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仪器课程设计_第1页
生物医学仪器课程设计_第2页
生物医学仪器课程设计_第3页
生物医学仪器课程设计_第4页
生物医学仪器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医学仪器?课程设计报告姓 名: 陆想想 学 号: 030840110 专 业: 生物医学工程 指导教师: 陶玲 成 绩: 自动化学院 二0一一年 六 月目 录题目一页码3题目二页码6题目三页码8题目四页码11题目一 心电测量一目的学习心电图机的根本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学会人体心电的测试方法,观察心电波形。观察运动对心电的影响,采用相应的抗干扰措施,观察心电图的改变,分析心电测量时感性耦合形成的干扰及相应的抗干扰措施。二报告内容1. 学会使用心电图机,阐述心电图机的十二种工作方式电极的位置及其和放大器的连接,记录自己在不同工作方式下的心电图,并分析心电波形各特征点及其各间期的生理学意义。

2、1心电图机的十二种工作方式:肢体导联: 导联 导联 导联导联: LA接放大器正输入端,RA接放大器负输入端;导联: LL接放大器正输入端,RA接放大器负输入端;导联: LL接放大器正输入端,LA接放大器负输入端。加压导联: aVR导联 aVL导联 aVF导联aVR导联:RA接正极,LA、LL相连通的中心电位端接负极;aVL导联:LA接正极,RA、LL相连通的中心电位端接负极;aVF导联:LL接正极,LA、RA相连通的中心电位端接负极。胸导联:V1导联:正极接胸骨右缘第四肋间,负极接威尔逊中心端;V2导联:正极接胸骨左缘第四肋间,负极接威尔逊中心端;V3导联:V2和V4连线中点接正极,负极接威尔

3、逊中心端;V4导联: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接正极,负极接威尔逊中心端;V5导联:左腋前线与V4处于同一水平接正极,负极接威尔逊中心;V6导联:左腋中线与V4处于同一水平接正极,负极接威尔逊中心端。2记录自己在不同工作方式下的心电图。肢体导联导联测自己的心电图,走纸如下图:3分析心电波形各特征点及其各间期的生理学意义。心电波形的特征点:P波:由心房的冲动产生。前一般主要由右心房所产生,后一半主要由左心房产生。正常P波的宽度不超过0.1s,最高幅度不超过0.25mV。QRS波群:反映左、右心室的点冲动过程,QRS波群的宽度称为QRS时限,代表全部的心室肌冲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正常人最长不超过0.1s。

4、Q波大约0.1mV;R波大约0.51.5mV;S波大约0.2mV。T波:代表心室冲动后复原时所产生的电位。T波大约0.10.5mV。在R波为主的心电图上,T波不应低于R波1/10。U波:位于T波之后,可能是反映心肌冲动后电位与时间的变化。S-T段:从QRS波群的终点到T波起点的一段。正常人的S-T段是接近基线的,与基线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0.05mm。P-Q段:从P波终点至QRS波群起点。同样,正常人的这一段也是接近基线的。P-Q段的持续时间是0.040.2s。各间期生理特点:P-Q间期:它代表从心房冲动开始到心室开始冲动的时间,这一期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加长的趋势。P-Q间期的持续时间是0.1

5、2s0.2s。QRS间期:从Q波开始至S波终了的时间间隔,它代表左右心室肌包括心室间隔肌的电冲动过程。QRS间期持续时间是0.060.18s。Q-T间期。2. 根据自己的波形,计算自己的脉率。3. 记录干扰前后的心电图波形,分析减少干扰的措施。干扰前后的心电图波形如下图以导联为例:减少干扰的措施:将导线绞合在一起,减小环路面积,并平行于人体放置,两臂紧靠身体,另外,人体尽量保持平静,周围环境相对安静。题目二 多参数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使用及参数测量分析 学习多生理参数仪的根本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掌握多参数生理信号仪的使用,测量自己相应的生理参数,并分析各种参数。1. 简述测试过程及相关参数

6、的设置,记录测量结果分析测量得到的生理参数及其生理意义。测试过程:首先翻开桌面上的RM6240.EXE,设置各个参数,然后连接各个通道的输出线。在各电极上涂一些导电膏,夹在相应位置红色对应右手,黄色对应左手,绿色对应左脚,黑色对应右脚,然后将检测脉搏的传感器绑在手指上,将听心音的听诊器放在心脏跳动最强烈的位置,按软件中的开始按钮,开始记录心电、心音和脉搏,待曲线稳定后点击软件上的暂停按钮,截图保存。由于实际操作过程中干扰较大,很难保持三个通道的记录曲线同时稳定,所以我采用了分时段单通道的方法,即同一时间只采集一个通道的数据,望老师见谅。以下是我的测试结果:心音是瓣膜关闭和血流撞击心室引起的振动

7、所产生的声音,分为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上图可清晰地分辨出第一和第二心音。心音强度、频率及相互关系可以反映心瓣膜、心肌功能及心内血流的状况。脉搏是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冲击引起的动脉跳动。脉搏波的形状,因循环系统的情况改变而不同。 如主动脉瓣是否健全,心搏节律是否正常,动脉管的弹性如何等,都可根据脉搏波形的变化进行诊断。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与脉率根本一致。心电分析的依据通常是QRS波的宽度、幅度、波峰方向和R-R间期等参数,以及与心电模板的匹配程度等。正常心电的QRS波宽度一般小于100ms。由采集到的心电波形可观测到QRS波的位置,估测QRS波的宽度为50ms左右。题目三 设计心电

8、放大电路设计心电放大电路三运放,要求第一级差动增益为5,第二级差动增益为10,了解高共模抑制比、高输入阻抗差动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输入阻抗、放大倍数及共模抑制比。通过电路仿真调试电路,并分析改变电路中某些参数对共模抑制比CMRR的影响。电路调试正确后,自己制作电路板,用所制作的电路板测量人体的心电波形标准双导联工作方式I,调整各参数,用示波器观察所测量的心电信号。1. 提交正确的电路图,并标注各参数。电路图及各参数如下图:2. 分析计算电路的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并和测量得到的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比拟。理论的放大倍数为50,共模抑制比为无穷大。实际测量相关参数:差模电压Vi10mVVoA

9、d50共模电压Vi3VVo60mVAcCMRR20lg50/0.02=68图一 输入10mv差模电压时的信号显示:图二 输入3V共模电压时的信号显示:3. 提交制作的电路板照片。 图三 心电测量电路板照片:4. 提交心电信号的测量结果。分析心电放大电路和CMRR与哪些因素有关。图四 心电测量结果:影响心电放大电路的因素有:1电极放置位置,为了记录正确和较强的信号,电极放置必须精确;2电极与皮肤的接触,ECG信号非常微弱,电压幅度较低,良好的接触需要对皮肤做适当的处理,另外,应在电极上涂上导电膏;3导联的选择,选择错误导联会出现错误的心电图;4外部干扰,运动会干扰信号记录,50Hz工频干扰也会影

10、响ECG的记录。影响CMRR的因素:1第一级放大电路的对称性,电路的对称性越好,共模抑制比越大;2输入阻抗,提高输入阻抗,能提高电路的共模抑制比。题目四 设计右腿驱动电路在实验三的根底上,加上右腿驱动电路模块,并制作电路板,再用示波器观察所测量的心电信号,并和实验三的结果进行比拟。1. 画出ECG测量前置级完整电路结构图,并标注各参数。2. 提交自己制作的电路板照片。图五 增加右腿驱动的电路板照片:3. 提交测量结果,并分析右腿驱动电路在心电测量中的作用。图六 心电测量结果:右腿驱动电路在心电测量中的作用:采用右腿驱动电路可以减少位移电流形成的共模电压的干扰,提高共模抑制比。4. 在整个课程设

11、计过程中,尤其在设计和调试电路环节,有何收获和体会。 两周的生物医学仪器课程设计终于圆满落幕,在整个课设过程中,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收获也很丰富。前两个应用型的实验,相对来说操作比拟容易,只要严格遵守实验要求,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很快就能得到实验结果。第三个心电放大电路的设计,电路原理显而易见。首先根据实验要求,计算出设计电路需要的电阻值,然后根据计算得到的阻值,利用万用表,精心挑选电阻,并制作电路板。挑选电阻是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首先实验室所提供的可选电阻很少,所以只好对先前的计算值稍作修改。其次是我选定的电阻值的电阻很难找,由于大家都需要10K的电阻,使得资源一下子变得紧缺起来,甚至有同学

12、戏称这是找电阻游戏。一切准备就绪,根据要求制作完成了实验三的电路板,进入调试阶段。由于实验室可用的仪器比拟少,需要长时间的等待,所以我跟一个同学合作,一起组装了一套仪器,包括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和示波器,开始调试电路。第一次调试没有出现预想的波形,我只好将电路检查了一遍,发现还是没有。一次次的检查,怎么也找不出错误来,急的我都快放弃了。这时候我发现也有很多同学出现了跟我一样的问题,后来经过一位“过来人点拨,才发现这个电路板跟我们平时做实验用的不一样,经常当作接地组使用的一横排并不是连通的,每五个之间还需要导线来连接。我听从了同学的建议加以修改,果然成功了。接着用自己制作的电路板测心电图,由于心电信号太微弱,再加上干扰比拟大,很难出现正确的心电波形,就算瞬间出现,也很难保持一段时间,这是我遇到的第二个难题。我想了各种方法,调试示波器到最正确显示比例,尽量将线绞合在一起以减少干扰,可是效果甚微。最后偶然间发现,只要双手用力握拳,心电信号立即增强许多,而且效果还不错,这一方法一经宣传立即被大家积极采用,到此总算把实验三的任务完成了。对于实验四,要求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