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掌握鉴赏景物形象(意境)题型方法与技巧。了解景物描写的常见方法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术语【 学习重、难点】能较全面、规范地表述景物形象的特点。一、导入 景物形象 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就是把握景物中所体现出来的绚丽、明丽、雄奇、峻峭、雄伟、萧瑟、清幽、凄冷等特色,感受其所营造的意境和氛围。二、了解景物形象的类型( 1 )景象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 2 )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 3 )色彩描写。三、了解意象和意境常见意象(略)可参考胜券在握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2、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境:意象+意象 =意境。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所以多个意象组合构成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X情思意境=意象+氛围例 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
3、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小楼深巷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春雨杏花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例 2 、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意象 : 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 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秋风、玉关 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
4、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四、常见提问方式这首(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物?(情景描述)这首诗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何特点?这首诗(或某几句)是怎样写景的?这首诗在描写某景物时用了什么手法?(手法鉴赏)高考回望 陕西卷雨雪曲 江总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 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 陈、隋三朝。榆溪:指边塞。陇西:在今甘肃东部。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答: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
5、环境。高考回望(全国卷1)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 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 )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答: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 花、人家、庭院等景物。高考回望(宁夏卷)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山远近,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
6、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芹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 5 分) 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总结方法:这首(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物?第一步:用表时间地点的名词 +概括景物特色的形容词。 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江南水乡清幽恬静、初春时乡村春意盎然。第二步:用自己的语
7、言把诗句的内容复述一遍,有时是列举诗句中的有关意象。 (看分值或要求)代人赋(宁夏卷)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 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 6 分)答案: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 “代人赋 ” ,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方法一:运用修辞晚 春 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本诗运用拟人手法,好象草树知道春要逝去,争着展示自己的美丽,连没有才思的杨
8、花榆荚都不甘落后。这样就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诗歌中写景时常用修辞及作用:1、比喻:对景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景物形象、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拟人:使景物人格化。描写喜爱的景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备感亲切;描写憎恨的景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增强人们对它的厌恶感。(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3、夸张:为了强调和突出,通过对景物形象的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景物的特征。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方法二 :动静结合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
9、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方法三:虚实结合方法四:多角度描写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老莱衣:相传春秋 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黄牛峡:位于宜昌之 西。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有哪些特色。 ( 4 分)以静
10、衬动,黄牛”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寓情于景, “白马 ”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 虚实结合, “黄牛 ”句属虚写, 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 “白马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 “白马 ”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 1 分) 。方法五:白描方法六、多种观察角度结合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采用白描手法,客观呈现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等景物。开头两句
11、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方法五:白描白描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白描手法的三个特点: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不求细致,只求传神。往往用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 “形”传 “神” 、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不尚华丽,务求朴实。侧面衬托夜雪 白居易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夜
12、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作者是如何写雪的?“已讶衾枕冷”, 先从人的感觉写起, 通过 “冷”不仅点出有雪, 而且暗示雪大, 同时 “讶也是在写雪, 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 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 皆因雪落地无声, 这就于 “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 “复见窗户明” ,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这里仍用侧面描写,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渲染(绘色绘声绘形)绝句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
13、抓住景物的色彩进行渲染。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诗歌中写景的常见方法1、运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等)4、白描5、多种观察角度结合此外:侧面烘托 叠音词的运用2 、动静结合3、虚实结合6、多角度描写渲染 多种意象组合总结方法:这首诗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何特点?这首诗(或某几句)是怎样(或如何 )写景的?1、先判断采用什么方法;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清楚描写方法;3、整体把握运用该方法有什么样的效果;4、还应考虑这样写对表达作者的情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实战演练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
14、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提问: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再由上而下地写景;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先由远到近:远景( “林断 ”“ 山明 ”) ,描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 “竹隐墙 ”“ 乱蝉 ”“ 衰草 ” ) ,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的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蕖散发着幽微的清香。多种观察角度结合描写景物,使得景物生
15、动活泼,层次分明。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 “林 ”、 “竹”、 “山 ”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 “断”、 “明”、 “隐” ,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 “乱蝉 ”“翻空白鸟 ” ,形象活泼。动静结合,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图景。 (隐隐约约地看到作者那种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 )写景有声、有色、有香。“乱蝉 ” 描写雨后蝉的鸣叫; “翻空白鸟 ” 与 “水红蕖 ” 红白相映,色彩鲜明; “细细香 ” 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声、形、色相映成趣。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yd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
16、欲别频啼四五声。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昭君怨咏荷上雨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这首词在歌咏荷上雨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下片将雨滴比作真珠、水银,雨珠在荷叶上活蹦乱跳,形同一粒粒的珍珠。形象地写出水珠在荷叶上滚动聚合的状貌。( “跳”、 “散”、“聚”、 “泛”,四个动词连用,把
17、雨打荷叶,荷叶面上水珠滚动,周而复始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虚实结合,上片景色衬托了池上荷。这样写使得所写景物生动、形象,很富有动感。迁移训练村夜 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乔麦花如雪。问:请从景的转换和情的变化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或:村夜萧疏暗淡的气氛转向月光明朗的气氛) ,情感由孤寂转向愉悦;诗篇以景物描写的变换暗示作者心情的变换。常见的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
18、大帮助。第一组送别类意象第二组思乡类意象第三组愁苦类意象第四组抒怀类意象第五组爱情类意象第六组战争类意象第七组闲适类意象二、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境可由一个意象来表现,但更多是由多个意象共同来表现的。( 1)明确诗人创造意境的常用手法。A 、触景生情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古人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首诗。这首诗写了作者 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
19、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 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B、寓情于景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此词写普通农家的生活场景,除 谁家”的发问和 最喜”的流露,都是生活场景的描写,表 _ 国看来,作者没表示态度,但在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寄有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 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此词的意境所在。C、以景托情从军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写 不尽”的 边愁”,结句以
20、景托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片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意境壮阔而悲凉。D、情景分列蜀相 杜甫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上半部分写景,画出了蜀相祠堂这一古庙的景象,下半部分抒情,对诸葛亮的远见 和勤奋进行了讴歌,并惋惜其事业未竟。上、下部分虽分写景和情,但景与情是融合的。E、景略情在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此诗是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从这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会出幽州台的氛围,而且表
21、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因而,景虽略了,但意境很完美。(2)形成比较规范的答题模式。(a)运用什么手法,(b)抓住什么意象,(形成和谐画面)(c)营造什么意境(气氛、氛围)(d)表达什么情感。(3) 了解形容意境特点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 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空灵、苍凉、雄浑、旷远等备考锦囊一、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解题方法分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描摹景物不能直译对景物形象的分析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作答,不能
22、直译原诗。要把景物特点点化出来,再写出诗人的心境。如例3中对词的上半阕的景物描摹就属于这种情况。又如:阅读杜甫的绝句二首 (其一),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本诗的景物描摹可这样回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 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 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2 .景物意象要与感情、技巧结合分析不能单纯地分析景物形象,景物形象要附着
23、在诗人的感情上,有时也附着在写作技巧上。如例4中在分析“月”的形象后,有的还要与情结合分析,有的则要与写法结合分析。又如阅读张可久的双调清江引,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这里就需要景物形象与感情和写法结合分析:这首诗取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 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萧瑟中带着热烈,抒发 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的愁情,全诗以景衬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3 .结合背景分析有的诗词要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个背景有时是熟知的,有的是诗词注解上注明的。如上面例3中的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
24、劾解官归居时”,这注释就暗示了诗歌的写作背景,对于分析意象有着重要作用。二、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答题步骤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和分析意境类。(一)考查意象类答题步骤: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 词语概括意象特点;第二步,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意象;第三步,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二)考查意境类1 .意境含义:意境是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诗歌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 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2 .考查内容:意境类考题主要考查对形象的解读、对画面的理解以及对情感的把握,即“客观形象主
25、观感受交融统一” 。3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 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 “感伤 ” 。分析诗歌意境秋夜 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 “情 ”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
26、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凉 ” 。 “凉 ” 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由月亮、乌鸦、寒霜、枫树、渔火、寒山寺和夜半钟声等诸多意象构成一种凄美的幽愁意境。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通过白日依山和黄河入海两组意象不仅表现了一幅登楼远眺的无限广阔的艺术图画,而且寄寓了一种催人奋进的哲理。巧着一字尽显风流炼动词1、 【复习目标】1、在诗句中感受动词的具体作用。2、了解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关键动词词,借以规范答题方法,掌握答题技巧。2、 【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关键动词词,借以规范答题方法,掌握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改合同转让协议书
- 财产分格协议书
- 自费社保协议书
- 合伙人撤销合同协议书
- 合作做工程合同协议书
- 职场离职协议书
- 遗嘱分房协议书
- 春节临时工合同协议书
- 药房承包协议书
- 荥阳离婚协议书
- 陕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湖南省博物馆调研》课件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附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土方回填施工及扬尘治理方案
- 江苏省南通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期末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英语真题含解析
- 电气接地培训课件
- 《甲状腺髓样癌》课件
- 文书模板-《因病申请低保申请书》
- 2024网络安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图谱
- 新:恶性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应用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