补齐下,可采用电话、短信方式联系,随后用文本或电子版补齐。(3)成果报送)成果报送 监测日报每天由专人负责按时上传信息平台,并发送至建设单位代表监测日报每天由专人负责按时上传信息平台,并发送至建设单位代表邮箱;每周末提交一次周报,每月底提交月报,均上传信息平台;监测邮箱;每周末提交一次周报,每月底提交月报,均上传信息平台;监测工作完成后工作完成后20天内,提交监测总结报告。天内,提交监测总结报告。(4)报送流程)报送流程 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