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史: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二)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材料一:1956年,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描述了当时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民迫切期望。信中写道:“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结束也有11年了。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我们已取得重大成就,但目前大家还只是为未来而活着,而不是为了自己。所有人都应该明白,人不能只靠热情生活。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绝不能拖延了。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在农村几乎吃不到糖。而关键是饮食情况年复一年地得不到改善。瞧瞧集体农庄庄员的庭院吧一无所有。而我们的农村已
2、经没有人了。我们为报刊上公布的有关收获庄稼的数字感到高兴。但这些成就并不来自组织生产的集体农庄。”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教材P66页大字第三段具体说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2.内容:侧重点:农业3.结果:材料一:为了在东部地区开垦荒地,“更充分地利用西伯利亚的农业潜力”,仅1954年上半年就有4万人去了西伯利亚垦荒区。19551956年调往东部地区的拖拉机达20多万台。约为全国提供给农业机器总数的三分之一。总计开垦约3600万公顷荒地。1954年春播面积增加了945万多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增加了近640万公顷。材料二:1954年的粮食总产
3、量达到8560万吨,其中来自开垦地的产量为 3720万吨,约为总产量的 43。新垦区的谷物生产增加得尤为显著。这一年,西伯利亚西部各区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一倍。哈萨克斯坦地区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35。而阿尔泰地区则几乎增加了三倍。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3.结果:材料三:从1958年春天开始将机器拖拉机站的农机具及其他装备出售给集体农庄。到1959年1月,98.5的集体农庄买进了机器拖拉机站的技术装备。材料四:缩短工人工作时间,某些部门工人每天工作7小时,从事特别危险工作的工人每天工作6小时;提高工资,全国产业工人年平均收入由1953年的925卢布到1959年上升
4、到1160卢布;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4.失败原因:材料一: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成功中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
5、想。大规模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从1955到1960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仅在巴夫洛达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地被风“刮走了”。概括赫鲁晓夫推广种植玉米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原因。主观、指令、急躁一、赫鲁晓夫改革改革(1953-1964)4.失败原因:材料二:俄罗斯曾经流传这样一则笑话:三位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列宁号召:“立即发动无产者搞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 斯大林抽着烟斗,严肃地下令:“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 赫鲁晓夫敲着皮鞋喊:“加大油门,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 (1)根本
6、:局部改革;(2)脱离实际;(3)盲目性;(4)个人作风;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2.内容:侧重点:工业;前期:新经济体制(1965-1972)3.结果:材料一: 1975年社会总产值比1960年增长2.8倍。1965-1975年间,年发电量和石油产量翻一番,钢产量增长1.5倍,汽车的年产量增长三倍多。九五期间,谷物产量从1.3亿吨增长到1.8亿吨,肉类从930万吨为1400万吨。据苏联统计,1950年苏联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升为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升为85%。而据美国计算,苏联195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
7、年升为53%。两者的百分比不一样,但都反映了苏美差距日趋缩小的变化趋势。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3.结果:材料二:从战略核导弹数量对比看,1962年美国占有多一倍的优势,1969年双方已成平手,1978年,苏联拥有的导弹数超过了美国,常规武器方面苏联原本就拥有数量优势,美苏军事实力对比的天平已向苏联一端倾斜。材料三: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有所进展。但是在理论上仍坚持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互不相容、截然对立的观念,把市场调节当作“市场社会主义”加以否定。这就从根本上阻塞了改革的深入,使其无法冲破旧体制的束缚而失败。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3.结果:材料四:有人这样描述苏
8、联的窘境:“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火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但其汽车却缺乏足够动力,故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人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材料五:196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66-7066-7071-7571-7576-8076-8081-8581-8586-9086-909090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7.47.46.36.34.24.23.33.31.81.8-2-2国民收入国民收入7.87.85.75.74.34.33.23.21.01.0-4-4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6.86.84.54.
9、53.33.33.13.1-3-3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3.结果:前期:取得一定效果;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限于停止。70年代速度放缓,80年代全面滑坡 。4.失败原因: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局部改革;后期,美苏军备竞赛日益加剧。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2-1991)1.背景:材料一:19861988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年均为28,1989年下降到26.4,而1990年则出现负增长,下降4。1991年民收入增长负10。 材料二:1991年苏联市场供应的1200多种基本消费品中,95缺货;在200多种食品中,180多种缺货。许多大城市不得不实行凭票供应和限量供应。
10、在物价暴涨、商品短缺的情况下,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显著下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达4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7,1990年达1/3。 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2.内容:侧重点:经济-重工业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2-1991)3.结果:材料一:在一再经济改革失效的背景下,他主张立即放弃国家经济干预,迅速向市场经济过渡;靠西方援助解救当前的经济危机;该计划还把政治民主改革放在了迅猛的中心位置,促使苏联变成西方民主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材料二:由于经济改革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经济继续滑坡。戈尔巴乔夫将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戈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阻力重重,效果不佳;国内局势失控,苏联解体。4.失败原因:(1)根本:改革已经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2)-(3)-(4) 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苏联改革的启示(1)建设社会主义要从自身国情出发,实事求是;(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生产力,提升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切实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改革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有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轮滑合同协议模板
- 江西总代合同协议
- 货款担保合同协议
- 票务团购合同协议
- 极草经销协议合同
- 黑米采购合同协议
- 民间转兑合同协议
- 篮球教练合同协议
- 旧房拆迁合同协议
- 计价结算合同协议
- 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1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 屋顶光伏的钢结构施工方案
- 第15课《青春之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课内古诗比较阅读)(截至2024)
- 云梯车作业交底
- 《孙权劝学》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40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4年)
- 新型可瓷化膨胀防火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DB11-T 367-2021 地下室防水技术规程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标准
- 2025年贵州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