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年级历史(下)(第七主题)_第1页
七年年级历史(下)(第七主题)_第2页
七年年级历史(下)(第七主题)_第3页
七年年级历史(下)(第七主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区(市、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_ 七年年级历史(下)(第七主题) 一、单项选择题:(25分)1. 1005年,签订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 )A.北宋西夏 B.北宋辽 C.北宋金 D.南宋金2. 12世纪,与南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的政权是 ( )A辽 B西夏 C北宋 D金3. 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北宋的是 ( )A耶律德光 B寇准 C赵匡胤 D赵构4. 建立西夏政权的民族是 ( )A汉族 B党项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5. 1115年,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建立金朝的人物是 ( )A元昊 B完颜阿骨打 C耶律阿保机 D寇准6. 南宋抗金斗

2、争中,最著名的抗金将领是 ( )A.李纲 B.陈东 C.韩世忠 D.岳飞7. 南宋时期,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是 ( )A水稻 B棉花 C烟草 D蚕桑8. 两宋时期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是 ( )A.苏州 B.福州 C.泉州 D.景德镇9. 下列城市中,哪一个不是北宋时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 )广州 泉州 东京 洛阳A. B. C. D.10. 两宋时期人们的主要衣料是 ( )A.麻布 B.丝绸 C.棉布 D.化纤11. 两宋时期,服装样式变化最多的是().文人服装.商贩服装.手工业服装.妇女服装12. 宋代北方人的主食是 ( )A.稻米 C.面食 C.肉类 D.鱼类13. 两宋时期,有天下闻名的“粮

3、仓”之称的地方是 ( )成都 泉州 苏州 湖州A B C D.14. 宋代北方居民的肉类食品主要是().猪肉.鱼肉.羊肉 D.海鲜15. 我国古代人民是从哪个朝代开始食用植物油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6. 我国宋代城乡居民以煤作生活燃料已很普遍的地区是 ( )A.东京 B.临安 C.成都 D.广州17. 南宋都城临安,是今天的 ( )A.浙江杭州市 B.河南开封市 C.江苏南京市 D.陕西西安市18. 北宋时期在城内有专门供人们娱乐的场所叫 ( )A.夜市 B.晓市 C.瓦子 D.瓦舍19. 成吉思汗的业绩是 ( )A.起兵反抗辽的压迫 B.建立蒙古汗国 C.灭金夏 D

4、.灭金朝20. 忽必烈把都城迁到燕京(后改称大都),今指什么地方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杭州21. 南宋最著名的抗元将领的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李纲 D.寇准22. 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 )A.1260年 B.1271年 C.1276年 D.1279年23. 元朝政府为了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设置了 ( )A.澎湖巡检司 B.台湾省 C.台湾府 D.宣政院24. 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管辖的一个行政区域是在 ( )A.西汉 B.隋朝 C.北宋 D.元朝25. 棉布开始成为我国老百姓的主要衣料是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二、填图.识

5、图题:(25分)1.读辽.北宋.西夏形势示意图,按要求回答问题(9分)(1)在图中相应的方框中填出下列都城的字母番号(6分)E.上京 F.东京 G.兴庆(2)在图中北宋.辽.西夏三个政权的正确番号是 ( )(3分)A. B. C. D.2.观察左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左图人物是谁?(3分) (2)他名垂青史的事迹是什么?(3分)3观察右面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0分)图一的纸币的名称是什么?(3分)图二是哪个时期的纸币?名称是什么?(4分)它们的出现,说明了什么?(3分)图一 图二三、材料分析题:(20分)1.阅读下列材料:(10分)昔汴都(即北宋都城东京)数百万家,尽仰(依靠)石炭(古时称煤为石炭),无一(家)燃薪(柴)者。庄绰鸡肋编/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回答:(1)材料反映了宋代东京城市居民生活发生了什么改变?(4分)(2)这一变化有哪些积极意义?(62.阅读下列材料:(10分)忽必烈推行重农政策,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农桑为急务”,使百姓“安业为农”。他即位之初就颁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他多次下令蒙古军“不得以民田为牧地”,把许多牧场重新还作农田,禁止掠夺人口为奴。詹子庆.田泽滨中国古代史回答:(1)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4分)(2)忽必烈采取的以上措施有何积极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