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结题报告_第1页
子课题结题报告_第2页
子课题结题报告_第3页
子课题结题报告_第4页
子课题结题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职计算机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现代有效信息化教学模式类型的研究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计算机类课程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必须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才能掌握。但事实是,一方 而中职生的普遍特点是学习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另一方而他们思维活跃、好动,”上课 是条虫,下课是条龙”是中职生的真实写照,如何让他们在课堂上也成为龙,需要我们寻求适合于 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目标教学的理念深入人心,可以说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在为提升学生的课堂 学习兴趣绞尽脑汁。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我也在不断地探索,如何使学生在课堂学习 中集中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能有针对性

2、地、切实有效地把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 生从学会到会学,把学习带走,把技能带走。二、课题概念的界定1 .有效: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成效、有效果。2 .信息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花数字化,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模式即指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形式。3 .类型: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方法种类。4 .研究:是研究者想在中职的计算机类课程中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探索实践,研 究这些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际效果。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 .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实 际,创

3、新教材建设与使用,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的 紧密对接。新课标也提出: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应促进学生自主学 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理 论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这也是新一轮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的需要。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 一种需求取而代之,一般情况下,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 够的活力驱动行为。这种理论同样适用于课堂教

4、学。3 .行动导向型学习理论行动导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职业教育界出现的,对世界职业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后来也被引入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理论。在职业教育界,行动导向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师生共同确定行动产品(学习目标),并以此引导 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统一的学习方式。行动导向教学 以人为本,倡导主动的、不断优化和自我负责的学习,要求能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 自我反思。职业教育的学习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为主目标,最终是为获得真实工作环境中的职业 能力,具有比较强的定向性和应用性。学习目标即学习的最后成果是行动的“产品”,是一

5、种“产 品”化的学习,在德国这种“产品”被认为是“物质的自然”和“精神的自然”。行动导向教学是教、学、做的统一。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中也提出:积极探 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改变目标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构建体现项目 课程特性的新型教学关系,逐步形成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 习者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实现教师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导师”转变。培养学习 者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科学精神。4 .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这组能力中的各 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的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

6、式存在的。多元智能理论是以人的智能的多元 化为基础,呼吁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教师教学行为的多样化以及学校教育教学促进学生智能发 展的合理方式。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 价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还应建构全新的课程设计新思路。三、问题的提出(1)研究背景:计算机类课程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不像一般的基础课,听老师讲讲就 能会了,必须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才能掌握。但事实是,一方面中职生的普遍特点是学习基础薄弱, 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另一方面他们思维活跃、好动,“上课是条虫,下课是条龙”是中职生的真实 写照,如何让他们在课堂上也成为龙,需要我

7、们寻求适合于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从事职业教育二十几年,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一直令人堪忧,尤其是课堂学习,亳无兴趣、 一潭死水的现象普遍存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目标教学的理念深入人心,可以说每一位一线教师 都在为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绞尽脑汁。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我也在不断地探索, 如何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能有针对性地、切实有效地把有用的知识和 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把学习带走,把技能带走。(2)相关研究经过前期大量资料的搜集、归纳以及优秀课堂资源的整合,研究组总结归纳出了十种当前运用 广泛、行之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基于

8、项目的教学模式:基于 问题的教学模式:WebQuest教学模式:基于网络写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基于案例学习的教学 模式:情境化教学模式;基于概念地图的教学模式;基于电子学档的教学模式:基于多元,这四种智能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其中,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运用较多的是 教学模式都是从一个点出发,从而引出知识点的教学,是一种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 模式可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可视、可感知的东西,这样的话能够充分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WebQuest教学模式是一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一个任务 为出发点,自主通过网络上的资源进行学习,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模

9、式:情境化教学 模式是一种沉浸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外部或者内部环境的创造,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能力:基于概念地图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人体大脑记忆的教学模式, 利用利于学生记忆的概念地图(思维导图)来将所教的知识系统化、可视化,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 学习效率。当然,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对象也需要不同的教学模 式,特别是针对计算机本身的学习,更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好手头的教学工具,将学生应该要学习的 工具学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基于两项前提:其一,它需要学生对第一手资料有充分的认识;其二, 它需要学生踊跃发言

10、、于课堂中对话,而非由教师单向对学生讲课。其重点是训练学生的战略思想、 思维模式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亦即: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考察的重点不是能给出标准答案, 而在于得出结论的思考模式和思考过程。研究证明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更适合于中职阶段的计算机类课程学习。它要求教师通过对优 秀作品的展示和讲解分析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分析从而产生好奇心,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主动要 求实践,这样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得到增强。给学生一个自我学习的机会,不要什么问题的答 案都告诉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动脑筋,努力去解决问题,这样也可以 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具有明显

11、的实验性特点,强调“理论够用,技能够硬”的指导思想。有效 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冲动,通过上机实践,可以及时验证方法是否可行,达到立竿 见影的效果。四、研究的目标目标一:通过其他子课题组的成果,研究总结归纳出信息化教学模式。目标二:通过深入课堂及其他优秀课堂资源的整合,研究各信息化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 果的有效性。目标三: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寻求解决方案。五、研究主要过程(-)申报阶段:开展理论学习与文献研究,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2017年12月)通过文献研究法,查阅和学习国内外相关理论,获取必要的知识和研究理论,准确把握信息化 教学模式的内涵,明确同类课题研

12、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课题立项,开展调研(2018年1月)按计划实施,进入实践,深入学生,深入课堂,谈话了解,有针对性的以我校学生为研究背景, 以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为横向主线,结合各个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行分专业的计算机平面设 计课程信息化教学案例的实验研究,确定研究的起点。(三)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通过项目学习,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运用生活化的情境模式,带着问题 将案例贯穿于教学过程当中,对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课堂学习效果进行研窕,探寻运用多种信 息化教学模式相结合提高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13、)实践成果1 .课题结题报告:完成一篇课题研究报告2 .论文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3 .教学案例(二)理论成果L根据研究初步总结出“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案例学习的基本模式”:呈现案例、共同赏析一一提出问题、明确任务一-模拟操作、小试牛刀一一拓展练习、巩固新 知2 .研究初步得出了 “运用案例学习法提高中职计算机平而设计课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案例学习法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具体的案例中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 学习的主动权,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实践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在教育中起 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因此,案例是课堂教学的“导火

14、线”。设计具体的案例是 教师在课前备课的重头戏,要求教师纵观整个课程,统筹安排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每门课 的任务不能太大,案例中的新知识、难点不能太多。设计案例要巧妙合理,要立足由简到繁,由易 到难,把知识点贯穿其中。各案例之间既要相互独立又要前后衔接,体现课程的完整性及递进性; 既要有趣味性、实用性又要体现创新性、规范性,同时设计的案例要难易适度,有层次感,既能让 学生感到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能让学生在完成案例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让学生寓学于玩,玩 中求知,以趣激学,趣中探知。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3 .“人人参与,相互启发,及时反

15、馈”的信息交互形式古语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学中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层次的案例以达到每 个学生都能有所展示的目的,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上获得成就感。能力弱一些的可以 选择基础一点的任务去完成,在做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原来比想像的能做:能力强一些的则要求高 一点:少数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则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课堂进行讨论时,将学生所设计的作品(作业)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大家点评、讨论, 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作出评价。正确、及时的反馈交流,表扬和鼓励学生作品中的积极因 素,学生在别人的意见或建议中重审自己的作品,汲取自己认为好的意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 这样,不仅活跃了课

16、堂气氛,还在学生中养成了互相交流、相互竞赛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展示和点评,那些觉得自己弱的学生还会发现,原来强的作业是这样的, 会产生“我好像也行”的想法,学生之间互相启发,新的创意便会不断涌现。中职学生大多活泼好 动,在竞技方面有着很强的胜负欲,教师应充分理解并将之用于教学实践中。作业评价对于采用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检验极为重要,也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体现。评价交流不 仅有助于设计成果的进一步优化,而且有待于学习者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评价交流的过程中应注意 “知识、技能、素养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以由学生自我解析、同学 间相互点评、教师评价共同进行。教师必须及时

17、记录交流意见,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有益处。4 . “作业汇总,整理成集”的激励机制将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归类保存,课程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设计制作一个自己的个性封面,形 成他们自己的作品集。虽然这样做教师工作量大,但效果很好,每次学生看自己的作品集时的那种 自豪感是掩饰不住的。中职学生因为文化底子薄,在初中阶段一般也不受人待见,因此既自卑又自 尊心特别强,适当加以激励也会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样做也有利于突出技能教学、提高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更新教学观念,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资料枳累,同时也有利于以 后的教学。七、研究存在的不足、困感与反思(-)不足L适时的归纳总结时有遗漏。由于

18、课堂时间有限,评价的记录有时有所不及。在以后的实践教 学中将采取小组或个人记录的方式再行试验。2.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仍有兼顾不到的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多地深入学生,不断巡 视,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Z.)困惑1 .案例设计中的科学性和教育性如何体现?2 .学生案例创制作中的造型能力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3 .作品评价的标准要如何界定?(三)反思1 .喜:本课题的研究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多的认识,无论是在理论层而还是实践层面都有 了进一步的提升。本课题的研究也让我学会了主动关注课堂,并积极探索寻求答案。在研究的过程中,我 感受到了课题研究的魅力,从一开始的无奈接受到后来在教学实践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体会到课题研究的乐趣,褪去了原有的浮躁和粗糙,变得更加细致、扎实在学生方而,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参与度很高、创 新创意思维得到激发,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做的一些作品参加比赛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2 .忧:本课题的研究起初因对课题研究的认识不足,负担感很重,因此在研究初期积极性不高, 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研究,也因此在研究的前期浪费了一点时间。由于这些主观消极因素的存在,我 的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