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经典诵读_第1页
七年级下册经典诵读_第2页
七年级下册经典诵读_第3页
七年级下册经典诵读_第4页
七年级下册经典诵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要求:26首古诗词与中庸背诵。课外文言文中不带“*”号的背诵,带“*”号的熟读。七年级下册经典诗文诵读篇目1.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渡汉江 唐 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3.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

2、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4. 望蓟门 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5.塞下曲(其一)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6.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

3、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7.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8.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9.天末怀李白 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附:梦李白二首·其二 杜甫(附在后面即可)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

4、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10.离思(其四)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11.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2.竹枝词(其七) 刘禹锡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13.送春 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14.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宋 黄庭坚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15.劝学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5、。16.相见欢 南唐后主 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17.破阵子 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8.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19.临江仙 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

6、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20.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1.踏莎行 郴州旅舍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22.御街行 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

7、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23.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24.点绛唇 南宋朱翌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25.大德歌 冬景 元代 关汉卿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

8、艖。26.临江仙 明朝 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文言文积累部分 1.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1)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2);仲尼厄而作春秋(3);屈原放逐,乃赋离骚(4);左丘(5)失明,厥有国语;孙子(6)膑脚,兵法修列;不韦(7)迁蜀,世传吕览;韩非(8)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9),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

9、以自见。【注释】(1)俶(ì惕)傥:豪迈不受拘束。 (2)西伯拘而演周易:传说周文王被殷纣王拘禁在牖里时,把古代的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成为周易的骨干。(3)仲尼厄而作春秋:孔丘字仲尼,周游列国宣传儒道,在陈地和蔡地受到围攻和绝粮之苦,返回鲁国作春秋一书。 (4)屈原:曾两次被楚王放逐,幽愤而作离骚。 (5)左丘: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国语: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撰著。 (6)孙子:春秋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孙膑。膑脚:孙膑曾与庞涓一起从鬼谷子习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膑入魏,割去了他的膑骨(膝盖骨)。孙膑有孙膑兵法传世。 (7)不韦:吕不韦,战国末年大商人,秦初为相国。曾命门客著吕氏春秋(

10、一名吕览)。始皇十年,令吕不韦举家迁蜀,吕不韦自杀。 (8)韩非:战国后期韩国公子,曾从荀卿学,入秦被李斯所谗,下狱死。著有韩非子,说难、孤愤是其中的两篇。 (9)诗三百篇:今本诗经共有三百零五篇,此举其成数。【译文】自古以来,富贵而名声埋没不传的人,多得无法记载,只有豪迈不受拘束、非同寻常的人才能流芳百世;西伯被拘囚而推演出周易,孔子处于困境而写成了春秋,屈原被楚怀王放逐,于是创作了离骚;左后明失明,才完成了国语;孙膑膝盖被截,撰修了孙膑兵法;吕不韦谪迁蜀地,吕氏春秋却流传于世;韩非子被囚禁在秦国,这才有了说难、孤愤;诗经共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为抒发愤懑而写作的。这些人都是情意郁结,不得舒

11、展,所以才追述往事,而希望于将来的。至于象左丘明眼瞎,孙膑腿断,他们认为永远不可能被起用了,退下来著书立说以抒发心中的愤懑,想借助留传后世的文章来表现自己。【赏析】司马迁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发现,往昔“富贵而名摩灭”的人,“不可胜记”,只有“倜傥非常之人”,即对历史和文化做出贡献的人,才能不朽。他认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诗经,都是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

12、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这些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受极刑而无愠色”,坚强地活下来,他的愿望是“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并以此“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2.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1)九年,岁在癸丑,暮春(2)之初,会(3)于会稽(4)山阴(5)之兰亭,修禊事也(6)。群贤(7)毕至(8),少长(9)咸(10)集。此地有崇山峻岭(11),茂林修竹(12),又有清流激湍(13),映

13、带左右(14)。引以为流觞曲水(15),列坐其次(16)。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7),一觞一咏(18),亦足以畅叙幽情(19)。是日也(20),天朗气清,惠风(21)和畅(2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3),所以(24)游目骋(25)怀,足以极(26)视听之娱,信(27)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8)。或取诸(29)怀抱,悟言(30)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31)。虽趣舍万殊(32),静躁(33)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34)得于己,快然自足(35),不知老之将至(36)。及其所之既倦(37),情随事迁(38),感慨系之(39)矣。向(40)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14、41),犹不能不以之兴怀(42)。况修短随化(43),终期(44)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5)!”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46),未尝不临文嗟悼(47),不能喻(48)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49)。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50),录其所述(51)。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52)。后之览者(53),亦将有感于斯文(54)。【注释】(1)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2)暮春:阴历三月

15、。暮,晚。(3)会:集会。(4)会稽(kuài j):郡名,今浙江绍兴。(5)山阴:今绍兴越城区。(6)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7)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8)毕至:全到。毕,全、都。(9)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10)咸:都。(11)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12)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高高的样子。(13)激湍:流势很急的水。(14)映带左右:辉映点缀

16、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15)流觞(shng)曲(q)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16)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17)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18)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19)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20)是日也:这一天。(21)惠风:和风。(22)和畅,缓和。(23)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24)所以:用来。(25)骋:使奔驰。(26)极:穷尽。(27)信:实在。(28)夫人之相

17、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句首发语词,不译。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表示时间的短暂。(29)取诸:取之于,从中取得。(30)悟言:面对面的交谈。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31)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32)趣(q)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舍,即取舍,爱好。趣,通“取”。万殊,千差万别。(33)静躁:安静与躁动。(34)暂:短暂,一时。(35)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然,的样子。(36)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

18、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一本有“曾”在句前。(37)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38)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迁,变化。(39)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40)向:过去、以前。(41)陈迹:旧迹。(42)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43)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44)期:至,及。(45)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46)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19、(47)临文嗟(ji)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48)喻:明白。(4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出自齐物论。(50)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51)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52)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53)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54)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

20、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

21、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

22、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创作背景】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作品赏析】神龙本兰亭集序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

23、序才成为名篇佳作。 *3.山中与裴秀才(1)迪王维近腊月(2)下,景气(3)和畅,故山殊可过(4)。足下(5)方温经(6),猥(7)不敢相烦(8),辄便(9)往山中,憩感配寺(10),与山僧饭讫(11)而去。北涉玄灞(12),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岗(13),辋水(14)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15)夜舂(16),复与疏(17)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18),多思曩(19)昔,携手赋诗,步仄径(20),临清流也。当待(21)春中,草木蔓发(22),春山可望,轻鯈(23)出水,白鸥矫翼(24),露湿青皋(25),麦陇(26)朝雊(27),斯之不远(28),倘

24、(29)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30)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31)相邀?然是中(32)有深趣矣!无忽(33)。因驮黄檗人往(34),不一(35)。山中人(36)王维白。  【注释】(1)秀才:唐代对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的称呼。(2)腊月:农历十二月。古代在农历十二月举行“腊祭”,所以称十二月为腊月。(3)景气:景色,气候。(4)故山殊可过: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故山,旧居的山,指王维的“辋川别业”所在地的蓝田山。殊,很。过,过访、游览。(5)足下:您,表示对人的尊称。(6)方温经:正在温习经书。方,正。(7)猥:不敢不合时宜地(8)烦:打扰。(9)辄(zhé)便:

25、就。(10)憩感配寺:在感配寺休息。感配寺,王维集中有游感化寺的诗,旧唐书·神秀传中说,蓝田有化感寺。感配寺可能是化感寺之误。(11)饭讫(qì):吃完饭。讫,完。饭,名词作动词,吃饭。(12)北涉玄灞(bà):近来渡灞水。比,俗本多误作“北”,系形近而误。涉,渡。玄,黑色,指水深绿发黑。(13)华子岗:王维辋川别业中的一处胜景。(14)辋(wng)水:即辋川,在蓝田南。(15)村墟:村庄。(16)夜舂(chng):晚上用臼杵捣谷(的声音)。舂,这里指捣米,即把谷物放在石臼里捣去外壳。(17)疏:稀疏的。(18)静默:指已入睡。(19)曩(nng):从前。(20)

26、仄径:狭窄的小路。(21)当待:等到。(22)蔓发:蔓延生长。(23)轻鯈(tiáo):即白,鱼名。身体狭长,游动轻捷。(24)矫翼:张开翅膀。矫,举。(25)青皋:青草地。皋,水边高地。(26)麦陇:麦田里。(27)朝雊(gòu):早晨野鸡鸣叫。雊,野鸡鸣叫。(28)斯之不远:这不太远了。斯,代词,这,指春天的景色。(29)倘:假使,如果。(30)天机清妙:性情高远。天机,天性。清妙,指超尘拔俗,与众不同。(31)不急之务:闲事,这里指游山玩水。(32)是中:这中间。(33)无忽:不可疏忽错过。(34)因驮黄檗(bò)人往:借驮黄檗的人前往之便(带这封信)。因,

27、凭借。黄檗,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和茎内皮可入药。茎内皮为黄色,也可做染料。(35)不一:古人书信结尾常用的套语,不一一详述之意。(36)山中人:王维晚年信佛,过着半隐的生活,故自称。【译文】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您正在温习经书,仓猝中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主持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郭。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 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仆

28、人已入睡,多想从前你与我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 草地,麦田里雉鸡在清晨鸣叫,这些景色很快就来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你邀请来游山玩水吗?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略。因为有载运黄檗的人出山,托他带给你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作品赏析】王维于开元二十年前后曾在辋川隐居,他对田园风光、自然山水怀有特殊的情感,写了许多诗歌赞美那里的生活和景物 . 在隐居生活中他经常和野老共话桑麻,同朋友饮酒赋诗,与山僧谈经论道 . 在这些

29、人中,裴迪是他最好的伴侣 . 早在移居辋川之前,他们就一同在终南山隐居过,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后,他们又经常“浮舟往来生,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 辋川集就是他二人的唱和诗集,记录了他们的生活和逸兴雅趣 . 写这封信时,裴迪已回家去温习经书准备应试了,王维深感寂寞,只得独自去游山赏景 . 文中“深趣”反映了作者热爱自然,醉情山水,身居其中,其乐无穷;也可理解为作者厌恶官场,意欲归隐之意。全文描绘了辋川的春色及冬色、月光下的夜色、隐约的城郭、沦涟的水波、落寞的寒山、明灭的灯火,以及深巷的寒犬、村墟的夜舂、山寺的疏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写出了冬夜的幽深和春日的轻盈。1“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岁末寒

30、冬的山间景致在王维眼中也是很优美动人的 . 故山景气如何和畅,他略而不述,专讲了饭后归来时所见到的一片晚景:灞水深沉、月照城郭;辋川在月光中涟漪起伏;山上灯火,透过树林明灭可见;村巷里的寒犬叫声、夜舂声和山寺里的疏钟声一并传来 . 作者所写的是夜景,那河水、城郭、远火,都是在月色朦胧中看到的,而那犬吠、夜舂和疏钟则是在黑夜里听到的,作者通过所见所闻,来写那寒夜的景物特色,这样就更切实、逼真 . 下面写他归家后的境遇和感触 . 当僮仆静默时,他却思绪不宁,感到十分孤独了!他不禁想到往日与裴迪一起走过仄径去寻幽访胜,对着清流赋诗论文的快乐 . 这一段所写是一天中游山的经历和感受,但从“猥不敢相烦”

31、到“多思曩昔”却是写对裴迪的思念,这是信的本旨,目的是引起对方来同游故山的兴趣 .下面便是正式的邀请了,王维希望裴迪来年春天能够前来 . 他用想像中的大好春光召唤对方,“草木蔓发”以下六个四字句,凝练地描绘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 . 白鲦轻快地在水中游动,白鸥展开那矫健的翅膀掠空飞翔,野雉在麦陇中鸣叫,草木染绿了春山,露水滋润了堤岸 . 这一切与前面岁末景色的淡雅清冷恰成鲜明的对照 . 作者不但在寒冬夜色中保留着浓厚的游兴,还能敏锐地预感到春天不久就要降临,他已开始品味到未来的深趣,这说明山中人王维正是那种“天机清妙者”,即对自然风光有浓厚的兴趣,对佳山丽水具有极强领悟能力的人 . 他既能发现

32、岁末寒冬之夜朦胧可见、清晰可闻的景物,又能凭自己的经验想像出来年春光的优美动人 . 人们说王维“诗中有画”,其实王维文中也是有画的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虽然是一封书信,但可以说它也是作者以诗人的语言、画家的构思写成的一篇优美的写景记游散文,一首赞美自然风光和表述友情的抒情诗 。 4.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燕赵(1)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2)。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3),怀抱利器(4),郁郁适兹土(5)。吾知其必有合(6)也。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7),苟慕义强仁者(8)皆爱惜焉。矧(9)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10),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11)?聊以吾子之行卜

33、之也(12)。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13)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14)乎?为我谢(15)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16)矣。”【注释】(1)燕、赵:借指的河北一带。(2)感慨悲歌之士: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多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3)有司: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4)利器:锐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5)郁郁适兹土:忧郁地到那个地方去。意思是董生想去燕赵地区谋职。适,到去。兹,这。兹土,指燕赵之地,当时受地方割据势力统治。(6)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和重用。(7)夫以子之不遇时:像你这样不走运的人。(8)慕义强(qing)仁者:仰慕

34、正义、力行仁道的人。(9)矧(shn):何况。(10)风俗与化移易:风俗随着教化而改变。与,跟随。易,改变。(11)吾恶(w)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的风气跟古时说得有什么不同呢?恶,怎么。(12)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凭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聊:姑且。卜:测验、判断。(13)望诸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后因政治失意,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望诸,古泽名,在河南东北部,又称“孟诸”。(14)屠狗者:凡指高渐离一类埋没在草野的志士。高渐离,荆轲的朋友,他的职业是屠狗。荆轲死后,他也曾行刺秦始皇,失败后被杀。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战国时燕国有以屠狗为业的义士,这里泛指隐于市廛

35、暂不得志的侠义之士。(15)谢:告诉。(16)出而仕:出来做官。【译文】燕赵一带自古就称说多有慷慨重义、悲壮高歌的豪杰之士。董生参加进士考试,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而不得志,怀抱着杰出的才能,心情忧郁地想去燕赵地区(谋职)。我料知他此去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董生努力吧!像你这样不走运,即使一般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同情爱惜你的,更何况燕赵一带豪杰之士的仰慕仁义是出自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通过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生努力吧!我因为你的这次前往而产生一些感想。请替我凭吊一下望诸君(乐毅)的墓,并且到那里的

36、集市上去看看,还有像过去的屠狗者一类的埋没在草野的志士吗?替我向他们致意说:“有圣明的天子在上面当政,可以出来做官(为国家效力)了!”1【作品赏析】从文章的题目看,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应是为送董邵南游河北作的送别赠序,但细思之,又有不同情味。其一,当时的河北是藩镇割据的地方,韩愈坚决主张削藩平镇,实现唐王朝的统一。因而在他看来,若有人跑到河北去投靠藩镇,那就是“从贼”,必须鸣鼓而攻之。其二,韩愈为了实现唐王朝的统一,很希望朝廷能够招揽人才,但在这一点上朝廷使他大失所望。所以他在许多诗文中,都替自己与他人抒发过怀才不遇的感慨。他有一篇嗟哉董生行的诗,也是为董邵南写的,诗中小序有这样的语句:“县

37、人董生邵南隐居行义于其中,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全诗在赞扬董生“隐居行义”的同时,也对“刺史不能荐”表示遗憾。这位董生隐居了一段时间,大约不安于“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的现状,终于主动出山了,选择了去河北投靠藩镇。对于董生的“郁郁不得志”,韩愈自然是抱有一定的同情的。文章表面上一直是送董生游河北。开头就预言前去“必有合”,是送他去;第二段虽怀疑燕赵的风俗可能变了,但要“以吾子之行卜之”,还是要送他去;结尾托他去吊望诸君之墓、劝谕燕赵之士归顺朝廷,仍然是送他去。总之,的确是一篇送行的文章,但送之正是为了留之,微情妙旨,全寄于笔墨之外。 *5.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自余为僇人(

38、1),居是州(2),恒(3)惴栗(4)。其(5)隟(6)也,则施施而行(7),漫漫而游8。日(9)与其徒(10)上高山,入深林,穷(11)回溪(12),幽泉(13)怪石,无远不到(14)。到则披草(15)而坐,倾壶(16)而醉。醉则更相(17)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18)。觉(19)而起,起而归;以为(20)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21)者,皆我有也,而未始(22)知西山之怪特(23)。今年(24)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2 5西亭(26),望西山,始(27)指异之(28)。遂命仆人过湘江(29),缘(30)染溪(31),斫(32)榛莽(33),焚茅茷(34),穷山之高而止(35)。攀

39、援而登,箕踞(36)而遨(37),则凡数州之土壤(38),皆在衽席(39)之下。其(40)高下之势,岈然(41)洼然(42),若垤(43)若穴,尺寸千里(44),攒(45)蹙(46)累积(47),莫得(48)遁隐(49)。萦青缭白(50),外与天际(51),四望如一(52)。然后知是山(53)之特立(54),不与培塿(55)为类。悠悠乎(56)与颢气(57)俱(58),而莫得其涯(59);洋洋乎(60)与造物者(61)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62)满酌(63),颓然(64)就(65)醉,不知日之入。苍然(66)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67)不欲归。心凝(68)形释(69),与万化(70

40、)冥合(71)。然后知吾向(72)之未始游(73),游于是(74)乎始。故为之文(75)以志(76)。是岁(77),元和(78)四年也。【注释】(1)僇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僇,通“戮”,耻辱。(2)是州:这个州,指永州。(3)恒:常常。(4)惴栗:恐惧不安。惴,恐惧。栗,发抖。此意为害怕政敌落井下石。(5)其:如果,连词。(6)隟:指空闲时间。(7)施施而行:慢慢地行走。施施,慢步缓行的样子。(8)漫漫而游:无拘无束地游。漫漫,不受拘束的样子。(9)日:每日,时间名词作状语。(10)其徒:那些同伴。徒,同一类的人,指爱好游览的人。

41、(11)穷:走到尽头。(12)回溪:曲折溪流。(13)幽泉:深僻的泉水。(14)无远不到: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15)披草:分开草。披,用手分开。(16)倾壶:倒尽壶里的酒。倾,倒出来。(17)更相:互相。(18)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相同的乐趣。所极,所向往的境界。极,至,向往。(19)觉:睡醒。(20)以为:认为。(21)异态:奇特的形状。(22)未始:未曾。(23)怪特:奇异特别。(24)今年:指元和四年(809年)。(25)法华:指法华寺,在原零陵县城东山之上。(26)西亭:在法华寺内,为柳宗元所建,他经常在这里游赏山景,饮酒赋诗。(27)始:才。(

42、28)指异之:指着它觉得它奇特。指,指点。异,觉得奇特。(29)湘江:应为潇水。潇水流经永州城西,至萍州才与湘江汇合。(30)缘:沿着。(31)染溪:又作“冉溪”,柳宗元又称为“愚溪”,是潇水的一条小支流。(32)斫:砍伐。(33)榛莽:指杂乱丛生的荆棘灌木。(34)茅茷:指长得繁密杂乱的野草。茷,草叶茂盛。(35)穷山之高而止:一直砍除、焚烧到山的最高处才停止。穷,尽,指把榛莽、茅茷砍除、焚烧尽。(36)箕踞:像簸箕一样地蹲坐着。指坐时随意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正规坐法,屁股要压在脚后跟上,两腿不能伸直。箕,簸箕。踞,蹲坐。(37)遨:游赏。(38)土壤:土地,指地域。(

43、39)衽席:坐垫、席子。(40)其:代词,指上句“数州之土壤”。(41)岈然:高山深邃的样子。岈,广韵:“岈,蛤岈,山深之状。”(42)洼然:深谷低洼的样子。“岈然”承“高”,“洼然"承“下”。(43)垤:蚁封,即蚂蚁洞边的小土堆。“若垤”承“岈然”,“若穴”承“洼然”。(44)尺寸千里:(从西山顶上望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45)攒:聚集在一起。(46)蹙:紧缩在一起。(47)累积:堆积。(48)莫得:没有什么能够。莫,没有什么,代词。得,能。(49)遁隐:隐藏。(50)萦青缭白:青山萦回,白水缭绕。作者为了突出“萦”“缭”景象,有意把主谓式变成动宾式。白,指山顶所见

44、潇、湘二水。(51)际:接近。(52)四望如一:向四面望去都像一样的。(53)是山:这座山,指西山。(54)特立:特别突出。(55)培塿:小土堆。(56)悠悠乎:辽阔浩渺啊。(57)灏气:同“浩气”,指天地间的大气。(58)俱:在一起。(59)涯:边际。(60)洋洋乎:悠然自得啊。(61)造物者:创造万物的天地,指大自然。(62)引觞:拿起酒杯。(63)满酌:斟满酒。(64)颓然:东倒西歪地。颓,跌倒。(65)就:接近,进入。(66)苍然:灰暗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傍晚的天色。(67)犹:还,仍然。(68)心凝:思想停止了(不再想任何事情)。(69)形释:形体消散了(忘掉了自己的存在)。(70)万

45、化:万物变化,指自然界万物。(71)冥合:不知不觉地融合为一体。(72)向:以前。(73)未始游:不曾(真正)游赏过。(74)于是:从这里。(75)为之文: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之,代指西山之游,是动词“为”的间接宾语。(76)志:记载下来。(77)是岁:这一年。(78)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译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

46、,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

47、(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1【创作背景】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

48、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永州山水幽奇雄险,许多地方还鲜为人知。柳宗元在这漫长的戴罪期间,便到处游览,搜奇探胜,借以开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永州八记就是这种心态之下的游历结晶,这篇文章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赏析】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题目“始得”二字有密切关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点出“始得”之意。文章内容是写发现并且宴游的经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受。具体安排是,先写游西山的情形,再写游西山的经过和感受。这样文章自然而成两段。第一段写始游西山时的心情及对西山景色总的评价:怪特。第二段正面写游西山的情景,这段文字紧紧围绕着“始”字展开。面对眼前奇异的景观,作者胸怀顿觉开阔

49、。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油然而生:广大得如同浩气看不到它的边际。欣喜满意地同天地交游而设有尽期。于是“引筋满酌,颓然就醉”,以至于暮色降临也浑然不觉,仍不愿归去。此时作者觉得自己的心似乎己凝结,形体似乎已消散,他整个儿地同不停地运动变化着的万物融合在一起,达到了物我合而为一的忘我境界。然后才明白以前自以为“无远不到”“皆我有也”,其实并未真正游过,而真正的游赏应视作现存“始得西山”才开始。作者这个体验十分宝贵,是他精神上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的表现,他从政治,七的失败、被贬滴的一度消沉,开始解脱出来,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出路。这是他始游西山的最大收获。因此他写了这篇游记。最后说明游览时间。这篇游记语言清

50、丽,结构完整,景和情完全融为一体,写景重在写意抒情深沉而含蓄。 6.劝学(节选) 荀子君子(1)曰:学不可以已(2)。 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5),輮(左应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6),其曲中规(7)。虽有槁暴(8),不复挺(9)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10)则直,金(11)就砺(12)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3)。吾尝终日而(14)思矣,不如须臾(15)之所学也;吾尝跂(16)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17)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19)也,而闻者彰(20)。假(21)舆马者,非利

51、足(22)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23)也,而绝(24)江河。君子生非异(25)也,善假于物(26)也。积土成山,风雨兴(27)焉(28);积水成渊(29),蛟(30)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31)。故不积跬(32)步,无以(33)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34)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35),功在不舍(36)。锲(37)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9)。蟹六跪(40)而二螯(4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42)也。【注释】(1)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2)学不可以已:学

52、习不能停止。(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蓼(li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于:从(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于:比。(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6)輮以为轮:輮 :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一种手工艺)。以:把。为:当作。(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9)挺:直。(10)受绳:用墨线量过。(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12)

53、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14)而,表修饰(15)须臾:片刻,一会儿。(16)跂:踮起脚后跟站着。(17)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18)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折。(19)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指声音宏大。(20)彰:清楚。(21)假:借助,利用。舆:车。(22)利足:脚步快。致:达到。(23)水:指游泳。名词

54、,用作动词。(24)绝:横渡。(25)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26)善假于物也:于:向。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27)兴:起。(28)焉:于之,在那里。(29)渊:深水。(30)蛟:一种似龙的生物。(3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得,获得。而,表因果关系。(32)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33)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34)骐骥:骏马,千里马。(35)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36)

55、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舍,停。(37)锲:用刀雕刻。(38)金石可镂:金:金属。石:石头。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39)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用,以,因为。(40)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另一说,“六”虚指。这两说高中课本中没有提到)(41)螯:螃蟹的大钳子。(42)躁:浮躁,不专心。【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经火烘烤(能)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

56、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多次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行为没有过错了。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 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