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态学知识点_第1页
普通生态学知识点_第2页
普通生态学知识点_第3页
普通生态学知识点_第4页
普通生态学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生态学概念: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相互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生态环境问题:在全球变化中,比较严峻的,最引人关注的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酸雨、荒漠化及生态安全等生态问题。3、可持续性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久持续发展和安居乐业。4、系统分析的概念:是在明确研究目的和系统边

2、界的基础上,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层次结构及各组分间相互影响的定量关系,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对系统结构优化,使系统具有功能整合作用的研究过程。5、系统分析的途径:黑箱法:完全忽略系统的内部结构,只通过输入或输出的信息来研究系统的转化特征和反应特征的研究途径。白箱法:建立在对系统的组分、构成及其相互联系,有透彻了解的基础上的系统研究方法。灰箱法: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功能只了解一部分,来研究其整体功能。6、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内、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存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功能整体。7、生态系统按人类对生态系统影响程度

3、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表:不同生态系统的比较)比较内容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组成组成成分复杂生物成员简化,生产力提高,抗逆性下降,环境被改造,更有利于部分失误生物被按特定的目的筛选,环境要素为特定生物而设计结构自然结构优化结构组装结构系统目的及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及繁荣提供人类所需的产品研究,产品,人类,生活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能,自然辅助能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工业能稳定性稳定亚稳定不稳定稳定机制非中心式调控,自然信息调控,生物间相生相克,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非中心式调控与中心是调控相结合,自然调控,人工直接调控,社会经济间接调控 中心是调控,人

4、工调控开放程度开放程度小开放程度大相对封闭8、森林生态系统的效应:(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调节气候,增加降雨;(3)、防尘固沙,保护农田; (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5)、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9、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为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而加入大量非自然资源;、人的管理使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大为降低,从而使生态系统中特定的食物产量达到最大;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植物和动物并非完全是自然选择下形成的,而是在人工选择下形成的、农业生态系统收到来自外部有目的地调控,并非向自然生态系统那样,通过内部亚系统的反馈来实现对系统的调控。10、生态系统服务:是指

5、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是对人类存在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11、趋异适应:同种生物适应不同环境产生不同的适应。 趋同适应:不同生物适应相同的环境产生了相同的适应。12、生态位:生物完成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称为生态位。13、环境因子:构成环境的各要素。14、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生态因子的类型: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15、生态适应:是生物处于特质环境条件(特别是极端环境)之下发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的改变。这种改变有利于生物在新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16 、G

6、aia假说:地球大气的化学成分、温度和氧化状态,受天文的、生物的或其他的干扰而发生变化,产生偏离,生物通过改变其生长和代谢,如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呼吸作用O2释放CO2,还有排泄、分解废物等,对偏离做出反应,缓和地球表面的这些变化。17、限制因子: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生存发展的多种生态因子,当某种生态因子不足或过量都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该因子即为限制因子。18、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定律:、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生态因子的主次作用;、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 、同等重要、不可替代和补偿作用、因子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19、土壤生物的生态效应(4点): 、促进

7、了成土作用:母岩风化的矿化物质并不是土壤,还要加入有机物质,经过生物的作用才能形成土壤,生物对土壤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种植于土壤中的深根植物,挖掘土壤的动物和数量巨大的微生物的活动大大改善了土壤的结构,孔隙度和通气性,土壤动物打洞疏松了土壤,加速了土壤的风化作用,改善了土壤的水热状况。、提高土壤质量:经蚯蚓作用的土壤在有效磷、钾、钙含量等多方面都有明显的增加,动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析和合成含氮的高分子腐殖质化合物,使土壤腐殖质化。、对土壤覆盖层的影响:动物的活动改变了土表的局部形态,如从土层中掘出大量土壤堆积成丘状增加土表面积,排泄物还增加了土壤腐殖质。20、种群:特定时间

8、,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群称为种群。种群的特征(3个):空间特性: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和分布方式。数量特性:有一定的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遗传特性:有一定遗传组成,有进化、适应能力。21、种群生态学:以生物种群及其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群体属性,包括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的统计特征、数量动态及?规律,种群为个体分布及种内、种间关系。22、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环境中可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多少。种群对物质和能量利用效率的高低。生物种群营养级的高低。种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23、种群的三种年龄结构: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图,透彻理解)24、内禀增长率 (生物潜能) :种群在不受环境

9、条件限制下,即食物充足、无种内竞争、无天敌、具有稳定的年龄结构并且光、温度等环境条件处于最适状态,种群以指数方式增长,此时的种群增长率最大,称为内禀增长率。25、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26、种群调节理论: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认为种群参数受大气条件强烈影响。生物学派:主张捕食、寄生、竞争等生物过程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食物因素:强调食物因素的学者也可归于生物学派。自动调节学说:上述学说重点集中于外源性因子,主张自动调节学者则将研究焦点放在动物种群内部。自动调节学说又分为行为调节、内

10、分泌调节和遗传调节等。27、生态对策-r-选择和k-选择的比较r-选择k-选择特点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殖率高,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种群密度较稳定适应气候多变,不可预测,不确定较稳定,可预测,比较确定死亡情况多灾多难的,随机的,非密度制约的,较有选择性,密度制约的群体大小随时间变化,平衡点无,通常处在环境的K值以下,未饱和,有生态真空,每年需要生物重新定居随时间变化不大,平衡点处在或间接环境的K值上下,饱和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弱不一,一般较弱通常较激烈选择有利的方面种群迅速发展,提高最大增长率,繁殖早,体重小发展慢,增强竞争能力,降低资源阈值,繁殖晚,体重大生活史短

11、,通常不到一年长,通常长于一年举例昆虫,细菌,杂草及一年生短命植物乔木,大型肉食动物28、种群分布类型: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29、阿利氏原则:一个物种种群的聚集程度和密度一样,随种类和条件而变化,过疏(缺乏群聚)或过密都可能有限制性影响,种群总是避免过分分散和过分拥挤,使种群内个体能获得最佳的活动和生存条件。30、协同进化: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过程。31、如何判断比较物种在群落中的重要性:一个物种与群落中的生态位超维空间的分数。该物种所利用的群落资源(如光、水、食物)的分数。它所实现的群落生产力的分数。32、导致群落水平结构的复杂性的原因:亲代

12、的扩散分布习性。 环境异质性。 种间相互作用的结果。33、边缘效应: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这一现象称为边缘效应。34、中度干扰假说:中度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理由:再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缺口,如果干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因而多样性较低。如果干扰间隔期很长,使演替过程能发展到顶级期,多样性也不高。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中度干扰假说:生物群落不断经受着各种随机变化的事件

13、。有些学者认为干扰扰乱了顶级群落的稳定性,使演替离开了正常轨道。而近代多数生态学家认为干扰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态现象,它引起群落的非平衡特性,强调了干扰在群落结构形成和动态中的作用。35、群落演替:随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内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群落的演替。36、群落演替的特征:群落演替是有一定方向的、具有一定规律的、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物理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演替的类型、方向和速度,但演替是群落本身所控制的。当群落演替到了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再进行,以相对稳定的群

14、落为发展顶点。37、演替的四个阶段:互不干扰阶段、相互干扰阶段、共摊阶段和进化阶段。38、掩体的类型: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不同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39、顶级群落:演替中,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生物群落通过复杂的演替,达到最后成熟阶段的群落是与周围物理环境取得相对平衡的稳定群落。40、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41、食物链的类型:草牧食物链(捕食食物链、活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混合食物链。42、食物链、食物网的意义:食物链环节受损,食物网关键环节破坏会造成生态平衡失调。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各类食

15、物链总是协同作用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食性复杂,一种生物是多种生物的食物,一种生物以多种食物为食。食物链、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43、十分之一定律:生态系统中,能量在食物链上流动,上一营养级大约能固定下一营养级能量的10%。44、能流图解:说明:鱼塘可以看作是一个生产者、消费者及能量物质存储库所共同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在这里,生产者指水生的绿色植物(浮游植物),消费者实际上包括动物和微生物两大类以现成有机物为能量来源的生物群。其中,动物则是由簇于食物链不同营养级上的草食者、肉食者及食碎屑者所组成,包括 浮游动物和各种鱼类。人们通过不是活动吧喜爱能与送到市场出售,捕鱼所需的生产资料和

16、服务则需用卖鱼的收入来购买。鱼塘自身具有一定的自我维持能力,可以不断转化固定日光能及使营养成分再循环,但它与外系统仍存在着空气、养分、水等的自然交换以及人为控制下的输入与输出,系统的开放程度愈大这种交换愈频繁。45、怎样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1)生产力即为生态系统中一定空间内的生物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有机物质积累的速率。(2)初级生产:是指地球上的各种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辐射能以有机物质的形式贮存起来的过程。(3)次级生产:是指生态系统初级生产以外的生物有机体的产生,即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所制造的物质和贮存的能量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转化形成自身的物质或能量的过程。(4)

17、提高初级生产的措施:培育高光效物种。 增加有效光和面积:增加绿色植被覆盖,消灭裸地; 建立合理作物群体结构,实行间套种; 改善养分、水分的物质与能量的供应条件。(5)提高次级生产的途径:合理利用资源。 注意饲养量和饲料量的协调。采用配合饲料结构。 控制动物活力。46、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在不同层次、不同大小的生态系统中,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47、物质循环的基本形式:根据范围不同分为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1)地质大循环:指化合物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体有机体内,然后有机体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

18、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经过五大自然圈循环后,再被生物圈利用的过程。地质大循环的特点:时间长,范围广,是闭合式的循环。(2)生物小循环:生态系统环境中的元素或化合物被生物利用后返回环境,不经过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又相继被生物利用的过程。生物小循环的特点: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式的循环。48、物质循环的类型:主要特征气相型循环沉积型循环元素类型有气态化合物或分子(C、H、O、N、Cl等)无气态化合物或分子(P、Ca、K、Na、Mg等)主要贮存库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循环速度快慢运动方式扩散沉降,抬升,风化,溶解抗干扰能力强弱循环性质完全循环不完全循环49、物质循环的特点:物质不灭,循环往复。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物质循环的生物富集。 生态系统对物质循环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物质循环中生物的作用。 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50、生态系统信息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