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四矩形截面梁纯弯曲正应力的电测实验一、实验名称矩形截面梁纯弯曲正应力的电测实验二、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电阻应变仪,初步掌握电测方法;2测定矩形截面梁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分布规律,并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的正确性。三、实验设备1WSG80型纯弯曲正应力试验台2静态电阻应变仪四、主要技术指标1矩形截面梁试样图1 试样受力情况材料:20号钢,E=208×109Pa;跨度:L=600mm,a=200mm,L1=200mm;横截面尺寸:高度h=28mm,宽度b=10mm。2载荷增量载荷增量F=200N(砝码四级加载,每个砝码重10N采用1:20杠杆比放大),砝码托作为
2、初载荷,F0=26 N。3精度 满足教学实验要求,误差一般在5%左右。五、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CD段为纯弯曲段,其弯矩为,则,。根据弯曲理论,梁横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增量为: (1)式中:y为点到中性轴的距离;Iz为横截面对中性轴z的惯性矩,对于矩形截面 (2)由于CD段是纯弯曲的,纵向各纤维间不挤压,只产生伸长或缩短,所以各点均为单向应力状态。只要测出各点沿纵向的应变增量,即可按胡克定律计算出实际的正应力增量。 (3)在CD段任取一截面,沿不同高度贴五片应变片。1片、5片距中性轴z的距离为h/2,2片、4片距中性轴z的距离为h/4,3片就贴在中性轴的位置上。测出各点的应变后,即可按(3)式计算
3、出实际的正应力增量,并画出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的分布规律图,从而可与(1)式计算出的正应力理论值进行比较。 六、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开电源,使应变仪预热。2在CD段的大致中间截面处贴五片应变片与轴线平行,各片相距h/4,作为工作片;另在一块与试样相同的材料上贴一片补偿片,放到试样被测截面附近。应变片要采用窄而长的较好,贴片时可把试样取下,贴好片,焊好固定导线,再小心装上。3调动蝶形螺母,使杠杆尾端翘起一些。4把工作片和补偿片用导线接到预调平衡箱的相应接线柱上,将预调平衡箱与应变仪联接,接通电源,调平应变仪。5先挂砝码托,再分四次加砝码,记下每次应变仪测出的各点读数。注意加砝码时要缓慢放手
4、。6取四次测量的平均增量值作为测量的平均应变,代入(3)式计算可得各点的弯曲正应力,并画出测量的正应力分布图。7加载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各传力零件是否受到卡、别等,受卡、别等应卸载调整。8实验完毕将载荷卸为零,工具复原,经指导老师检查方可关闭应变仪电源。七、数据处理1计算弯曲梁截面各点处的理论正应力增量(1)记录测点的位置测点编号12345测点至中性轴的距离y(mm)1470714(2)计算矩形横截面对中性轴z的惯性矩Iz (3)根据公式直接计算各点的理论正应力增量测点编号12345理论正应力增量(MPa)2计算弯曲梁截面各点处的实际正应力增量(1)各测点原始数据记录测点初载一次加载二次加载三次加载四次加载1应变仪读数0=1=2=3=4=2应变仪读数0=1=2=3=4=3应变仪读数0=1=2=3=4=4应变仪读数0=1=2=3=4=5应变仪读数0=1=2=3=4=(2)各测点应变增量的计算测点一次加载二次加载三次加载四次加载平均值1应变增量1=2=3=4=平=2应变增量1=2=3=4=平=3应变增量1=2=3=4=平=4应变增量1=2=3=4=平=5应变增量1=2=3=4=平=(3)各测点实际正应力增量的计算测点编号12345实际正应力增量(MPa)3计算各测点理论与实际正应力的误差e 测点编号12345误差e八、实验作业1说明矩形梁纯弯曲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班夜宵采购合同范本
- 单位间借用合同范本
- 个人股东入股合同范本
- 保安公司加盟合同范本
- 产学研技术采购合同范本
- 劳务聘用员工合同范本
- 企业绿化采购合同范本
- 加工中心租赁合同范本
- 劳务协议解除合同范本
- 公司股权集资合同范本
- 北京市海淀区2024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 高中雷雨完整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1例及文献复习
- GB/T 43635-2024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规范
- 《社区康复》课件-第五章 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 2024年01月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所属事业单位招考聘用笔试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荟萃)答案带详解附后
- 新产品开发(toshiba案例分析组)
-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5版) 课件全套 第1-8章 网络媒介的演变-网络传播中的“数字鸿沟”
- 4.1.1 有理数指数幂-参考课件
- 雷达简介讲解课件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大单元教学任务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