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5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结构(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I练习1、判断下列例子分别属于哪个结构层次:(1)香山公园中的全部杨树(2)一块棉田中的所有幼龄的、成熟的棉蚜(3)一块农田中的所有小麦、 小黑麦及其无机环境(4)一片原始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5)昆明湖中的全部生物(6)密云水库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由由_与它的与它的_相互作用而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无机环境无机环境种群种群种群种群群落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动物、植物和微
2、生物)答案:答案:D D练习练习2.2.(20102010年海南卷)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年海南卷)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 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 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
3、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类型类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的结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功能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 营养结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链食物网食物网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信息传递生态系统
4、的结构与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实现的途径流动实现的途径生生态态系系统统成成分分非生物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物质和能量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物质物质:能量:代谢类型:代谢类型:_代表生物:代表生物:作用:作用:自养型自养型绿色植物(主要)、蓝藻、绿色植物(主要)、蓝藻、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将无机物合成将无机物合成_,将光能等转成将光能等转成_有机物有机物化学能化学能代谢类型:代谢类型:_代表生物:代表生物:作用:作用:代谢类型:代谢类型:_代表生物:代表生物:作用:作用:异养型异养型异养型异养型动物、寄生生物等动物、寄生生物等加快生态系统的加快生态系
5、统的_菟丝子、菟丝子、寄生细菌寄生细菌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营腐生动物等细菌和真菌、营腐生动物等将将_中中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生物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生物动植物遗体、排泄物和残落物动植物遗体、排泄物和残落物主要成分主要成分( (基石基石) )关键成分关键成分必需成分必需成分水、空气、无机盐水、空气、无机盐阳光、热能阳光、热能帮助植物的帮助植物的_和种子的和种子的_。传粉传粉传播传播蚯蚓、蜣螂蚯蚓、蜣螂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DABC下图下图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哪些成分?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哪些成分?生态系统的成分间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间关系无机环境无机环境生产
6、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化能合成作用)细胞呼吸(有氧和无氧呼吸)细胞呼吸(有氧和无氧呼吸)捕食捕食分解作用分解作用答案:答案:A A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关系必修三:P90 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通过 、 和 而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具有 的统一整体。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信息传递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练习4、判断正误。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消费者都是动物,都营异养生活。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易易 错错 警警 示示生态系统成分的误区类型与特例分析生态
7、系统成分的误区类型与特例分析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_,终点是 _,不含有_。生产者生产者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2 2、_总是为第一营养级。总是为第一营养级。3、一条食物链上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_个,食物链越长,_ _损失就越多。生产者生产者分解者分解者五五能量能量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C试一试:试一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条食物链中这条食物链中“螳螂螳螂”是是第几营养级第几营养级?植物植物 蝉蝉 螳螂螳螂 黄雀黄雀成分:成分:营养级:营养级:生产者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食物链:食物链
8、:第三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第四营养级食物网2、写出图中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3、从图中可以看出,青蛙和蜘蛛之间的关系是:4、如果兔子突然减少,鼠的数目将会 。草草食草昆虫食草昆虫蜘蛛蜘蛛青蛙青蛙蛇蛇猫头鹰猫头鹰 捕食和竞争捕食和竞争 右图是某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分析并简要回答:1、狐是 消费者,属于 营养级;猫头鹰同时占有 个营养级。次级次级第三第三4先减少后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先减少后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错综复杂的 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特定的重要条件。如
9、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 代替。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 。 和 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 和 就是沿着这两个渠道进行的。食物链食物链食物网食物网生物生物越强越强食物网食物网物质循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能量流动完成名师金典:P 206 典例分析 1 课堂达标 1 P 207 典例分析 2 课堂达标 2 P 208 典例分析 3 课堂达标 3生态系统中因某种生物的减少对其他生物的影响1、食物链中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其他营养级的生物数量都将减少。2、食物链中“天敌”数量减少,被捕食者先增后减,最后趋于稳定。3、食物网中
10、“中间”营养级减少,应视情况而定(一般要看营养级是否发生变化)。 (1)(1)图中食物网的营养结构比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图中食物网的营养结构比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能力较差,其能力较差,其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才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2) (2) 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 (3)(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
11、种间因素是_和竞争。用标和竞争。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调查结果_(_(填填“偏高偏高”或或“偏低偏低”) )。练习练习6 6(2011(2011年山东卷年山东卷)6)6月月5 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如图所示。自我调节自我调节 抵抗力抵抗力 分解者分解者
12、 增加增加 捕食捕食 偏高偏高 (2)根据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的多少构建食物链(网) 例如,请根据下图四个营养级有机物的量写出相应的食物链: 。丙丙甲甲乙乙丁丁 (3)根据重金属或DDT等浓度构建食物链(网) 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如重金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如重金属离子、不易分解的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会在各个营养属离子、不易分解的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会在各个营养级的生物体内逐渐得富集起来。级的生物体内逐渐得富集起来。 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随着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这些物质的浓度就越高。练习7、(2014年新课标卷)某陆地生态系统
13、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 ;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 ,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 和 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捕食捕食消费者消费者物质循环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生物群落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无机环境B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生产者的
14、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A B C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输入、传递、转化输入、传递、转化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都不断进行着从 到生物群落,又从 到 的循环过程。C、H、O、N、P、S等元素等元素无机环境无机环境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无机环境无机环境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生产
15、者固定的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的总能量食物链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网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化学能化学能热能热能热能热能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概念的理解:生产者固定的太阳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经这个能总量为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输入输入传递传递以热能形式散失以热能形式散失以有机物的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传递沿食物链传递1 1、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化:光能光能生物体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物体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热能 ATPATP中的化学能中的化学能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想一想: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想一想:流经
16、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外还有其他的能量吗?阳能总量外还有其他的能量吗?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并不只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并不只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如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如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外,还包括人为地从其他生态系统输入的能量;又如人量外,还包括人为地从其他生态系统输入的能量;又如人工鱼塘,高密度养鱼时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工鱼塘,高密度养鱼时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还包括人工补充的能量(食物中的化学能);还包括人工补充的能量(食物中的化学能); 再如利用人再如利用人工
17、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时,系统中的能量有太阳能以及有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时,系统中的能量有太阳能以及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物中的化学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输入某营养输入某营养级的能量级的能量=呼吸作用消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耗的能量分解者分分解者分解的能量解的能量流入下一营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养级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即每个营养级所同即每个营养级所同化能量的去向:化能量的去向:呼吸消耗;下一营养级同化;(最高呼吸消耗;下一营养级同化;(最高营养级除外)分解者分解。营养级除外)分解者分解。(营养级同化(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能量)散失散失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摄
18、入摄入遗体遗体残骸残骸粪便粪便散失散失呼呼吸吸作作用用次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摄入摄入分解者利用?呼呼吸吸 作作用用?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同化同化 用于生长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发育和繁殖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摄入量摄入量= = 同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 +粪便的能量粪便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同化的能量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A.贝类同化的能量贝类同化的能量B. 用于贝类生长发育和繁殖能量用于贝类生长发育和繁殖能量C.分解者利用分解者利用D.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练习1、下列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贝类后,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图中A、B、C、D分别表示什么?
19、练习2、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大象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7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 )。A、0B、106KJC、2106KJD、106KJ2106KJ答案:答案:A A完成名师金典:P 212 典例分析 1 课堂达标 1 答案:答案: B B练习练习3 3、(、(20142014年海南卷)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年海南卷)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移的习性。下列叙述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移的习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错误的是( )。)。A 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
20、变化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变化B B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C C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D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思考:图中箭头有何含义?思考:图中箭头有何含义?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单向流动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逐级递减2 2、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流
21、动的特点 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 一般来说,在输入到某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也就是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各营养级的能量总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而散各营养级的能量总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而散失,而热能无法被生物再利用。失,而热能无法被生物再利用。能量流动单向性的原因:能量流动单向性的原因:(1)(1)在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生物的吃在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不可逆转,因此能量不能倒流,这是长期自然选择与被吃关系不可逆转,因此能量不能倒流,这是长期自
22、然选择的结果;的结果;(2)(2)注意是两个营养级同化量之比,而不是两种生物的同化量之比。注意是两个营养级同化量之比,而不是两种生物的同化量之比。练习4、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兔、狐和狼,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经测定各种生物所含的能量如下表能量单位:kJ(km2a)。根据上表分析不恰当的是( )。A狐属于次级消费者B兔所同化的能量不包括其粪便中的能量C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超过9.5 X 109kJ(km2a)D狼所占的营养级一定比狐高答案:答案:D D答案:答案:BCBC练习5、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双选)( )。A第三营养级流向
23、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0%B图中不包括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于D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练习练习6、(2012年安徽卷年安徽卷)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表,单位是J/(hm2a)。(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_。(2)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用于_,其余在呼吸
24、作用中以热能,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形式散失。(3)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_3% 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如果用图形来表示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比例图,图形将呈 _ 型。金字塔金字塔植食性动物有植食性动物有 2.1 2.1 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这其中包括它粪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这其中包括它粪便的能量吗?便的能量吗?
25、不包括不包括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3 3、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从能量金字塔中可以看出: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 45 5个营养级。个营养级。 将单位时间内各个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形,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形,叫能量金字塔。叫能量金字塔。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
26、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在一段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没有能量(太阳能或现成有机物)输入,这个较长时期内没有能量(太阳能或现成有机物)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想一想:生态系统营养级的生物数量是否也是呈金字塔型?想一想:生态系统营养级的生物数量是否也是呈金字塔型?鸟鸟树树昆虫昆虫鸟鸟树树昆虫昆虫数量比例图数量比例图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注意:注意: 能量一定呈金字塔型,但数量有时会出现倒金能量一定呈金字塔型,但数量有时会出现倒金字塔型。字塔型。观察在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的能量和数量比例观察在
27、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的能量和数量比例关系图有何特点?关系图有何特点?数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形状的象征含义: 因为在捕食链中,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能量越来越少,而动物的体形一般越来越大,因而生物个体数目越来越少。答案:答案: A A练习7、(2014年天津卷)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答案:答案:B B练习8、下图为某一湖的能量金字塔,
28、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BA、B、C、D之间可以形成一条A到D的食物链C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DA、B、C、D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完成名师金典:P 213 典例分析 2 课堂达标 2 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过程中的有关计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过程中的有关计算名师金典名师金典 P 214 考点考点3(1)(1)关于关于“最值最值”的计算的计算 在能量流动的相关问题中,若题干中未作具体说明,则一般在能量流动的相关问题中,若题干中未作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
29、0%,最高效率是,最高效率是20%。 在已知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求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时:在已知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求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时: (2)(2)关于关于“定值定值”的计算的计算 同一食物链不同环节能量传递效率往往不完全相同,不涉同一食物链不同环节能量传递效率往往不完全相同,不涉及及“最多最多”、“最少最少”,计算时不能按,计算时不能按10%或或20%,而需按具体,而需按具体数值计算,如在食物链数值计算,如在食物链ABCD中,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中,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a%、b%、c%,若,若A的能量为的能量为M,则,则D的能量为的能量为Ma%b%c%。答案:答案:B B练习9在如图所示
30、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A600 g B900 g C1 600 g D5 600 g问:若D每增重10kg至少消耗A _kg。250 250 练习10、某环保研究所搜集了某地4种生物的资料以研究环境污染物对当地生物的影响,并用于生态风险评估(见下表)。完成名师金典:P 214 课堂达标 3 P 215 第 2 题 P 216 第 14 题 易易 错错 警警 示示思考设计思考设计: 秋季,有不少农民将稻草就地焚烧,造成物质、能量的极大秋季,有不少农民将稻草就地焚烧,造成物质、能量的极大浪费
31、,同时严重污染了环境。浪费,同时严重污染了环境。 请你根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特点,设计合理利用这些稻请你根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特点,设计合理利用这些稻草的方案。草的方案。稻草稻草家畜家畜人人沼气池(燃料)沼气池(燃料)食用菌食用菌饲料饲料粪肥粪肥沼渣沼渣沼渣沼渣菌渣菌渣4、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 ,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实现能量的 ,提高 。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 。例如桑基鱼塘、沼气池。例如桑基鱼塘、沼气池。例如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例如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多级利用多级利用能量利用率能量利用率调整调整持续
32、高效地流向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部分对人类有益部分课后课后P98 . 拓展题拓展题练习练习12、判断正误、判断正误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过程。(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 )3、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也不会大于大于20%。(。( )4、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能量全部流向人类。( )5、在构
33、建生态系统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多的提高能量传递率、在构建生态系统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多的提高能量传递率,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部分。(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部分。( )输入、传递、转化、散失输入、传递、转化、散失利用利用 必修三:必修三:P98 拓展题拓展题1太阳能太阳能太阳能太阳能 图图b b所示生态系统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还有一部分以所示生态系统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还有一部分以生活能源或食物中化学能的形式被人类再度利用,因此该生活能源或食物中化学能的形式被人类再度利用,因此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4.如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
34、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箭头是 A B C D 生态农业是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农业是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各各营养级的能量的多级利用营养级的能量的多级利用,充分发挥,充分发挥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作用,使农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作用,使农业生产业生产“种、养、加种、养、加”相互依存,相互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优点是优点是:能量的多级利用能量的多级利用; 无污染无污染。四、生态农业(四、生态农业(p99p99)练习练习11、(2007广东卷广东卷)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构建稻萍鱼生态系
35、统,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试,如构建稻萍鱼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培育转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在稻萍鱼
36、生态系统中存在哪些种间关系。(各举)指出在稻萍鱼生态系统中存在哪些种间关系。(各举一例)一例)(2)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水稻通过)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水稻通过 信息引来天敌,信息引来天敌,防治害虫。防治害虫。(3)转)转Bt基因抗虫水稻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虫害问题,因基因抗虫水稻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虫害问题,因为为 。(4)画出稻)画出稻萍萍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系)。捕食:虫吃水稻(或杂草),或鱼吃虫捕食:虫吃水稻(或杂草),或鱼吃虫 竞争:水稻(或红萍)与杂草竞争;竞争:水稻(或红萍)与杂草竞争; 寄生:病菌寄生在水稻上;寄生
37、:病菌寄生在水稻上; 互利共生:红萍与蓝藻共生互利共生:红萍与蓝藻共生 化学化学 昆虫会进化(或昆虫会产生抗性)昆虫会进化(或昆虫会产生抗性) 稻萍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稻萍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无机环境以元素的形式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生物群落1、物质循环的特点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进入大气有哪些途径?碳进入大气有哪些途径?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燃烧的燃烧请在下图中合适的地方画上线条与箭头,形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简图。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大气中的CO2库化石燃料2、碳循环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 和和 。碳进入大
38、气的途径有碳进入大气的途径有 。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 , 碳以碳以 的形式循环。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碳通过在生物群落内部,碳通过 ,以,以 的的形式传递。形式传递。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学燃料的燃烧作用、化学燃料的燃烧COCO2 2含碳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化能合成作用化能合成作用CO2和碳酸盐和碳酸盐食物链食物链右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右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述正确的是()A代表生产者,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碳元素在、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碳
39、元素在、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传递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D、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碳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C和光合作用和光合作用(2010锦州模拟锦州模拟)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是()A图中图中A是生产者,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质和能量C该生
40、态系统中食物链可表示为: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可表示为:ADEBDE每增加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的ADE(2013(2013广东六校联考广东六校联考) “)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右图所示碳循环的部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右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双选双选) )( () )。A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B
41、 B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 C过程增强后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减过程增强后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少大气中COCO2 2D 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过程的依赖过程的依赖答案答案BDB17(江苏)下列(江苏)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C饲养牛、羊等
42、动物,成本低、产量高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项中正确的是 生产者生产者初级消初级消费者费者分解者分解者三级消三级消费者费者A A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 B一般情况下,三级消费者增加一般情况下,三级消费者增加1kg1kg,至,至少需要生产者少需要生产者100kg100kgC C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
43、,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D D从能量关系看从能量关系看 = = 次级消次级消费者费者125kgkg 3、温室效应成因:危害: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 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 的的平衡,使大气中平衡,使大气中 迅速增加。迅速增加。减少减少CO2的释放,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作用,开发新的释放,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作用,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增加增加CO2的吸收量,主要是保护好森林和草原,大力提的吸收量,主要是保护好森林和草原,大力提供植树造林。供植树造林。必修
44、三:必修三:P101P101碳循环碳循环CO2含量含量极地冰川加速融化、沿海城市被淹没、农田减少,极地冰川加速融化、沿海城市被淹没、农田减少,粮食减产粮食减产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作用释放碳的速率释放碳的速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摄取碳的速率摄取碳的速率 碳循环平衡碳循环平衡导致导致释放碳的速率释放碳的速率摄取碳的速率摄取碳的速率碳循环的平衡被打破碳循环的平衡被打破导致导致练习练习1212(2010(2010广东广东) )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
45、为相关。下表为A A、B 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的碳交换情况。时期时期碳吸收量碳吸收量(kg Ca(kg Ca1 1) )碳释放量碳释放量(kg Ca(kg Ca1 1) )A AB B1.201.20101014141.201.20101014141.201.20101014141.261.2610101414(1)(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碳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作用实现的。(2)(2)表中表中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时期的生态系统处
46、于稳定状态,原因是_。光合光合呼吸呼吸A碳的释放量等于碳的吸收量碳的释放量等于碳的吸收量(3)(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_,导致大气中导致大气中 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4)(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叶绿素太阳能电池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性而制造的,类囊体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性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阶段;又如经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
47、将光合作用产生的_直接发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酵转化为燃料乙醇。光反应光反应有机物有机物碳循环的平衡碳循环的平衡CO2浓度浓度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物质循环形式形式特点特点范围范围联系联系以有机物的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以元素的形式以元素的形式单向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逐级递减全球性和循环性全球性和循环性食物链食物链整个生物圈整个生物圈(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2)物质是能量流动的_(3)能量是物质循环的_载体载体动力动力4、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名师金典:P214 考点4 3.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练习练习1313、判断正误、判断正误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参与循环的物质是
48、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 )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循环。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循环。( )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物质和能量都是往复循环,重复利用的。(物质和能量都是往复循环,重复利用的。( )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练习练习1414、(、(20142014年江苏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年江苏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49、动的叙述,正确的是(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答案:答案: D D还可以来自某些无机物还可以来自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 10%20%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被
50、下一营养级所同化 完成名师金典:P 215 典例分析 4 课堂达标 4 案例案例1 1 实验假设实验假设土壤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土壤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实验实验设计设计实验组实验组对土壤高温处理对土壤高温处理对照组对照组对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对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自变量自变量土壤中微生物的有无土壤中微生物的有无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腐烂程度小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腐烂程度小于对照组于对照组结论分析结论分析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三、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必修三:P102 案例案例2 2实验假设实验假
51、设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实验实验设计设计实验组实验组A A杯中加入杯中加入30 mL30 mL土壤浸出液土壤浸出液对照组对照组B B杯中加入杯中加入30 mL30 mL蒸馏水蒸馏水自变量自变量土壤浸出液中微生物的有无土壤浸出液中微生物的有无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对淀粉的分解程度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对淀粉的分解程度大于对照组大于对照组结论分析结论分析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淀粉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淀粉(20142014年海南卷)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年海南卷)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土壤微生物参与
5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 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 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答案:答案: D D3535生态系统生态系统(1)(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练习1:判断下列各项属于何种信息。物理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化学信息(1)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 (6)警犬嗅寻毒品(5)引起候鸟南
53、飞的信息(4)豪猪遇敌竖起体刺(3)花香引蝶(2)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p108课后习题一课后习题一属于物理信息的有(属于物理信息的有( )属于化学信息的有(属于化学信息的有( )属于行为信息的有(属于行为信息的有( )1 1、2 2、4 4、6 6、7 7、9 95 5、8 83 3、1010例:请将下列信息进行分类例:请将下列信息进行分类(1 1)哺乳动物的体温)哺乳动物的体温(2 2)鸟类鸣叫;)鸟类鸣叫;(3 3)孔雀开屏;)孔雀开屏;(4 4)萤火虫发光;)萤火虫发光;(5 5)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6 6)电磁波;)电磁
54、波;(7 7)昆虫发出的声音;)昆虫发出的声音;(8 8)昆虫的外信息素;)昆虫的外信息素;(9 9)蓟的刺;)蓟的刺;(1010)蜜蜂跳舞;)蜜蜂跳舞;种类种类 信息信息来源来源二、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二、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物理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行为信息光、声、温度、湿度、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磁力等植物植物: :有机酸有机酸, ,生物碱生物碱动物动物: :性外激素等信息素性外激素等信息素特殊的行为特征特殊的行为特征无机环境或生物体无机环境或生物体生物体的产物或分生物体的产物或分泌物泌物生物体的动作行为生物体的动作行为化学信息化学信息莴苣种子萌发率与光的波长的关系莴苣种子萌发
55、率与光的波长的关系1、资料中的信息能够将几种生物联系起来?、资料中的信息能够将几种生物联系起来?2、烟草释放的信息激素,在白天和夜间是否都使它本身受益?、烟草释放的信息激素,在白天和夜间是否都使它本身受益?3、由此可以看出,信息传递能够、由此可以看出,信息传递能够 4、资料中显示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主要有、资料中显示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主要有5、信息传递的范围:、信息传递的范围:4种种是是作用作用3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作用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作用,如莴苣的种,如莴苣的种子必须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展览与青少年道德素质培养的路径
- 学校财务合同范本
-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调查问卷模板(10篇)
- 设备喷漆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焙茶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焊制四通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科技助力电力工程企业渠道拓展
- 科技教育中的文化环境营造技巧
- 电子商务与金融科技在办公场景的创新应用
- 构建职场汇报新格局方法与步骤
- 企业反商业贿赂法律法规培训
- 2023合同香港劳工合同
- 玻璃体腔注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特选参考)课件
- 材料化学课件
- 智能传感器芯片
- -《多轴数控加工及工艺》(第二版)教案
- 智能交通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生物医学工程伦理 课件全套 第1-10章 生物医学工程与伦理-医学技术选择与应用的伦理问题
- 烧结机安装使用说明书
- 新战略营销课件
- (完整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