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古诗词鉴赏总复习专题专题辅导_第1页
初三语文古诗词鉴赏总复习专题专题辅导_第2页
初三语文古诗词鉴赏总复习专题专题辅导_第3页
初三语文古诗词鉴赏总复习专题专题辅导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A.城阙/辅/)风烟/望/五津。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下面欣赏有误的一项是。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初三语文古诗词鉴赏总复习专题专题辅导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端,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不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恬?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

2、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比较两首诗词加着重号字词的含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夕”都相同,而“月”则不同。B“夕”不同,而“月”则相同C“夕”都不同,而“月”也不同。D“夕”都相同,而“月”也相同(2)君子于役中最能表现妻子对丈夫委婉细腻的神情思念的句子是:水调歌头中集中表现苏东坡领悟人生哲理的豁达襟怀的句子是:(3)这两首诗词都是怀念亲人的名篇,但产生的时代不同,怀念的对象不同,描写的景物和抒发的感情也不同。你更喜欢哪一首?理由是什么?请你作简要分析。3、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完成(1)(3)题。城阙辅三秦,

3、风烟望五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1)下面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答:4、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诗中“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之大景的神

4、韵,为后人所称道。(2)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5、读下面一首五言律诗,回答下面的问题。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本诗描绘的环境最突出的特点是。(2)颔联中镶嵌了两个字,着力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曲径清幽的环境。这两个分别是和。(3)读本诗尾联,很容易联想起王维的另外两句诗,。他们都运用衬托手法表现空寂的感受。6、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百律诗。B.首联点题,点时间,赏析重点应该落在一个“好”字上。C.颔联盛赞春雨,点出春雨霏霏、悄无声息的特点。D.尾联实写春雨后春色满城、繁花似锦的景色。(2)今天,人们用到“春雨”“润物细无声”时已赋予它新的含义。请仿照例句举一个简短的事例来表现“春雨”或“润物细无声”的含义。例:“课外兴趣小组要全面恢复活动啦!”小机灵李四海满面春风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顿时,教室里一片沸腾。这渴望已久的喜讯似“春雨”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田。7、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下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A.一二句追忆与李龟年在唐朝繁盛时期的交往,是对二人昔日友谊的回顾。B.三四句写故友重逢的情景,但二人都近垂暮之年,眼前美景难消心中的悲怆。C.“落花时节”恰当比喻了二人潦倒的困境,也蕴含了对唐朝衰落的感慨。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与故友意外重逢的喜悦心情和无限的感慨。8、对王昌龄的出塞,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A. “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为“秦代的明月及汉代的边塞”。B. “万里长征人未还”写出了秦汉以来世世代代征夫的共同的悲剧。C.三、四句道出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D.全诗的情调悲壮高昂。1

7、1、对下列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秋词刘禹锡天净沙秋思马致远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万物更新的春景。C.秋词中的“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D.这两首诗歌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完后,使人悲情顿生。13、阅读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

8、中一词,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A. “明月”“清风”点染了夏夜美景,“惊鹊”“鸣蝉”以动衬静,表现出夏夜情趣。B. “稻花香里”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着力表现诗人陶醉在累累硕果的欢乐之中。C. “七八个星”两句是说几颗明星闪烁在天边,点点疏雨洒落在山前,语言清新形象。D.这首词形象的描绘了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反映了诗人面对丰收在望情景的喜悦之情。1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9、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长烟落日孤城闭(2)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C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D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3)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风光的诗句,其中既有写江南美景的,也有写北国风光的。请写出一个表现西北风光的名句,并谈谈你的理解。诗句:理解分析:15、阅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按要求完

10、成练习。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找出诗中所写的景物:(2)给其中一种景物添上色彩。(3)给这个景物添上动感。示例:竹一翠竹一翠竹摇曳16、下面对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8. “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C.曲中“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D

11、.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原因是“宫阙万间都作了土”18、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1)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2)下边对本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

12、、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19、古诗赏析填空。(1)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两句诗中描写了黄莺、水乡、城郭、酒旗、春风七种景物,展现出绚丽多彩的江南春色。(杜牧江南春)(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但愿"的意思是,从全词来看,这两句表达了词人的感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0、简答。(1)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有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请就这两句诗作一点赏析。答:。(2)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

13、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几句俗谚口碑出自哪部文学作品?简要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答:。21、赏析下列这首短诗,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红叶沙白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天!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A.诗中“掷”字,写出了秋风的劲吹,枫叶零落之状;“脚跟前”暗含了作为抒情的主人公的“我”,自然地引出了下面的感受。B. “噢”字委婉曲折地引出诗人的一番领悟,这领悟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是一般人都有的感受,第二层蕴含了诗人独有的感受。C. “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绿”一般象征和平、蓬勃生长,“红”一般象征流血、奋斗、牺牲,诗人道出了二者内在的联系的必然。D.诗

14、人说是在“经霜”后才发现这一真谛的。“经霜”语涉双关,既是对枫叶经霜变红的实写,又是暗喻在坎坷曲折的人生中所经受的考验。22.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 .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2 .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参考答案:1、(1)C(2)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3)开放性试题。学生能参照题干提示的几个方面,简要讲明自己喜欢的理由,即可得分。如有学生认为两首都喜欢或两首都不喜欢,也不必苛责,只要能讲出理由,也算正确。2、

15、D3、(1)B(2)C(3)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感情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4、(1)、两岸阔(或: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2)、思念故乡;(3)a.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bo透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co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d“生”“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5、(1)幽静(2)幽深(3)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6、(1)D(2)可围绕好政策、好消息、悄无声息做好事的事例,如希望工程救助失学儿童、帮助孤寡老

16、人、助残、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等。7、D8、A9、C10、B11、D12、(1)夏季西湖碧绿的荷叶在广阔的西湖上无边无际,水天相连,鲜艳的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娇美,从中表达了诗人对西湖优美景色的喜爱之情。(2)两个“红”的解释不一样。13、B14、(1)长烟/落日/孤城/闭(2)D(3)略。15、(1)竹、桃、江、鸭、篓蒿、芦芽、河豚(2)翠竹、粉桃、清江、灰鸭、绿之篓蒿、白之芦芽(3)翠竹摇曳、粉桃含羞、清江泛波、灰鸭戏水、篓蒿滴翠、芦芽凝碧)16、D17、(1)B(2)不行,“尽”字强调眼泪流干,程度比“滴”和“流”字要深。(3)百姓、王师、统治者(或统治者未能及早收复失地)18、(1)可怜,(2)D。19、(1)绿叶红花(2)只愿或只希望祝愿亲人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