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掌握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高温时的化学活动性。2、过程与方法:会对演示或展示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得出实验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碳单质;树立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观察现象分析讨论实验探究总结提高。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1、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吗? 2、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都是原子构成的
2、吗?【设问】: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是否相同?【引入】:据报道,我国考古学家挖出一古墓,棺中一千年女尸不腐烂,肌肉有弹性,头上青丝依旧。保存如此完好,使用了什么防腐剂?【讲解】:防腐剂就是木炭。考古学家发现,在棺木周围埋了足有一米多厚的木炭。木炭耐酸、耐碱、耐腐蚀,这说明了碳的什么性质?说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引出新课题)回答问题 思考并议论 联系实际,领会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巩固已学知识。增强学生思维意识。引起学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板书】: 二、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的稳定性【提问】:1、木制的电线杆,在埋入地下前将表面微微烧焦的目的是什么?教
3、师活动 回答: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学生活动 强调“常温”,条件不同,物质的变化不同。设计意图 2、为什么古代字画(用墨或炭黑书写)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 3、为什么两国签署文件要用碳素墨水? 回答: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设问】: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那么在点燃、加热、高温条件下,化学性质又如何?【提问】:在新添煤的煤炉中,你会看到什么颜色的火焰?【讲解】: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如何检验?),如氧气不足时,产物主要是一氧化碳。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冬天取暖时能将煤炉放在卧室中吗?【提问】:上述内容说明碳有什么性质?【板书】:2、
4、可燃性 思考并议论。结合实际描述,会有少量蓝色火焰。规范书写:C+O2CO22C+O22CO理解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说明碳有可燃性,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增强学生思维意识。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强调主要产物,防止误解只有一种产物。联系实际,增强安全意识。强调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练习】:1、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最外层电子数为 。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随着温度升高,碳的活动性 。 3、碳燃烧可以生成两种氧化物是 和 ,其中碳的化合价分别为 。【演示】:木炭还原氧化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实质:碳夺氧生成
5、二氧化碳,氧化铜失氧生成铜。【提问】:1、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2、为什么要用金属网罩? 3、该反应说明碳有什么性质?4、此装置还能用来做什么实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实质:碳夺氧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失氧生成铜C+2CuOCO2+2Cu【讲解】:在这个反应里,氧化铜失去氧,发生 还原反应,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还原性。 观察并记录现象:石灰水变浑浊;反应后粉末中有红色物质。 学生思考并回答。 分析并得出结论。 倾听、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复习已学旧知。巩固新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渗透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渗透碳的还原性。【板书】:3、还原性【讲
6、解】:单质碳的还原性决定了它在冶金工业有着重要用途。例如,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中还原出来:3C+2Fe2O33CO2+4Fe倾听、思考、分析。联系实际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加深理解碳的还原性。【练习】:1、下列反应中,碳不体现还原性的是 A. CO2+C2CO B. 2Mg+CO22MgO+CC. C+H2O(气)CO+H2 D. 2C+Fe3O42CO2+3Fe 2、把一包黑色粉末加热到高温,生成红色粉末和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A. CuO和C B. MnO2 C. Fe3O4和C D. CuO【小结】: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完成: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知识小结。
7、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碳的化学性质。【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小结:1、常温下稳定性。2、可燃性(条件不同,产物不同)。3、还原性。 帮助学生学习归纳、总结等方法。布置作业:课本109页,第2、6题。附:板书计划?二、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的稳定性2、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均放出热量 C+O2CO2 2C+O22CO3、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C+2CuOCO2+2Cu(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黑色粉末) (红色粉末)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后的粉末中有红色物质3C+2Fe2O33CO2+4Fe(红色粉末) (黑色粉末)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后的粉末中有
8、黑色物质 C+CO22CO(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第六单元:“碳的化学性质”九年级化学说课人:安徽明光三中 丁锦文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或课题)的特点是实验较多,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无论是讲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都应尽可能地从演示实验引出;对一些不能在课堂演示的实验,可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听起来倍感亲切,接受起来比较自然,这样便于学生从它们的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掌握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高温时的化学活动性。 2、过程与方法:会对演示或展示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得出实验结果。 3、情感态度与
9、价值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碳单质;树立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二、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氧气,并对氢气有所认识,知道了碳、氢、氧是组成物质世界的三大元素。在本单元(或课题)中,学生将学习探究碳及其氧化物的知识,对非金属单质的通性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进一步了解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和通途,扩大对物质分类知识的了解,深化对物质结构初步知识的理解。三、教学方法本节课基本方法是以生活中实例和实验为先导,综合启发式教学。整体思路为:教师引入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学生练习讨论归纳教师
10、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习题训练。本方法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原则。四、学法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教知识的同时,关键是教学生方法。本节课教给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自主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还应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简要)设计意图提问1、 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2、 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都是原子构成?再现旧知识,为学新知识铺垫,有利于新旧衔接。设问 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增强学生思维意识。引入
11、 由我国考古学家挖掘出千年女尸不腐烂为情景引入。 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解 通过上述实例,引入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 联系实际讲解,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练习1、 木制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为何烧焦?2、 古代字画为何存放时间久远?3、 为何签署文件用碳素墨水笔?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问 在新添煤的煤炉中,你会看到什么颜色的火焰?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讲解 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主要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略) 强调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练习1、 碳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解释碳的稳定性)2、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各为多少?(预测一氧化碳性质) 强调结构、性质、用途间的密切关系。 为以后学习一氧化碳知识做好铺垫。演示 演示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质。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讲解 根据实验内容(化学方程式略),讲解还原反应、还原性等有关概念。 渗透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识;渗透碳的还原性。练习1、下列反应碳不体现还原性的是(题略)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IEEE 8802-1AE:2020/Amd 4:2024 E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exchange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 Requirements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Par
- 2024年度山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 2023年激光诊断设备资金筹措计划书
- 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与参考答案
- 小学幼儿园智慧监控系统方案建议书
- 2024奶牛养殖基地施工承包协议
- 2024暑期工勤工俭学劳动协议示例
- 2024年借款居间协议格式样本
- 2024年度采石场租赁运营权转移协议
- 2024陶瓷烧制加工承揽协议
- 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Lesson7(课件)新概念英语第一册
- 现代物流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干粉灭火器演练方案及流程7篇,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演练方案
- 科教版2023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阶段质量调研 【含答案】
- 完整指导青年教师记录表
- 信息系统工程造价指导书
- 项目经济活动分析
- 农业合作社全套报表(已设公式)-资产负债表-盈余及盈余分配表-成员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
- 高中政治选修一9.2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课件)
- 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