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_第1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_第2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_第3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_第4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分体裁复习提纲我们可以将现代文阅读考察要求概括为:文章思路结构分析、内容主旨理解、词句揣摩分 析语言品味和表达看法、探究思考这几个方面.课标的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适用于各类文体 阅读.中考主要从三类文体来把握:记叙性文体包括小说和表达性、抒情性散文,主要考点是记叙要素、顺序和线索、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等,如果是小说自然要从人物、情节和环境三个要 素入手;科技作品说明文主要考查说明对象及特点、说明方法、顺序和说明语言等;议论文 主要考查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和议论文语言.其它文体:诗歌古体诗、近体诗、戏剧、报告文学、传记文学、书信、神话、寓言.一、记叙性文体知识点储藏1、六要素:时

2、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3、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央,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4、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5、记叙文段意的归纳:答复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比照、顶针、互文、呼 告.4、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有气势、增强语气、一气呵成等;、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增强语气等;、比照:

3、强调了突出了;、反复:强调了增强语气;、夸张:突出、强调;A、现代诗知识储藏1、诗歌的语言特点:凝练.所谓凝练,就是用精练而优美的语言,表现尽可能丰富的思想感 情.2、诗歌的押韵,韵脚:诗句的末一个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就为押韵;句末押韵的字就称为 韵脚.3、词是古代韵文的一种形式,每一种词牌都有固定的格式和调子,可以唱;词的句式有长 有短,因而又叫长短句.词有上下阕之分.相关课文篇目七上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6、?理想?流水河14、*?秋天?何其芳24、*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 七下27、«纸船?16、?化石吟? 郭沫假设诗两首 冰心张锋?天上的街市?静夜4、诗两首?假设生活欺骗

4、了你6、*黄河颂光未然 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八下10、组歌节选纪伯伦?浪之歌?雨之歌?九上2、?雨说?郑愁予3、?星星变奏曲?江河4、外国诗两首«蛔蛔与岫岫?夜?叶赛宁九下1、诗两首2、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4、外国诗两首祖国莱蒙托夫黑人谈河流休斯考点提炼1、诗歌的特点:抒情性、概括性、形象性、音乐性.2、按表达方式分为: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3、按体裁分为:旧体诗、新诗.4、表现手法:象征、比照、衬托、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5、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

5、情.B、小说相关课文篇目七下7、最后一课都德八上2、?芦花荡?小说8、?台阶?小说八下15、?喂,出来?科幻小说九上9、?故土?11、?我的叔叔于勒?17、?智取生辰纲?19、?范进中举?九下5、?孔乙己?短篇7、?变色龙?短篇知识点储藏16、?社戏?小说3、?蜡烛?小说10、?孤独之旅?12、?心声?18、?杨修之死?20、?香菱学诗?6、?蒲柳人家?长篇节选8、?热爱生命?长篇节选情节、环境.细节.1、小说三要素:人物主要2、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3、描写人物的角度:正面、侧面.4、情节四局部:开端、开展、高潮、结局.5、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6、自然环

6、境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7、社会环境的作用: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开展, 提示文章主题.8、根据篇幅的长短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9、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末:点明中央;深化主题;照应开头.C、散文知识储藏散文的特征;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记人,叙事,也可以写景,状物. 散文中无论 抒情还是议论,都必须以所记叙或描写的人,事,景,物为依托.记叙,描写是抒情 议论的根底,抒情,议论的记叙

7、,描写的深化.散文中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几种表达方式常 常是综合运用的.相关课文篇目七上4、?紫藤罗瀑布?抒情散文12、济南的冬天?写景散文21、?风筝?记叙文23、?散步?记叙性散文 七下11、?春?写景散文13、?夏感?写景散文22、?羚羊木雕?记叙文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性散文2、?爸爸的花儿落了?回忆性散文9、?土地的誓言?抒情性散文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4、?福楼拜的星期天?18、?竹影?艺术散文21、?伟大的悲剧?记叙文23、?登上地球之颠?记叙文27、?羚羊飞渡?记叙文八上6、?阿长与山海经?记叙性散文9、?老王?记叙性散文八下记叙性散文1、?藤野先生?记叙性散

8、文11、?邓稼先?13、?音乐巨人贝多芬?17、?安塞腰鼓?抒情散文19、?观舞记?艺术散文22、?在沙漠中央?记叙文26、?猫?记叙文7、?背影?朱自清10、?信客?记叙性散文3、?我的第一本书?记事为主的记叙文2、?我的母亲?记人为主的记叙文6、?雪?抒情性散文7、?雷电颂?散文诗8、?短文两篇?散文诗10、?组歌?散文诗17、?端午的鸭蛋?记叙性散文19、?春酒?记叙性散文九上抒情性散文九下议论性散文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10、?那树?考点提炼9、?海燕?散文诗16、?云南的歌会?记叙性散文18、?吆喝?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9、?谈生命?议论性散文1、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

9、味觉、触觉.2、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及近由近及远D、戏剧剧本知识点储藏戏剧是一种以表演艺术为中央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 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等.供演出用的剧本,即戏剧作品.主要特点:有锋利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推动剧情开展, 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场景,情节高度集中,矛盾冲突要在短暂的时间内,不多的场次中反映出 来;人物语言要求个性化,行动化,口语化.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根底,是戏剧的重要组成局部,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由于演出的需要,剧本里有一些说明性的文字,叫做 舞台说

10、明又称 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舞台说明有助于人物性格的 刻画,故事情节的展开.1、分类:、按表现形式: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按内容性质:悲剧、喜剧、正剧.、按题材反映的时代: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梦想剧、童话剧、儿童剧.、按篇幅规模:多幕剧、独幕剧.相关课文篇目八下?雷电颂?郭沫假设九下13、?威尼斯商人?话剧14、?变脸?戏曲15、?枣儿?话剧16、?音乐之声?电影剧本E、童话、神话、寓言知识点储藏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神话知识要点1童话寓言都通过丰富的想象,采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塑造种种具有象征意义的 形象,反映

11、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两者不同点是童话更富于梦想,故事大都神奇曲折,语言生动 浅显,富有儿童情趣.寓言那么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简短的故事里面,语言简朴明快,借此喻彼, 借小喻大,一般都含有挖苦或劝戒的教育意义.2民间故事是一种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梦想的口头文学作品.由于它反映劳动人民的要求 和愿望,所以就广泛地流传在人民群众之中.民间故事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 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3神话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 和梦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借助想象来表达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和追求.七上26、?皇帝的新衣?

12、童话28、?女娟造人?神话故事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童话30、?寓言四那么?七下3、?丑小鸭?童话F、传记知识点储藏传记一般分两类:一类记叙自己的生平;一类记叙他人的生平.传记的主要特点是实录,要求 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夸张.传记在表达上以记叙为主,也可以适当插入议论,描写.传记记叙 的顺序一般以时间为序.人物和人物故事的区别在于人物故事只要具体写出人物的某个事件或某 几件事就行了.小传那么要求写出人物的出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经历等.人物自传的繁简区别在 于自传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写法,可以写自己全部经历,也可以写自己某个时期的经历.七上9、?我的信念?自传文八下4、?列夫托尔斯泰?人物传

13、记G、演讲稿、书信、新闻 知识储藏 新闻通讯的知识要点1新闻和通信都是报道最近发生的新鲜而重要的信息,要求真实,及时.不同点:新闻比 较简短,通信比拟详尽.新闻以记叙为主,让事实本身说话,一般不作描写,议论,抒情等.通 信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往往综和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新闻的语言简明扼要, 一般不展开情节,通信那么要求具体生动,它往往根据表达的需要,对人,事作多方面的或全过程 的具体报道.2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局部.标题通常是新闻内容的提要.导语是事件或 事件中央的概述.主体那么是介绍有关情况或进一步突出中央.3新闻一般应交代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14、,符号记叙文的六要素4新闻的标题有时不只一个,有正题展示主要事实和中央思想;引题交代情况,烘托气氛;副题对正题作补充说明书信有关知识要点1日常书信一般有六个局部:称谓,问候,正文,祝颂,具名,日期.2称谓应顶格写,单独一行,后面加上冒号.问候语是礼貌用语,应在称谓的下一行,空 两格.3祝颂语分两截,前一截连接正文,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后一截必须另起一行,顶格 写,以示尊重.4具名的位置,应在祝颂语后一截的下一行接近末尾的地方.日期在具名的下一行靠右一 点.日期最好写全,即年、月、日.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它可以用来 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

15、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 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 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七下24、?真正的英雄?讲演稿 八上1、?新闻二那么?新闻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罢特勒上尉的信?书信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梳理了多少考点.汇总一下.考点之一:叙事线索考查类型:直接让考生答复"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线索: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事件线索:中央事件时间线索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

16、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楚考点之二:表达方式的考查类型1、直接考查某个具体句子或文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对策:了解表达方式的几种类型: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类型2、本段本句运用了哪些描 写?简要说明这些描写的作用?对策: 1、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 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 写的多种方法5环境描写2、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做题格式.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X阴份、xMfe位、x>#境、经历以及XX、理状态、XX同想性格等情况.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

17、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XX、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xM生格特征或x涛青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开展. 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xx同想,揭示了人物的 xM生格或者x流质.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0环境气氛、衬托人物的 XM青感、预示人物的0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社会环境:交 代故事发生的 刈寸代背景,渲染XX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开展;类型3卜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用一段话描写人物此刻的心理活动.对策:联系前后文,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紧扣 语境展开描写考点之三:表现手法类型:直接让考生归纳文段的表现手法及

18、在文中的作用对策:1, 了解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比照、侧面衬托、虚实结合、 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照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 线等常见的表现手法.2,掌握几种重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衬托侧面衬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欲扬先抑:先贬抑 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比照,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前后 照应首尾照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央突出.设制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 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考点之四、含义作用题型类型1、直接让考生答复人

19、称在文中的作用对策:了解人称的作用,再根据具体内容做题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 征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类型2卜让考生直接答复文段或句子在结构或内容上起什么作用对策:了解文段或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 作用: 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打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中间: 照应前文,承上启下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结尾:照应开头;篇末点 x逊;总结全文,深化x冲心;首尾照应;回味无穷.类型3、对具体句子的品析.对策:联系前后文, 在句子的前后找答案.注重抓中央词、关键词、有关议

20、论抒情描写等词句.在句子前后找答案可 以用原文答复,有些需要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类型4、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对策: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央,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类型5、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对策: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 感染力.考点之五、结构层次给文段划分层次结构,并归纳层意或段意对策:1、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1按时间划分找表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开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2、概括层意的方法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央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央句进行适当的删改.2概括法:例1 :记叙的段落记叙了 +X队组织

21、或单位+X刈寸XX地+何种情况下+做 3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例如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 +X温物+X4寺征.例如3 :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 3叠加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考点之六、内容及中央的概括考查1直接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对策:了解内容概括方法:文章标题法;叠加法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一线串珠法六 要素法考查2直接让考生概括人物性格对策: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3、遵循"找原文一一细分析一一得结论"思维的过程.考查3直接让考生概括主旨

22、 对策: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2、注重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T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提示:强调三个局部:内容是什么,文 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考点之七、语言赏析类型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对策:1 了解用词之美 一一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央效劳.2掌握做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意、引伸意、双关义.类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对策: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修辞之美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

23、说服力比照: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有强调 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洁、意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句式之美一一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疑问句造成悬念,反问句增强语气,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 味其妙处哲理之美 一一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 的开头结尾.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内容之美一一内容丰富题材新奇又与中央连 接紧密的句子.作用:全面新奇,能很好地为中央效劳.

24、2注意做题格式:我喜欢 xx句,因为它XX.考点之八.知识拓展题类型1、人物事件拓展.如:本人主人公是一个爱国将领,你还能举 出哪些?对策:弄清人物身份、性格,或把握事件的性质,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寻找适宜答案.类 型2、仿照文中某个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对策:1、分析文段中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及感情色彩;2、展开联想,梳理大脑中储藏的相关信息进行仿写,力求形神兼备.修辞类:比喻,拟人表现手法类:欲扬先抑,象征,想象,联想,借物抒情09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八大考点及做题对策F、说明文知识点储藏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称为说明文.说明文的语 言特点:

25、准确,平实,简洁.2说明事物的前提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事物间相互区别的标志.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有总说后分说,先主要后次要,先原因后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等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作解释,举例子,打比方,作比拟,用数字,列图表.5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和内容分有:说明实体事物和说明抽象事理两大类.说明文按写作方 法和表达方式分有: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6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的区别在于:平实性说明文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 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使人读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学的各类教科书.科技信息资料,实验报 告,说明书等.文艺性说明

26、文以说明为主,辅以表达,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常用借助 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化地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 这类说明文通常称知识小品或科学小品.7说明文的描写和记叙文中的描写区别:a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感,;说明文的描写是为了 使人有所知.b记叙文可以根据中央思想的需要,使用各种描写方 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说明文的描写那么只能在说明事物的过程中,借助某钟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征作一些必要的描绘,主要是起到使说明的事物特征更具体,更形象.c记叙文中的描写可以发挥艺术想象,可以夸张,渲染,而说明文中的描写在务真求实的前提下进行语言加工,

27、做到既形象生动,又真实可信.相关课文篇目七上18、?绿色蝠蝠?说明文动物17、?看云识天气?说明文自然现象 七下事物性说明文 29、?马?说明文 八上事理性说明文12、?桥之美?14、?故宫博物院?16、?大自然的语言?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11、?中国石拱桥?13、?苏州园林?15、?说屏?17、?奇妙的克隆?19、?生物入侵者?20、?你一定会听见?八下11、?敬畏自然?事理说明文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事物说明文13、?旅鼠之谜?事物说明文14、?大雁归来?事物说明文九上考点提炼1、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2、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拟、引用、分类别、摹状貌、下

28、定义、作诠释3、文章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4、说明文段意的归纳:答复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5、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熟悉与辨析:“XX词好在哪里?用了 “XX'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 科学性.、"xx词能不能删掉?不能,删掉“XX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用了 “XX词不达意,准确地说明了 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说明方法:打比方;论证方法:比喻论证09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考点总结考点一:说明对象考查类型: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

29、总结句.由于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 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 的对象加内容.考点二:说明对象的特征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 C、抓关键词句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央句及连接词,如 首先“其次“还“也“止匕外等词语考点三、说明方法类型1、直接答复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 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类型2、文章某

30、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极其作用?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以下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答复.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点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 更有条理性.X揩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X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3t点地位、影响等.5、作比拟: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6、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 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点.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

31、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 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考点四、说明顺序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根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 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开展变化.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 一一次、原因 结果、现象 本质、特征 用途、一般个别、概括 具体、整体 局部、总一分2、掌握做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不的说明顺序对 3口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 读者理解.考点五、说明语言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

32、用?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做题,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X冲勺特征或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或不符合实际.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o2定性.如:E匕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 大约可 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假设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 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 xx词表达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表达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

33、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找有概数的句子;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类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代一一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 是其中的一局部.考点之六、概括信息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对策: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央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央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 早.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 事理、说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比拟复杂的内容

34、.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假设干要点,然后再把 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考点七、文段作用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对策:这种题目做题的角度有二: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或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 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的作用.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考点八、补写相关语句类型1、在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相连贯对策:空格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是要补写中央,要分析文段的内容再思考.类型2、请你运用画线局部运用的说明方法补写一段话.对策:补写内容紧扣所说明的事物,并且准确合理地使用上文中的说明方法.考点九中央句类型1、直接找出

35、文中的中央句.对策:在开头结尾或中间找,个别的在文段中间.类型2、概括文段的中央句.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 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央句的句式进行概括.考点十、拓展题型类型: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选文的某一内容展开联想;就谈一点看法或设想等.对策: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库存,按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的特征去写.说明文阅读题的做题方法说明文主要考查考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水平,设题主要围绕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 筛选来考虑.考题常设置干扰性因素:(1)增减扩缩:就是对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

36、加某些字或减少某些词语的方法, 扩大或缩小说明范围.(2)鱼目混珠: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来替代正确的,造成歧意.(3)颠三倒四:是指设置选项时,有意将原文的句子关系打乱,造成理解的难度,如颠 倒因果关系,搅乱先后次序.(4)无中生有:就是利用考生的思维惯性,诱考生用想当然代替清醒的理性思考.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拟选项看差异.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1)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来源: (2) 给段落标上序号.(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如 1999年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