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转型与产业竞争优势培育_第1页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转型与产业竞争优势培育_第2页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转型与产业竞争优势培育_第3页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转型与产业竞争优势培育_第4页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转型与产业竞争优势培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转型与产业竞争优势培育摘要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产业转型。资源型产业的初始发育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固然离不开莫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人口集聚,但该进程又必然吸引着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新要素的进入,并开辟着新的市场。我国资源型城市可以依托新的资源和资源的多重价值新利用,开发由具有周期性替代特征的新一代特色产业,进而可以依托新的发展要素,变初始的资源依赖为现代创新驱动。对于莫些我国资源型城市而言,“资源枯竭”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根据资源更替、产业成长的规律,适时转变发展模式,“资源依赖”的惯性和“产业专业化锁定”的假说是可以突破并培育生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词区域产业结

2、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产业竞争优势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09)04-0043-(04)如何不断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更是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产业转型,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产业转型,即新一代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及其市场竞争优势的培育。资源产业的初始发育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固然离不开莫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人口集聚,但资源开发和人口集聚进程中又必然吸引着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新要素的进入,并开辟着新的市场。在技术

3、进步和市场化条件下,我国资源型城市根据资源开发利用多重价值生命周期理论,可以依托新的资源和资源的多重价值新利用,开发生具有周期性替代特征的新一代特色产业,进而可以依托新的发展要素,变初始的资源依赖为现代创新驱动。对于我国莫些资源型城市而言,经过长期的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资源枯竭”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根据资源更替、产业成长的规律,适时转变发展模式,“资源依赖”的惯性和“产业专业化锁定”的假说是可以突破的。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和非资源性产业,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新型产业基地,是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培育的关键。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从产业转型由发,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结构调整中的产业转型与

4、产业竞争优势培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转型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着供需结构、区际贸易与区际投资、制度安排等的发展变动而发生变化,进行着规模扩张和结构变动。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必然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而不同的经济增长又对产业结构产生不同的要求,促使产业结构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产业转型,也就是根据资源禀赋变化、技术进步与市场环境的改变,促进新型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促进缺乏竞争力

5、的冲突产业的推由。在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产业转型更为关键:首先,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充分利用内部与外部力量的推动。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从资源型城市向工矿城市转变,进行产业链初步延伸过程;二是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变,实现经济基础多元化,促进城市基础设施、自然人文环境的完善,提高城市的聚集能力。大多数工矿城市仅仅当资源发生枯竭、经济由现衰退时,才开始被迫实施产业转型,这种产业转型往往是与城市衰退治理同时进行的,需要外界援助与外力推动。其次,就我国资源型城市来讲,由于各种原因,传统的资源性主导产业衰退,影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培育和发展新兴主导产业。而新兴主

6、导产业可能是与原来资源产业相关的产业,也可能是替代产业。新兴产业必须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因此,新型接续和替代产业培育是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再次,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最终目的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指配第一克拉克、库兹涅茨等学者对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即: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减少,第二、第三次产业将增加。从区域工业内部结构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

7、术集约化。不存在缺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区域产业转型。最后,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过程,也是一个产业发展、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与适应的过程。从我国资源型城市工业的资源结构来看,整个工业化过程又表现为以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到以资本集约型工业为主,再到以技术集约型工业为主的发展轨迹。从产业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看,产业作为资源转换器,把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那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是从过去大量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结构向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结构转变,即由工业文明框架下的产业结构向生态文明新理念下的产业结构演化。事实上,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过程,也是一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的过程。二、我

8、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的发展中大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各种困难,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方面,主要面临三方面的问题:第一,产业结构单一,存在所谓的“产业专业化锁定”产业结构单一是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中最突生的问题。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世界上著名的资源型城市都只是采掘工业及原材料工业等传统产业的聚集区,其他产业不发达,产业结构缺乏弹性,当主导产业部门受到市场冲击时,城市就很快陷入整体困境。存在所谓的“产业专业化锁定”现象。我国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第一、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部分城市第三产业比重高也是由于其依赖的资源已经枯

9、竭造成的。从第二产业内部看,主要是以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为主,重工业比重普遍偏大。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过度单一导致产业结构缺乏弹性,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差。第二,资源依赖性强,产业层次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强烈依赖资源,以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产业为主,如煤炭、石油、森林、石油加工(初级)、冶金(初级)等行业,属于低层次的初级结构,技术水平低,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小。我国资源型城市资源利用及传统产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资源储量日趋枯竭,包括原料运费在内的营运成本超过一定极限,必然会使产业优势丧失,由现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衰退。资源型产业市场竞争的弱势地位导致产业竞争能力基础性下滑,制约着我国

10、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如果不能够改变对资源产业过度依赖的状况,则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目标便难于实现。第三,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在国家进行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组织多数是由计划时代的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而来,各企业之间不能马上形成一个整体,不能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更没有形成价值链。区域封锁与市场分割,难以形成符合跨区域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产业格局,这种松散的产业组织结构无法协调各个经济组织间的专业分工,使各企业问的协作水平低下,造成大企业规模不经济和产业链延伸受阻,中小企业在低级技术水平上重复建设,限制了规模经济水平的提高;使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长时期处于低水平的状态,竞争能力低下。如何

11、改变产业组织不合理的状况,也是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必须面对的问题。简言之,在推动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如果不进行产业转型,随着资源枯竭,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多困难甚至持续衰退的风险。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也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方向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产业转型。对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可以根据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产业转型模式与方向。有的学者把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型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新型产业对原有产业的替代模式

12、;二是产业链扩展与延伸模式;三是多元复合模式。事实上,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可以采取更为多样的模式。具体而言,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需要强调如下五个方面:第一,根据我国资源型城市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特点,构建有区域特殊性的产业体系和工业化模式。地方政府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规制,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盲目追求资源数量的开发和利用的方式,要将资源的开发利用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应该在政府的监督下,合理布局、适度发展,不应该以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谋求地方的经济发展。还可以利用生态技术改造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传统工业,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一是对废弃物末端治理的生态技术改造;二

13、是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生态技术改造;三是对工业生产源头的生态技术改造。第二,提高资源型城市资源综合利用率,构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区域循环产业链。我国资源型城市工业企业多采用“资源一一产品一一废弃物”的传统发展模式,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应该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方法,逐步转向“资源一一产品一一资源”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集中,最适合建立区域生态工业园区,以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此,要以信息化为平台,以网络化制造技术实现企业间协同,促进区域工业一体化的发展。特别是要加大对东北地区能源、装备、石化、食品、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产业内网络连接,实施

14、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网络化制造、电子商务和配套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按照企业关联度形成资源利用、创新开发集成的区域产业集群。推进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是资源型城市向多功能性城市转化最重要的途径。只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够提高资源型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三,增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并提高产业层次。从国际产业结构发展趋势来看,发达国家为了取得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经济效益,一般采取输由具有比较优势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同时购买没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并淘汰衰退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方向的产业转移。但是,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时,往往只是输由

15、设备,关键技术仍由自己掌握。这体现在一些合资企业中,具有关键性的部件,如发动机这样技术含量高、生产批量大和附加价值高的部件是由外国企业直接掌握生产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一些资本密集型工业有较好的基础,固定资产价值规模大、科研技术力量雄厚、产业配套能力强、基础设施产业条件好。利用现有基础条件,进行技术改造,发挥其潜力,可以比在其他地区新建企业投资少、见效快,做到事半功倍。为此,我国资源型城市要注重在仍有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的传统产业中,筛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推进资源型城市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就难于培育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新优势。第四,扩大

16、我国资源型城市内部的产业联系与分工,促进与区域外部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为产业转型提供良好的市场空间,同时优化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组织结构。我国资源型城市在钢铁、化工、机械、汽车、造船等传统工业方面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要充分挖掘和发挥现有工业基础优势,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大型装备企业签订合同,建立合资企业,通过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传统工业的技术水平。我国资源型城市应在每一个主导产业中选择若干个大企业和企业集团,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支持,使之尽快上规模、上水平,并以此为核心进行产业重组,使各地现有的中小企业都能基本纳入大企业或企业集团的体系之中,逐步形成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格局。这

17、样,既可以使我国资源型城市中现有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以比较快的速度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规模、参与国际竞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资源型城市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较为合理地配置资源,增强产业竞争优势。第五,根据资源结构的不同特点,我国资源型城市在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的同时,协调好竞争性产业、准竞争性产业与非竞争性产业的关系。我国资源型城市在优化、调整产业组织结构时,应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巩固资源型主导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集团为核心,形成大中小企业共生的局面,把动态竞争型的产业组织作为资源型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首选。以优化的产业组织结构加强不同分工的企业之

18、间的产业链,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依托我国资源型城市在整体产业价值链中的独特位置,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产业结构。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竞争性接续产业,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环节,集中在以各种手段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和品牌选择上。对尚有一定资源储备的资源型城市,加强现有相关企业的联合兼并。只有协调好不同竞争特点的产业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四、结论在推动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如果不进行产业转型,随着资源枯竭,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多困难,甚至持续衰退的风险。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也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核心是产业转型,即新一代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及其市场竞争力的培育。资源产业的初始发育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固然离不开莫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人口集聚,但资源开发和人口集聚进程中又必然吸引着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新要素的进入,并开辟着新的市场。在技术进步和市场化条件下,我国资源型城市根据资源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