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巩固练习附题目分析与解答过程_第1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巩固练习附题目分析与解答过程_第2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巩固练习附题目分析与解答过程_第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巩固练习附题目分析与解答过程_第4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巩固练习附题目分析与解答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巩固练习(附题目分析与解答过程)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小明所在班级学生平均身高是1.4米,小强所在班学生平均身高是1.5米,小明比小强()A高B矮C一样高D不确定2小明语、数、英三门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7分已知他语文考了86分,数学考了90分那么,他的英语成绩()A低于平均分B高于平均分C与平均分相等3小明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然后从B地原路返回,平均速度是7米/秒那么,小明来回的平均速度是()A4.2B4.8C5D5.44某班男生平均身高162cm,女生身高平均158cm,这个班学生平均身高是()A160cmB161cmC在158162cm之间5六

2、三班46名同学,男生比女生多,男生平均身高是1.48米,女生平均身高是1.54米,估计六三班的平均身高应该在()A1.51米B1.521.54米之间C1.481.51米之间D不确定6一次数学考试,5名同学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是74分、82分、a分、88分、92分,他们的平均分可能是()A75B84C86D937一次数学考试,5名同学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是76分、82分、a分、86分、92分,他们的平均分可能是()A75分B84分C86分D93分8有甲、乙、丙、丁四个数,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6,丁是22,四个数的平均数是()A24B25C269三年级同学捐书,三(1)班捐了42本,三(2

3、)班捐了58本,三(3)班捐了47本,平均每班捐()本A47B48C4910一批本子分发给六年级一班学生,平均每人分到12本,若只发给女生,平均每人可分到20本,若只发给男生,平均每人可分到()本A24B27C30D3511有4个自然数,任意三个数相加,其和分别是24、30、33、36,那么这四个数的和是()A40B41C42D43126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A2.5分B3分C不能确定13在去年市奥校入学考试中,某个考室有 40 名同学参加考试,其中前10 名同学的平均分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高9 分

4、,那么其余30 名同学的平均分则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低()分A7B6C5D4E314北山小学教职工的平均年龄是31岁,张老师今年58岁,问:他可能是这个学校的教职工吗?答()A不可能B可能C无法判断二填空题(共20小题)15在一个分钟踢毽比赛中,小娟前两次的平均成绩是43个,她第三次应踢 个,才能使这三次的平均成绩是45个168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有6千克苹果,任意拿一篮苹果,里面的苹果一定有6千克 17小明的身高为1.3 米,他进入平均水深l 米的池塘,不会有危险 18小明身高1.55米,他趟过平均水深1.3米的小河,肯定没有危险 19在平均身高为1.4米的班级里,绝对不可能有身高为1.

5、5米的同学 20李明周末去爬山,上山时平均每小时行2千米,沿着原路下山,平均每小时行4千米那么,他上山下山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21在数学质量检测中,第一小组平均成绩是89分,第二小组平均成绩是92分,表明第二小组每人的成绩都比第一小组好 22小红所在的班平均体重是35千克,小芳所在的班平均体重是37千克,所以小芳一定比小红重 23如果条形统计图的纵轴是用0.5厘米表示40人,那么4厘米应表示 人,在这个统计图上有一个直条上标有160人,那这个直条的高度应是 厘米24甲乙两地相距14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2.5小时,返回时少用1小时,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25三年级一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是

6、96分,小华是三年级一班的学生,他的数学成绩一定是96分 (判断对错)26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0,甲、乙平均数为11,乙、丙之和为19,甲数是 275个数写成一排,前3个数的平均值是15,后两个的数的平均值是10,这五个数的平均的值是 28有一条山路,一辆汽车上山时每小时行30千米,从原路返回下山时每小时行50千米,那么这辆汽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29小红三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2分,已知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平均成绩是91,她的第三次成绩是 分30六年级5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分为63分,其中男生平均分60分,女生平均分70分,男生人数比女生数多 名31亮亮前几次英语测试平均得

7、84分,这次考试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这是第 次测试32A、B、C三人参加一次考试,A、B两人平均分比三人平均分多2.5分,B、C两人平均分比三人平均分少1.5分已知B得了93分,那么C得了 分33苏丽上学期语文、数学、自然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他英语应考 分,四科的平均成绩才能达到94分34小红上个月做了六次测验,第三、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1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的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 分三解答题(共16小题)35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解放军张叔叔前4天在一线共奋战了74小时,后3天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5小时,这一周,

8、张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多少小时?36东东、爸爸、妈妈三人今年的平均年龄是30岁,已知爸爸和妈妈两人的平均年龄是39岁,你猜东东今年是多少岁?37小明所在班的平均身高是1.55米,小丽身高是1.58米,所以小丽比小明高 38双休日爸爸带小勇去登山,从山底到山顶全程7.2千米,他们上山用了3小时,下山用了2小时他们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39六一小学在举办“小百灵”歌手大赛比赛规则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下的成绩取平均分作为选手的最后得分林林在唱完之后,6个评委给出的分数分别是:评委打分9.79.59.89.48.89.4(1)如果你是7号评委,你会给林林打多少分?为什

9、么?(2)如果要求你打的分数不影响林林原先的成绩,你应该打多少分?说出理由40轮渡码头到鼓浪屿码头的距离约900米,一艘客轮从轮渡码头驶向鼓浪屿码头用时6分钟,返航时用了5分钟,这艘客轮往返一次平均每分钟行驶多少米?41将每千克2.5元的水果糖4千克和总价为30元的奶糖6千克混合成什锦糖,这种什锦糖的单价是多少元?42小婷准备花一周的时间看一本288页的故事书,前三天每天看32页,剩下的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才能按时完成43一个水利工程队,前4天平均每天修水渠125米,后3天平均每天修134米这个工程队平均每天修水渠多少米?44张华读一本书,前6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多读5页,又经过4天后,正好读

10、完,张华平均每天读多少页?45甲数是33.5,乙数与丙数的平均数是30.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46甲、乙、丙、丁四人平均有邮票38张,甲与乙的平均张数是42,乙、丙、丁三人平均张数是36,求乙有邮票多少张?47甲、乙、丙三种糖果每千克分别是14元、10元、8元现把甲种糖果4千克,乙种糖果3千克,丙种糖果5千克混合在一起,问买2千克这种混合糖果需多少元?48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第一小组10名同学的平均分是82分,前6人的平均分是83分,后6人的平均分是80分,那么第5人和第6人的平均分是多少分?49一辆汽车前2小时行驶130千米,后3小时行驶22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50小玲

11、练习跳绳,已经跳了5次,平均每次跳56个,她准备再跳一次,使平均每次跳的个数为60个,小玲最后一次要跳多少个?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分析】根据“平均身高=总身高÷班级总人数”,平均身高与总身高和总人数有关,平均身高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身高,故答案不确定【解答】解:不一定因为平均身高矮不能代表班中每一个人的身高都是矮的;同理,平均身高高也不能说每一个人都高;故选:D【点评】此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分均身高和哪些量有关系,进而进行分析,推导,进行判断得出结论2【分析】用87×3求出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总成绩;再减去语文、数学的成绩就是英语的成绩【

12、解答】解:87×38690,=2618690,=17590,=85(分)因为8587,所以他的英语成绩低于平均分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是利用平均数求出总数,再从总数中减去部分,得出另一部分3【分析】如果把A地到B地的路程看作单位“1”,那么一个来回的路程为1×2=2;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求出去的时间和返的时间,进而根据“往返总路程÷往返总时间=往返平均速度”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2)÷(1÷3+1÷7),=2÷,=4.2(米/秒);答:小明来回的平均速度是4.2米/秒故选:A【点评】解答

13、此题的关键:把A地到B地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分别表示出去的时间和返的时间,进而根据往返总路程、往返总时间和往返平均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注意千万不要用(3+7)÷2这种错误的算法4【分析】因为这个班学生平均身高对应这个班的学生的身高的和除以这个班的总人数,而在此题中这个班的总人数没有告诉,所以不能够求出具体的数值,但平均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由此确定答案【解答】解:因为这个班学生平均身高对应这个班的学生的身高的和除以这个班的总人数,而在此题中这个班的总人数没有告诉,所以不能够求出具体的数值,但平均数比最小的数大

14、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5【分析】可以这么想,每个男生都是1.48米,每个女生都是1.54米;假设男、女生人数一样多,则全班平均身高为(1.54+1.48)÷2=1.51米;因为男生多,所以平均身高应小于1.51米;因为女生的平均身高比男生高,则全班平均身高一定大于1.48米,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由分析知:三班的平均身高应该1.481.51米之间;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进行假设,确定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结论6【分析】先根据“总成绩÷总人数=平均数”算出另外四个数的平均数,然后根据平均数进行分析,这

15、时要进行假设,当a为最大时,得出其平均数;当a为最小时,算出其平均数,然后与前四位数的平均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解答】解:(74+82+88+92)÷4,=336÷4,=84(分);由题意可知,82a88,平均分最小为:(74+82+88+92+83)÷5=83.8(分),平均分最大为:(74+82+88+92+87)÷5=84.6(分),符合条件的只有84,故选:B【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平均数知识的灵活运用情况,做题时根据题意,找出此题解答的突破口,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7【分析】先假设,当a为最大时,根据“总成绩÷总人数=平均数”求出其

16、平均数;再假设a为最小时,算出其平均数,然后与给出的选项中的平均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解答】解:由题意可知,82a86,当a=85时,平均分最大为:(76+82+85+86+92)÷5=421÷5=84.2(分),当a=83时,平均分最小为:(76+82+83+86+92)÷5,=419÷5=83.8(分),选项中符合条件的只有84故选:B【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平均数知识的灵活运用情况,做题时根据题意,找出此题解答的突破口,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8【分析】根据题意,可用三个数的平均数26乘3计算出这三个数的和,然后再加22计算出甲、乙、丙、丁四个数的

17、和,最后再除以4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26×3+22)÷4=(78+22)÷4=100÷4=25;答: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25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找出对应量,列式解答即可9【分析】根据题意,可把三年级三个班的捐的本数相加的和再除以3即可【解答】解:(42+58+47)÷3=147÷3,=49(本),答:平均每班捐49本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的应用10【分析】把书的总本数看作单位“1”,那么五一班同学的总人数就为,女生人数就为,则男生人数就为=;根据总本数÷男

18、生人数=平均每人分得的本数,列式为:1÷(),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1÷=30(本)答:平均每人可分到30本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把书的总本数看作单位“1”,然后按工程问题表示出男生的人数解答即可11【分析】设4个自然数为a、b、c、d,则a+b+c=24,b+c+d=30,a+b+d=33,a+c+d=36,把四个等式的等号两边的数或字母加起来,得出3(a+b+c+d)=24+30+33+36,由此即可求出4个自然数的和【解答】解:设4个自然数为a、b、c、d,则a+b+c=24,b+c+d=30,a+b+d=33,a+c+d=36,把四个等式的

19、等号两边的数或字母加起来得出:3(a+b+c+d)=24+30+33+36,所以这四个数的和是:(24+30+33+36)÷3,=123÷3,=41,答:这四个数的和是41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写出四个等式,再根据等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12【分析】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分9分,其余5人总分为9×5=45(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9.5分,其余人总分为9.5×5=47.5(分);45分不包括最高分但含有最低分,47.5分不包括最低分但含有最高分,因此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47.545=2.5(分)【解答】解:9.5

20、5;59×5,=47.545,=2.5分);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两次总分之差,求出最高分与最低分之差13【分析】先根据“高的平均分×人数=总分数”求出前10名的总分比全班平均总分多的分数,即其它同学比全班平均总分少的分数,用“4010”求出其它人数,然后用“其它同学比全班平均总分少的分数÷其它同学的人数=其余同学的平均分比全班平均分低的分数”解答即可【解答】解:10×9÷(4010),=10×9÷30,=3(分)答:其余30名同学的平均分则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低3分故选:E【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采用

21、移多补少的方法此题属于较难的平均数应用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前10名的总分比全班平均总分多的分数,进而根据其它同学比全班平均总分少的分数、其它同学的人数和其余同学的平均分比全班平均分低的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14【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可知:平均数是31岁,介于最大数据和最小数据之间,有的老师年龄可能小于31岁,有的老师的年龄可能大于31岁,所以张老师58岁,大于31岁是可能的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平均年龄是31岁,有的老师年龄可能小于31岁,有的老师的年龄可能大于31岁,张老师58岁大于31岁,是可能的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根据平均数的意义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

22、(共20小题)15【分析】要求她第三次应踢多少下,根据题意,先求出三次踢毽的总次数,然后求出前两次踢毽的总次数,用三次踢毽的总次数前两次踢毽的总次数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45×343×2,=13586,=49(个);答:她第三次应踢49个故答案为:49【点评】此题是考查平均数知识的灵活运用情况,做题时应认真审题,找出前后数量间的关系,进而列式解答即可得出结论16【分析】虽然8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有6千克苹果,但每个篮子苹果的质量可能大于6千克,可能小于6千克,也可能等于6千克,依此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8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有6千克苹果,任意拿一篮苹果,里面的苹果不一定有6

23、千克,可能大于6千克,可能小于6千克,也可能等于6千克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是基础题型,比较简单17【分析】因为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它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池塘的平均水深是1米,有的地方可能比1米浅,也可能比1米深,当池塘的水深大于1.3米的时候,小明就会有危险,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池塘的平均水深是1米,并不代表水深就是1米,可能比1米深,也可能比1米浅;所以池塘的水深无法确定,当水深大于1.3米时,小明就有危险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8【分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

24、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各个数据的大小,由此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平均水深1.3米,并不能反映出整个小河中每一处的水深大小,有的地方会深一些,有的地方会浅一些,所以身高1.55米的小明要过河有危险;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19【分析】由题意知:平均身高为1.4米,并不代表班级里所有同学的身高都是1.4米,有的同学的身高可能比1.4米要高的多;有的同学可能比1.4米矮的多,要明确平均数的含义【解答】解: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平均身高为1.4米,并不代表班级所有同学的

25、身高都是1.4米,有的同学的身高可能比1.4米要高的多,可能有1.5米的,还可能有比1.5米还高的;有的同学可能比1.4米矮的多;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主要考察对平均数的含义的理解,做题时应认真分析,想的要周全,不要被数据所迷惑20【分析】要求他的平均速度,就是用他所走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在此题中,具体的路程不知道,可以把从山脚到山顶的距离看作“1”,那么他上山用的时间为1÷2=,下山用的时间为1÷4=,所以他的平均速度是1×2÷(+)计算即可【解答】解:(1×2)÷(+)=2÷,=2(千米);答:他上山、下山平均每小时行

26、2千米故答案为:2【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单程看作单位“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计算出去和返用的时间;进而根据“往返路程÷往返总时间=平均速度”解答得出结论21【分析】平均成绩=总成绩÷总人数,平均成绩只与总成绩和总人数有关,并不代表每个同学的成绩,所以此题说法错误【解答】解:第一小组平均成绩是89分,并不代表该小组每个人的成绩是89分,可能有的同学考的比89少,有的同学考的比89 多的多;第二小组平均成绩是92分,并不代表该小组每个人的成绩是92分,可能有的同学考的比92少,有的同学考的比92多的多;故不能确定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主要考察对平

27、均数含义的理解,明确平均数的概念及表示的意义,做题时不要被表面的数字所迷惑22【分析】要判断谁重,要分别知道小红和小芳的体重,然后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小红所在班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但班内也可能有50千克的,也可能有30千克的,小红的重量不确定;小芳所在班的平均体重是37千克,也可能小红是34千克,也可能大于34千克,也可能小于34千克,小芳的体重也不确定;所以两人体重无法比较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做题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平均体重的含义,然后进行分析、推导,进而进行判断,得出结论23【分析】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

28、中,用固定的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本题中0.5厘米表示40人,看4厘米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单位,然后乘以这个单位长底代表的人数就行了,用160人除以每个单位长度代表的人数,看有多少个单位长度,然后乘以这个单位长度的厘米数就行了【解答】解:由题意知,4÷0.5×40=320(人),160÷40×0.5=2(厘米),故答案为:320,2【点评】此题考查统计图纵轴的长度和单位长度代表的量之间的关系24【分析】用2.51求出汽车返回的时间,再用往返的总路程除以往返的总时间就是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40×2÷(2.5+2.51),=280&#

29、247;4,=70(千米);答: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70千米,故答案为:70千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即往返的总路程÷往返的总时间=平均速度25【分析】三年级一班的数学平均成绩=三年级一班的数学总分÷总人数=96,小华是三年级一班的学生,他的数学成绩有三种可能(1)大于96分(2)小于96分(3)等于96分,据此判断【解答】解:由分析可得:三年级一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是96分,小华是三年级一班的学生,他的数学成绩一定是96分;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解答此题应结合题意,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26【分析】根据“平均数×个数=总数”,求

30、出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为:10×3=30,已知乙、丙两个数的和为19,用甲、乙、丙三个数的和减去乙、丙两个数的和,即为甲数的值【解答】解:10×319=3019=11故答案为:11【点评】此题主要运用“平均数×个数=总数”,进行分析解答27【分析】根据题意,根据总数÷个数=平均数,可计算出前3个的总和与后2个数的总和,把它们的总和相加即是这5个数的总和,再除以个数即可得到这五个数的平均值,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3×15+2×10)÷(3+2)=(45+20)÷5,=65÷5,=13答:这五个数的平均值

31、是13故答案为:1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公式:总数÷个数=平均数28【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条路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则上山的时间为,下山的时间为;然后用往返的总路程÷往返的总时间=上下山的平均速度解答即可【解答】解:(1×2)÷(),=2,=2×,=37.5(千米);答:那么这辆汽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37.5千米故答案为:37.5【点评】本题用到的知识点为: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要注意求平均速度不能用“速度和÷2”,因为这是求速度的平均值29【分析】根据“平均成绩×测验次数=总成绩”分别求出前三

32、次考试的成绩和及前两次考试的成绩和,进而根据“前三次考试的成绩和前两次考试的成绩和=第三次考试的成绩”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92×391×2,=276182,=94(分);答:第三次得94分;故答案为:94【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先根据平均成绩、测验次数和总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求出三次考试的成绩和及前两次考试的成绩和,再相减30【分析】根据总分数=女生总分数+男生总分数,即:学生总数×平均分=男生人数×男生平均分+女生人数×女生平均分,设出男生人数,列方程解答,再用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即可【解答】解:设男生为x人,则女生为(50x)人,得:60x+

33、70×(50x)=63×50 60x+350070x=3150 10x=35003150 10x÷10=350÷10 x=35女生人数为:5035=15(人)男生比女生多:3515=20(人)答:男生比女生多20人故答案为:20【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式:总分数=女生总分数+男生总分数,即:学生总数×平均分=男生人数×男生平均分+女生人数×女生平均分,列方程解答31【分析】根据题意,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式:平均成绩86分×测试次数平均成绩84分×测试次数=100,设要考100分的这次测试是第

34、x次,那么平均成绩是84分的测试次数就是(x1),据此列方程,并解这个方程即可【解答】解:设要考100分的这次测试是第x次,那么平均成绩是84分的测试次数就是(x1),由题意得:84(x1)+100=86x, 84x84+100=86x, 84x+16=86x, 86x84x=16, 2x=16, x=8;答:这是第8次测试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用方程解答比较简单,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找出等量关系式,设出未知数,列并解方程即可32【分析】根据题意,设三人的平均分为x,则A+B+C=3x,A+B=2×(x+2.5),(B+C)÷2=x1.5,又根据B=93分,由此即可求出C的得

35、分【解答】解:设三人的平均分为x,则A+B+C=3x,A+B=2(x+2.5),将上面的两式相减,得出x=C+5,又因为,B、C两人平均分比三人平均分少1.5分,所以,(B+C)÷2=x1.5,把x=C+5,和B=93代入(B+C)÷2=x1.5,(93+C)÷2=C+51.5, 93+C=2(C+3.5),C=937,所以C=86,故答案为:86【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中间量(三人的平均分)设为x,再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得出A、B、C、之间的关系,由此即可求出C的值33【分析】先求出语文、数学、自然三科成绩的总分数,再求出当四科的平均成绩达到94分时的总成

36、绩,最后用四科的总成绩减去三科的总成绩就是英语应考的分数【解答】解:94×492×3,=376276,=100(分),故答案为:100【点评】关键是由平均成绩求出总成绩,再根据数量间的关系解决问题34【分析】根据题设可知:第三、四次的总分比前两次的总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总分少4分,所以后两次的总分比前两次的总分多6分,又根据条件可知,后三次比前三次的总分多3×3=9分,所以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3分【解答】解:3×36=3(分);答: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3分故答案为:3【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过题意,进行分析,列出数量间的关系,进而解答即可;三解答题(共16

37、小题)35【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出张叔叔在7天一共工作了几小时,用总的小时数除以总天数,就是要求的答案【解答】解:(74+15×3)÷(4+3),=(74+45)÷7,=119÷7,=17(小时);答:这一周,张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7小时【点评】此题是典型的解答平均数应用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36【分析】根据“爸爸和妈妈两人的平均年龄是39岁”,知道爸爸和妈妈两人的年龄和是(39×2),再根据“东东、爸爸、妈妈三人的平均年龄正好是30岁,”知道东东、爸爸、妈妈三人的年龄和是(30×3),由此即可求出东东

38、的年龄【解答】解:30×339×2,=9078,=12(岁)答:东东今年12岁【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找出东东、爸爸、妈妈三人的年龄和及爸爸和妈妈两人年龄和,用三人的年龄和减去两人的年龄和就是要求的答案37【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它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小明所在班级学生平均身高是1.55米,并不代表小明的身高就是1.55米,可能比1.55米高,也可能比1.55米矮;所以小丽和小明相比无法确定谁高【解答】解:小明所在班级学生平均身高是1.55米,并不代表小明的身高就是1.55米,可能比1.55米高,也

39、可能比1.55米矮;所以小丽和小明相比无法确定谁高故判断:错误【点评】关键是从平均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38【分析】运用来回的总路程的和除以上下山用的时间的和,这样求出的是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来回的路程是相等的,都是7.2 千米运用总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解答】解:7.2×2÷(3+2),=14.4÷5,=2.88(千米);答: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能2.88千米【点评】本题运用上下山的路程的和除以上下的时间的和就是平均速度39【分析】(1)因为6个评委的最高分数是9.8分,最低分数是8.8分,所以如果我是7号评委,我会给林林打9.5分,介于最低分与最高

40、分之间;(2)把6个评委所打分数的最高分数与最低分去掉,求出剩下的成绩取平均分,那么如果打平均分,就不会影响林林原先的成绩【解答】解:(1)因为6个评委的最高分数是9.8分,最低分数是8.8分,所以如果我是7号评委,我会给林林打9.5分,(2)(9.7+9.5+9.4+9.4)÷4,=38÷4,=9.5(分),我应该打9.5分,即林林原先的平均分,这样不会影响林林原先的成绩【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平均数的意义的理解及应用40【分析】先求出客轮往返的总时间,再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就是客轮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解答】解(900+900)÷(6+5),=1800÷

41、11,=(米);答:这艘客轮往返一次平均每分钟行驶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41【分析】先求出每千克2.5元的水果糖4千克的总价,再求两种糖的总价,然后根据总价÷数量=单价,列式解答【解答】解:(2.5×4+30)÷(4+6),=(10+30)÷10,=40÷10,=4(元);答:这种什锦糖的单价是4元【点评】此题属于求平均数的基本类型,根据总价÷数量=单价,解答即可42【分析】首先根据前三天每天看32页,用32乘以3,求出小婷3天已经看的页数,进而求出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然后用7减

42、去3,求出还要看多少天,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用剩下的页数除以还要看的天数,求出剩下的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即可【解答】解:(28832×3)÷(73)=192÷4=48(页)答:剩下的平均每天看48页【点评】此题解答是的关键是先求出剩余的页数,然后根据关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解决问题43【分析】先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求出前4天和后3天的工作量,进而求出4+3天完成的工作总量,继而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总时间=平均工作效率”解答即可【解答】解:(125×4+134×3)÷(4+3),=(500+402)÷7,=902÷7,128.86(米)答:这个水利工程队平均每天修128.86米【点评】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解答此题关键是求出7天完成的工作总量44【分析】先用“25+5”求出后来每天读的页数,进而根据“每天读的页数×天数=读的页数”分别求出前6天读的页数和后4天读的页数,然后根据“前6天读的页数+后4天读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求出这本书的总页数,进而根据“这本书的总页数÷看的总天数=平均每天读的页数”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25×6+(2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