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一、【新课标解读一、【新课标解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备考方略备考方略(1)概述)概述20世纪世纪50至至70年代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2)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3)概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概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
2、主义市)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的意义。(1 1)近年高考集中考查的知识:)近年高考集中考查的知识:“一五计划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大跃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6060年代国民经济的调整、家庭年代国民经济的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场经济体制等。(2 2)关注改革开放前)关注改革开放前3030年经济建年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失误,总计经验教设的成就和失误,总计经验教训,后训,后3030年注意把握基本历程年注意把握基本
3、历程和基本趋势,关注一些具有转和基本趋势,关注一些具有转折意义的年份。折意义的年份。(3 3)命题角度看,明显呈现多样)命题角度看,明显呈现多样化特征,难易程度看,本专题化特征,难易程度看,本专题属中等偏上难度。属中等偏上难度。考纲点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考纲点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 1)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至年代至7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道路的实践(2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过渡时期过渡时期( (1949-1
4、9561949-1956年年) )探索时期探索时期( (1956-19661956-1966年年) )文革时期文革时期( (1966-19761966-1976年年) )国民经济的恢复国民经济的恢复( (1949-19521949-1952年年) )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一五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一五计划计划( (1953-19571953-1957年年) )经济建设方针经济建设方针: :中共八大中共八大( (19561956年年) )“左左”倾错误倾错误: :两个运动两个运动( (19581958年年) )三年困难三年困难:( :(19591959年年-1961-1961年年) )经
5、济好转经济好转:( :(1962196619621966年年)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三大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 (1953-19561953-1956年年) )国民经济的劫难国民经济的劫难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78-至今至今)对内: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内: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外:开对外:开放放单元线索:单元线索:经济腾经济腾飞飞(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背景:背景:前提:前提:路线方针:路线方针:一)条件:一)条件: 政治: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政治: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经济:经济:1952年底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年底
6、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外交:外交:“一边倒一边倒”,与苏联结盟,得到经济援助,与苏联结盟,得到经济援助;借借 鉴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鉴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1953年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年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内容:一化三改一化三改特点: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要处理好农、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要处理好农、 轻、重间的关系,轻、重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工业化 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生产力与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并举产关系并举三、【考点建构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实施:实施:成就:成就:1953年
7、国家开始实施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一五计划”1957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成果:)成果: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全面展开1、一化、一化“一五一五”计划(计划(1953-1957)内容:)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原因原因)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8、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有步骤地促进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有步骤地促进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进行改造。进行改造。 (三三)具体措施:)具体措施:(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一、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一)条件(一)条件 (二)指导方针(二)指导方针三、【考点建构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目的:目的:进程:进程: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农业:农业: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
9、合作社。手工业:手工业:手工业者也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者也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主义工商业:(1)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运用加工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运用加工 订货、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等形式,将其订货、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等形式,将其 纳入纳入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轨道。轨道。(2)1953年,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年,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3)1956年,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年,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梳理:近代民族工业梳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发展历程三、【考点建构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0、:(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果:结果:意义:意义: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过渡过渡时期时期1949年年1952年年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同时进行和建设同时进行巩固政权,发展巩固政权,发展经济,为改造奠经济,为改造奠定基础定基础确立社会主义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中心任务中心任务中心中心任务任务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中共八大中共八大19561956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线提出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
11、958八字方针八字方针1960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1958成功成功失误失误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1 1、中共八大(、中共八大(19561956北京)北京)(1 1)内容)内容:(2 2)评价)评价: 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主要任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进的工业国经济建设方针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结论正确,符合实际,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结论正确,
12、符合实际,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在实践中未坚持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在实践中未坚持成成就就成就:成就:2 2、八字方针:、八字方针:背景:背景:内容:内容:作用:作用:成就:成就:3 3、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9591961年,经历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年,经历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1960年提出了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的方针针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三、【考点建构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纲举目
13、张失误失误 原因:原因:表现:表现:标志:标志:影响:影响: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1、1958年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年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2、1958年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年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大跃进”;3、1958年以年以“一大二公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共产风”4、19661976年年“文革文革”,是一场空前的政治经济浩劫。,是一场空前的政治经济浩劫。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
14、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年,我国经历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长期落后,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长期落后,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左左”倾错误:倾错误:1 1、“大跃进大跃进”的主要错误在于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的主要错误在于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2 2、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错误在于不顾生产力发展的的主要错误在于不顾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15、过分追求生产关系的变革;实际水平,过分追求生产关系的变革;3 3、“文革文革”则未能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坚持则未能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坚持以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为纲”。启示:启示:经济建设必须从实际经济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启示: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坚持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社会安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社会安定,及时抓住发展机遇。及时抓住发展机遇。大跃
16、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文革”的错误有何不同?的错误有何不同?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经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体制改革城市经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体制改革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的发展国有企国有企业改革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78-至今至今)对内:经济体制改革对内: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实行开放对外:实行开放点、线、面开放点、线、面开放格局的形成格局的形成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经济生活的腾飞经济生活的腾飞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
17、设:、序幕、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1 1、背景:、背景:思想:思想:1978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的年思想理论界展开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为十一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的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的思想基础思想基础。经济:徘徊中前进经济:徘徊中前进2 2、内容:、内容:思想路线: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组织路线: 3 3、意义、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左左”倾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
18、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三、【考点建构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农村改革:背景:背景:本质含义:本质含义:根本目的:根本目的:内容:内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揭开了经济改革序幕。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揭开了经济改革序幕。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含义:含义: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 意义:意义:2、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进一步提高了
19、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误区警示误区警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考点建构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二)经济体制改革(二)经济体制改革城市改革:城市改革:背景:背景:中心环节:中心环节: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所有制:所有制:目标:目标:意义:意义: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增强企业活力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
20、立现代企业制度变单一的公有制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共同发展。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了效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了效益,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1.背景:背景:国际方面:国际方面:20世纪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题;80年代末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吸取教训,以更健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促
21、使社会主义国家吸取教训,以更健康地成长;康地成长;国内方面:国内方面:中国的改革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人们对于中中国的改革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人们对于中国要不要搞市场经济而争论不休;国要不要搞市场经济而争论不休;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方讲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过程:过程:3意义:意义:提出目标:提出目标:1992年年“十四大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标 是建立社会主义
22、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立法保障:立法保障: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发展创新:发展创新:1997年年“十五大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建立:初步建立:21世纪初,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世纪初,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解放了中国的生
23、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程。、对外:、对外: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原因:、原因:中国的封闭政策阻碍经济发展;中国的封闭政策阻碍经济发展;发展经济需要利用国际市场的资金、技术发展经济需要利用国际市场的资金、技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过程:、过程:1980年,经济特区(深、珠、汕、厦、海)年,经济特区(深、珠、汕、厦、海)1984年,沿海开放城市(年,沿海开放城市(14个)个)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区(4个)个)19921992年,开放、开发
24、浦东年,开放、开发浦东20C90S20C90S开放沿江、沿边、内陆省会城市开放沿江、沿边、内陆省会城市(3)特点)特点从经济特区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城市 内陆省会城市,从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东部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4)意义:)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2、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与世贸的渊源:与世贸的渊源:是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是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世贸的性质:世贸的性质:各国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大市场各
25、国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大市场入世:入世:2001年年12月月11日,对外开放进入日,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新的阶段意义:意义:1、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我国人民的长远利益;3、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对外开放是渐进性的过程:对外开放是渐进性的过程:“打开窗口打开窗口”(建立经济特区)(建立经济特区)“连点成线连点成线”(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建立外向型开发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建立外向型开发区)
26、“全面开放全面开放”(开放内地城市)(开放内地城市) “融入世界融入世界”(加入世贸(加入世贸组织)组织)四四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1、GDP的变化:的变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重要指标之一1949年年 1978年年 1990年年 2001年年 2006年年落后于欧美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也不及一些也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均居很人均居很多发展中多发展中国家之后国家之后世界第十,世界第十,发展中第二发展中第二世界第六,世界第六,发展中第一发展中第一世界第四,世界第四,超过法、英超过法、英变化原因:变化原因:影
27、响:影响:新目标:新目标:2002十六大十六大全面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2007十七大十七大增强发展协调性,确保增强发展协调性,确保2020年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的实行;改革开放的实行;中国社会环境的安定及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环境的安定及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人民生活水平向小康迈进。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人民生活水平向小康迈进。2 2、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1 1)概念:)概念:(2 2)历程:)历程: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
28、展水向城市型的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进程加快进程加快高速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十分缓慢十分缓慢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前 19782000年年 21世纪世纪3 3、进入互联网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原因:原因:概况:概况:影响:影响: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政府的大力支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政府的大力支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1995年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覆盖了社会生活年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信息社会的缩影的各个方面,构成了信息社会的缩影打破时空界限,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地打破时空界限,使信息、知识更迅速
29、、便利地传递和共享;传递和共享;改变着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方式;改变着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4 4、时尚中国:、时尚中国:原因:原因:表现:表现: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质变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质变思想观念:思想观念:生活水平和品位:生活水平和品位:流行语言:流行语言:竞争、效率、市场意识成为行动的指南竞争、效率、市场意识成为行动的指南讲究穿戴、注重面料、质地、款式和讲究穿戴、注重面料、质地、款式和品位;居住条件改善,引发品位;居住条件改善,引发“装修热装修热”流行语言发生变化,生动体现
30、了流行语言发生变化,生动体现了社会生活时尚的更新社会生活时尚的更新单元知识网络单元知识网络过渡时期过渡时期(4956)全面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5666)十年文革十年文革(6676)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建设新时期(期(78年年后)后)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成就成就“八大八大”、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左左”倾错误倾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损失约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亿元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决策
31、;经济体制改革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电视政论片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阅读下列材料: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 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经过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
32、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 复兴之路复兴之路解说词解说词请
33、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新中国“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在哪些方面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分)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经济经济(或物质或物质)基础: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基础: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科技科技(或技术或技术)基础: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基础: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材料二材料二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年,中国农民以特有
34、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在变,世界也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在变,20世纪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年代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苏联依然陷于物苏联依然陷于物质短缺的困顿,人们开始找寻改变现状的新途径。质短缺的困顿,人们开始找寻改变现状的新途径。 复兴之路复兴之路解说词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世纪80年代中国发生巨变的原因。年代中国发生巨变的原因。当时苏联是怎样寻找改变现状的新途径的当时苏联是怎样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法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装配式建筑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泰州学院《乐理与视唱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省博罗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泰州学院《生物材料前沿(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第二外语(日语)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大国之都北京的城市历史与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体育学院《文化与创新制造之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古建筑修复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城市大型广告牌匾定制合同2025
- 2023北京海淀初一(下)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
- 内蒙古达茂旗明水元墓出土丝织品的初步研究
- 质量手册前言部分201007
- 电力设备生产项目技术方案
- 2023年上海嘉定工业区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村居hao优质获奖课件
- 丹东鑫源供热有限责任公司扩建一台64MWh热水锅炉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矿井瓦斯防治课件版 第13章 煤与瓦斯突出分类、特点、机理及规律
- 2023年中科院生态学考博真题题汇总
- 药剂科主任岗位权责目录及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登记表
- 2023年鞍钢集团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