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核舟记》知识点归纳_第1页
八年级上册《核舟记》知识点归纳_第2页
八年级上册《核舟记》知识点归纳_第3页
八年级上册《核舟记》知识点归纳_第4页
八年级上册《核舟记》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核舟记作者魏学净(yi )(约1596 约1625),字子敬,号茅檐,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著有茅檐集。核舟记是其代表作,被清代人张潮编制的虞初新志收录。一.生字难字(y 6u)奇(j i ),出(q u )髯(r dn) 执亿h i) 不属扇天启壬(r时戌(x u)箸(sh u)器皿(min)罔(w 3g)贻(y 1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ru 6)篷 高可二黍(shm许 石青移(sfin)之 舟尾横卧一楫(j f ) 椎(chu ) 髻(j i )葵(ku 二.通假字右臂支船(讯一一通“屈”左手倚一衡木(衡一一通“横”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

2、一一通“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与字之后。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一一通“拣”,挑拣。)为字共三十有四(有一一通“又”还有)三.一字多义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轩敞者为舱(是) 为人五:(刻有)可:高可二黍许(大约)珠可历历数也(可以)(技艺奇妙,奇特。)(零数,余数)(表存在的动词,与“无”相对)(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做,这里是雕刻的意思。)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画卷的一端(右端)”)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木:能以径寸之木(木块)以至鸟兽、木石 (树木)者:中轩敞者为舱(的

3、部分)居右者椎髻仰面(的人)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叫)(扇,量词)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是)扇: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扇子)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打开)天启壬戌秋日(古代称立春、立夏为“启”)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连词,并且)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转折,但是)以:能以径寸之木(用)以至鸟兽、木石(甚至)语:如有所语(说话)此中人语云(告诉)盖:盖大苏泛赤壁云(大概)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四.古今异义1、卧右膝:卧,古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今义:躺下,躺着的样子2、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近。今义:两个事物进行比较。3、高可二黍许:可,古义:大约。今义:

4、可以。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通“拣”,挑拣。今义:简单,容易。五.词类活用(1)中轩敞者为舱,箸篷覆之(箸篷:名词作状语,用箸篷)(2)石青移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移:名词用做动词,涂染)(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4)卧右膝,讪右臂支船(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形容词作名词,手艺奇妙精巧)(6)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梳着椎形发髻)六.倒装句尝贻余核舟一,原句应为:尝贻余一核舟。又用篆章一,原句应为:又用一篆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句应为:盖简修狭桃核为之。(倒装句表强调)七.省略句则题名其上,省

5、略于,原句应为:则题名于其上。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于,原句应为:各隐于卷底衣褶中八.双重否定句罔不因势象形: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罔不,无不;全都。九.文章结构模式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模式。此文体类似于现代说明文十.内容理解1、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布局。【(1)】先总述王叔远技艺奇巧,引出说明对象核舟。第二一一五段,详述核舟之“奇巧”。(2)介绍船体大小,结构布局。(3、4)介绍船头、船尾人物的神态和动作(5)船背的题名、篆章和着色】按照空间顺序细致说明。第六段总述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由衷地赞美雕刻者精湛的雕刻技艺“技亦灵怪矣哉!2、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

6、表现在哪些地方?答:(1)用料体积小(2)所刻事物繁多 (3)刻物情态毕备3、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答:(1)主题是大苏泛赤壁(2)窗上刻的是东坡的文句(3)三人位置东坡居中4、文中最后一段运用哪些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答: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突出 雕刻者技艺的高超、构思的巧妙。5、从文中找出船夫不在划船的依据。(用自己的话表述)答: (1)文中有“舟尾横卧一楫”句;(2)两个舟子的四只手都无空划船。6、王叔远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些文字,而不是诸如花草鸟兽之类的内容,这是因为什

7、么?答: 为了配合核舟雕刻的主题“大苏泛赤壁”。一-O文学常识1、核舟记选自清朝张潮编著的虞初新志一书,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篇说明文。2.文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3、课文中提到的“大苏”即宋朝的文学家苏轼。其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鲁直”即他的好友、诗人黄庭坚。没有借口冬去春来, 花开花谢,这是世界不变的规律。不管晴天雨天,太阳照样东升 ;不管白天黑夜,地球照样转动。世间万物都在坚守自己的义 务,没有任何借口。自然物如此,人,亦如此。“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深深的庭院,明眸的宫女,沉寂的粉蝶,慵懒的梳

8、 妆,犹如宫廷的车轮在她心里缓缓辗过。她,想到了戍边的将士浴血奋战,想到了沙场的父兄喋 血,为了两国的永久安定,她用她弱小的身躯扛起了重大的使命一一远嫁戍边。从此,“一去紫 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就成了千古佳传。她想,她没有任何借口,在国家安危面前,她 血道,她只能选择救国。没错,这位英雄女子就是一一王昭君,一个名垂千古的英雄女子。为了和平,我们都没有任何借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位在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摊头说惶恐的英雄, 为了保家卫国,面对元朝的多次劝降,他没有任何借口,毅然拒绝了元军,坚决抗战。在利益与 国家的抉择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家。古人云:人固有一死,或轻

9、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这 位民族英雄的牺牲固然是后者。正是他坚持,在国难面前,他没有任何借口。他,就是我们世代 赞颂的民族英雄一一文天祥。为了救国,我们都没有任何借口。没有借口,似乎成了许多爱国人士的尺度。的确,没有国家,我们哪里能有今天?爱国,是我们永久的义务。我们没有任何借口去拒绝!放眼寰球,纵观古今,又有多少名人不都是坚持着这个尺度一一没有借口?因为没有借口,易安在失夫之痛之中坚持着,写下了李清照集,流传至今;因为没有借口,苏武坚持自己的忠贞,挥着羊鞭,成了雪山上亮丽的风景;因为没有借口,小平爷爷坚持富国强国的理念,引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使人民迈向小康社会!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坚持着

10、没有借口,才会在历史上立下不倒的丰碑!然而,在这似乎很平静的社会,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给我们可爱的社会画下了黯淡的一笔。一些无良商家为追求利益,在为自己找借口,生产“三聚鼠胺奶粉”,“毒馒头”,“毒大 米”,“塑化剂食品”等等在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的同时,他们大肆高呼“反正吃不死人”的话语,这刺痛了多少国人的心啊!他们,违背的诚信,在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他们,应该受到社会的唾弃。所以,我们要把握好手中的导航,坚持着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为自己找借口。因为,我们没有 任何借口。核舟记作者(yi )(约1596 约1625),字子敬,号茅檐, 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著有茅檐集。核舟记是其代表作,被清

11、代人 编制的 »收录。一.生字难字器皿(min)罔(w3g)贻(yf)舟首尾长约八分有(丫刈奇01),出(qu)筹(ru 6 )篷高可二黍(shm许 石青移(s fin)之髯(r dn) 执亿h i)不属(sh 口)舟尾横卧一楫(j f ) 椎(chu ) 髻(j i )葵(ku。扇天启壬(r en)戌(x u )二.通假字讪右臂支船 左手倚一衡木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为字共三十有四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可:高可二黍许三.一字多义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中轩敞者为舱 为人五:珠可历

12、历数也其人视端容寂端:东坡右手执卷端木:能以径寸之木 以至鸟兽、木石 者:中轩敞者为舱 居右者椎髻仰面 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扇: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天启壬戌秋日 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以:能以径寸之木 以至鸟兽、木石 此中人语云语:如有所语盖:盖大苏泛赤壁玄 四.古今异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1、卧右膝:卧,古义: 今义:躺下,躺着的样子2、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 今义:两个事物进行比较。3、高可二黍许:可,古义 今义:可以。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 今义:简单,容易。五.词类活用(1)中

13、轩敞者为舱,窘篷覆之(2)石青移之(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4)卧右膝,讪右臂支船(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6)居右者椎髻仰面六.倒装句尝贻余核舟一,原句应为: 又用篆章一,原句应为: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句应为: (倒装句表强调)七.省略句则题名其上,省略于,原句应为: 各隐卷底衣褶中, 省略于,原句应为 :八.双重否定句罔不因势象形:翻译: 罔不,无不;全都。九.文章结构模式采用“ ”的结构模式。此文体类似于现代说明文十.内容理解1、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布局。【(1)】先总述王叔远技艺奇巧,引出说明对象 核舟。第二一一五段,详述核舟之“奇巧”。(2)介绍船体大小,结构布局。(3、4)介绍船头、船尾人物的神态和动作(5)船背的题名、篆章和着色】按照空间顺序细致说明。第六段总述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由衷地赞美雕刻者精湛的雕刻技艺“技亦灵怪矣哉!2、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答:3、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答:4、文中最后一段运用哪些的说明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