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学和心理学综合重点和真题复习资料2013年10月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填空题1、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2、人类生产劳动和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重要条件。3、西周以后,在了国学与乡学之分。4、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2001年填空题5、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6、六艺教育以礼乐为中心,由六门课程组成,即礼、乐、射、御、书、数。7、科举制度于隋唐开始盛行,废除于1905年。(1998年填空题,2003年、2005年选择题8、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999年填空题9、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具
2、有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象征性、刻板性。10、近代,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11、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12、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教育设备、教育手段以及工艺、程序、方法等的现代化。13、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14、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采用问答法进行教学。1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在理想国一书。(2000年填空题16、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在其政治学一书中在大量反映。17、卢梭使教育自然性思想哲学化,其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是爱弥尔。(2005年选择题18、赫尔巴特的贡献在
3、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教育价值的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1999年填空题19、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其代表作为普通教育学。20、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一书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21、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2000填空题22、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23.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24.(学记系统的阐发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
4、界教育思想遗产。25.自19世纪中叶一些欧美国家颁布了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法后,逐步成为国际潮流,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之一。26.二战后,各国普遍不再采用双轨制,(综合中学的比例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27.西周以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国学与乡学之分。28.19世纪以前,欧美国家的教育主要由教会或行会主持;19世纪以后,逐渐建立(公共教育系统。29.(终身教育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与成人教育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一体化。二、选择题1、我国学校教育的形成出现在4000多年前的夏
5、。2、我国的官学体系出现在西周。3、设置文士学校的是古代埃及。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发生于近代。5、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6、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的第一人是亚里士多德。(2002年选择题7、提出“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是康德。(2003年选择题8、提出“白板说”的是洛克。9、提出如下理论的是: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教育思想。10、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发生于近代。11、强调教育中注意人的发展的思想最早来自亚里士多德。12、
6、“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口号的提出者是夸美纽斯。13、近代最早的一部教学著作是大教学论。14.要求大力加强基础教育这项提高民族素质的工程,并提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的法规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5.提出“到2010年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等基本目标的法规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三、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
7、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2、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4、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青年脱盲。5、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
8、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6、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和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7.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是片面的。四、判断题1、近代学校教育依然能适应当代社会。答:错。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转换,使得近代学校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具体地说,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发生了如下的变化:(1要求加强学校教育与社
9、会物质生产的直接联系;(2要求教育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3要求学校进一步面向未来,先行一步,为社会和人类的未来前景提供教育保障;(4要求学校教育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2.学校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答:错。学校教育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部分人有可能脱离生产劳动,当语言的发展到了文字出现后,学校才出现,才有了学校教育。3、现代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日趋分化。(1999年判断题答:错。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二战前双轨制教育制度使两种教育相互隔离,普通中学中不能升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往往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三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
10、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4、终身教育主要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1998年判断题,原题为:终身教育主要是成人教育;2005年判断题,原题为:终身教育即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答:错。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是片面的。5、教育的民主化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2000年判断题,原题为:教育民主化就是指教育机会均等。答:错。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
11、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6、教育的多元化是指教育思想的多元化。答:错。教育的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我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和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答:对。这是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名言。愤即心求通而未得其意,悱即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8、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比较系统论述教育学的专著。答:对。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地阐发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12、。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比较系统论述教育学的专著。(1998年填空题,2000年、2002年选择题9.大学是以“学术性”为单一标准。答:错。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渐发生变化。在形式上,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的学校纷纷出现;在内容上基础性的、应用性的、工艺性的学校各显特色;入学目的、考试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五、论述题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的衔接。二战前,学前教育很少被纳入国家教育系统,二战以后各国政府普遍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很多国家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界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
13、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处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自19世纪中叶,一些欧美国家颁布了衽教育的义务教育法以后,义务教育逐步成为国际潮流,被视为徇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樗之一。现在世界上有近1/3的国家提出了年限不等的普及义务教育目标。(3中等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2003年判断题在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双轨制教育制度使两种教育相互隔离,学生缺乏重新选择的机会
14、,普通中学中不能升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往往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渐发生变化。在形式上,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的学校纷纷出现;在内容上基础性的、应用性的、工艺性的学校各显特色;入学目的、考试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2003年论述题,原题为:试述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内涵、意义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的影响下,国际性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为人才的全球性流动、竞争与合作、教育
15、机构的跨国设立、国际化网络教育的兴起以及国际学分、学位的互认等等。一个世界性的各国教育相互渗透、高度融合的大趋势正在出现。2、孔子的教育思想。答: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1他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德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他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2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并且把仁的思想归结到服从周礼上,强调忠孝和仁爱。(3他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4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
16、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998年选择题(5他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6他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至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3、杜威的教育思想。答: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著有民本主义与教育一书。(1对教育本质的论述。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2001年选择题、2002年填空题由于生活是一个发展过程、生长过程,所以教育即生长。由于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要适应环境就需要不断改变或改组经验。所以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促进学生形
17、成更新、更好的经验。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和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它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2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不仅是对方法的批判,而且是对整个教育目的的批判,是对教育目的的外烁性的批判。他认为,这种外铄的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无思考的余地,限制人的思维。受教育者不需要也不可能有自由思考、主动创造的窨,只能使用机械的注入法,学生消极地对教师所教的东西做出反应,成为教师和教科书的奴隶。他反对从上面的灌输,主张表现个性和培养个性;反对外部纪律,主张自由活动;反对向教科
18、书和教师学习,主张从经验中学习。他主张教育是没有外铄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自己探索,自己改造和改组经验,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得到发展。(3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最重要的思想是教育为民主社会创造条件的思想。4、学记的教育思想是什么?答:(1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2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系,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3要求“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外相结合。(4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5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19、”,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学生走;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让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这些原则和方法都已达到很高的认识水平。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一、填空题1、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科学技术发展功能。2、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决定着公民受教育权利。世界各国重大的教育改革以课程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1998年、2003年、2005年选择题5、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舒尔茨。6、舒尔茨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7
20、、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和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或多或少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8、教育对整个文化起着保存、承传、改造、创新的作用。9、从形式上看,可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在文化诸因素中,价值观入于核心地位。10、教育对文化的改造表现为选择文化和整理文化两种形式。11、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2.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开始就和(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13.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两条路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14.现代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主要
21、通过对(教师的选择,对(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来实现。15.(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二、选择题1、决定教育目的性质和思想教育的内容的是政治经济制度。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2001年、2004年填空题3、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4、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5、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出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三、名词解释1、人力资本理论: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类似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
22、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1999年填空题、2002年选择题2、教育资本储藏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测定,可以分析一个国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03年名词解释3、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又是探索真理的认识活动,还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4、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或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它还物化在生产工具、设备中,体现在对生产程序的策划、规定上。5、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中有意无意形成
23、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它可细分为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1998年名词解释6、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和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或多或少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金钱和精神收益。四、判断题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因此学校要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答:错。虽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教育有影响和制约,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放弃学校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教育只有遵
24、循教育规律,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培养人才来为政治经济服务。实际上是削弱了教育的功能甚至歪曲了教育的功能。2、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与教育无关。答:错。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3、教育的规模、速度与生产力水平同步发展。答:错。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但两者并不是同步发展。教育本身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到社
25、会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文化等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因素还起着特别大的作用。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答:对。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随之出现变化。否则就会出现教育结构、比例等失调的问题,或者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要求,或者出现人才过剩的现象。5、教育是第一生产力的母机,是再生产科学核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答:对。首先,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知识而发展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科学技术具有继承性的特点,科学技术的积累和继承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学校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还是一种高效的再生产,教育通过对已
26、有科学技术的加工,可以使下一代更迅速、更易理解地掌握。其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和发明新的科学技术发挥其扩大科技术再生产的功能。高校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方面,对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做出特别的贡献。6、教育具有生产性。答:对。由于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具有生产性。(该题也可出:教育仅仅是一种消费事业、福利事业。答:错。具体内容同上。五、论述题1、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答:(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经济政治权力,
27、谁就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制度决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社会的伦理道德观,直接受到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校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政治、道德面貌同样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国家的这种要求通过制定教育目的、规定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考试或评价手段来实现。政治经济制度
28、对学校的影响、制约,并不意味学校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放弃学校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为政治培养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要想得到维持、巩固和发展,都需要接班人,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一个国家的民主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越高,人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教
29、材、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宣传某种思想,形成某种舆论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变的越来越重要。2、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答:一方面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的条件越来越好,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004年填空题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培养的各种规格、类型的劳动力的数量,制约着教育普及的程度。一般来
30、说,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与该国的文盲率、入学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直接相关。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之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出现变化。否则,就会出现教育结构、比例失调的问题,或者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要求,或者出现人才过剩的现象。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知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促进人们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的不断进步,促进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不断发展更新。世界各国许多的重大教育改革都是以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的。而每次重大的课程
31、教学内容的改革,都反映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水平和新要求。同样,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实验仪器等都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核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2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003年填空题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担当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劳动者基本劳动素质的优劣,技术人员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受到教育的程度和质量。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知识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整理加工,可以使下一代更迅速、更易理解地掌握。其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和发明新的科学技术
32、发挥扩大科学技术再生产的功能。高校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方面军,对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做出特别的贡献。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答:(1科学技术驿教育的可能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教育事业是一项传统性很强的事业。在历史上教育的某一形态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而科学却是活跃的革命性的。科学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冲击教育的习惯领域。导致教育中的新与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斗争,最终促成教育的革新与发展。其次,科学的发展不但对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领教育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具体的说,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表现为:科学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的发展水平决
33、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影响到他们对教育规律内容、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也影响到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教育机制的设定。科学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的发展提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遵循这种规律。同时,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应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科学可以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学校类型规模的扩展,教育设施的兴建,教育内容的记载与表达方式,教学用具与器材的创造等,者离不开科学的作用。(2可能的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影响。科学以理论的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能
34、力,影响教育的内容。科学以物质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的物质资料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以方法、手段的形式进入教育,引起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更新。4、新科学革命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挑战?请联系实际加以说明。(1998年论述题答:新技术革命对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提供了教育迈向一个新阶段的机遇,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念。(1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的急速增长要求人们学会学习,能力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方法教育比结论更重要。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共有16年的学习时间,而人类知识总是不断猛增,所以除了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外,主要靠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来解决这一矛
35、盾。(2教学形式个别化。由于新型教育的广泛采用,传递教学内容的途径将发生重大的改变,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能够确保学生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和方便的地点,学习这些内容。他们可以按照教学要求自订学习进度计划,并且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自我测验和评价。例如,现在的远程教育、各种网校的发展都有体现了教学形式个别化。(3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新技术革命使得传统工业的标准化、规格化转向非标准化。这为实现根据人的自然本性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理想,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2004年判断题,原题为新科技革命为培养目标个性化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条件例如,现在的各种特色学校的出现和各种特长班的举办。(4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
36、培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应对世界的变化,由此要求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的“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经济”,依靠创新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日益发达,美国微软公司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各种劳动都日益智力化,而且使劳动者常常面临新的科学技术或工艺问题,迫使人们去创造,所以学校都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使命。5、教育的文化功能?(1999年判断题,原题为: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代名词;2001年论述题答: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对文化起着承传、改造和创新。(2000年填空题(1教育具有文化传承功能,是传递人类文化特别
37、是人类文化精华的重要手段或工具。(2教育文化改造功能表现为选择文化和整理文化两种形式。现代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主要是通过对教师的选择和对教育方式的选择来实现。这种选择主要包括:第一,选择社会的主流要素和基本精神;第二,选择能有效促进学生多方面得到发展的基本文化要素;第三,选择有利于科技进步、生产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实际应用效率较高的文化要素。一方面,教育者具有整理文化的能力,另一方面,文化只有经过教育的整理,才易于被年青一代理解和接受。(3教育是有文化创新的功能,新的教育思想、学说和方式方法是世界总体文化中创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教育为文化的不断更新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活力的人;现代教育的许
38、多活动已与科技发明、文化更新融为一体。6、我国传统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因素对今天教育的影响。答:中国传统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因素对今天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在认知上具有重传统与权威的取向;在人事上具有重功名的取向;在道德上具有重“忠孝”的取向。(1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对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影响。支配中国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即在教学与教育中无原则的服从教师的权威。在教学中,强调教师教的过程和作用,忽视学的过程和作用;教师倾向于按事先安排好的方案教学,而不习惯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教师习惯于向学生提问,而不习惯于不断被学生提问;在思想教育方面,习惯于“教导”,而来习惯于平等地与学生交流
39、;在班级管理上,习惯于发号施令和监督处罚,不习惯于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自我管理。由于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我国的学生多具有自信不足和主动性,独立性、自学性及进取性不足的弱点,而这些特点是当今时代非常需要的品质。(2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的教育价值和教育质量观的影响。重功名反映在教育价值观上,就是把能否培养出“当官的”、“出名的”人作为评判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反映在教育质量观上,就是把考取高等院校人数的多少,看作是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这种观念在现代的消极影响是,片面强调书本知识,忽视学生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忽视兴趣、情趣、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片面强调少数尖子生的培养,而忽视面向全体学
40、生与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3重“忠考”的价值取向对当代中国的学生观的影响。从价值取向的角度看,不论考还是忠,都表现一种建立在血缘和等级基础上的服从关系。这种价值取向影响对学生的态度,影响学生观的形成。在多数的教师和家长的眼中,顺从、听话、老实,一直被看成是好学生的重要标志。而那些有自己独立见解和敢于发表反对意见的学生,往往被视为不好的学生。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填空题1、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2、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3、个体身心发展是人的各方面的替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41、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6、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是实践。7、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作用还有延时作用。8、在个体发展中,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1999年填空题9、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10、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11、初中阶段是培养初中生自我认识的起始阶段。12.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的(成熟机制决定的。13.西方支持内发论的弗洛伊德认
42、为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而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14.在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中,瑞士心理学家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提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顺序发展的特征。15.在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中,美国心理学家柯尔柏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二、选择题1、坚持外铄论的有洛克。2、坚持内发论的在孟子。(1998年填空题3、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依据身心发展的互补性。4、因材施教是遵循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5、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是遵循身心发展的顺序性。6、针
43、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是遵循身心发展的阶段性。7、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了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2000年填空题8、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维果茨基。9、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10.个体在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年龄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11.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不严重的疾病也会把他击倒,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12.男生在游戏中喜欢扮演坚强不屈的英雄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三、名词解释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
44、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2、内发论:认为人的身主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1999年名词解释3、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学校的教育等。(2000年名词解释4、主体实践论:把实践,把个体积极投入实践的活动,看作是内因与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这称为“主体实践论”,即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来自个体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2002年填空题5、发展关键期(发展
45、最佳期:是心理学家根据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又称发展最佳期。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错过了这一时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2002年名词解释6、成熟:人的某种先天素质的发展过程。7、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2000年选择题8、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
46、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9、人的潜能: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来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10、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必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出具有一定的顺序。 11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1998年选择题12、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们战
47、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1998年填空题1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性。14、遗传: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15、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16、个性发展(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2000年名词解释17、环境:指在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18、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
48、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四、判断题1、孟母择邻。答:对。(1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人生活在不同的小环境中,这些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并不相同,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也不一样,因而不同环境中的人发展有很大区别。(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在同一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是不相同的。对于教育者来说,分析、综合利用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抵制消极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工作。2、在学校上学与在家自学是一样的
49、。答:错。(1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主体的特殊性。(2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学校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的气息。这些构成了学校教育环境的特殊性。(3从个体活动的角度来看,学校中的个体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在于有教师的指导,活动的结果还要接受检查。(4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5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6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该题还可出为:利用图书馆、网络可以代替代学校与教师
50、,学校可以消亡,教师可以消亡。答:错。具体内容同上。3、学校教育是万能的。答:错。学校对个体发展特殊功能的发挥,不是没条件的,它要求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保证自身良好外,还要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影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还需要儿童自身发育正常,教育才能发挥作用。五、论述题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答:(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过程。(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
51、不平衡性。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在不同的发展期的现象要求教育要及时施教,特别是要抓住儿童的发展关键期。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这要求教育工作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要求教育工作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
52、,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协调,从而为能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在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差异,其次表现为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特征,因材施教。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答: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53、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人生活在不同的小环境中,这些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并不相同,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也不相同,因而不同环境中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区别。但个体对环境的作用也不是消极的,处在同一小环境中的个体,其发展水平也不会完全相同。个体对环境保持积极态度,就会挖掘环境中有利于自已发展的因素,克服消极的阻力,从而扩大发展的天地。所以教育者不公要注意为爱教育者的发展提供较有利的条件,更要培养受教育者认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在同一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是不相同的。对于教育者来说,分析、综合利用环境的积极作用,抵制消极
54、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工作,教育者需研究如何既保持校园小环境的有利条件,又积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的有利教育力量。3、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1999年论述题答: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主体的特殊性。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学校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这些构成了学校教育环境的特殊性。从个体活动的角度来看,学校中的个体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在于在教师的指导,活动的结果还要接受检查。这种特殊性使用权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1学
55、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社会对个体的要求或期望有体质、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多方面,并提出一系列规范。学校根据这些要求而做相应的变化,并有意识的以教育目的和目标的形式去规范学校的其他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达到规范的目标。(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此外,学校教育使个体处在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着差异,这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
56、即使专门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属于该领域普遍和基础和部分,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这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的意义。(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在开发特殊才能方面,普通学校教育内容的多而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出的才能的差异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心理学方面的素养,这有助于他们发展学生个性独特性价值,并且尊重和注重学生个性珠健康发展。同时,学生在群体中的生活也助于每人从其他人的身上吸取闪光点,丰富自己的个性。第四章教育目的一、填空题1、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2、教育
57、目的的确定受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也与社会发展水平和需要相关。3、学校的教育目的层次可分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4、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阶级性。5、社会教育的最迫切的要求与教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之间的矛盾是制定教育目的的中心问题。(1999年填空题6、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7、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8.教育目的是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9.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10.指导学生掌握艺术创造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艺术气质艺术思维,特别是艺术的(独创性和个人特征,则是美育的至高境界。二、选择题1、当经济增长加快、民主意识高涨、需要提高全民教育素质时,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强调教育平等化和(价值多元化2.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也因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是教育目的中的(培养目标3.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是教育目的中的(教学目标4.当国家竞争加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相互作用第1讲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练习含答案
- 药品供应链购销合同样本
- 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哪些原则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四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五单元 和谐中国 和谐世纪 第一节 和谐之美 第2框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教学设计+教案+素材 湘教版
-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1框 中学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
-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4.4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6
- 2024年二年级品社下册《主题1 我发现》教案 上海科教版
- 2024年河南省研学旅行(高职) 技能大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能源汽车保险与理赔
- 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比较研究以日本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为例
- 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护理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课程标准
- 单位职工酒驾检讨书范文
- 心脏骤停与猝死
- 学校保密知识培训课件
- 中医药研究院运营方案
- 《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