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就业市场蓝皮书(内部资料)BluebookofEmploymentmarketresearch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就业市场调研报告(陆上专业)学生就业指导中心2012年7月引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适应社会需要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中国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其职业能力需求变化已经进入世界发展最快的行列,高校需要密切关注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从而为调整高校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提供科学依据。就业市场工作的职责是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学校了解社会及企业需求的重要窗口,就业市场的反馈信息也成为
2、学校了解企业及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就业市场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我校首次面向用人单位、面向已就业学生和即将就业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就业市场状况进行全面地、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分析,成为我校就业工作转型升级、向就业精细化管理前进的新举措。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共覆盖学校11个学院(系),42个本科专业,53个硕士专业,按照每个专业学生数比例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42份,实际回收1718份,回收率为84.14%,旨在获取2012届陆上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实习现状、求职主要信息获取渠道等信
3、息;第二部分是“2013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共覆盖学校11个学院(系),39个本科专业、48个硕士专业方向,按照每个专业学生数比例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428份,实际回收3019份,回收率为88.07%,旨在获取2013届陆上专业毕业生现阶段就业心态、期望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毕业后的期望去向、实习机会、理想中的最佳雇主特征等信息,以期提高就业市场开拓与维护的针对性;第三部分是“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分析”,面向2011年进校招聘的各用人单位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余份,有效问卷645份,回收率为80.63%,旨在获取用人单位招聘和反馈环节等信息,以期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及我校
4、毕业生质量等等实际状况。通过对于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我校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流向,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及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人才质量的反馈,报告还整理总结了部分知名企业在我校“生源信息发布会”(2011-2012年)校企合作交流座谈会上,对于我校学生招生、学生管理、学生培养、学生就业、校企合作交流等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报告对于我校就业市场开拓和维护及推动就业“倒推机制”等工作极具重要意义。特别感谢协助完成本次报告的部分用人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中远物流有限公司、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大连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东方海外货柜航运(中国)有
5、限公司、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1集团公司、神华中海航运有限公司、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思科、SMC(中国)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索尼信息系统(大连)有限公司、大连金山互动娱乐科技有限公司、海辉软件、天津通信广播集团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有限公司、STX(大连)集团、三一重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熔盛重工、阿克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等。期望通过调查及数据整理与分析形成的此报告,能为学校的招生、教育教学、学生管理
6、等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作用。感谢您阅读前言与本报告。大连海事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2012年7月17日目录第一部分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1一、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11、调查目的12、调查方法1二、样本基本情况1三、毕业后的去向21、毕业去向22、就业所在地区33、就业所在行业34、就业所在单位性质45、薪酬标准5四、实习机会61、就业之前是否有实习经历62、获得实习机会的主要途径6五、信息获取渠道71、求职过程中,就业信息获取渠道72、最终找到工作的主要渠道8第二部分2013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9一、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91、调查目的92、调查方法9二、样本基本情况9三、就业心态101
7、、对择业是否做好准备102、就业前景所持态度113、择业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人11四、期望信息获取渠道121、期望了解就业信息的途径122、期望采用的求职方法13五、毕业后的期望去向131、毕业后的期望去向132、选择考研的原因143、是否愿意去西部内陆地区就业154、期望就业地区155、期望就业行业166、就业目标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177、薪酬期望18六、理想中的最佳雇主181、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最佳雇主应具备的特征)182、大学生的择业偏好:期望就业单位性质19第三部分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分析21一、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211、调查目的212、调查方法21二、样本基本情况21三、用人单位
8、招聘环节211、我校毕业生平均月薪统计情况212、招聘我校毕业生的首要因素223、招聘环节考核毕业生的主要因素234、招聘毕业生的主要途径235、实习环节24四、用人单位意见建议251、学校与企业最佳沟通方式252、我校目前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与社会用人需求的适应情况263、建议我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应做哪些改革274、对我校就业工作满意度275、认为最理想的校企合作方式28五、让我们听听用人单位的声音29结束语39附件1:大连海事大学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40附件2:大连海事大学2013届陆上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41附件3: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就业市场工作调查问卷43第一部
9、分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一、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1、调查目的为全面掌握2012届陆上专业应届毕业生实际就业状况,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于2012年7月,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工作。旨在获取以下信息:(1)应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包括毕业去向,就业单位所在行业、地区、单位性质、薪酬标准等信息;(2)应届毕业生实习现状,包括就业之前是否有实习经历,获得实习机会的主要途径;(3)应届毕业生求职主要信息获取渠道。2、调查方法调查内容涉及2012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就业所属地区、行业、工作单位性质及薪水标准,就业前的实习经历、求职渠道以及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共计9个问题。二、样本基
10、本情况共覆盖学校11个学院(系),42个本科陆上专业,53个硕士专业,按照每个专业学生数比例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42份,实际回收1718份,回收率为84.14%。序号学院(系)届毕业生人2012数占应届毕业生比例问卷下发份数1航海学院1553.73%762轮机工程学院4129.92%2033交通运输管理学院120328.97%5924信息科学技术学院111426.82%5485法学院3909.39%1926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3348.04%1647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664.00%821序号学院(系)届毕业生人2012数占应届毕业生比例问卷下发份数8外国语学院2115.08%1
11、049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521.25%2610数学系902.17%4411物理系260.63%1312合计4153100%2042三、毕业后的去向1、毕业去向有效问卷数量(1372)国内继续深造国外继续深造考公务员就业创业所选数量35013013273426陆上专业整体比例25.51%9.48%9.62%53.50%1.90%毕业去向1.90%60%50%40%30%20%10%0%9.48%9.62%调查显示,毕业后将直接就业的学生,比例高达53.50%;25.51%学生毕业后将在国内继续深造。与之相比,考公务员、出国深造学生相对较少,分别为9.62%、9.48%;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人数最少
12、,仅为1.90%。通过调查不难看出,毕业后直接就业依然占据学生毕业意向的主导地位,这也对就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落实好学生就业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但通过调查也可以看出:部分毕业生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或出国所占白比例居高不下(见14页,选择考研的原因)2、就业所在地区有效问卷数量(1360)大连市东北其他城市京津冀等渤海地区沪苏等长三角地区粤港等珠三角地区华中地区西部地区所选数量370236172178150138116陆上专业整体比例27.21%17.35%12.65%13.09%11.03%10.15%8.53%调查表明,高达44.56%的
13、毕业生选择留在东北地区就业,其中27.21%留在大连就业。按其比例高低分别为:沪苏等长三角地区13.09%;京津冀等渤海地区12.65%;粤港等珠三角地区11.03%;华中地区10.15%;西部地区8.53%。调查结果反映出毕业生期望的发展地域仍然集中于东北地区尤其是大连及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一是由于东北地区学生热衷于本土发展,二是因为部分学生认为在经济较为发达城市就业会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三是我校专业特色毕业生就业出口相对集中于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从而形成了毕业生扎堆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局面,给就业市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3、就
14、业所在行业有效问卷数量(1360)IT与通讯金融、证券、保险管理类航运法学相关能源语言类教育新闻出版房地产制造业其他所选数量450841543424078523818125438陆上专业整体比例()33.096.1811.3225.152.945.743.822.791.320.883.972.79就业所在行业数据显示,2012届毕业生从事较多的行业是IT与通讯业、航运业和管理类,各占33.09%、25.15%及11.32%,目前这三个行业共占69.56%。相比上述行业,金融业(含证券、保险)占6.18%;能源(如电力和石化等)占5.74%;其他行业不足5%制造业、语言类、法学相关、教育及其他
15、、新闻出版、房地产,分别占3.97%、3.82%、2.94%、2.79%、2.79%、1.32%、0.88%。由此可见,我校毕业生倾向于从事两类工作:一是技术性、专业性工作,如IT类相关专业及与我校办学特色紧密相关的航运相关工作,另一类是综合性较强的管理类工作。近几年,IT与通讯行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成长迅速而且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此类企业的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较好,而且人才一直处于缺口状态,这样的背景下使得IT与通讯行业受到毕业生的青睐;航运作为我校的特色专业,同样成为毕业生的理想选择;近年来,我校加强对于学生情商的培养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用人单位对我校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4、就业所
16、在单位性质有效问卷数量(1079)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教学单位、科研院所其他事业单位民营企业自主创业其他所选数量5829144156904545890陆上专业整体比例4.33%21.64%10.75%11.64%6.72%33.88%4.33%6.72%就业所在单位性质调查显示,2012届毕业生在民营企业最多,占33.88%,其次是国有企业占21.64%,教学单位、科研院所占11.64%,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占10.75%,其他事业单位占6.72%。国家机关和自主创业最少,均为4.33%。调查结果反映了企业在学生就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最高,这与近年来国
17、家政策扶持及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迅猛,人才需求量较大等因素有有关。5、薪酬标准有效问卷数量(1420)1000元以下1000元至2000元2000元至3000元3000元至4000元4000元至5000元5000元以上所选数量9832245031018258陆上专业整体比例6.90%22.68%31.69%21.83%12.82%4.08%4.0S%薪酬标准 1口如元以下 元宇之000元 元至3000元.土口八口元至如H恪元 4口如元至5WJ0元 就00元以上通过调查发现,2012届陆上专业毕业生中,31.69%薪酬位于2000元至3000元之间;22.68%薪酬位于1000元至2000元之间
18、;21.83%薪酬位于3000元至4000元之间;12.82%薪酬位于4000元至5000元之间;1000元以下、5000元以上的毕业生较少,分别占6.90%?口4.08%。四、实习机会1、就业之前是否有实习经历有效问卷数量(1358)是否所选数量740618陆上专业整体比例54.49%45.51%就业之前是否有过实习经历45.51%5449%是否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大部分学生在就业之前均有实习经历,学生的实践意识不断增强。但是仍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就业之前没有实习经历,而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十分看重学生的实习经历(见24页,实习环节)。今后在就业工作中应不断引导学生提高实习意识,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
19、实习机会,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获得实习机会的主要途径有效问卷数量(1302)校园招聘会社会招聘会海大就业网企业官网专业招聘网站学校实习生计划企业实习生项目熟人、家庭介绍手机、邮件、就业通所选数量2521842521341241309411616陆上专业整体比例19.35%14.13%19.35%10.29%9.52%9.98%7.22%8.91%1.23%实习岗位的获取途径手机、前件就业通物人及或展介资企业实习生项目学校实习生计则专业招两网诂史业官网诲七就业网社与招将合把西招叫金调查显示,2012届毕业生中54.49%的学生有过实习经历。他们的获取途径分别是:校园
20、招聘会19.35%;社会各类招聘会14.13%;海大就业网19.35%,企业官方网站10.29%;专业招聘网站9.52%;学校实习生计划9.98%;企业实习生项目7.22%;熟人、家庭介绍8.91%;手机、邮件就业通1.23%。由此可见,学生获得实习机会的主要途径是学校,主要包括校园招聘会、海大就业网发布的实习需求信息、实习生计划和手机、邮件就业通。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习岗位的邀请,继续做好我校暑期实习生计划等相关工作。五、信息获取渠道1、求职过程中,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有效问卷数量(1380)校园招聘会社会招聘会海大就业网企业官网专业招聘网站咨询内部、相关人士熟人、家庭介绍手机、邮件就业通其他
21、所选数量404138370100126641045816陆上专业整体比例29.28%10.00%26.81%7.25%9.13%4.64%7.54%4.20%1.16%求职过程中就业信息主要获取渠道调查显示,2012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就业方面信息渠道通常有:校园招聘会29.28%;社会各类招聘会10.00%;海大就业网26.81%,企业官方网站7.25%;专业招聘网站9.13%;咨询内部或相关人士4.64%;熟人、家庭介绍7.54%;手机、邮件就业通4.20%;其他1.16%。其中,校园招聘会和海大就业网是最为主要的两条途径。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信息的获取方式越来越呈现多样化,但是主要渠道仍
22、然是学校,因此学校要更加重视和加强就业市场及就业信息化建设。2、最终找到工作的主要渠道有效问卷数量(1358)专场招聘会双选会社会招聘会海大就业网企业官网专业招聘网站学校实习生大赛企业实习生项目社会关系其他所选数量5821921141227412450462034陆上专业整体比例42.86%14.14%8.39%8.98%5.45%9.13%3.68%3.39%1.47%2.50%数据表明,对2012届毕业生最终就业的信息渠道主要来自于:校园招聘会42.86%;双选会14.14%;专业招聘网站9.13%;海大就业网8.98%;社会招聘会8.39%;企业官方网站5.45%;其余方式不足5%其中,
23、通过校园招聘会方式最终找到工作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双选会、专业招聘网站。校园招聘会是学生最终找到工作的主要渠道,学校应不断创新方式、拓展渠道,通过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召开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海大就业网”作为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就业信息的主要获取渠道之一,是发布用人单位专场招聘会及需求信息的门户网站和最主要的官方渠道,故应得到求职学生的重点关注。在今后工作中,将继续完善海大就业网的服务职能,进一步提高我校就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第二部分2013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一、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1、 调查目的为了积极有效应对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秉承“以学生为本,以服
24、务为先”的工作理念,将就业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整合现有资源更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市场工作。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于2011年12月,面向学校2013届陆上专业本科、研究生,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工作。通过总结分析,进一步提高了就业市场开拓与维护的针对性,为全面深入开展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对加强和改善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旨在获取以下信息:(1)现阶段就业心态,包括对择业是否做好准备,就业前景所持态度,择业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人等信息;(2)期望信息获取渠道,包括期望了解就业信息的途径,期望采用的求职方法等内容;(3)毕业后的期望去向,包括毕业后的期望去向,选择考研
25、的原因,是否愿意去西部内陆地区就业,期望就业地区、就业行业,就业目标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及薪酬期望;(4)实习机会;(5)理想中的最佳雇主,包括最佳雇主应具备的特征,大学生的择业偏好等。2、调查方法调查内容涉及就业准备、就业期望、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意见及建议等共计18个问题。二、样本基本情况本次问卷调查共覆盖学校11个学院(系),39个本科专业、48个硕士专业方向,按照每个专业学生数比例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428份,实际回收3019份,回收率为88.07%。序号学院(系)2013届毕业生人数占应届毕业生比例问卷下发份数1航海学院1403.39%1102轮机工程学院3628.77%2823交通
26、运输管理学院118928.80%8654信息科学技术学院111527.00%8395法学院3979.61%3796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3428.28%3927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573.80%1558外国语学院2044.94%2099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882.13%8210数学系942.28%8511物理系410.99%3012合计4129100%3428三、就业心态1、对择业是否做好准备有效问卷数量(2926)有充分准备有些准备准备不充分没有这种概念无所谓所选数量2551040134823548陆上专业整体比例8.71%35.54%46.07%8.03%1.64%目前对择业是杳做好相应
27、准备8,03%1.64%8.71%有充分准备有些准备堆备不充分没有这种概念无所谓调查显示,面对择业时,仅有8.71%的学生做好充分准备;35.54%的学生对就业有些准备;46.07%的学生尚未做好充分准备;而毫无择业概念或是无视择业的学生比例分别达到8.03%?口101.64%。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目前学生的择业意识不强,准备不充分,缺乏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就业指导的工作力度,促使学生提前做好择业准备。2、就业前景所持态度有效问卷数量(2913)乐观一般悲观不清楚所选数量6821612406213陆上专业整体比例23.41%55.34%13.94%7.31%调查
28、显示,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客观的中立态度,23.41%的学生持乐观态度;13.94%的学生持悲观态度;7.31%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没有明确方向。由此可见,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处于迷茫状态。3、择业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人有效问卷数量(2849)父母任课老师校友指导员不受他人影响所选数量1007412531173726陆上专业整体比例35.35%14.46%18.64%6.07%25.48%11数据显示,多数学生在择业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父母,具比例高达35.35%;不受他人影响的比例占25.48%;校友、任课老师、指导员的比例仅占18.64、14.46%、6
29、.07%。由此可见,父母是影响学生择业的重要因素。父母丰富的社会阅历及社会资源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就业发展方向,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可以反映出,部分学生对于自我就业没有主见,迷茫盲从,父母影响下的学生择业,是否能够代表毕业生的志趣,这点往往很难确定。四、期望信息获取渠道1、期望了解就业信息的途径多选题校园招聘会海大就业网网络求职招聘类网站实地参观考察单位网站和宣传册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咨询内部或相关知情人士其他所选数量21101491107074948834685965陆上专业整体比例69.89%49.39%35.44%24.81%16.16%11.46%28.45%2.15%毕业生了解就业信息的主
30、要渠道后9£9%调查显示,多数学生选择参加校园招聘会、浏览海大就业网的方式了解就业信息,比例高达69.89%?口49.39%。对于毕业生来说,这是最简单、直接、快捷的了解企业及获取招聘相关信息的方法。选择其余方式的比例依次为:网络求职招聘类网站(35.44%);咨询内部或相关知情人士(28.45%);实地参观考察(24.81%);单位网站和宣传册(16.16%);新闻媒体(11.46%);其他(2.15%)。调查数据反映出:积极开展校园招聘会、通过海大就业网及时有效发布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对学生就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22、期望采用的求职方法多选题校园专场招聘会参加人才中心举办的各类
31、招聘会网上应聘参加学校双选会通过实习创造就业机会利用社会关系主动到用人单位介绍自己其他所选数量210811419531098119837733931陆上专业整体比例69.82%37.79%31.57%36.37%39.68%12.49%11.23%1.03%期望采用的主要求职方法通过调查发现,2013届陆上专业毕业生期望采用的主要求职方法依次为:参加校园招聘会(69.82%)、通过实习创造就业机会(39.68%)、参加人才中心举办的各类招聘会(37.79%)、参加学校供需见面洽谈会(36.37%)、网上应聘(31.57%)、利用社会关系(12.49%)、主动到用人单位介绍自己(11.23%)、
32、其他(1.03%)。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众多求职方法面前,对于校园招聘会(包括:校园专场招聘会及学校双选会)期望很高,希望通过企业的校园招聘会来找到工作五、毕业后的期望去向1、毕业后的期望去向有效问卷数量(3019)就业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留学想法找到满意的工作否则暂不就业还未想好其他所选数量127870026623325723154陆上专业整体比例42.23%23.13%8.79%7.70%8.49%7.63%2.02%13调查显示,毕业后选择就业、考研的比例占多数,高达42.23%23.13%;考公务员的比例占8.79%。止匕外,找到满意工作,否则暂不就业的占8.49%;出国留学占7.70%;
33、未考虑好的7.63%;其他2.02%。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毕业后直接就业仍然是学生毕业后期望去向的主流。2、选择考研的原因有效问卷数量(3019)对学术科研感兴趣工作难找,暂缓就业压力周围同学都考研延长自己的在校时间所选数量6871365431536陆上专业整体比例22.76%45.21%14.28%17.75%选择考研的原因数据显示,选择考研的主要原因为暂缓就业压力,比例高达45.21%,仅有22.76%的学生选择考研是源于对学术科研感兴趣。其他原因依次为:延长自己的在校时间(17.75%)、受周围同学考研影响(14.28%)。调查结果显示,在目前就业难、压力大的严峻形势下,考研成为很多学生就
34、业的避风港。143、是否愿意去西部内陆地区就业有效问卷数量(2814)很愿意去迫不得已才去坚决不去暂时没有考虑所选数量4927094871126陆上专业整体比例17.48%25.20%17.31%40.01%是否愿意去西部内陆地区就业很愿意去迫不得已才去坚决不去皙时没有考虑数据显示,多数学生不愿意去西部内陆地区就业,所选比例分别为:暂时没有考虑(40.01%)、迫不得己才去(25.20%)、很愿意去(17.48%)、坚决不去(17.31%)。4、期望就业地区有效问卷数量(3019)大连市东北地区其他城市北京、天津、河北等渤海地区上海、江苏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广州、深圳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华中地区西部地
35、区所选数量76843267952137119553陆上专业整体比例25.44%14.31%22.49%17.26%12.29%6.46%1.76%择业首选地区15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显示,毕业生期望的就业地区仍然集中于东部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就业首选大连地区占25.44%;北京、天津、河北等渤海地区占22.49%;长三角洲地区占17.26%;珠三角地区占12.29%。5、期望就业行业(1)选择工作时最期望进入的行业有效问卷数量(3019)IT与通讯金融、证券、保险管理类航运业法学相关电力、石化等能源语言类学校教育新闻出版房地产制造业所选数量66739153453520814389
36、1578582128陆上专业整体比例22.09%12.95%17.69%17.72%6.89%4.74%2.95%5.20%2.82%2.72%4.24%选择工作时最期望进入的行业25%2DJG15ft1DK。工毕业生期望从事的行业(所占比例)依次为:IT与通讯(22.09%);航运业(17.72%);管理类(17.69%);金融、证券、保险(12.95%);法学相关(6.89%);学校教育(5.20%);电力、石化等能源(4.74%);制造业(4.24%);语言类(2.95%);新闻出版(2.82%);房地产(占2.72%)。(2)实际与期望就业行业对比(2012届实际就业与2013届期望就
37、业比)制造业房地产新闻出版学校教育语言类电力、石化等能源法学相关航运业管理类金融、证券、保险IT与通讯实际就业行业3.97%0.88%1.32%2.79%3.82%5.74%2.94%25.15%11.32%6.18%33.09%期望就业行业4.24%2.72%2.82%5.20%2.95%4.74%6.89%17.72%17.69%12.95%22.09%16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毕业生实际就业的行业与期望就业行业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出入的,从这个结果也可以看出,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强就业指导力度,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及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理性择业;另一方面应加强就业市场信息的反
38、馈力度,使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基本情况。6、就业目标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有效问卷数量(2937)从事本专业从事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通过第二学位谋求职业工作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干所选数量6931791189264陆上专业整体比例23.60%60.98%6.44%8.99%就业目标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调查显示,多数毕业生会选择从事本专业或与本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比例分别为23.60%和60.98%;其中,希望通过第二学位谋求职业的比例分别为6.44%;工作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干的比例为8.99%。调查结果反映了专业方向对学生毕业后就业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大多数学生愿意毕业后继续从事自己所学专业或者专业相关职业。1
39、77、薪酬期望(元/月)有效问卷数量1000元至2000兀至3000元至4000元至5000元(3019)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以上所选数量301798712602606陆上专业整体比例9.97%26.43%23.58%19.94%20.07%薪酬期望元/月】。口口元至2便。元20。元至3000元”0口C元至4000元如口口元至500D元"。口0元以上从薪资待遇的期望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对薪酬水平的期待比较客观,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比较清楚。统计显示,薪酬期望1000元至2000元的比例为9.97%;2000元至3000元的比例为26.43%;3000元至4000元的比例
40、为23.58%;4000元至5000元的比例为19.94%;5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0.07%。六、理想中的最佳雇主1、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最佳雇主应具备的特征)多选题工作地点和生活环境个人培训机会专业是否对口个人发展空间薪酬和福利自己兴趣爱好专长公司主要业务和发展前景公司知名度公司文化和管理体制其他所选数量17517365491431124876258121322230陆上专业整体比例58.00%24.38%18.18%47.40%41.34%25.24%19.24%7.06%7.35%0.99%18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调查显示,择业标准呈现多重性趋势。影响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工作
41、地点和生活环境(58.00%)、个人发展空间(47.40%)、薪酬福利(41.34%)、兴趣爱好(25.24%)、个人培训机会(24.38%)、公司发展前景(19.24%)、专业是否对口(18.18%)、公司文化(7.35%)、公司知名度(7.06%)、其它(0.99%)。这表明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加现实、相比之下更加注重工作环境、个人发展空间和待遇。2、大学生的择业偏好:期望就业单位性质(1)期望就业单位性质有效问卷数量(3019)政府部门国有企业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教学单位、科研院所其他事业单位民营企业自主创业所选数量554852806308245153101陆上专业整体比例18.35%28
42、.22%26.70%10.20%8.12%5.07%3.35%期望就业单位性质19调查数据显示,择业单位的选择呈多元化趋势。毕业生理想的就业单位类型依次是:国有企业(占28.22%)、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占26.70%)、政府机关(占18.35%)、教学单位、科研院所(占10.20%)、其它事业单位(占8.12%)、民营企业(占5.07%)、自主创业(占3.35%)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对就业单位的要求比较高,相对稳定的国有企业和薪酬较高的外企是学生的就业首选,大多希望到大型国企、事业单位、世界500强企业。(2)实际与期望就业单位性质的比较政府部门国有企业中凭合费成外费企业教学单位.科斫院新其他
43、事业单位武营企业自主创业期步就业单位性质实嗡就业笔位性氤自主创业民营企业其他事业单位教学单位、科研院所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实际就业单位性质4.33%33.88%6.72%11.64%10.75%21.64%4.33%期望就业单位性质3.35%5.07%8.12%10.20%26.70%28.22%18.35%数据比较显示:政府部门、国有企业、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是毕业生期望值最高的单位性质,然而实际就业情况均远远未达到期望值,尤其政府部门和外资企业,相差比例甚远。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毕业生的择业期望过于盲目不切实际,过于注重薪酬、福利、稳定性等因素,没有做出理性的选择。止匕外,毕业
44、生期望进入民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有5.07%,而实际进入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高达33.88%,随着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发展迅猛,对于人才需求更加迫切。20第三部分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分析一、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1、 调查目的为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我校毕业生质量等实际状况,深入调研、了解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变化,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针对2011年全年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开展就业市场工作问卷调查,以期扎实推进就业市场开拓与维护工作有效开展。旨在获取以下信息:(1)用人单位招聘环节,主要包括我校毕业生平均月薪统计情况、招聘我校毕业生的首要因素、招聘环节考核毕业生的主要因素、招聘
45、毕业生的主要途径、实习环节等信息;(2)用人单位意见建议,主要包括校企最佳沟通方式、我校目前专业设置与社会用人需求的适应情况、建议我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应做哪些改革、对我校就业工作满意度、认为最理想的校企合作方式等信息。2、调查方法调查内容涉及我校毕业生平均月薪统计情况、招聘我校毕业生的首要因素、招聘环节考核毕业生的主要因素、招聘毕业生的主要途径、实习环节、校企最佳沟通方式、我校目前专业设置与社会用人需求的适应情况、建议我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应做哪些改革、对我校就业工作满意度、认为最理想的校企合作方式等共计16个问题。二、样本基本情况面向2011年进校招聘的各用人单位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余
46、份,实际有效问卷645份,回收率为80.63%。三、用人单位招聘环节1、我校毕业生平均月薪统计情况21项目1500元-2000元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有效问卷数量上岗初期平均月薪人数65126561612275上岗初期平均月薪比例23.64%45.82%20.36%5.82%4.36%100.00%一年后平均月薪人数130844454213一年后平均月薪比例0.47%14.08%39.44%20.66%25.35%100.00%以上数据反映出我校毕业生平均月薪的变化情况,工作一年后的薪酬较之上岗初期有1000元左右的增长幅度,上岗初期的
47、薪酬主要集中在2000-3000元,比例为45.82%;一年之后则集中于3000-5000元,其比例为60.1%,薪酬达到4000元-5000元及5000元以上的人数明显增加,比例分别为20.66%?口25.35%。2、招聘我校毕业生的首要因素有效问卷数量(645)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工作踏实、忠诚度高综合素质较高学校声誉好人数19764260124比例30.54%9.92%40.31%19.22%企业招录我校毕业生的首要因素22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在招聘我校毕业生时,主要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对于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相对也较高。今后在学生培养中,还应继续加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3、招聘
48、环节考核毕业生的主要因素多选题学校知名度学历专业素养学生干部学习成绩心理素质外语水平计算机技能社会实践或工作经验综合素质人数991743778014510615678125212比例15.54%27.32%59.18%12.56%22.76%16.64%24.49%12.24%19.62%33.28%企业招聘的主要考核因素由以上调查结果可见,企业在招聘中对学生考察的首要因素是学生的专业素养,其比例高达59.18%,这无疑对在校学生是一个鞭策,在校期间应该夯实专业知识,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其次,企业十分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比例达到33.28%,目前随着经济的多样化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转向复合型人才,因此,学校要不断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再次看重的是学历和外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3万台新能源汽车电机及1500台风力发电机配套冲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25-2030全球对称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高速塑料理瓶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磨削数控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智能体测一体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活细胞代谢分析仪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临床试验实验室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生命科学智能制造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无人机基础设施检查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代办服务合同
- 2025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商务部发布《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
-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
- 2025年福建新华发行(集团)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省驾校考试科目一考试题库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2023-2024学年七上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咨询公司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
- 注塑成型工艺流程图
- 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双向转诊运行指南
- 检验科临检组风险评估报告文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