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动物学教案王茂先 编写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教案课程名称动物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主讲教师王茂先职称讲师课程简介“动物学”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主干基础课。其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掌握动物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动物类群及其系统进化和发育,动物与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为后续的动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进化论、生态学和发育生物学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获得从事动物学教学和动物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技能。自2000年开始开设本科动物学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教学,课程为一学年。经2005年12月教学大纲修订,课时调整为128学时(其中
2、理论68学时,实验60学时)。多年来动物学课程在多位老师的辛勤努力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稳步提高,动物学课程被韩山师范学院认定为“合格课程”。2006年5月动物学课程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培育)。多人获得韩山师范学院教学优秀成果奖等。课程要求1、“动物学”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主干基础课。其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掌握动物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动物类群及其系统进化和发育、动物与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为后续的动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进化论、生态学、发育生物学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本课程应保证和加强动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使学生掌握动物学的系统知识,具有胜任中学动物学教学工作的能力、开展动物保护的能力和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2、根据动物学课程的教学和培养目标,设计课程结构体系包括四方面:(1)动物学基本理论传授;(2)基本理论知识的验证、基本技能的培养;(3)动物学能力(教学、科研、组织、动物及环境保护等)的培养和提高;(4)毕业研究论文。3、动物学基本理论的传授和继承,介绍动物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动物系统演化为顺序,以代表动物为基础,系统介绍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机能和个体发生、动物演化的基本规律及其系统分类,体现动物科学的系统性、完整性、时代性;体现地区特点(常见、濒危及具有经济价值的动物种类
4、),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可持续性发展服务。4、基本理论知识的验证、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实验室教学为主要形式,验证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初步培养学生的动物学能力。5、动物学动手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野外教学、实习、考察等形式完成。6、教学内容的取舍以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为标准,以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动物学能力为出发点,并能体现动物科学的系统性、完整性、时代性及地域特点。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 (1学时)内容要点:动物学的定义;主要分支学科及相关关系;研究动物学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国内外动物学发展概况;物种的概念及命名法则。第一章
5、160;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1学时)内容要点:细胞的特征、化学组成、结构;四大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机能;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4学时)内容要点:门及各纲的主要特征;各纲代表动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结构与机能的关系;各纲的重要类群及分布;原生动物的生态及与人类的关系。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0.5学时)内容要点: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原生生物与后生生物;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早期胚胎发育的几个主要阶段(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胚层的分化);生物发生律;多
6、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及主要内容。第四章 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 (1.5学时)内容要点:海绵动物门的体形、结构特点及其低等性、原始性;扁盘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第五章 腔肠动物门 (1.5学时)内容要点:门的主要特征及本门动物在动物进化上的重要位置;代表动物水螅的结构特征和生活史(世代交替现象);水螅、钵水母、珊瑚三个纲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1.5学时)内容要点: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涡虫、吸虫和绦虫三个纲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分类及生活史;寄生虫与寄主的相互关系。第七章
7、160; 原腔动物 (1.5学时)内容要点: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人蛔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史特点;几种重要、常见的线虫;轮虫动物门形态特征及生活史;腹毛动物、线形动物的形态特征。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 (4学时)内容要点: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分节、次生体腔的出现在演化上的意义;代表动物环毛蚓的形态结构特点;多毛纲、寡毛纲和蛭纲的主要特征及异同。第九章 软体动物门 (4学时)内容要点: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及其代表动物的形态特征及异同;各纲的分类依据和分类概况(亚纲或目);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8、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 (8学时)内容要点:门的主要特征;甲壳、肢口、蛛形、多足和昆虫纲的代表动物、形态特征、分类(昆虫纲到目);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等。第十一章 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箒虫动物门 (0.5学时)内容要点:三门动物的主要特征。第十二章 棘皮动物门 (1.5学时)内容要点: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棘皮动物的分(海星纲、海胆纲、海参纲、蛇尾纲的主要特征);棘皮动物的经济意义。第十三章 半索动物门 (0.5学时)内容
9、要点:柱头虫的主要特征;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地位。第十四章 脊索动物门 (1学时)内容要点: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及次要特征;各亚门各纲的主要特征概述;柄海鞘的外形、内部构造、逆行变态;文昌鱼的外形及内部构造;头索动物在动物进化中的意义。第十五章 圆口纲 (1学时)内容要点:圆口纲外形及构造特征;分类及生态。第十六章 鱼纲 (4学时)内容要点:鱼纲的主要特征(体形与皮肤、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循环、神经感觉、排泄、生殖等系统);鱼纲分类(软骨鱼系、硬骨鱼系各
10、亚纲及各总目的特征及代表);板鳃与瓣鳃的概念;鱼类的经济意义及洄游。第十七章 两栖纲 (4学时)内容要点:水生到陆生的转变;纲的主要特征(骨骼、消化、循环、呼吸、生殖等系统);分类:蚓螈目、蝾螈目和蛙形目;经济意义。第十八章 爬行纲 (4学时)内容要点:羊膜卵及其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爬行纲的躯体结构(骨骼、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生殖等系统);分类:喙头蜥目、龟鳖目、蜥蜴目、蛇目和鳄目等五个目的主要特征及类群;爬行类与人类的关系(益处及危害,毒蛇的识别及蛇伤防治)。第十九章
11、60; 鸟纲 (6学时)内容重点:恒温及其意义;鸟纲的躯体结构(外形、皮肤、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神经感觉、生殖等);鸟纲的分类:(二亚纲、三总目、七个生态类群)及其主要特征,代表动物举例;鸟类的繁殖及迁徙;鸟类与人类的关系(捕食害虫、狩猎、鸟害等)。第二十章 哺乳纲 (6学时)内容要点:哺乳纲的主要特征以及胎生哺乳的意义;哺乳纲躯体结构(外形、皮肤及衍生物、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神经及感官、内分泌、生殖);哺乳纲的分类:原兽亚纲、后兽亚纲的主要特征,真兽亚纲的分目(特征及代表种类);哺
12、乳类的保护、持续利用与害兽防治。第二十一章 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 (0.5学时)内容要点:原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鱼类的起源和演化;两栖类的起源和演化;爬行类的起源和适应辐射(恐龙的兴衰及绝灭的原因);鸟类的起源(始祖鸟的特征及意义)和适应辐射;哺乳类的起源和适应辐射;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二十二章 动物进化基本原理 (0.5学时)内容要点:生命的起源;动物进化的证据(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古生物学、动物地理学、生理与生化、遗传学);进化理论:拉马克学说、达尔文学说等;动物进化形式与种系发生;物种
13、及形成。第二十三章 动物地理分布 (0.5学时)内容要点:生物圈;动物的分布;世界(6个界)及我国(7个区)动物地理区系划分。第二十四章 动物生态 (0.5学时)内容要点:生态因子;种群的概念及特征;群落的概念及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物质、能量流动;环境保护。附: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简要说明,详见实验课大纲)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无脊椎动物部分:学习眼虫、变形虫、疟原虫、草履虫、水螅、涡虫、蛔虫、环毛蚓、河蚌、乌贼、对虾等动物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掌
14、握它们所在门和纲的基本特征,并认识一些常见的代表动物;脊椎动物部分:学习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解剖及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掌握它们所在纲和目的基本特征,并认识一些常见的代表动物。每章重、难点及授课内容绪 论重点:动物学的目的与任务、研究方法和分类知识难点:分类知识授课内容:第一节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生物界的地位生物的种类繁多,目前已鉴定的约有200万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发现的种还会逐年增加,有人(R.C.Brusca等,1990)估计,约有2 000万-5 000万种有待发现和命名。六界分界法:1、 动物界:多细胞、真核、无细胞壁及叶绿体、无光合作用、吞噬营养2、 植物界
15、:多细胞、真核、有细胞壁及叶绿体、能行光合作用3、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细胞有核膜及胞器、真核4、 原核生物界:单细胞、虽含核酸但无核膜及胞器、原核5、 真菌界:多细胞、细胞有细胞壁无叶绿体、无光合作用、有吸收作用6、病毒界:无细胞结构、只是一团核酸或蛋白质、无独立代谢、内寄生生命的进化历史经历了4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非细胞阶段;第二阶段:从非细胞到细胞;第三阶段: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第四阶段:从单细胞真核生物到多细胞真核生物。第二节 动物学的概念一、概念动物学(Zoology)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二、动物学的主要分科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6、分5大类:1、 系统动物学: 包括分类、生态、分布、进化等2、 形态学: 包括比较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胚胎学、古生物学等3、 生理学: 包括人体生理学、动物生理学、比较生理学、生理化学等4、 实验动物学: 包括动物遗传学、实验胚胎学等5、 分子生物学按研究的动物对象分为:原生动物学、寄生虫学、贝类学、甲壳动物学、昆虫学、鱼类学、两栖爬行动物学、鸟类学、兽类学等。与医学、农学、物理、化学等相互渗透,形成了许多边缘学科。第三节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动物学的研究必须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工作方法。可分三步:1、 观察和记述阶段2、 假设阶段3、 实验阶段研究方法:1、 描述法2、 比较法3、 实验法第四节
17、 动物分类的知识已知的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还在不断地发现新种,若无科学的分类方法,研究起来将杂乱无章,需进行系统的分类。一、分类依据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很多。现用自然分类系统:以形态或解剖学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总和为基础,根据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古生物学等方面的许多证据为依据,基本能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科学的发展及学科渗透又建立了新的分类准则:生化准则、免疫准则等。还不完善。二、分类等级界 Kingdom门 Phylum纲 Class目 Order科 Family属 Genus种 Species 三、物种和亚种的概念1、 物种2、 亚种四、动物的命名双名法:每一个动物都应有
18、一个学名,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者是属名,后者是种名。五、动物的分门1、分门的依据 细胞数量及分化体型胚层;体腔;体节;附肢;内部器官的布局和特点2、门数:34门思考题:1. 生物分界的根据是什么?如何理解生物分界的意义?2. 物种的概念是什么?试说明“双名法”是怎样给物种命名的。第一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重点:1、四大基本组织的特点2、个体发育过程难点:结缔组织类型及其特点授课内容:第一节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一、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与其机能相适应;肌细胞纤维形或纺锤形;神经细胞星形二、细胞的大小 一般0.540m,1030m为多,个别细胞较大,如鸟卵等。
19、三、细胞分裂 细胞周期: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细胞分裂的类型: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四、细胞的寿命第二节 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一、组织同形态、同功能、同来源的一些细胞集合在一起,加上其中非细胞形态的间质,共同完成某一功能,称为组织。通常分为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一)上皮组织密集的细胞+少量细胞间质。位于动物体表、器官表面及内腔的内壁。(二)结缔组织特点: 具有发达的细胞间质,细胞分散于细胞间质中。结缔组织种类多.种类: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弹性结缔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血组织、脂肪组织、骨骼组织。(三)肌肉组织(mus
20、cular tissue)由肌肉细胞组成。肌肉细胞又称肌纤维,根据肌纤维的结构和机能特点,肌肉组织可分为平滑肌、横纹肌和心肌。(四)神经组织(nervous tissue)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具有高度发达的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能力,神经胶质细胞有支持、营养、保护和修复的功能。二、器官和系统(一)器官: 如果不同的组织共同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而且它们在一起形成了一定形态特征和结构功能单位,这个整体称为器官。如眼、鼻、耳、肠等(二)系统: 当若干器官一起共同完成生命的一项功能时,就构成系统。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思考题:1动物细胞在形态结构和机能上有哪些共同特征?2细
21、胞膜有哪些重要作用?对动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有何重要意义?3细胞质各重要成分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4细胞核的结构及其主要生理机能是什么?与细胞质有何联系?5研究细胞周期有何实践意义?6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何生物学意义?7动物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重点:原生动物的形态结构及生理。难点:1.原生动物的呼吸、营养、排泄。2.寄生原生动物的生活史。授课内容: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一、原生动物是身体有单个细胞构成的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体型微小,长约30300m ,最小的利什曼原虫只有23m,最大的(某些有孔虫
22、)可达10cm左右。二、原生动物由单细胞构成,具有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外,还具有动物细胞所没有的特殊细胞器(类器官,如胞口、胞咽、伸缩泡、鞭毛等 ),完成运动、消化、排泄、生殖、感应等各种生理机能。三、原生动物体表的细胞膜,有的种类极薄,称为质膜,不能使身体保持固定的形状,体形随细胞质的流动而不断改变。四、原生动物通过鞭毛、纤毛、伪足等来完成运动。主要有三种营养方式。五、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又有四种方式,包括二裂(有纵二分裂和横二分裂两种)、复分裂、出芽、质裂等。有性生殖包括配子生殖(同配生殖、异配生殖)、接合生殖(纤毛虫特有的)等
23、。六、包囊和适应:生活环境恶化时,许多原生动物体表分泌物质把自身包裹起来,形成所谓的包囊,不吃不动以保证自身度过干燥、严寒、酷暑等不良环境,且易被风带到其他地方。第二节 原生动物门的分类原生动物约有4.4万种,其中化石种类2万种,营自由生活的1.7万种,寄生的约0.68万种。仅介绍其中重要的四个纲。一、鞭毛纲(Mastigophora)(一)代表动物眼虫(Euglena)1、生活环境眼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水沟、池沼或积水中,其单细胞的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在温暖季节可大量繁殖,使水呈绿色。2、结构特征虫体梭形,前端钝圆,后端尖,长约60m。体表覆有具弹性的表膜,具沟和嵴交替排列形成的斜纹表
24、膜,使眼虫保持一定形状,又能做收缩变形运动。虫体中部稍后有一个大而圆核,生活时透明。体前端有一胞口(Cytostome),不能进食,只排出多余水份,后连一膨大的储蓄泡(reservior)。一条鞭毛 (flagellum)从胞口中伸出,鞭毛是细胞表面能动的突起。眼点由埋在无色基质中的类胡萝卜素组成;光感受器(photoreceptor)是靠近鞭毛基部的膨大部分,能接受光线,与进行光合作用的营养方式有关,眼点和光感受器普遍存在于绿色鞭毛虫体内。绿眼虫具有三种营养方式。副淀粉粒是眼虫类特有的,与淀粉相似,但与碘作用不呈紫蓝色,其形状大小是分类依据。绿眼虫所行纵二分裂生殖是鞭毛虫纲的特征之一。(二)
25、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1、 以鞭毛为运动器,通常14条,少数种类具有较多鞭毛。2、 营养方式有光合营养、渗透营养、吞噬营养等。3、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为纵二裂(绿眼虫),出芽(夜光虫);有性生殖有同配生殖(盘藻虫),异配生殖(团藻虫)。4、 环境不良时能形成包囊。(三)鞭毛纲的重要类群 鞭毛纲已知约有2000种,依营养方式不同分为2个亚纲。1、植鞭亚纲(phytomastigina) 自由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中,种类多,形状各异,单体或群体。具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2、动鞭亚纲(Zoomastigim) 无色素体,不能自己制造食物,异养,自由生活或寄生。二、肉足纲(Sarcodina) (一)代表动物
26、大变形虫(Amoebaproteus) 1、生活环境 大变形虫生活在清水池塘或水流缓慢的浅水中,在富生藻类的浅水中分布较多,于水中植物或其他物体的粘性沉渣中。其最大特点是体型随原生质的流动而经常改变,故名。2、结构特征 变形虫结构简单,体长约 200600m,体表为一层极薄质膜。质膜下的一层外质(Ectoplasm)特点是,无颗粒,均质透明。外质之内的内质 (Endoplasm)特点是,具颗粒,可流动,不透明,含有扁盘形的细胞核、伸缩泡、食物泡等。变形虫只进行二分裂无性繁殖。(二)肉足纲的主要特征 1、 广泛生活于淡水、海水中,也有寄生种类。2、 体表仅有极薄的质膜。3、 细胞质明显分为外质和
27、内质。内质又分为可相互转换的凝胶质和溶胶质。4、 虫体裸露,或质膜外具石灰质或几丁质或矽质外壳。5、 通常二分裂繁殖,除有孔虫和放射虫外,一般不行有性生殖,形成包囊者极为普遍。6、伪足是本纲动物运动、摄食的细胞结构,依形态结构不同,分为四种:叶状伪足(Lobopcdium),丝状伪足(Filopodium),根状伪足(Rhizopodium),轴伪足 (Axopodium)。 (三)肉足纲的重要类群 肉足纲约8000多种,依伪足形态不同分为二个亚纲。1、根足亚纲 生活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还有的寄生,伪足为叶状、指状、丝状或根状。变形虫种类很多,但伪足大都似大变形虫,有的与人关系密切。2、辐足
28、亚纲(Actinopoda) 在淡水或海水中营漂浮生活,具轴伪足,体多呈球形。三、孢子纲(Sporovoa)(一)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plasrnodium vivax GrassiFeletti) 疟原虫能引起疟疾(打摆子),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4种。配子生殖孢子生殖 (二)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寄生种类,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一定阶段有,异养,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世代在脊椎动物(或人)体内,有性世代在无脊椎动物体内。先进行无性裂体生殖,再是有性的配子生殖,最后是无性孢子生殖。(三)孢子纲的重要类群 四、纤毛纲(Ci
29、liata)(一)代表动物大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 Ehrenberg)1、生活环境:在有机质丰富的污水沟或池塘中,2、形态结构:形似倒置的草鞋,前端钝圆,后端稍尖,长约150300m。细胞质分为内质和外质。虫体表面为表膜。全身满布纤毛,纤毛有节奏地摆动,使虫体旋转游泳,纤毛从体前端开始有一斜沟伸向体中部,沟端有口故称口沟。呼吸作用通过体表进行。通常行横二裂生殖,每天可分裂12次,有时进行接合生殖,交换小核后一个个体发育为4个个体以增加生活力。 (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 体表具纤毛。纤毛结构与鞭毛相同,但短而数量多。纤毛运动时节律性强。具表膜下纤毛系统,细胞核分为大、小核
30、,多具摄食的胞器。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三)纤毛纲的常见种类 第三节、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原生动物研究不仅对了解动物演化是重要的,而且和人类的关系也比较密切。思考题: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的单个细胞有何异同?3单细胞动物的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区别?4鞭毛的超微结构及其运动机理是什么?5鞭毛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6简述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形态、生活史及防治原则。7何谓变形运动?变形运动的机理是什么?8肉足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9简述痢疾内变形虫的形态、生活史及防治原则。10简述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危害及防治原则。11疟疾复发的根源是什么?12疟原虫的超
31、微结构观察显示出哪些新观点?13孢子虫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4纤毛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5研究原生动物有何经济意义?第三章 动物的胚胎发育和多细胞动物的起源重点:原肠胚的形成、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生物发生律、多细胞动物起源的证据。难点:胚后期、端细胞法、吞噬虫学说。授课内容:一、繁 殖 动物产生后代的现象称之为繁殖。繁殖不仅使个体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保持种群的延续。概括起来,可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 (一)无性繁殖 是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体直接产生子代的最简单的繁殖方式。这种方式多见于低等动物。 1分裂生殖 即亲体通过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分裂,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个体。形成两个相等
32、的新个体的,称为二分裂(包括横二裂和纵二裂);形成多个新个体的,则称复分裂。前者如草履虫、绿眼虫,后者如放射虫。 2出芽生殖 以出芽方式由亲体产生芽体,再与亲体分离,发育成新个体,或不与亲体分离,而形成群体。如水螅类及其他腔肠动物。 3孢子生殖 即由母体产生许多孢子,不经结合而直接形成新个体。为孢子虫所特有的生殖方式。 4再生 即动物体一部分在损坏、脱落后,重新恢复其所丧失的部分,以保证其个体的完整性。如水螅及扁形动物等。(二)有性繁殖是由雌雄细胞结合而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由于有性生殖的新个体,从亲代双方获得不同的遗传特性,而有更强的生命力。 1配子生殖2接合生殖 孤雌生殖 又叫单性生殖,即
33、雌性所产生的卵,不经受精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二、发 育在动物的生活史中或演化过程中,形态、结构和机能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叫发育。因此,发育可分为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有性繁殖的多细胞动物,其个体发育全过程,可分为胚前期、胚胎期和胚后期。(一)胚前期此期发育始于精、卵细胞的产生,终于其成熟。精(卵)原细胞通过多次有丝分裂,数量不断增殖,进入生长期,精(卵)细胞体积增大成为初级精(卵)母细胞。精(卵)母细胞在生成过程中,必须经两次连续的成熟分裂,才能形成成熟的精子或卵子。 (二)胚胎期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很复杂,不同类的动物,胚胎发育各有其特点,但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几个相同的阶段。1受精 精子
34、与卵子结合为一个细胞称受精卵或叫合子这个过程就是受精。受精卵(合子)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2,卵裂 受精卵的分裂称为卵裂。它是一种特殊的分裂方式,即在每次分裂之后,未到新细胞长大就继续不断地分裂下去,因此分裂成的细胞就越来越小,这些细胞叫做分裂球。3囊胚的形成 卵裂后分裂球形成中空的球状胚,称为囊胚。囊胚中间的空腔叫囊胚腔。囊胚壁的细胞层叫囊胚层。4原肠胚的形成 囊胚进一步发育形成原肠胚,出现了内、外两胚层和原肠腔。原肠胚形成在各类动物有所不同,形成的方式有:内陷、内移、内转、外包、分层。5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 从扁形动物开始,在内、外胚层之间,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形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 端
35、细胞法 (2)体腔囊法(三)胚后期 包括幼体的生长发育、性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时期。根据幼体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成体的差异程度,将胚后发育分为两大类型。1无变态发育 2变态发育 三、生物发生律生物发展史可分为两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动物的进化过程),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四、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一)群体学说大多数学者认为,多细胞动物起源于群体鞭毛虫类似的祖先。对此也有两种假说:1、原肠虫学说2、吞噬虫学说(二)合胞体学说认为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多核纤毛虫的原始类群,后生动物的祖先是具合胞体结
36、构的多核细胞。思考题:1受精卵的卵裂与体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何区别?2何谓胚层的分化?多细胞动物的三个胚层各分化成哪些组织器官?3什么叫生物发生律?了解生物发生律有何重要意义?4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有哪几种学说?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哪个学说易被多数人接受? 为什么?第四章 多孔动物门重点:多孔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地位。难点:胚层逆转。授课内容:多孔动物(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但不是多细胞动物的祖先。因其个体发育规律上特殊,没有很大的发展。种类少,数量小。在演化上为一侧支,因此又名“侧生动物”。一、结构概述(一)细胞分化 两胚层,相当于原肠胚。 1、外皮层细胞(1)扁平细胞 起保
37、护作用;(2)孔细胞 形成入水小孔。 2、内皮层细胞 领细胞 有一透明的领围绕一条鞭毛。主要为吞噬作用,行细胞内消化。 3、中胶层 两细胞之间为中胶层,主要是非细胞的胶状物质。内有许多变形细胞。变形细胞是保留了胚胎期的细胞,可以形成许多种细胞。(二)水道系统 水沟系是多孔动物特有的结构。其生命活动都通过水道系统来完成。水沟系有三种类型:1、 单沟系2、 双沟系:体壁发生折叠,在体壁形成很多鞭毛室,捕捉食物在此进行。 3、复沟系:复杂,体壁进一步折叠,管道分支多。如:浴海绵。二、个体发育上的特殊性个体没有雌雄的分化,但一个个体的雌雄生殖细胞不同时成熟,因此必须两个个体受精。受精后发育特殊。卵裂到
38、囊胚后,小胚泡(动物极)向内生出鞭毛,大胚泡(植物极)形成一孔,后来整个囊胚由小孔倒翻出来,内变外,鞭毛在外,称为两囊幼虫。后有鞭毛的小细胞内陷,成为内胚层,大细胞包在外面成为外胚层。这种特殊的现象称为“逆转”或“胚层逆转”。无性生殖为出芽生殖或形成芽球。思考题:1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2如何理解海绵动物是动物演化树上的一个侧支?第五章 腔肠动物门重点: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两种体型及细胞分化。授课内容:一、概述 腔肠动物同海绵动物一样,也是两胚层动物,为正支,是一切多细胞动物的祖先。多生活于海洋,体现了其原始性,其体型为辐射对称,即通过其中央轴有许多切面可把身体分
39、成两对称的部分。二、结构特点 (一)两类体型1、 水螅型体 2、水母型体 (二)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的程度比海绵动物高的多,其细胞分化的程度表明本门动物发展了一大步,并出现了最简单的组织分化,对刺激能做出反应。 1、肌细胞是内外两胚层的主要细胞。是最原始的肌肉细胞。准确地说是皮肌细胞。 2、刺细胞:本门动物特有。主要分布在外胚层,特别触手上,夹在肌细胞之间。 3、腺细胞 4、间细胞 5、神经细胞6、感觉细胞三、生殖和发育(一)生殖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1、无性生殖主要为出芽生殖。2、有性生殖(二)发育一般有性生殖发生在秋末、冬初。四、分类腔肠动物约有9000种。根据动物体的形态变化,水螅体为主或
40、水母体为主及个体发育的特点,分三纲。(一)水螅纲1、特征(1) 成体为水螅体,是其生活周期的主要阶段。单体或群体。(2) 只有少数种类,生活周期中只出现水母体,而水螅体极不显著。(3) 无论以何形式形成的水母体,均称为水螅水母。主要标志:在边缘有缘膜。缘膜由外胚层一层细胞形成。(4) 多数有固定数目的生殖腺,但都起源于外胚层。 2、主要种类(1) 水螅只有此属生活在淡水中。生活在洁净的水流或池塘中。身体管状,一端附着,为基盘,另一端为口,口在垂唇末端。垂唇周围有一圈触手,512条。无骨骼,可向任何方向弯曲或摆动。遇刺激时,可把全身缩成一团。(2)数枝虫:群体,生活在海洋中,固着。(3)钩手水母
41、水母占生活周期的主要阶段,水螅体期短且不明显。 (二)钵水母纲全为海产。大多数是大型的水母类。为真水母。1、生活周期和特征:(1) 水母体是主要阶段,结构复杂,中胶层特别厚,内有分散的变形细胞。(2) 水螅体只是生活周期中很少的幼虫阶段,有的种类水螅体发育不完全或无。(3) 无缘膜。生殖腺起源于内胚层。2、主要种类 海月水母(1)形态消化循环腔扩大成很多辐管。口方形,四个口角有四个口腕,上有大量刺细胞。有比较复杂的感觉器官,起平衡作用等。(2)生活周期雌雄异体,受精场所有二:海水或胃腔。受精卵发育成浮浪游虫。固着形成水螅体。长大后横裂,形成水母体。海蛰也属此纲。 (三)珊瑚纲此纲动物只有水螅体
42、,起结构较水螅纲中的水螅体复杂。其不同点为:1、口道是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增加消化吸收的面积。2、隔膜是由内胚层及中胶层向内突出形成,板状,将消化循环腔分成许多小室。3、多数种类为群体,有的种类是单体。思考题:1为什么说腔肠动物的消化腔与海绵动物的中央腔不同? 2如何采集水螅,怎样用活水螅观察刺细胞?3以薮枝虫为例,试述其生活史并作出简图。4试比较腔肠动物各纲异同。5试述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说明理由。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重点: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难点:1、 组织的分化。2、 寄生扁形动物的生活史。授课内容:一、概述 扁形动物是最早出现的、最原始的、最简单的三胚层动物。(一)结构
43、配置的模式 1、内胚层形成的消化管:中胚层出现后,形成的肌肉层贴在体壁上,内胚层从体壁上脱离,形成消化管。 2、中胚层 从原肠胚阶段开始出现,是在原口的两侧,在外、内胚层交界处,分化出一个细胞,分裂增殖形成中胚层,主要形成肌肉层,贴到体壁上。 3、在中、内胚层之间为中胚层分泌的填充组织(二)组织的分化 为了机能的强化的需要,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组织,中胚层起了主要的作用。1、肌肉组织分布在外胚层底下,与外胚层紧贴,一起构成体壁,成为皮肤肌肉囊。肌肉有三种类型:环肌、纵肌、斜肌。生活方式也因此由被动变为主动。2、消化管消化管原始。3、填充组织为疏松结缔组织,由网状分枝的细胞相互吻合形成的。4、原肾管
44、原肾管是第一次出现的排泄器官,是由外胚层形成的,埋藏在填充组织中,有许多分支,其功能单位为焰细胞。5、生殖器官由中胚层产生生殖细胞,一般雌雄同体。不但又腺体,而且有输送生殖细胞的管道。特别是寄生种类,生殖系统非常发达,占身体的大部分。卵裂为螺旋式卵裂。6、神经组织要对刺激作出迅速而灵敏的反应,必须加强神经组织。扁形动物的神经组织有了显著的进步。(三)分布二、分类:根据其生活方式及消化管的有无,分三纲:涡虫纲、吸虫纲和绦虫纲。(一)涡虫纲 本纲动物营自由生活,生活在比较隐蔽的环境,多有感觉和平衡器官,少数种类有触手,运动器官为体表的纤毛。 1、主要特征 (1)上皮为外胚层形成,主要是纤毛上皮,中
45、间夹着两种腺细胞:粘液细胞和成杆状体细胞,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有防御作用,并有利于运动。(2)消化管多数有分支的消化管。原始种类无,但有口和咽部,口和咽不是内胚层形成的,无消化作用,只是食物的通道。(3)感觉器官耳状突起:特别敏感,能感觉到水的化学性质和水流方向。眼点:能感光,由感觉细胞和色素层组成。(4)牟勒氏幼虫是海产的涡虫纲动物的幼虫阶段。其作用相当于腔肠动物中的浮浪游虫。2、分类分4目,主要根据它们的消化系统-肠的有无及分支多少。(1)无肠目(2)单肠目(3)三肠目(4)多肠目(二)吸虫纲有6000中左右,全为寄生,有外寄生和内寄生两种。一般脊椎动物为它们的终宿主,即幼虫所寄生的生物体;
46、无脊椎动物为它们的中间宿主,即幼虫所寄生的生物体。1、主要特征(1)上皮所有上皮细胞间细胞膜消失,为合胞体。细胞核带一部分细胞质下沉到实质组织中,外皮层中无细胞核,全是细胞质。最外侧是细胞分泌的粘多糖等其作用是保护其身体不至于被消化。(2)固着器:寄生动物的成虫用以固着在寄主上的器官。1)吸盘2)小钩3)头器(3)个体发育少数直接发育,多数间接发育,常经过几个不同的幼虫阶段,且在生活史中其幼虫需有几个寄主。在幼虫阶段能行无性生殖加大其数量。2、分类(1)单殖亚纲1)固着器主要在吸虫的身体后端,是吸盘以及小钩,或只有小钩。常缺口吸盘或极不明显。2)生活周期中只有一个寄主,没有更换寄主的现象,即直
47、接发育。3)主要寄生在动物体外,如皮肤等外部器官或和外部相通的内部器官如泄殖腔等。(2)复殖亚纲1)多数种类具两个吸盘,即口吸盘和腹吸盘,少数只有一个吸盘,只剩下腹吸盘。2)在生活周期中有更换寄主的现象,只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寄主。3)全部都寄生在动物体内,多为脊椎动物。代表动物:1)华枝睾吸虫寄生在人、猫、狗等肝脏胆管内,引起消化不良、水肿、黄疸,可引发原发性肝癌。成虫及卵的结构将在实验课上观察。生活周期: 终宿主 除人外,还有猫、狗、虎以及一些有吃生鱼习惯的动物,成虫在寄主体内能活1520年。 中间宿主 有两个,第一中间宿主主要是淡水的螺蛳,第二中间宿主多为野鱼。 生活周期循环A. 卵被淡
48、水螺蛳吞食以后进入其消化道,不久,卵壳破裂,毛蚴孵出。B. 毛蚴钻入肠壁组织,形成胞蚴。胞蚴又可形成雷蚴。都以无性生殖方式,数量很大。C. 雷蚴形成后进入螺蛳的血窦中,此处营养丰富,继续发育形成尾蚴,尾蚴形似蝌蚪,成熟后被排到水中,游动,不能超过48小时,遇到第二中间宿主-鱼类,侵入,进入鱼的肌肉组织,变成囊蚴,囊蚴椭圆形,有囊壁。D. 人吃了未煮熟或生的鱼而感染,进入胆管发育成成虫。2)日本血吸虫3)羊肝蛭(三)绦虫纲绦虫一般为长带状,为带状蠕虫。都是营内寄生生活的,而且都在脊椎动物的肠腔中。比吸虫纲更适应寄生生活。特殊感觉器官完全退化。消化系统全部消失,只借体表的渗透作用来吸收寄主的营养。
49、附着器官都集中在头部,其后由许多节片组成。有的长达10米。1、主要特征1)皮层与吸虫的基本相似,是由有生命的合胞体组成,不同的是整个皮层表面有由细胞质形成的许多微指状突起,称微毛,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面积。还有裂隙(孔管)。2)节片少为4节,多为千节以上,少数无节片。节片是成体无性生殖的产物,因此其可无限制地增加其节片,相当于幼虫的无性生殖,而不是真正的分节。一个成体可有4类节片:头节、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和老熟节片。头部有一所谓“颈部”,是无性生殖的场所。颈部是全身最狭小的部分,它的后端以横裂的方式生出后面的节片。颈部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老熟节片;成熟节片内充满了雌雄生殖器官,多为雌雄各一套,个
50、别雌雄各2套。老熟节片被子宫和卵充满,一节节掉下,随粪便排出。3)固着器A 吸沟(吸槽) 长在头节。B 吸盘 如果有吸盘则为四个,在头节的四周。C 小钩、小棘 长在头节中央的一个突起上。数目不同,角质化。D 吻 能伸缩,能缩回吻鞘。2、生活周期中间宿主为脊椎动物或节肢动物。终宿主都为人、猪等脊椎动物,并都寄生在肠中。生活史可分为两种类型:1)大多数是在同一节片内进行自体受精。卵堆积在子宫中,而成为孕节,后脱落,随粪便排出。卵壳腐烂,卵内的六钩蚴散出,猪吞食后,到横纹肌,发育成囊状,称囊尾蚴,人吃了未熟的带囊尾蚴的猪肉,发育成成虫。2)少量绦虫的子宫在节片的腹面有孔通体外,称子宫孔,卵可由此孔产
51、出,因此只有成节无孕节,产出的卵是有盖的。卵随粪便排出,在水中六钩蚴孵出,在水中游泳,后经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鱼发育,人吃了此种未煮熟的鱼到肠发育成成虫。3、分类思考题:1两侧对称和三胚层的出现在动物进化中有何重要意义?2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进化一些,试以水螅和涡虫为例,指出涡虫进化特征表现在哪些方 面?3简述典型吸虫的生活史中各种虫态的一般特征。4试叙述猪带绦虫的生活史及其防治原则。5简述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及其防治原则。第七章 假体腔动物(Pseudocoelomata)重点:假体腔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1.假体腔。2.寄生线虫的生活史。授课内容:假体腔动物是动物界中比较复杂的
52、一个较大的类群,又称原腔动物(Protocoelomata)。第一节 线虫动物门(Nematoda)线虫动物门是假体腔动物中一个重要类群,已知约15000种,据估计有50万种,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类群。一. 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 两侧对称,体不分节或仅体表具横纹(假分节)2. 体表有角质膜。是由上皮分泌形成,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坚韧富有弹性,起保护作用。3. 角质膜下面是一层合胞体的表皮层(无细胞界限)。4. 三胚层,具假体腔。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是胚胎时期囊胚腔的剩余部分保留到成体形成的体腔,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肠壁中胚层及体腔膜。腔内充满体腔液,将体壁和肠道分开,能促进肠道在
53、体内独立运动。5. 完全的消化系统。有口和肛门,具发达的肌肉质咽,但肠壁无肌肉层。为管中套管结构。6. 无循环系统和特殊的呼吸系统。7. 排泄系统:为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但是是由原肾细胞(一般为1细胞个)或腺细胞(一般为2个细胞)衍生形成.8. 神经系统: 为筒形,由围咽神经环,以及从围咽神经环向前发出6条神经和向后发出6条神经索构成,神经索都嵌在上皮中。纵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感觉器官不发达,主要有纤毛窝、乳突、眼点、刺毛等。二. 代表动物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是人体最常见的肠道寄生线虫之一,感染率高,尤其是儿童。1. 外形 : 2030cm。 从外形看主要有
54、以下几种结构:口(在前端顶部,有3片唇)排泄孔:口稍后腹中线上。 雌性生殖孔:体前1/3处,腹中线上。生殖孔 雄性生殖孔:与肛门合并成泄殖孔,自孔中伸出一对交合刺(spicule)2. 体壁 也为皮肤肌肉囊,主要结构有: 角质层:发达,由皮层、原纤维层、基质、纤维层和基膜构成。体壁 表皮层:一层,为合胞体。 肌肉层:为纵肌,不发达。 背线:1条,内有背神经管。体线 腹线:1条,内有腹神经管。 侧线:2条,较发达,内部各有一纵排泄管。3消化系统 4. 呼吸和排泄:为无氧呼吸。排泄器官是由一个原肾细胞特化形成的“H”型管(见图),伸向体后2条纵排泄管,位于侧线内。5. 神经系统: 6. 生殖系统:
55、发达,为管状。雌性生殖系统:一对,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生殖孔。雄性生殖系统:1个,精巢、输精管、储精囊、射精管、泄殖孔、交合刺。7. 生活史为直接发育。三. 其它常见线虫1. 人蛲虫(Enterubius vermicularis)2. 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第二节 假体腔动物的其它类群 假体腔动物除了线虫动物门外,还有腹毛动物门(Gastrotricha)、轮形动物门(Rotifero)、动吻动物门(Kinorhyncha)、线形动物门(Nenatomorpha)、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内肛动物门(Entoprocta)。一. 腹毛动物门(Gastrotricha) 是假体腔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生活在海洋或淡水底部沉积物周围,已知约400种。二. 轮形动物门(Rotifero) 本门动物种类较多,已知约1800种。分布广泛。轮虫的头部都有一个轮盘(trochal disc)的结构,是由身体前端腹面口周围的纤毛区及环绕头区的纤毛环组成的纤毛器。轮盘是轮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