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电子教案_第1页
六上语文电子教案_第2页
六上语文电子教案_第3页
六上语文电子教案_第4页
六上语文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詹天佑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会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轰动、艰巨、毅然、铲平、勉励、恶劣、泥浆、岔道、居庸关、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惹人讥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抄写喜欢的词句。3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4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理解两种开凿隧道方法的好处以及“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教学准备: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及时代背景。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这个人是我国杰出的

2、爱国工程师,被誉为“铁路之父”同学们,你们知到他是谁吗?板书:詹天佑。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谁能结合搜集的资料介绍一下詹天佑。(学生介绍)师:刚才同学们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詹天佑。二、自读悟情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分段读课文,并正音。三、整体感知1.抓住主线,理清脉络。 (1)思考:你认为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展开的?文章围绕这句话安排了什么内容?(2)讨论交流,分段,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段落大意。(提纲挈领,摒弃繁琐分析,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2

3、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问题,默读思考。(投影)(1)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用 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2)本文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学生默读勾画思考。 (3)两人交流。 (4)全班交流。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下节课,我们在再深入学习课文。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民族英雄詹天佑。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研读感悟(一)思考、划句。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呢?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读完

4、后说说你的感受。“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还没有出世呢。”(感到非常耻辱!因为他们分明是说中国人没有能力修筑铁路!真是太不把中国工程师放在眼里了!)詹天佑是在修筑铁路的地理环境很恶劣的情况下接受任务的:“原来,从南口往北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说明那一带环境的恶劣。”(二)、小组学习詹天佑克服的哪些困难最能使你们感到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小组朗读课文后,讨论商议,再以你们喜欢的方式汇报。(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回指导)汇报交流 (1)勇于承担任务,长中国人志气,灭帝国主义威风。 (2)克服恶劣自然环境,以严肃的工作态度勘测线路。 (3)根据自然条件,大胆创新

5、,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三)全班交流。重点点拨的内容和方法: 1.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毅然是什么意思?了解上文谈一谈你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了解2、3自然段中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的时代背景和国内外的不同反映体会詹天佑的爱国思想,)2.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抓重点词理解詹天佑工作态度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他还经常请教当地的农民。(抓住描写环境的词语体会詹天佑不畏艰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3.用你喜欢的方式展示你对“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中部凿井法”“

6、人”字形线路的理解。(可以自己画图,也可以用搜集的图片)老师随机补充“两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的课件。师:从清晰的示意图、精美的图片中看出了你们对课文的理解,你们真了不起。说一说你从这些方法的设计中体会到了什么?(聪明、有才干、杰出、爱国)4.假如你是总工程师,如果居庸关隧道也像八达岭隧道那样长,你会不会采用中部凿井法?在八达岭隧道你会打几口竖井,为什么?师:工作严谨、不畏艰苦、敢于创造、热爱祖国、才华横溢的詹天佑多么让人敬佩,让我们带着对他的崇敬有感情的朗读5、6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评读。)5.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

7、一个有力的回击。(抓重点词体会詹天佑的杰出爱国)6. 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注意要读出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自豪的感情。并思考,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人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句和课文哪个部分照应? 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最后一句中“伟大”一词和第一段哪句相照应? (总结全文,首尾呼应,“伟大”一词和“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照应)三、汇报溢情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人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与第二部分照应。最后一句中“伟大”一词和第一段“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相照应。第四自然段中自然环境的衬托了詹天佑杰出的才干。)(学生提到更好,提不到可以不讲。)四

8、、迁移抒情师: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使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詹天佑无愧是中华人民的优秀子孙,他没有辜负全中国人民的期望,用铁一样的事实,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一个响亮的耳光。1、请你放开思路为这条铁路起一个更有意义的名字,并说说理由。2、想像一下当时当地的中国官员、普通百姓、外宾、帝国主义者,他们在听到京张铁路竣工的消息后,会有怎样的表现?五、拓展延伸师:课文学到这里,你作为中国人有何感受?(生举手回答)师:如果你站到詹天佑的铜像前,你会说些什么呢?生:(对解放军说)这就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对少先队员说)我们要向詹天佑学习克服困难的坚强决心和为国争光的美好品质。(对外宾自豪地说)

9、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板书设计: 5 詹天佑詹天佑 勇于承担任务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克服恶劣自然环境 杰出、爱国 大胆创新教学反思6怀念母亲 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整理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整理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而且整理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因此,在感受整理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准

10、备:教师准备季羡林和课文内容的相关课件。学生准备安排学生搜集季羡林先生写的讴歌母亲为主题的文章,以及他在德国留学期间的一些资料,为学习课文、感悟整理的思想情感打基础。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描述心中的母亲,引入新课 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曾无数次呼唤着母亲,无数次沐浴着母亲的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喊一声母亲。 你脑海中浮现怎样的形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练说:的母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一份独特的爱。著名学者季羡林的文章里,对母亲也有着独特的解释。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文章怀念母亲。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对学生讲清自学的要求:读准字音,

11、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2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我有两个母亲,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3.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如,题目的双重含义。谈谈自己的感受。 4.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季羡林作品永久的悔,引导学生体会季羡林的生活背景和他对母亲那种特殊的爱和失去母亲后那永久的悔恨。5.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和对课文的理解再次读课文。三、抓课文主线怀念生母、怀念祖国母亲。母亲去逝后,季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许多年后,母亲还常常出现在梦中;留学德国,故国

12、母亲的一草一木也常会浮上心头。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这个意思的几句话读一读。“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非常地思念“母亲” ,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两个“频来入梦”) 2朗读句子。质疑。(如,“频来入梦”什么意思?对于“频来入梦”的初步理解应该了解上下文,如文中的日记中的时间可以反映经常怀念母亲,文章的最后一节中的“没有断过”、“一直”“十一年”等。)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交流放在下一课时)四、朗读全文,师生小结。第二课时一、

13、回顾上节课内容,读思念两位母亲的句子。二、品读感悟:(一)品读思母之情。1.课件出示资料1: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课件出示资料2: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14、”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关键的词句中体会到整理的感情的?用横线勾出关键词句,加深体会。3.交流、指导朗读: a.“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到了德国,来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生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泪

15、流不止、频来入梦等词体会到整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失去母亲的悲痛等。其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寝不安席,频来入梦的意思,结合对永久的悔的阅读,进一步体会到整理对生母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为理解对祖国母亲的情感作好铺垫。)有感情朗读。b.“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怎么样的?(关爱孩子、思念孩子)(2)整理为什么要写房东太太的事情?(3)有感情朗读。 c.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1)理解“怅望灰天”的意思。(2)在整理脑海里,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3)在泪光里,整理模糊地看到了什么?(

16、4)有感情朗读。(二)品读怀念“祖国母亲”之情1.整理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整理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说说在整理的怀念中,又增添了什么?(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2. 再读课文,思考: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整理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1) “ 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想想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常常进入梦乡或梦境。)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第一次离开祖国,旅居在外,

17、对生身母亲、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两位母亲不断出现在我的梦中,我热爱祖国。)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整理有一颗爱国心。强烈的思国情。)有感情朗读。(2)“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季老感到凄凉是因为什么事?再次细读该部分,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设计想象说话:如,因为季老( ),所以觉

18、得有点凄凉。既然这思念是“凄凉”的, 季为什么又说这凄凉是“甜蜜”的呢?学生交流。设计想象说话:如,他想到( ),仿佛觉得( ),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理解: 因为我深爱故乡、深爱老朋友,虽然我身在异国他乡,暂时不能与他们见面,但他们在我的心中永远都是美好的,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仿佛就在身边,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少了一些凄凉、孤独。所以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从这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什么?(整理认为故乡、朋友都是最可亲、可敬的,在心目中,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是美好的,

19、令人回味的。足以看出他的思乡情、爱国情。) 有感情朗读三、读文体会表达特点,有机拓展。1. 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其他的文章有些什么不同。(如 摘录日记,摘录文章来表达思想感情等)2.呼应文章首尾,适度拓展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两位母亲在整理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为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 你能想象这篇文章的中间写了些什么吗?课下请写一写。板书:6 怀念母亲生身母亲 遗憾 悔恨 自责 愧疚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祖国母亲 热爱祖国 怀念祖国教学反思7彩色的翅膀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

20、德。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本文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边防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难点是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教学准备:课前阅读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的资料以及 海岛自然条件和海岛官兵生活的资料。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语段,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后来一检查,只有种在大石头后边的一棵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2指名若干学生分别朗读语段,教师简单评价朗读的投

21、入程度,相机提问学生:A、“残存”是什么意思?B、有哪些词语可以在这里替换“残存”?C、通过“残存”,在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3揭示课题。教师:读了这个语段,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预设学生质疑:这个残存的小瓜最后长大成熟了吗?小瓜为什么种在小岛上?小瓜一个个都打掉了,主人会有怎样的反应?(教师选择课文能够解答的问题进行板书。)教师:(板书:彩色的翅膀)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水平啊!请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残存的小瓜和“彩色的翅膀”之间有什么了解?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读读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不但要把课文读通顺,而且把刚才我们的提问整理一下,看看课文可以解决哪一些问题,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二

22、、研读悟情(一)建构“海岛”印象1根据板书,指名汇报读后所得,引导学生用读书的方式来回答提问,要求把相关语句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2引导学生建构“宝石岛”的印象。教师:课文中的“宝石岛”是一个怎样的海岛?你能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仔细找找答案吗?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巡视帮助。4指名汇报读后收获。学生可能汇报的要点:海岛离陆地远。海岛面积小。海岛的自然环境相当恶劣,连昆虫都没有。海岛上除了一群可爱的战士,好像没有其他什么人了。(在指名学生进行汇报的时候,教师需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感情朗读,尽量不要作过多的分析和说教。)重点指导下列句子的朗读: “两年前,战士们来到宝

23、石岛上,建立起这个新的阵地。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 教师:荒芜的海岛开始显现绿色的生机,寂寞的海岛终于迎来了可爱的子弟兵!战士们笑了,小岛也笑了! 生读:“瓜苗出土了,瓜秧拖蔓了,还开了一朵朵小黄花。可是到了收获季节,竟连一个小瓜也没结。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教师:海水是咸涩的,土地是贫瘠的,没有和风细雨,多的是风急浪高,西瓜啊西瓜,确实难为了你,但是,我们实在是不甘心啊! 生读:“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 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

24、爱。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后来一检查,只有种在大石头后边的一颗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二)海岛“尝瓜会”1请每位同学再仔细地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在尝瓜会战士们是怎么吃瓜的,整理为什么描写得那么详细?师:现在,谁来告诉大家,读了这段话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么样的情景?学生交流,抓重点词语理解感悟:两个指头捏起一小块、细细地端详、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啧啧的赞叹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描写战士尝瓜的那两个句子,体会战士的心情,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师:战士一边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一边还会想起什么吗?想着这些,让我们再来看战士尝瓜的情

25、景。请大家第三次朗读这段话。(三)结识战士“小高”教师:小高是宝石岛观观察通讯站的信号兵,是他陪着“我”来到宝石岛的。这个小战士很有意思,请通讯们把课文中描写小高的一些词句用 划出来,多读读;说说你觉得这个小战士的身上有些什么特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可以同桌或者小组之间相互讨论。2指名学生汇报对战士“小高”的印象。重点指导下列句子的朗读:“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这时候不吭声了,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楞。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教师:一边是一个大提包,一边是一只纸箱子,同学们,这两样东西,你能够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吗?装的东西不同,和小高的距离不同,小高对他们的重视程度

26、不同读读这个句子吧,好一个可爱的小高啊! “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他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师:体现出小高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三、认识升华读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写看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句子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安居乐业,生动、含蓄地反映了海岛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爱国情感。点明了课题。)体会课题两层含义:一是以彩色的翅膀借代蝴蝶等小昆虫,强调了这些小昆虫在改造海岛环境、丰富战士生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二是以彩色的翅膀象征战士丰富多彩、富于革命理想的生活。四

27、、拓展延伸给宝石岛的战士写一封信,可以刊登在黑板报上,也可以投稿给编辑部,有条件的把信发布在网站上。播放说句心里话结束课文教学。板书:7*彩色的翅膀海岛印象 自然环境相当恶劣 艰苦尝瓜会 喜悦、激动、自豪 边防战士爱海岛、爱祖国小高印象 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教学反思8中华少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2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课前准备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看到祖国的锦绣山川,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你是否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是否为自己是一位中华少年而感

28、到自豪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中华少年。二、研读感悟(一)初步感知(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2)查字典或了解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二)讨论交流(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2)互相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3)阅读欣赏课前收集的有关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和图片。(三)整体把握,难句理解(1)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2)默读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14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先

29、分后总)(3)读第67自然段,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中华少年建设中祖国的坚强决心。)(4)齐读第8自然段,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三、诵读,激发爱国情怀(1)自由朗诵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2) 分角色朗诵甲、乙、丙、丁分配朗诵或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以全班分角色朗诵。(3)表演朗诵配上音乐,化装表演朗诵。四、总结升华交流对有诗歌朗诵的体会。教学反思回顾拓展二交流平台本次“交流平台”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交流本组课文中令人感动、印象深刻

30、的人或事,意在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华夏儿女浓浓的爱国之情,同时鼓励学生乐于分享读书、学文的感受,提高表达能力。二是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目的是了解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各种情况,总结经验、提高能力。第一项内容,可按以下思路展开交流:1回顾课文,说说每篇课文的主要意思。2说说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哪些事打动了自己,给自己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并想想为什么这些人、这些事会感动自己,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3全班交流。可采用每组选代表进行集中汇报,其余同学补充说明的方式展开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谈谈这些人是如何通过他们的行动来体现他们的爱国之心的,使爱国之情深入学生的心里。4补充拓展。在交

31、流中,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好,积累较丰富,也可鼓励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的相关资料,以加深对人物、事情的了解。最后,还可将最受感动的人物语言或印象最深的事情,摘录下来做成卡片。第二项内容,可按以下思路进行交流:1先谈谈这次综合性学习,具体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2然后分组进行交流,并记录相关内容。教师可设计一张简单的表格,表内记录以下内容:一是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二是克服及解决的方法;三是活动的收获。让学生先按以上要求交流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情况,重点要引导学生交流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已经克服、解决的,让他们谈谈方法和感受,没有克服、解决的,让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办法。而活动的收获,可引导学生从“知识的获得

32、、情感的体验、能力的提高”等等方面进行交流。记录员将有共同点的或有价值的内容简要记录下来,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3最后,根据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互评,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发现他人的优点,如果是指出缺点,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帮助其改正的意见,以达到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的目的。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安排了周恩来、邓小平、鲁迅、巴金的四句名言,紧扣“祖国在我心中”的单元主题,语言通俗易懂,使学生在朗读积累中强化爱国情感。第一句选自1949年4月周恩来在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中的一句爱国名言。主要意思是只有热爱自己的民族才能有自信心,才能有为祖国、为民族而献身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操,是在中华民族

33、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源于对生育自己的故土、家乡、民族的爱。第二句是1981年2月14日邓小平为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出版的邓小平文集英文版写的序言中一句充溢着爱国激情的话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他深爱着的祖国和人民。他这种无限高尚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第三句选自鲁迅的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文中他分析中国的国魂有官魂、匪魂和民魂三种,他认为“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第四句选自巴金的随想录,体现了巴金对祖国、对人民深沉而执着的爱。展示台本次“展示台”是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展示。教

34、材提示了四种展示方式供学生选择:一是介绍爱国的格言和古诗词,这也是“日积月累”学习后的一个延伸和拓展;二是编制以“祖国,我为你骄傲”为主题的摄影、绘画作品集,意在引导学生收集能够反映祖国大好河山、伟大人物、典型事迹的图片,感性地了解祖国;三是办一期以“祖国建设新成就”为主题的手抄报,了解新成就,激起自豪感;四是开展“祖国山川名胜知多少”的知识竞赛活动。除此之外,可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其他展示形式。重在引导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做好整理工作,并能够根据自己特长或资料的特色,选择适合自己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交流,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目标1

35、.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2.能大胆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3.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主题,以演讲稿或读后感的形式表达真情实感。课前准备1学生根据“学习汇报会”汇报内容,分组进行准备排练。2教师准备演讲稿例文。第一、二课时(习作)一、激情回顾,谈话导入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我们有很多收获。我们深深感受到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我们有许多话想要倾诉,有许多情想要表达。今天我们要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心中的情感。二范例引路,指导习作(一)学习例文,体会特点。1出示演讲稿范例,教师或者请优秀的学生深情朗诵。2说说听了之后,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哪些地方让自己感动?3演讲稿组成

36、、特点演讲稿的组成:演讲稿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开头:根据听众写上适当的称呼,拉近听讲者距离;中间:用具体的材料把观点说清楚,这是演讲稿的主体;结尾: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演讲稿的特点:1针对性。演讲是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动听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2可讲性。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能讲为前提。3鼓动性。演讲要做到这一点,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语言表达的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二)明确要求,理清思路。仔细读读演讲稿范例,说说演讲稿一般要注意些什么格式?1先根据听讲人的身份,写上适当的称呼;2然后写演讲的主要内容,注意结合具体材料把要表达的观点说

37、清楚;3最后可以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或向听众发出号召。(三)围绕主题,运用资料。重点引导学生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根据综合性学习中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处理。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四)对照要求,进行习作。自由选择,抒发感情如果不想写演讲稿,也可以从自己读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中,选择最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五)试写初稿,进行修改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六)朗诵赏析,交流评议1每小组推荐同学进行朗诵,引导

38、学生进行评议。2教师点评,特别是肯定习作中的独特感受。三、布置作业:再次修改,誊抄习作要求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第三课时(口语交际)一、提出主题在经历了前面的综合实践活动环节和习作训练环节之后,同学们对伟大的祖国、可爱的民族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和歌颂,深深体会了一个中华儿女的光荣感。今天我们将把前期的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将我们心中对祖国的热爱集中体现出来,我们将召开一次“祖国在我心中”学习汇报会。二、合作汇报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二”中的学习提示,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2说说要使本次汇报圆满成功,最关键的是什么?(环节)

39、3分小组讨论汇报形式、排练(1)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主题展开讨论重点讨论:采用什么样的汇报方式?有哪些成员来负责准备?哪些成员进行展示?相互之间如何配合协调?(2)选定小组负责人,围绕活动主题,根据讨论的结果,组织组内成员进行现场排练,出现分歧,由小组长负责协调老师巡回指导了解,提出要发挥团体力量,要注意方式方法。5分小组汇报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主题,进行轮流展示,引导其他小组进行评议,评比“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奖”“最佳个人奖”等三、小结提炼活动给了我们展示自我的平台,给了我们倾诉心声的途径,然而爱国的心不会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我们应时时以自己是中华儿女为荣,时刻以民族荣誉为

40、重,真正将祖国刻进我们的心中,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9穷人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3.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4. 练习续写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教学难点:练习续写课文教学准备:课前搜集资料、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解题1. 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课文为

41、什么用“穷人”做题目?2. 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整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3.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用生字生词卡片

42、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3抽生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开火车朗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穷人(物质上的贫穷)1穷人是什么意思?(物质上的贫穷)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桑娜渔夫西蒙)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课件出示: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_;孩子们没有_;吃的是_,菜_鱼。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

43、日子_!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_垂下来。母亲的临死的时候,拿_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_包住他们的小脚。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四、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出示课题,回顾复习1回忆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师: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二、理解:“穷”人(精神上的富有)2课文只写了穷人的穷吗?你认为他们穷吗?3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善良、爱帮助

44、人、勤劳、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有同情心、淳朴)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虽然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他们不是穷人!4你是从整理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5请找出描写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勾出来。三、细读重点句,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并感情朗读1交流描写环境的句子:课件出示:(1)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读了描写环境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桑娜虽贫穷但很勤劳)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那就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对西蒙家场景的描写。(西蒙的贫穷艰难使她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但她尽到了母亲的职责。)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1)桑娜沉思

45、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2)她忐忑不安地想: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这里如此多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学生围绕省略号进行合理想象,体会桑娜善良的好品质。读了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她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理。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矛盾的心理过程通过读展示出来呢?抽生读。(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你觉得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不仅桑娜有高尚的品质

46、,文中还有谁有?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体会渔夫高尚品质。(1)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2)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读了人物对话的句子,我们被桑娜和她丈夫的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所感动。自己都过得不容易,还要领养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实在让人感动。)(3)同桌分角色读。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两个“沉默”各有什么含义?(第一次,当丈夫走进屋时,本来焦急盼着丈夫归来的桑娜,现在却不敢抬起眼睛看他;当丈夫询问她在家的情况时,她脸色发白,说话断断续续,丈夫平安归来,该有多少话要说呀,而现在却变得沉默,是因为桑娜不知怎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盘算着从何说起,这种沉默正

47、掩盖着桑娜内心的激烈斗争。第二次,桑娜向丈夫提起西蒙死了,谈到她留下了两个可怜的孩子,她沉默是带着试探意图,想看看丈夫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4)课件出示:“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个熬字说明什么?(他为了抚养邻居家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劳动。他与妻子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4小结: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文学功底。三、小结全文、续写课文1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

48、将是何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2学生续写。3、 学生交流续写,评价作品。四、推荐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余时间多多拜读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板书:穷人勤劳、善良、有同情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教学反思10*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教学难点:把文章中人

49、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教学准备:搜集相关事例、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讲一个关于善意的谎言的故事1板书“欺骗”并理解“欺骗”。2生活是复杂的,并不仅仅是几句话能概括得了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场特殊的欺骗。齐读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3关于这场欺骗,你们想知道什么?(1)谁欺骗谁?(2)为什么欺骗?(3)怎么骗?二、结合自读导语,默读课文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3反馈交流。(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3)为什么会有这个欺骗故事?这场欺骗的动机是什么?三、抓住重点句,感

50、悟人物品质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A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为什么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此时,摊主是怎么想的?)B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C“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他为什么急了?)D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同学们,“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

51、马草的马吗?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把句子再读读,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来,说明了什么?)“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那匹马。现在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相,“我”心情如何?刚才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了解了人物的情感。读课文就是要学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情感。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3现在就请大家读这段课文,仔细体会其中的感情。4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5整理是怎样表达出这些人物的美好品质呢?四、总结课文写摊主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从这个角度来看,残疾摊主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身

52、边又这样感人的事迹吗?五、了解课文内容,续写一个片段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萎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我扭头冲了出来我突然间明白了。板书:别饿坏了那匹马残疾青年热心、善良爱读书、诚实、有志气教学反思11唯一的听众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课前准备有关课件。教 学 过 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为什么称她为“唯一”的听众?二

53、、初读课文,解决疑问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2、汇报交流。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2、再读全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四、以点带面,品味全文1、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平静)2、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课件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1)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再读课文,并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

54、,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沮丧充满了神圣感沮丧羞愧、兴奋)可以了解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如,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环境描写,侧面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是谁给了我动力,让我的心理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划出描写老教授的语言的词句,读一读。“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a谈谈体会:从老人的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碍。b练习读好这三句话。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