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高三期末一模二模电化学练习1 .家用暖气片大多用低碳钢材料制成,一旦生锈不仅影响美观,也会造成安全隐患。下列 防止生锈的方法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A.在暖气片表面镀锡B .在暖气片表面涂漆C在暖气片表面涂铝粉D.非供暖期在暖气内充满弱碱性的无氧水锌粉和KOH 的混合物MnC)2+碳粉钢外壳2 .锌镒碱性干电池是依据原电池原理制成的化学电源。电池中负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直接反应会降低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称为自放电现象。下列关于原电池和干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者正极材料不同B.MnO2的放电产物可能是KMnO4C.两者负极反应式均为Zn失电子D.原电池中Zn与稀H2s04存在自放电现象原电
2、池装置示意图干电池构造示意图3 .为探究电解的放电规律,进行如下实验:序号阳极材料阴极材料电解质阳极产物阴极产物石墨石墨0.1 mol-L-1 CuCl/溶液Cl2Cu石墨石墨0.1 mol-L-1 NaCl 溶液CL凡石墨石墨0.2 mol-L-1 CuSO4 溶液02Cu铜石墨0.2 mol-L-1 CuSO,溶液Cu2+Cu石墨石墨熔融NaClCLN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可知,阴极放电顺序是:Cu2+ > H+ > Na+B.对比可知,阳极放电顺序是:Cl- > OH- > SO42-C.对比可知,阳极是铜时,会先于溶液中的离子放电不能用水溶液D.对比可知
3、,电解得到金属只能用熔融态, 4 .科学家很早就提出锂-空气电池的概念,它直接使用金属锂作电极,从空气中获得o2, 和以LiFePO4作电极的锂离子电池相比, 增大了电池的能量密度(指标之一是单位 质量电池所储存的能量)。右图是某种 锂-空气电池的装置示意图,放电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锂为负极B.若隔膜被腐蚀,不会影响该电池正常使用C.多孔碳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02 + 2H2O + 4e-= 4OH-D.锂-空气电池能量密度大的原因之一是转移等量电子时,金属锂比LiFePO4质量小16. (9分)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可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用废铁块、废盐酸可以生产净 水剂聚合氯
4、化铁和高铁酸钠,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 A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2)若使中水解程度变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序号)。a.加热b.加入 NaHCO3 孰加入NH4C1(3)写出中水解生成Fe2(OH) m C16_m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将废铁块进行预处理制成电极,通过电解制备 高铁酸钠,该装置原理示意图如右。铁块做 (填“阳极”或“阴极”),对应的电极 反应式为。(5)高铁酸钠在水中缓慢产生红褐色沉淀和一种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9. (12分)某校学习小组探究不同条件对电解FeC12溶液产物的影响。所用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极为石墨电极。【查阅文献】i. Fe2+、
5、Fe3+在溶液中通过与C1-结合分别形成 FeCl/-、FeCl/-,可降低正电荷。ii.电解过程中,外界条件(如电解液pH、离子 浓度、电压、电极材料等)会影响离子的放电能力。序号实验条件实验现象阴极阳极IpH=01 mol-L-1FeC12溶液电压1.5 V电极上产生无色气体。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始终未见变蓝。取阳极附近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IIpH=4.91 mo1-L-1FeC12溶液电压1.5 V未观察到气泡产生,电极表面有银灰 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析出。电解结束后,将电极浸泡在盐酸中, 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始终未见变蓝。阳极附近出现红褐色浑浊。取阳
6、极附近浊液于试管中,先用盐 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实验记录】(1)结合阴极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I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用化学用语表示实验II中产生阴极现象的原因:对比实验I、II的阴极现象,可以获得的结论是。(2)结合阳极实验现象的分析甲同学认为实验I中Cl-没有放电,得出此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阳极附近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依据此现象分析,阳极反应可能是Fe2+ - e- = Fe3+、对比实验I、II的阳极现象,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实验讨论】(3)有同学提出,改变条件有可能在阳极看到“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现象, 可能改变的条件是,对应的实验方案是。16. (9
7、 分)(1) FeCl21 分 (2) a b1-分(3) 2FeCl3 + mH2OFe2(OH) mCl6+ mHCl 2 分(4)阳极1分Fe - 6e-+ 8OH -= FeO/- + 4H2O 2 分(5) 4FeO42-+10H2O = 4Fe(OH)J + 302T + 8OH- 2 分19. (12 分)(1) 2H+ 2e-=HJ -2分 Fe2+ + 2e-= Fe 和 Fe + 2H+ =Fe2+ + HJ (FeCl/-合理正确给分,各 1 分) 2分其他条件相同时,pH=0, pH较小,c(H+)较大时,阴极H+优先于1 molL1Fe2+ 放电产生H2,而pH=4.
8、9, pH较大,c(H+)较小时,-阴极1molL-1Fe24优先于H+ 放电产生Fe2分(2)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始终未见变蓝1分FeCl42- - e- = Fe3+ + 4Cl-(或写为:FeCl/- + 2Cl- - e- = FeCl,-)1 分随着溶液pH的越低,c(H+)升高,抑制水解平衡Fe3+ 3H2O 一Fe(OH)3 + 3H+ 正向移动,难以生成Fe(OH)31分或正向回答:随着溶液pH的增大,c(H+)减小,有利于水解平衡Fe3+ 3H2O 一 Fe(OH)3 + 3H+正向移动,生成 Fe(OH)3(3)可改变条件1:改变c(Cl-) 1分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用2 mo
9、l/L FeCl2溶液和n (n>0) mol/L 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 的溶液作为电解液c (Fe2+) = 1 mol/L, c (Cl-) >2 mol/L,观察阳极“湿润淀粉 碘化钾试纸”上的现象 2分可改变条件2:改变电压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电压(或改变电压),观察阳极“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 上的现象1.下图是一种新型的光化学电源,当光照射光电极时,通入O2和H2S即产生稳定的电流(H AQ和AQ是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A.负极的电极反应为2I- 2e-= 2B .总反应为H2S + O2光照=ho2 + SD.电源工作时发生了光能、化学能、电能间的转化
10、C. 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正极区进入负极区20. (12分)KMnO4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均有重要应用,其工业制备的部分工艺如下:I .将软镒矿(主要成分MnO2)粉碎后,与KOH固体混合,通入空气充分焙烧,生 成暗绿色熔融态物质。II .冷却,将固体研细,用稀KOH溶液浸取,过滤,得暗绿色溶液。III .向暗绿色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为紫红色,同时生成黑色固体。W.过滤,将紫红色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KMnO4固体。资料:K2MnO4为暗绿色固体,在强碱性溶液中稳定,在近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易发生歧 化反应(Mn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1)1中,粉碎软镒矿的目的是。(2)
11、1中,生成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3)11中,浸取时用稀KOH溶液的原因是。(4)1中,CO2和K2MnO4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将K2MnO4溶液采用惰性电极隔膜法电解,也可制得KMnO4。装置如下图:结合电极反应式简述生成KMnO4的原理:。 传统无膜法电解时,镒元素利用率偏低,与之相比,用阳离子交换膜可以提高 镒元素的利用率,其原因是。20.(共12分)(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1分) 焙烧(2) 2MnO + 4KOH + O =2MMnO + 2H O (2 分) 22242(3)保持溶液呈强碱性,防止K2MnO4发生歧化反应(1分)(4) 3K2Mn
12、O4+ 2CO2= 2KMnQ+ MnO2 ; + 2K2co3 (2 分)(5)阴(1分) 较浓的KOH溶液(1分)a极:MnO42- e- = MnQ-,部分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区,阳极区生成 KMnO4 (1 分) 用阳离子交换膜可防止MnO4-、MnO/-在阴极被还原(1分)合成C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H2O质子交换膜太阳光10 .氮化绿(GaN)与Cu可组成如图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该装置能以CO2和H2O为原料A. Cu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溶液中H +向GaN电极移动C.该系统的功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相同条件下,理论上产生的O2和CH4气体的体积比为2:111 .蚀刻
13、一段时间后,将蚀刻废液中的一转化为CU2+,即可再生循环利用。(1)化学再生:加入H2O2溶液可使蚀刻液再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电解再生(电极不参与反应)按下图装置,使蚀刻液再生并回收金属u。_1 '?一流出-2二、丁 J二二一酸性蚀刻废.阴离子交换膜在极(填“a”或"b”)回收得到金属Cu。结合电极反应解释阳极区蚀刻液再生的原理:。 实际电解过程中,通常在两极上均产生少量气体,则流出液1、流出液2混合后,还需补充试剂,得到可循环使用的再生液。 研究表明:其他条件不变,使用无膜电解槽再生时,一段时间后,电极上析出Cu的总量反而会随电解时间的增长而减少。解释Cu的总量减
14、少的原因:II. (1) 2- + H O + 2H+= 2Ci2+ + 6Cl- + 2H O222(2)b 阳极发生反应: -e-= Cu2+ + 3Cl-,阴极区的Cl-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区,使蚀刻废液再生HCl阳极生成的Cu2+移向阴极,使电极上析出的Cu溶解1.用铁铆钉固定铜板,通常会发生腐蚀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铆钉做负极被锈蚀B .铁失去的电子通过水膜传递给O2C.正极反应:O2+ 4e-+ 2H2O = 4OH-D.铁钉变化过程:Fe-Fe2+-Fe(OH)2-Fe(OH)3-Fe2O3 xH2O实验电压U1U2U3现象a极产生少量气泡, b极无明显气泡
15、a极产生较多气泡, b极产生少量气泡a极产生大量气泡, b极逸出大量黄绿色气体2.在不同电压下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制备少量NaClO,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a极均发生了还原反应B.、中均能发生 Cl2 + 2NaOH=NaCl+ NaClO + H2OC.电解时OH-由b极向a极移动D.不宜采用实验的电压制备NaClO 3.利用电解法处理高温空气中稀薄的NO (O2浓度约为NO浓度十倍),装置示意图如下,固体电解质可传导O2-阴极反应为。消除一定量的NO所消耗的电量远远大于理论计算量,可能的原因是(不考虑物理因素)通过更换电极表面的催化剂可明显改善这一状况,利
16、用催化剂具有性。3 2NO +4e-=耳 f + 2O2-(2 分)阴极发生副反应O2+4e-= 2O2-(1分)选择(1分)1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与电化学无关的是 ABCD戏R MOFA R g COi ® NiLLb|_二曰丁-业告物世1回1;:姓a1方一吊有机金属材料吸 附与转化CO2研发出水溶液锂离子电池研发出“可呼吸”NaCO2电池常温常压下用电解法制备高纯H22 .我国科研人员借助太阳能,将光解水制H2与脱硫结合起来,既能大幅度提高光解水制 h2的效率,又能脱除SO2,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催化剂a表面发生
17、还原反应,产生H2C.催化剂b附近的溶液pH增大D.吸收1 mol SO2,理论上能产生1 mol H23.Fe3O4中含有隹、福,分别表示为Fe (II)、Fe (III),以FeQ/Pd为其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催化材料,可实现用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致癌物N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2 - 2e-= 2H+B.Fe (II)与Fe (I)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Fe (III)C.反应过程中NO2-被Fe (I)还原为N2D.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降低4.将Li2cO3转化为LiHCO3后,用隔膜法电解LiHCO3溶液制备高纯度的LiOH ,再转化
18、得电池级Li2cO3。电解原理如右图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该池使用了(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5.(15分)(1)还原+ SO2-+ 2H + (3)少量Na SO(2) i.大 ii I + SO2-+ H O = 2I 232)生成白色沉淀I 此时,a极区发生反应IO3-+ 5I- + 6H+ = 3I2 + 3H2O , IO3-不再与SO32-发生反应, 外电路无电流通过(5) A C5.(15分)某小组探究Na2s03溶液和KIO3溶液的反应。实验I:向某浓度的KI03酸性溶液(过量)中加入Na2s03溶液(含淀粉),一段时间(/秒)后,溶液突然变蓝。资料:I03-在酸性
19、溶液氧化I-,反应为I03- + 5I- + 6H+ = 3I2 + 3H20(1)溶液变蓝,说明Na2s03具有 性。(2)针对看秒前溶液未变蓝,小组做出如下假设:i. t秒前未生成I2,是由于反应的活化能 (填“大”或“小”),反应速率慢 导致的。ii. t秒前生成了 I2,但由于存在Na2s03,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I2被消耗。(3)下述实验证实了假设ii合理。实验II:向实验I的蓝色溶液中加入,蓝色迅速消失,后再次变蓝。(4)进一步研究Na2s03溶液和KI03溶液反应的过程,装置如下。实验III: K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记录如下表:表盘时间/ min011t2 t 3t4
20、偏转 位置右偏至Y指针回到“0”处,又返至“X” 处;如此周期性往复多次指针 归零酸化的稗液帑液K闭合后,取b极区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现象是 011时,从a极区取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直接向a极区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未变蓝。判断I03-在a极放电的产物是。结合反应解释1213时指针回到“0”处的原因:。(5)综合实验I、II、I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比实验I、II, t秒后溶液变蓝,I中SO32-被完全氧化B.对比实验I、III, t秒前I03-未发生反应C.实验III中指针返回X处的原因,可能是I2氧化S032-1 .研究生铁的锈蚀,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序
21、号实验三声-NaCl溶液 生禄片生秘片及NKI 溶灌 生缺片现象8小时未观察 到明显锈蚀8小时未观察 到明显锈蚀1小时观察 到明显锈蚀A.中,NaCl溶液中溶解的O2不足以使生铁片明显锈蚀B.中,生铁片未明显锈蚀的原因之一是缺少H2OC.中正极反应:O2+4e-+ 2H2O =4OH-D.对比,说明苯能隔绝O22. BMO (Bi2MoO6)是一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CO2+H2OA.该过程的总反应:C H O+7O?-6CO+3H 0(6 62 BMO 22。26 IB.该过程中BMO表现较强氧化性I I父C.降解产物的分子中只含有极性共
22、价键BMOL-CBMO- (2)D.和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CO升HQ3.(12分)Pb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材料,常用作助溶剂、制备铅黄等染料。工业生产中利 用方铅矿精矿(主要成分为PbS,含有FeS2等杂质)和软镒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 备PbCl2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Cl-等)(1)浸取过程中MnO2与PbS发生如下反应,请将离子反应配平:+ 0+HPbS + HMnO = HPbCl + a + + 22 (2)由于PbCl2微溶于水,容易附着在方铅矿表面形成“钝化层”使反应速率大大降低,浸取剂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可有效避免这一现象,原因是。(3)调pH的目的是
23、。(4)沉降池中获得PbCl2采取的措施有。(5)通过电解酸性废液可重新获得MnO2,装置示意图如下:ab在极(填“a”或"b”)获得MnO2,|电极反应为。一酸一酸性废液电解过程中发现有C12产生,原因可能是4. (12分)CO2甲烷化是一种实现CO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CO2 甲烷化过程发生反应:CO2(g)+4H2(g)= CH4(g)+2H2O(g)AH(1)每生成 1mol CH4(g),放热 165 kJ,则 AH=。(2)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温度升高,K (填“增大”或“减小”)。(3)其他条件不变时,一段时间内,压强对CO2的转化率及CH4的选择性的影响
24、如下图。注:选择性=转化为目标产物的原料量+原料总的转化量CO2甲烷化反应选择0.1MPa而不选择更高压强的原因是。多晶Cu可高效催化CO2甲烷化,电解CO2制备CH4的原理示意图如下。电解过 程中温度控制在10左右,持续通入CO2。阴、阳极室的KHCO3溶液的浓度基本 保持不变。阴离子多晶铜 交换膜持续通入co?(4)多晶Cu作 (填“阴”或“阳”)极。(5)结合电极反应式,说明阴极室KHCO3溶液浓度基本不变的原因:。(6)上述电解过程中采取了 措施(写2条即可)使CO2优先于H+放电。4. (12分,(2)每空1分,其它每空2分)I. (1)-165 kJ-mol 1减小(2)(3)在0
25、.1MPa, CO2的转化率及CH4的选择性较高,加压CO2的转化率及CH4的选 择性变化不大,且加压会增大投资和能耗(5)阴极发生反应:9CO2+8e-+6H2O =CH+8HCO3-,每转移8 mol电子,阴极生成8 mol HCOj又有8 molHCO3-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且K+的浓度不变,所 以阴极室的khco3浓度基本保持不变(6)以pH-8的KHCO3溶液为电解液;温度控制在10左右;持续通入CO2;用多 晶铜作阴极等5. 某实验小组在常温下进行电解饱和Ca(OH)2溶液的实验,实验装置与现象见下表。序号III装置1 1饱州"口 H:口溶液-U饱抑:hQH打港液
26、现象两极均产生大量气泡,b极比a极 多;a极溶液逐渐产生白色浑浊,该白 色浑浊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两极均产生大量气泡,d极比c极 多;c极表面产生少量黑色固体;c极溶 液未见白色浑浊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与推论,正确的是A. a极溶液产生白色浑浊的主要原因是电解过程消耗水,析出Ca(OH)2固体B. b 极产生气泡:4OH- -4e- = 02T +2H2OC. c 极表面变黑:Cu -2e- +2OH- = CuO +H2OD. d极电极反应的发生,抑制了水的电离6. (8分)近年来,利用SRB (硫酸盐还原菌)治理废水中的有机物、SO/-及重金属污染 取得了新的进展。图1图2(1)图1表示H
27、2cO3和H2S在水溶液中各种微粒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曲线。某地 下水样pH=8.5,在SRB的作用下,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为CH3COO-)将SO42-还 原为-2价硫的化合物,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2)SRB除去废水中有机物的同时,生成的H2S还能用于构造微生物电池,某pH下该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写出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负极室的pH随反应进行发生的变化: (“减小”或“增大)结合电极反应解释pH变化的原因:。7. (15分)某小组同学探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与沉淀转化方向之间的关系。已知:物质BaSO4BaCO3AgIAgCl溶解度/g(20)2.4
28、x10-41.4x10-33.0x10-71.5x10-4(1)探究BaCO3和BaSO4之间的转化3 滴 0.1 mol/L A 溶液实验操作:充分振荡后>试剂A试剂B试剂C加入盐酸后的现象实验IBaCl2Na2c%Na2sQ实验nNa2sONa2c%有少量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2 mL 0.1 mol/L B 溶液厂1 mol/L C溶液 足量稀盐酸 充分振荡后,1 过滤,取洗净 、, 后的沉淀实验I说明BaCO3全部转化为BaSO4,依据的现象是加入盐酸后,。实验H中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H说明沉淀发生了部分转化,结合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解释原因:. (2)
29、探究AgCl和AgI之间的转化3 滴-11 mol/L 乙溶液厂 0.1 mol/L KI(aq)实验m:;充分振荡后> :2 mL 0.1 mol/L 甲溶液实验W:在试管中进行溶液间反应时,同学们无法观察到八81转化为AgCl,于是又设计了如下实验(电压表读数:a>c>b>0)o装置步骤电压表 读数ai mol/LAgNO.saq)-J声tS耳 LA;石国0.01 mol/L(aq)Bi.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试剂,闭合Kaii.向B中滴入AgNOJaq),至沉淀完全biii.再向B中投入一定量NaCl (s)civ.重复i ,再向B中加入与iii等量NaCl(s)a注
30、:其他条件不变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与其浓度有关。 实验m证明了 AgCl转化为AgI,甲溶液可以是 (填序号)。a. AgNO3溶液b. NaCl溶液 c. KI溶液实验W的步骤i中,B中石墨上的电极反应式是。结合信息,解释实验W中b<a的原因:。实验W的现象能说明AgI转化为AgCl,理由是。(3)综合实验IW,可得出结论: 。8. (12分)羟基自由基(OH,电中性,O为-1价)是一种活性含氧微粒。常温下,利用OH 处理含苯酚废水,可将其转化为无毒的氧化物。(1) -OH的电子式为。(2) p
31、H=3时Fe2+催化H2O2的分解过程中产生OH中间体,催化循环反应如下。将ii 补充完整。1. Fe2+ + H2O2 + H+= Fe3+ + H2O +-0Hii.II + O2 f + 2H+(3)已知:羟基自由基容易发生猝灭2-OH = H2O2。用H2O2分解产生的OH脱除苯酚,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不同温度下,苯酚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0-20 min10 20 3D 40 50 60 /min含素醐鹿水(pH-3 )时,温度从40上升到50,反应速率基本不变的原因是图1图2(4)利用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可以在电解槽中持续产生OH,使处理含苯酚废水更加 高效,装置如图2所示。已
32、知a极主要发生的反应是O2生成H2O2,然后在电解液 中产生OH并迅速与苯酚反应。b极连接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电解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9.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具有综合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生产流程如下图 所示:(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电解结束后,能够脱去阳极液中游离氯的试剂或方法是 (填字母序号)。a州。4c.热空气吹出d.降低阳极区液面上方的气压10. (8分)某实验小组对FeCl3分别与Na2SO3、NaHSO3的反应进行探究。 【甲同学的实验】装置编号试剂U X实验现象INa2s。3 溶液(pH=9)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
33、 计指针发生偏转二.1. 1_c _1_1 _ L. J.三一二(二,1 kikl>l ' l."L L mtil - 1.'溶液试剂X(向1 )IINaHSO3 溶液(pH*5)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 计指针未发生偏转(1)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溶于浓盐酸,再稀释至指定浓度。结合化学用语说明 浓盐酸的作用:。(2)甲同学探究实验I的电极产物。 取少量Na2s。3溶液电极附近的混合液,加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产生 了 SO2。4该同学又设计实验探究另一电极的产物,其实验方案为。(3)实验I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11.纳米Fe2O3在常压电化学法合成氨过
34、程中起催化作用。该电解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熔融NaOH-KOH为电解液,Fe2O3在阴极发生电极反应生成中间体Fe。用化学用语 表示Fe2O3在阴极催化生成NH3的反应过程。第一步:,第二步:。12.实验小组探究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应,实验如下:H©-1 Mg 肯pLjAl1 mol/L HC1p©-!1 mol/L NaOH1CuggAl1 mol/L NaOH煮沸冷却后的溶液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镁 片、铝片表面产生无色气泡电流计指针迅速向右偏转,逐渐向零 刻度恢复,经零刻度后继续向左偏转; 镁片表面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 间后有少量气泡逸出;铝片表面持续 有气泡逸出。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片表面 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现象; 约3分钟后,铜片表面有少量气 泡产生,铝片表面气泡略有减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镁片做原电池的负极B.实验中,初始时的实验现象对应的原电池反应为:2Mg + 02 + 2H2O2Mg( OH) 2C.实验中,一段时间后,铝片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Al- 3 e- =Al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12序列信号发生器2-m序列信号发生器的分析
- 1-7码制-BCD的加减法运算
- 2025年北京海淀区中考一模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食品企业产品检验管理制度
-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基础(社会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能源与环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射洪县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国开2025年《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1-4答案
-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要塞片2025届初三第一次模拟(5月)物理试题含解析
- 江汉大学《试验设计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
- 年产万吨酒精发酵车间设计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卫版教材全集
- 照片里的故事
-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框架结构教学楼计算书
- 整理【越南】环境保护法
-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生指导教师(含新申请者)简况表.
- TAIYE370-DTH-IV液压钻机操作维护说明书
- 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进修人员申请表
-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公司法
- 进制转换(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