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常见的有机物教案 华师大版_第1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常见的有机物教案 华师大版_第2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常见的有机物教案 华师大版_第3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常见的有机物教案 华师大版_第4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常见的有机物教案 华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身边的有机物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有机物概念;能区分身边常见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2了解几种简单的有机物的化学式、性质及用途。3通过探究丁烷元素组成的活动,知道判断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的依据。能力目标: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后归纳出有机物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应用已有经验认识新事物的思维能力等。2通过开展寻找身边的有机物和探究丁烷元素组成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和协作交流等能力。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情感目标:1 能意识到有机物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有机物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极其重要,既要合理利用有机物又要防范有毒有害的有机物,树立环保意识。2 通过小组活动,获得

2、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3 突出主体性,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化学物质和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有机物并能举例身边的有机物;了解几种简单有机物的化学式、性质,用途。教学难点:辨别有机物和无机物;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和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实验用品20组(蔗糖、面粉、酒精灯、燃烧匙、坩埚钳、火柴、打火机、小烧杯、澄清石灰水各1份)学生准备:每人收集西药类药品说明书一份、白色棉布一块四、总体设计意图学生自我创设教学情景和内容(矛盾产生

3、)师生共同形成教学资源(矛盾激化)完成教学目标(矛盾的解决)五、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 动 设计意图 教学预见及处理媒体选用引入(情景创设):展示1999年,北京长安街头曾出现的写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字样的垃圾分类筒,告知使用结果及原因(效果不佳,原因是市民不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而非环保环保意识差)。引出课题并板书(见板书设计)。看屏幕上分类垃圾筒图片,听教师介绍老百姓因分不清有机物和无机物而乱投放垃圾的原因。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认识到学科知识对今后的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贴近生活的情境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PPT图片:垃圾分类筒图片三张。设问:请同

4、学们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讨论,将你们认识的有机物写在学案上,让老师看看你们到底已认识多少有机物?自由讨论、记录,并派代表向教师汇报。以学生为主体,激发讨论热情,培养协作精神。将学生的讨论结果一一列在副板书部位,引导他们进行分类和评价正误。观看分享其他同学的讨论结果,摸索物质的不同分类方法和依据,再认物质的种类和作用,并形成有机物的初步认识。搭建协作平台,凸显学生主体;培养协作意识及分析、归纳和自我评价等能力,从中获得有机物的模糊概念,产生教学的“矛盾”,为后面激化“矛盾”作准备。学生所列物质可能有误或种类不详,教师可在汇总时进行分类评价(无机物和有机物)和回顾前几册教材提到过的有机物(糖类

5、、蛋白质、脂类、核酸和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等)。投影仪:投影部分不同结果的学案。指导学生阅读书本34页“无机物和有机物”。学生解决思考题后,教师设疑:“看来维勒人工合成尿素的事实打破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分类的原有的本义,那么现代划分它们的依据又是什么呢?”阅读“无机物、有机物”材料。思考并回答两个问题。培养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同时利用维勒首先人工合成尿素的史实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熏陶。并为激发学生探究有机物作思想准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这两个问题。籍此自学获得的新知,教师适时的指引易于激起学生探究有机物到底是什么的欲望。PPT幻灯片:两个思考题。指导每个小组按照学案中探究活动一的要求开

6、展蔗糖、面粉、棉布、酒精的燃烧实验,一起探究有机物在组成上的共同特点。 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有机物的共同特点,派小组代表发言。 用学生身边的常见物质作实验材料,旨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预估活动一中2、3题学生结论会有偏差。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如米饭烧焦、木柴燃烧后留下木炭等)启发学生得出结论。PPT幻灯片:探究活动一引导学生归纳出有机物概念并板书: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在师生交流中互动,尝试着归纳有机物概念。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让学生学习如何归纳出一个概念。生自行归纳有机物概念有难度。可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在协作中去构建新知。教师讲述

7、:无机物的概念、实例及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等物质为何归类到无机物中研究并引导学生分析出无机物的元素组成。听教师讲解无机物概念,理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为何称为无机物介绍无机物是为了引起学生对有机物与无机物比较,加深对两种物质分类的印象。对部分含碳化合物归为无机物学生不易记住,教师可强调并板书无机物概念和举例。指导学生查阅自备药品说明书中药品的结构式,完成探究活动二“有机物的组成元素”,并填写学案。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板书有机物元素组成(见板书)并介绍有机物种类之多的原因。查阅西药的药品说明书,了解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及有机物种类之多的原因。通过收集、查阅药品说明书培养学生收

8、集和处理信息并获取知识的能力。预估生收集到的有机物组成元素少,悟出有机物种类多的原因也有困难。师可投影自备的说明书,引导学生归纳总结。PPT幻灯片:探究活动二引导学生进行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较并发言后,教师以表格形式将“有机物与无机物比较”板书出来(见板书设计一、)。思考、比较、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师生互评中建构知识网络。搭建此平台利于学生对无机物、有机物概念加深理解,并培养学生思维、表达等能力。在前面教学基础上加师生互动,能让学生成功建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知识网络。PPT幻灯片:有机物与无机物比较媒体展示日常吃的几种食物的图片,让生讨论回答它们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什么?是不是有机物?师小结板书:食物中

9、的主要有机物(见板书设计)。观看图片,识别这几种食物中的有机物。讨论日常吃的食物引起学生的兴趣,让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寻找食物中有机物,获取知识。活跃的课堂氛围利于学生寻找并记忆家中常见的有机物。PPT幻灯片:6张食物中的有机物图片。展示一幅厨房和卧室图片,让学生结合自家实际找出有哪些有机物?在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家中常见的有机物(见幻灯片)。 看图片寻找并汇报哪些是有机物。感受有机物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息息相关。学以致用,强化有机物概念,拉近学生与有机化学的距离。妥善解决先前产生的“矛盾”学生的例举可能不充分,教师可结合图片和生活加以启发。PPT幻灯片:厨房、卧室等图片和教师小结

10、共四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537页“几种简单的有机物”部分,并完成学案中的表一, 看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阅读并填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凭借学案进行阅读,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来获得新知识,应没有太大难度。PPT幻灯片:表格投影部分学生完成的表格,让学生互评,最后教师作提纲契领式的总结并板书(见板书设计)。 若学生能力不错,课堂时间宽裕,教师也可设问:烷烃类物质分子式书写的规律是什么?比较修正表格内容,识记这些常见简单有机物的分子式、性质和用途。发挥学生的互评功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教师总结时介绍我国乙烯年产量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这几种简单有机物不难,但

11、若让学生自行找出烷烃类物质分子式书写规律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启发学生观察碳、氢原子数递增规律去突破。PPT幻灯片:几种简单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的表格汇总。指导学生按学案要求开展探究活动三:丁烷的元素组成并填写学案中的相应空格。让学生从中悟出检验有机物中是否碳、氢元素的方法。观察、实验、分析、总结。建构检验有机物中含碳、氢元素的共识。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建构新的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探究中达成知识目标3。悟出检验有机物中是否含碳、氢元素的方法,可通过回忆质量守恒定律并结合投影部分学案,师生在纠错评价中启迪学生悟出检验方法。PPT幻灯片:探究活动三。通过介绍苯的毒性后指导学生阅读书本

12、36页“阅读”,将甲醛、氟氯烃、酒精、甲醇的用途及危害划线。 阅读并划出甲醛、氟氯烃、酒精、甲醇的用途及危害。体验树立防范意识的重要性了解甲醛、氟氯烃、酒精、甲醇的用途及危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和环保理念。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此部分知识并不难,教师只需稍作引导。请学生来对本节课所学内容作小结。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播放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强化巩固。学生作小结: 培养学生对知识重难点的归纳能力。借助媒体展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PPT幻灯片:小结。布置作业:书本43页1、2、3。课后活动:课外开展有机物的再利用调查实践活动,写一份“有机物的再利用让生活更美好”为题的倡议书进行环保宣传巩固本课内容树立节能观

13、念,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向课外拓展。附件:表一:名称化学式性 质用 途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乙烯 苯 板书设计: 第二章 常见的有机物21 身边的有机物(第一课时 ) 一、有机物、无机物的区别与联系有 机 物无 机 物概 念含碳的化合物一般指组成里不含碳元素的物质元素组 成一定含C,可能含有H、O、N、S、P、卤素等一百多种元素中的若干种区 别1不含碳的化合物肯定不属于有机物,而属于无机物2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研究。联 系无机物和有机物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食物中的有机物二、家中常见的有机物: 其它: 三、几种简单的有机物1甲烷(沼气、

14、天然气):CH4 温室气体2乙烷:C2H6 3丙烷:C3H8 4丁烷:C4H105乙烯:C2H4 6苯: C6H6 7甲醛:HCHO 8氟氯烃(氟里昂): 破坏臭氧层 9乙醇(酒精): C2H5OH 10甲醇:CH3OH 第二章 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节 身边的有机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能的概念和食物中的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特点及主要生理功能和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2.初步学习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一些区别。【教学器材准备】试管、量筒、10% NaOH溶液、5%CuSO4溶液、10%葡萄糖溶液、酒精灯、火柴。【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化学能的概念。难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

15、别。【课堂教与学.互动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食物成分中主要有六大营养素,除水和无机盐外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都是有机物,让我们首先来学习蛋白质。*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蛋白质1蛋白质不仅含有C、H、O还有N元素等,是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连接而成,其中8种氨基酸从食物中摄取。许多食物如鱼、虾、蛋、牛奶等中含有丰富蛋白质(媒体)。食物中的蛋白质 尿素、二氧化碳和 酶 被氧化 热量氨基酸 组成 各种蛋白质2其重要性表现在: 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约占人体除水分外剩余质量的一半。 蛋白质参与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因此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如

16、A、参与化学反应的酶就是一种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绝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但也有少数酶不属于蛋白质。B、由蛋白质和血红素组成的血红蛋白在吸收O2和呼出CO2的呼吸过程中起载体作用。二.糖类、油脂、维生素1、糖类探究问题一: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有哪些糖类?谷物中含有的淀粉、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以及蔗糖、葡萄糖等物质统称为糖类。生活中常用的白糖、冰糖、红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它是重要的甜味剂(媒体)结论: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H、O原子数的比例为2:1,习惯上又称糖类为碳水化合物。淀粉在酶的作用下与水反应分解成易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而纤维素因人体中没有相应的酶使之分解,因

17、此不能被人体吸收,但能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有益健康。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人体所需的能量有70%是糖类提供的,所以被称为生命活动的“燃料”。探究问题二:如何供能? 结论:糖类内部贮存着化学能,当在体内发生缓慢氧化时,化学能就转变成另一种形式能量,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实验探究:糖类代谢紊乱会使体内血液中糖类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身体的健康,那么如何检测葡萄糖呢?学生实验:2 ml10%的NaOH溶液中滴加4-5滴5%的CuSO4溶液,形成Cu(OH)2沉淀,再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并加热至沸腾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现象:出现砖红色沉淀结论:在新制的Cu(OH)2中加葡萄糖溶液并加热会

18、出现砖红色的沉淀。想一想:砖红色沉淀是什么物质?结论:砖红色物质是Cu2O 练一练:我们吃的零食和饮料可能含有下列物质:葡萄糖.牛奶。防腐剂。食用香料。维生素A、D。食用色素。其中能提供人体所需营养的有 。对人体有害的应严加控制添加量的是 。早晨起床集合时,小明同学晕倒了,这很可能是因 导致,若确诊是此原因应马上补充 。2脂肪油:常温下呈液态的植物性脂肪。如:花生油、豆油、芝麻油等。脂:常温下呈固态的动物性脂肪。如:牛油、猪油等。油和脂合称油脂,组成它的主要元素也是C、H、O。它是细胞中的储能分子,其氧化产生的能量是糖氧化产生能量的两倍,脂肪还能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和吸收。3维生素种类多,组

19、成与结构复杂,生命体需要量甚微但十分重要,能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维生素一般都是从食物中摄取(媒体),若摄入量不足,生长发育会出现障碍,甚至会患某些疾病,但服用过量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探究问题三:维生素与人体的关系结论:维生素A不足会引起夜盲症。维生素B不足会引起脚气病。维生素C不足会引起坏血病。维生素D不足会引起佝偻病和骨软化病。练一练:1、蔬菜、水果可以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主要原因是蔬菜、水果中富含人体需要的( ) A、油脂 B、维生素 C、蛋白质 D、淀粉 2、蛋白质是由多种 构成的极为复杂的 ,是构成细胞的 。 也是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20、探究问题四:有机物与无机物在组成上有什么区别?结论 : 无机物分别由一百多种元素中的若干种元素组成。有机物则是含碳的化合物,多数含氢,有的还含有氧、卤素、硫、磷、氮等元素。探究问题五 :它们在性质上还有哪些区别?结论 :1、有机物溶、沸点一般较低,大多是气态或液态。 2、大多数有机物易燃烧,产物有CO2和H2O,而无机物大多不易燃烧。 3、有机物易溶于有机物,而无机物一般不溶于有机物。 4、有机物的化学反应一般较缓慢,而无机物反应快。 当然,它们之间的差异也不是绝对的。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食物中的四大有机物营养素的组成及主要出现功能和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课外同步训练 轻松过关: 1在常温

21、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 ;动物油脂呈液态,称为 ,二者合称油脂。 2厨房中有下列食物,其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是( )。 A米饭 B、瘦肉 C、白菜 D、花生油 3食品安全问题非常令人关注,下列食物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鲜牛奶制成的酸奶 B、霉变的花生和大米 C、用甲醛浸泡的海产品 D、用工业用盐(NaNO2)腌制的泡菜 4以下营养物质不能提供能量的是( )。 A、鸡蛋 B、食盐 C、蔗糖 D、牛奶 适度拓展: 5食物是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支柱,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品名蔬菜苏打饼干配料小麦粉、鲜鸡蛋、精炼食用植物油、白砂糖、奶油、食盐、脱水青菜、橙汁保质期十二个月生产日期20

22、06年6月10日 以该说明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富含蛋白质的是 ,富含油脂的是 ,富含维生素的是 。 综合提高: 6下表是100g某品牌板栗的部分营养成分 总热量蛋白质糖油脂钠维生素C1016KJ5.1g11.3g ?4.6mg3.3mg(1) 食物的成分主要有六大营养素,上表中没有涉及的营养素是 (2) 假设该板栗中的钠元素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则100g该板栗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mg。(3) 假设食物的热量是蛋白质、糖类、油脂提供的,每克蛋白质、糖类、油脂完全氧化放热分别为18KJ、17.2KJ、39.3KJ,根据此数据计算理论上100g该板栗中油脂的质量为 g。分 子

23、中 的 巨 人高分子化合物(1课时) 一、 教材分析塑料、纤维、橡胶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作为9年级学生接触和使用也比较多,但没有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本节先通过计算H2O、C2H5OH、C12H22O11与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让学生知道物质的分类是可以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实现,从而形成高分子的概念。同时,通过塑料的性质和用途学习,了解塑料的性质及塑料的鉴别(棉、毛与化学纤维织物的鉴别),体验比较探究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身边的有机物,如家中的塑料、纤维、橡胶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统计活动,明确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一种辨证思考能力以及收集与整理信

24、息并进行交流的能力。二、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了解塑料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常见塑料的鉴别,学习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白色污染的调查,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技能目标通过寻找身边的有机物和对生活塑料的使用情况的调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与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对常见塑料的鉴别,几种家用塑料的比较,初步学习比较研究的方法。情感目标初步形成环境保护、珍惜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难点:对白色污染的调查及常见塑料的鉴别四、教学准备六个课件材料:聚乙烯保鲜膜 聚丙烯录音机外壳聚氯乙烯农用薄膜 聚苯乙烯直尺水、火柴、大烧杯8个、镊子。四、 新课导入看

25、一看 课件1:胶粘剂的力量粘在巨大广告牌上的轿车。想一想 轿车被一种胶粘剂粘在广告牌上,这种胶粘剂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然后引出新课。五、 教学过程1 低分子和高分子算一算 课件2:计算水H2O,乙醇C2H5OH,蔗糖C12H22O11的相对分子质量,再计算聚乙烯C2H4n和聚丙烯C3H6n的相对分子质量当n=4000, H1,C12,O16想一想 能否根据各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将物质进行分类?读一读 书P44最后一段内容。找一找 什么叫高分子化合物,其简称为什么,又称为什么?什么叫单体?高分子的形状有哪些?板书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万甚至几千万,由成千上万个小分子(一种或几种)

26、聚合而成,有线型、支链型和体型三种形态。高分子化合物简称为高分子,又称为聚合物,其中每个小分子叫做单体。想一想 课件3: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蔬菜、肉类、棉、麻、木材及人类本身是由什么物质组成呢?议一议 学生每组讨论,老师倾听各组想法,然后得出是由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组成。想一想 人们通常所说的高分子材料,你知道是指哪些吗?议一议 每组同学相互讨论,表述自己的观点,老师归纳:人们通常所说的高分子材料是指塑料、纤维、橡胶、涂料、胶粘剂等。然后解释课件1中的现象:广告牌上的小轿车是被一种胶粘剂粘上去的,其胶粘性极强,它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粘贴各物质。板书2 高分子材料通常

27、是指塑料、纤维、橡胶、涂料、 胶粘剂等。 塑料 想一想 课件4:聚乙烯(奶瓶) 聚丙烯(电视机外壳)聚氯乙烯(农用薄膜) 聚笨乙烯(量角器)这四种东西可用一个什么名词来概括?议一议 先让同学讨论,然后老师给出塑料的答案。问一问 塑料是一类怎样的物质呢?先让各组同学讨论。看一看 课件6:,P46页图。想一想 你能得出塑料有什么特点吗?让各组同学讨论,指定同学问答,老师总结。板书3 塑料的性质特点:具有可塑性,轻巧美观,可制成各种形状,不怕浸水,便于携带但不能降解。板书4 其种类分为:按受热表现分:热塑性:呈线型或支链型,可反复热软化和冷却成型,可回收利用。热固性:加热成型后,线型变体型,受热不能

28、软化,不可回收利用。按性能用途分:通用塑料,占80%,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工程塑料特种塑料在此特别要解释“不能降解”,所以不能乱扔,以免污染环境。比一比 塑料的鉴别:各组同学将预先准备好的物质保鲜膜录音机外壳农用薄膜,直尺,分别放入水中,比较与水的密度的大小,然后各自燃烧,观察现象,填入下表。塑料名密度(与水相比)燃烧特点聚乙烯(保鲜膜)聚丙烯(录音机外壳)聚氯乙烯(农用薄膜)聚苯乙烯(直尺)六、 课堂小结要求同学把本堂课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选定一学生的归纳内容投影到屏幕上,与教师的板书进行对比。七、 课外作业统计家中塑料的使用情况塑料名每年数量(千克)处理情况 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你认

29、为怎样处理我们使用过的塑料制品?(要求学生写一篇500字以上的小论文)八、 教学反思:由于本节内容涉及的活动较多,教师对调控活动时间和气氛就显得很重要,否则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实施。同时,对学生参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行及时评价,还应包括学生的自评和组内的互评,特别是要求学生完成课外调查活动的报告应及时评价,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保护环境的习惯,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加强。2.2 分子中的“巨人”高分子化合物(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高分子化合物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知道塑料这种高分子材料的性质与用途及其鉴别。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了解治理“白色污染”

30、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探究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通过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了解科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认识科学学习的重要性。2、通过对“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讨论,培养学生辩证的认识事物,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什么是高分子化合物与塑料的性质,用途及鉴别。难点:认识塑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引入课题(复习提问)1、化合物分哪两大类?它们有什么区别?

31、2、C、CO、CO2、CaCO3等是有机物吗?为什么?(指导探究)1、 指导学生完成“算一算,填一填”2、实物投影学生计算结果,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3、能否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将物质分类(过渡)我们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将物质分为低分子化合的与高分子化合物两大类,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分子中的“巨人”高分子化合物认真听题,讨论并回答答1:有机物和无机物,主要区别是看组成上是否含碳元素答2:C是单质,其余化合物具有无机物的特点。仔细计算,填写有关化合物的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从比较中得知:水、乙烯、乙醇、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而淀粉和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认真思考,

32、并讨论由回忆旧知识引入课题,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又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知识着手首先让学生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对学生掌握高分子概念有一个感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自然过渡指导阅读归纳新知问题探究:1、 什么是高分子化合物?2、高分子化合物是怎样形成,其形状有哪三种?引导学生阅读教P44P45,并对阅读结果作出评价。多媒体播放Flash动画演示:石油中跳出一个个乙烯分子,乙烯分子连成链状,并讲解:聚乙烯的化学式CH2CH2CH2CH2,缩写为CH2CH2n,单体为CH2CH2。3、高分子化合物又可分成哪两大类?第一个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是什么? 带着问题,通过阅读及观察寻找答案:(在文中

33、作记号,并初步记忆)答1: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万甚至几千万的一类物质称为高分子化合物。答2:它是由成千上万个小分子(一种或几种)聚合而成,因此又称聚合物,参加聚合反应的小分子称单体;高分子形状有线型、链型和体型三种。思考并回答:答3: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前者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后者有塑料、纤维、合成橡胶、涂料等。第一个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是酚醛树脂。 本内容要求较低,可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归纳等能力。通过Flash动画播放,使学生对高分子化合物的形成及结构有了理性认识,容易接受。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塑料应用经验交流(过渡)上周我们安排同学

34、们调查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今天我们来交流:在生活用品中,哪些或哪一部分用到塑料?你知道这些塑料制品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引导学生对这些塑料具体应用进行分类(并副板书)讨论交流:电源插座、电视机外壳等能用热塑性塑料吗?为什么?学生列举:塑料袋、电线、汽车、方便杯(碗)并指出根据受热表现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按性能和用途又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展开讨论:这些塑料制品受热不能软化,具有热固性,所以这类产品用热固性塑料制成的。激发兴趣,体现主体,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比教等能力;突出体验探究过程,获得塑料分类初步知识。 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指导学生实验探究:

35、将塑料制品放入试管中加热,观察现象;等熔化后停止加热,待冷却固化后再加热观察现象实物投影实验报告,聆听学生汇报探究结果,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做好观察记录交流实验探究的现象和结果;从活动中体验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不同,导致其用途不同。在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小组内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类比探究体验分子结构决定性质让学生猜想两塑料性质不同的内在原因。(类比于金刚石、石墨)指导学生动手试一试(或观看录象):在两个不同的方向塑料缺口处撕扯薄膜,有什么不同感觉?(缺口处用剪刀剪出相同的深度和大小)指出有机物中

36、分子的排列奇妙而独特(类似于DNA分子结构等),由于其结构不同决定它们性质不同。学生猜想:生1:内部分子结构(排列)不同。类似于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体型排列,层形排列)生2:线型、支链型易变,体型比较稳定。生3:塑料薄膜的结构可能是链状,它可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成型,这种材料具有热塑性学生动手试一试体验到:一方向易撕,并条纹是直的;另一方向不易撕,并且条纹是弯曲的。学生体会了分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内涵。通过类比进行猜想,同时让学生亲手撕扯塑料薄膜感受链状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辩证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调查汇总媒体展示实验验证(过渡)塑料制品给我们

37、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有没有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麻烦?。多媒体展示:塑料垃圾对大自然造成白色污染的图片。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严重的污染情况?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指导学生进行塑料的耐酸、耐碱性实验活动。白色污染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社会一大公害,那么如何减少和消除白色污染?引领学生归纳为类,让学生以一种主人翁的全盘决策意识,包括宣传政策法规上一些内容。观看图片,讨论并猜测原因:生1:不易被微生物分解,破坏土壤的结构,生2:可能不溶于酸碱等无机溶剂生3:进行实验,仔细观察现象,记录并分析结果。根据课前调查的信息展开讨论。生1、以乙烯和CO为原料制成聚乙烯光降解塑料。生2、加了淀粉

38、可生物降解的饭盒、塑料袋,例如宁波市区许多菜市场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生3、根据塑料包装制品的回收标志进行回收,再利用等;如热解成单体,制成燃油和燃气及再生薄膜。生4: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带着问题去探究,切身感受学习的快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发挥出极大的潜力。课前由学生收集资料,课上组织学生展示讨论,学习的积极性高涨,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形成关爱社会及决策意识。深化主题展开辩论(组织辩论)将学生分成甲(正方)、乙(反方)二大组,正方的论点是“塑料的利”,

39、反方的论点是“塑料的弊”。挑选二位主持人以及双方的组长(课前进行指导)最后呼吁大家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也确信人类既然能够创造出性能各异的塑料,一定能解决废弃塑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甲、乙双方面对面展开辩证,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争着表现自己。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树立辩证地看问题,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决心。理解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课堂整理课外拓展请用一句话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课后完成学案中的课外拓展。学生争先恐后,各自谈到自己的收获等。认真完成课堂练习。课外完成作业。加深科学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1、涵义: 相对分子几质

40、量高达几万甚至几千万的一类物质一、高分子化合物2、形成过程:它是由成千上万个小分子(一种或几种)聚合而成3、形状:线型、支链型、体型4、分类 (1)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二、塑料 (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塑料、纤维、合成橡胶等1、性质(1)、物理性质:有可塑性、密度小、电绝缘性良好等。(2)、化学性质:可燃性、耐腐蚀性二、塑料(1)接受热表现分: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2、分类(2)按性能和用途分: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3)三、白色污染的危害及治理课前调查内容 1、 在生活用品中,哪些或哪一部分用到塑料2、 这些塑料制品在你生活和现实社会有什么作用3、造成“白色污染”的

41、废弃物,主要有哪些?人们对这此废弃物进行了什么处理。2.2 分子中的“巨人”高分子化合物(一)学案 班级: 姓名: 一、自主探究,讨论交流1、算一算,填一填(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化合物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水H2O乙烯C2H4乙醇C2H5OH蔗糖C12H22O11聚乙烯(C2H4)n淀 粉(C6H10O5)n2、讨论:能否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将物质分类?3、了解生活:仔细观察你身边的材料:羊毛线、棉花、一次性饭盒、电线开关、垃圾袋、汽车轮胎等,你知道这些制品是用什么做成的吗?都是天然的吗?二、实验探究,归纳新知(学生分四人一组,进行实验)1、经验交流:电源插座、电视机外壳等能用热

42、塑性塑料吗?为什么?2、将塑料制品剪成碎片,然后放在试管中加热,观察现象。等熔化后停止加热,待冷却固化后再加热,观察现象所用样品操作步骤现象分析原因塑料袋片1、放入试管中加热2、等熔化后停止加热,待冷却固化后再加热锅柄碎片1、放入试管中加热2、等熔化后停止加热,待冷却固化后再加热3、动手试一试:在两个不同的方向塑料缺口处撕扯薄膜,有什么不同感觉?(缺口处用剪刀剪出相同的深度和大小)撕扯方向用力程度撕口形状原因分析4、塑料的耐酸、耐碱性所用样品所加试剂现象塑料袋片加H2SO4稀加NaOH溶液加汽油埋在花盆里一月后观察(家庭作业)5、讨论:如何解决白色污染?6、辩认“使用塑料的利和弊”三、课外拓展

43、,领略科学的奥妙1、 试着修补家中破裂的电木插座,试着给食品袋封口。并写下自己的体验和感受2、 塑料的鉴别:你能根据P47小资料中提供的信息鉴别家中废旧塑料的种类吗?请将实验现象和鉴别结果记录,下一堂课前与同学们进行交流。3、上网查找新型塑料的新成就、新发展,收集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4、用照片、漫画或板报的形式来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呼吁大家都来减少“白色污染”共同努力。第二章 第三节 矿物燃料教材分析煤、石油、天燃气都是含碳元素的矿物燃料、它们都是远古生物经过漫长的时间,在地层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地球化学的变化而形成的可燃物,都属于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但是它们的成分,状态

44、,性质都有不同之处,因此可以通过比较的学习方法,对三种矿物燃料进行比较学习,这样既可以掌握它们的相同点,又可分析清楚各自的不同之处,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三种矿物燃料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因为这三种矿物燃料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尤其是石油,许多的国际争端都与石油有关,所以可以通过“伊拉克战争”等典型的与石油有关国际争端为实例,进行新课的引入,从矿物燃料是关系到国际民生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说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以饱和的情趣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三种矿物燃料的综合利用,既是节约能源的有效方法,也是充分利用其中的有用物质的有效途径,但是综合利用涉及到复杂的化工过程,对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不作详细的讲

45、解分析。只是利用图示的形式,让学生有个大概的了解即可。因为矿物燃料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它将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所以有必要让学生知道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是多煤少油缺气,更要有珍惜资源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意识。一、教学目标1、了解煤、石油、天燃气的成因。2、了解煤的外观,性质及其干馏产物,了解石油的外观,性质及其分馏产物,了解天燃气的成分与使用。3、认识煤、石油、天燃气三种含碳的矿物资源,不仅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能源,还为人类提供宝贵的化工原料,应增强珍惜与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煤、石油、天燃气的成份与形成原因。教学难点:煤、石

46、油、天燃气的不同点与综合利用。教法指导一、授课思路1、利用与矿物燃料有关的国际争端来引入新课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以提高课堂气氛与课堂效益。2、可以充分利用实物,挂图,幻灯片,多媒体课件,图表等多种教学资源,对三种矿物燃料的成分,外观,性质与综合利用等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使教学内容更能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给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化与落实。3、通过学生自己课外查询资料或调查三种矿物燃料等活动,让学生从清洁,安全,方便,价廉、合理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比较,有利于学生对比较学习方法的进一步运用,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二、教学准备煤,石油等多媒体课件图片(或相关的挂图,幻灯片)

47、,实物样品。三、课时安排本节内容共安排2课时教学案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煤的形成原因2、了解煤的外观,性质及其干馏产物3、了解煤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能源,还为人类提供多种宝贵的化工原料,建立珍惜与合理利用能源的资源观。二、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众所周知,煤是一种能源,我国每年都会发生多次矿难,有许多人死于这些矿难之中,尽管煤炭的开采充满许多危险,但是煤炭工人仍然冒着生命危险,不断地进行开采活动,可见煤炭在国民经济的生产,生活之中的重要性,那么煤炭为何如此重要,这又与它的哪些性质和特点有关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煤的内容。新课教学煤是三大能源之一,在我国是第一大能源,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一种固体燃料

48、,在全球矿物能源中,煤的储量为丰富,石油和天燃气可开采的总量约为煤的一半。(多媒体播放)。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P53的“小资料”,并观看煤矿资源的分布图(媒体播放)。活动一:以上大家对煤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但是对煤的形成、成分等还没有了解,请大家阅读课本P53的两段文字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煤是如何形成的。2、如何证明煤的祖先是植物?(问题进行煤体播放)学生分小组的形式合作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评价分析,然后播放问题的答案。媒体播放“煤的成因、存在与开采”视频播放器板书:1煤的形成,煤是远古的植物埋在地下,处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转变成煤。它是不可

49、再生的一次能源,(媒体播放)活动二1、煤的主要组成元素是什么?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为什么煤的直接燃烧会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与总结:板书:2、煤的组成:煤是一种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的组成元素是碳,另外还有一定的氢,氧,硫,氮,磷等元素。(媒体播放)媒体播放煤的元素组成图煤的直接燃烧的热效率不高,只有20%30%,并且无法充分利用其中的资源,生成的废气SO2与NOX会造成环境污染,还有粉尘和煤渣等固体垃圾的处理问题。(媒体播放)因此煤直接燃烧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必须进行煤的综合利用,不仅使媒转化成清洁高效的能源,还可分离提取出煤中宝贵的化工原料。板书3、煤的综合利用。(媒体播放P54图“煤的综合利用框图”并讲解分析) 讲解分析煤的综合利用包括煤的干留(焦化)煤的气化与煤的液化三个过程。煤的干馏:将煤置于隔绝空气的密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