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胃肠病课件PPT课件课件_第1页
功能性胃肠病课件PPT课件课件_第2页
功能性胃肠病课件PPT课件课件_第3页
功能性胃肠病课件PPT课件课件_第4页
功能性胃肠病课件PPT课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功能性胃肠病课件PPT课件现在学习的是第一页,共79页人类疾病分为两大类 器质性病变:凡有解剖学结构异常并产生相应症状与体征者称器质性疾病。 功能性病变:功能性疾病是与器质性疾病相对而言,主要是指由于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现在学习的是第二页,共79页功能性病变由于人体自主神经分布广泛,当其功能紊乱时产生的临床症状往往呈现多样性,且与器质性疾病的症状相似,易被误诊为器质性疾病,造成治疗效果不佳。一般地说,是由支配器官的神经系统的失调引起,组织结构不发生改变,病情轻微,一般不会导致严重后果的临床综合症:如神经官能症,它虽然可以有头疼、头晕、虚弱、失眠等症

2、状,但脑细胞无实质性损害,CT扫描组织正常,显微镜下脑结构无异常变化。现在学习的是第三页,共79页大脑皮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上面布满了下凹的沟和凸出的回。以增加大脑面积。周围神经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组织的总称.包括各种神经,神经丛和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的一端同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相连,另一端通过各种末梢装置与身体其它器官和系统相联系.周围神经包括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集中的部位称神经节.周围神经又可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混合神经.现在学习的是第四页,共79页5 神经系统组

3、成神经系统组成组成组成: :脑脑、脊髓脊髓、神经节神经节和分布全身的和分布全身的神经神经 10.10.神经系统神经系统2022-4-2039现在学习的是第五页,共79页6 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脊髓脊髓(位于椎管)(位于椎管)脑神经脑神经脊神经脊神经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外周神经外周神经脑脑(位于颅腔)(位于颅腔)39现在学习的是第六页,共79页71 1 脊髓脊髓(spinal cord)(spinal cord) 椎管椎管内,呈背、腹稍扁的内,呈背、腹稍扁的圆柱状圆柱状 前:与前:与延髓延髓相连。相连。 后:延伸至后:延伸至荐骨中部荐骨中部。一、中枢神经系统一、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包括脑

4、脑和和脊髓脊髓2022-4-2039现在学习的是第七页,共79页82 脑脑(brain): 颅腔颅腔内,高级中枢,后接脊髓。内,高级中枢,后接脊髓。 大脑大脑 小脑小脑 间脑间脑 脑干脑干2022-4-2039现在学习的是第八页,共79页9 二、外周神经系统二、外周神经系统 联系中枢神经与外周器官之间的神经纤维和神经节所组成, 神经呈白色带(索)状结构。分为分为脑神经脑神经、脊神经脊神经和和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1 1、脑神经、脑神经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周围神经, 共有共有12对对,多数从,多数从脑干发出,经颅骨孔发出,经颅骨孔出颅腔。出颅腔。2022-4-2039现在

5、学习的是第九页,共79页周围神经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组织的总称.包括各种神经,神经丛和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的一端同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相连,另一端通过各种末梢装置与身体其它器官和系统相联系.周围神经包括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集中的部位称神经节.周围神经又可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混合神经.现在学习的是第十页,共79页113 3、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 (传出、传入传出、传入) ) 即内脏运动神经,是指分布到内脏器官、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上的传出神经。 也称自主神经。2022-4-20

6、39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一页,共79页 植物神经 植物神经脊神经由脊髓发出,主要分布于躯干、四肢,司理运动与感觉。由脑和脊髓发出的内脏神经,主要分布在内脏,控制与调协内脏、血管、腺体等功能。因不受人意志支配,故称自主神经,也称植物神经。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其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二页,共79页交感神经是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

7、心血管和腺体。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它的纤维不分布于四肢,而汗腺竖直肌、肾上腺、甲状腺、子宫等具有副交感神经分布处。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元的生成,以储蓄能源。心跳减慢,

8、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三页,共79页2022-4-203914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四页,共79页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起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 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这被称为植物神经紊乱症或植物神经失调症。因为植物性神经是贯通全身的,因此植物性神经的症状也是遍及全身的,除去象前述的那些症状之外,还会出现头痛、头晕、低烧、畏寒、高血压、低血压、呕

9、吐、便秘、腹泻、失眠、耳鸣、腰痛、肥胖、消瘦、肩周炎、目眩、手脚发痛、肌肉跳动、胸部有压迫感等症状。这些症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若干症状汇合后出现的,这便是植物性神经失调的症状的特征之一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五页,共79页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交感神经兴奋时,腹腔内脏及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加强;支气管平滑肌扩张;胃肠运动和胃分泌受到抑制;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等。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减慢减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运动加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瞳孔缩小等。一般内脏器官都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这两种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拮抗的,但在整体内两类神经的活动是对立统一互相协

10、调的。交感神经的活动比较广泛,副交感神经的活动比较局限,当机体处于平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占优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能量的补充,有利于保护机体。当剧烈运动或处于不良环境时,交感神经的活动加强,调动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力提高适应能力来应付环境的急剧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六页,共79页植物神经紊乱是因长期的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以及生气和精神受到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组症状群。表现情绪不稳,烦燥焦虑,心慌、爱生气,易紧张,恐惧害怕,敏感多疑,委屈易哭,悲观失望、无愉快感,不愿见人,不想说话,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看什么都不高兴,压抑苦恼,甚至自觉活着没意思,入睡困难,睡眠表浅

11、,早醒梦多,身疲乏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植物神经紊乱还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如没有食欲,进食无味,腹胀,恶心,打嗝,烧心,胸闷气短,喜长叹气,喉部梗噎,咽喉不利,有的患者表现头痛,头昏,头憋胀,沉闷,头部有紧缩感重压感,头晕麻木,两眼憋胀,干涩,视物模糊,脖子后背发紧发沉,周身发紧僵硬不适,四肢麻木,手脚心发热,周身皮肤发热,但量体温正常,全身阵热阵汗,或全身有游走性疼痛,游走性异常感觉等症状。植物神经紊乱患者常以自觉症状为主,虽然做过多次检查,但结果往往都比较正常,什么病也查不出来,上述种种症状在临床上常被认为是精神病,脑供血不足,心脏病,胃肠病而进行治疗,往往疗效不高或无

12、效,其实这些症状都与植物神经紊乱有着密切关系.植物神经紊乱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七页,共79页第三节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内脏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分布至内脏、心血管、腺体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八页,共7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九页,共7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页,共79页 神经肽 脑肠肽2011年中国消化病学研究进展中指出,消化病学临床基础研究逐步认识了胃肠激素在消化生理学、消化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先后开展了促胰液素、促胃液素、蛙皮素、血管活性肠肽、抑胃肽、生长抑素等神经内分泌激素相关研究,脑肠肽是将中枢与神经内分泌、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相

13、关连的双相通路、外在刺激或肠内信息通过神经联接,与高级神经中枢相联互动,调节胃肠感觉、动力和分泌等功能,其调节是通过脑啡肽、P物质、血管活性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胆囊收缩素、和5-羟色胺等内在的多种脑-肠肽来完成的,影响胃肠的生理、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一页,共79页神经肽(神经肽(neuropeptide):主要存在主要存在 于神经元内起着于神经元内起着 信息传递作信息传递作 用的一类生物活性多肽。按其用的一类生物活性多肽。按其 作用方式不同分别起着作用方式不同分别起着 递质(递质( transmitter)、)、 调质(调质(modulator)、)、 激素(激素(hormo

14、ne)的作用。)的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二页,共79页脑肠肽脑肠肽1.从脑和胃肠道中均被分离:从脑和胃肠道中均被分离: SP(11肽)、肽)、SS (14肽)肽) 、NT (13肽)肽) 、CCK8 (8肽)肽)2.从脑中被分离,从脑中被分离,RIA、ICC示胃肠道示胃肠道 中有相应的物质中有相应的物质 MENK(5肽)、肽)、LENK (5肽)肽) 、 -END (31肽)肽) 、TRH (3肽)肽)3.从胃肠道中分离,从胃肠道中分离,RIA、ICC示脑示脑 中有相应的物质中有相应的物质 VIP(28肽)肽)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三页,共79页神经肽的生理作用神经肽的生理作用 神经肽最重要的功

15、能是脑和身体各系统功能的整合,神经肽最重要的功能是脑和身体各系统功能的整合,这些功能包括:对痛觉的调节,生长发育、生殖的调节,这些功能包括:对痛觉的调节,生长发育、生殖的调节,水盐代谢、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体温调节,水和食物摄水和食物摄取,心血管的作用,取,心血管的作用,消化消化、呼吸调控,行为和记忆等。神经肽还参与许多自主神经呼吸调控,行为和记忆等。神经肽还参与许多自主神经反应,影响神经发育和再生反应,影响神经发育和再生。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四页,共7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五页,共79页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六页,共79页口腔咽食道肝胰胃大肠小肠肛门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七页,共7

16、9页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是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临床表现, 应用生化、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等并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或不能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症状的一组胃肠道疾病. 是一组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胃肠道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包括咽、食管、胃、胆道、小肠、大肠、肛门)的相关症状,因症状特征而有不同命名。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且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需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因方可确诊。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八页,共7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九页,共79页功能性胃肠病人类对FGID的认识有一个渐

17、进的过程. 在早期欧洲文献中有一些胃肠功能障碍的报道, 第1篇描述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英文文献在19世纪早期发表. 医学界对IBS的认识在随后的120年里几乎没有进展. 1962年, 牛津大学Chardhary和Truelove首次对IBS患者进行了系统回顾, 他们的报道将功能性疾病引入一个新领域, 此后, 关于功能性疾病的科学文献迅速增多 为制定罗马, 委员会从18个国家中挑选87名参与者并分成了14个委员会. 包括中国、巴西、智利、委内瑞拉、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也有成员加入. 罗马标准于2004-11/12在罗马会议上完成, 委员会成员在2005年蒙特利尔世界胃肠病学大会上报告了罗马标准

18、, 在2006年洛杉矶召开的美国胃肠病学年会上报告诊断标准部分. 会议结果以文章的形式发表在2006-04出版的Gastroenterology杂志罗马专刊, 并于2006-08发行罗马.中国胃肠病学2006年12期出专刊较全面系统地介绍罗马 .有关文献和国内学者对其各类疾病诊断标准的解读.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页,共79页FGID罗马标准 罗马委员会早在15-20年前就开始收集、修改和更新FGID分类系统的相关信息, 并先后制定了罗马、标准。罗马罗马I标准标准 (1994年年)罗马罗马II标准标准 (1999年年)罗马罗马III标准标准(2006年年)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一页,共79页A.功能性

19、食管病(功能性食管病(6)A1. 癔球感癔球感A2. 反刍综合症反刍综合症A3. 食管源性功能性胸痛食管源性功能性胸痛A4. 功能性烧心功能性烧心A5. 功能性吞咽困难功能性吞咽困难A6. 非特异性食管疾病非特异性食管疾病B. 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 (3)B1. 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B2. 吞气症吞气症 B3. 功能性呕吐功能性呕吐D. 功能性腹痛功能性腹痛 (2)D1.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功能性腹痛综合征D2.非特异性腹痛非特异性腹痛 E. 胰胆功能性病(胰胆功能性病(2)E1. 胆囊功能障碍胆囊功能障碍E2.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F. 功能性肛门直肠病(

20、功能性肛门直肠病(3)F1. 功能性大便失禁功能性大便失禁F2. 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F3. 盆底功能障碍盆底功能障碍FGID罗马罗马II-1999 7类类G. 儿童的功能性胃肠病(儿童的功能性胃肠病(13)C. 功能性肠病功能性肠病 (5)C1. 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C2. 功能性腹胀功能性腹胀C3. 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C4. 功能性腹泻功能性腹泻C5. 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二页,共79页A.功能性食管病(功能性食管病(4)A1.功能性烧心A2.功能性食管源性胸痛A3.功能性吞咽困难A4.癔球症B. 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

21、 (8)B1. 功能性消化不良- 餐后、上腹痛B2. 功能性嗳气症 - 吞气症 非特异性 B3. 功能性恶心和呕吐症 - 特发性、功能性、周期性B4. 成人反刍综合征C. 功能性肠病功能性肠病 (5)C1. 肠易激综合征C2. 功能性腹胀C3. 功能性便秘C4. 功能性腹泻C5. 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D.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1)E. 胆囊和胆囊和SO功能障碍(功能障碍(3)E1. 胆囊功能障碍E2. 胆道SO功能障碍E3. 胰管SO功能障碍F. 功能性肛门直肠病功能性肛门直肠病 (7) F1. 功能性大便失禁F2. 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F3. 功能性排便障碍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三页

22、,共79页2011年中国消化病学研究进展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胃肠动力性疾病。 功能性胃肠病。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四页,共79页胃肠动力性疾病 胃肠动力性疾病:主要指胃食管返流病,假性肠梗阻等。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五页,共79页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主要指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痛等。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六页,共79页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espepsia,FD)功能性消化不良(FD) :在我国以消化不良为主诉换患者占内科门诊的11.05%,占消化内科门诊的52.85%,采用罗马III诊断标准对消化专科门诊连续就诊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问

23、卷调查,发现符合罗马III诊断标准者占就诊患者的28.52%,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7.2%。与消化不良发病的相关因素有:脑力劳动,工作紧张,睡眠状况差,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和饮食不当等。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七页,共79页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espepsia,FD) FD是指具有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 经检查排除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上腹痛,上腹灼热 主要症状 餐后饱胀和早饱 上腹胀、嗳气 伴随症状 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等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八页,共79页病因和发病机制 胃排空延迟 胃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失常 动力障碍 消化间期相胃、肠运动异常等。 近年研究还

24、发现胃肠动力障碍常 与胃电活动异常、胃电节律紊乱 有关。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九页,共79页 FD患者胃的感觉容量明显低 于正常人 内脏感觉过敏 外周感受器 内脏感觉 传入神经 过敏可能与 中枢整合等因 素有关 胃底对食物的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 :胃底舒张容积FD低于正常人 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页,共79页 FD焦虑、抑郁积分显著高于 正常人和十二指肠溃疡组 精神社会因素 FD童年期的应激事件发生率高 于正常人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HP与FD的关系尚不明确,可能与某HP感染 些亚型有关 研究发现FD的十二指肠对酸的敏感性 增加,酸灌注十二指肠可引起症状 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一页,共79页 有研究发现FD

25、患者的十二指 肠对胃酸的敏感性增加, 酸灌注十二指肠可引起症状FD与胃酸关系 但FD患者中胃酸大多在正常范 围内,因此FD发病与胃酸分 泌的关系尚未明确。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二页,共79页临床表现上腹痛或 餐后痛 上腹烧灼感 饥饿痛 无规律痛 餐后饱胀指正常餐量即出现饱胀感餐后饱胀 早饱是指有饥饿感但进食后不久 感和早饱 即有饱感 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三页,共79页 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临床分型 syndrome,EPS) (两型可重叠) 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 起病多缓慢,病程经年累月,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

26、不少患者症状与饮食、精神因素有关。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四页,共79页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有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症状之一种或多种,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罗马标准规定病程超过半年,近3个月来症状持续); 上述症状排便后不能缓解(排除症状由肠易激综合征所致); 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五页,共79页2.诊断程序: 有报警症状和体征:45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消瘦、贫血、呕血、黑粪、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等消化不适症状进行性加重无报警症状的症状和体征:年龄45岁,无上述症状先选择基本实验室检查和胃镜亦可先行24周经验性治疗必须彻底检查排除器质

27、性病变对诊断可疑或治疗无效者有针对性的选择进一步检查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六页,共79页3.鉴别诊断: 1)上消化道的器质性疾病:消化系统良、恶性疾病,消化性溃疡,胃食管返流病等。 2)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糖尿病,慢性肾功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甲亢,硬皮病等。 3) 药物引起的上消化道症状:NSAID、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茶碱、抗生素、补钾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七页,共79页治疗对症治疗,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一)一般治疗 饮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睡眠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失眠、焦虑者可适当予以镇静药。 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八页,共79页 (二)药物治疗 无特效

28、药,主要是经验性治疗。 H2受体拮抗剂 抑酸药 质子泵抑制剂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九页,共79页 多潘立酮(10mg tid) 促胃肠动力药 莫沙必利(5mg tid) 依托必利(50mg tid) 根除HP治疗。 抗抑郁药:黛力新等。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页,共79页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一页,共79页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二页,共79页概念 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流行病学 欧美报道为1020 普通人群问卷调查 我国 北京7.3 广州5.6。 以中青年居多,50岁

29、以后首次发病少见。 男女比例约1:2。 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三页,共79页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多种因素有关。 目前认为,IBS的 胃肠动力学异常 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 内脏感觉异常 肠道感染和 精神因素 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四页,共79页(一)胃肠动力学异常 在生理状况下,结肠的基础电节律为慢波频率6次分钟,而3次分钟的慢波频率则与分节收缩有关,高幅收缩波主要出现在进食或排便前后 。 便秘型IBS3次/分慢波频率明显增加,口盲肠通过时间明显延长。 腹泻型IBS高幅收缩波明显增加,口盲肠通过时间明显缩短。 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五页,共79页(二)内脏感觉异常 直肠气囊充气试验

30、表明IBS患者充气疼痛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回肠推进性蠕动增加可使回肠运动研究发现 60IBS患者产生腹痛 而在健康对照组仅17。 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六页,共79页(三)精神因素 心理应激对胃肠运动有明显影响。 IBS患者焦虑、抑郁积分显著高于正常人。 应激事件发生频率亦高于正常人,对应激反应更敏 感和强烈。 IBS是机体对各种应激的超常反应 精神因素在IBS发 病学上有两种观点 加重IBS症状而求医,非IBS直接 原因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七页,共79页(四)感染 部分患者IBS症状发生于肠道感染治研究提示 愈之后, 其发病与感染的严重性及应用抗生素 时间均有一定相关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八页

31、,共79页(五)其他 约13患者对某些食物不耐受而诱发症状加重。 某些肽类激素如缩胆囊素等可能与IBS症状有关,这有助于解释精神、内脏敏感性以及胃肠动力异常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九页,共79页临床表现特点: 起病隐匿。 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 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 但全身健康状况却不受影响。 精神、饮食等因素常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现在学习的是第六十页,共79页主要症状: (一)腹痛 部位:下腹、左下腹多见,部位不定。 特点:多于排便或排气后缓解,睡眠中痛醒者极少。现在学习的是第六十一页,共79页(二)腹泻 一般每日35次,少数严重者可达几十次。 大便多呈稀糊状,也可为成形软便或稀水样。 多带有黏液,部分患者粪质少而黏液量很多,但绝无脓血。 排便不干扰睡眠。 部分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现在学习的是第六十二页,共79页 (三)便秘 排便困难 羊粪状粪便干结、量少 细杆状 表面可附黏液。 现在学习的是第六十三页,共79页(四)其他消化道症状 多伴腹胀感 可有排便不净感、排便窘迫感。 部分患者同时有消化不良症状。 现在学习的是第六十四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