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_第1页
江苏省无锡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_第2页
江苏省无锡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_第3页
江苏省无锡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_第4页
江苏省无锡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无锡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浩瀚(hàn) 妊娠(shn) 框(kung)架 槲寄生(hú)B笑靥(yàn)  蜜渍(zì)     脖颈(gng)    逶迤(wi)C险衅(xìn)  栖(q)息     札记(zhá) 龟裂(jn)D嘶哑(s)   谂知(niàn)  &#

2、160; 铁臼(jiù)    纤维(qin)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3分) ( )A病症(zhng) 修禊(xì) 坳(o)堂 尸骸(hài)B桀骜(áo) 菲(fi)薄 强(qing)颜 缂(gé)丝C濒(bn)临 绯(fi)闻 缧(léi)绁 舂(chng)粮D慰藉( jí) 喟(wèi)叹 蓦(mù)然 攒(zun)射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评奖的商业化是市场发展的一种产物,其本身或许无可厚非,但如果畸形发展,就会造

3、成恶劣的社会影响。B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于是问题便茅塞顿开,这种一下子使问题解决的顿悟,便是所谓的灵感。C江苏电视台的编导们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有声有色。D英特尔每一次推陈出新,都会有多家原始设备制造商阵营的合作伙伴夹道欢迎,并且会一起露面捧场。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学习成绩一直第一的小明急流勇退,成绩下降到了十五名。B我厂的制度改革任重道远,堪称邯郸学步。C对于公益事业,他甘之如饴;对于奢侈享受,他弃之如敝屐。D封建统治者为统治人民,用迷信的手段蛊惑人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银行对申请贷款

4、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B这两起走私案件,不仅数额巨大,而且长期作案,竟一直没有被发现。C垃圾车清理垃圾时不熄火,长时间发出噪声和废气,对住户的身心影响很大。D刚刚结束的全国“文代会”要求:文学创作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表现上,都要力求创新。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中国现代话剧在滥觞时期,在向西方戏剧广收博采的同时,就开始了对不同艺术流派和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吸收与借鉴。B著名非官方影评人周黎明认为,国王的演讲在奥斯卡上大获全胜的主要原因是反映了美国好莱坞对纯美国式影片的不自信。C心理学家分析“偷菜”现象时说,现实中无法获得的“违章窃喜”心理

5、不仅可以在虚拟世界得以满足,而且朋友间的交往方式也因此变得简单而富有趣味。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矜名节(顾惜) 夙遭闵凶(早) 更相为命(更加)B比去,以手阖门(等到) 往往而是(到处) 始为篱,已为墙(不久)C用之所趋异也(因为) 若望仆不相师(怨恨) 幸勿为过(错误)D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劝导) 彼且恶乎待哉(何)8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则刘病日笃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B齐彭殇为妄作

6、群贤毕至C衣赭衣,贯三木 所以游目骋怀 D乳二世 安能以皓皓之白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觝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

7、帝称矩至诚,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

8、,赠绛州刺史,谥曰敬。(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资治通鉴·唐纪八)【注】款:至,到。鱼龙曼延、角觝:均为古代杂戏名。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于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为伯父让之所鞠 B以夸诸戎狄,终

9、月而罢 重为乡党所笑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咸私哂其矫饰焉 D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置杯焉则胶 或因寄所托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B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C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10、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陷人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3分)译文: (2)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3分)译文: (3)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4分)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7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3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1

11、4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4分) 四、默写(22分)15请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圈出并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字。(5分)白晰( )陈陈相应( )蜂涌而至( )合盘托出( )出奇致胜( )16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yàn品 编zun( )不无bì( )益愤mèn( )感恩dài( )德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1)举世皆浊我独清, ,是以见放。(2)诗三百篇, 。(3)沉默呵,沉默呵! ,就在沉默中灭亡。(4)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5)外无期功强

12、近之亲, , ,形影相吊。(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7)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而后乃今将图南。(8)人恒过然后能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9)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10)金樽清酒斗十千,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五、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 题 西洋文评家谈论中国诗时,往往仿佛是在鉴赏中国画。例如有人说,中国古诗“空灵”、“轻淡”、“含蓄”,在西洋诗里,最接近韦尔兰。另一人说,中国古诗简约隽永,韦尔兰的诗法算得中国文学里传统原则的定义。还有人说,中国古诗抒情,从不明说,

13、全凭暗示,不激动,不狂热,很少词藻、形容词和比喻,歌德、海涅、哈代等的小诗偶有中国诗的风味。这些意见出于本世纪前期,然而到现在还似乎代表一般人的看法。透过翻译而能那样认识中国诗,很不容易。一方面也许证明中国诗的艺术高、活力强,它像人体有“自动免疫性”似的,也具备顽强的免译性或抗译性,经受得起好好歹歹的翻译;一方面更表示这些批评家有艺术感觉和本土文学素养。一个绘画史家也指出,歌德的峰颠群动息和海涅的孤杉孑然立两首小诗和中国画的情调融合。把中国旧诗和韦尔兰联系,最耐人寻味。韦尔兰宣称:最好是“灰黯的诗歌”,不着彩色,只分深淡。那简直就是南宗画风了:“画欲暗,不欲明;明者如觚棱钩角是也,暗者如云横雾

14、塞是也。”(董其昌画眼) 一句话,在那些西洋批评家眼里,词气豪放的李白、思力深刻的杜甫、言论畅快的白居易、比喻络绎的苏轼且不提韩愈、李商隐等人都给“神韵”淡远的王维、韦应物同化了。西方有句谚语:“黑夜里,各色的猫一般灰色。”据动物学家的研究,猫是色盲的,在白天看一切东西都是灰色。正像人黑夜里看猫,猫白天看世界,西洋批评家看五光十色的中国旧诗都成为韦尔兰所向往的“灰黯的诗歌”。这种现象并不稀罕。习惯于一种文艺传统或风气的人看另一种传统或风气里的作品,常常笼统概括,有如中国古代隽语所谓“用个带草(怀素)看法,一览而尽”(见董说西游补)。譬如在法国文评家眼里,德国文学作品都是浪漫主义的,它的“古典主

15、义”也是浪漫的、非古典的;而在德国文评家眼里,法国文学作品都只能算古典主义的,它的“浪漫主义”至多是打了对折的浪漫。德、法比邻,又同属于西欧文化大家庭,尚且如此,中国和西洋更不用说了。 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情感不奔放,说话不唠叨,嗓门儿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是“浪漫”的,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仍然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是痛快的,比起西洋诗,仍然不失为含蓄的。我们以为词华够鲜艳了,看惯纷红骇绿的他们还欣赏它的素淡;我们以为“直恁响喉咙”了,听惯大声高唱的他们只觉得是低言软语。同样,束缚在中国旧诗传统里的读者看来,西洋诗里空灵的终嫌着痕迹、费

16、力气,淡远的终嫌有烟火气、荤腥味,简洁的终嫌不够惜墨如金。这仿佛国际货币有兑换率,甲国的两毛零钱折合乙国的一块大洋。西洋人评论不很中肯,那可以理解。他们不是个中人,只从外面看个大概,见林而不见树,领略大同而忽视小异。我们中国批评家不会那样,我们知道中国旧诗不单纯是“灰黯诗歌”,不能由“神韵派”来代表。但是,我们也往往不注意一个事实:神韵派在旧诗传统里公认的地位不同于南宗在旧画传统里公认的地位,传统文评否认神韵派是标准的诗风,而传统画评承认南宗是标准的画风。在“正宗”、“正统”这一点上,中国旧“诗、画”不是“一律”的。18作者引西洋文评家谈论中国诗,他们的看法是中国古诗“空灵”、“轻淡”、“含蓄

17、”、 。(用文中的词语答,2分)概括起来,在西洋文评家看来, 中国诗的特点是。(用文中的词语答,2分)19.作者从“透过翻译而能那样认识中国诗,很不容易”引出了两点看法,一是 (2分); 一是(2分)。20文中作者就西洋评论家对中国诗的评论,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这个看法可用文中的话明确表示,这话是(2分) 。 据作者分析,西洋文评家把中国旧诗都看成“灰黯的诗歌”,其原因是(2分) 21选出下列各项中与本文内容不一致的两项(6分) ( )A李白的诗是词气豪放的,杜甫的诗是思力深刻的,白居易的诗是议论畅快的,苏轼的诗是比喻络绎的,韩愈、李商隐的诗则与王维、韦应物的诗一样是“神韵”淡远的。B法国文学与

18、德国文学相比,前者偏于浪漫主义,后者偏于古典主义。C作者用“人黑夜里看猫,猫白天看世界”来比喻“西洋批评家看五光十色的中国旧诗都成为韦尔兰所向往的灰暗诗歌”,说明西洋批评家产生错觉有客观原因(黑夜),也有主观原因(猫色盲)。D中国旧诗与西洋诗相比,中国旧诗显得“古典”,西洋诗则显得“浪漫”。E诗和画固然有相通的一面,也有不相一致的一面,相通的一面表现在:韦尔兰宣称最好是“灰黯的诗歌”,不着彩色,只分深淡;南宗画风则称“画欲暗,不欲明”。不相一致的一面表现在:神韵派在旧诗传统里公认的地位不同于南宗在旧画传统里公认的地位。六、作文(7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放下架子,平和生活;

19、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放下名利,泰然处世。 放下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智慧。 放下,为了更好地拿起;放下,为了更多地拥有。 请以“勇于放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江苏省无锡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C 2D3B(A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者原谅。C有声有色:形容表现得十分生动D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4D(蛊惑人心:蛊惑,毒害,迷惑。急流勇退:旧时比喻仕途顺利的时候毅然退出官场,现也比喻在复杂的斗争中及早抽身。邯郸学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非但没有学到别人的长处,反倒

20、失去了自身的特色。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5D( A决定”应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发,一是不发,所以“决定”后应加“是否”逻辑才严密。B主谓搭配不当。“长期作案”的对象不是“案件”。C“发出”跟“废气”不能搭配。)6A(B句式杂糅,去掉“的主要原因”或者把“反映了”改为“是”;C语序不当,“不仅”应放到“现实”前;D不合逻辑,可以吧“反映”改为“看出”或者“发现”,也可以删除“我们可以从”)7B(A更相为命:轮流,更替。C幸勿为过:责怪。D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勉励。)8A(A都是名词做状语。B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贤:形容词做名词。C衣:名词做动词;游:动词

21、的使动用法。D乳:名词做动词;白:形容词做名词。)9C(“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的“遇”在句中是“对待”的意思,句中的“尽礼”即“尽到礼节”,“遇尽礼”合在一起为“以礼善待”之意。)10A(A组两句中加点的“为”都是介词,表被动;B组“以夸诸戎狄”连词,相当于“来”,“臣以险衅”因;C组 “咸私哂其矫饰焉”中的“焉”是句末语气词,“置杯焉则胶”兼词,于此;D组“因召百僚谓曰”副词,相当于“于是、就”,“或因寄所托”随着。)11.B(B项分号前“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的分析概括有误。原文是“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

22、,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显然是炀帝询问裴矩方略,而非裴矩主动向炀帝献计;裴矩的回答是“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即裴矩主张立即返京总观大局,并非主张立即平定。其余选项都与原文意思相符合。)12. (1)译文:如果不是用心治理国家,谁能像他这样?(自非:倘若不是;孰:谁;若是:像这样)(2)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遂:终于、竟;折:反驳、辩驳;“廷”和“面”都是“名词作状语”,应译为“当廷”“当面”。)(3)译文: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佞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佞伪就会变为忠诚。 (恶:厌恶;忠:忠诚;佞:奸伪、佞伪。)13.作者采用拟人

23、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异位,巧妙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湖上亭的依恋之情。借景抒情,通过对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14.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啼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15. 晰皙应因涌拥合和致制16.赝纂裨懑戴17.默写(1)众人皆醉我独醒 (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3)不在沉默中爆发 (4)泣涕涟涟;载笑载言(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 (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7)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8)困于生衡于虑而

24、后作(9)静影沉璧 (10)玉盘珍羞直万钱18.简约隽永抒情;神韵谈远 19.中国诗艺术高、活动强;批评家有艺术感觉和本土文学素养。20.西洋人评论不很中肯;习惯于一种文艺传统或风气的人看另一种传统或风气里的作品,常常笼统概括。 21.AB 【移家别湖上亭赏析】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全诗是说,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

25、难于平静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这一童话般的意境。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忧乐与共,灵犀相通,发而为诗,才能出语如此天真,诗趣这般盎然。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情味。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不啻是天造地设。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为后人广泛采用。宋人周邦彦“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王实甫西厢记“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长,

26、咫尺情牵惹”等以柳条写离情,都是与这句诗的写法一脉相承的。“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一个“啼”字,兼言情景两面,而且体物传神,似有无穷笔力,正是斫轮老手的高妙之处。【参考译文】裴矩字弘大,是河东闻喜人,幼年时就成了孤儿,被伯父裴让之抚养长大。长大后,学识广博,很早就出了名。隋文帝任定州总管时,召请裴矩担任补记室,很信任敬重他。后来文帝即皇帝位,裴矩屡次升迁,官至吏部侍郎。大业初年,西域各国商人到张掖边塞与中国进行商品交易,炀帝派遣裴矩监管此事。裴矩就考察了解西域的风俗及山川险要、各少数民族的首领姓族、物产服饰等,回来后上朝奏明皇上。炀帝非常高兴,每日召唤裴矩到御座前,向他咨询西域各国的事情。炀帝驾临东都洛阳,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