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八章流动资金管理_第1页
精品第八章流动资金管理_第2页
精品第八章流动资金管理_第3页
精品第八章流动资金管理_第4页
精品第八章流动资金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流动资金管理重点与难点提示本章要求理解现金管理规定和收支管理方法,重点把握现金最佳持有量的成本分析模型和随机模型,熟练计算现金持有量上下限和最佳返回线;重点把握应收帐款信用政策的制定及现金折扣的决策分析;存货决策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及其演变,重点把握材料陆续供应及使用的模型(如自制或外购的决策),掌握保险储备量决策。内容提要流动资金是企业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其主要项目是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作为一种投资,流动资金是一个不断投入、不断收回、并不断再投出的循环过程,其管理好坏对企业资金周转是否顺畅,对企业的资产组合,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好坏都有重要影响。第一节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现金是企业中流

2、通性最强的资产。属于现金内容的项目,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各种形式的银行存款和银行本票、银行汇票。有价证券是企业现金的一种转换形式。有价证券变现能力强,可以随时兑换成现金,所以当一些企业有了多余现金的时候,常将现金兑换成有价证券;待企业现金流出量大于流入量,需要补充现金的不足时,再出让有价证券,换回现金。在这种情况下,有价证券就成了现金的替代品。此外,将现金转换为有价证券,可以获取收益,是持有有价证券的另一个原因。这里讨论有价证券是将其视为现金的替代品,是“现金”的一部分。一、现金管理的目标 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主要是满足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交易性需要。是指满足日常业务的现金支付

3、需要。企业的收入和支出不可能同步同量,必须维持适当的现金余额。预防性需要。是指置存现金以防发生意外的支付。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越大,预防性现金数额也就越大。还与企业的借款能力有关。投机性需要。是指置存现金用于不寻常的购买机会,比如遇有廉价原材料或其他资产(如价格有利的股票证券)的供应机会。当然,除了金融和投资公司外,一般而言,其他企业专为投资性需要而置存现金的不多;但拥有相当数额的现金,确实为突然的大批量的采购提供了方便。 企业缺乏必要的现金,将不能应付业务开支,使企业蒙受损失。但若置存过量的现金,又会因为这些资金不能投入周转无法取得盈利而遭受另外一些损失。因此,企业现金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资产

4、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作出抉择,以使企业获取最大的长期利润。二、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 1、规定了现金使用范围。这里的现金,指人民币现钞。该范围包括:支付职工工资、津贴;支付个人劳务报酬;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支付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中国人民银行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2、规定了库存现金限额。企业库存现钞,由其开户银行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核定限额,一般以三天至五天的零星开支额为限。 3、不得坐支现金。 4、不得出租、出借银行帐户

5、。 5、不得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 6、不得套用银行信用。 7、不得保存账外公款。包括不得将公款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和保存账外现钞等各种形式的账外公款。三、现金收支管理 现金收支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现金使用效率,为达到这一目的,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力争现金流量同步如果企业能使它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发生的时间趋于一致,就可以使其所持有的交易性现金余额降到最低水平。2使用现金浮游量从企业开出支票,收票人收到支票并存入银行,至银行将款项划出企业账中,中间需要一段时间。现金在这段时间的占用量称为现金浮游量。在这段时间里,尽管企业已开出了支票,却仍可动用在活期存款账户上的这笔资金。不过,在使用现

6、金浮动量时,一定要控制好使用时间,否则会发生银行存款的透支。3加速收款这主要指缩短应收账款的时间。4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是指企业在不影响自己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充分利用供货方所提供的信用优惠。四、最佳现金持有量 1成本分析模式: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寻找使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企业持有的现金,将会有三种成本:机会成本现金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占用,是有代价的,其代价就是它的机会成本。企业现金持有额越高,机会成本也越高。管理成本企业拥有现金,会发生管理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安全措施费等。这些费用是现金的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与现金

7、持有量无明显的比例关系。短缺成本现金的短缺成本,指企业因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所需而付出的代价。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使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2随机模式随机模式是在现金需求量难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现金持有量控制的方法。对企业来讲,往往是现金需求量波动大且难以预知,但企业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测算出一个现金持有量的控制范围,即制定出现金持有量的上限和下限,将现金量控制在上下限内。当现金量达到控制上限时,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使现金的持有量下降;当现金量降到控制下限时,则抛售有价证券换回现金,使现金持有量回升。若现金

8、量在控制的上下限之内,便不必进行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保持它们各自的现有存量。其计算公式为: H=3R2L其中:H现金存量的上限 L现金存量的下限(它受企业每日最低现金需要、管理人员的风险承受倾向等因素的影响。 R最优现金返回线 b每次有价证券的固定转换成本 i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 预期每日现金余额变化的标准差(可根据历史资料测算)例题:假定某公司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9%,每次固定转换成本为50元,公司认为任何时候起银行活期存款及现金余额均不能低于1000元,又根据以往经验测算出现金余额波动的标准差为800元。最优现金返回线R、现金控制上限H的计算为:有价证券日利率=9%÷360=0.0

9、25=H=3R-2L =3×55792×1000 =14737(元)这样,当公司的现金余额达到14737元时,即应以9158元(14737-5579)的现金去投资于有价证券,使现金持有量回落为5579元;当公司的现金余额降至1000元时,则应转让4579元(5579-1000)的有价证券,使现金持有量回升为5579元。可以由下图表示:第二节 应收账款管理一、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企业发生应收账款,主要是为了商业竞争的需要,另外,由于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也会发生应收账款。但后者不属于商业信用,也不是应收账款的主要内容。既然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是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那么其

10、管理的目标就是求得利润。应收帐款是企业的一项资金投放,是为了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投资。而投资肯定要发生成本,这就需要在应收帐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这种政策的成本之间作出权衡。只有当应收帐款所增加的盈利超过增加的成本是,才应当实施赊销;如果赊销有着良好的盈利前景,就应当放宽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量。二、信用政策的确定 应收款赊销的效果好坏,依赖于企业实行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1信用期间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信用期过短,不足以吸引顾客,在竞争中会使销售额下降;信用期过长,对销售额增加有利,但所得利益有时会被增长的费用所抵消,甚至造成利

11、润减少。因此,信用期的确定,主要是分析改变现行信用期对收入和成本的影响,延长信用期,使收入和成本都增加,若收入大于成本,可以延长信用期,否则不宜延长。如果缩短信用期,情况与此相反。例题:某企业预计信用期若为30天,销售量可达200000件,信用期若为60天,销售量增至240000件,该企业资金成本为15%,其余条件如下表所示:项目信用期30天60天销售量(件)200000240000销售额(元)(单价5元)10000001200000销售成本变动成本(每件4元)800000960000固定成本100000100000可能发生的收账费用(元)60008000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元)1000018

12、000试确定该企业的信用期应该选择哪一个。解析:收益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单位边际贡献= (240000-200000)×(5-4)=40000(元)应计利息利息的增加应计利息=应收帐款占用资金×资金成本率应收帐款占用资金=应收帐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应收帐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应计利息的增加=(1200000/360)×60×(960000/1200000)- (1000000/360)×30×(800000/1000000) ×15% =14000(元)收账费用=8000-6000

13、=2000(元)坏账损失=18000-10000=8000(元)改变信用期的净损益收益的增加-成本费用的增加=40000-(14000+2000+8000)=16000(元)所以应选择60天的信用期。上述信用期分析的方法是比较简略的,可以满足一般制定信用政策的需要。如有必要,也可进行更细微的分析,如进一步考虑销货增加引起存货增加而多占用的资金,以及信用期内提前付款现金折扣造成净销售额的变化等。2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指顾客获得交易信用所应具备的条件。如果顾客达不到信用标准,便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企业在设定某一顾客的信用标准时,往往要先评估它赖账的可能性。这可以通过“5C”系

14、统来进行。所谓“5C”系统,是评估顾客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即:品质Character:即履行义务的可能性。必须了解过去付款的记录,是否一贯按期付款,及其与其他供货企业的关系是否良好。这是首要因素。能力Capacity:指顾客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流动负债的比例。资本Capital:指顾客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抵押Collateral:指顾客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这对于不知底细或信用状况有争议的顾客尤为重要。条件Conditions:指可能影响顾客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3现金折扣政策现金折扣是企业对顾客在商品价格上所做的扣减,通常表示为(5/10、3/20、N/30):付款

15、期30天;10天内只需支付95%;20天内只需支付97%。其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另外,也可以借此扩大销售。但提供现金折扣,会导致价格折扣损失。因此,企业对顾客是否提供现金折扣,提供多大比例的现金折扣,要看采用此现金折扣政策后收入与成本的变化的综合结果对企业是否有利。因为现金折扣是与信用期间结合使用的,所以确定折扣程度的方法与过程实际上与前述信用期间的确定一致,只不过要把所提供的延期付款时间和折扣综合起来,看各方案的延期与折扣能取得多大的收益增量,再计算各方案带来的成本变化,最终确定最佳方案。例题:某公司目前的信用条件为N/30,赊销额为180万元,变

16、动成本率为70%,有价证券收益率为10%,平均收帐期为25天,坏帐损失率为2%。该公司计划改变信用条件,改变后的信用条件为2/20,1/30,N/60。预期影响如下:赊销额将增加120万元,增加部分的坏帐损失率为5%,估计大约有6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2%的折扣,20%的客户会利用1%的折扣。要求:(1)计算改变信用条件增加的资金。(2)计算改变信用条件增加的收益。 解析: (1) 信用条件为N/30: 平均收帐期:25(天) 应收帐款周转率=360/25=14.4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180/14.4=12.5(万元)维持赊销所需资金=12.5×70%=8.75(

17、万元)信用条件为2/20,1/30,N/60:平均收帐期:60%×20+20%×30+20%×60=30(天) 应收帐款周转率=360/30=12应收帐款平均余额=180+120)/12=25(万元)维持赊销所需资金=25×70%=17.5(万元)结论:改变信用条件增加的资金=17.5-8.75=8.75(万元)(2) 增加的赊销额120(万元)增加的现金折扣=(180+120) ×(60%×2%+20%×1%)=4.2(万元)增加的变动成本=120×70%=84(万元)增加的信用收益=31.8(万元)增加的机会成

18、本=8.75×10%=0.875(万元)增加的坏帐损失=120×5%=6(万元)增加信用成本后收益=31.8-0.875-6=24.925(万元)结论:改变信用条件增加的收益为24.925万元。三、应收账款的收账 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否则可能发生坏帐。这些措施包括对应收帐款回收情况的监督,对坏帐损失的事先准备和制定适当的收帐政策。1应收账款收回情况的监督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时间有长有短,一般讲,拖欠时间越长,款项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形成坏账的可能性越大。对此,企业应实施严密的监督,随时掌握回收情况,实施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监督,可以通过账龄

19、分析表进行。利用账龄分析表,企业可以了解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有多少欠款超过了信用期,超过时间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有多少款项会因对不同拖欠时间的欠账,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政策,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则应提前作出准备,充分估计这一因素对损益的影响。2收账政策的制定企业对不同过期账款的收款方式,包括准备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它的收账政策。一般说来,企业收账的花费越大,收账措施越有利,可收回的账款就越大,坏账损失也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因此,制定收账政策,要在收账费用和所减少的坏账损失之间做出权衡。制定有效、得当的收帐政策很大程度上依靠有关人员的经验;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讲,

20、也有一定数量化的方法可予参照:收帐政策的优劣在于应收帐款总成本最小化的道理,可以通过各收帐方案成本的大小对其加以选择。第三节 存货管理一、存货管理的目标企业持有存货,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另一方面是出自进货时价格优惠的考虑。但是,企业持有过多的存货,会占用较大的资金,而占用资金是有成本的,另外,存货过多会增加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从而使成本上升。因此,存货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尽力在各种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做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 二、储备存货的有关成本(一)取得成本:通常用TCa表示 1、订货成本 订货成本是指取得订单的成本。其中有一部分与订货次

21、数无关,称为订货的固定成本,用F 1表示;另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有关,称为订货的变动成本。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用K表示;订货次数等于存货年需要量D与每次进货量Q之商。 2、购置成本 购置成本指存货本身的价值。年需要量用D表示,单价用U表示,于是购置成本为DU。 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 =订货固定成本+订货变动成本+购置成本 (二)储存成本 储存成本指为保持存货而发生的成本,通常用TCc。储存成本也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与存货量的多少无关,常用 F 2表示。变动成本与存货的数量有关,单位成本用Kc表示。 储存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储存变动成本 (三)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

22、造成的损失,通常用TCs表示。 企业存货的最优化,即是使上式TC值最小。三、存货决策 存货的决策涉及四项内容:决定进货项目、选择供应单位、决定进货时间和决定进货批量。财务部门要做的是决定进货时间和决定进货批量(分别用T和Q表示)。按照存货管理的目的,需要通过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使存货的总成本最低。这个批量叫作经济订货量或经济批量。(一)经济订货批量基本模型 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需要设立的假设条件是: (1)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即需要订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货; (2)能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 (3)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TCs为零,这是因为良好的存货管理本来就不应该出现缺货成本; (

23、4)需求量稳定且能预测,即D为已知常量; (5)存货单价不变,不考虑现金折扣,即U为已知常量; (6)企业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 (7)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因买不到需要的存货而影响其他。 设立了上述假设后,存货总成本的公式可以简化为: 当F 1、K、D 、U、F 2、K c为常数量时,TC的大小取决于Q。为了求出TC的极小值,对其求导演算可得出下列公式: 这一公式称为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求出的每次订货批量,可使TC达到最小值。这个基本模型还可以演变为其他形式: 每年最佳订货次数公式: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公式:最佳订货周期公式: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经济订货量也可以用图解法求

24、得。其方法为:先计算出一系列不同批量的各有关成本;然后在坐标图上描出由各有关成本构成的订货成本线、储存成本线和总成本线,总成本线的最低点(或者是订货成本线和储存成本线的交接点)相应的批量,即经济订货量。(二)基本模型的扩展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是在前述各假设条件下建立的,但现实生活中能够满足这些假设条件的情况十分罕见。为使模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可用性,需逐一放宽假设,同时改进模型。1、订货提前期一般情况下,存货需要在没用完时提前订货,此时尚有的库存量称为再订货点,用R表示。R=L×d=交货时间×每天平均需用量在此时订货,等下批订货到达时,原有库存刚好用完。此时有关存

25、货的每次订货量、订货次数、订货的时间间隔等并无变化。订货提前期对经济订货量并无影响,仍可按原来瞬时补充情况下的批量为订货批量,只不过在达到再订货点时即发出订货单罢了。2、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在建立基本模型时,是假设存货一次全部入库,但实际上,各批存货可能是陆续入库,使存货陆续增加。例题:某零件年需用量(D)为3600件,每日送货量(P)为30件,每日耗用量(d)为10件,单价(U)为10元,一次订货成本(生产准备成本)(K)为25元,单位储存成本(Kc)为2元。设每日送货量为P,故该批货全部送达所需日数(送货期)=Q/P每天平均需用量d,则送货期内的全部耗用量= Q/P× d由于边送边

26、用,所以每批送完时,最高库存量=Q-Q/P× d则平均存量=(Q-Q/P× d)/2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 TC(Q)=D/Q×K+1/2×(Q-Q/P× d)× Kc= D/Q×K+Q/2×(1-1/P× d)× Kc在订货变动成本与储存变动成本相等时,TC(Q)有最小值。故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时经济订货量公式为:将这一公式代入上述TC(Q)公式,可得出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公式:将上述例题数据代入,则:此模型还可用于自制和外购的选择决策。自制零件属于边送边用的情况,单位成本可能较低

27、,但每批零件投产的生产准备成本比一次外购的订货成本可能高出许多。外购的单位成本可能较高,但订货成本可能较低。要在自制和外购的选择决策,须全面衡量它们各自的总成本。这时可借用陆续供应或瞬时补充的模型。例:某企业使用A零件,自制或外购均可。如外购单价4元,一次订货成本10元;如自制,单位成本3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600元,每日产量50件。零件的全年需求量为3600件,储存变动成本为其价值的20%,每日平均需求量为10件。外购零件自制零件故以自制为好。3、保险储备之前假设每日需求量不变,交货时间也固定不变。实际上两者均可能变化。按某一订货批量和再订货点发出定单后,如需求增大或送货推迟,就会发生缺货。

28、为防止造成损失,就必须多储存一些存货以备应急,称为保险储备(安全存量)用B表示。这些存货在正常情况下不动用,只有在存货过量使用或送货延迟才动用。再订货点(用R表示)R=L×d+B=交货时间×每天平均需用量+保险储备在某一订货周期内需求量>每天平均需用量(供货量),则需要动用保险储备。建立保险储备会使储存成本上升。研究保险储备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合理的保险储备量,使缺货或供应中断损失和储备成本之和最小。如果设与此有关的总成本为TC(S,B),缺货成本为CS,保险储备成本为CB,则:TC(S,B)= CS + CB设单位缺货成本为KU,一次订货缺货量为S,年订货次数为N,保

29、险储备量为B,单位存货成本为KC,则:CS= KU×S×NCB=B× KCTC(S,B)= KU×S×N+ B× KC现实中,缺货量S具有概率性,其概率可根据历史经验估计得出;保险储备量B可选择而定。例题:某公司存货年需要量D=3600件,单位储存变动成本Kc=2元,单位缺货成本KU=4元,交货时间L=10天;已经计算出经济订货数量Q=300件,年订货次数为N=12次。交货期内的存货需要量及其概率分布如下:需要量(10×d)708090100110120130概率(P)0.010.040.20.50.20.040.01先计算不同保险储备的总成本:(1)令保险储备量B=0,且以100件为再订货点。在此情况下,当需求量小于或等于100件时,不会发生缺货,其概率=0.01+0.04+0.2+0.5=0.75;当需求量等于110件时,缺货10件,其概率=0.2;当需求量等于120件时,缺货20件,其概率=0.04;当需求量等于130件时,缺货30件,其概率=0.01;因此B=0时缺货的期望值S0、总成本TC(S,B)可计算如下:S0=(110-100)×0.2+(120-100)×0.04+(130-100)×0.01=3.1件TC(S,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