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结合心理学角度看世界的存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2013级本科生 王惠君 1300013702)摘要:自古以来,哲学家就没有停止过争论什么是真实、有没有真实世界、人能不能了解真正的世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将哲学和心理学结合起来,应用所学,展示作者个人的理解。关键词:视觉中心主义;不可知论;唯心论;感知觉的极限关于“世界到底有几个”,哲学家们有着各式各样的解答:只有一个物质世界的、一个物质世界和一个精神世界并行不悖的、每个个体有自己理想中的世界的;等等。承认存在客观世界的哲学家间又有分歧:人能不能认识世界?从而区分出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人类只能够部分的认识客观世界,因此客观世
2、界的存在与否没有意义,世界的真面目是每个人独有的,每个人心中的世界都是客观世界。一、 传统的视觉中心主义无论讨论西方哲学的哪一方面,三大哲学家的思想都是不可不说的重中之重。传统的形而上学都有两个特点:世界二重化和主客二分。例如柏拉图著名的洞穴比喻: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
3、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认为普通人所认知的世界就是那些影子,而只有爱智的深明自己的无知的哲学家,才会明白所谓的“现实世界”其实是“现象世界”,并努力追寻理念“世界”所蕴含的真理。在这一理念下,人的目的就是认识世界,世界的目的就是被人认识,“理性之光”照射在一切事物上,无限的人类最终能够认识世界,没有留下任何一点神秘的阴影。人的发展和自我承认的虚荣心极大地被满足了,随之而来的却是空虚和自大的恶果。二、 物自身不可知在柏拉图之后的两千多年,西方哲学对真理的认识基本没有脱离他的
4、框架。时间来到18世纪,康德发动了哲学界的“哥白尼革命”,改变了自柏拉图以来人的认识向事物本身靠近的传统,转而让人构造现实世界。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主要有两种哲学思想: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而理性主义则主张唯有理性推理而非经验观察才提供了最确实的理论基础。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两种理论进行了采取和和整合。只有通过人的感性知识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时间”和“空间”去整理自在刺激感官的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直观的感性只涉及现象而不涉及物自身。而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才能产生自然科学的知识。知性是运用范畴进行思维的能力。范畴则是天赋的
5、。人类通过范畴来感知世界,因此范畴和知识都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类比心理学中感觉与知觉的关系,这段话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的眼睛接收到桌子的影像,并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入大脑,这就好像经验过程;而大脑接收到的信号只是一些零散的不规则的色块碎片(即使是长方形的桌面由于近大远小在一般的视角下呈现的也是不规则四边形),大脑要使用一些具体的方法还原拼凑补充整合理解这些信息并最终作出判断“这是一张桌子”,大脑运用这些规则正相似于运用范畴的过程。最终,理性要超越有限的现象,到达物自身。理性只能借助于知性的范畴进行推论,从而达到整体或称本体的“设想”,康德称之为理念。理性理念有三个,分别是灵魂、世界和上帝。在
6、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与现代心理学所依赖的唯心主义相似,他认为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而只能认识到食物的表象。他的著名论断“人是万物的尺度”,就表达了这一思想: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三、 人类是有极限的虽说规律无法用经验证实,在这里笔者还是要举出一些人无法认识事物真正面貌的例子加以佐证。以人类的视觉为例,我们能用视觉获
7、取物体表象的极限在哪里?这取决于光强物体的大小和颜色等等。从光强说起,在一个光子也没有的完全的黑暗环境物体表面反射的光强为0时自然看不到,但只有一个光子也同样无法被察觉,即光强必须要达到某一强度才能被人眼察觉,这个强度就叫做绝对阈限值。绝对阈限指的是产生感觉体验需要的最小的物理刺激量。问题在于人是无法绝对鲜明地感知这个界限,因此绝对阈限只能通过判断是否各占50%时的值来操作测量。也就是说,即便我们判断这个物体存在,也只能说明有50%正确的可能性而已。它的存在性我们已经不能判断,现在假设我们能够看到该物体了,它的大小形状又是怎样的呢?如果它很小,我们就需要判断能不能看到它。视网膜的分辨率取决于感
8、光细胞的密度。尽管现在对视网膜分辨率没有统一的数据,但作为有限空间上的物理实体,它的密集程度不可能是无限大的,也就必然有小到看不见的时候。再退一步,它能够被轻易地看清,我们对它就能有准确的认识吗?只用眼睛看,我们说不出它的长宽高。也许有人会说长度单位是人类自行设定的,不包括在天性中,自然看不出来。那么我们不妨假设有两根非人类制造的橡皮条,它们是绝对一样长的。有人将其中一根拉长之后又松手放回原处,另一根则没有被动过。现在我们来看这两根橡皮条之间是否有差别,这样应该就可以确定我们是否能准确地判断它们的大小。遗憾的是我们也做不到这一点。为了解释这一点,我们引入差别阈限的概念。差别阈限指的是能够识别出
9、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物理差异,它的值也被称为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JND)。韦伯定律指出:刺激之间的JND与标准刺激强度比值是恒定的。这个定律告诉我们两件事:JND不会无限小,否则分子趋近于0,比值毫无意义;我们能否察觉变化取决于橡皮条原本的长度。也就是说,假设这两根橡皮条原长5厘米的时候我们能察觉到0.5厘米的变化,但当它们长达5米时可能就无法察觉。大小也察觉不到,那么颜色呢?依然无法察觉。的确人类能分辨两种波长相差2纳米的光,那么差别更小的光我们就无法辨别。撇开这点不谈,我们如何知道我们看到的红色就是他人所说的红色呢?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答案。就
10、算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们还面临着决策的挑战。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 SDT)认为感觉察觉有两个独立的过程:最初的感觉过程,反映观察者对刺激强度的感受性;随后独立的决定过程,反映观察者的感觉偏差。就算我们的神经系统接受了正确的信息,我们给出的结论依然可能是错误的。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有了科技的帮助完全不是问题,总有仪器总能检测出有多少个光子物体有多长某种色光的波长到底是多少。但是这些数据同样是需要人来理解的。没人能想象出1个光子与一亿个光子有什么区别。因此这仍然毫无意义。四、 世界是个袋子综上,我对世界的理解就是袋子里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袋子里,一个阻隔了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袋子,想要了解外面什么样子,就只能在袋子里摸索“外边的东西”。如果这外边真有个世界,我们触摸它的时候就取决于袋子的“厚度”,袋子“薄”的地方,我们几乎能原封不动地摸出外边东西的形状,如果袋子“厚”,一只刺猬也能被摸出兔子的样子。即使这个袋子外边压根什么都没有,那也不要紧,因为袋子本身还是有形状的。由于永远也出不去,我们就会相信摸到的就是真实的,就像是黑客帝国中的大多数人,从生到死从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间合同范文(35篇)
- 2024销售人员劳动合同书范文
- 个体计件合同范本
- 赞助奖品合同范本
- 2024年兽用化学药项目合作计划书
- 门面房装修全包合同范本
- 设备回购合同范本
- 远程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系统培训、测试和验收
- 家庭建材买卖合同范本
-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 珠宝首饰制作倒模工艺流程
- 2023年象山县特殊教育岗位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YY/T 1760-2021一次性使用腹膜透析引流器
- GB/T 41365-2022中药材种子(种苗)白术
- GB/T 34570.1-2017电动工具用可充电电池包和充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电池包的安全
- GB/T 12527-2008额定电压1 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
-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库及答案(全国通用)
- 公司社会责任管理制度
-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1
- 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语文一模语文试卷讲评课件
-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分析与案例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