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阜阳三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孔子在政治上认为“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讲学和执力时,都使用洛阳雅言(周朝官方普通话)。如论语所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反映出,孔子a. 以讲学践行政治理想b. 坚守正统的思想观念c. 重视学生的礼仪教育d. 排斥社会的主流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孔子提出“在讲学和执力时,都使用洛阳雅言(周朝官方普通话)”,体现孔子坚持正统思想观念的信心,故选b。根据题目可知,并无涉及到孔子的政治理想、礼仪教育和排斥主流思想,故acd排除。2.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
2、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a. 遭到了普遍反对b. 忽视了道德教化c 最终必然会失败d. 严刑峻法导致社会混乱【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司马迁、苏轼均认为商鞅变法以严刑峻法约束人民,以厚利诱导人民,忽视道德、重利轻义,从治国层面上方式并不可取,故b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商鞅变法受到世人反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商鞅变法走向失败,排除。d项,材料未提及商鞅变法对社会的影响,故排除。3.黄老之学活跃于战国中后期,其奠基之作黄帝四经以“道生法”开宗明义,申明君主的权力和意志应
3、符合大道的要求,并提出“刑德相养,逆顺乃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的主张。材料体现了黄老之学a. 崇儒抑法的学术理念b. 消极遁世处世态度c. 兼采百家的治国之道d. 背离道家的哲理核心【答案】c【解析】【详解】从战国后期“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以“道生法”为基础,申明君主权力、“刑德相养”、阴阳微彰等内容,可见黄老之学兼采“儒家、法家”的治国之道,c项符合题意;黄老之学是以道家为基础的,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对国家政治、刑德关系的阐述,体现了黄老之学对治国理论的研究,b项不符合题意;黄帝四经以“道生法”开宗明义,以道家哲学为基础,d项不符合题意。4.秦朝建立后,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
4、的三种道路交通网络:一是通向东北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的直道;三是北起四川宜宾南通滇池地区的五尺道。这些道路的修建客观上a. 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武力控制c. 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是通向东北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的直道;三是北起四川宜宾南通滇池地区的五尺道”可知,秦朝建立后所修建的通向个方向的交通网络客观上有利于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故c选项正确;秦朝建立后全国已经统一,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秦朝建立的交通网络的影响,无法得出
5、中央对地方加强控制的结论,故b选项错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长期发展和融合的结果,与材料无关,故d选项错误。5.汉代民间的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特点是多神崇拜,最为流行的当属祖先崇拜。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祭祀祖先成为汉代民间的重要风俗。这反映了汉代a. 宗法制度体系日益完善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 君权神授被人们普遍接受【答案】b【解析】【分析】“祖先崇拜”属于伦理道德的层面,根据“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可知汉代统治者借助于人伦秩序维护统治,故b项正确;材料论述祖先崇拜的作用,并不能说明宗法制度体系日益完善,故a项错误;促成祖先崇拜的不是皇权至上,故c项错误;
6、材料论述的不是君权神授思想,故d项错误。【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6.中国封建制度下,行政中枢体制一直不断调整变化。中枢组织或一相独任,或多相分权,中枢的权力重心时而在此,时而移作他处,权力功能时而强化时而削弱。历代行政中枢体制变化a. 着眼点是维护封建大一统的格局b. 实现君权与相权的制约与平衡c. 其核心问题是权力结构变化和权力的重新分配d. 以相权凌驾于其它中央机构之上告终【答案】c【解析】【详解】封建社会的中国行政中枢体制的变化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这表明其着眼点是维护君主专制,其核心问题是权力的重新分配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维护封建大一统,排除a;
7、历代行政中枢体制变化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君权,并非实现君权与相权的制约与平衡,排除b;历代行政中枢体制变化的结果是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中枢组织或一相独任,或多相分权,中枢的权力重心时而在此,时而移作他处,权力功能时而强化时而削弱”,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分析解答。7.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 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 选官须注重才学c. 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 选官应注重品行【答案】d【解析】题中材料指出选官标准中片面注重言辞刀笔(语言、文章)的
8、而不注重品行(道德)的弊端是害已害民,即d项所述。8.武则天的形象在宋代以前总体上较为正面,但欧阳修新唐书开始对其“妖魔化”,司马光资治通鉴更甚,而且始终不承认大周和武则天的皇帝位,仅称其为“后”。这反映了a. 妇女地位发生了逆转b. 程朱理学占主导地位c. 官方修史原则的变化d. 士大夫正统观念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对武则天形象描述的变化不能说明妇女地位的逆转,故排除a项;程朱理学占据主导地位是在南宋时期,故排除b项;对武则天形象评价的变化不能体现官方修史原则的变化,故排除c项;根据“始终不承认大周和武则天的皇帝位”可知武则天称帝不符合当时士大夫的正统观念,故选d项。【点睛】随着唐代
9、以来儒学复兴的发展,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进一步得到强化。武则天称帝的正统性受到传统士大夫的质疑,也因此导致了武则天形象评价的变化。9.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劫,并依法治罪。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这反映出唐朝时期a. 大臣专权现象严重b. 贵族政治走向衰落c. 皇权受到一定制约d. 伦理道德受到挑战【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唐玄宗希望宽免处罚的决定在宰相姚崇的坚持下没有实现,这说明唐朝时期皇权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姚崇坚持依法判案,不能说明大臣专权;b选项错误,贵族
10、政治的衰落是在秦朝;d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伦理道德受到挑战。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0.下表出示了不同人对宋朝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人物评价司马光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梁启超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列宁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a. 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b. 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c. 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d. 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司马光与王安石为同时代人物,其政治观点比较保守,他对于王安石的评价更具贬义
11、。梁启超和列宁提倡变革,二者对于王安石的评价更具褒义。三位人物的政治立场与评价紧密相关,体现了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故a 选项正确;司马光与王安石虽是同时代人,但是文中提及“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过于武断,故b 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后人掌握丰富资料,故c 选项错误;王安石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度,所以列宁评价不符合史实,并不客观,故d选项错误。11.九章算术中包括田亩、粮食、赋税、土方、仓窖等应用问题的计算方法;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功能就是敬授民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即取此意;中国古代还有编订农书的传统,不仅有私人修撰,更有朝廷主持编订的著作。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科技a. 具有
12、服务于农业发展的特点b. 其发展受到农业社会的限制c. 不可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d. 注重经验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从材料中“中包括田亩、粮食、赋税、土方、仓窖等应用问题”、“编订农书的传统”可分析出古代科技发展为农业服务的特点。故选a12. 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a. 元朝推行民族融合政策b. 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发展c. 元朝进行政治制度创新d. 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对边疆的管理,旨在考
13、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可知在唐朝时期的边疆地区在元朝时期已经“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显然是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管辖,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不是题干的主要意图。13.黄宗羲、唐甄等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专制制度。这说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a. 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 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 本质是传统思想的继承发展d. 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专制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本质上仍脱离不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但同时也有
14、一定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a项表述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b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要求限制君权,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对宋明理学统治地位的动摇,排除。14.“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渝,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 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b.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 提高行政效率d. 加强对官员的监察【答案】b【解析】中央的圣旨直接传到到地方,没有经过中间繁杂环节,主要是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故b项正确;保密
15、工作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提高行政效率是该制度的特点,故c项错误;官员的监察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15.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写道:“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种做法在康有为看来a. 违背了时代潮流而遭到反对b. 是切合实际的理智考虑c. 是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d. 躲避了卫道士们的愤怒反扑【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康有为宣扬的维新思想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故排除a项;根据“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可知在康有为看来,托古改制是切合实际的理智考虑,故选b项;托古改制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并不是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
16、原因,故排除c项;虽然康有为托古改制,但他根本宣扬的还是维新变法,触动了封建专制势力的利益,仍让遭到了封建反动势力的反扑,故排除d项。【点睛】托古改制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为了实现他的改良主张而提出的一个办法。他为了否定封建经典,否定封建正统思想,宣传自己改制立法的变法主张,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和“改制变法”的祖师爷,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16.1924年,孙中山指出:“土地之岁收,低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利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疗等种种公共之需。”这表明孙中山a. 以改善民生为主要目的b
17、. 目的建立福利国家制度c. 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d. 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孙中山主张地方政府利用公共生产的财富去“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疗等种种公共之需”等民生事业,故a选项符合题意正确;福利国家制度产生于二战之后,材料时间是1924年,为此此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不符合史实,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仅仅体现出地方政府利用地方财政来发展民生,而不能体现出来高度的自治权,故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材料“土地之岁收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并未体现出平均地权给农民,故d选项错误。17. 郭沫若在1925年写了一篇题为马克思进文庙的小说。在交谈中,孔子发现马
18、克思的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发现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孔子“完全相同”;最后,马克思慨叹:“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 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a. 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救中国b. 马克思与孔子思想具有相通性c. 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d. 宣传马克思主义应以孔子为旗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对历史人物进行比较的能力。本题实际是比较孔子思想与马克思思想,或者说是中国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比较。传统大同思想追求“天下为公、和谐平等”而共产主义社会也是这种追求。孔子儒家思想所强调的“修齐治
19、平”与马克思主义以天下为己任,公而忘私,解放全人类有相通之处。a项错误,1925年经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礼,儒家思想以成为批判的对象。c项不能体现。d项错误,当时是直接宣传马克思主义。故选b项。考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8.毛泽东说:“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 都是人民的敌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 的方法去解决,而不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该论述a. 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b. 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c. 正确区
20、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d. 认为阶级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毛泽东在论述中指出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矛盾包括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但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故d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材料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矛盾的论述,故a、b两项说法错误。19. 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作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该项措施应为a. 颁布解负令b. 发展工商业c. 实行津贴制d. 财产等级制【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旨在靠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梭伦改革时期,
21、在经济上颁布“解负令”,解放了大量的债务奴隶,“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故本题应选a项;b、d两项获益最大的应为工商业奴隶主阶级,与题目中的信息“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不符,故排除;c项应为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与题目中的信息“梭伦改革”不符,故排除。20.普罗泰格拉认为,事物就是人们感觉到的那个样子,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当人们觉得某法律不合理时人们就可以进行改革。对于此观点评价正确的是a. 体现了理性和思想自由b. 将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了出来c.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d. 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答案】c【解析】【详解】“事物就是人们感觉到的那个样子,感觉是一切知识的
22、来源”体现出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思想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正确;材料中属于感性思维认识,并不是理性思维,错误;智者运动是人从自然控制解脱出来,而不是将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错误;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是苏格拉底主张,d错误。【点睛】区分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但他不属于智者学派。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忽视道德;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性(美德)。21.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在画布上画上了新近引起欧洲人注目的各种东西,如丝制外套、陶瓷器皿异域的动物等。王公和富庶的庇护人委托制作了数以百计的这类绘画,使他们的皇宫、住所和商业场所呈现出世界性的风
23、貌。由此可见a. 对现实生活的追求扩大了世界视野b. 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欧洲复兴c. 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 彻底否定了神对世界的主宰【答案】a【解析】 由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在画布上画上了新近引起欧洲人注目的各种东西使他们的皇宫、住所和商业场所呈现出世界性的风貌”,可见对现实生活的追求扩大了世界视野,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题材,排除b;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c;材料没有彻底否定神的信息,排除d。22.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
24、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a.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c. 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d. 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等信息可以看出,该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更有利于社会变革,从而推动现代化进程,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两者的斗争对象,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点睛】文艺复兴运动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是近代西方人文主义兴起的标志。宗教改革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摧
25、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进一步发展和传播了人文主义。2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些反映了当时的日本a. 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 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 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 西方文明已占据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26、日本明治维新【名师点睛】倡导“文明开化”:1、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国民了解和认识西方文明 2、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表现: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必须上学。教学内容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评价:教育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但日本教育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3、大力推行西化表现:采用西方历法。穿西服,喝牛奶,吃西餐,住洋房,武士剪掉头上的发结等。问题:随着学习西方高潮的到来,也出现追逐西方文明的皮毛和崇洋
27、媚外的不良倾向。如: 有的人主张取消日语,改用“文明”的英语。 许多高级官员散布“脱亚入欧”论。24.在莫奈的画中有如此场景:宁静的午后,深奥的黄昏,撑阳伞的美丽忧伤女子,草地上读书的少女,阳光下的田野和树林一切都是那么优美、雅致、美妙,那明亮的调子总是给人一种希望、一种慰藉。材料体现莫奈的作品a. 追求主观化艺术表现b. 重在描绘山水田园风光c. 执着于对同一主题写生d. 采用夸张手法表情达意【答案】a【解析】题干中莫奈的画作借助于“优美、雅致、美妙”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刻画,目的是追求“给人一种希望、一种慰藉”这一主观上的艺术表现,故选a而排除b;题干没有说到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故c不符合题
28、意,所以排除c;题干中的描绘无法体现夸张手法,故排除d。二、材料分析题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土地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商鞅变法的经济基础在于农业发展,准许土地自由买卖成为商鞅变法获得预期效果的根本原因,他首次将农业称作“本”,把“令民归心于农”作为“圣人”的“治国之要”相比之下,董仲舒认为由于土地可以买卖,形成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他对允许土地使用权流动大为不满,阐发了政府抑制土地兼并的思想,并流露出对集权的偏好(这与先秦儒家观点中对政府角色的认识大不相同)。在他看来,“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仅必要而且合理,“君权神授”论的
29、提出,使儒家登上了“独尊”的宝座,法家作为政策工具,被纳入儒家学说的一统体系。摘编自钟祥财封建社会农业政策对王朝更替的影响材料二 中国自汉武帝以来,如何使农业人口与土地重新结合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北魏面对中原地区的较高级经济、文化和政治与财政制度,他们不得不加速自身的汉化进程,以求跟上历史发展的步伐。在此思想基础上的均田制做到了有授有还,还田之后再授,使封建国家寻找到了一种既能有效控制国家户籍,又能不间断地授田与编户齐民的途径,不仅使小农有了可以作为世业土地的桑田,也使国家土地制度有了赖以延续的基础。摘编自李炜光北魏均田制与新租调的制度更新和思想价值(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比商鞅和董仲舒
30、对土地问题的看法,归纳董仲舒治国思想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北魏实施均田制的影响。【答案】(1)商鞅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将农业作为立国之本;董仲舒反对土地自由买卖,认为政府应该抑制土地兼并;特点:体现出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强调君权神授;将法家思想融入儒学体系。(2)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使农民获得土地,实现农业人口与土地的重新结合;国家掌握农业人口,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黄河流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鲜卑族汉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任答4点8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详解】(1)看法:据材料“准许土地自由买卖成为商鞅变法获得预期效果的根本原因”可知
31、,商鞅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据材料“他首次将农业称作本,把令民归心于农作为圣人的治国之要”可知,商鞅将农业作为立国之本;据材料“董仲舒认为由于土地可以买卖,形成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他对允许土地使用权流动大为不满,阐发了政府抑制土地兼并的思想”可知,董仲舒反对土地自由买卖,认为政府应该抑制土地兼并。特点:据材料“并流露出对集权的偏好”可知,体现出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据材料“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可知,董仲舒强调君权神授;据材料“法家作为政策工具,被纳入儒家学说的一统体系。”可知,将法家思想融入儒学体系。(2)据材料“使封建国家寻找到了一种既能有效控制国家户籍,又能不间
32、断地授田与编户齐民的途径,不仅使小农有了可以作为世业土地的桑田,也使国家土地制度有了赖以延续的基础。”可知,均田制的实施,国家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使农民获得土地,保护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结合所学还可从促进黄河流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鲜卑族汉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等方面回答。26.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
33、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代中央监察部门以整肃吏治为己任,也时常过问官员的善恶、能否。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摘编自邓小南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1)据材料一,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2)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官员考察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答案】(1)趋势:开放性;严密化。进步性:扩大官吏来源;追求公平公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素质。(2)特点:将政绩与监察紧密结合;考察方式多途并进。政治智慧:选贤任能注重德才兼备;鼓励官员积极治国理政;构建完善官员考察机制【解析】【详解】(1)趋势:据材料“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可知,唐代科举制具有开放性;据材料“为杜绝舞弊,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医用激光仪器设备项目建议书
- 玉溪师范学院《初等几何研究》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订立合同双方买卖合同
- 2024陕西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样本范文
- 2024标准的商铺门面租赁合同范本
- 2024年功能性棚模新材料及各种助剂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4装饰公司装修合同书范本
- 2024年智能检测分选装备项目建议书
- 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大型精密塑料模具项目建议书
- 变频电机参数规格-YP2
- 厦门厨余垃圾现状
- 煤矿建设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 科技创新政策解读PPT课件
- 面试信息登记表
- 读秀学术搜索平台PPT课件
- 市质量奖中层领导座谈会准备的问题
- 优秀学生寝室奖励制度
- 动画运动规律自然现象
- 液压设计常用资料密封沟槽尺寸
- AQL抽样检验表(最新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