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找春天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一个“找”字,说明春天的景象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是早春时节。早春的景象与仲春、暮春有所不同,文中可以看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树木吐出点点嫩芽”“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都在暗示春天才刚刚开始,还没到春光烂漫的时候。课文通过对“我们”寻找春天的过程的描述,让我们感悟到春光的美好,体验到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课文还配有一幅插图,画面中小女孩弯腰探寻,呼朋引伴,小男孩兴高采烈,循声而来,这一呼一应之中,寻找的乐趣和发现的美好扑面而来,使人情不自禁地也想加入这“找春天”的行列。教学本课,教师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文图文
2、结合,可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外要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目标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字,会写“春天、寻找”等7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教学重点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好。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生字,会写“春天、寻找”等7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正确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
3、里)师生同唱歌曲,想象歌曲呈现的画面。2.(课件出示春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联系上学路上观察到的景象,说一说春天有哪些独有的景象。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导学:春天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教师配乐范读)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2.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1)字音:“寻、掩、探、嫩、鹃”都是前鼻音,“遮、触”是翘舌音。(2)识记方法。比一比,加一加,猜字谜。比一比:脱说 袄被 探深 鹅鹃 解触加一加:女+古=姑 扌+大+电=
4、掩 角+刀+牛=解 角+虫=触 木+土=杜猜字谜识字:一羊长得丑羞 竹当货币来支付符分类呈现,通过理解词义来加深对生字新词的识记。A.(课件出示词语:棉袄、嫩芽、音符、杜鹃)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组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识记生字“袄、嫩、符、杜、鹃”。袄 (课件出示棉袄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各种棉袄,强调衣字旁的字与衣服有关。嫩、符 (课件出示多种植物嫩芽图)让学生猜一猜、辨一辨,增加其感性认识;(课件出示各种音符图)让学生认一认,如果学生较陌生,可稍加讲解,然后把嫩芽图和音符图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点点嫩芽”和“音符”有什么相似之处?再回到课文中,读一读“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
5、吧”这句话。杜、鹃 (课件出示杜鹃花、杜鹃鸟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识记字形。B.(课件出示词语:探索、触到、遮遮掩掩、寻找)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组动词,识记“探、触、遮、掩、寻”。探 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早春的小草,做“慢慢探出”的动作,体会“探”中所内含的新奇感。触 引导学生用手指轻轻地触一触自己或同桌的脸颊,感受“触”的轻、快。遮、掩、寻 同桌合作做“遮、掩、寻找东西”的动作,识记字形。3.回归课文,在朗读中强化识字。(1)出示句子,检查自学生字的情况。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树木
6、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2)指名分别读句子,检查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3)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三、明确要点,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齐读,并口头组词。2.(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解书写要点。注意“冫”和“氵”的区别。“中”字第一笔竖在竖中线左边,最后一笔长竖在竖中线右边。上小下大。为了使上下对称平衡,结构紧凑,
7、“寸”的横要稍微写长一点儿。左右相平。注意“女”字做偏旁时字形的变化。女字旁的提收笔在横中线上;“良”的最后一笔在书写时要收敛点,不宜太舒展,捺写舒展,捺脚高。“口”字靠上,“土”中的两横注意排列均匀,最后一横延伸至“口”的下部。“木”字做偏旁时,捺要变成点;“卯”起笔要略低于“木”字,第三笔是撇,末笔竖收笔低。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艹”横长盖下,第七笔的笔画名称是“横折折折钩”,末两笔大体平行。左窄右宽。“兆”字先写撇再写点、提,竖弯钩的弯稍短,撇止于横中线上,点在横中线稍下。上半部分舒展,包住下边。“木”的竖稍微写短一点儿,写在竖中线上;“口”整体偏左。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8、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集体评论后学生再练写,同桌互评。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扫清了字词障碍,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快去试一试吧。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速度慢一点,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指8名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听完后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3.小组合作学习,释疑解惑。(1)课文的题目是“找春天”,课文中的孩子找到春天了吗?他们都找到了些什么?课文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春天?(2)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做好记录。(3)由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及时予以鼓励、表扬。4.教师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我们”看到了春天
9、的什么?“我们”听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闻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触到了春天的什么?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教师小结本课时所学知识,还可以通过师生互说共同复习所学知识。2.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大自然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把自己的发现拍成照片或用笔记录下来。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2.能说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指导读好课文的语气和重音;能说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巩固。(1)玩“找春天”游戏:教师将写有14个会认生字的花形卡片打乱顺序后放在一边;再将写有14个会认字拼音的叶形卡片
10、打乱顺序后放在一边。教师说出一个音节,让学生上台找出对应的拼音、汉字,并准确读三遍。(2)指名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朗读,其余学生写出相应词语,组内互评互纠,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冲出 冲动 寻找 姑娘 姑妈 吐丝 柳枝 坦荡 桃花 杏花 桃红柳绿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师:几个孩子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双手触摸,终于找到了春天,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吧。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学习第1、2自然段,体会孩子们的心情。(1)自由读第1、2自然段,思考:“我们”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寻找春天的?(急切。)你是从哪些词语、句子中体会到的?(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脱掉、冲出、奔向。)“春
11、天来了!”这个句子为什么要说两遍?(连用两个感叹句,以欢呼起笔,突出了春天到来时孩子们喜悦的心情。)(2)朗读交流。谁来读这两个自然段?(指两名同学读)学生交流,说一说:他们俩谁读得好?为什么?教师指导:第1自然段用连续两个“春天来了!”表达了孩子们无比激动、喜悦之情,朗读时语速稍快,声音响亮,读出孩子们兴奋的心情;第2自然段,抓住“脱掉、冲出、奔向”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我们几个孩子”去寻找春天时那份无比急切、激动、兴奋的心情,朗读时语速较快,重读这几个词语。2.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早春的特点。(1)自由读,想一想:你喜欢这段话吗?为什么?(2)学生交流汇报。这段话写得真有趣,把春天比作害羞
12、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A.指名做一做“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动作。B.联系生活中害羞的小姑娘的情状,指名说说春天为什么像“害羞的小姑娘”。(因为春天刚刚开始,一切呈现的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景象。)“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两个叠词用得好,既写出了早春景物变化细微的特点,又让读者对“寻春之旅”充满了遐想。我还知道很多这样的词语,如:蹦蹦跳跳、来来往往、开开心心等。(3)指导朗读:朗读时头脑里要有“害羞的小姑娘”的画面,两个叠词读得轻而缓。“找哇,找哇”,并列反复,重音落在“找”上,语气词“哇”要读得气息深长,读出“找哇,找哇”所蕴含的耐心与期待之情。3.学习第48自然段,感悟春天的
13、美好。过渡:孩子们仔细地找哇找哇,春天这个害羞的小姑娘到底藏在哪里呢?(1)学生自由朗读第47自然段,想一想:孩子们在哪里找到了春天?春天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自由交流。读读这4个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等词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画面。启发深入思考:A.为什么说探出头来的小草是春天的眉毛?(将草芽和眉毛的图片放到一起,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短而细小。)B.早开的野花是什么样子的?(抓住“一朵两朵”体会早开的野花十分稀少,很难发现;再引导学生想象野花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样子,理解野花的明媚。)C.树木吐出的点点嫩
14、芽又是什么样子的?(将树木逢春初吐的芽苞图与音符图做比较,体会树木吐出的一个个嫩芽就像一个个音符。)D.“解冻的小溪”是什么样子的?(视频播放冰冻的小溪解冻,溪水欢快流淌的片段,再播放婉转、悠扬的琴声的音频,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溪水活泼而不张扬的特点。)学生齐读第47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早春的画面。朗读指导:第47自然段,四段4个疑问句,均读出疑问的语气,突显出孩子们找到春天后又惊奇又喜悦的心情。根据这组句式的特点,重音分别落在“眉毛、眼睛、音符、琴声”4个词语上。怎么朗读好重音呢?用温柔绵长的声音把“眉毛”轻读、轻吐出来,“眉”的读音拖长,“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表现出小草青青浅浅、稀稀疏疏
15、的样子,给人以美好、亲切的感受。早春的野花十分稀少,藏在草丛里很难发现。为了表达发现之后的喜悦之情,可以把“眼”的读音拖长,“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用“音符”形容嫩芽,说明嫩芽初发,比较小。读这个词时,“符”的读音可拉长,尾音上扬。读“琴声”时,“声”的读音拉长,尾音上扬,表现小溪的欢快。小结:“我们”找哇,找哇,找到了春天的“小草、野花、嫩芽、小溪”,还通过想象画面,把这些景物想象成春天的“眉毛、眼睛、音符、琴声”,多么美妙啊!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口语训练。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或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合作朗
16、读,男生读前半句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女生读后面想象的句子。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过渡:春天除了藏在小草、野花、嫩芽、小溪里,还会藏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还会找到更多春天的足迹吗?(3)教师引导朗读第8自然段。学生自由读,同桌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到了什么?重点探讨。A.“看、听、闻、触”这几个动词有何作用?(这几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我们”是如何找到春天的,同时也说明春天是有色彩、有声音、有形体的,生动、形象。)B.“荡、摇、叫、笑”表现了什么?(春天的活泼可爱和充满生机。)C.句末的省略号有何作用?(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告诉大家春天已经到来
17、,就在我们身边,呼吁人们快去寻找春天,同时也与课题相呼应。)朗读指导:通过重读“看到、听到、闻到、触到”,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孩子们急于分享、想大声告诉全世界的心情。内容拓展:由这几句话,老师想到了一些诗句,一起读一读吧。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红水暖鸭先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天只在这些地方吗?试着用“她在”的句式说一说。示例:春天来了!她在田野里长,在小树上摇,在菜地里笑,在小燕子嘴里叫4.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课外实践,作业设计1.以“我眼中的春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
18、践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从下列任务中任选其一,然后组成小组开展活动。读春天:朗读、积累有关春天的诗文。说春天:结合生活实际,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画春天:把看到、想到的春天画出来。演春天:唱一唱春天的歌曲,演一演发生在春天的故事。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寻找春天,感悟美好(教学重点)师:春姑娘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能发现春姑娘的踪迹。当我们发现她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会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哪儿找到了春姑娘。(生读)小朋友已经知道春姑娘藏在哪儿了吗?生1:小草从地下
19、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生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生3: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就像是春天的音符。生4: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生5:春姑娘还藏在柳枝、风筝、喜鹊、杜鹃、桃花、杏花里。师:(适时给予恰当的肯定和引导,并板书:小草、野花、嫩芽、小溪、柳枝、风筝、喜鹊、杜鹃、桃花、杏花)春姑娘已经被同学们找到了,她很高兴能和同学们见面,所以她带来了一首歌送给同学们。(播放歌曲找春天)让我们一起用美美的声音读课文第48自然段,谢谢春姑娘给我们带来的美妙的歌儿。生:(激昂地)好。(富含感情地朗读)师:“我们”已经找到了美丽的春姑娘,“我们”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触到了春姑娘
20、的什么?生1:“我们”看到小草已经发芽了、花儿开了、柳枝绿了、溪水解冻了、鸟儿们飞回来了。生2:“我们”还看到桃花、杏花开了。小朋友们在春天里放起了风筝,他们可开心啦!师:你们的眼睛可真锐利!生3:“我们”听到了鸟儿们清脆的叫声,还有溪水叮叮咚咚的流淌声,它们好像在合唱呢!生4:“我们”闻到了花儿、草儿、树儿散发出来的春天的香味儿,“我们”甚至还闻到了鸟味儿。生5:“我们”触到了春天的柳枝、溪水、花草,还有春天蒙蒙的细雨、柔柔的微风。师:你们说得棒极了!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吧!赏析:这是个典型的“找春天”的教学活动,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紧扣“找”字,设计精练合理的引导和精彩的鼓励话
21、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能很明显地发挥出来。学生动脑、动口又动情,开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如看、听、闻、触,运用自身的情感体验,入情入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可爱。教学中,教师创新地让学生质疑、解疑、释疑,体现了教学的重点,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此片段教学,教师能娴熟地贯彻课改精神,使学生、教材、老师三者之间发生共鸣,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教学之初,我以歌曲导入,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又将“春天”这一主题自然引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2.以读促思,以读悟情。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22、,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最好的方法,也是融理解和表达为一体的综合活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多形式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领悟作者所表达出的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3.演示表演,快乐心境。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我引导学生通过表演动作、演示课文来理解“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意思;通过出示眉毛和草芽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其共同特点。这样寓教于乐的活动,既调节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春天的美丽,体验投身大自然怀抱中的情趣。2.会认本课生字,会写生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
23、发现。重点难点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从而体验发现的快乐。教学课时两课时。1.通过学习课文,引领学生在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的美好。2.在朗读中认识本课生字,指导书写“荡”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字及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一古诗导入,情景再现1.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学生朗读。2.你能说说早春气候的特点吗?(生1:天气暖和了,小溪的冰融化了,小草变绿了。生2:各种各样的小花陆续开放了。学生丙:冬眠的小动物渐渐地苏醒了)3.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真好。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
24、轻,若隐若现。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能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惊喜,一定会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板书课文题目:找春天)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1)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2)标出自然段。(8个)2.小组合作认识生字:由组长带领,组员提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大家一起借助课本后面生字表中的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3.小组汇报:每组派一名学生汇报本小组认识生字的情况。4.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学习情况。棉袄田野寻找害羞嫩芽解冻小溪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指名读,说说这两个词语有什么特点。(前面两个字是相同的,后面两个字
25、也是相同的)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高高兴兴、来来往往、快快乐乐、上上下下)探出头:课文中说谁“探出头”?(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摇哇摇:是谁?在哪儿“摇哇摇”?(是春天,她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让我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寻找春天吧!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1.要去野外找春天了,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高兴的、急切的、激动的)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第1、2自然段。指名读,齐读。2.作者把春天比作了什么?(比作了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这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不想让人们发现她。可是,细心的小朋友还是找
26、到了她。这些小朋友都在哪儿找到了她?从书中找到有关的句子画出来,并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读到一处,老师出示一处的画面。(可用课件或图片)小结:多美的画面啊!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跟着动听的音乐读出来吧!(播放轻音乐,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朗读第37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汇报读,最好能背诵下来。过渡:孩子们找到了春天,他们多高兴啊!他们想告诉所有人。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3.齐读第8自然段。(1)填空。春天来了!我们 了她,我们了她,我们了她,我们了她。她在上荡秋千,在上摇哇摇;她在、嘴里叫,在、枝头笑 (2)练习背诵。四指导书写生字:荡1.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2.
27、同桌交流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3.看老师示范。4.学生练习写两遍。五配乐读全文六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七课堂小结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只要你细心地去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是那么的美好。1.开始上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一个春天的场景,让学生欣赏春天各种美丽的画面,体会春光的美好,再用优美欢快的歌曲帮助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把音乐美与图画美融于一体,让学生在美景中赏读课文。2.读课文,第1自然段抓住两个叹号,第2自然段抓住“脱”“冲”“奔”“找”这几个动词,读出孩子们到外面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课文第37自然段要读得亲切活泼。可抓住文中的几个比喻句引导学生读出春天的生机勃勃。3.从短语入手,借助“早开的野花”“点点嫩芽”“解冻的小溪”等短语引导学生探究“野花早开”“嫩芽吐出”“小溪解冻”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理学岗位设置
- 法医临床检验规范
- 电商退换货快递服务协议
- 钟表店翻新拆旧协议
-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管理中的创新方案
- 家政安保居间服务协议
- 股东向公司借款合同范本
- 2024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钢材采购合同协议
- 国际学生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电子版
- 《艺术学概论考研》课件艺术本体论-表现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考试要点
- MTI学位论文写作要求课件(PPT 70页)
- 行业标准:TSG T7007-2016 电梯型式试验规则
- 生产计划与物料管理PMC
-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含2022年修订和新增部分)
- ADAScog(老年痴呆量表—认知)
- 药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
- ZN73A(X)永磁式户内中压真空断路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