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专题讲座专题十七动物的生殖和发育_第1页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专题讲座专题十七动物的生殖和发育_第2页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专题讲座专题十七动物的生殖和发育_第3页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专题讲座专题十七动物的生殖和发育_第4页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专题讲座专题十七动物的生殖和发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专题讲座专题十七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竞赛要求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周期:间期和有丝分裂染色单体、赤道板、单倍体和二倍体、基因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配子、交换减数分裂和减数分裂2生殖和发育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排卵和经期受精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的形成胚胎的膜知识梳理一、人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雄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贮精囊、前列腺、阴茎组成。1. 睾丸和精子发生(1) 睾丸:是产生精子的器官,睾丸含有1000条左右高度盘曲的精曲小管总长度可达250m;曲线精管内壁是精上皮,精上皮的基层的细胞是精原细胞和精原细胞之间的支持细胞。精细胞的作用是产

2、生精子,支持细胞的作用是支持以及为精原细胞和精子提供营养和吞食残余细胞质的作用;支持细胞的另一作用是分泌抑制素,抑制激素的产生。盘曲的曲细精管之间的结缔组织具有分泌雄激素的作用。(2)精子发生:精原细胞(2n) 多次有丝分裂(增殖期)大量精原细胞 ® 继续增殖 长大(生长期) 初级精母细胞(2n) 第一次减数分裂(联会、染色体交换) 次级精母细胞(2n) 第二次减数分裂 精(子)细胞(n) 形态变化、发育 精子(n)精子发生的特点:从精原细胞到精细胞虽然经过了多次分裂,但细胞质并不完全断开,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每一代细胞彼此都是以细胞质桥相连接的,所以各细胞可以互通信息,使分裂化化的速

3、度一致。 (3)精子结构(和精子运动)精子分三部分: 头部:核内含染色体; 顶体是特化的高尔基体 (水解酶),帮助精子穿过卵膜,见下“顶体反应”; 中心粒有2个 中段:腺粒体鞘 (螺旋形、包围轴丝) 轴丝 尾部:长、构造同鞭毛2雄激素 精巢的双重功能:产生精细胞;分泌激素。精巢分泌的激素有: (1)抑制素:支持细胞(精原细胞之间)分泌;抑制雄激素的产生。 (2)雄激素:间质细胞分泌(精曲小管间结缔组织细胞),种类很多,其中睾酮是最重要的一种,作用是刺激雄性生殖器官、精子的发育成熟;刺激、维持第二性征。下丘脑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睾丸支持细胞睾丸间质细胞促进精子生成雄激素LH

4、 释放因子、FSH释放因子腺垂体抑制素负反馈激素分泌的调控作用:见下图。 (二)雌性生殖系统 <1卵巢和卵子发生(1)卵巢构造:皮质为生殖上皮。(2)初级卵泡与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泡是最小的卵泡,外周一层细胞为卵泡细胞; 中央1个为初级卵母细胞。女婴降生时,两侧卵巢有初级卵泡约100万X2 = 200万个, 均已进入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并停留在这个阶段,直至性发育(初潮),初级卵母细胞的继续发育,进入性成熟阶段。只有大约40万个初级卵母细胞保留下来,在性激素的刺激下“苏醒”并继续发育。大约每28天只有一个开始发育;两个卵巢轮流排卵,一生中发育的初级卵母细胞:约400个。(3)次级卵泡与次

5、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泡“苏醒”、增大,长大成熟,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第一极体)。(4)排卵:次级卵泡长大、成熟。排出次级卵母细胞(及极体)进入腹腔输卵管。(5)卵(卵细胞)的形成:在输卵管内,当受精之后,次级卵母细胞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由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第二极体。第一极体也分裂产生2个第二极体。结果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最终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2卵细胞或卵(1)卵的类型 依卵黄多少划分:少黄卵 - 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头索、尾索、两栖、高等哺乳动物 多黄卵 - 鱼、爬行、鸟类 依卵黄分布的位置划分 均黄卵 - 大多数少黄卵 中黄卵 - 某些少黄卵

6、(节肢动物 - 昆虫) 端黄卵 - 某些少黄卵(两栖类)、多黄卵(2)卵黄多少与发育的关系 体外发育: 无变态 - 卵黄多(鸟类、爬行类); 有变态 - 卵黄少(昆虫、两栖类); 体内发育 - 卵黄少(哺乳类)(3)极性卵 - 端黄卵 动物极 - 有细胞核、细胞质,称为胚盘。 植物极 - 卵黄为主。卵轴:动物极与植物极之间的纵轴。3排卵和发情:都受激素控制。4雌性激素 卵巢的双重作用: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激素的产生:次级卵泡分泌雌激素;排卵后,黄体分泌雌激素、孕酮。激素的作用: 雌激素:促进、维持第二性征;刺激子宫壁增生,变厚、富含血管;为受精卵“着床”(“坐胎”)做好准备。 孕酮(孕

7、激素):促使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以便着床);促使乳腺发育(以便泌乳); 保胎;着床后,阻止新的卵泡发育和排卵。5月经周期 月经期一般4-5天,由于子宫内膜脱落,出血;约28天一次。此时腺垂体分泌LH(促黄体生成素 - 无受体);和FSH(促卵泡生成素 - 发挥作用)。 卵泡期:4(5)- 14天,初级卵泡迅速长大、成熟,分泌大量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恢复、增生、充血。 黄体期:第15天- 28天:FSH(促卵泡生成素)分泌减少,LH(促黄体生成素)分泌减少,次级卵泡在垂体分泌的LH作用下,形成黄体;黄体分泌雌激素、孕激素,促进子宫内膜进一步发育、抑制其他卵泡的发育;黄体分为月经黄体和妊娠黄体。下

8、丘脑促卵泡激素释放因子促黄体生成素释放因子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腺垂体卵泡排卵负反馈负反馈初级卵泡生长、卵子发生雄激素黄体雄激素、孕激素负反馈负反馈雌性激素分泌的调控:(三)受精 精子与卵子融合成为合子(受精卵)的全过程,称为受精。 1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水生动物如沙蚕、海胆、海鞘、鱼、蛙、蝾螈等都是体外受精;很多动物,特别是陆生动物,如昆虫、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都是体内受精。体内受精远比体外受精的效率高。2精卵融合(1)海胆卵的卵膜< 三层卵膜:外层为胶质膜(厚);中层为卵黄膜(较厚、表面有受体);内层为质膜(薄、细胞膜);(2)精子发生的顶体反应:穿过三层卵膜进入

9、卵子 穿过胶质膜:顶体(高尔基体),释放水解酶,溶解胶质膜; 穿过卵黄膜:顶体靠顶体丝(特异蛋白分子)卵黄膜上受体结合,使精子穿过卵黄膜;进入卵子质膜:精子头部接触卵子质膜,精、卵质膜融合,精核进入卵子内,尾部留在卵外,最后消失。(3)卵子的反应防止多精受精的双重机制:在第一个进入卵内的精子的刺激下,卵子发生变化,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如质膜去极化、受体破坏、皮层反应等。质膜去极化、受体破坏:作用短暂,Na+大量涌入卵,导致质膜电位发生变化(去极化),进而使膜上的受体破坏,阻止其他精子进入。皮层反应:从接触点开始至整个皮层,皮层粒连接到质膜上,将其中的水解酶、粘多糖释放到质膜与卵黄膜之间。水

10、解酶的作用是消化质膜、卵黄膜之间的粘连物质,使质膜与卵黄膜之间形成空隙;粘多糖的作用是进入空隙,吸水膨胀,使卵黄膜远离质膜、变硬,因此受精膜(卵子受精的标志)能够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子 (四)卵裂和胚层 1卵裂 特点:特殊的细胞分裂,连续的分裂;只分裂,不长大,分裂球越分越小;胚胎体积基本不变大。原因是卵裂的任务不是长大,而是染色体(DNA)复制;mRNA仅仅合成转录染色体的组蛋白。卵裂方式:取决于卵黄的多少与分布情形,有等裂、不等卵裂、盘裂、表面卵裂等。等裂:卵黄少、分布均匀(均黄卵);卵裂球大小基本相等,如海胆、文昌鱼。不等卵裂: 端黄卵:卵黄集中于卵的一端(植物极),细胞质集中于卵的另一

11、端(动物极)。极性卵: 植物极卵黄多、分裂慢、分裂球大;动物极卵黄少、分裂快、分裂球小,如海绵、蚯蚓、蛙类;盘裂:如鸟类。表面卵裂如昆虫。卵裂的结果:形成桑椹胚,由32-64 细胞组成的实心的一团细胞(有些动物中不明显,故通常不作为一个独立的阶段)。2囊胚 细胞数在128-256 个细胞至上千个细胞,是一个空心球形,囊胚层是单层细胞;有囊胚腔。3原肠胚 由两层细胞构成,形成方式多种多样、综合方式,与卵裂方式有关。两种典型的方式: (1)海胆、文昌鱼:内陷法囊胚的特点:<原肠胚的形成:植物极细胞内陷 囊胚腔消失 原肠胚; 原肠胚(两层细胞、空心球体) :外胚层是动物极细胞,内胚层是植物极细

12、胞;有 原肠腔,原口(胚孔)。(2)蛙:外包法 + 内移法 囊胚的特点:植物极细胞明显大于动物极细胞、无法内陷 原肠胚的形成:动物极细胞迅速分裂、数量大增,并向下迁移(外包),形成外胚层;植物极细胞向内迁移、或被挤入内部(内移)。 背唇的形成:外包开始,在动物极和植物极的交界处,先出现一个横的浅沟。浅沟的上面的动物极细胞分裂下垂,盖在浅沟上面,成为背唇。 胚孔的形成:背唇进一步外包下垂,浅沟加深并沿两侧向下方延伸,形成马蹄形(即背唇 + 侧唇),侧唇下垂,形成圆形胚孔。4中胚层发生(神经轴胚期):中胚层及体腔、神经管、脊索三者几乎都是同时发生。中胚层及体腔形成方式:原肠胚形成方式有两种,相应的

13、中胚层形成方式也有两种: (1)文昌鱼中胚层及体腔的发生:体腔囊法(肠体腔法) 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原肠(内胚层形成的原始消化道)背部两侧向外突出,形成从前到后的一系列囊光或细胞团,即体腔囊(成对、前后按节排列)。体腔囊长大、脱离原肠,前后各节贯通、背腹扩大,形成体腔(肠体腔)、中胚层。脊索的形成:背部中央内胚层增厚,形成脊索中胚层。脊索中胚层向下卷,脱离原肠形成脊索(长条、柱状)。神经管的形成:背部中央外胚层增厚,形成神经板。神经板向上卷,形成神经管(空心)。(2)蛙的中胚层发生脊索的形成:动物极细胞迅速分裂、数量大增,一部分向下迁移(外包),即外胚层;一部分沿背唇迁入内部,形成脊索中胚层(

14、背部中央一条,夹在内、外胚层之间) ,发育成脊索。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动物极细胞沿侧唇迁入内部(背部两侧各一条,夹在内、外胚层之间),形成中胚带。中间裂开出现空腔,发育为体腔(裂体腔)、中胚层。神经管的形成:背部中央外胚层,形成神经板,再形成神经管。(3)神经轴胚:已经奠定了胚胎分化造形的基础,胚胎的细胞都已迁移到了各自特定的位置;身体的雏形已建立;胚胎形成未来器官的区域(细胞群)已确定。 器官原基(器官芽):胚胎形成未来器官的区域(细胞群)。4胚层的分化与器官的出现分化:匀质的(未特化的)细胞发育为特化的细胞的过程。 三胚层的分化:<外胚层:皮肤表皮、神经系统、感官等; 内胚层:消化道

15、上皮等; 中胚层:皮肤的皮层、肌肉、结缔组织等;(五)人的发育1卵裂和胚泡 受精地点:输卵管上段1/3处;受精卵的发育:受精卵1天后开始卵裂;4天后发育为桑椹胚(32 细胞、实心);5天后发育为囊胚(胚泡 空心);6天后“着床”。营养:着床(6天)前靠自身的营养发育;着床后胚胎靠母体的营养发育;胚泡:滋养细胞(表层细胞)发育为胚胎外膜;胚泡内细胞团发育为胚胎。2胚胎外膜陆生脊椎动物: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人)的胚胎外膜(4层膜)。 (1)羊膜羊膜的形成:胚胎的腹面向上产生环状褶皱,从背面包裹胚胎,形成羊膜; 羊膜腔、羊水:模拟的水生环境,是对陆上繁殖的适应,有保温、保水、防震等作用。(2)绒毛

16、膜:由滋养层细胞(胚胎外膜)包在羊膜之外,形成绒毛膜。 哺乳类(人):绒毛膜很厚、发达,紧贴于母体子宫内壁,参与形成胎盘。爬行类、鸟类的绒毛膜很溥,粘附在卵壳的内面。 胎盘:子宫内膜与绒毛膜紧密结合,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母体、胎儿间物质(包括气体)交换,但母体、胎儿之间血液并不直接相通!(3)尿囊:是胚胎消化管的外延物。在爬行类、鸟类,尿囊的作用是收集含氮的代谢废物,即尿酸结晶。人的尿囊很小,没有功能。(4)卵黄囊:也是消化管伸出的囊。有卵生脊椎动物中,卵黄囊中充满卵黄。哺乳动物中卵黄很少,无营养功能。(5)脐带:有胎儿的脐静脉和脐动脉,它们伸入到胎盘中而成为毛细血管网。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交

17、换物质。3胚胎发育:约280天,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3个月) :进行器官分化,胚胎初具人形。胚泡种入子宫壁后,羊膜就开始发育。21天时,绒毛膜和尿囊发生,胎盘逐渐形成。胚胎长达2毫米时,3个胚层都已形成。约第24天时,神经系统也开始发生。心脏第21天开始出现,到第30天时有脉搏。一个月时,胚胎达5毫米。2个月的胚胎改叫做胎儿(不再称胚胎)。胚胎长达3厘米,重约1克,各器官均已初具雏形,大脑细胞已开始分化。2个月后,各器官系统在原有基础上继续生长。3个月时,胎儿外生殖器已分化。大脑皮质发育长大,感觉器官、心脏等都基本长成。(2)第二阶段(4-6个月):胎儿继续发育,6个月时已基本长成。(

18、3)第三阶段(7-9.5个月):胎儿继续生长。4出生:胎儿娩出。5泌乳:胎儿出生后2天,母亲分泌初乳(透明液体),成分是蛋白质和乳糖。3天后泌乳。人乳及初乳中带有抗体,有助于婴儿抵抗疾病。6生后发育(胚后发育) 婴儿身体各部分比例头大、腿短;身体各部分生长速度差异很大:神经系统(大脑、脊髓) 发育迅速,至9-10岁达到成人大小。免疫系统(胸腺、淋巴组织)发育迅速, 12岁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到成人水平。生殖系统发育缓慢,12岁左右才开始迅速生长,20岁左右达到成人水平。7衰老(1)细胞衰老定义:细胞机能衰退最终死亡的过程。细胞衰老的原因:对促细胞分裂分子(生长因子、胰岛素等)的敏感性下降,细

19、胞分裂停止;细胞失去某些转录功能,分裂停止;细胞中溶酶体发生变化,细胞自身受到破坏。(2)肌体衰老定义:机体机能衰退直至死亡。机体衰老的原因:现在还不清楚。大体有这些因素:细胞衰老、激素分泌异常、代谢废物的积累及遗传等因素。细胞衰老:细胞(包括淋巴细胞)衰老,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造成肌体衰老。激素分泌异常: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代谢废物的积累。如代谢废物(强氧化性)使脂类物质氧化,细胞被破坏,身体受伤;代谢废物:自由羟基OH、自由O等。遗传:衰老基因的表达学说认为:细胞寿命是由细胞自身遗传特性(基因)决定的,衰老基因表达,使细胞衰老。若改变条件,衰老基因推迟(或不)表达,就会推

20、迟(或不)衰老(如癌细胞)。基因突变学说认为:衰老是基因突变的积累,基因突变,使DNA分子损伤,细胞功能(包括分裂能力)丧失;基因突变过多的原因如强氧化基团(自由OH、O)积累之故。二、变态(一)昆虫的变态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如蚊、蝇、蝶、蚕蛾。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或稚虫成虫。不完全变态又可划分为渐变态(幼虫为若虫,与成体差别不大)和半变态(幼虫称为稚虫,与成体差别较大)。如蝗虫、螳螂、蜚蠊等。无变态:如衣鱼。(二)两栖类的变态 1蛙的变态过程:幼体为蝌蚪,有尾、鳃,无附肢,适于水中生活。蝌蚪肠道很大,以藻类为食,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有附肢,尾消失。 2变态的调节机制激素的作用:摘除尾芽期

21、蛙胚摘除甲状腺,则不能变态;注射T4、T3,可恢复变态;激素、神经系统共同调节: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激素变态。 (三) 变态的生物学意义反映了动物的进化史;适应性意义。三、发育机制(一)先成论与后生论1先成论第十四章/47.jpg> 16-18世纪:精子或卵子内已经存在一个幼小的生物。2后成论(渐成论) 18世纪,C. F. Wolff:精、卵、受精卵内没有已形成的胚胎,后代各种性状都是从没有一定结构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3镶嵌学说:19世纪后期(1)实验依据:德 W. Roux,P381。蛙、蝾螈的受精卵进行第一次卵裂,产生2个卵裂球,用烧红的针尖杀死其中1个卵裂球,留下的1个卵裂球发育成

22、半个胚胎。(2)镶嵌学说:细胞的遗传潜能随着细胞的分裂而逐渐减少。(3)镶嵌学说的否定: D. Driesch 的实验(与Roux同时期)两个发现发现1. 海胆受精卵 4个卵裂球使4个卵裂球完全分离发育成4个正常、较小的胚胎。这个实验否定了镶嵌学说,因为分裂产生的细胞仍具有全部的遗传潜能,器官系统不是先成的,是后生的(渐成的)。发现2. 健康的分裂球(粘附着破坏的分裂球),发育为不完整的胚胎。Roux 实验结果的原因是健康分裂球受到破坏死亡分裂球的影响,发育潜能不能充分全部发挥。细胞发育全能性的实验证据:(1)胚胎早期任何一个分裂球都具发育全能性Driesch 的实验、同卵双胞胎、施佩曼 H.

23、 Spemman(德、胚胎学家)1920s 的一系列的实验都可证明细胞具有全能性:施佩曼试验之一:蛙受精卵的发育:受精卵以发丝横缢为两半(一半有、一半无核;细胞质丝) 有核的一半发育、分裂 2个细胞核移一核至无核的另一半中无核的一半也开始发育收紧发丝两分裂球完全分离各自独立发育成一个正常的胚胎。系列实验证明:受精卵分裂多次(5次:32细胞期,桑椹胚),每个分裂球都能发育为一个正常的胚胎,说明胚胎早期每个分裂球都具有发育的全能性。(2)胚胎期的细胞(核)具有发育全能性英国 J. B. Gurden 的实验:将非洲爪蟾未受精卵用紫外线杀死核,得到无核卵。将原肠胚的原肠细胞核移植过来,受体卵在有外来

24、核时,发育为正常的蝌蚪。(3)幼体的体细胞(核)具有发育全能性实验基本同上:无核卵移植入蝌蚪肠细胞核,成为有核卵,得到若干克隆。(4)成体的体细胞(核)具有发育全能性:实验基本同上。(5)高等动物成体中、任何高度特化的体细胞都具有发育全能性:多利羊(克隆羊):乳腺细胞是高度特化的细胞,将无核受体卵,移植入乳腺细胞核,用放电刺激,发育为多利羊。(6)植物细胞(核)的发育全能性:甚至比动物细胞强1950s,美国F. C. Steward实验:胡萝卜根部韧皮细胞进行培养,得到愈伤组织(未分化的细胞团),分离得到单个愈伤组织细胞进行培养,每个细胞都发育为完整的植株,直至开花结籽。1960s以来,用水稻

25、、烟草、甘蓝、小麦等花药或花粉粒(雄性生殖细胞、高度特化) 进行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三)细胞质的作用:1核的全能性必须在适宜的细胞质中才能表达:即卵子的细胞质Gurdon等的实验;童第周的实验(自学):黑斑蛙红细胞核;2核的表达受细胞质的影响:童第周的实验:金鱼囊胚细胞核 ® 移植 ® 鳑鲏鱼去核卵® 囊胚(细胞核) ® 移植 ® 金鱼去核卵,得到杂种性状的幼体。 (四)细胞学和遗传学实验细胞分化的实质:部分基因关闭,不表达,部分基因表达。 昆虫唾液腺细胞多线染色体实验证明:真核细胞中的基因不是全部同时活动,而是一部分基因活动、表达:DNA

26、 ® 复制、转录 ® RNA ® 转译、合成特定的蛋白质;另一部分基因关闭、不表达。全能性表达与否的实质是基因是否表达。 (五)胚胎诱导和组织者 胚胎诱导:德国施佩曼将它定义为组织或细胞的分化方向,是由胚胎中其他特定的细胞或组织诱导下引发和决定的。1蛙视泡诱导的晶状体生成 眼发育的过程:神经管发育脑(前、中、后脑)和脊髓;中脑(前脑两侧)外突形成视泡,视泡长大而与盖在它上面的外胚层接触,这一部分外胚层变厚而成晶状体基板。晶状体基板内褶,脱离外胚层,发育而成晶状体。经诱导,外胚层分化发育成角膜。实验:破坏视泡,则晶状体、角膜无法形成;若用无透性隔膜将视泡与外胚层分隔

27、开,则晶状体、角膜无法形成。说明化学物质在起诱导作用。视泡移植至腹部 (或其他部位),则在在腹部形成眼;小眼蛙外胚层移植到大眼蛙,则发育为中等大小的晶状体、眼杯。以上说明诱导作用的影响是相互的。2组织者:1930s 施佩曼及助手等用蝾螈早期原肠胚进行实验:背唇切下,移植到另一原肠胚腹面,能自我组织,发育成第二条脊索,诱导外胚层发育为第二条神经管,导致发育成第二个头部,即双头(或双连体)蝌蚪。 背唇的特点:分化程度最低的组织;无需诱导,就能自我组织。 3化学诱导 (1)胚胎诱导的实质:是化学诱导(2)诱导的化学物质类似核蛋白,带有遗传信息的物质分子,如mRNA分子。近来有人从蛙背唇中分离出的蛋白

28、质等物质,具有类似哺乳类的活化素的作用,刺激垂体释放激素、促进红细胞生成。(3)化学诱导的过程: 一系列化学物质诱导过程:甲细胞、组织代谢产物是乙细胞、组织发育的必要条件;乙细胞、组织代谢产物是丙细胞、组织发育的必要条件;丙细胞、组织代谢产物是丁细胞、组织发育的必要条件(4)植物发育中的诱导:植物的幼芽能诱导愈伤组织的分化。(5)动植物之间相互诱导作用:如虫瘿的产生。典型例题例1从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形成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下述哪种组合是正确的?()外胚层 中胚层 内胚层A脑和脊髓血液肺B脑脊液大肠肺C皮肤 骨骼肾D表皮 肝 心脏解析 上述各组织器官所属胚层为:表皮、脑和脊髓来自外胚层。皮肤包

29、括表皮与真皮,表皮来自外胚层而真皮来自中胚层。血液、心脏、骨骼、肾来自中胚层。脑脊液来自血液,故为中胚层来源。肺、大肠与肝均为内胚层来源。因此A是正确答案。例2下列关于月经周期的生理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卵巢排卵B子宫内膜血管增生C卵巢分泌雌性激素D子宫内膜分泌黄体素解析 月经的形成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女子从青春期发育开始,卵巢内的卵陆续发育成熟,并逐月排出。在卵成熟和排出的过程中,卵巢分泌雌性激素,促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为受精卵的种植和发育准备条件。卵巢还可分泌雌激素和黄体素。如排出的卵没有受精,则卵巢中雌激素和黄体素的分泌量显著减少,子宫内膜内的血管收缩

30、,造成缺血,组织坏死、脱落,血管破裂而出血。所以答案选D。例3高等动物胚的外胚层发育出( )A呼吸道上皮B真皮C消化道上皮D神经系统解析 高等动物胚的外胚层先分化表皮和神经板。表皮在头部分化出嗅窝、水晶体、角膜等,大部分发育为皮肤的上皮,以及由它衍生的汗腺、乳腺、皮脂腺等和爪、甲、毛发、羽等附属物。表皮还内陷发育为鼻腔粘膜上皮、口腔粘膜上皮(如唾液腺、脑垂体)等。神经板卷成神经管,再发育成脑、脊髓、视网膜、神经节和神经等。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成的。所以正确答案是D。例4下列动物成体中仍保留有脊索的是()A海鞘B鲟鱼C七鳃鳗D酭解析海鞘幼体具脊索,变态为成体后脊索退化。鲟鱼是

31、硬骨鱼纲辐鳍亚纲中最原始的一类,成体中脊索虽终生存在,但在脊索的背侧与腹例已出现骨质的椎弓与脉弓。与鳄鱼比较,七鳃鳗的脊索也是终生存在,但仅在脊索背侧出现成对的小的神经弧片(相当于椎弓的雏型)。而鲍为硬骨鱼类真骨总目中鲸形目的成员,脊索已被硬骨的脊椎骨所替代,虽在两个相邻的脊椎骨之间的凹处有脊索残存,但已不成为完整的脊索。此题出得不确切,因为鲟鱼中也保留有完整的脊索。在脊索被脊柱替代的过程中它比七鳃鳗更前进一步,因它在脊索的背面,除有背神经弧片(推引外,尚有腹侧的血管弧片(脉弓),而七鳃鳗仅有背侧雏型神经弧片,但两者成体中均保留了完整的脊索。故选C。例5最原始的具胎盘的哺乳动物是( )A食虫类

32、B有袋类C啮齿类D单孔类解析 单孔类如鸭嘴兽、针眼等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它们的繁殖继承了爬行动物的特点,即产卵方式不具胎盘。有袋类虽为胎生,但大多数无真正胎盘,发育不完全的幼仔生下后爬入母体的育儿袋中,口衔乳头继续发育。哺乳动物中真正具胎盘的是真兽亚纲,食虫类与啮齿类均属真兽亚纲,而真兽亚纲中一般认为最原始的是食虫类。真兽亚纲的其他各类动物,包括啮齿类均由食虫类经适应辐射而形成,故A为正确答案。例6泄殖腔是()A鱼类、两栖类与某些爬行类的性器官B鲨鱼和某些鱼的肠中螺旋瓣的表面C消化、排泄和性器官的共同开口D水生鸟类的为给羽毛涂油的腺体解析 动物体中消化、排泄与生殖器官开口的情况有多种。消化道单

33、独开口称为肛门。排泄与生殖有共同开口的称泄殖孔。另一种情况是消化、排泄与生殖管道最终汇入一共同的腔,称泄殖腔,其共同开口即称泄殖腔孔。故选C。例7在系统发生中,中胚层首先出现于( )A钵水母纲B涡虫纲C有气管亚门D环节动物门解析A不对,因为水母是腔肠动物,腔肠动物只有两个胚层,即外胚层和内胚层。B正确,因为涡虫纲属于扁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首先具三个胚层的动物,故中胚层首先出现于这门动物。C不对,因为有气管亚门是节肢动物,虽然也有中胚层,但是在系统进化上比扁形动物远为高等。D不对,因为环节动物也远比扁形动物进化。例8胚层的形成对动物进一步的发育有很重要的意义,每个胚层都奠定了一定组织和器官的基础

34、。下面关于不同胚层分化形成器官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外胚层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B消化道上皮由外胚层和内胚层参与形成的C中胚层形成了肝脏D中胚层形成了肌腱和韧带解析肝脏由内胚层发育而来,由内胚层发育而来的还有胰腺。外胚层主要发育为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中胚层发育为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肌肉、脊索、真皮等。故选C。例9下图表示的是文昌鱼胚胎的横切面,它处在发育的哪一个阶段?( )A囊胚B原肠胚C桑椹胚D神经胚解析文昌鱼的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经桑椹胚(许多细胞形成的实心圆球)、囊胚(空心圆球,中空腔为囊胚腔,充满胶状液体),进一步发育为原肠胚(具内外二层细胞,内为内胚层,外为外胚层,内胚层之

35、内的腔为原肠腔,以原口与外界相通),原肠胚后为神经胚。神经胚开始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板到神经管),并形成中胚层(包括脊索、肠体腔囊等)。从上图可看到,肠体腔囊已形成,脊索与背神经管正在形成中,故应处于神经胚阶段。故选D。例10女性每次月经之后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泡激素(FSH)。这种激素促进囊状卵泡生长和雌激素的分泌。下列哪一项不是雌激素的功能?()A修复子宫壁B抑制FSH的分泌C刺激黄体生成素(LH)分泌D形成黄体解析促使黄体形成是脑下垂体腺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的功能,不是雌激素的功能。故选D。例11哺乳动物的胎儿和母体的血液通过胎盘进行物质交换,下列哪种交换是非选择性的?( )A食物的吸收B

36、激素的通过C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DA,B型血液抗原的交换解析 氧和二氧化碳是较小的分子,可以以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所以是非选择性交换。食物、激素和抗原是较大的分子,有的要通过细胞膜的主动转运,有的则不能通过。故选C。 智能训练1很多昆虫的发育中存在变态现象,渐变态昆虫的发育符合( ) A无蛹期,生活习性与成虫一样B有蛹期,生活习性与成虫一样 C有蛹期,生活习性与成虫不一样D无蛹期,生活习性与成虫不一样2脊索的形成是在以下哪个发育时期形成的?( )A囊胚期B原肠胚期C神经胚期D其后的器官形成期3以下动物类群中哪类与其他三类体腔性质不同? ( )A外肛动物B蜢虫动物C腹毛动物D内肛动物4胎盘是由母体子宫内膜与胎儿的下列哪部分结合而成( )A绒毛膜B尿囊C绒毛膜与尿囊D羊膜5下列哪一组都是表皮衍生物( ) A汗腺鹿角指甲B圆鳞栉鳞鸟羽 C角质鳞犀角指甲D乳腺羚羊角盾鳞6下列哪些生物与发育过程中可见的胚外膜的关系是正确的? ( )A鱼-羊膜B蛙-尿囊C爬行类-卵黄囊D蛙-绒毛膜7昆虫羽化后体壁要经历硬化过程,这种硬化过程是下列哪项的变化过程( )A蛋白质B多糖C脂类D其他物质钙化8正常人精子形成过程中,在次级精母细胞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的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