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教材简析;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单元学习目_口本单元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三个版块。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校园生活的 大青树下的小学;有讲述自己用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的 花的学校;还有讲述孙中山小时候不懂就问的不懂就要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大学习目标0课题内容简说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 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 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
2、达了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花的学校这首诗写的是当东风吹过,雷响雨降的时候,一群一群的花开始盛开,他们就像放假 后的孩子们一样,在狂风大雨中游戏,他们扬起双臂朝着天空呼唤着妈妈,因为他们的家 是在天上星星住的地方。诗歌充分展示了作者大胆的想象力, 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 的热爱之情。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勇敢向先生请教的故 事,赞扬了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1 .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正确读写“服装、鲜艳、打扮、安静、荒野、碰触、灰雀、诚实”等重点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3、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2 .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3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间的团结友爱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X课时分配1 .大青树下的小学 23课时2 .花的学校 23课时3*.不懂就要问 1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45课时学习本组课文,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大自然的神奇壮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自然风光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4、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课文描写的是在西南边疆一所建在大青树下的民族小学里, 各民族的小学生在祖国的 大家庭里快乐地学习生活的情景。 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团 结的自豪、赞美之情。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读书方法进行朗读,帮助学生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过渡。运用引读、自读、赛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友爱和团结。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进行谛言 积累。学前准备1查找有关少数民族服饰、风俗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师生)2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5、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 .止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学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2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学生)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一、插图引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 .出示课文插图,教 师鼓励学生,引导学生 观察、对比图中学校和 自己学校的区别。2 .导入新课,引出课1 .学生交流汇报:(1)图中的校园启动 物,我们学校没有。(2)图中学生的穿戴 和我们不一样。2 .齐读课题。3 .学生质疑:这所学校 的学生都来自哪些民族?1.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哪些民族?题:同学们穿着/、同的 服饰,是
6、因为他们来自 /、同的民族,这所小学 建在一棵大青树下。板 书课题。3引导学生质疑:读 了课题,你肩什么想到 的问题吗?2.你知道的还有哪些民族?二、初读课文,随义识字(用时:22分钟)1 .教师巡视,指导学 生自读课文。2 .指导学生学习生 字新词、教师重点指导 “绒、摔、跤、凤”的 读#及“晨、鲜、静、 所”的笔顺。1.学生熟读课文,画出 文中的生字、新词。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自学生字、新词。如:采用 加一加的方法认识“艳、 洁”;采用换偏旁的方法认 识“扮、坝”等。3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绒毛(r国g r S g )摔跤(su市 shu &)4 .比一比,组词。扮()扬(
7、)纷()杨()三、再读课 文,整体感 知(用时:10分钟)1.指导学生再读课 文,思考:你对“大青树 下的小学”有怎样的了 解?2引导学生整体把 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 脉络。1 .默读课文,学生认真 感知文章各部分内容。2 .概括每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1自然 段):写同学们上学路上和 来到学校时的情景。第二部分(第2、3自 然段):写同学们上课、下 课的情景。第二部分(第4自然 段):结尾点题,抒发了对 民族小学的热爱之情。5.大青树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用自己的话写一写。6.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什么?四、课堂小结(用时:3分钟)1.教师引导归类复 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2要求学生有感
8、情 地朗读课文。1 .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 础上进一步巩固生字词。2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 部分大声朗读。7读拼音,写词语。z ch(nxi 由 y n()()f u zhum gdab n()()j n g &曲 j n g( )( )教 学 反 思引用课文插图中直观形象的图片,把学生的全部注 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保持 一种兴奋的状态,教师据题质疑,激发学生探索的愿望, 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跑离。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大青树小学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并体会其中的含 义。2 .止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9、,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学习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2 .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如:自读、互读等,进行感悟。学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一、回顾交 流,导入新 课(用时:5分钟)1 .复习生字词。2 .回顾上节课内容。3引导学生围绕“喜 爱”和“赞美”这两个 词来学习全文。1 .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 容,体会作者对大青树下这 所小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 .学生自由探究:作者 为什么会喜爱这所边疆小 学呢?8.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喜爱和赞美这所边疆小学呢?二、分段读议,体会情 感(用时:25分钟)1 .引导学生自由读 第1自然段,体会作
10、者 的情感。2 .齐读第2自然段, 引导学生了解这一自然 段在文中的作用。3引导学生默读第31 .学生读后交流:抓住 课文中的三个“从”、三个“有”、三个“向”,从上学 路上的景色、学生的服饰及 到校后的活动等展开想象。2 .了解过渡段有承上启 下的作用。9.读句子,回答问题。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 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 好,向局局飘扬的国旗敬礼。(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 方法?写出了孩子们的什么特 点?自然段,通过重点语句 体会作者的自豪和赞美 之情。4.引导学生反复诵 读戢后一自然段,以感 受作者的赞美之情。5引导学生思维拓 展:课文结尾的省略号 有什么作用?3 .学生研读“上课”
11、和 “下课”的内容,通过重点 语句,体会人物、动物、景 物的和谐美。如:(1)这时候,窗外 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 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 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 文。(2)下课了,大家在 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 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 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 闹。4 .通过反复诵读,学生 评价。5 .拓展:发挥想象,你 还能往下写些什么内容 呢?(2)句中描写小动物肩什么作用?三、感悟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用时:5分钟)你还喜欢哪些句 子?引导学生有感情地 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0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四、回顾课 文,开展活 动(用时:1.引导学生说说对 大青树下的这所小学的 感受
12、。1.假如你也是这所小学 的学生,你会喜欢这所学校 吗?为什么?11.介绍自己的学校或同学。5分钟)2引导学生介绍自 己的学校或同学。2.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选一个场景说一说。教室里操场上大树下板B & U等*树下的小学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民旗不同.具而可爱卜卜上和课下一认真读也充满欢乐/髅野、抒情I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j教 学 反 思设计本课时,我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读去寻找重 点语句,通过对重点语句的体会、感悟,让学生有自己 的思考,让文本走进学生心中。不足之处是没有完成对 课文相关阅读知识的处理,如了解各民族的服装特点 等。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片段体会大青树下的
13、小学的美丽,感受作者对这所小学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校园美丽的词句。生: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课件出示相关课文内容)师:为什么你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校园的美丽呢?生1:到大青树小学的路上开满了绒球花和太阳花,五颜六色,一定很美。生2:大青树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师:同学们对这句话感受很深,还有哪些语句让你觉得校园很美呢?生: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课件出示)师:“绚丽多彩”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说一说。生1:绚丽多彩就是颜色鲜艳,色彩多。生2:服装的颜色本身就很靓
14、丽,而大青树小学的学生又来自不同的民族,穿着不同的服装,简直是服装大聚会呀,再加上每个学生欢快的笑脸,所以让校园更美丽了师: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让我感受一下校园的美丽。(学生感情朗读)生:我从“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这 句话,也感受到校园的美。这是个写景的句子,景美,校园也美。师:学校有那么多美景却不写,为什么偏偏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呢?生:钟声悠悠,竹影绰绰,更增添了校园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师:大青树小学的校园这么美,你能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感受校园的美,体会作者表达的赞美、 自豪之情)赏析:老师在教学这一重点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勾画
15、、理解体现校园美丽的重点语句,让学生感悟 体会作者对校园的赞美及蕴含在内的自豪之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感悟,自己的 体验,也有了自己的思考。2.花的学校课题花的学校课型新授课设 计 说 明本文选自泰戈尔最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课文以孩子的口吻向妈妈讲述自 己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通过读去感受义中的语言美,我要求学生把自 己当作文中一朵美丽的花去读课文, 随着文中一个个情景的变化,让学生完全融入文本之 中。学前准备1 .查找有美泰戈尔的资料。(教师)2 .自己预习课文,想象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16、 .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 .止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学习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学前准备1 .查找有美泰戈尔的资料。(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一、联想感 知,激趣导 入(用时:5分钟)1 .用一两句话说说 我们自己的学校是什么 样的。2 .导入新课,引出课 题。你们可知道,不但 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 学校。如果不信,那么 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课 文吧。(板书课题)1 .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 么样的。2 .齐读课题,质疑。1.用一两句话介绍自己的 学校。二、自读课 文,整体感 知(用时:20分钟)1 .布置学生自读课
17、 文。2 .听课文录音。3 .检查生字学习情 况。4 .学习词语库中的 词语。1 .学生画出文中生字、 词,标出小节。2 .听课文录音,认真听 生字发音。3 .汇报生字学习情况。4旌解“狂欢”,用“急 急忙忙”说话。2.给加点的字注音。况地()狂欢() 处罚()帚想() 3.用“急急忙忙”写句子。三、学写生 字,书写评 价(用时:10分钟)1.出示本课要写的13个生字,观察每个字 的特点。2重点指导“荒、舞、 臂”的写法。1 .仔细观察字形。2 . “荒”字/、能多一点; “舞”后四短竖;“臂”要 写得上宽卜窄。四、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读了课文,谈谈你 读懂了什么?回一回花 的学校是什么样
18、的。学生自由谈谈读课文 的感受。4.绘画。(画一画你心目中的花的学校)教 学 反 思新课导入自然,教师的导语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 趣,在读中识字的效果较好,学生在自读自悟的情境中 去想象花的学校的样子,再进行绘画,对深入理解课文 内容很肩帮助。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象花的学校的样子。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义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灵性、童真童趣。学习重点对花的学校的了解,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学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1.复习本课生字、词02检查朗读课文情况。1 .学生开火车复习生 字。2 .齐
19、读课文。二、精读课 文,深入理 解(用时: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思 考:什么时候花孩子会 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跳出 来呢?花孩子是什么样 的?2 .说说花孩子的妈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2 .自由回答,互相补充。3 .自由品读语句。6.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 人知道的地方跳出来?花孩子 是什么样的?妈是谁?3你觉得哪些想象最后意思?二、展示绘画,指导朗 读(用时:15分钟)1.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画的“花的学校”,介 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2点评学生绘画,选一段配画朗读。1 .展示自己的绘画作 品,介绍作品中的内容。2 .配画朗读课文。6.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四、介绍作 品,推荐阅
20、读(用时: 5分钟)1 .介绍作者泰戈尔。2 .推荐阅读泰戈尔 的新月集。1 .认真听老师介绍,并 阅读信息窗的内容。2 .课后阅读。板书设计花的学校 .鲜花盛开:雪响雨降花开联想%花的学校:上学游戏放假,花强子们:紫色黄色白色冲了出来枪想暇想/K ifS"逐在天上:急急忙忙扬起双臂/教 学 反 思在课堂上,作者匕我,我匕孩子们都成了花园中的 一朵美丽的花,孩子们仿佛走进了文本,随着作者的语 言狂欢、嬉闹、生长。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灵动的语文课 堂。花的学校教学片段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技巧,了解花孩子的特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重点)师:花的学校的孩子们那么美丽、可爱,你们喜欢他们吗?(课
21、件出示句子)试一试你们能不能读好这些句子呢?要读出自己的喜爱哟!1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2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3 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哪儿去吗?4 .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生分别读这四句话)师:这么长的句子一口气读不完,恰当地在一些地方停顿一下,读起来会更有诗意。(师范读,生练读)1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2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3 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哪儿去吗?4 .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
22、吗?(找学生试读)师:你还能找出哪些句子读一读呢?生1: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我认为“冲”字要重读,体现 了花孩子们的高兴心情。生2:我觉得最后一句要读得幸福、深情,因为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是多么幸福快乐呀!师:你能读给我们听听吗?(生自读)赏析:这一教学片段重点指导学生的朗读,以读促悟,学生通过读,品味了语言的美感,通过读, 感受到了丰富的想象情景,花孩子的美丽、可爱、调皮的特点跃然纸上,与其说是在读诗,不如说是在 认真倾听着孩子们说不完的童言稚语。3:不懂就要问课题不懂就要问课型新授课设 计 说 明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
23、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在教学设计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认知规律,设置了 “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模 式,紧紧围绕“读”设计问题,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得。坚持以“启发式”教学理论 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前准备1 .孙中山的资料,预习课文。(学生)2 .教学课件。(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认识13个生字。2.朗读课文,学习孙中山的勤学好问的精神。学习重点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一、自主学 习,整体感 知(用时:5分钟)1 .板书课题,同学们 看了这个课题,你们会 有哪些疑问?2 .带着疑
24、问读课文, 不明白的字、词查字典 或同学之间讨论。3 .在初读的基础上,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 .交流孙中山的生 平事迹。1读课题,质疑。2 .自学生字、生词。3 .交流课文主要写孙中 山的一件什么事。4和同学交流收集的孙 中山的相关资料。1.给带点的字注音。通读()例如() 以尺()挨打()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深入学 习,质疑解 疑(用时: 20分钟)1 .弄清故事的起因。2 .自读第2自然段, 弄清孙中山的学习态 度。3 .结合第39自然 段,想一想:孙中山提 出问题后,同学们和教 师各是什么态度?4 .质疑:为什么孙中 山小时候向老师提问还 会挨打呢?而今天的学 校老师为什么
25、鼓励学生 提问呢?5 .指导朗读。1 了解“私塾”的意思, 私塾和现在的学校有什么 /、同?2 .找出重点词语,了解 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照例” “流利” “连 连点头”“壮着胆子”说明 了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 成得极为出色,但他不满足 已有的成绩,有步要求 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3 .当孙中山提出问题 后,学生的表情后什么变 化?老师的态度后什么变 化?(找出含后卜列词语的 句子,读一读:吓呆了、鸦 雀无声、拿着戒尺、厉声问 道、收起戒尺。)4 .感受孙中山宁愿挨打 也要弄清道理的精神。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流利地()认真地()仔细地()历严地()4比较组词。厉()提()历()题(
26、)功()座()攻()坐()三、深入探究,学习拓展(用时:15分钟)1 .学习了课文,你有 哪些体会?2 .说说自己平时是 怎样勤奋学习的?3拓展。4 .总结:今天,从孙 中山身上我们感受到他1 .读了课文,孙中山的 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读背毫/、糊里糊 涂;为了弄清道理,不怕 挨打,敢于提问)2 .自己在学习中也要做 到认真、不懂就问。5.讲名人爱学习的故事。勤学好问的认真学习精 神,老师希望同学们也 能学习这种精神。3.说说你知道的名人爱 学习的故事。板书设计(不懂就要问7圜A j,.;1. J/只背书,不讲解/孙中山大胆提问ixirfTTZTix先生讲,学生听J ;善于提问传佳话)工不
27、懂就问,挨打也值得.教 学 反 思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 去悟。教师重点引导对课文第三自然段的体会,抓住重 点句子,找出重点词,感受孙中山为了弄懂学问,不怕 挨打的精神。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孙中 山对比,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很有促进的。第二单元之单元学习目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单元 围绕“秋天”为专题组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秋天里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有的 记叙了孩子在秋天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丽的景色。本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三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
28、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 的美好。本单元还包含“习作”及“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书 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版块内容简说古诗二首山行描绘了一幅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赠刘景文通过对“荷尽”“菊残” “橙黄橘绿”等秋景的描写,突出了菊花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 对好友的敬佩之情。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篱区下的灯火、小孩捉蟋蟀的描写, 抒发了作者客居在外、思念家乡的情感。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了一夜秋风秋雨过后,像金色巴掌的梧桐树叶铺满了门前的水泥道, 给这条水
29、泥道增添了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秋天的雨本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用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 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听听,秋的声音课文通过描绘秋天大自然里的一些声音, 展现了秋天景象的美好,表达了对秋天的赞 美之情。/学习目标:1 .认识37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正确读写“水泥、亮晶晶、图案、排列、规则、迟到、颜料、丰 收”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 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默写山行。3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秋季景色的美好。4 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描写景色的句子的作用,从中
30、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2 .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积 累语言的习惯。3 .体会描写景物特点的词句,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4 .边读边想象作者是怎样运用自己的语言把秋天的美丽独特描写出来的”课时分配4 .古诗三首 23课时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3课时6 .秋天的雨 23课时7*.听听,秋的声音 12课时习作语文园地 45课时教法与学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引 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31、。学习古诗,要读懂诗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 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古诗三首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包括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借 景抒情。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 趣,让学生在品读中,理解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学前准备1查阅诗人的有关资料。(师生)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收集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背一背。(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止确、流利地朗读占诗,理解山
32、仃的诗思。学习重点理解山行的诗意。学前准备1查阅三首占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师生)2 .自读古诗,收集描写秋天的景色的古诗。(学生)3 .山行教学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大达标检测一、直奔主题,简介作者(用时:5分钟)1教师板书课题,简 介三首古诗的作者。2.自读占诗。1 .学生交流收集的三首 古诗及作者的相关资料。2 .自读占诗,了解土首 古诗中都描写了秋天的景 色。3 .背一背,积累写秋天 的古诗。1搜集并背诵描写秋天的 古诗。二、自读占 诗,识记生 字(用时:12分钟)1引导学生读古诗,把生字圈起来。2.交流识字。3再读占诗。1.自读占诗。注思t买准 “径、赠、残、橙”等字的 音。2旌
33、解字义:山行:在山上行走,这 首诗写作者在山上行走看 到的秋景。斜:xie ,当倾斜解释, 在诗句中指曲折/、直。红于:比更红。石径:山里居民的通 道。2.一字组三词。寒()()()盖()()()残()()()三、理解山行,感受意境(用时:15分钟)1结合注释,理解诗 意。2.教师点拨:前两句 是白天所见,后两句是 傍晚之景。第一句的“远”写 出山路的绵长;“斜”字 照应r “远”。第二句的“生”形象地表现了白 云升腾,飘浮的动态美, 也说明了山高。“有人 家”让人联想到炊烟袅 袅,鸡鸣犬吠,山林充 满生机。第三句的“晚” 写出了作者留恋美景。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 句,突出霜叶耐寒的品 质。1
34、.再读古诗,读通顺,按照223的节奏读出古诗的 韵味。2旌解诗意。3幽出朗读的节奏。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用时:8分钟)i.了解整首诗的意 思,你觉得哪句诗写得 好?2.课件播放秋天的 霜叶。3再读古诗,背诵古 诗。1 .说说哪句话写得好。2 .欣赏秋天的霜叶,谈 感受。3 .读、背古诗。4 .画一幅秋色图。教 学 反 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 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我希望在学习 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研讨的方法、步骤。课堂上, 我先出示学习古诗的步骤,再引导学生步步地学这 首古诗。由于
35、目的明确,教学进行得也较为顺利。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旌解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两首古诗的意思。2背诵占诗。学习重点理解诗意,感受诗情。学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一、学习古 诗赠刘景 文,品味 诗意(用 时:15分 钟)1 .故事导入:古时 候,有个叫刘景文的诗 人,他很有才华,可 50 岁了还没被朝廷重用, 所以整天闷闷/、乐,他 的好朋友苏轼邀刘景文 到他家做客,俩人边喝 酒边聊天,苏轼想帮刘 景文树立信心,就写卜 了这首诗。2 .板书课题。3 .学生自读诗句,诗 中写了秋天的什么景 色?(课件出示)4 .反复诵读,体会意1 .学生自读诗句。找出 诗句与荷、菊两种景物。2 .
36、欣赏荷叶/、同形态, 你会想到哪首诗句?(小何zl路尖尖角一 一荷尽已无擎雨盖)3 .欣赏菊花的美,对应 的诗句是:菊残犹有傲霜 枝。4 .欣赏橙黄橘绿图(秋 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美丽的 季节)。5 .读背古诗。5.说说诗句的意思:荷尽已无擎雨蛊,菊残犹有傲霜枝。境。二、学习古 诗夜书所 见,领悟 诗情(用 时:20分 钟)1引导学生思考:作 者看了什么?听到了什 么?古诗描写了 一幅怎 样的回向?2 .课件出示一、二句 诗,引导学生交流,假 如你个漂泊在外的 诗人,读了这两句诗, 你是什么样的心情?3 .出示三、四句,引 导学生思考:哪些是作 者想到的?为什么会想 到这些?4 .引导学生感悟写
37、 法。5 .读、背古诗。1 .前两句是诗人听到 的:梧桐树叶被风吹动的声 音。后两句是写诗人看到 的:儿童挑灯捉蟋蟀。2 .结合第一、二句诗谈感受,理解诗意。3 .齐读第三、四句诗, 理解诗意。4 .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 写作方法。5 .读背古诗。6这首诗中作者听到了看到了表达了诗人的之情。三、总结全文(用时:5分钟)1 .总结两首占诗的 内容。2 .积累古诗。学生积 累古诗。板书设/7/髭里远景 山匚行kj、融足欣赏山云饼叶寒白板霜田径秋比春美)生机盎然色彩鲜明赠刘景文秋未的特征收获的季节荷尽无叶菊或傲雷橙子金黄I橘子青绿富有生气色彩明丽格叶达寒声 'A 3tA (秋风动客情 I .
38、3 /儿童挑促钗 T 理处T1篱落一灯明郁闷孤独:倍感亲切教学反思古诗以诵读为主。我在课堂上会结合自己参加语文 朗读培训班时学到的古诗朗读技巧来指导。引导学生朗 读古诗时,注意“横看三字尾,竖看起承转合”。教师 范读指导,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关 注差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古诗三首教学片段揣摩诗句,领悟情感(教学重点)师:古诗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作品,需要我们细细去揣摩,才能更好地领悟其中的韵味。(课件出示一、二句诗句)从这两句诗中,你们能体会到什么呢?生:诗人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听到了秋风的声音。(板书:看:格叶)师:是什么风?生:凉凉的秋风。师:这风是怎么吹?发出了
39、什么声音?有什么感觉?生:呼呼的吹过,好冷啊!师:用哪个词来概括?生:寒声。师:文中说到的风声,用的是哪个词?生:肃肃。师:你觉得萧萧的秋风吹打着梧桐树叶发生的是什么声音?(沙沙、哗哗)你觉得怎样?(更冷了)谁能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生: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师:诗人只是感觉身体寒冷吗?还有什么?生:还有心寒。师:为什么心寒呢?生: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师:你从哪看出诗人不在家乡呢?生:“客”字。师:(学生找“客”的意思)是啊,作者一人漂流在外地,看到这样的情景,他会是什么心情?生:孤独寂寞。(课件出示:诗句表达的意境)师:在这样的意境中,他会想到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想象)
40、赏析:教学中,老师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从景入手,先让学生感受到景的萧瑟;再仔细体会这些 景是如何“动客情”的,让学生将这样的景与“送寒声”和“动客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型新授课次“一M明课文用一个小孩的眼睛去发现梧桐叶落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的美景,体现了孩子的大真烂漫。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小作者观察到的每一个景点,体会比喻句的妙用,感 受到小作者的观察细致,想象丰富。学前准备1 .观察每天行走的水泥路。(学生)2.自学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词
41、语,正确读写词语。2.止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认识生字、词语。学前准备1 .观察每天行走的水泥路。(学生)2制作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一、问题导入(用时:5分钟)1 .同学们,想一想, 你们每天上学、放学走 过的水泥路是什么样 的?用一句话概括。2 .今天,我们要欣赏 到一条“铺满金色巴掌 的水泥道”,你想知道是 什么样的吗?(板书课 题)1 .学生交流走过的水泥 路的样子。2 .齐读课题。1周一句话概括你走过的 水泥路的样子。二、初读识字(用时:15分钟)1 .教师巡视,指导学 生自由读课文。2 .指导学生学习生 字、新词。重点指导“凌、增、 棕、靴”的读
42、音和“铺、 印、图、迟”的笔顺。1 .学生熟读课文,画出 文中生字、新词。2 .同桌用自制的生字卡 片识字:加一加识字:案、规、图熟字加偏旁识字:甫(铺)尼(泥)完(院) 非(排)贝(则)尺(迟) 谜语识字:三大(晶)2.给加点字注音。水冲( )涔乱( ) 甲添( )惨色( )3比一比组词。洼()综()娃()棕()列()愉()烈()偷()三、熟读感知(用时:15分钟)1再读课文,说说课 文的主要内容。2.读自己喜欢的句 子。1 .交流课文的主要内 容。2 .读自己喜欢的句子。4.同桌互讲课文主要内 容。四、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按 结构归类复习生字。2 .学生有感情地朗 读
43、课文。1 .归纳字的结构。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读拼音写词语。shu in i t u n()()p & li e卬 izd()()教 学 反 思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较多,学生随义识字,还采用多种方法识字,最后又按结构归类巩固识字,效 果较好。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感受文中的优美句子。2 .练习写话。学习重点理解相关句子,感受作者的语百美。学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一、精读感悟(用时:10分钟)1.自读课文,了解作 者观察到的每个景点。2旌解词语:明朗、 凫晶晶、湿漉漉、熨帖、 凌乱。3.欣赏义中的比喻1 .作者观察了明朗的大 空、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亮 晶
44、晶的水洼、金黄的叶子。2 .联系课文内容和利用 工具书理解词语。3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6.仿写词语。亮 晶 晶7.仿写比喻句。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 叶,都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句。4.根据课文内容释 题。并指出把什么比作什么。4.“金色巴掌”指梧桐 树的叶子,课题是用比喻的 修辞手法。二、赏析美句(用时:20分钟)1默读课文,用 画出写美景的句子,用画出作者高兴的句 子。(学生读后,课件 相应出示)2.欣赏、体会这些句 子中的美。1 .美景:(1)这一片片闪 着雨珠的叶子,一掉卜来, 被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 泥道上了。(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 块彩色的地毯。(3)一片法国梧桐树 的落叶,都像一
45、个金色的小 巴掌。2 .高兴:(1)我.步. 步小心地上后,一片一片仔 细地数着。(2)我穿着一双棕红 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 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 金黄的叶丛问,愉快地蹦跳 着、歌唱着8.填上合适的词语。()的水洼()的地毯()的巴掌()的天空()地走着()地歌唱三、总结仿写(用时:10分钟)1 .多美的水泥道啊, 你们喜欢吗?2 .你在上学或放学 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 景色?用几句话写卜来小练笔:用几句话写卜 你上学或放学看到的景色。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掌铺I庆秋风秋雨 h天放晴 天明朗_:整地面潮湿梧桐树叶薄满道秋天泥色;:行走金黄叶丛间1-小心走仔细敕 热爱生活“N.E ,
46、9;.,7'= _ S道巴;一在秋风秋雨 门前水泥道真美/本文的小作者观察细致,想象丰富,语言也很优美0 教学中,我注重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感悟,先让学生感 受到了文字的优美,再去想象欣赏美丽的图案,让铺满 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加深了对文 本的理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片段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水泥道的美丽(教学重点)师:一条普通的水泥道,作者却认为它很美丽,你能感受到这种美吗?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出自 己的感受。(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代表交流)生1:我认为水泥道很美,水泥道的小水洼都映出小小的蓝天了,蓝天都铺在水泥道上,不美吗?生2:水泥道的美在
47、于梧桐树叶的装饰,金色的树叶落满地面,这种图案很美。生3:我从文中的两个比喻句中感受到了水泥道的美。一句是把梧桐树叶比作我们的手掌,同学们伸出自己的手掌看看,美吗? 一句是把铺满落叶的水泥道比作一块彩色的地毯,真美啊!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准确,你们读书很认真,还有吗?生:梧桐树叶落在水泥道上,是自由落下,随意地贴在地面上,虽然不规则,但这也是一种不对称 的美。师:是啊,看来同学们也喜欢上了这条水泥道,和作者一样,你们能找出写作者喜欢水泥道的句子吗?(生齐读倒数三、四自然段)(板书:小心地走着、仔细地数着、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师:由于作者的细心观察,把水泥道描绘得像一幅图,你能画下这幅画吗?(学
48、生画出这条美丽的水泥道)赏析:这一教学片段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品读文中重点句子,以读促悟,学生通过读,品味了语言的 美感,想象出了一条美丽的水泥道。6 .秋天的雨课题秋天的雨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作者的笔触从感觉、色彩、味道、动物的活动几方面为我们描绘出了秋雨中大地的多姿多彩匕事物的变化。学习本文,一方面指导学生从谛言中感受秋雨的独特,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 活去体会,从文本中学,从生活中学,这样才更好地感受秋天的雨的独特魅力,激发对 人、自然的喜爱之情。学前准备1制作生字卡片。(师生)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想想各个季节雨的不同特点。(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
49、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熟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学习重点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熟读课文。学前准备1制造生字卡片。(师生)2.想想每个季节雨的特点。(学生)3搜集相关图片。(教师)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一、激趣导 入,引出课 题(用时:5分钟)1 .教师板书“雨”, 引导学生说一说春、夏、 秋的雨各自的特点。2 .教师出小秋雨及 秋季景色的图片。3板书课题,质疑。1 .小组交流,抓住每个 季节雨的特点来介绍。2 .欣赏图片,感受秋之 美。3 .齐读课题,质疑。1.雨的特点:春 天 的 雨 :夏 天 的 雨:秋 天 的 雨:二、初读课 文,自学字 词(用时
50、:20分钟)1.引导读文,提出阅 读要求:读准确、读通 顺,对课文中的生字、 新词、难读的句子多读 几遍。2检查识字情况,强 调“匙”的读音。3组织学生概括文 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抓住中心句概括内容的 方法。1 .自读课文,边读边圈 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 遍。2 .利用生字卡开火车识 字、正音。3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 么,找到各自然段的中心 句,概括段落内容。2给卜间的字注音。匙()争()叭()喇()缤()枚()3.用“''画出第24自然段的中心句。三、再读课 文,随文积 累(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读课文, 边读边标记自己喜欢的 词句。2.教师巡视,指导学 生仿写。1
51、.快速默读,把自己喜 欢的词句做上记号。2 .小组内交流好词好 句。3 .仿照文中的句子,试 着写一写。4.仿写句子。春天是一把钥匙,它把春天的大门打开了。书是一把钥匙,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用时:5 分钟)1 .带领学生书写,注 意笔顺。2 .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1 .观察“颜、淡”的笔顺,跟老师T书写。2 .学生书写生字。5 .“料、仙、淡”这三个字是结构,书写时要注意窄宽。6 . ”闻、勾、厚”是结构。nJ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和词语较多,学生通过读课 文,在语境中识字的效果较好,通过抓住中心句理解每 段主要内容,进而了解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围绕每段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
52、。2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并仿写。学习重点围绕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学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一、复习词句,引入新课(用时:5分钟)1 .教师出示词语卡 片,认读。2 .回忆上节内容:说 说课文从哪几方面写r 秋天的雨。1.学生认读词语。(注意 多音字)2小组内交流本课主要 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 雨。7.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二、抓重点 段,品析课文(用时:27分钟)i引导学习第i自然 段,思考:秋天的雨是 如何把秋天的大门打开 的?2引导学习第2自然 段,思考:(1)走进秋天,我 们会看到什么?(2)这么美丽的颜 色,秋雨都送给了谁?3引导学生自学3、4 自然段,思考:秋天的 雨还给我们带来了什 么?4引导学生联系全 文说说:为什么秋天的 雨给小朋友们带来的是“一首欢乐的歌”?1 .学生自读第 1自然 段,同同桌交流秋天的大门 是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61-T 5061-2023 民用建筑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 护理业务查房与护理教学查房的区别
- 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总结
- 2025届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二中高一下化学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小班防火活动方案
- 山区农耕体验活动方案
- 小组线上活动方案
- 常用团建活动策划方案
- 工会法宣讲活动方案
- 帐篷实践活动方案
-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设计质量检查报告(填写范本)
- 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
- 数码迷彩工艺
- 高效执行四原则授课版
- 动火许可证(模板)
- 论脑心同治理论与实践解析课件
- 防汛应急预案桌面演练
- 代领毕业证委托书模板(通用6篇)
- CJJ-T 34-2022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
- 《高危儿童保健服务指南(试行)》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