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19 草船借箭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 “借箭” ,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 “借” 为主线, 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不
2、仅如此,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诸葛亮、 周瑜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诸葛亮, 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他神机妙算,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但他不动声色,按周瑜意愿立下军令状,并对借箭妙计进行了通盘考虑和周密安排。他算到了天气, 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也算好了人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 知道周瑜聪明过人,知道曹操谨慎多疑。周瑜,智谋过人,但他自负,妒贤嫉能。此外,文中还塑造了忠厚守信的鲁肃、多疑谨慎的曹操等人物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增添了故事的吸引力。设计理念:本教案以“大语文”观为指导,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
3、导学结合,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自读自悟,注重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从而促使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教学目标1 、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2 、分角色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教学重点: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诸葛亮、周瑜的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学难点 : 研读文本语言,从语句的前后联系中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
4、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借箭的起因。教学过程:激趣引入揭示课题1 、课件边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边出示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让学生猜猜是谁。其中你最喜欢谁?2 、现在,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个人物,就是(学生答:诸葛亮)你知道他的哪些故事?现在我们来学习他其中的一个故事。揭题、读题:草船借箭 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知的东西谈起,唤醒了孩子已有的知识储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问题: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设计意图 让学生主动去质疑问难,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二、初读课文,
5、整体感知1 、边欣赏情景教学课件,边听录音读课文。2、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学生在解读中的第一感觉很重要,利用多媒体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能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三、学习起因研读对话1 、齐读第一节。什么叫: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2 、从第二节的人物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吗?让有兴趣的两名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二节,师读旁白。边听边想:周瑜和诸葛亮进行了几轮对话?为每一轮编上序号。每一轮对话中,都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让我们再来看看,周瑜在与诸葛亮对话时,心中是怎么想的吧。
6、3 、学习周瑜和诸葛亮的第一轮对话。齐读,思考:周瑜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同桌讨论。(学生多元表达)交流:两人一组,一人读周瑜说的话,一个说周瑜的心理活动(可发挥想象,有不同答案)。过渡:显然,周瑜正在设计想陷害诸葛亮,那他怎样一步一步进行下去的呢?4、参考第一轮对话的学习方法,同桌分角色学习第二六轮对话,体会周瑜的心理活动。(提示:最后一轮,周瑜没有问话但有动作)5 、默读第一至第二节,思考:诸葛亮为什么答应周瑜如此难办到的任务?(结合介绍孙刘联合抗曹的背景)(诸葛亮其实已识破了周瑜的计划,但他以国家大计为重,为水战胜利考虑,不顾个人恩怨,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6 、小结:周瑜是步步紧逼,把
7、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从每一次对话中,我们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而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计划得逞了。真的是这样吗? 设计意图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合作学习,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四、设下悬念,吸引学生。周瑜想害诸葛亮,而诸葛亮更是立下军令状,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五、作业布置:1 、周瑜在临终曾感叹说“既生瑜,何生亮! ”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预习下文:划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思考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里。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深入学习借箭过程感受诸葛亮“神机妙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
8、习了课文的第一段,知道了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造十万枝箭的命令来设计暗算诸葛亮,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就造十万枝箭。)那诸葛亮如何用十天造十万枝箭呢?二、精读借箭过程感受“神机妙算”1 、草船借箭的过程是哪几节?(六- 九节)2、浏览课文,请用文中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诸葛亮在借箭中所表现出的才能。板书:神机妙算3 、理解“神机妙算”。(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4、围绕这个词语再次质疑。生:我想问诸葛亮为什么会如此神机妙算?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师: 大家提的问题相信都可以通过读书求得解决,现在我们集中研究:
9、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他算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点出中心问题)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心读课文,可以和同学讨论,等一会儿选择一处体会最深的讲析给大家听。5、学生全面读书,从字词句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6 、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 点出中心词后,再让学生围绕中心词质疑问难,既能让学生围绕中心有的放矢地深入学习文本,也能引起学生学习下去的兴趣。A、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知天时。1 、引导讨论:诸葛亮敢于草船借箭,他预料到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第三天四更有大雾)板:知天时2 、 细读描写大雾的句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1 ) 理解 “大雾漫天”, 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10、。闭眼感受 “大雾”板: 大雾漫天( 2 ) 理解“直到”。师:大雾漫天还不足以证明诸葛亮神机妙算,有可能碰巧,再找找哪个词语说明这是他早就料到的。( 3 ) 句式练习:把诸葛亮预料到的关键问题和他所采取的相应对策联系起来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 式说一说。3 、直到第三天四更时,他才去请鲁肃,干什么?怎么说的?( 1 ) 理解“取”。 (在诸葛亮看来,那十万枝箭,曹操早已经为他准备好了。并以鲁肃的茫然无知和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作对比,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以及对借箭成功的精确把握。)( 2 ) 有感情地读诸葛亮说的话,体会诸葛亮的内心。4、师小结:刚才我们联系到“大雾漫天、直到第三天四更
11、”这些词语, 明白了诸葛亮已经准确预计到有大雾的时间,并据此选定了借箭的时间。设计意图 语文的基本功不能忘,引导学生通过字、词、句的理解,让学生一步一步深入理解文本,从中明白诸葛亮 知天时,从而感受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B、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 晓地利。1 、 自读, 研究诸葛亮借箭船队的航行路线。划出提示航行路线(学生动手画船队航行路线。)( 1 )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 2)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 3)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 ”( 4)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2、”( 5) “诸葛亮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 ”2 、小组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3 、 看着这条航线,你想对诸葛亮说什么?用一个词(神机妙算、才智超群、有胆有识、足智多谋)4、指导朗读句子,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早就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板:晓地利顺风顺水 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C、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善于 识人心。(1) 、知周瑜1 、 默读课件上出示的句子: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用“如果就”的句子来表达句子的意 思。2 、诸葛亮为什么会有这样
13、的假设?( 1 )指名读第三节。( 2)口头完成填空。周瑜说: “是他自己说的,我可( )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迟延,造箭用的材料。( )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 ,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 ,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我。”两人一组讨论填空、交流。齐读。( 3)小结:因为诸葛亮知道周瑜妒忌他有才干会从中阻挠,所以诸葛亮要鲁肃不要告诉周瑜这件事。板:周瑜妒贤嫉能(2) 、识曹操师导:哪儿看出他算准了曹操不会派兵?(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
14、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板:曹操谨慎多疑“老师觉得诸葛亮的话并没有说完。 雾这样大,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写出来吗?”(学生练笔,写后组织全班交流。)学生交流例示: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箭一定会像下雨一样;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这 10 万枝箭我是借定了。“你们真是诸葛亮的知音啊! 既然如此,那课文为什么没把这些话写出来呢?”(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含蓄,留有回味的余地。)(3)
15、、识鲁肃师导: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他算准了鲁肃的忠厚老实)鲁肃确实忠厚守信,从哪儿看出?哪个词最能说明?( “果然”一词说明)板:鲁肃 忠厚守信设计意图用“如果就”的假设句式,按课文内容填空的练习, 并让学生发挥想像,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等一系列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再加上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会文本的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 以上A、 B、 C 几环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文本的中心问题: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深入了解一个全面的诸葛亮,感受诸
16、葛亮的神机妙算,从而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三、总结全文诸葛亮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神机妙算,用妙计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难怪当周瑜知道了草船借箭的经过,长叹一声,说(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出示讨论: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生:我觉得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生: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生: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师:根本区别在于,提到箭,周瑜想到的是什么,诸葛亮想到的是什么?由此你觉得两个人的真正差距是什么?生:创造性思维。 设计意图 ,为了弄明白周瑜为什么比不上诸葛亮,学生必须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理解文本意思,进行发散思维,那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达到目的了。四、 结束语: 我们今天读课文,知道了故事的起因、经过、 结果,边读边想象。通过体会人物的神态、心思来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预订服务合同细节条款协议
- 物流自动化仓储管理协议
- 难忘的端午节400字作文8篇
- 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与管理运营模式研究
- 2025年辽阳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 2025年哈尔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模拟考试题库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2025年婴幼儿配方食品营养配方优化策略制定
- 2025年电子美容仪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高抗冲击聚苯乙烯专用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油气钻采服务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论语》
- 高值耗材点评制度
- 钢结构加工厂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 青海盐湖海虹公司“6.16”烫伤事故调查报告
- 2025年国网配电线路专业技能竞赛理论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
- 《2025 NCCN子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 餐饮租赁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华侨港澳台学生联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晚期肾癌新视点》课件
- 法务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
- 安全专题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