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中级工程师专业考试考纲+答案_第1页
医疗器械中级工程师专业考试考纲+答案_第2页
医疗器械中级工程师专业考试考纲+答案_第3页
医疗器械中级工程师专业考试考纲+答案_第4页
医疗器械中级工程师专业考试考纲+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疗器械中级工程师专业考试(考纲+答案)本文档包含内容:考纲、第一部分专业课答案。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港商蜂鲍识1 1 勿 1 1 僵 4141 褊 1m1m 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1.21.2 预期目的:(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三)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四)妊娠控制。(指产品说明、标签或宣传资料载明的,使用医疗器械应当取得的作用。)1.31.3 医疗器械的使用期限:1 1 . .暂时:器械预期的连续使用时间在 2424 小时以内;2 2 . .短期:器械预期的连续使用时间在 2424 小

2、时以上 3030 日以内;3 3 . .长期:器械预期的连续使用时间超过 3030 日;4 4 . .连续使用时间:器械按预期目的,没有间断地实际发生作用的时间。1.41.4 医疗器械的使用部位:皮肤或腔道;创伤或体内组织;血液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1.51.5 植入器械:任何借助外科手术,器械全部或者部分进入人体或自然腔道中;在手术过程结束后长期留在体内,或者这些器械部分留在体内至少3030 天以上,这些器械被认为是植入器械。1.61.6 有源器械:任何依靠电能或其它能源而不是直接由人体或重力产生的能源来发挥其功能的医疗器械。熊IISIKI器的制行切割2 2 . .掌握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3、第八条规定的对医疗器械产品实行注册制度: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生产注册证书。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生产注册证书。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生产注册证书。生产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应当通过临床验证。3 3 . .熟悉医疗器械产品申报注册应提交的资料: 应当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提交技术指标、检测报告和其它有关资料。第五条境内企业生产的第一类医疗器械办理注册,应提交如下材料:(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资格证明。(二)注册产品标准及编制说明

4、。(三)产品全性能自测报告。(四)企业产品生产现有资源条件及质量管理能力(含检测手段)的说明(五)产品使用说明书。(六)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钻、第六条境内企业生产的第二类、 第三类医疗器械的试产注册应提交如下材料:(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资格证明。(二)产品技术报告。(三)安全风险分析报告。(四)注册产品标准及编制说明。(五)产品性能自测报告。(六)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的医疗器械质量检测机构近一年内(生物材料为临床试验前半年内)出具的产品试产注册型式检测报告。(七)两家以上临床试验基地的临床试验报告。报告提供方式执行医疗器械注册临床试验报告分项规定(见附件),临床试验执行医疗器械产

5、品临床试验管理办法。(八)产品使用说明书。(九)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第七条境内企业生产的第二类、 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准产注册应提交如下材料:(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资格证明。(二)试产注册证复印件。(三)注册产品标准。(四)试产期间产品完善报告。(五)企业质量体系考核(认证)的直效证明文件。(六)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的医疗器械质量检测机构近一年内出具的产品准产注册型式检测报告(七)产品质量跟踪报告。(八)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5.5.掌握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有效期: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有效期四年。持证单位应当在产品注册证书有效期届满前 6 6 个月内

6、,申请重新注册。连续停产 2 2 年以上的,产品生产注册证书自行失效。6 6 . .熟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符合的条件:(一)具有与其生产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二)具有与其生产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生产场地及环境;(三)具有与其生产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四)具有对其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的机构或者人员及检验设备。7 7 . .熟悉开办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要求:开办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开办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无医疗器械

7、生产企业许可证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发给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有效期 5 5 年,有效期届满应当重新审查发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取得医疗器械产品生产注册证书后,方可生产医疗器械。8 8 . .熟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符合的条件:(一)具有与其经营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经营场地及环境;(二)具有与其经营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检验人员;(三)具有与其经营的医疗器械产品相适应的技术培训、维修等售后服务能力。9 9 . .掌握我国医疗器械注册执行的标准:注册产品标准应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法律、 法规的要求, 并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 医疗器

8、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规范的要求起草。1010 . .熟悉对医疗器械管理分类判定的依据:(一)医疗器械的结构特征,分为:有源医疗器械和无源医疗器械(二)医疗器械使用形式,根据不同的预期目的,将医疗器械归入一定的使用形式。其中:1 1 .无源器械的使用形式有:药液输送保存器械;改变血液、体液器械;医用敷料;外科器械;重复使用外科器械;J J 次性无菌器械;植入器械;避孕和计划生育器械;消毒清洁器械;护理器械、体外诊断试剂、其他无源接触或无源辅助器械等。2 2.有源器械的使用形式有:能量治疗器械;诊断监护器械;输送体液器械;电离辐射器械;实验室仪器设备、医疗消毒设备;其他有源器械或有源辅助设备等。(三

9、)医疗器械使用状态,根据使用中对人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对医疗效果的影响,医疗器械使用状况可分为接触或进入人体器械和非接触人体器械,具体可分为:1 1.接触或进入人体器械:(1 1)使用时限分为:暂时使用;短期使用;长期使用。(2 2)接触人体的部位分为:皮肤或腔道;创伤或体内组织;血液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3 3)有源器械失控后造成的损伤程度分为:轻微损伤;损伤;严重损伤。2 2.非接触人体器械:对医疗效果的影响,其程度分为:基;有间接影响;有重要影响。寸未取得医疗器械产品生产注册证书进行生产的企,开fe 口本1生的证书进行识的定义:医疗器械说明书是指由生产企业制作并随产品提供给用户的,能

10、够涵盖该产品安全有效基本信息并用以指导正确安装、调试、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的技术文件。医疗器械标签是指在医疗器械或者包装上附有的,用于识别产品特征的文字说明及图形、符号。医疗器械包装标识是指在包装上标有的反映医疗器械主要技术特征的文字说明及图形、符号。1313 . .掌握国家对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使用文字的要求: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文字内容必须使用中文,可以附加其他文种。中文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规范。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的文字、符号、图形、表格、数字、照片、图片等应当准确、清晰、规范。1414 . .掌握医疗器械说明书包括的内容:医疗器械说明书应当符

11、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有关要求,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二)生产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生产地址、联系方式及售后服务单位;(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编号(第一类医疗器械除外)、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四)产品标准编号;12.12.掌握医疗器械说明书、医疗器械标签、医疗器械包装标(五)产品的性能、主要结构、适用范围;(六)禁忌症、注意事项以及其他需要警示或者提示的内容;(七)医疗器械标签所用的图形、符号、缩写等内容的解释;(八)安装和使用说明或者图示;(九)产品维护和保养方法,特殊储存条件、方法;(十)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标明有效期限;(十一)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应当在说明

12、书中标明的其他内容。1515 . .掌握医疗器械标签、包装标识包括的内容:(一)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二)生产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生产地址、联系方式;(三)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四)产品标准编号;(五)产品生产日期或者批(编)号;(六)电源连接条件、输入功率;(七)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标明有效期限;(八)依据产品特性应当标注的图形、符号以及其他相关内容。1616 .熟悉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不得包含的内容:(一)含有“疗效最佳”、“保证治愈”、“包治”、“根治”、“即刻见效”、“完全无毒副作用”等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的;(二)含有“最高技术”、“最科学”、“最先进”、“最佳”等绝

13、对化语言和表示的;(三)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四)与其他企业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相比较的;(五)含有“保险公司保险”、“无效退款”等承诺性语言的;(六)利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名义、形象作证明或者推荐的;(七)含有使人感到已经患某种疾病,或者使人误解不使用该医疗器械会患某种疾病或加重病情的表述的;(八)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1717 山掌握医疗器械产品名称的要求:、格疗器械的产品名称露髓母图霸制罐奥普;石湾鹦口口名称一攻。18.18.掌握医疗器械说明书中有关注意事项、的内容:一(一)产品使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一)产品在正确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时,觥埼邛中警示以及提示性对操作者、使9用者

14、的保护措施以及应当采取的应急和纠正措施;(三)一次性使用产品应当注明“一次性使用”字样或者符号;(四)已灭菌产品应当注明灭菌方式,注明“已灭菌”字样或者标记,并注明灭菌包装损坏后的处理方法;(五)使用前需要消毒或者灭菌的应当说明消毒或者灭菌的方法;(六)产品需要同其他产品一起安装或者协同操作时,应当注明配合使用的要求;(七)在使用过程中,与其他产品可能产生的相互干扰及其可能出现的危险性;(八)产品使用后需要处理的,应当注明相应的处理方法;(九)根据产品特性,应当提示操作者、使用者注意的其他事项。1919 . .熟悉各类医疗器械注册应当提交的临床试验资料: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应当提交

15、临床试验资料。临床试验资料提供方式执行医疗器械注册临床试验资料分项规定(见本办法附件 1212): :A A 提供在中国境内进行临床的临床试验资料。B B 境内产品提供相应规定的临床试验资料;境外产品提供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批准该产品注册上市时的临床试验资料,经中国政府组织的专家组认可。C C 提供本企业同类产品注册上市时的临床试验资料。D D10提供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批准产品上市时的临床试验资料。E E 提交同类产品的临床试验资料和对比说明。F F 不需要提供临床试验资料产品分类基本情况具备条件临床试验资料提供方式弟.类产品,、无论何种情况。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未批准在本国(地

16、区)上市的产品。提供在中国境内进行临床的临床试验资料。弟.类植入型产品一、 企业无产品进入过中国市场。境内产品未批准上市、境外产品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已批准申请产品在本国(地区)上市。提供在中国境内进行临床的临床试验资料。一、 企业已有产品进入中国市场。A A 同时具备:1 1、境内产品未批准上市、境外产品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已批准申请产品在本国 (地区) 上巾;境内产品提供相应规定的临床试验资料;境外产品提供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批准该产品注册上市时2 2、 企业质量体系已经中国政府审核,但的临床试验资料,经中国政府组织不涵盖所申请产品。的专家组认可。B B 同时具备:1 1、境内

17、产品未批准上市、境外产品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已批准申请产品在本国(地区)上巾;2 2、 经中国政府认可的质量体系涵盖所申请的产品并在有效期内;3 3、 本企业其他产品在中国销售有 4 4 年以上无抱怨的记录。注:产品有抱怨记录的执行本项 A A。境内产品提供相应规定的临床试验资料;境外产品提供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批准该产品注册上市时的临床试验资料。二、企业已A A 同时具备:境内产品提供相12有产品进入过中国市场,申请产品与已注册产品属同类产品,但不属同型号。1 1、境内产品未批准上市、境外产品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已批准申请产品在本国(地区)上市;2 2、 经中国政府认可的质量体系

18、不涵盖所申请的型号。应规定的临床试验资料;境外产品提供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批准该产品注册上市时的临床试验资料,经中国政府组织的专家组认可。B B 同时具备:1 1、境内产品未批准上市、境外产品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已批准申请产品在本国(地区)上巾;2 2、 经中国政府认可的质量体系涵盖所申请的型号并在有效期内;境内产品提供本企业同类产品注册上市时的临床试验资料;境外产品提供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批准同种产品注册上市时的临床试验资料。133 3、本企业的同类产品在中国销售有 4 4年以上无抱怨的记水 O O注:产品有抱怨记录的执行本项 A A。四、 企业已有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申请产品与

19、已注册产品属同型号产品, 但不属同一规格。A A 同时具备:1 1、境内产品未批准上市、境外产品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已批准申请产品在本国 (地区) 上市;2 2、 经中国政府认可的质量体系不涵盖所申请的规格。境内产品提供相应规定的临床试验资料;境外产品提供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批准该产品注册上市时的临床试验资料,经中国政府组织的专家组认可。B B 同时具备:1 1、境内产品未批准上市、境外产品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境内产品提供本企业同类产品注册上市时的临床试验资料;14部门已批准申请产品在本国(地区)上市;2 2、经中国政府认可的质量体系涵盖所申请的产品并在有效期内;3 3、本企业同类产品

20、在中国销售有四年以上无抱怨的记录。注:产品有抱怨记录的执行本项 A A。境外产品提供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批准同类产品注册上市时的临床试验资料。苴V、k卜品二广品进入产过中国市场。境内产品未批准上市、境外产品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已批准申请产品在本国(地区)上市,境内产品提供相应规定的临床试验资料;境外产品提供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批准该产品注册上市时的临床试验资料,15经中国政府组织的专家组认可。一、 企业有产品进入过中国市场, 申请产品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A A 同时具备:1 1、境内产品未批准上市、境外产品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已批准申请产品在本国(地区)上巾;2 2、属采用超声

21、、微波、激光、X X 射线、伽玛射线以及其他放射性粒子作治疗源的治疗设备。境内产品提供相应规定的临床试验资料;境外产品提供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批准该产品注册上市时的临床试验资料,经中国政府组织的专家组认可。B B 同时具备:1 1、境内产品未批准上市、境外产品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已批准申请产品在本国(地区)上境内产品提供相应规定的临床试验资料;境外产品提供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批准该产品注册上市时161 1、境内产品未批准上市、境外产品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已批准申请产品在本国(地区)上境内产品提供相应规定的临床试验资料;境外产品提供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批准该产品注册上市时巾;

22、2 2、 诊断型产品或者不是用超声、微波、激光、X X射线、伽玛射线以及其他放射性粒子作治疗源的治疗设备;3 3、本企业的其他产品在中国销售有 4 4 年以上无抱怨的记录。注:产品有抱怨记录的执行本项 A A。的临床试验资料17三、企业已有产 品 进 入 中国市场,申请产 品 与 已 注册 产 品 属 同类产品。A A 同时具备:巾;2 2、属采用超声、微波、激光、X X 射线、的临床试验资料,经中国政府组织伽玛射线以及其他放射性粒子作治疗源的治疗设备。的专家组认可。B B 同时具备:1 1、境内产品未批准上市、境外产品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已批准申请产品在本国 (地区) 上巾;2 2、 本

23、企业同类产品在中国销售有 4 4 年以上无抱怨的记录;注:产品有抱怨记录的执行本项 A A。提供本企业同类产品注册上市时的临床试验资料。第一类产一、 无论何种情况境内未批准上市、境外产品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尚未批准申请产品在提供在中国境内进行临床的临床试验资料。18本国(地区)上市2020 . .熟悉在中国境内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应提交的材料:在中国境内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 其临床试验资料中应当包括临床试验合同、临床试验方案、临床试验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生产企业提交临床试验须知、知情同意书以及临床试验原始记录。忑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所称医疗器械烈

24、 l l:lili湎。二、产品第一次 进 入 中 国市场A A 境外产品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已批准申请产品在本国 (地区)上市提供境外政府医疗器械主管部门批准产品上市时的临床试验资料。B B 境内产品中国政府已批准同类产品在中国上市。C C 执行国家、行业标准的检验、诊断类医疗器械提交同类产品的临床试验资料和对比说明。不需要提供临床试验资料。22.22.掌握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中“缺陷”的内容:19是指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存在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合理的风险。2323 . .熟悉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中对医疗器械缺陷进行评估的内容:(一)在使用医疗器械过程中是否发

25、生过故障或者伤害;(二)在现有使用环境下是否会造成伤害,是否有科学文献、研究、相关试验或验证能够解释伤害发生的原因;(三)伤害所涉及的地区范围和人群特点;(四)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伤害程度;(五)伤害发生的概率;(六)发生伤害的短期和长期后果;(七)其他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因素。2424 . .熟悉根据医疗器械缺陷的严重程度的级别:(一)一级召回:使用该医疗器械可能或者已经引起严重健康危害的;(二)二级召回:使用该医疗器械可能或者已经引起暂时的或者可逆的健康危害的;(三)三级召回:使用该医疗器械引起危害的可能性较小但仍需要召回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根据召回分级与医疗器械销售和使用情况, 科学设计

26、召回计划并组织实施。20装的实际伤害或损坏,或是对财产或环:损害的潜在源1.31.3 制造商:在上市和/或投入服务前,对医疗器械的设计、3 3 . .掌握风险管理过程和此过程包括的要素:制造商应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建立、形成文件和保持一个持续的过程,用以判定与医疗器械有关危害、 估计和评价相关的风险、 控制这些风险并监视上述控制的有效性。此过程应包括下列要21素:一风险分析;一风险评价;一风险控制;一生产和生产后的信息。4 4 . .熟悉医疗器械预期用途应考虑的因素:应考虑的因素包括:A A 医疗器械的作用是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对疾病的诊断、 预防、 监护、治疗或缓解,或对损伤或残疾的补偿,或解

27、剖的替代或改进,或妊娠控制造、包装或作标记、系统的装配、或者改装医疗1Pli1Pli 京荆 I I 敢 g g 然人或法人,不管上述工作是由他自己或田一 e 医疗器械生命中,从初始概念到最终停用S S;a a现险和给定的风险准则进行比较,警巡意等)弋密浦介、控制和监视工作的IfeIfe 协就战鹉涮成安全特性的因素时应适当媒介(如使用说明书、标签、报警和管口5 5Oo口前猴级的优先级别(危险、警告、小心、k k制?B B 使用的适应症是什么(如患者群体)?C C 医疗器械是否用于生命维持或生命支持?D D 在医疗器械失效的情况下是否需要特殊的干预?5 5 . .熟悉标准和风险控制的关系:通过应用

28、标准, 制造商可以简化残存剩余风险的分析工作但需要强调的是标准可能没有阐述所有和医疗器械相关的风险。 许多标准阐述了医疗器械的固有安全性,防护措施和安全性信息.当存在相关的安全性标准时,它们可以阐述一些或全部需要处理的特定医疗器械的风险。相反地,在缺少客观证据时,假设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就使特定的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则验证这是特定医疗器械的情况的责任归于制造商。6 6 . .掌握 YY/0316(ISOYY/0316(ISO14971)14971)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标准的范围的内容:本标准为制造商规定了一个过程,以判定与医疗器械,包22括体外诊断(IVDIVD)医疗器械有关的危

29、害,估计和评价相关的风险,控制这些风险,并监视控制的有效性。本标准的要求适用于医疗器械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本标准不用于临床决策。本标准不规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本标准不要求制造商有一个适当的质量体系。然而,风险管理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二)生物学评价1.1.掌握潜在的生物学危害:潜在的生物学危害范围很广,可能包括:a a)短期作用(如急性毒性,对皮肤、眼和结膜表面刺激,致敏,溶血和血栓形成);b b)长期或特异性毒性作用如亚慢性或慢性毒性作用、致敏、遗传毒性、致癌(致肿瘤性)和对生殖的影响,包括致畸性。(一是材料造成的生物学危害,二是机械故障引起的生物学危害。医疗器械的生物学危害,

30、包括生物污染、生物不相容性、毒性、过敏、致畸、致癌、交叉感染、致热等对人体造成的生物或化学性危害。)23指标,更是关系到产品安全性指标。3 3 . .掌握医疗器械最终产品生物学评价应考虑的因素:对每种材料和最终产品建议要考虑所有潜在的生物学危害,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潜在危害的试验都必须进行。器械总体生物学评价建议考虑以下方面:a a)生产所用材料;b b)添加剂、加工过程污染物和残留物;c c)可沥滤物质;d d)降解产物;e e)其他成分以及它们在最终产品上的相互作用;f f)最终产品的性能与特点。4 4 . .掌握进行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基本原则:预期用于人体的任何材料或器械的选择与评价需

31、遵循一定的评价程序。在设计过程中,应对衡量各种所选材料的优缺点和试验程序进行判断并形成文件。为了保证最终产品安全有效地用于人体,这一程序应包括生物学评价。生物学评价应由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对各种材料的优缺点和试验程序的适用性进行判断的专业人员进行策划、 实施并形成文件。5 5 . .掌握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时器械的分类245.15.1 按与人体接触性质分类:非接触器械,不直接或不间接接触患者身体的医疗器械;表面接触器械,皮肤、粘膜、损伤表面;外部介入器械,血路,间接、组织/骨/牙本质、循环血液;植入器械,组织/骨、血液5.25.2 按接触时间分类:a a)短期接触(A A): :一次或多次

32、使用接触时间在 2424h h 以内的器械;b b)长期接触(B B): :一次、多次或长期使用接触在 2424h h 以上 3030 日以内的器械;c c)持久接触(C C): :一次、多次或长期使用接触超过 3030 日的器械。如果一种材料或器械兼属两种以上时间分类, 建议执行较严的试验要求。对于多次使用的器械,建议考虑潜在的累积作用,按这些接触的总时间对器械进行归类十渔1K曲郸箱容性评价时,根据器械分类兼试验类型;”垩毒性、tnj(亚急性毒器械分类生物学试验25人体接触接触时间A:A:短期(2424h h)B:B:长期(2424h h3030 日)C:C:持久(3030日)细胞毒性敏性刺

33、激或皮内反应全身毒性(急性)亚慢性(亚急性)毒性遗传毒性植入血液相容性A AXXX皮肤B BXXX表 1 1C CXXX面A AXXX器粘膜B BXXX械C CXXXXX损伤表A AXXX而B BXXX26C CXXXX外部接入器械血路,向接A AXXXXXB BXXXXXC CXXXXXX组 织 /骨/牙接人A AXXXB BXXXXC CXXXX循环血液A AXXXXXB BXXXXXXC CXXXXXXX植入器械组 织 /骨A AXXXB BXXXXC CXXXX血液A Ax xx xx xXXXB BXXXXXXXC CXXXXXXXX注:本表是制定评价程序的框架,不是核对清单27器械

34、分类生物学试验人体接触接触时间 A:A:短期(24(24(24h h3030 日)C:C:持 久 (3(30 0日)慢性毒性致癌性生殖与发育毒性生物降解表面器械皮肤A AB BC C粘膜A AB BC C损伤表面A AB BC C28外部接入器械血路.间接A AB BC CXX组织/骨/牙接入A AB BC CX循环血液A AB BC CXX植入器械组织/骨A AB BC CXX血液A AB BC CXX注:本表是制定评价程序的框架,不是核对清单。298.8.熟悉常用评价试验: 细胞毒性、 刺激和致敏试验方法种类及判定标准:细胞毒性,该试验采用细胞培养技术,测定由器械、材料和/或其浸提液造成的

35、细胞溶解(细胞死亡),以及对细胞生长的抑制和对细胞的其他影响。刺激,该试验采用一种适宜的模型,在相应的部位或在皮肤、眼、粘膜等植入组织上测定器械、材料和/或其浸提液潜在的刺激作用。要测定器械、材料及其潜在可沥滤物的刺激作用,试验的进行建议与使用或接触的途径(皮肤、眼、粘膜)和持续时间相适应。致敏,该试验采用一种适宜的模型测定器械、材料和/或其浸提液潜在的接触致敏性。该试验较为实用,因为即使是少量的可沥滤物的使用或接触也能引起变应性或致敏性反应。第 1 1 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第 2 2 部分:动物福利要求;第3 3 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第 4 4 部分:与血液相

36、互作用试验选择;第 5 5 部分:体外细胞毒性3012.12.了解 GB/TGB/T1688616886 系列标准组成:试验; 第 6 6 部分: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 第 7 7 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第 9 9 部分:潜在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框架;第 1010 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第 1111 部分:全身毒性试验;第 1212 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第 1313 部分:聚合物医疗器械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第 1414 部分:陶瓷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第 1515 部分:金属与合金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第 1616 部分:降解产物和可溶出物的毒代动力学研究设计;第 1 1

37、7 7部分: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确立;7 7r r 心窿反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战运行和控制所需要的准则和向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于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并保圣成宝侏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31卸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公、迎仕质量管 5 5II白 4 4 就常;安排“形成文件”之包括任何删减和(或)不适用的细现带理干和用i超制亚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种 2 2 几种蜃我熊成,匚=1转眼l/rly=pV验证、确认和设计曜海锵麒黑言当时,I、/腑电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 *寺clcl_1_1聒百适宜的,并供的适当信息I I 现喝询攥顾客批准,让步使

38、用、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32、医用材料与器械(一)基本知识1医用材料成分与结构1.1掌握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系、晶体结构缺陷和扩散1.2掌握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结构缺陷1.3掌握聚合物材料的化学结构、晶体结构、聚集态和缺陷2医用材料的性能2.1掌握医用材料的物理性能2.2掌握医用材料的力学性能2.3熟悉医用材料的制备和加工2.4了解以下概念粘弹性、疲劳断裂、疲劳寿命、腐蚀疲劳和应力集中2.5熟悉医用材料理化性能检测技术(二)医用金属材料1医用不锈钢材料1.1掌握医用不锈钢的性能1.2熟悉医用不锈钢的应用2医用粘合金材料2.1掌握医用粘合金材料的分类2.2掌握医用粘合金的性能2.3熟悉医用

39、粘合金的应用3医用钛锲合金材料3.1掌握医用钛锲合金的性能3.2熟悉医用钛锲合金的应用4医用钛合金材料4.1了解医用Ti-6Al-4V合金的性能4.2掌握医用Ti-6Al-4V合金的应用4.3熟悉医用B钛合金的分类、性能以及应用5医用镁合金材料5.1熟悉新型生物医用镁合金材料的进展5.2熟悉多孔生物医用镁合金材料的进展5.3了解表面改性生物医用镁合金材料的进展6了解以下外科植入相关标准GB4234外科植入物用不锈钢GB17100外科植入物用铸造钻铭铝合金GB/T13810外科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YY0341-2002骨接合用非有源外科金属植入物YY0345-2002骨接合植入物YY0117

40、.1-2005外科植入物YY0117.2-2005外科植入物YY0117.3-2005外科植入物YY0117-2008骨接合植入物YY0118-2008骨接合植入物YY0119-2002骨接合植入物YY0119-2002骨接合植入物YY0120-2002骨接合植入物骨关节假体锻、骨关节假体锻、骨关节假体锻、金属接骨板金属接骨螺钉金属髓内针金属矫形用钉金属矫形用棒铸件铸件铸件Ti6Al4V钛合金锻件ZTi6A14V钛合金锻件钻铭铝合金锻件金雇昌针金属股骨颈固定钉0金属带锁髓内钉YY0346-2002骨接合植入物YY0591-2005骨接合植入物(三)医用高分子材料1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1.1

41、掌握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各类来源及其一般分类1.2掌握常见的医用高分子材料331.3熟悉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1.4熟悉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安全性能评估方法2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一般应用2.1掌握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外科整形和组织修复中的应用2.2掌握医用高分子材料在治疗中的应用2.3熟悉医用高分子材料在检测与诊断中的应用3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3.1掌握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组织相容性,主要包括高分子材料植入对组织反应的影响、高分子材料在体内的表面钙化、高分子材料的致癌性3.2掌握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血液相容性,主要包括高分子材料的凝血作用、血液相容性高的制取4生物吸收性医用高分子材料4.1掌握生物吸收性高分

42、子材料的设计原理4.2熟悉生物吸收性天然高分子材料4.3熟悉生物吸收性合成高分子材料5血液相容性医用材料设计5.1掌握血液相容性与抗凝设计原则5.2熟悉抗凝材料的表面设计5.3了解介入治疗材料、人工器官、人工血管6细胞相容性医用材料设计6.1掌握细胞的黏附、迁移、增值与分化6.2熟悉细胞相容性的影响因素6.3熟悉细胞相容性表面设计方法7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降解机制掌握医用材料的降解机制分类熟悉聚酯材料的自催化水解动力学熟悉聚酯多孔支架的降解动力学模型掌握影响聚酯降解的因素8了解一次性使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产品主要标准GB/T14233.1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GB/T14233.

43、2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GB15593输血(液)器具用软聚氯乙烯塑料YY0114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用聚乙烯专用料YY0242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用聚丙烯专用料GB8368一次性使用输液器GB18671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GB14232.1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GB14232.2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GB14232.3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四)齿科材料1口腔科修复学材料知识YY0286.1YY0286.2YY0286.3YY0286.4YY0286.5YY0286.6YY0286.7YY0585.1YY0585.2YY0585.3YY0585.4专 用

44、输 液 器专 用 输 液 器专 用 输 液 器专 用 输 液 器专 用 输 液 器专 用 输 液 器专用输液器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第4部分第5部分第6部分第7部分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一次性使用避光式输液器,重力输液式一次性使用压力输液装置用输液器一次性使用吊瓶式和分液袋式输液器一次性使用非PVC俞液器一次性使用流量可设定输液器压力输液设备用一次性使用液路及附件压力输液设备用一次性使用液路及附件压力输液设备用一次性使用液路及附件压力输液设备用一次性使用液路及附件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第4部分液路附件过滤器防回流阀分子材料7.17.2第1部分: 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

45、分:生物试验方法1部分:传统型血袋第2部分:图形符号第3部分:带特殊组件的血袋系统341.1掌握应用于口腔修复的生物材料类型1.2熟悉修复义齿所采用的生物材料的性能及应用2口腔内科学材料知识2.1掌握牙用黏结材料的分类2.2熟悉牙用黏结各类材料的性能及应用2.3掌握牙体填充材料的分类2.4熟悉牙体填充各类材料的性能及应用3生物学评价标准3.1掌握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基本原则3.2掌握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器械的分类3.3熟悉生物相容性评价的常用试验类型3.4熟悉医疗器械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时,如何根据器械分类选择试验3.5掌握常用的评价试验3.6熟悉口腔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的试验方法3.7掌握常用的浸

46、提方法3.8了解GB/T16886系列标准组成3.9了解YY/T127系列标准组成(五)医用器械1基础外科手术器械1.1掌握基础外科手术器械的结构特点及基本性能1.2熟悉基础外科手术器械的识别1.3了解基础外科手术器械的使用1.4掌握基础外科手术器械的管理方法1.5掌握基础外科手术器械的消毒措施2注射穿刺器械2.1掌握注射穿刺器械的结构特点及基本性能2.2熟悉一次性穿刺器械的质量要求2.3熟悉注射穿刺器械的管理和回收措施3普通诊察器械3.1掌握普通诊察器械的分类及用途3.2掌握体温计的种类和特性3.3了解水银体温计的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3.4熟悉各种血压计的特性和使用注意事项(六)灭菌消毒材料技术1湿热灭菌1.1掌握湿热灭菌的定义1.2掌握湿热灭菌的原理1.3熟悉湿热灭菌的验证2干热灭菌2.1掌握干热灭菌的定义2.2掌握干热灭菌的原理2.3熟悉干热灭菌的验证3环氧乙烷灭菌3.1掌握环氧乙烷的特性3.2掌握环氧乙烷灭菌的机制3.3掌握环氧乙烷灭菌工艺的基本要求、确认和监测方式3.4熟悉环氧乙烷灭菌的验证4辐射灭菌1.1掌握辐射灭菌的定义1.2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