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第九篇 神经系统2_第1页
生理学课件:第九篇 神经系统2_第2页
生理学课件:第九篇 神经系统2_第3页
生理学课件:第九篇 神经系统2_第4页
生理学课件:第九篇 神经系统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感受器和感受器官一、感受器和感受器官感受器感受器: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专门感受机体: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和装置。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和装置。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连同它们的附属结构。连同它们的附属结构。3-1. 3-1. 概述概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适宜刺激适宜刺激换能作用换能作用编码功能编码功能适应性适应性丘脑的三类细胞群丘脑的三类细胞群第一类细胞群第一类细胞群(特异感觉接替核特异感觉接替核,specific sensory relay nucleus): 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

2、纤维,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区。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区。 躯干四肢、头面部感觉传入躯干四肢、头面部感觉传入第二类细胞群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联络核,associated nucleus):接受来自丘脑感觉接替核:接受来自丘脑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纤维,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某一特定区域。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纤维,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某一特定区域。 协调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间的联系协调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间的联系第三类细胞群(非特异投射核,第三类细胞群(非特异投射核,nonspecific projection nucleus)主要是髓板内核群,包括中央中核、束

3、旁核、中央外主要是髓板内核群,包括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等。侧核等。间接地通过多突触换元接替后,弥散地投射到整个大间接地通过多突触换元接替后,弥散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层,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脑皮层,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3. 感觉投射系统感觉投射系统(sensory projection system)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非特异性投射系统非特异性投射系统(non -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冲动来源冲动来源外周感受器(经外周感受器(经典感觉上行传导典感觉上行传导道)道)脑干网状结构上行

4、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激动系统神经元接替神经元接替三级神经元接替三级神经元接替多级神经元接替多级神经元接替投射区投射区皮层特定区域,皮层特定区域,有点对点的关系有点对点的关系弥漫性投射到大脑弥漫性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无皮层广泛区域,无点对点关系点对点关系纤维终止部纤维终止部位位皮层第四层皮层第四层皮层各层皮层各层功能功能产生特定感觉,产生特定感觉,能激发皮层发出能激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传出冲动维持和改变皮层的维持和改变皮层的兴奋状态兴奋状态损伤时表现损伤时表现感觉缺失感觉缺失昏睡,昏睡,EEGEEG呈现同步呈现同步化慢波化慢波(二)大脑皮层感觉代表区(二)大脑皮层感觉代表区 1. 躯体感觉

5、代表区躯体感觉代表区 (somatic sensory area) 第一感觉区第一感觉区(为主):(为主): 中央后回(中央后回(3-1-2区)区) * 交叉交叉: 躯体感觉躯体感觉 对侧对侧, 头面部头面部 双侧双侧 * 大小大小: 分辨愈精细分辨愈精细, 代表区面积愈大代表区面积愈大 * 倒置倒置: 总体倒置总体倒置, 但头面部内部正立但头面部内部正立 第二感觉区第二感觉区(次要):大脑外侧沟上壁(次要):大脑外侧沟上壁 面积小面积小 不够完善和具体,接受痛觉的传入的投射不够完善和具体,接受痛觉的传入的投射 伤害性伤害性刺激刺激快痛快痛很快发生,尖锐而定位清楚的很快发生,尖锐而定位清楚的“

6、刺刺痛痛”;由;由A A类纤维传导类纤维传导慢痛慢痛定位不明确的定位不明确的“烧灼痛烧灼痛”,刺激后,刺激后0.50.51.0 s1.0 s才被感觉到,痛感强烈而才被感觉到,痛感强烈而难以忍受,撤除刺激后还持续几秒钟,难以忍受,撤除刺激后还持续几秒钟,并伴有情绪反应及心血管和呼吸等方并伴有情绪反应及心血管和呼吸等方面的变化。由面的变化。由C C类纤维传导类纤维传导皮肤皮肤(1) 1) 体表痛体表痛痛觉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痛觉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2 2)深部痛)深部痛u 深部组织(如骨、骨膜、肌腱、韧带和肌肉等)的深部组织(如骨、骨膜、肌腱、韧带和肌肉等)的痛觉痛觉u 一般为慢痛一般为慢痛u

7、定位不明确,可伴有自主神经反应定位不明确,可伴有自主神经反应u 深部痛深部痛邻近骨骼肌收缩邻近骨骼肌收缩局部缺血局部缺血加重疼痛加重疼痛(恶性循环)(恶性循环)u 致痛物质:致痛物质:P P物质、物质、5-5-羟色胺等。羟色胺等。(二)内脏痛(二)内脏痛1. 1. 特点特点 (1)(1)定位不明确,主要表现为慢痛,有时可非常剧烈定位不明确,主要表现为慢痛,有时可非常剧烈 (2)(2)对切割、烧灼不敏感,对牵拉、缺血、痉挛、炎症敏感对切割、烧灼不敏感,对牵拉、缺血、痉挛、炎症敏感 (3)(3)能引起痛觉过敏或牵涉痛能引起痛觉过敏或牵涉痛 (4)(4)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8、。3. 牵涉痛(牵涉痛(referred pain)内脏病变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内脏病变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 痛或痛觉过敏痛或痛觉过敏referred pain心绞痛:心前区、左臂尺侧心绞痛:心前区、左臂尺侧胃溃疡、胰腺炎:左上腹、左肩胛部胃溃疡、胰腺炎:左上腹、左肩胛部肝病、胆囊炎:右肩胛区肝病、胆囊炎:右肩胛区肾结石:腹股沟区肾结石:腹股沟区阑尾炎:上腹部或脐周阑尾炎:上腹部或脐周会聚学说会聚学说: : 内脏和躯体传入纤内脏和躯体传入纤维会聚于脊髓同一神经元,皮维会聚于脊髓同一神经元,皮肤将内脏传入误为体表传入。肤将内脏传入误为体表传入。易化学说易化学说: : 内脏传入冲动使脊内脏

9、传入冲动使脊髓中接受体表传入冲动神经元髓中接受体表传入冲动神经元的兴奋性提高,较弱的躯体传的兴奋性提高,较弱的躯体传人也能引起痛觉。人也能引起痛觉。牵涉痛的机制牵涉痛的机制3-3. 3-3. 眼的视觉功能眼的视觉功能 通过视觉系统的外周感受器,接受外界环境中的一定波长通过视觉系统的外周感受器,接受外界环境中的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刺激,经过中枢结构中有关部分的编码加范围内的电磁波刺激,经过中枢结构中有关部分的编码加工和分析而获得的主观感觉称为视觉。工和分析而获得的主观感觉称为视觉。视觉系统:视觉器官、视神经、视觉中枢视觉系统:视觉器官、视神经、视觉中枢 折光系统折光系统( (refractio

10、n) )折光成像折光成像 感光换能系统感光换能系统( (transduction) )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人眼的适宜刺激:人眼的适宜刺激:波长波长380380760 nm760 nm的电磁波的电磁波 一、眼的折光功能一、眼的折光功能: : 折光成像折光成像(一)与眼的(一)与眼的折光成像有关的光学原理折光成像有关的光学原理 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及它们之间的界面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及它们之间的界面多个折光体构成的复合透镜多个折光体构成的复合透镜( (二)眼折光系统的特性二)眼折光系统的特性(三)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三)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简单

11、的等效光学模型简单的等效光学模型前后径前后径20 mm单球面折光体单球面折光体折射率折射率133节点在角膜后节点在角膜后5 mm处处 类似正常而不进行调节的眼成像类似正常而不进行调节的眼成像 平行光线正好能聚焦在视网膜上平行光线正好能聚焦在视网膜上 计算不同远近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小计算不同远近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小 视敏度(视力):分辨能力、两点间最小距离。视敏度(视力):分辨能力、两点间最小距离。 物体的大小物体的大小 物像的大小物像的大小物体至节点的距离物体至节点的距离 节点至视网膜的距离节点至视网膜的距离(四)眼折光功能的调节(四)眼折光功能的调节6 6米以外物体,近似平行光线,无需调

12、节,恰好聚米以外物体,近似平行光线,无需调节,恰好聚焦在视网膜上。焦在视网膜上。物体移近物体移近: : 光线辐散,需经眼的调节作用。光线辐散,需经眼的调节作用。神经反射神经反射晶状体的调节晶状体的调节视近物时眼的调节视近物时眼的调节:1. 1. 晶状体变凸晶状体变凸2. 2. 瞳孔缩小瞳孔缩小3. 3. 双侧眼球会聚双侧眼球会聚1. 晶状体的调节晶状体的调节视近物时,视近物时,晶状体变凸。晶状体变凸。 视近物时:视近物时:视网膜上模糊物像视网膜上模糊物像视区皮层视区皮层中脑动眼神经副中脑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团交感核团睫状神经睫状神经睫状肌的环行肌收缩睫状肌的环行肌收缩悬悬韧带松弛韧带松弛晶状体弹性

13、回位晶状体弹性回位晶状体变凸晶状体变凸折光折光力增大力增大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2. 2. 瞳孔的调节瞳孔的调节瞳孔反射瞳孔反射瞳孔直径变动于瞳孔直径变动于1.5-8.0 mm之间之间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光线照射一侧瞳孔引:光线照射一侧瞳孔引起双侧瞳孔缩小。起双侧瞳孔缩小。中枢在中脑,麻醉深度和判断病情危重程度的一个指标。中枢在中脑,麻醉深度和判断病情危重程度的一个指标。瞳孔近反射瞳孔近反射(near reflex of the pupil):视近物时反射性地引:视近物时反射性地引起双侧瞳孔缩小。起双侧瞳孔缩小。 意义:减少

14、进入眼内的光线量意义: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 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3 双侧眼球会聚双侧眼球会聚双侧眼球会聚双侧眼球会聚视近物时,双眼同时向鼻侧会聚。视近物时,双眼同时向鼻侧会聚。意义:使双眼看近物时物像成像于视网膜的对称点上,避意义:使双眼看近物时物像成像于视网膜的对称点上,避免复视。免复视。近点近点眼能看清的最近距离眼能看清的最近距离 晶状体的弹性晶状体的弹性 8 8 岁岁 8.6 cm 8.6 cm 20 20 岁岁 10.4cm 10.4cm 60 60 岁岁 83.3cm83.3cm新生儿新生儿 成年人成年人 老人老人远点远点人眼不作任何调节时所能看清的物体的最远距

15、离。人眼不作任何调节时所能看清的物体的最远距离。(五)眼的折光异常(五)眼的折光异常 1. 1. 近视眼近视眼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能力过强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能力过强看远处物体时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导致视物模糊看远处物体时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导致视物模糊用凹透镜矫正用凹透镜矫正近点和远点都比正视眼近近点和远点都比正视眼近2. 远视远视 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折光能力过弱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折光能力过弱 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引起视觉模糊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引起视觉模糊 看远物和近物时都需要进行调节,易发生调节性疲劳看远物和近物时都需要进行调节,易发生调节性疲劳 用凸透镜矫正用凸透镜

16、矫正 3散光散光角膜不呈正球面角膜不呈正球面进入眼内的光线不能全部聚焦在视网膜上,有的聚焦在视进入眼内的光线不能全部聚焦在视网膜上,有的聚焦在视网膜前面,有的聚焦在后面,引起物像变形和视物不清。网膜前面,有的聚焦在后面,引起物像变形和视物不清。用柱面镜矫正。用柱面镜矫正。眼的折光能力异常眼的折光能力异常近视近视正视正视远视远视散光散光房水循环房水循环来源于血液,具有营养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维持眼压的功能。要点回顾:要点回顾:1. 眼睛折光系统的构成眼睛折光系统的构成2. 简化眼(选择题)简化眼(选择题)3. 视近物时眼的调节视近物时眼的调节4. 瞳孔反射瞳孔反射5. 眼镜折光异常及矫正眼镜折

17、光异常及矫正二、视网膜的感光功能二、视网膜的感光功能(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视神经穿过的地方视神经穿过的地方视乳头视乳头(生理盲点)(生理盲点)中央凹(全部是视锥细胞)中央凹(全部是视锥细胞)视神经视神经将头置于屏幕正前方将头置于屏幕正前方2030cm处;处; 闭上左眼;用右眼盯着圆形图案;十字图形闭上左眼;用右眼盯着圆形图案;十字图形会在某个位置消失。会在某个位置消失。测试一下你的盲点:测试一下你的盲点:两种感光换能系统两种感光换能系统1. 视杆系统(暗光觉系统)视杆系统(暗光觉系统) 由视杆细胞和与其有关的传递细胞组成。由视杆细胞和与其有关的传递细胞组成。2. 视锥系统

18、(昼光觉系统)视锥系统(昼光觉系统) 由视锥细胞和与其有关的传递细胞组成。由视锥细胞和与其有关的传递细胞组成。(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细胞(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细胞1. 对光的敏感性较差对光的敏感性较差2. 司昼光觉司昼光觉 (只有在白昼或强光条只有在白昼或强光条件下才能引起兴奋件下才能引起兴奋)3. 可辨别颜色可辨别颜色4. 分辨率较高分辨率较高 (对物体细节和境对物体细节和境界有较高的分辨能力界有较高的分辨能力)1. 对光的敏感度较高对光的敏感度较高2. 司晚光觉司晚光觉 (能在昏暗环境中感受能在昏暗环境中感受弱光刺激而引起视觉)弱光刺激而引起视觉)3. 无色觉无色觉4. 分辨率较差分辨率较

19、差 (只能区分明暗和只能区分明暗和感知物体粗略的轮廓感知物体粗略的轮廓)存在两种感光换能系统的依据存在两种感光换能系统的依据1. 感光细胞分布:感光细胞分布: 周边部视杆细胞多,感受弱光刺激,无色觉,分辨率差。周边部视杆细胞多,感受弱光刺激,无色觉,分辨率差。 中央凹仅有视锥细胞,分辨率高,有色觉。中央凹仅有视锥细胞,分辨率高,有色觉。2. 感光细胞与双极细胞联系方式:感光细胞与双极细胞联系方式: 周边部:会聚现象,分辨率差周边部:会聚现象,分辨率差 中央凹:单线联系,分辨率高。中央凹:单线联系,分辨率高。3. 动物种系比较:动物种系比较: 鸡:只在白天活动,仅有视锥细胞。鸡:只在白天活动,仅

20、有视锥细胞。 猫头鹰:只在夜间活动,仅有视杆细胞。猫头鹰:只在夜间活动,仅有视杆细胞。4. 感光色素种类:感光色素种类: 视杆细胞仅有一种视杆细胞仅有一种视紫红质,无色觉视紫红质,无色觉 视锥细胞内有三种,有色觉视锥细胞内有三种,有色觉(三)(三) 视杆细胞的感光原理视杆细胞的感光原理早在早在18771877年年, ,就有人从视网膜中提取出了一定纯度的视色素就有人从视网膜中提取出了一定纯度的视色素, ,也也就是就是视紫红质视紫红质。它在暗处呈紫红色,经光照后,迅速变橙、变。它在暗处呈紫红色,经光照后,迅速变橙、变黄、最后变成白色。黄、最后变成白色。1.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21、 感光细胞中存在感光色素,受到光刺激时,发生光化学反应,感光细胞中存在感光色素,受到光刺激时,发生光化学反应,它是把光能转换成电信号的物质基础。它是把光能转换成电信号的物质基础。视杆细胞中的感光色素称为视紫红质,它是由视蛋白和视黄视杆细胞中的感光色素称为视紫红质,它是由视蛋白和视黄醛构成。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是可逆的。醛构成。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是可逆的。 视紫红质视紫红质全反视黄醛全反视黄醛光光视蛋白视蛋白11-11-顺视黄醛顺视黄醛暗暗视蛋白视蛋白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视紫红质在分解和合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醛被消耗,视紫红质在分解和合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醛被消耗,

22、必须靠血液中的维生素必须靠血液中的维生素A补充,缺乏维生素补充,缺乏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引起夜盲症。2. 感受器电位的产生感受器电位的产生 每 个每 个视 杆 细 胞视 杆 细 胞外 段 中 有外 段 中 有近 千 个 视近 千 个 视盘盘(optic disk),每,每一 视 盘 中一 视 盘 中约有约有100万万个 视 紫 红个 视 紫 红质分子。质分子。 黑暗:视杆细胞静黑暗:视杆细胞静息电位小(息电位小(-40 mV,外段膜外段膜Na通道开放,通道开放,Na内流;内段膜内流;内段膜Na泵维持膜内外泵维持膜内外Na浓度差。浓度差。 感受器电位为一种超感受器电位为一种超极化型的慢电位极化型

23、的慢电位 Na通道通透性由通道通透性由cGMP控制的(化学门控控制的(化学门控通道)通道)光照:视紫红质分光照:视紫红质分解解激活传递蛋白激活传递蛋白(transduction) 激激活 磷 酸 二 酯 酶活 磷 酸 二 酯 酶cGMP分解分解外段外段膜膜Na通道开放数目通道开放数目减少减少超极化超极化(感受感受器电位器电位)。视杆细胞受到光刺激时,产视杆细胞受到光刺激时,产生生超极化电位超极化电位,在视网膜经,在视网膜经过复杂的细胞网络传递,最过复杂的细胞网络传递,最后由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神经后由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以纤维以动作电位的方式传入动作电位的方式传入中枢中枢。无光刺激:无光刺激:

24、Na通道通道Na泵泵光照刺激:光照刺激:Na泵泵Na通道通道 超极化电位(感受器电位)超极化电位(感受器电位) 电紧张形式扩散电紧张形式扩散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光照光照(四)颜色视觉(四)颜色视觉复杂的物理心理现象,不同波长光线作用于视网膜后在复杂的物理心理现象,不同波长光线作用于视网膜后在人脑引起不同的主观印象。人脑引起不同的主观印象。可分辨波长可分辨波长400750 nm间的间的150种不同的颜色。种不同的颜色。一种颜色可由某一固定波长的光线引起,还可由不同比一种颜色可由某一固定波长的光线引起,还可由不同比例的红光、绿光和蓝光混合而成例的红光、绿光和蓝光混合而成。 颜色视觉:一种颜色可由某一

25、固定波长的光线引起,还颜色视觉:一种颜色可由某一固定波长的光线引起,还可由不同比例的红光、绿光和蓝光混合而成可由不同比例的红光、绿光和蓝光混合而成 三原色学说三原色学说三原色学说依据之一三原色学说依据之一在人视网膜中央凹附在人视网膜中央凹附近成功找到分别对近成功找到分别对560、530和和430 nm单色光吸单色光吸收 能 力 最 强 的收 能 力 最 强 的 3 类类Cone,分别称为感红、,分别称为感红、感绿、感蓝感绿、感蓝Cone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1808年他发表了道尔顿原子学道尔顿原子学,从而被誉为原子理论的创建人 。约翰约翰道尔顿道尔顿(17661844)论色觉论色觉道尔顿既

26、是色盲病的第一个发现者,道尔顿既是色盲病的第一个发现者,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病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病人。 视觉信息在视网膜中进行初步的加工处理(了解)视觉信息在视网膜中进行初步的加工处理(了解)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中心周边相互拮抗的感受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中心周边相互拮抗的感受野给光细胞(给光细胞(on-bipolar/center cellon-bipolar/center cell)和撤光细胞()和撤光细胞(off-off-bipolar/center cellbipolar/center cell)感受野中心区由黑暗转为光照使细胞发生超极化(给光反感受野中心区由黑暗转为光照

27、使细胞发生超极化(给光反应),此时,周边区的细胞发生去极化应),此时,周边区的细胞发生去极化感受野中心区由光照转为黑暗使细胞发生去极化(撤光反感受野中心区由光照转为黑暗使细胞发生去极化(撤光反应),此时,周边区的细胞发生超极化应),此时,周边区的细胞发生超极化结构基础:侧向抑制结构基础:侧向抑制视觉信息的中枢分析视觉信息的中枢分析(了解)(了解)1. 视觉传入通路的特点视觉传入通路的特点鼻侧视网膜传入纤维交叉,颞鼻侧视网膜传入纤维交叉,颞侧传入纤维不交叉一侧外膝体侧传入纤维不交叉一侧外膝体接受双眼传入纤维,但投向同接受双眼传入纤维,但投向同侧皮层侧皮层来自一侧眼的视觉信号可传来自一侧眼的视觉信

28、号可传至双侧视皮层至双侧视皮层颞颞 鼻鼻 颞颞左眼左眼 右眼右眼 2. 初级视皮层初级视皮层 位于枕叶皮层内侧面距状沟上下缘(位于枕叶皮层内侧面距状沟上下缘(17区)区) 视觉纤维投射规律视觉纤维投射规律外侧膝状体内细胞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外侧膝状体内细胞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个细胞层:层为大细胞层个细胞层:层为大细胞层层为小细胞层层为小细胞层其中:第层接受来自同侧视网膜的纤维投射其中:第层接受来自同侧视网膜的纤维投射第层接受来自对侧的视网膜的纤维投射第层接受来自对侧的视网膜的纤维投射外侧膝状体的每一层与视网膜都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外侧膝状体的每一层与视网膜都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神经节细胞神经节

29、细胞细胞细胞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大细胞层大细胞层功能功能表浅层表浅层视皮层视皮层移动的、立体的、闪光的感觉细胞细胞小细胞层小细胞层深部层深部层颜色、形状、质地、微细结构的视觉层间区层间区Blobs色觉通路和通路及其功能的示意图通路和通路及其功能的示意图4. 初级视皮层的结构与功能初级视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共有共有6层层, 与视网膜、外膝体有点对点投射关系与视网膜、外膝体有点对点投射关系 视觉神经元的感受野视觉神经元的感受野 * 第第4层神经元层神经元 有同心圆式中心有同心圆式中心-周边感受野组构成周边感受野组构成 * 其他各层神经元其他各层神经元 反应不同。反应不同。 简单细胞和复杂细胞简单细胞

30、和复杂细胞简单细胞:能对条形的光带、线条或边界线有反应,但只有当这些直线简单细胞:能对条形的光带、线条或边界线有反应,但只有当这些直线处于某一特定方向才能作出反应。处于某一特定方向才能作出反应。复杂细胞:对光带在感受野中部位的依赖性比简单细胞和第层细胞小。复杂细胞:对光带在感受野中部位的依赖性比简单细胞和第层细胞小。功能柱功能柱:视皮层内的细胞以相同的感受野而呈纵向柱状排列,这种以视皮层内的细胞以相同的感受野而呈纵向柱状排列,这种以相似视觉功能的细胞排列形式称为功能柱相似视觉功能的细胞排列形式称为功能柱方位柱:方位柱:对感受野某一方向的光刺激有最佳反应。对感受野某一方向的光刺激有最佳反应。眼的

31、优势柱,眼的优势柱,以左眼或者右眼占优势的功能柱。以左眼或者右眼占优势的功能柱。颜色柱颜色柱: 对有色光有反应对有色光有反应四、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现象四、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现象(一)暗适应和明适应(一)暗适应和明适应 1. 明适应明适应 (light adaptation)暗处到亮处,最初一片耀眼的光亮,不能看清物体,稍待片刻暗处到亮处,最初一片耀眼的光亮,不能看清物体,稍待片刻才恢复视觉的现象。才恢复视觉的现象。耀眼的光感主要是由于在暗处合成的大量感光色素在进入光亮耀眼的光感主要是由于在暗处合成的大量感光色素在进入光亮处迅速分解所致。处迅速分解所致。2. 暗适应暗适应 (dark adaptat

32、ion) 从明亮环境进入暗处,最初看不清楚,经过一定时间才逐从明亮环境进入暗处,最初看不清楚,经过一定时间才逐渐恢复在暗处视力的现象渐恢复在暗处视力的现象 与视网膜中感光色素在暗处再合成作用增加有关。与视网膜中感光色素在暗处再合成作用增加有关。 7 7分钟初步适应,分钟初步适应,25253030分钟完全适应。分钟完全适应。3. 视野视野 (visual field) 视野:眼固定、注视前方视野: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该眼所能看到的空一点,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间范围。视野的大小:视野的大小:白白 黄蓝黄蓝 红红 绿绿颞侧颞侧 鼻侧鼻侧下侧下侧 上侧上侧 (二)视力(视敏度,(二)视力(视敏度

33、,visual acuity)视力是指视觉对物体形态的精细分辨能力。以能识别两点视力是指视觉对物体形态的精细分辨能力。以能识别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为衡量标准。间的最小距离为衡量标准。人眼所能看清的最小视网膜像的大小,大致相当于视网膜人眼所能看清的最小视网膜像的大小,大致相当于视网膜中央凹处一个中央凹处一个Cone的平均直径的平均直径(5 m)。(三)视后像和融合现象(三)视后像和融合现象注视一个光源或者亮的物体,然后闭上眼睛,这是可感觉到一注视一个光源或者亮的物体,然后闭上眼睛,这是可感觉到一个光斑,其大小、形状与该光源或物体相似。个光斑,其大小、形状与该光源或物体相似。光的后效应引起的光的后效应

34、引起的。高频率的重复的闪光刺激人眼,可引起主观上的连续光感。高频率的重复的闪光刺激人眼,可引起主观上的连续光感。闪光的间歇闪光的间歇视后像的时间视后像的时间(四)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四)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双眼视物时,物体成像于两眼视网膜上,但人在主观上只产双眼视物时,物体成像于两眼视网膜上,但人在主观上只产生一个物体的感觉,这是由于物像落在两侧视网膜上对称点生一个物体的感觉,这是由于物像落在两侧视网膜上对称点的缘故,中央凹就是两眼的对称点。的缘故,中央凹就是两眼的对称点。双眼视觉可弥补单眼视野中的盲区缺损,扩大视野,并可产双眼视觉可弥补单眼视野中的盲区缺损,扩大视野,并可产生立体视觉。生立体视

35、觉。立体影像的基本原理是视差,主要是双目视差,人的双眼立体影像的基本原理是视差,主要是双目视差,人的双眼相距约相距约6.5cm6.5cm,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时,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时, 左眼看到物体左眼看到物体的左侧面较多,右眼看到物体的右侧面较多,左右眼视网的左侧面较多,右眼看到物体的右侧面较多,左右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不同,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膜上所成的像不同,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这就是视差这就是视差创造立体。创造立体。 立体视觉的立体视觉的3个条件:个条件:需要左右眼两路影像需要左右眼两路影像

36、两路影像是不同的,具有正确的视差两路影像是不同的,具有正确的视差左右眼的影像要完全分离,左影像进左眼,右影像进右眼。左右眼的影像要完全分离,左影像进左眼,右影像进右眼。红蓝色差眼镜红蓝色差眼镜要看到有立体感的电影或图片,就必须要两只眼睛看到的东要看到有立体感的电影或图片,就必须要两只眼睛看到的东西有差别,为了实现这一点,一般通戴眼镜,使进入左眼的西有差别,为了实现这一点,一般通戴眼镜,使进入左眼的图像和右眼的图像不一样。图像和右眼的图像不一样。 红蓝眼镜利用的是色差的原理,红蓝眼镜利用的是色差的原理,比如将左眼看到的图像印成蓝色,右眼看到的图像印成红色,比如将左眼看到的图像印成蓝色,右眼看到的

37、图像印成红色,然后利用同色的眼镜过滤的原理,使得左眼只能看到蓝色图然后利用同色的眼镜过滤的原理,使得左眼只能看到蓝色图像,右眼只能看到红色图像,这两幅有差别的图像在我们的像,右眼只能看到红色图像,这两幅有差别的图像在我们的大脑中一组合就变成了立体图像。大脑中一组合就变成了立体图像。 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可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是色差、时差、偏光)使左右眼看到的是左右镜头拍下来以是色差、时差、偏光)使左右眼看到的是左右镜头拍下来的。的。 (立体声和单声道)(立体声和单声道)3D电视(电影)电视(电影)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形。由于人的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略

38、有差异,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的视觉。三维立体影像电视正是利用这个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离。时分3D液晶电视的立体显示效果,是通过在液晶面板上轮流播放左右眼的信号,用户借助同步开关的立体眼镜,将经过编码处理的3D视频影像独立送入人的左右眼,即能体验触手可及的立体影响。 缺点:1.易致“眼疲劳” 健康和安全也是3D立体显示急需攻克的难题。研究结果显示,观众在观看立体影像时,由于眼睛会迅速地来回移动,因而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因此不建议未满7岁的儿童、老年人及本身患有眼部疾病的人群观看2.价格太贵 价格不便宜。3.片源有限4.引发某些疾病:据国外媒体报道,三星电子通过其澳大利亚网站发出警

39、告,称收看3D电视对身体健康不利。 优点: 1、立体真实感强,视觉冲击震撼;2、高亮度,高对比度,高清晰画面,自然逼真;3、可兼容播放二维/三维内容,画面自由转换。要点回顾:要点回顾:1. 生理性盲点,中央凹生理性盲点,中央凹2. 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的比较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的比较3.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夜盲症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夜盲症4. 明适应、暗适应明适应、暗适应第四节第四节 耳的听觉功能耳的听觉功能通常语言区通常语言区次要语言区次要语言区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频率范围为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频率范围为20 - 20000Hz20 - 20000Hz) 声调声调 - - 频率;声强

40、频率;声强 - - 声音强度。声音强度。 听阈:人能听到的最低声强。听阈:人能听到的最低声强。 最大可听阈最大可听阈不仅引起听觉还引起鼓膜疼痛感觉的不仅引起听觉还引起鼓膜疼痛感觉的最大声音强度最大声音强度二、外耳和中耳的功能二、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外耳:外耳:收集、传导声波;判别方向;收集、传导声波;判别方向;共鸣器共鸣器 中耳中耳3.鼓膜张肌和镫骨肌:声强过大(鼓膜张肌和镫骨肌:声强过大(70dB以上)对感音以上)对感音装置具有保护作用。装置具有保护作用。增压效应增压效应: :听骨链杠杆长、短臂之比听骨链杠杆长、短臂之比=1.3:1=1.3:117.21.3倍,即倍,即22.4倍倍(55mm2

41、)(3.2mm2)鼓膜:卵圆窗鼓膜:卵圆窗 = 17.2= 17.2:1 1:2.听骨链:锤骨、砧骨、镫骨连接而成听骨链:锤骨、砧骨、镫骨连接而成84 声波向内耳的传导声波向内耳的传导 声波声波外耳道外耳道鼓膜鼓膜听骨链听骨链卵圆窗膜卵圆窗膜 耳蜗耳蜗1.气传导气传导 (主主):2.骨传导:骨传导:声波声波颅骨振动颅骨振动耳蜗内淋巴振动耳蜗内淋巴振动 (压缩、移动、骨鼓压缩、移动、骨鼓)临床:传音性耳聋(鼓膜、中耳病变):气传导受损临床:传音性耳聋(鼓膜、中耳病变):气传导受损 气传导气传导骨传导敏感性骨传导敏感性感音性耳聋:气传导和骨传导均受损感音性耳聋:气传导和骨传导均受损86耳蜗的结构耳

42、蜗的结构三、内耳的感音功能三、内耳的感音功能(一)(一) 耳蜗的结构要点耳蜗的结构要点外淋巴液外淋巴液外淋巴液外淋巴液内淋巴液内淋巴液耳蜗神经耳蜗神经盖盖 膜膜毛细胞毛细胞基底膜基底膜(二)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二)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声波声波振动振动卵圆窗卵圆窗膜移位膜移位淋巴液淋巴液移移 动动基底膜振动基底膜振动行波学说行波学说:基底膜的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以行波的原理沿基底膜的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以行波的原理沿膜向耳蜗顶部传播。膜向耳蜗顶部传播。1.1.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 基底膜的振动基底膜的振动人耳蜗基底膜长人耳蜗基底膜长30 mm,底,底部较窄,朝向顶部逐渐加宽

43、,部较窄,朝向顶部逐渐加宽,螺旋器高度和重量随之增大。螺旋器高度和重量随之增大。 因此,愈靠近基底膜底部,因此,愈靠近基底膜底部,共振频率愈高。共振频率愈高。行波行波 (travelling wave) 基底膜以行波方式振动,基底膜以行波方式振动,底部底部顶部。顶部。 频率不同,最大波幅出频率不同,最大波幅出现部位不同,最大波幅现部位不同,最大波幅处毛细胞和神经纤维受处毛细胞和神经纤维受刺激最大。刺激最大。 振动频率高,行波传播振动频率高,行波传播距离近,最大振幅靠近距离近,最大振幅靠近基底膜底部。基底膜底部。频率愈频率愈高高, , 传播愈传播愈近近, , 最大振幅愈近耳最大振幅愈近耳蜗底部蜗

44、底部频率愈频率愈低低, , 传播愈传播愈远远, , 最大振幅愈近耳蜗最大振幅愈近耳蜗顶部顶部特点:特点:基底膜振动的最大振幅处,毛细胞受刺激最大。基底膜振动的最大振幅处,毛细胞受刺激最大。不同频率的声波振动引起基底膜不同形式的行波传不同频率的声波振动引起基底膜不同形式的行波传播,是耳蜗能区分不同声音频率的基础。播,是耳蜗能区分不同声音频率的基础。毛细胞电变化毛细胞电变化2.毛细胞兴毛细胞兴奋与感受器电位奋与感受器电位基底膜基底膜振振 动动基底膜与基底膜与盖膜位移盖膜位移听听 纤纤 毛毛弯曲变形弯曲变形听神经听神经AP静止时静止时机制机制蜗管中内淋巴液:高蜗管中内淋巴液:高K+(1)(2)(3)

45、(4)(三)耳蜗的生物电现象(三)耳蜗的生物电现象1.耳蜗内电位:内淋巴电位耳蜗内电位:内淋巴电位静息时蜗管内淋巴电位:静息时蜗管内淋巴电位:80 mV,毛细胞内电位:,毛细胞内电位:80 mV,毛细胞顶端处于内淋巴内,该处膜内外电位差达,毛细胞顶端处于内淋巴内,该处膜内外电位差达160 mV。与蜗管外侧壁的血管纹细胞膜上的钠钾泵活动有关与蜗管外侧壁的血管纹细胞膜上的钠钾泵活动有关对缺氧或哇巴因(对缺氧或哇巴因(Na-K-ATP酶抑制剂)敏感,使内酶抑制剂)敏感,使内淋巴的正电位不能维持,导致听力障碍。淋巴的正电位不能维持,导致听力障碍。2. 耳蜗微音器电位耳蜗微音器电位 当耳蜗受声音刺激时,

46、在耳蜗及其附近可记录到一种当耳蜗受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可记录到一种特殊电变化,波形和频率与声波波形和频率相似。特殊电变化,波形和频率与声波波形和频率相似。为全部毛细胞的感受器电位的总和,无真正阈值、无为全部毛细胞的感受器电位的总和,无真正阈值、无不应期、潜伏期极短、对缺氧和深麻醉相对不敏感。不应期、潜伏期极短、对缺氧和深麻醉相对不敏感。无潜伏期,无不应期,不易疲劳,不发生适应现象。无潜伏期,无不应期,不易疲劳,不发生适应现象。长静纤长静纤毛毛特点:特点:耳蜗微音器电位耳蜗微音器电位是多个毛细胞感受器电位的总和是多个毛细胞感受器电位的总和3. 听神经动作电位听神经动作电位 听神经动作电位是

47、耳蜗对声音刺激进行换能和编码的总听神经动作电位是耳蜗对声音刺激进行换能和编码的总结果结果 听神经单纤维动作电位:呈听神经单纤维动作电位:呈“全或无全或无”式,有自发放电式,有自发放电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单纤维听神经动作电位单纤维听神经动作电位在安静时有自发放电,在安静时有自发放电,1-100/s1-100/s。单条听神经纤维与某一频率纯音发生反应时所需的刺单条听神经纤维与某一频率纯音发生反应时所需的刺激强度最小,这个频率被称为该神经纤维的最佳频率。激强度最小,这个频率被称为该神经纤维的最佳频率。每条纤维的最佳反应频率的高低,取决于该纤维末梢每条纤维的最佳反应频率的高低,取决于

48、该纤维末梢在基底膜上分布的位置,而这一部位正好是该频率的在基底膜上分布的位置,而这一部位正好是该频率的声音所引起的最大振幅行波的所在部位。声音所引起的最大振幅行波的所在部位。听神经动作电位听神经动作电位把引导电极放在内耳圆窗附近,当给予一个短声刺激把引导电极放在内耳圆窗附近,当给予一个短声刺激时,可记录到微音器电位之后的听神经的复合动作电时,可记录到微音器电位之后的听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位。起源于基底膜不同部位的多条神经纤维的放电,在一起源于基底膜不同部位的多条神经纤维的放电,在一定声音刺激强度范围内,动作电位振幅随声音刺激强定声音刺激强度范围内,动作电位振幅随声音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度增大而

49、增大。 要点回顾:要点回顾:1. 耳的结构及作用(咽鼓管)耳的结构及作用(咽鼓管)2. 声波的传导(气传导)声波的传导(气传导)3. 行波学说行波学说4. 声音感受器(螺旋器)声音感受器(螺旋器)前庭器官前庭器官半规管半规管椭圆囊椭圆囊球球 囊囊第五节第五节 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一、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和适宜刺激一、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和适宜刺激传入神经的冲动传入神经的冲动(兴奋兴奋) )静纤毛背离动纤毛方向偏转静纤毛背离动纤毛方向偏转传入冲动传入冲动(抑制抑制) ) 静纤毛向动纤毛一侧偏转静纤毛向动纤毛一侧偏转超极化超极化去极化去极化动纤毛动纤毛 静纤毛静纤毛前庭器官的感

50、受细胞: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毛细胞毛细胞 前庭器官中毛细胞顶部纤毛受力情况与电位变化关系示意图前庭器官中毛细胞顶部纤毛受力情况与电位变化关系示意图半规管:每侧三个,互相垂直半规管:每侧三个,互相垂直适宜刺激:正负角加速度适宜刺激:正负角加速度功能:反射性引起躯体、四肢骨骼肌的肌张力改变,判断功能:反射性引起躯体、四肢骨骼肌的肌张力改变,判断旋转方向和旋转状态,调整身体姿势。旋转方向和旋转状态,调整身体姿势。椭圆囊和球囊:椭圆囊和球囊:适宜刺激:直线加速度运动适宜刺激:直线加速度运动功能:感受头在空间的位置,引起肌张力改变,调整身体姿功能:感受头在空间的位置,引起肌张力改变,调整身体姿势。势。110二、前庭反应二、前庭反应 前庭姿势调节反射前庭姿势调节反射意义:意义:维持机体一定的姿势和保持身体平衡维持机体一定的姿势和保持身体平衡 自主神经反应:自主神经反应:半规管感受器受过强半规管感受器受过强/ /过长刺激过长刺激 自主神经反应:自主神经反应:皮肤苍白、出汗、恶心、呕吐、唾液分泌增多,心皮肤苍白、出汗、恶心、呕吐、唾液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