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高等土力学-1.1室内试验1.2模型试验_第1页
l高等土力学-1.1室内试验1.2模型试验_第2页
l高等土力学-1.1室内试验1.2模型试验_第3页
l高等土力学-1.1室内试验1.2模型试验_第4页
l高等土力学-1.1室内试验1.2模型试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等土力学Advanced Soil Mechanics§ 1 土工试验及测试一、土工试验的目的和意义(1)揭示土的一般的或特有的物理力学性质;(2)针对具体土样的试验,揭示区域性土、特殊土、人工复合土的物理力学性质;(3)确定理论计算和工程设计参数;(4)验证计算理论的正确性及实用性;(5)原位测试、原型监测直接为土木工程服务,也是分析和实现信息化施工的手段二、土工试验的分类土工试验包括:室内试验:如容重试验、含水量试验、直剪试验、无侧限压缩试验等。原型测试:平板荷载试验、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等模型试验(模拟试验):足尺试验,加筋挡土墙的足尺试验等原型监测:深基坑开挖工程监测、

2、隧道施工监测、软土上路堤沉降监测等§ 1.1室内试验§ 1.1.1直剪试验Ca)仪器简图初始状态刚性单剪仪(常规单剪仪)刚性直剪仪是土力学中最古老的仪器之一。刚性单剪仪的主要优点:直观、简便、经济,尤其对于砂土和渗透系数k<10 7cm/s的粘性土能很快得到试验结果。刚性单剪仪的主要 缺点:试验的破坏面(即剪切面)是人为确定的,剪切面面积因 位移而减小,边界上存在应力集中,剪切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应力,应变不均匀。且 十分复杂,试样内各点应力状态及应力路径不同。在剪切面附近土单元上的主应力 大小是变化的,方向是旋转的。多环单剪仪单剪仪中,用一系列环形圈代替刚性盒,因而没有

3、明显的应力,应变不均匀,试样内所加的应力被认为是纯剪。19/ T - 二f 破坏状态 /初始状态%应力摩尔圆圆心不变,其直径逐渐扩大,直至与强度线相切。这种仪器可以做动 静剪切试验(动单剪试验),有很多明显的有优点环剪仪试样是环状的,剪切沿着圆周方向旋转,剪切面的总面积不变。特别适用于:量测大应变后土的残余强度或终极强度;不同材料间接触面的剪切特性(如土与硅、土与钢、土与土工合成 材料)“项雕转III/上试样环剪仪灌窗下板固定§ 1.1.3 轴试验静三轴试验静三轴试验(三轴压缩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方法。它通常用3-4个圆柱形试样,分别在不同的恒定周围压力()3)下,施加轴向

4、压力,即主应力差(0 1-(7 3),进行剪切直到破坏;然后根据摩尔-库伦理论,求得抗剪强度参数。应变控制式三轴煎切仪L调压筒二2一周围压力表二3-周围U力阀j 4-排水阀;5-体变管; 消瞬室精配卷萋益霜豪紫即兑射器掾黑I尊象 16-孔隙压力阀£ 17-离合器18-手轮彳19-马达;2Q-变速箱适用于测定细粒土及砂类土的总抗剪强度参数及有效抗剪强度参数。试验主题词:周围压力;轴向压力;不固结不排水剪;固结不排水剪;固结排水优点:可以完整地反映试样受力变形直到破坏的全过程;可以模拟不同工况,进行一些不同应力路径的试验;可以很好地控制排水条件;不排水条件下还可以量测试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

5、。主要缺点:两个主应力(72, 口总是相等。静三轴试验试样的应力状态§ 1.1.4 轴试验为了模拟循环加载情况下土的动力特性,人们在常规静三轴仪基础上,在轴向 增加激振系统。具激振方式有电磁力、气(液)压力、惯性力等。后来发展可以在 轴压和室压两向分别激振。动三轴试样的应力状态和典型试验曲线见图1.1.10。用这种试验可从确定土的动模量、阻尼比、动强度和确定饱和土的抗液化剪应 力等。Od(a)试样应力状态图1110动三轴试验§ 1.1.5 振柱试验研究土的动力特性除了上述的动单剪试验、动三轴试验以外,共振柱试验也是一个重要手段。共振柱试验的原理是通过激振系统,使试样发生振动

6、,调节激振频率,直至试 样发生共振。从而确定弹性波在试样中传播的速度,计算试样的弹性模量、剪切模 量和阻尼比。共振柱试验的试样可以是圆柱形的,也可以是空心圆柱形的。试样可以是一端 固定,一端自由;或者一端固定,另一端为弹簧和阻尼器支承。试样在压力室中可 能是各向等压应力状态;也可以是轴向与侧向压力不等的应力状态。如图 1.1.20所 示。旋转轴轴向荷载垂直荷载传感器E动固定上下自由加速度计上下可动的圆盘空心试样压力室 水=排水孔振器(a)各向等压共振柱 小)轴向与侧向不等压共振柱图LL20共振柱试验装置其它:真三轴试验,高压三轴仪,大型三轴仪(粗颗粒土),非饱和土三轴仪, 空心圆柱扭剪试验和方

7、向剪切试验。§ 1.2模型试验直接在结构即原型上进行的实验,称为原型实验;在按照原型设计的模型上进 行的实验,则称为模型实验。一般说来,前者比后者更为真实。但在进行研究或对 新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进行原型实验时,模型实验就成为 重要的手段。使模型和原型相似所根据的理论,称为模型理论,它的基础是相似理论。模型试验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它既可用来检验各种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结果,也可用来直接指导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1.2.1 1g下的模型试验在通常的重力场中(1g) ,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对土工建筑物或地基进行模拟,量测有关应力应变数据,通

8、过一定的理论计算或数据计算来检验理论计算结果。分为:小比尺试验和足尺试验小比尺试验:将土工建筑物或地基及基础缩小n 倍, 自重和荷载及应力水平同样也缩小 n 倍。足尺试验:(一)相似模拟试验的一些概念众所周知,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物理现象的研究都是凭借相似模拟试验的手段来实现的,而试验结果的精度如何,则是由试验模型与物理原型之间的相似程度所决定的。为了使模型实验现象尽可能地反映出实物(原型)发生的现象,应严格按照相似理论来确定模型实验的几何尺寸和物理特性。但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岩土工程试验,很难使原型与模型各方面都相似,有时只能针对主要研究的问题,使某些方面相似,而忽略其它方面。相似常数(相似系数

9、):Cx=模型物理量Xm /原型物理量Xo,如几何相似常数CL=L m/Lo相似指标:两个系统中的相似常数之间的关系式称为相似指标。若两个系统相似,则相似指标为1。相似判据:如上所述,相似现象的同一物理量之比,称为相似常数,或称相似系数。所有相似系数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式,称为相似指标。与此对应,相似现象各物理量之间,也存在某种关系式,称为相似判据。相似第一定律:相似现象用相同的方程式描述。彼此相似的现象,其相似指标等于1,其相似判据的数值相等。即彼此相似的现象,单值条件相同,其相似判据也相同。属于单值条件的因素有:几何参数、重要物理参数、起始状态、边界条件等。相似第二定律:当一个现象由n 个

10、物理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且这些物理量中含有m种基本量纲时,则能得到(n-m)个相似判据。相似第三定律:凡具有同一特性的现象,当单值条件彼此相似,且由单值条件的物理量组成的相似判据在数值上相等,则就此现象必定相似。或者说,单值条件相似,且从它导出的相似判据的数值相等,是现象彼此相似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以上是模型设计和获得相似量必须遵循的法则。(二)模型试验实例下面某地区狮子山第二根抗滑桩现场实验为原型,按照相似理论来确定抗滑桩模型实验的几何尺寸和主要物理力学参数。( 1)相似率的决定和模拟锚固土层砂样的选取由相似理论可知,两个系统相似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一个系统的数学模型由一一变换与另一系统的数学模型

11、相联系,也就是说通过调试模型各参数的比例尺,使得模型和实物满足共同的方程式。下面就是关于相似率方面的计算。高速公路图1-2模型试验(a)桩的微分方程其中E、I、B、W 分别为桩的抗弯模量、惯性矩、宽度和水平位移;图1-1抗滑桩工程示意图EI dWW BKW = q dy(i-i)超载P= r m地基系数;q单位高度上的水平荷载;y桩任一点离地表的距离对于桩的锚固段来说,由于岩土性质一般较好,加上在模型实验里尺寸不大,地基系数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在这里 K取常数。至于q,对于锚固段来说为零值(b)采用相似理论积分类比法求相似判据去掉(1-1)式的微分符号,则(1-1)化成:WEI 工 BKW =

12、 0 y化成无量纲表达式:EIBKy4得到相似判据:EIBKy4(1-2)CEICbCkCl4其中 C表示各参数的相似比;E、I、B、W分别为桩的抗弯模量、惯性矩、宽度和水平位移;K地基系数; q单位高度上的水平荷载;y桩任一点离地表的距离地基系数的相似比:CKKmK0抗弯刚度的相似比:CEI(EI)m(EI)。抗滑桩宽度的相似比:CBBmBo抗滑桩锚固长度相似比:LmLo以上,下标。表示原型的数据;上标 m表示模型的数据由(1-2)解得CKCEICbC:KmCeiCbCLKo参考狮子山第二根抗滑桩现场实验数据Bo = 0.8m, (EI)0 =2.94Ml09Nm,m=2.94Ml06kN,

13、m,L0 = 10m Ko = 1.47 2.156 106kN/m3 ,模型桩采用空心方形有机玻璃桩,模型桩的几何尺寸桩长 Lm = 100cm,边长 Bm = 3.8cm,壁厚 t=0.55cm其它计算见表1-1表1-1截面尺寸a xbcm壁厚t(cm)惯性矩Im(cm4)抗弯模量Em(kN/m2)CbClCEICEIKm(kN/m3)CbC:3.8父3.80.5512.9482.61 父1060.04750.11.149父10,0.02423.56 5.21 父 104*桩的弹性模量E由实验测得Km即为在所选定桩下,模型实验制备时锚固层介质必须满足的地基系数。根据实验室现存的几种砂,考虑

14、到 Km的要求和将来便于施加超载,砂的地基系 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 m不能过大,取最大粒径不超过3mm。再考虑到以后超载 在砂面上的压实作用,模型用密砂装填。为满足以上要求以及实际填装砂的情况,测得实验用砂的密度为P =1.684g/m3。查得此砂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_44m =1.96 2.94 104kN/m4(2) Km的保障和超载的确定为了使锚固层的Km保证在3.56 5.21 Ml04kN/m3之间,实验模型锚固层顶面必须施 以超载,此超载又可近似地认为滑坡体对锚固层的压力。满足Km的超载大小可通过下面的计算得到。因为Km=mLm得 Lm=Km(1-3)m上式中Km和 m

15、为上述已确定的已知值Km = 3.565.2lxl04kN/m ,m =1.96 2.94 104kN/m4为了计算Lm,不妨取它们的平均值,代入式(1-3)中m4.385 1042.45 104=1.79m故锚固层顶面要满足的超载集度P = :Lm = 1.684 1.79 = 3.0t / m2 = 29.4kN / m2(3)实验中模拟下滑力加载位置的确定根据上面的计算和有关讨论,选定模型桩和合适土样后,从桩的各变量微分方程, 应用相似理论,可以找出原型和模型桩的几何、位移内力之间的相似系数的关系, 利用它们可以确定实验中加载的位置。倒过来说,实验中的水平侧向力施于何处, 能使锚固层处桩

16、截面的剪力和弯距以及位移按一定的相互关系变化,以便满足我们采用的相似关系。这一点很重要的,因为滑动面处桩截面各量不但要求相似于原型 桩的特性,而且它又是滑动面以下的初始值,其重要地位可想而知。下面就此作较 为详细的推导。由于模型桩(m)和原型抗滑桩(o)的挠曲线相似,则在任一深度 y处有YmV0=Cy =常量=Cw =常量Wo桩的微分方程:dwdy dEI M dydM 八 QdydQ二-BKWdy式中Q为剪力,其它符号同前。化上面方程为无量纲形式1=03EI 1 = 0 yMM ,八1 = 0QyBKwy所以Cw1CyC-CEI C 二1CyCMCM .1CyCQCq其中CyCqCbCkCj

17、Cwym yoMMCmcc Y(3-4)Cy解得CmCwCkCeiCei(3-5).炉6)(1-7)CbCCei(3-7)式(1-7)和前面导得的(1-3)吻合,Ck,Ce,和Cei在表1-1中已求得,为已知值将(1-5)和(1-6)两式左右对应相除,得:CmCq二 Cy(1-8)Mm/Mo 人 即 Qm/Qoy取Qo、Qm和Mo、Mm锚固层即滑动面处桩的内力值,参考狮子山第二根抗滑桩 数据Mo = 87.2299tm , Q° = 24.3863t,之所以取这两个值,是因为在这个现 场实验中,当滑动面处剪力qaq。、弯距mam。时,地表土层开始破坏,桩身开始出 现裂缝,所以由Mo和

18、Qo算得的Mm和Qm可作为最大内力参考值,相应得到的外荷为 最大下滑力的参考值。在模型实验中Mm=PLm=QmLm,其中Lm为下滑力合力P距锚固层面的高度,见图1-2又知 Cy =CL =1/10将以上数据代入(3-8)式,得QmLm t 24.38631Qm , 87.2299 10得 Lm = 0.3577m = 35.77厘米所以实验中必须控制加荷高度在3536厘米内才能在滑面处得到要求的弯距、剪力和变位。(4)模型装置实验模型装置由五大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模型梢、超载系统、侧向施力系统、 应变测量系统,见图1-2。0-121314图1-21模型桩 2杠杆 3分压板 4软质橡胶膜 5钢钎6百分表 7紫铜管 8模型槽9锚固层砂 10拉丝 11传感器 121t轮13反力架14 盛重容器 15土压力盒1)模型槽:大小为100 >40,70厘米,它的最小尺寸大于5由弦上,满足桩径效应范围。槽壁用角钢加固以限制侧向位移2)超载系统:由于超载总重达1.4吨,砂子又要多次装卸,若直接加重物,十分笨重,很不方便, 为此设计了四个杠杆来分担和减少重物,另外为了尽可能地使超载在砂面上均匀分布,除了设 置分压板外,在分压板下还铺垫了数层软橡胶膜。3)位移量测系统:为了准确测出实验时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