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历史上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 鸦片战争一、知识结构:1、时间:1840.61842.82、侵略者:英国3、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4、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5、结果:签订南京条约6、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二、重点内容提要:1、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时间:1842年签订国:英国侵略者和中国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2、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

2、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知识结构:1、时间:1856.101860.102、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3、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4、主要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5、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二、重点内容提要: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

3、公里,详见第8页表格。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2、准备: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3、爆发:1851年1月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4、发展:永安建制(东、西、南、北、翼王)5、高潮: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1)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

4、不保暖”的理想社会。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6、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7、防御: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8: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9、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性质】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诸如外事交涉、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一、 洋务运动的兴起1

5、、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忧外患2、 领导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3、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4、 代表:中央:恭亲王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5、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6、 口号:自强、求富7、 主要内容:前期(60年代70年代),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后期(70年代90年代),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建立新式海陆军。60年代起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

6、,80年代初步建成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注:1884年的中法战争中,福建海军几乎全军覆灭于马尾之战洋务之最: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规模最大的海军:北洋舰队8、洋务运动的评价: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作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在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失败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9、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派没有认识到,

7、不触动封建制度,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随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因此,洋务运动没能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背景1894春,朝鲜爆发了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廷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入朝,蓄意挑起战争。2,开始标志7 月25 日,日本舰队在牙山口外丰岛附近,突然袭击中国军舰,中国雇用的英国运兵船被击沉,船上兵士700 多人死难。3,主要战役平壤战役:9 月15 日,日军集结重兵对平壤发起猛烈

8、攻击。中国军队在朝鲜人民的配合下与日军展开激战。总兵左宝贵登城指挥,力战身亡。统帅叶志超却率军仓皇出逃,致使清军迅速溃散。黄海海战:9月17日。邓世昌壮烈殉国,日军夺取了黄海制海权。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孤军迎敌,11月22日旅顺失守,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2万多人)。威海卫战役:1895年2月7日,刘公岛陷落,2月11日,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二、马关条约签订1、中方代表:李鸿章2、时间:1895年4月17日3、主要内容:割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赔款: 2亿两白银;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开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危害】适应

9、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迫切需要4、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三、“瓜分”中国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三国:沙俄、法国、德国代价:赎辽费3000万两白银概况:1895年11月,李鸿章与日本代表在北京签订中日辽南条约,订明中国“报酬”日本3000万两,收回辽东失地。2、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瓜分活动:扩大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时代列强对外侵略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争夺中国铁路的投资权。直接在华投资设厂开矿。在中国夺取“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3、“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提出者:美国时间:1899年主要内容: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取得的特权

10、,同时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以及势力范围,使美国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机会。 评价:反映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侵略政策上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的激烈争夺,使中国被瓜分的大祸迫在眉睫,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第6课 戊戌变法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时间:1895年春,概况:马关条约签订时,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发动各省应试的举人1300 多人联名上书,请求拒和、迁都、变法。结果:上书被阻挠,失败。影响:不仅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已演变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而且使康有为成为了维新派的领袖人物。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2、 维新思想的传播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维新

11、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影响较大的报刊:时务报、国闻报注:名称创办时间目的人物地点时务报(维新派主要机关报)1896年8月鼓吹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梁启超(总主笔)黄遵宪、汪康年等人筹办上海国闻报(北方最有影响)1897年10月26日通天下之情,通古今之变严复(创办人)天津a) 宣传典型:变法通议的发表:梁启超,时务报主要观点: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韩非子原创。法制,是规范天下人行为的公用的制度;变革,是社会发展、前进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由变革而起) 变亦变,不变亦变。 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二、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

12、-9月21日)1、开始标志:1898 年6 月11 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2、主要内容:(1)政治方面: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2)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3)军事方面: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4)文教方面: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3、失败标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变法新政,除设立京师大学堂外,全部废止。4、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1898年9月28日)政变发生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分别在英国

13、和日本的帮助下,逃往国外。5、评价:这次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改革诏令的颁布,对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传播西方科学文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6、领导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7、失败原因: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原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力量过于强大。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一、义和团运动(18991901年)【性质】以农民为主体的震撼中外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1、由来:义和团源自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梅花拳等民间秘密结社和习拳练武的组织。义和拳改称义和团,最早见于1898 年6 月30 日山东巡抚张

14、汝梅的奏折。同年10 月后,清廷也开始在公文中称其为义和团。2、发展:后来,在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这些组织就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3、 最初清政府态度:剿灭招抚(承认其合法地位)4、斗争方式:张贴文告、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5、口号:“扶清灭洋”-义和团的行动纲领“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的落后性“抚清”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6、 落后性: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7、 后果:为清政府控制,利用

15、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8、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二、抗击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1900.6.101901.9.7成员:英、美、俄、日、法、德、意、奥2000多人统帅:西摩尔(英国)瓦德西(德国)【1900年9月接任】进程:1900年6月1422日,廊坊阻击战,敌人伤亡惨重,狼狈逃回天津租界。1900年6月15日,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由于清政府的破坏,教堂未能攻下。1900年6月17日,大沽之役,联军攻陷大沽炮台6月21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宣战诏书1900年9月20日,义和团围攻外国使馆,使馆未被全部攻下。1900年6月18日,老龙头车站之役,沙俄侵略军五百多人毙伤,义和团夺回车站以北沿线的全部据点。天津保卫战(1900年6月17-7月14日),直隶提督聂世成壮烈殉国(1900年7月9日,八里台战役),天津沦陷。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清政府应对: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往西安。联军以北京为基地,四出扩大侵略,占领山海关、保定等地。在镇压义和团的过程中,侵略军到处烧杀抢掠,犯下累累暴行。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残本质。三、辛丑条约的签订1、时间:1900年9月7日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