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第一节第一节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n耳是司听觉,主平衡的器官。耳位于头耳是司听觉,主平衡的器官。耳位于头部,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部,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清窍”之一,之一,一、一、 耳与脏腑的关系耳与脏腑的关系肾肾n所属关系:所属关系:肾主耳,耳为肾之窍,为肾之官。肾主耳,耳为肾之窍,为肾之官。 灵枢灵枢五阅五使篇:耳者肾之官也五阅五使篇:耳者肾之官也n生理关系:生理关系: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灵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灵 枢枢脉度篇脉度篇n病理关系:病理关系:肾气不平,则耳为之受病。济生方肾气不平,则耳为之受病。济生方耳门耳门
2、灵枢灵枢海论篇:髓海不足,脑转耳鸣海论篇:髓海不足,脑转耳鸣n诊断关系:诊断关系:视耳之好恶,得知肾病的性质。视耳之好恶,得知肾病的性质。 医学心悟:察耳之枯润,知肾之强弱。医学心悟:察耳之枯润,知肾之强弱。n治疗关系:常用治法有补肾填精、温补肾阳、滋阴降火治疗关系:常用治法有补肾填精、温补肾阳、滋阴降火 心心所属关系所属关系:耳为心之客窍:耳为心之客窍 素问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入通南方赤色,入通 于心,开窍于耳。于心,开窍于耳。”医贯卷五说:医贯卷五说:“心为心为 耳窍之客。耳窍之客。”生理关系生理关系:肾之精气通于耳,心肾相交则耳聪:肾之精气通于耳,心肾相交则耳聪病
3、理关系病理关系:心虚血耗可致耳鸣耳聋。:心虚血耗可致耳鸣耳聋。心肾不交可致听闻扰乱。心肾不交可致听闻扰乱。邪热上犯耳窍,壅闭心包,可致危证(脓耳邪热上犯耳窍,壅闭心包,可致危证(脓耳 变证)变证)治疗关系:治疗关系:养心安神,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清心开窍养心安神,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清心开窍 等等肝胆肝胆n所属关系所属关系:(:(1 1)由经络而发生联系,肝胆互为表里)由经络而发生联系,肝胆互为表里 (2 2)肝肾同源)肝肾同源n生理关系生理关系:肝胆之气上通于耳。耳也有:肝胆之气上通于耳。耳也有 赖于肝胆之气条达和肝血奉养。赖于肝胆之气条达和肝血奉养。n病理关系病理关系:肝胆火热上犯于耳。类
4、证治裁:肝胆火热上犯于耳。类证治裁“有肝有肝 胆火升,常闻蝉鸣胆火升,常闻蝉鸣” 肝气上逆于耳。肝气上逆于耳。 肝血虚,耳窍失养。肝血虚,耳窍失养。n治疗关系:常用方法有清肝泻火、疏利肝胆、镇肝治疗关系:常用方法有清肝泻火、疏利肝胆、镇肝 熄风、滋养肝肾、滋补肝血。熄风、滋养肝肾、滋补肝血。脾脾所属关系:所属关系:脾主运化上奉于耳。脾主运化上奉于耳。生理关系生理关系: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 湿。脾的功能正常,则清气上升,浊阴下湿。脾的功能正常,则清气上升,浊阴下 降。耳为清窍,得清气濡养而健旺。降。耳为清窍,得清气濡养而健旺。 病理关系:病理关
5、系:(1 1)脾虚气血不足,清气不能上奉,耳)脾虚气血不足,清气不能上奉,耳 窍失养。窍失养。 (2 2)湿困于脾,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湿困于脾,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蒙蔽耳窍。蒙蔽耳窍。n治疗关系:常用治法有健脾益气、健脾燥湿、治疗关系:常用治法有健脾益气、健脾燥湿、 温中化湿、清热利湿。温中化湿、清热利湿。肺肺n所属关系所属关系:1.1.由经络而发生联系。由经络而发生联系。温热经温热经纬纬:肺经之结穴在笼葱,专主乎听。:肺经之结穴在笼葱,专主乎听。 2.2.五脏生克关系。为肾之母,而肾主耳。五脏生克关系。为肾之母,而肾主耳。p现代解剖:咽鼓管咽口在鼻咽,与中医之肺之络会于耳中之理论相吻合
6、。p组织胚胎学:咽鼓管和中耳粘膜同属上呼吸道粘膜的一部分,与鼻腔粘膜有连续性,咽鼓管、鼓室内表面均为呼吸粘膜上皮所覆,咽鼓管的粘膜是由呼吸道粘膜分化而来的真性粘膜。p临床应用:宣肺开窍法治疗耳病的报道。肺肺:生理关系:生理关系:肺主气,肺气贯于耳。肺主气,肺气贯于耳。难经难经四十难说:四十难说:“耳者,肾之候,而反闻声,其意耳者,肾之候,而反闻声,其意何也?何也?肾者北方水,水生于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肾者北方水,水生于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 病理关系:病理关系:外邪犯肺,肺气不宣。外邪犯肺,肺气不宣。素问素问气交变大论说:气交变大论说:“肺金受邪
7、,民病疟,肺金受邪,民病疟,嗌嗌燥耳聋。燥耳聋。”素问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脏气法时论说:“肺病者,肺病者,虚则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 治疗关系:治疗关系:常用的治法有疏风清热、宣肺通窍、补肺敛肺、养阴清肺等。 二、二、 与经络的关系与经络的关系n耳为宗脉之所聚。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与耳而为听”。n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均从耳后入耳中,走耳前。n手太阳小肠经,由目锐眦入耳中。n足阳明胃经,从颊车上耳前。n足太阳膀胱经,其分支从巅至耳上角。外因:外感邪毒、外伤、饮食所伤外因:外感邪毒、外伤、饮食所伤内因:情
8、志所伤、劳倦所伤、脏腑虚损内因:情志所伤、劳倦所伤、脏腑虚损耳病的发生是正邪斗争的反映,是五脏六耳病的发生是正邪斗争的反映,是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的结果。腑功能失调的结果。急性耳病多属实证热证,常与肝胆有热,急性耳病多属实证热证,常与肝胆有热,或邪毒侵袭相关;或邪毒侵袭相关;.慢性慢性耳病多为脏腑功能失调,以肾、脾亏耳病多为脏腑功能失调,以肾、脾亏虚为主,或肝阳上亢或邪毒滞留有关虚为主,或肝阳上亢或邪毒滞留有关。一、邪毒侵袭多为风、热、湿三邪。n风热之邪侵袭风热之邪侵袭:首先犯肺,肺失宣降,邪壅于耳,首先犯肺,肺失宣降,邪壅于耳,引起耳窍肌肤及耳膜红肿、疼痛、耳胀、溢脓、耳鸣、引起耳窍肌肤及耳膜红
9、肿、疼痛、耳胀、溢脓、耳鸣、耳聋等症。耳聋等症。n风热湿邪侵犯:风热湿邪侵犯:或直袭耳窍,或遇素有肝胆湿热或直袭耳窍,或遇素有肝胆湿热内蕴者,则致内外合邪,邪毒循经上犯耳窍,结聚不内蕴者,则致内外合邪,邪毒循经上犯耳窍,结聚不散而致耳胀、耳痛、耳内堵闷、耳鸣低沉、肌肤糜烂散而致耳胀、耳痛、耳内堵闷、耳鸣低沉、肌肤糜烂或渗黄水。或渗黄水。n邪毒炽盛,内犯心包邪毒炽盛,内犯心包:若耳病治疗不当或失治,若耳病治疗不当或失治,邪毒久困于里,火热邪毒炽盛,热毒横溢,上犯脑海,邪毒久困于里,火热邪毒炽盛,热毒横溢,上犯脑海,或热入营血,邪犯心包,引动肝风,而致耳脓臭秽,或热入营血,邪犯心包,引动肝风,而致
10、耳脓臭秽,耳痛加重,头痛发热、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呕吐、耳痛加重,头痛发热、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呕吐、颈项强直、抽搐等重症。颈项强直、抽搐等重症。二、肝胆功能失调n肝胆湿热上扰肝胆湿热上扰:肝胆湿热内蕴,或兼风热湿邪侵肝胆湿热内蕴,或兼风热湿邪侵袭,湿热上犯,蒸灼耳窍,致耳部红肿疼痛,肌肤湿袭,湿热上犯,蒸灼耳窍,致耳部红肿疼痛,肌肤湿烂,耳脓黄稠。烂,耳脓黄稠。n肝火上扰肝火上扰:肝主升发、疏泄,喜条达,暴怒伤肝或肝主升发、疏泄,喜条达,暴怒伤肝或肝郁化火,气火上逆,上扰清窍,则致耳鸣耳聋、耳肝郁化火,气火上逆,上扰清窍,则致耳鸣耳聋、耳眩晕。如若肝火燔灼耳窍肌膜,伤及津液,腐肌成脓,眩晕。
11、如若肝火燔灼耳窍肌膜,伤及津液,腐肌成脓,致耳内红肿疼痛剧烈,脓液稠黄。致耳内红肿疼痛剧烈,脓液稠黄。n 肝阳上亢肝阳上亢:若郁怒焦虑,气郁化火,内耗阴血,若郁怒焦虑,气郁化火,内耗阴血,阴不制阳,或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以致阳亢于上,阴不制阳,或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以致阳亢于上,引起耳鸣耳聋、眩晕引起耳鸣耳聋、眩晕 三、肾脏虚损n肾阴虚:肾阴虚:肾阴亏虚,水不制火,虚火上炎,肾阴亏虚,水不制火,虚火上炎,可致耳鸣耳聋、眩晕。肾虚则骨质松脆,易为可致耳鸣耳聋、眩晕。肾虚则骨质松脆,易为邪毒灼腐而出现邪毒内陷的重症。邪毒灼腐而出现邪毒内陷的重症。n肾阳虚:肾阳虚:命门火衰,阳气虚弱,温煦生化功命门
12、火衰,阳气虚弱,温煦生化功能不足,耳窍失于温养,可致耳鸣耳聋,阳衰能不足,耳窍失于温养,可致耳鸣耳聋,阳衰不能温化水液,寒水上犯,停聚耳窍,产生耳不能温化水液,寒水上犯,停聚耳窍,产生耳眩晕。眩晕。n心肾不交:心肾不交:耳为肾之窍,为心之客窍。生理耳为肾之窍,为心之客窍。生理上,心阳下降于肾,以温肾水,肾阴上济于心,上,心阳下降于肾,以温肾水,肾阴上济于心,以养心火,心肾相交,则水火既济,若肾阴不以养心火,心肾相交,则水火既济,若肾阴不足,心火独亢或心火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足,心火独亢或心火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则致水不济火,心肾不交而致耳鸣耳聋。则致水不济火,心肾不交而致耳鸣耳聋。n辨证录
13、耳痛门说:“肾不交于心,与心不交于肾,皆可使听闻之乱。”n肝肾阴虚肝肾阴虚:“肝肾同源肝肾同源”、“精血同源精血同源”。肝肾病。肝肾病变常变常n互相影响,肾阴不足常致肝阴不足,肝阴不足亦会使互相影响,肾阴不足常致肝阴不足,肝阴不足亦会使n肾阴亏虚,阴虚则阳亢,阳亢于上,蒙蔽耳窍而致耳肾阴亏虚,阴虚则阳亢,阳亢于上,蒙蔽耳窍而致耳n鸣耳聋、耳眩晕。鸣耳聋、耳眩晕。四、脾虚湿困四、脾虚湿困n脾气虚弱: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则耳失濡养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则耳失濡养而致耳鸣耳聋、耳眩晕。而致耳鸣耳聋、耳眩晕。n脾虚湿困:脾虚湿困: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湿困于脾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湿困于脾 ,清气不升
14、,浊阴不降,湿浊滞留于耳窍而致耳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湿浊滞留于耳窍而致耳内流脓,耳部肌肤湿烂、耳鸣耳聋、耳眩晕。内流脓,耳部肌肤湿烂、耳鸣耳聋、耳眩晕。五、气血瘀阻五、气血瘀阻n耳病日久,邪毒滞留,经脉痞塞,气血耳病日久,邪毒滞留,经脉痞塞,气血瘀阻,或外伤、创伤、而致脉络受损,瘀阻,或外伤、创伤、而致脉络受损,气血不畅或血溢脉外,导致耳外伤、耳气血不畅或血溢脉外,导致耳外伤、耳闭、耳鸣耳聋、眩晕。闭、耳鸣耳聋、眩晕。第三节第三节 耳病的中医辨证要点耳病的中医辨证要点(西医:耳的症状学)n耳病的辨证是以望、闻、问、切四诊,耳病的辨证是以望、闻、问、切四诊,就全身和耳的局部症状结合起来,在八就全
15、身和耳的局部症状结合起来,在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现将耳病常见的几个主要症状分述析。现将耳病常见的几个主要症状分述如下:(如下:(辨病与辨证)辨病与辨证)1. 辨耳痛辨耳痛n耳痛:多为炎症性疾病,余为牵涉性痛或反射耳痛:多为炎症性疾病,余为牵涉性痛或反射性痛性痛n初起:风热初起:风热n耳病已久,耳内微痛不适多见肝肾不足或脾耳病已久,耳内微痛不适多见肝肾不足或脾气虚弱。气虚弱。n耳内深部痛剧,呈跳痛或钻痛肝胆火炽,湿耳内深部痛剧,呈跳痛或钻痛肝胆火炽,湿热壅盛酿脓。热壅盛酿脓。n耳痛加剧,耳脓骤然增多或减少,头痛剧火耳痛加剧,耳脓骤然增多或减少
16、,头痛剧火毒内攻,邪犯心包。毒内攻,邪犯心包。n耳痛牵引耳壳或压迫耳屏时痛更甚火热邪毒耳痛牵引耳壳或压迫耳屏时痛更甚火热邪毒上攻耳道。上攻耳道。2. 辨耳脓辨耳脓(耳溢液)(耳溢液)n耳漏:或称耳溢液。浆液性、粘液性、耳漏:或称耳溢液。浆液性、粘液性、脓性、水样、血性等。炎症、创伤、肿脓性、水样、血性等。炎症、创伤、肿瘤等皆可引起。炎症为多。瘤等皆可引起。炎症为多。n新病脓液稠黄肝胆火热上蒸新病脓液稠黄肝胆火热上蒸n久病脓液清稀,量多脾虚有湿久病脓液清稀,量多脾虚有湿n脓液中有豆腐渣样物,臭味肾元亏虚,脓液中有豆腐渣样物,臭味肾元亏虚,邪毒停滞。邪毒停滞。 3.辨耳鸣耳聋辨耳鸣耳聋n 耳鸣耳鸣
17、是指病人自觉耳内有响声,但其体是指病人自觉耳内有响声,但其体外环境中并无相应声源,是听觉功能紊外环境中并无相应声源,是听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n响声如蝉鸣、钟鸣、雷鸣等,从其音响的声调来说有响声如蝉鸣、钟鸣、雷鸣等,从其音响的声调来说有高调与低调之分。有的间歇性出现,有的持续不停;高调与低调之分。有的间歇性出现,有的持续不停;轻者安静时方觉耳鸣,重者扰人不安,工作和生活皆轻者安静时方觉耳鸣,重者扰人不安,工作和生活皆可受影响。可受影响。n病因:病因:耳鸣爆发耳鸣爆发,声音大,听力下降肝胆之火上逆。声音大,听力下降肝胆之火上逆。或痰火郁结,上扰清窍。或痰火郁结,上扰
18、清窍。耳鸣渐发耳鸣渐发,声音细,听力逐渐下降肝肾阴虚声音细,听力逐渐下降肝肾阴虚或气血亏耗。或气血亏耗。耳鸣如蝉耳鸣如蝉肝肾或心肾虚损,气血不足。肝肾或心肾虚损,气血不足。耳鸣如潮声耳鸣如潮声、风声风声肝胆热盛,邪气壅阻耳肝胆热盛,邪气壅阻耳窍窍。l耳聋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有听而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有听而不清,有全然听不到音。不清,有全然听不到音。暴聋暴聋 多以风热湿邪壅塞耳窍,或有盯聍多以风热湿邪壅塞耳窍,或有盯聍堵塞。堵塞。渐聋渐聋多以肝肾脾等脏腑虚损为主。年多以肝肾脾等脏腑虚损为主。年老听力不灵,无流脓史,多为肝肾两亏,老听力不灵,无流脓史,多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气血不足。
19、 4.辨眩晕辨眩晕n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感自身或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感自身或外界景物发生运动。外界景物发生运动。 n 眩晕伴头重、耳痛胀闷、口苦咽干,多属肝眩晕伴头重、耳痛胀闷、口苦咽干,多属肝阳上亢之证。阳上亢之证。n眩晕伴头重,头胀,低调耳鸣,胸闷,倦怠眩晕伴头重,头胀,低调耳鸣,胸闷,倦怠痰湿壅阻之证痰湿壅阻之证n经常头晕,耳鸣听力差,遇劳或体位改变突发经常头晕,耳鸣听力差,遇劳或体位改变突发眩晕,多属气血不足,脾气虚损。眩晕,多属气血不足,脾气虚损。n常眩晕,眼前黑花,并有高调耳鸣听力下降,常眩晕,眼前黑花,并有高调耳鸣听力下降,腰膝酸软肾精亏损之证。腰膝酸软肾精
20、亏损之证。5.辨鼓膜异常辨鼓膜异常n鼓膜的形态、色泽变化及鼓膜穿孔的位鼓膜的形态、色泽变化及鼓膜穿孔的位置分析。置分析。n鼓膜形态、色泽鼓膜形态、色泽:微红、鲜红、橘黄、:微红、鲜红、橘黄、外突、凹陷、增厚、混浊、萎缩等。外突、凹陷、增厚、混浊、萎缩等。n鼓膜穿孔鼓膜穿孔:穿孔大小、位置、新旧。:穿孔大小、位置、新旧。 第四节第四节 耳病的中医治疗概要耳病的中医治疗概要 n一、内治法n二、外治法n三、针灸疗法n四、按摩导引内治法n1祛风法:n(1)因于风寒侵耳者,宜祛风散寒,常用方如三拗汤、荆防败毒散;n(2)因于风热犯耳者,宜祛风散热,常用方如银翘散、蔓荆子散等;n耳痒者多属于风,宜祛风止痒,常用方如消风散、四物消风饮;2清热法n包括清热解毒法和清热利湿法。n清热解毒法用于邪毒传里,里热壅盛之耳症如耳疮、耳痛流脓黄稠等。n清热利湿法用于肝胆湿热或脾经湿热熏耳者,常用方如龙胆泻肝汤、甘露消毒丹;3.和解法n用于邪在少阳,枢机不利所致的耳病,常用方如小柴胡汤;如柴胡、黄芩、青蒿、等。4祛痰法:n(1)因于痰热扰耳者,宜清热化痰,常用方如清气化痰丸或加味二陈汤;药物如黄芩、胆南星、竹茹、瓜蒌、贝母、半夏等。n(2)因于痰浊聚耳者,宜燥湿除痰,常用方如六君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店色彩设计》课件
- 《神经症年制》课件
- 《证券上市》课件
- 2024年农业部门抗旱工作总结范文
-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之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全人力资源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人事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合集人员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汇编人事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大全人事管理十篇
- 2024年中国辅酶Q10胶囊行业投资分析、市场运行态势、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 FANUC机器人培训教程(完成版)
- 玉溪大红山铁矿二期北采区采矿施工组织设计
-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 2024年《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知识点总结
- 2024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 (完整)北京版小学英语1至6年级词汇(带音标)
- 《朝花夕拾》阅读推进课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项目驻场服务合同协议书
- 终止合同告知函 委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