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状态监测方案_第1页
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状态监测方案_第2页
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状态监测方案_第3页
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状态监测方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状态监测方案状态监测的目的与任务1) 监测目的出于下列需要,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对形成中的建筑物的实时状态进行是实时监测,预测其发展趋势,指导合理的施工,进行过程监控。为永久结构和临时结构的施工过程提供安全保障;保证永久结构线形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结构内力处于合理的状态;使永久结构在施工完成后,处于健康状态。2) 监测的任务监测项目包括:基础沉降、建筑物结构的整体变形、结构应力变形等。本观光电梯将进行以下变形观测:基础沉降观测、上部结构的变形监测、基槽边坡变形的安全监测。为能精确地反映出被监测实体在不断变化情况下的变形情况,相对变形、局部地基变形的观测中误差均不应超过其变形允许值的

2、1/20 ;建筑物整体性变形的观测中误差,不应超过允许垂直偏差的1/10 ;结构阶段变形的观测中误差,不应超过变形允许值的1/6 。采用GeoMoS5时动态变形监测软件,以及相应的平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3)应力状态对观光电梯结构进行健康监测:即上部结构的应变监测。( 1)掌握施工过程关键构件关键截面的应变(应力)的变化历程;( 2)分析实测应变数据,与施工过程计算的理论数据进行比较,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使关键构件关键截面的应变不超过规定的数值,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4.2 观测点位的布控1) 基准点的布控基准点是变形观测的依据,考虑到本工程施工时间长,利于桩点的保护,拟借用场区

3、施工测量定位控制桩点(3 个)替代,采用了深埋钻孔桩(用套管桩与周围土体隔开)的方式直入地下持力层,或者利用永久性建筑物(沉降已确认稳定)结构上设置,并设明显标识,应确保在整个施工期间,其点位稳定性可靠。每半年检测一次。2) 工作基点的布控工作基点是变形观测中使用的控制点,应沿建筑物基础四周布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或者在场区周围永久建筑物(沉降已确认稳定)的结构上,便于长期保存和联测的稳定位置。通过场区测量基准点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进行检测,从而保证在进行变形观测前,控制点的可靠性。每季度检测一次。3)结构整体变形观测点的布控原则变形观测点是直接反映建筑物变形的参照点,应与变形体固结为一体,并结

4、合实际情况,布设在能敏感反映变形的位置。出于通视条件的考虑,在结构外轮廓线上的测点用棱镜制作并固定,用全站仪监测。4)监测次数施工中监测应在下列阶段进行:(1)在每层钢结构完成时;(2)过了 185米平台钢结构安装时。在上述各阶段中,应结合施工中的特殊要求,增加其观测频次数4.3 基础沉降观测1)观测精度的确定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指标如下:技术要求变形测量等级相邻基准点高 差中误差测站局若中误 差往返较差及附 合或环线闭合 差检测已测测段 高差之差二等1.00.300.6 n0.8 5(单位:mm n 测站数)采用DNA0被精密数字水准仪,进行精密水准测量。2)工作程序如框图所示。工作程序示意图

5、3)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变形特征和准确的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变形 明显且便于观测的位置。10-15米为? 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问间距以 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高低跨两侧、后浇带两侧及特殊部位? 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 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从基础底板开始到 0.000层,埋设临时观测点, 0.000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4)观测频次(1)根据编制的沉降观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进行。(2)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

6、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 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其他各阶段的复测, 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3)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上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 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 定。(4)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土0.000层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将永久观测点设于+ 500mm高处)。然后每施工二层就复测 一次,直至竣工。(5)当建筑物突然发

7、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 次的连续观测。周期性观测中,如与上次相比出现异常应及时复测;(6)当复测成果或检测成果出现异常,或测区受到如地震、洪水、爆破等外界因素影 响时,应及时进行复测。5)观测方法及要点(1)采用独立高程体系,闭合法几何水准测量。固定的测量仪器为:S05级数字水准仪测量。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20m- 30m2.0m0.3m(2)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 稳定;观测人员要固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

8、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 定。(3)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 核。(4)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5)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6)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7)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8)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9)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振动影响的范围内。( 10)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气阿成。( 11)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12)观测过程中,必须保证测量人员与仪器的安全。6)数据处理与分析沉降观测采用数字水准测量仪器进行,数据采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