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明清琴书所记髯琴、制漆工艺【版权信息】图文:中国生漆第35卷,2016年第3期第29页作者:长北,本文已获原作者及中国生漆编辑部授权发布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做商用,只供交流学习明清琴书所记髯琴、制漆工艺(南京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8)内容提要:古代大漆髯饰工艺除系统见载于髯饰录之外,以明清琴书记录为详尽。琴书之于髯饰工艺的价值,主要在于髯琴工艺和制漆工艺,还有髯饰工艺的工具设备。本文将明清琴书关于髯琴、制漆工艺及髯饰工艺工具设备的文字钩稽校勘读解如下。关键词:琴书髯饰录髯琴工艺制漆工艺作者简介:长北,本名张燕(1944-),女,江苏扬州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文史研究
2、馆馆员,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漆艺、艺术史。我国古琴用大漆髯饰。古代大漆髯饰工艺除系统见载于髯饰录之外,以明清琴书如明袁均哲辑太音大全集1、明蒋克谦辑琴书大全2、明张大命辑太古正音3、清祝凤喈与古斋琴谱4记录为详尽。琴书之于髯饰工艺的价值,主要在于髯琴工艺和制漆工艺,还有髯饰工艺的工具设备。从时间先后和记录内容看,琴经多抄袭太音大全集,琴书大全则杂抄前人。本文以明代最先成书的太音大全集和记录髯琴工艺、制漆工艺最为精准的与古斋琴谱为依据,而以琴经、琴书大全为参照,将明清琴书关于髯琴、制漆工艺及髯饰工艺工具设备的文字钩稽读解如下:(一)髯琴正统年间,袁均哲据永乐问朱权太古遗音并其它琴
3、书辑由太音大全集五卷,卷一以“造琴法度”、“灰法”、“糙法”、“煎糙法”、“合光法”、“退光由光法”、“安徽法”、“缀徽法”为序,记录了髯琴工艺。万历年间,张大命据此书和其它材料,辑为太古正音十四卷,卷七与太音大全集卷一分条与条序基本相同,各条文字亦基本雷同,只将“造琴法度”易名为“底面制度”,其前增一条“斫法”,而将“缀徽法”一条内容并入“安徽法”一条内,文内有少量失句、失字或换字。也在万历年间,蒋克谦辑书成琴书大全二十二卷,卷四琴制分“灰法”、“糙法”、“合光法”、“退光法”、“安徽法”、“缀徽法”、“磨法”、“制琴法”、“煎翳光法”、“琴漆法”,分条更多更细,内容多因袭宋明旧说,文字则经
4、过了自己加工。袁均哲太音大全集卷一开篇记:“造琴法度:凡合(缝),用上等生漆入黄明胶水调和,挑起如线,细骨灰拌匀如修,然后涂于缝。头、尾勘定,相合齐整。于腰、项处用软绳缚定,次于额、天地、柱、中、徽、尾六处,以木楔楔,令紧。缝上漆由,随手刮去,入窖候干,以七日为度,日久愈佳。取由,修治上弦,试之,以无病,然后错打棱角,涂以生漆,无露脉之病。”琴经卷七造琴法度原文与太音大全集卷一造琴法度完全相同。两书均缺“缝”字,笔者据文意补入。两书所记,与髯饰录“合缝,两板相合,或面、旁、底、足合为全器,皆用法漆而加捎当"、扬明注“合缝粘者,皆扁绦缚定,以木楔令紧,合齐成器,待干而捎当焉”记录一致,
5、增加了“合缝”所用“法漆”的配方:“用上等生漆入黄明胶水调和细骨灰拌匀如修”,可补髯饰录未记。太音大全集卷一接记:“灰法:鹿角灰为上,牛骨灰次之,或杂以铜、输等屑,尤妙。第一次灰粗而薄,候干,用粗石略磨。第二次中灰匀而厚,候干,用水磨,第三次用油磨。次用细灰缘边,作棱角,候干,磨过。第四次灰补平,候干,用无砂细砖长一寸许,用水揩磨,有不平处,以灰漆补之。”琴经卷七灰法则记:“鹿角灰为上,牛骨灰次之,或杂以铜、输等屑,尤妙。第一次灰粗而薄,候干,用粗石略磨。第二次中灰匀而厚,候干,用水磨(二次水磨,三次油磨)。次用细灰缘边,作棱角,候干,磨过。第四次灰补平,候干,用无砂细砖长一寸许,用水磨,有不
6、平处,以灰漆补之”。太音大全集此条于“用水磨”后有“第三次用油磨”一句,文内又有“用水揩磨”一句;琴经此条于“用水磨”后夹小字“二次水磨,三次油磨”,“用水揩磨”减字为“用水磨”。两书所记“灰法”,与髯饰录所记大致相同。所不同者,其一在于用鹿角灰、牛角灰拌入灰漆,使漆灰透音性好,便于琴体发声;又用铜屑、黄铜矿石屑拌入灰漆,铜屑、矿石屑、鹿角屑、牛角屑隐约闪烁于琴面,有一种特殊的美感:以上灰料,均为髯饰录未记。其二在于第三次用油磨灰。漆工往往在晾干的细灰面上薄刮一遍生漆或广油或胶水,使漆、胶或油钻入灰层孔隙,以节省其上涂层用漆,扬州漆工称“干闭”。这就是工程做法所记的“拔浆灰”。“用油磨灰”以磨
7、代刮,同样为起“干闭”、“拔浆灰”的作用。这里的“油”,指干性油如紫坯油等。清代祝凤喈与古斋琴谱卷二灰磨平均条下则记:“调漆灰法:以角灰(即飞好鹿角霜)一两入清水三四钱润化,灰无片粒再入生漆七钱,三者拌匀交溶如浆糊,不稀不浓为妙。如漆多于角灰而水少,则干必皱皮;如角灰多于漆而水多,则干不粘结;如水少于灰漆,则不稠而难刷开;若不用水,则漆痴滞而不干。皆必如法调和得宜也(每张琴刷漆灰一道,用角灰四两五钱、净生漆三两二钱、清水一两五六钱。夏冬天气,水宜酌增减之。”此条所记调漆灰法各有配比,可补髯饰录与明人琴书之未记。太音大全集卷一接记:“糙法:第一次糙用上等生漆,于向日暖处,令漆浸润入灰,往来刷之,
8、以多为妙。候干,以水磨洗。第二次糙亦用好生漆,候干,磨洗过,安徽,正岳,刻冠线。第三次用煎糙。”琴经卷七糙法与太音大全集卷一糙法文字相同,唯于“第三”后脱“次”字。两书记录的“糙法”,与髯饰录所记、与20世纪漆工做法大致相同,所可指疵者,漆工第一次糙漆并不用上等生漆,而用稀薄、快干、加入烟食等色料的稀漆水。如果灰糙即第一次糙漆用生漆,反而浮在灰面,不能有效地钻入灰层了。太音大全集卷一接记:“煎糙法:生漆半斤,先下火煎数沸,入焰硝一分,以文武火煎至四、五食时,用柳枝搅起,视其色,光焰为度。倾入瓷器内,以纸覆之,入地窟三宿,取由,以绵滤过三、五次,候日色晴明则糙。往来刷之,以久为佳,糙毕入客。今人
9、只以上等生漆入乌鸡子清用,漆工谓之耀糙,取有肉地。”琴经卷七煎糙法与太音大全集卷一煎糙法文字相同,唯将“取有肉地”校勘为“取有肉也”。两书所记“煎糙法”瑕疵亦相同。第三遍糙漆用煎熟的精制漆,所以这遍糙漆称“煎糙”。此段文字其实谈的是煎漆,最后才谈到“煎糙”,可见作者并没有搞清煎漆和“煎糙”是两种不同的工艺:前者是为髯漆备料,后者则标志着漆坯的完成。生漆糙不必下客就可以自然干燥,“煎糙”糙毕要送入荫室,控制室温在摄氏250C300C、湿度在75%85%之间候干,而不必、或不仅是“候日色晴明则糙"。“耀糙”指在推光漆内加入鸡蛋清做“煎糙”,可使煎糙肥厚光亮。煎糙直接关系着上涂漆的质量,是
10、绝对不可以用生漆的。太音大全集卷一在“煎糙法”后横插制漆一条以后,未接着记录髯上涂漆,却接着记录“退光由光法:水杨木烧为椁炭,入瓶中毒煞,捣为末,罗过。却用黄腻石麻水,轻手遍揩,磨去琴上存蕾。次以细熟布麻灰末,用手来往揩擦,光莹即止。洗拭令干,以手点麻油并新瓦灰擦拭,其光自然莹彻。又法:垂柳木断如鸡子大,湿烧,旋取椁炭量煞。次用砂衫木准前烧椁炭。等分为末。以手点油,遍涂琴上。却掺炭末,以手掌或软布揩擦,候光彩即止。以皂角揉水,洗拭令干,再用手揩擦。又法:皂角、刺炭、桑木炭、清石末各等分,以水调,涂琴上,用手力磨,去其翳,自然光焰发也。”琴经卷七亦有“退光由光法”一条,唯将太音大全集卷一退光由光
11、法“垂柳木”易为“垂杨木”,无“又法”、“又法”四字。髯饰录提到退光与揩光,却未有一字记录具体工艺,各琴书记录的“退光由光法”,与20世纪漆工做法大体相同,可补髯饰录之未备(图1)。唯所记退光由光需要用多种粉末“等分为末”未闻有此必要。图1:漆工在为完成髯漆工艺的琴体退光清代祝凤喈与古斋琴谱卷二退光洁明条下所记推光更为细致:“琴于周体俱制尽善,工无复加,然后退光。所谓退光者,非徒以光漆刷上候干而有光亮已也,乃于干透后,用飞过砖灰或磁灰(飞澄法详灰漆平均篇),以老羊皮(详备用篇)麻芝麻油沾灰按光擦之,初令去其外面浮光,再则推由内蕴之精光也,以愈推愈妙(推,即擦也,用力遒劲停匀是也)致令须眉可鉴。
12、惟砖磁灰中与所擦之羊皮,二者不可稍沾微细砂粒,一有,擦成划痕。切宜慎之。指甲划着亦致瘪路,推擦时,须去指甲为妙。”与古斋琴谱卷二飞澄法条下又记:“以鹿角霜研极细末,盛大碗内之半,以水浸满,用手搅混。倾贮数次,令角霜极细者皆由搅混浮,倾另器,其澄沈细如软粉。去水,晒干。具粗粒者虽搅先沉碗底不混,再加研细,亦可飞澄晒用。飞澄砖磁灰法亦然。”飞澄砖灰、飞澄鹿角霜,为泽漆揩光过程中“胴擦”所必须。此二条所记,可补髯饰录与前人琴书之未备。太音大全集卷一接记:“缀徽法:凡缀玉徽并蚌徽,须先用胶粉为底,庶得徽不黑”。琴经卷七安徽法与太音大全集卷一缀徽法文字完全相同。琴徽底面用胶粉打底,意在使琴徽下底漆的灰黑
13、色被掩盖,不至于透生琴徽表面。太音大全集卷二有“辨蛇腹纹”一条论古琴断纹:“知琴者以谓前一指、后一纸为妙,以蛇腹纹为古。王晋叔所蓄琴,前几不容指而后乃容指,然无杂声,可谓语妙矣!蛇腹纹已渐由,后人当益增。但吾辈及见其斑斑焉。亦可谓难老者也。”古琴面板前后各嵌有一座开有小孔的木梁,供七根琴弦从孔中穿过。前一座木梁叫岳山,距离古琴面板宜于一指之高;后一座木梁叫龙龈,宜紧贴古琴面板仅留一纸之距。两者的差距由古琴面板的弧度决定。这是决定古琴发音清浊的关键。琴经卷六有“古琴辨”一条论及古琴断纹:“古琴以断纹为证。琴不历五百岁不断,愈久,则断纹愈多。断有数等:有蛇腹断,其纹横截琴面,相去或寸,或二寸,节相
14、似,如蛇腹下纹;又有细纹断(即牛毛断),如发千百条,亦停匀,多在琴之两旁,而近岳处则无之;又有面与底皆断者;又有梅花断,其纹如梅花片,此非千余载不能有也。一应漆器无断纹,而琴独有之者,盖器多用布漆,琴则不用;他器安闲,而琴日夜为弦所激,又岁久桐腐而漆相离破,断纹隐处虽经磨砺至再重加光漆,其纹愈见。”漆器不是没有断纹,而古琴断纹更为常见,琴经分析古琴易生断纹的原因在于:“器多用布漆,琴则不用“、”琴日夜为弦所激”,比太音大全集有所增益。髯饰录断纹条则记:“髯器历年愈久,而断纹愈生,是由于人工而成于天工者也。古琴有梅花断,有则宝之;有蛇腹断,次之;有牛毛断,又次之。他器多牛毛断。又有冰裂断、龟纹断
15、、乱丝断、荷叶断、纹断。凡揩光牢固者,多疏断;稀漆脆、虚者,多细断,且易浮起,不足珍赏焉”,侧重记录了断纹的形态。(二)制漆清代祝凤喈与古斋琴谱卷二辨真生漆并滤漆法条下,记如何挑选生漆及滤漆详细过程,均为髯饰录及明人琴书未记:“生漆产于陕、广、浙、严州。真者以滴纸上,扯即破,间味臭,搅之色白,即刻转黑。薄涂竹上,半日速干。假者,掺和桐油,试验不然。滤漆以夏布(即麻布,不粗不细为宜),裹漆上架,绞之(架式样绘利器篇),则清漆滤由,渣裹布内,去之。又以棉花或丝绵铺夏布上,复裹漆绞之,则漆更清净矣。”祝凤喈所记与20世纪漆工经验几乎无异。如果一定要挑错的话,好生漆之味是清香,不是臭味。太音大全集卷一
16、“煎糙法”一条与“退光由光法”一条之间,有“合光法”一条,记录的不是髯琴,而是制漆。“合光法:合光须择良时。宜于三伏内,用生漆一斤,文武火煎至十两,乘热滤过,此为光漆。”这是记本色推光漆制法,亦即髯饰录所记“明膏”。“又用好生漆、白油各二两同调,诃子肉、秦皮、黄丹、定粉各一钱入在内,文武火煎如稀修,乘热滤过,入于瓦器内”。秦皮可以去翳使漆清明;诃子肉可以利泻使髯漆少生刷痕;黄丹、定粉入油,可以起催干作用。这是记油光漆制法,亦即髯饰录所记“光明”。“又用好生漆四两,滤过,定粉(即铅粉,又名“胡粉”)一钱半,轻粉(水银开炼而成的白色片状结晶形粉末)一钱,中指煞令极细。以乌鸡子两个,取清捣碎调粉,同
17、入瓦器,拌和令匀,绵滤过。”(我国古代16两为1斤)大漆自身有浓重的红棕色相,难以调配由淡色,古人便加入增白剂定粉、轻粉等使漆色变淡。这是记淡色推光漆制法,亦即髯饰录所记熟漆有“淡”一种。“又法:用上等生漆入秦皮、铁粉、油烟煤同煎,滤过,临时入鸡子清拌匀。大凡煎光,须经日久,用之乃佳,贵其老也。”铁粉、油烟煤为入漆黑料。这是记黑推光漆制法,亦即髯饰录所记熟漆有“浓”一种。髯饰录不记制漆法,太音大全集可补未畚。与古斋琴谱卷二则记:“晒光漆法:先滤净好生漆,置盘中(方、圆木、磁等盘均可),日晒少倾,以竹片搅翻至盘底,色白,有水气。时时晒搅(晒令漆光,搅不干皮)。至数日,则漆中水气晒尽,其色如酱而发
18、光亮。入冰片或猪胆汁(详备用篇)少许,调匀,则漆化清利而不滞(冰片、胆汁性走利,化漆使清,以笔瓶之,可以写字,如用墨然),其光如鉴。”这里记半透明漆晒制之法甚详,唯“晒尽”一说不妥,精制漆中务必留有3%5%的原水,不可将水份晒尽。20世纪末,漆工还保留着制推光漆加冰片、猪胆汁的做法,使漆膜流平性好并且光亮可鉴(图2)。与古斋琴谱卷二接记:“又法:光漆不置日晒,以火炖之。用瓷盘盛净生漆,放文火上,时时搅之。一经漆热,即离火,随搅随扇。风冷,又复炖热,搅扇。如此数次,则其漆色如金,其光亮尤胜于晒者。晒难而炖易成也。惟炖必时刻留意,搅不停手,以防底焦。一热即须离火,搅扇风冷,过热,则漆熟不干,至于无
19、用矣。此法芝城陈子六仪受于许镂溪,尝试验,颇佳。”这里记的是半透明漆煎漆之法。与古斋琴谱卷二又记:“欲其色黑,以铁锈水(详备用篇)酌调入漆中,色转灰白(锈水调多,则漆不干,须加光漆和之),拌匀,刷器上,待干,其黑尤胜(生漆本黑,入锈水者尤黑)。有用黑烟入漆者,不若锈水之无渣滓也。如不用冰片、胆汁和调(用其一,非并用也),其漆浓滞而不化开,每有刷痕。”这里记的是黑推光漆制法。其煎制、日照的加温方法和搅拌法以及加铁锈水的方法,与20世纪黑推光漆制法完全相同。用醋煎锈铁成铁锈水作入漆黑料,铁末容易氧化,导致漆膜发红而不能达到正黑,铁锈微粒容易在漆面留下漆籽,导致漆膜穿孔。21世纪,此种黑料已基本被淘
20、汰,而加鸡蛋清或冰片、胆汁制黑推光漆、使之容易流平并增加光泽的做法,却在漆工中流传了下来。与古斋琴谱卷二记:“调好光漆,再以夏布铺棉,绞滤数次,则无存蕾,洁净为佳,作紫霞色。用真银朱(假者掺黄丹,入漆便黑)渐调入漆,试色如端石为佳。朱多则红,非紫矣。”琴经卷七合光法则记为:“合光须择良时,宜于三伏内,生漆一斤,文武火煎至十两,乘热滤过,此为光漆。又用好生漆、白油各二两同调,诃子肉、秦皮、黄丹、定粉各一钱入在内,文武火煎如稀修,乘热滤过,入于瓦器内。又用好生漆四两,滤过,定粉一钱半,轻粉一钱,中指煞令极细。以乌鸡子两个,取清捣碎调粉,同入瓦器,拌和令匀,绵滤过。临时入鸡子清拌匀。大凡煎光,须经日久,用之乃佳,贵其老也。琴经较太音大全集“宜于三伏内”与“生漆”间缺“用”字,下文缺“又法:用上等生面漆入秦皮、铁粉、油烟煤同煎,滤过"数语。两书此条记的是朱红推光漆制法,为髯饰录所未备。图2:何豪亮先生在制漆(三)制琴制漆工具清代祝凤喈与古斋琴谱四卷,补义一卷,抛开前人陈言,对髯饰工艺记录甚为周详,对各种精制漆精制过程的记录、对髯饰工艺工具设备的线图等等,尤补历来琴书与髯饰录未备。与古斋琴谱卷二利器善事条下,画有制琴的木工工具锯、包心斧、凿、徒、以及圆规,制琴的漆工工具磨石、漆刮、漆刷以及绞漆架。这在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作品梗概》精美课件
- 牛饲养与饲料配方优化考核试卷
- 那首歌初三语文作文
- 碳排放核查法律问题考核试卷
- 亚麻籽种植园灾害预防与应对措施考核试卷
- 介绍一种蔬菜初二语文作文
- 牧业机械化饲料作物种植与收获考核试卷
- 生物质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研究考核试卷
- 生物细胞工程与生物医药考核试卷
- 真空电子器件的纳米加工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 教科版 三年级下综合实践 3.2风的利用 教案
-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课内外古诗词对比阅读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5)试题及答案
- 《用户体验设计导论》第16章 视觉设计的用户体验
-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解读课件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全一册义务教育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GB/T 44510-2024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要求
- 通 用泛亚在线测评题
- 挂靠公司合同样本
- 2025届高考物理讲座课件:《对标三新寻求突破》
- TSG 23-2021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含2024年第1号修改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