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及练习_第1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及练习_第2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及练习_第3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及练习_第4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及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叙文阅读方法:用心读懂全文f提炼中心大意(人、事、情、理)“认真 读题干,明确思路”答题扣词题干中的关键词f尽量要点齐全(分值)1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2、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细节描写)3、记叙顺序的作用一、顺叙通过事情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和按照认识的发展来叙述二、倒叙内容集中,对比鲜明,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三、插叙为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文章更充实、周密,中心鲜明。回答句式:插叙了内容,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成因;或与形成对比,突 出人物形象或中心;或交待时间、缘由,为后文作铺

2、垫。4、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可算做第三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采用第一人称,给人的感觉是真实、亲切的。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全方位地表现主题。但是,第三人称也有局限 性,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为了弥补第三人称叙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讲出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5、记叙线索:以物件为线索(题目)、以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文中变化的词语有时鲜明)、以事件为线索(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6、标题的

3、含义和作用:含义:双层含义(表层和深层)(表层:表面指)(深层:实际指:象 征:联系文章中心)或一语双关。作用: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B:概括文章的 主要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 C:设置了悬念,激发t者的阅读兴趣。 D:含蓄新颖、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运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7、开头作用:A: (倒叙)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8、结尾作用:A:(议论抒情)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升华感情。B:含蓄隽永,发人深省,引人深思。C:照应开头(首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4、。9 、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的概括:摘文中词语;看具体描写;看所写事件;从不同角度全面概括。10 、概括事件:人(主人公)事(起因经过结果)总结中心:本文通过记叙(描写)事(物、景),揭示了的道理,歌颂(鞭挞)了的品质(现象),表现了我之情。11、心情或心理:因(语境概括)而(心情概括)的心情或心理。12、详略作用:详写,略写,使文章详略得当,突出了文章的中心。13 、修辞句或描写句有什么作用:(赏析题多见,注意选择赏析的句子)比喻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形象)等。拟人句:把拟人化,生动活泼地表现了的特点。排比句:增强气势,使语言酣畅淋漓,使感情更加强烈。对偶句:是语句形式整齐,

5、音韵和谐、铿锵悦耳。描写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形象)等。哲理句:点明中心,深化主旨,升华感情,揭示了的哲理,给人启迪或教育。14、写作手法:对比,衬托,照应,铺垫,象征,借物抒情,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对比:通过与什么对比,鲜明地突出了的形象。衬托:用衬托,鲜明地突出了的形象。照应:首尾照应,文章结构更严谨15 、语言风格: 有的生动形象,优美清新;有的朴实真挚,通俗易懂;有的幽默诙谐,富有趣味;有的语言犀利,讽刺性强;有的深邃含蓄,哲理性强;有的大气磅礴气势如虹。16、环境描写作用:A:渲染气氛:衬托的心情。B: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C:衬托人物的性格,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D

6、:暗示人物命运走向或推动情节发展。E:突出了文章的主题。F: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和场景。环境描写的作用G: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17、重点词语的品析:A: 词的含义:具体分析该词的意思,判断用修辞否,若用, 按赏析题回答。没用修辞,一般揣测这个词的施事者性格、原因、感情等。B:某词是否换成另外一词,:一般不能换,要结合语境分析原因词的表达效果如何好,而换后不能达到这一效果。C: 前后两词是否矛盾:一般不矛盾,两个词语从不同角度而言针对不同内容。18 、重点词的深刻含义:A:抓关键词,解释词的含义,若是比喻句,写出本体。(相当于用自己的B:把关键词替换成理解的含义,再重新

7、连句组成完整句意话替换原文话;还要结合语境联系中心)19:补充类试题:A:补充过渡性语句(倒叙与顺叙的交接处;场景转换处等)B:补充开头或结尾(注意首尾照应和点题;注意考虑首尾作用;注意中心需要)C:补充人物话语(称呼、礼貌语;结合语境要说的内容)D:补充描写(动作神态心理等)(注意要符合语境,注意人称使用和叙述的立场)E:题目(结尾处重点词:线索)(一般联系中心)20、原因类题型要注意结合语境( 上下文 ) 搜索或概括(一般联系中心)。21、写作特点:A:写作方法。B:构思技巧。C:语言特点。D:描写人物方法。E:结构。一、写人的记叙文阅读练习首先弄清写的人物是谁;其次读懂文中主人公有怎样的

8、特点或精神品质,体会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再分析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或事件)来表现人物。(一) 、玲玲长高了玲玲戴上红领巾了。妈妈很高兴,就在星期日的一个下午,带她去看电影小铃铛玲玲跟着妈妈上了电车,正好碰到她们识的售票员张阿姨。张阿姨见了她俩问 玲玲 今天你跟妈妈上哪儿去呀玲玲亲亲热热地回答张阿姨 我跟妈妈去看电影说完,就朝一个空座位坐下。这时,一个老奶奶上车了,玲玲赶忙起身让了座。车子开了,玲玲帮着张阿姨为乘客服务,侍钱、递车票,忙得可欢哩。妈妈从口袋里掏出钱,给玲玲买票。张阿姨说: “玲玲还小,不是不用买票吗?”玲玲两只大眼睛一忽闪,心想, 那是一年前,我个子不高,乘车用不着买票。现在是不是

9、长高啦?她瞧见那刻有标尺的拉手杆,窜过去一站,还用小手按着头,对准 标杆上妁尺码,嘿,刚好超出一点儿。于是她亮开嗓门嚷道; “张阿姨,你瞧,我长高了! ”说着,玲玲接过妈妈手中的钱,递给了售票员张阿姨。妈妈笑了,张阿姨笑了,车厢里的乘客都笑了: “玲玲是长高了! ”1填空。本文主要写了玲玲在车上的三件事:1 ) 让座; (2);(3)。2按“心想”、 “量高” 、 “买票”的顺序,将第五自然段分为三层,在文中用“目“爱就一句话”是指文中的哪句话?请你也用一句话来表达一下自己对父母的爱。2 当你阅读了第一段文字后,你认为这位舅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当你读到最后时, 你对它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呢?3

10、请在第三段中两处横线上分别根据要求填写词语。( 1) A 处从括号中选择一个词语,应为( 2) B 处根据意思填写的词语是4 文中划线部分的内容与描写舅妈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可以去掉吗?说说你的理解。5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加点词语分析句子的表达作用。( 1) 舅妈孤零零 地躺在一地烂泥里,先用右手将怀里的那包感冒药使劲摁了又掘,发现它还稳稳地呆在怀里,就放下心来 。然后,她开始高声叫喊 ( 2)舅父此时就站在舅妈的床边,他默默 地擦了一把泪。他的手正握拳插在衣兜里,拳头里,紧紧攥着 的,正是那沾了几滴泥印子的白色薄纸包着的感冒药。6 一位很平凡的农村妇女,一件平常的事,一句简单的话却让我们

11、产生无尽的遐想,究竟怎样才是生活?有人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也有人说“人生能有几回搏”场面的你又是怎样经营自己的生活的呢?(三) 、你的容量有多大十年前的夏天,我一个人去昆嵛山区旅游。晚上,宿在山下的一个旅店里。天热得让人睡不着,只好搬了马扎到院子里乘凉。那晚有淡淡的月光,我发现不远处的一棵柳树下,正坐着一位微胖的中年人,穿着大汗衫,倚着树干,嘴里好像还哼着什么小调。一个人呆了一会儿,觉得有些无聊,便走过去,跟中年人搭讪。对方自我介绍后,我吃了一惊。因为他的名字我早有耳闻,是一位很有名气的教育理论家, 并且,我以前曾零零散散地读过他的一些书。想不到,今夜竟能在这里遇见。和他聊了很多。一开始是鸡

12、毛蒜皮的小事儿,后来就开始向他讨教,并向他倾诉我的苦闷。这时天突然变了,下起雨来。可是我却意犹未尽,于是随他去了他的房间,接着聊。“你刚才说你很苦闷 ?”他问。“是的。 ”我说, “我正在跟一位很有名气的美术教师学画,可是我总觉得自己进步太慢。并且我最担心的是,他在短时间内,不会把所有的东西全都传教给我。“你的基础怎么样?”他继续问,“我是说,就算他明天就把他的所有都传授给你,你能全部装得下吗?”“这”我有些没有信心。见我支支吾吾,他拿出两个瓶子,一大一小。他把大瓶装满水,然后把两个瓶子都递给我。 “现在,你把大瓶的水全部倒进小瓶里试试。 ”他说。当然不可能全部倒进去。当小瓶灌满水后,大瓶里剩

13、下的水就再也灌不进去了。“你的薄弱的基础,不成熟的思想,以及你的年龄,决定了你现在的容量 -就像这个小瓶。 ”他说, “而你 那位 老师的容量,就像这个大瓶。就算现在他把他的东西全都倒给你,你能装得下吗?不过不要紧,你会慢慢地进步的。随着你基础的积累、思维的成熟、年龄的增长,你的容量就会越来越大,那时候,只并且, 你的进步肯定会越来越快。要你努力,自然会把老师的东西全部拥为己有。我记住了他的话。回去后不再急躁,牢牢地打着基础,一点一点地锻炼着自 己在各方面的能力,果然,进步比想像中要快很多。可是两年后,问题又来了。我发现自己再一次陷入到一种毫无方向的焦虑之中,好像,我再一次开始停滞不前。于是,

14、我拿着他留给我的地址,再一次找到他。听了我的诉说后,他再一次拿出一大一小两个瓶子。不同的是,这次他把小瓶灌满了水。他再一次把两个瓶子同时递给我, “现在,你把小瓶里的水全部倒进大瓶。 ”就照他说的做。当然,小瓶的水全倒入大瓶后,大瓶里也不过只有半瓶水。“现在,你已经达到这只大瓶的容量了。 ”他说, “而你的 那位 老师,相比之下,可能是那个小瓶的容量。就算把他的所有东西都倒给你,你也不会满的。”“那怎么办 ?”我问, “难道我再也不能进步了吗 ?”“那倒不一定。 ”他说。接着他再一次取出一个小瓶,灌满水,然后让我倒进大瓶。当然,这次大瓶被灌满了。可是我不解,这是什么意思呢?他仿佛看出了我的困惑

15、, “你很想把自己这只大瓶灌满是吧 ?那么,你只能再寻一只或者几只这样的小瓶。也就是说,你必须继续拜师。显然,你现在的这位老师,已经满足不了你日渐增长的容量了。 当然,你永远别想把自己这只瓶子彻底装满。因为你必须不断增加自己的容量。一旦你的容量固定下来,那么,你就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当然,也就不可能有进步了。”他的话,再一次让我顿悟。回去后,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再一次进步神速。后来我的作品多次在市里得奖,并最终在一个独资企业做了一名成功的服装设计师。我想,这与这位教育理论家的点拨,肯定是分不开的。当然,我还要感谢所有教过我的老师。没有他们,我的这个瓶子,不管是大是小,也永远是空的。1、 “你的

16、容量有多大”中“容量”指的是什么?文中“我”的容量是如何增大的?2、文中的教育理论家第一次为什么要分别用“小瓶”和“大瓶”来比喻“我”和老师的容量;第二次为什么又反过来分别用“小瓶”和“大瓶”来比喻老师和“我”的容量。在“我”与老师之间 “大瓶”与“小瓶”位置转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 小说写了 “我” 与教育理论家相隔两年的两次交往。第一次是偶然相遇倾吐 “我”的苦闷 , 第二次是专程拜访表达“我”的焦虑。请说说“我”苦闷什么?两年后又焦虑什么?4、 “我”经由苦闷、焦虑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服装设计师, “我”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哪三个方面?5、 “想不到,今夜竟能在这里遇见。 ”中“竟能”表现了

17、“我”的一种什么情态?与“竟”相呼应的是哪两句话? 6、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永远别想把自己这只瓶子彻底装满”这句话的理解。三、说明文阅读训练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作比较引用、分类别等常见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对整篇说明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理解说明文的步骤:1明确说明对象2抓住事物特征3归纳说明方法4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5整体感知,把握中心 6体会语言准确性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题型1 :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 策:(1)不可以+ (

18、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题型2: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 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 比较“几乎"相当”等词 表程度修辞; 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 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 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 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题型3: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示代词如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 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题型4:加点字词

19、有何作用?对 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或生动形象)地 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题型5: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对 策: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 或说明的事理。)题型6: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 语能否删去?对 策: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 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 删 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20、或者加 如果去掉了就与实际相不符,用了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写景文章的阅读:1抓住景物特征:形态、颜色、声音、变化等2明确描写的顺序:空间转换顺序、时间顺序、景物类别顺序3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喜爱、热爱、赞美等 4写景文章的抒情方式:寓情于景、借景生情5 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优美状物类文章的阅读:1 抓住事物的特点2 体会作者的情感:赞美、喜爱3 状物文章的抒情方式:借物抒情、借物喻理、借物喻人(一) 、南海明珠海南岛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cu 1 cm)的明珠,它就是富饶美丽的海南岛。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椰子

21、园和热带植物园。腰果、咖啡、胡椒、芒果、荔枝、龙眼、菠萝蜜等,在不同季节里挂满枝头;海参、海龟、鲍鱼、大龙虾等名贵海产品(bu j i q i sh u )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蕴藏量也非常丰富。海南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岛的中部,山上热带林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有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滔滔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 田。 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海天一色,美丽壮观。游泳胜地牙龙湾海滩,有七千多米长,一望无际的海滩沙白如银,各种颜色的贝壳碎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ti co w mg )大海,风儿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戏追逐,溅起千万朵白莲般的浪花,海潮哗哗,渔帆点点,景色十分

22、迷人。海南岛的椰林风光最逗人喜爱。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ping zh mg),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形奇特,树干没有分枝,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伞下果实累累。海风吹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每当清晨或傍晚,你坐在沙滩的礁石上,面对着大海,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望着海上红日东升或落日西沉的奇景,你一定会高歌一曲,赞美这秀丽的海南风光。1、根据文中拼音,在横线上写出词语。2、胜”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胜利;打败;超过;优美的;承受。在旅游胜地" 中应取第()种解释。请根据它的意思再分别用“胜”组五个词。、。3、填空。(1)文章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海

23、南岛的,是从、三个方面来写的。(2)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海南岛的,突出介绍了、等名胜。4、用""划出文中描写椰子树的语句。5、用"U "把文章分成三段,这样分是因为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1)文章第一自然段用了打比方的手法。2) "海南岛的椰林风光最逗人喜爱"是拟人的说法。()3) "闪闪发光"和 "海南风光"中的"光 "意思不同。()4) "东升"和 "西沉 "是对反义词。()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鸟类,并没有确切数字,估计大约有9000

24、种,分为27个目, 160 多个科。据统计,北极的鸟类共有120 多种,其中多为候鸟,常驻的鸟类有12 种,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南极的鸟类只有43 种,永久性的“居民”大概只有企鹅和贼鸥而已。生活在北半球的所有鸟类,大约有六分之一要到北极繁衍后代。据一位在北极草原观察和研究了十多年的鸟类专家说,光在阿拉斯加北极地区,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在这里安家落户。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这是因为,北极不仅有辽阔的草原,丰富的食物,而且还有安静而干净的环境,很少人类干扰。南极则没有这个条件,南极的候鸟只能在附近作短距离的南北迁移,飞得最远的是信天翁,可以绕南极作长距离的迁移,但却并不往北飞行

25、。南半球的许多候鸟宁可遥遥数万千米飞到北极来越冬,却不愿意到南极去送死。1、给文段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 文 段 主 要 运 用 了 哪 两 种 说 明 方 法 ?3、 “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句中“几乎”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三) 、网络媒体现在的网络,蒸蒸日上,颇得人心。想来它最受人们欢迎的无非三点。一 为迅速。甲a联赛瞬间的进球、美国总统大选选票的即时统计结果,网络上都随 时报告,这种速度是任何一种纸质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其二为自由。网络上内容 的审查机制并不健全,读者可能就是作者,看家可能是作家。在这里,没有意识 形态的约束,没有审美情趣的强制,比起纸质媒体的几审几校,

26、网络媒体真是一 个相对自由的场所。三曰丰富。网上的信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体育的、 娱乐的,包罗万象,仿佛大千世界,尽在一网之中。但网络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说价格不菲,往往一个小时下来,信息是得到了不少,可是口袋里的钱也相应掏了不少出来。再比如说,网络上虽然比较自由,可是谁都在上面写,读者怎么知道哪些是对他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甚至是有害的呢?还比如说,网络上信息资源虽然丰富,可谁又能分清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有多少呢?此外,还有阅读习惯的问题,身体健康的问题。如果每一个人整天坐在电脑前面,通过鼠标翻动页面,在显示屏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我想可能他还没有成为哲学家,就已经变成了一个瞎子。而在这些方面,纸质媒体恰恰显示了自己的优势。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网络和纸质媒体经常取长补短,有时还相互“利用”。很多作品,先在网络上风靡一时,然后又搬到了纸质媒体上,引起了更广泛的注意。比如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比如最近风风光光的悟空传。在我看来,目前的网络受制于硬件条件、审查机制以及自身技术的不完善和 不健全,还不能完全取代纸质媒体。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纸质媒体发展到今 天,应该说,它的繁荣期已经过去,它在技术、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