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试验试验专题_第1页
初三化学试验试验专题_第2页
初三化学试验试验专题_第3页
初三化学试验试验专题_第4页
初三化学试验试验专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化学实验专题训练人和校区梁丽敏化学第二讲张静老师教学目标:学生熟练掌握酸碱盐以及各物质之间的反应的规律教学重点:分析题意教学难点:找出解题突破口教学过程1、同学们用NaaCO溶液和浓盐酸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成分进行探究。【推理假设】上述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此推测出废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CO或盐酸。【实验探究】(1)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用了如右图所示的五种物质,其中物质X是酸碱指示剂中的溶液。实验验证: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2)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

2、CO。某同学选用测出废液的pH=1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CO。3)处理废液,回收利用。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请完成如下实验方案设计。力杀加入试剂分离方法方某评价I适量Ca(NQ)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不口行,理由是n过量的蒸发结晶可行2、(20XX年江苏泰州)硫酸是常见的酸,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由于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如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腐蚀性等。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请结合有关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一会儿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性,使纸中的纤维素炭

3、化的缘故;在洗气瓶中盛放浓硫酸,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性。(2)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兴趣小组把98%勺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用10mL98%勺硫酸与10mL水配成)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得到的实验数据绘成的曲线如下图:学习必备欢迎下载081.624324D4盘56吸水质量1g吸水时间砧稀释浓硫酸时,应将缓缓地注入盛有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由上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写两点);。(3)探究浓硫酸能否使铁钝化(钝化是指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保护层,使内层金属不再发生变化可选用的实验药品有相同铁片若干、浓硫酸、稀硫酸、硫

4、酸铜溶液等。实验仪器任选。兴趣小组已经完成下表实验I和n,请你帮他们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力杀实验假设实验方案实验现象与结论I能发生钝化取一铁片先插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再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假设成立n能发生钝化取两片相同的铁片,一片放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与另一片同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假设成立你认为方案n与方案I相比,方案n的优点是请你选用提供的药品再设计一个实验,简述实验方案:某同学将一铁片插入盛有98%勺浓硫酸的试管中,无明显变化,再给试管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色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此现象说明3、(20XX年广西百色)化学小组同学对酸的性质很感兴趣,向老师提出了

5、研究硝酸性质的建议。老师高兴地答应了,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实验设计】(1)将石蕊溶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色。(2)将锌片投入稀硝酸中,预计将产生H,其名称为。【实验验证】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变色一会儿后即褪去,锌片投入稀硝酸中后,溶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气体A即变成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o【提出问题】(1)石蕊溶液变色后为何会褪色?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硝酸具有哪些特性?【查阅资料】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1)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

6、酸盐,但不生成Hao(2)含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NH3N2NONO颜色无色无色无色红棕色溶解性极易溶于水不溶于水不溶于水可溶于水或硝酸【猜想与分析】(1)小明同学认为石蕊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要证明小明的观点,应进行的操作是(2)大家一致认同红棕色气体B是NO,但对于无色气体A及变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小丽同学认为A是NH,但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小强同学认为A是N,也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经讨论,最终大家获得了A是NO的共识。NO遇氧气变成NO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探究】小红同学对硝酸能与Cu反应很感兴趣,便取了一小块铜片投入稀硝酸中,发

7、现Cu溶解,也出现上述Zn与稀硝酸反应的类似现象,她便确认生成了NO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出恰好反应的Cu和HNO的质量比为8:21,由此获得了Cu与稀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交流与反思】根据探究结果,请你解释稀盐酸跟铜不反应而稀硝酸却能跟铜反应的原因:4、(2013.北京市)(6分)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实验装置注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二融化碳-V限二/一小气球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推入充有82的瓶中气球鼓起无明显现象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瓶中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攘向外拉注射器m澄清石灰水变海浊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步骤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2)步骤中的操作是,

8、其目的是。(3)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本实验的结论是。5、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获得了两种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1)如果他想验证某瓶气体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碳,他应该选用哪种溶液?,为什么?(2)若想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他应该选用哪种溶液?为什么?6、小丽同学为了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设计了A、BC三种方法(如图10-33所示),其中可行的是.小华同学用图D所示方法也能达到鉴别的目的,则R物质是.7、某工厂化验室质量分数为20%勺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1)配制质量分数为20%勺氢氧化钠溶液50g,需要固体氢氧化钠g和水mL.(2)洗涤

9、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该氢氧化钠溶液40g,洗涤后溶?呈中性.求在这一定量的石油产品里H2SQ的质量.学习必备欢迎下载8、(2013金华)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究。【原理思路】利用NkCO与稀HfeSO反应产生CO,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样品浓硫酸第33题图甲与探【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

10、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填序号)。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装置内空气中的CO没有排出反应产生的CO未被完全吸收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第33题图乙yi实验前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拓展提高】已知NaCO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当NkCO全部转化为NaHCO,生成的NaHCO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

11、生成CO。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9、013.陕西省)(3分)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但有一些观察不到明显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的明显现象(2)CO与NaOH§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红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向一盛满CO气体的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aOH§液,迅速塞紧橡皮塞(胶塞中插有一下端系小气球的玻璃管)。然后振荡锥形瓶,会观察到小气球逐渐胀大,其主要原因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盐酸与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12、,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前,应先向NaOH§液中滴入少许。14、(2013.陕西省)(7分)小鹏与小明做完酸、碱、盐相关性质实验后,很感兴趣地把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一起,看到有大量气泡生成。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很好奇,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为是什么?【猜想彳四设】猜想N*SQ、NkCO猜想NaSQ、NaCO、NaOH猜想N*SQ、HkSO、NaCO猜想N*SQ、H2SQ猜想N&SQ上述猜想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猜想(填序号)。【实验探究】小鹏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儆,发现溶液颜色无变化,据此,他认为猜

13、想是正确的。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小明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探究,你认为猜想(填序号)是正确的。【拓展应用】工厂与实验室的酸性废水必须处理至中性再排放,这样做的意义是(答一点即可)15、(2013.大连市)(5分)某面包膨松剂由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钱两种物质组成。化学小组为验证该膨松剂的成分,查阅资料,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实验开始前弹簧夹都处于关闭状态)资料:膨松剂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2NaHCOK&CO+HO+COTNH4HCO-NH3T+HO+COT;-通常状况下,1

14、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为氨水。(1)是否需要将装置B中的水换成澄清石灰水,说明理由。(2)如果没有装置C,可能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什么?(3)利用上述装置验证膨松剂的成分,简述实验操作及判断依据。16、(2013.兰州市)(6分)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右图所示。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和蒸储水中的一种。(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蒸储水,理由是。(2)为确定该液体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一: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粉末。没有气泡产生。该液体不是过氧化氢

15、溶液。步骤二: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钢溶液。该液体是稀硫酸O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反思交流】(1)大家认为标签受损的原因可能是;(2)如果该液体是过氧化氢溶液,则步骤一中产生的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17、(2013.河南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剂。(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用化学原理解释该现象。(3)右图中,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烧杯中溶液可能是什么?(写出一组即可)18、(10分)(2013张沙)小宁和小明同学学习完酸、碱、盐后发现:碱溶液能使酚酗:试

16、液变红,NstCQ溶液也能使酚酬:试液变红.碱溶液使酚血: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O+,那么N%CQ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使酚酬:试液变红呢?小宁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小宁和小明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1)NaCQ属于(填“酸”、“碱”、“盐”);(2)实验的目的是为了;(3)实验n加入蒸储水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血:试液变红,小明同学认为实验n没必要做,你认为小明的理由是;(4)实验出滴入NaCO溶液,震荡,酚酗: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后,震荡,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了(提示:CaCl2溶液呈中性)由实验I、n、出得出结论:溶液中的C

17、Q2以使酚酗:试液变红;(5)小明同学在和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stCO溶液能使酚血: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CQ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斤溶液«««N'CO.常海(11把19、(2013.荆州市)化学实验室需经常取用NaOH§液,当多次揭开其瓶盖后,同学们猜想该试剂可能部分变质了,若这种猜想通过实验验证是正确的,请完成下列各题:(1)NaOH溶液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下面是小强同学设计的验证过程,请根据实验现象和你的理解填写下列空白处: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用试管取待测

18、液少量,向其中滴加稍过量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十=+BaCO3J溶液中含CQ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后,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呈红色溶液中含OH(3)若将中加入的溶液换成某盐溶液,会产生与中不同的实验现象,也可得出中相同的结论。写出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一种符合条件的盐的化学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破损们对20、(2013.莱芜市)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是,是CaCl2.【收集资料】CaCl2水

19、溶液呈中性。(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力口猜想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CG;猜想二:猜想三:NaOH(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猜想一”不成立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4)【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实验结论分别取少重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B中加入溶液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

20、,B中没有沉淀“猜想一”成立“猜想二”成立“猜想三”成立21、(2013.泸州市)某无色溶液中可能有Na*、Md+、Fe-Cl>OH、SO”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经pH试纸测定,t溶液的pH为11。由此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一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有。SO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Q与22、(2013.佛山市)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的危害,煤燃烧产生的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aSO)。已知:HfeSO易分解生成水和SO,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bSO;HbSO和SO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1) 酸雨是pH小于的降雨。(2) 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

21、SO,以生石灰(Ca。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与Q化合生成CaSO,化学方程式为(3) 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2SQ反应制备SO,NaSO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 小鸿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的中盐成分进行如何探究: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份是什么?进行彳|想猜想1:只有K2SO猜想2:猜想3:既有K2SO,也有K2SO实验探究邛艮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钢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1各取2mL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只试管2向A试管

22、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随即滴入几滴红色品红溶液证明含有K?SO3向B试管中,加入,再加入足量的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气体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2SQ,则猜想3成立23、(2013.泸州市)化学实验常伴随明显的实验现象,但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了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2mlNaOH§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酬:试剂,振荡。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2)上述实验现象证明:随着稀硫酸的滴入,溶液碱性。这是由于由此证明,上述实验过程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24、(2013.泸州市)甲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盐酸酚觥碳酸钠HJ1谒(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2)在C组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