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包身工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点。2、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 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重点难点】2、学习本文在复杂记叙的过程中穿插说明、议论和描写的表达方法【知识链接】1、 作者介绍:夏衍: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加入“左联”,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 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曾写过许多作品,代表作有 报告文学包身工,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话剧剧本,并
2、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 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2、 写作情况及社会背景:包身工作于1935年,发表于1 9 3 6年6月光明半月刊创刊号。包身工是中国最早的报 告文学的代表作。为了创作这篇报告文学,夏衍亲自深入东洋沙厂采访调查。她得到一位女工的帮助,混进包身工中两 三次,但是这经后,他就被工头盯住了。从四月初到六月,夏衍为了看到包身工们上班的情景,足足作了 两个多月的夜工。他深入生活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写成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包身工。作品反映了1 9 3 2年“一 ?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
3、总称,是文学 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 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其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查阅工具书纠正易读错的字音,疏通全文。2、生字注音猪猬()骷髅()水门汀()纠缠()褴褛()铁锭()船舷()荤腥()皮车昆()执拗()惺松()蹒跚()蠕动()谄媚()虐待()萬苣()搽粉()粘米()簿子()弄堂()弄权()契据()锲而不舍()挈带()二、整体感知(一)阅读文章第一段部分1作者为什么要描写那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
4、?被他连踢带骂吆喝起床的“猪猬”为什么 如此“懒惰”?A、 豪华的不合时宜的穿着,揭示了那个男子的身份、地位和内心世界,与包身工们“衣服破烂”形成鲜 明对比。B、在恶劣的劳动环境(音响、尘埃和湿气)的威胁下,经党挨打受罚而又只有两粥一饭的包身工们,每 天从事繁重的工作长达十二小时,因而身体衰弱、精疲力竭,而“清晨四点一刻”那么早就又得起床,难 免一些人一时起不来。但这不能说明包身工们懒惰,反而和包身工们所受的非人折磨和牛马般的生活,充 分暴露出包身工制度的黑暗。2分析描写楼下包身工起床情况的这句话:“打呵欠,叹气 叫喊,找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
5、上很响地小便。”a试用一个词语概括句中所描写的情况。(乱哄哄)b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住的地方太狭窄)(二)阅读文章第二部分1作者在这里写“芦柴棒”受虐待是为了说明什么?(目的在说明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表现她们受残酷的压迫。)2分析打杂的怎样给“芦柴棒”“医”病,把18段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中描写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体会它们的作用。摔、踢、泼三个词表现了 “打杂的”凶狠 小结:这一段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主次配合很好。摔、踢、泼三个动作,一个凶似一个。“芦 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 “打杂的”凶,突出了 “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
6、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照应,又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出“芦柴棒”遭遇的悲惨。短短的一 段文字读来催人泪下,令人发指。这一段“点”的描写与“面”的描写相配合,大大丰富文章的内容,深 刻地表现了主题。(三)阅读文章第三部分选材要选有典型性的材料。28-32段是点的描写,写“小福子”受惩罚,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材料很有典型性,大家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思考、讨论:(1)小福子为什么受惩罚?整好的烂纱没有装起。(2)小福子受到什么惩罚?殴打、顶皮带盘心子。(3)小福子受到哪些人惩罚?拿莫温、东洋婆、带工老板(四)阅读文章第四部分1全班朗读35-41段包身工悲惨命运的概括描写分析35段,请思考并回答下
7、面的问题:(1)这一段是写什么的?( 是写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的)(2)这一段共有三句话,各从什么角度去表达这一段的中心?(第一句从面上作概括的叙述,第二句是作形象的描写,第三句举典型人物作点上的描写。)(3)第一句开头有六个短语,表述了丰富的内容,试指出每一个短语所指的内容:“两粥一饭”指(恶劣的饮食)“十二小时工作”指:(长时间的劳动)“劳动强化”指:(沉重的工作)“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指:(超经济剥削)“猪一般的生活”指:(生活条件恶劣)“泥土一般地被践踏”指:(受压迫的惨重)2请同学阅读最后三段(48-50段抒情议论)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作者在这几段中作了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对
8、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明确:48段由包身工的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 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 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动物的命运。49段由包身工的处境联想到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指出20世纪的工人却和16世纪的奴隶受着同一样惨无人道的待遇。50段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既控诉了资本家对包身工的剥削压迫,又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新社会必然出现的信心。三、【自主学习】1了解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带工老板如何压榨包身工的?课
9、文描写了哪几个情景?(住 吃 工作条件)(1)住房:(2)生活安排:(3)生活条件:穿: 吃: 住: 行:(4)工作条件:2、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1)对比。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带工老板在住、吃、穿着打扮、收入等方面的对比。前者,住的是“充 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像鸽子笼一般”的工房,吃的是“浆糊一般”的薄粥,穿的是“褪色和油脏 了的湖绿乃至莲青的短衫”;得到的工钱每天仅三角八分。而后者,穿的是“拷绸”之类 ;“不仅可以放债、 买田、起屋”,还能兼营茶楼、浴室、理发部之类的买卖。通过这些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买办势力相互勾结残酷压榨包身工血汗的滔
10、天罪行。另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外头工人”的对比。 包身工“脏,乡下气,土头土脑”,没有做工与不做工的自由,出了差错要挨打;外头的工人则“衣服多少地整洁一点”,可以选择工作,不会挨打,可以通过贿赂工头换取好的工种。通过这种对比,真实刻画出 包身工奴隶一般的境地。(2)比喻。比如“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 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 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这段话里,作者用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比喻帝国主义及
11、其买办们与包身工的剥削与被剥削 的关系,十分精当,有力地控诉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除了明喻之外,用得最多的是借喻。文中用了 “猪猡”“懒虫”来借喻包身工,这些词本来是老板和 老板娘对包身工的称呼,说明他们根本不把包身工当做人看,作者借用过来,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另外, 还有用“机器”借喻包身工,揭露了带工和纱厂老板把包身工看成赚钱工具的罪恶本质;用“罐头”借喻日本纱厂,说明包身工无处可逃的悲惨境地。四、【合作探究】 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答:(主线)以时间为序,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劳动画面:清晨起床T吃早饭T上工T黄昏收工。 这四个片段从生活条件恶劣、劳动条件恶劣两方面形象地反映出包
12、身工悲惨的生活和劳动情况。(副线)综述包身工制度各方面的情况。1介绍包身工制度形成的社会原因。包身工的来源、身份帝国主义雇佣包身工的原因2、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残酷和黑暗及其发展包身工受到的摧残三大威胁、三种罚规 日本纱厂因雇佣包身工而飞跃的膨大3、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五、【巩固练习】衡中西以相融何家英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不同的文化 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 而应该从
13、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 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 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当然,这里大 体上是指晋唐画风。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明清时期,工
14、笔人物画都与晋唐 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我们有一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 统”,去卩被继承。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 谬。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其实, 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 五花八门的“主义”, 莫名其妙的“观念”, 都 被“拿来”。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 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 契合。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
15、启悟心智。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 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 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呈示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 充分而非僵化。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 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 质而导引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6.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
16、文意的一项是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弓I导实践。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解析:答案D。“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无中生有。_7.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C.观察、审阅、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成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 解析:答案C。A、是“相通”,而不是影响。B、不是“时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服务工作理念课件
- 铁道机车专业教学湖南铁道左继红课件
- 临夏餐厅仿真树施工方案
- 《GB 15146.5-1994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钚-天然铀混合物的核临界控制准则和次临界限值》(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国交通运输课件
- 《GB 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2025版)深度解析
- 生态修复项目苗木培育合同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周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综测评讲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租赁合同范文
- 2025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 海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四)语文试题及答案
- 旅游合同签署委托协议
-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2030中国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加油站现场服务提升方案
- 绝缘摇表培训
- 保险合规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酒店客房保洁服务人员配置方案
-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教学设计-2024-2025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