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课《夏》教学设计及反思苏教版_第1页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课《夏》教学设计及反思苏教版_第2页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课《夏》教学设计及反思苏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31教学目标:1.学习写景散文抓住景物特点写出独特感受的方法。2.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感悟夏的美,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流程:一、导入 :说说你对夏天的感受。幻灯出示名人写夏天的语句:“毒恶的灰沙阵” ,“烫着行人的脸” ,“干燥炎热的风” ,“凶恶的嘶叫着” ,“人像快干死 的鱼”,“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的作品)同学们,人们总喜欢赞美生机勃勃的春天,硕果累累的秋天, 白雪皑皑的冬天;而对夏 天,却因其燥热难耐而少有描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梁衡的夏 ,去感受夏的魅力。二、夏之初感:1.多媒体播放画面,学生齐读课文。2.说一说作者描写了夏天的哪些景物、

2、哪些场景。(完成简笔画板书)3.这些景物和场景赋予夏天怎样的旋律呢?紧张、热烈、急促 (板书)三. 夏之再感:我们虽然没有到过作者的家乡, 但是从作者的文字中能感觉到夏天的阵阵热浪, 闻到熟 透的麦香,甚至还听到夏天热烈的旋律。福楼拜曾经说过: “不论描写什么事物,唯有一个 动词可以使它生动。 我们必须不断地苦心思索, 非找到这个词不可, 而绝不能为了逃避困难, 用差不多的词句敷衍了事。 ”1.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仔细阅读, 说说本文让你感受很深的一个或几个动词, 去 感受夏天的旋律。(师生互动交流)2.同学们分析得都很好,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 活、劳

3、作的情状。 夏天因为这些动词而显得动感十足。 作者只是在描写这些景象吗?他还有 什么内心的感觉、体验要表达呢?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作者表达感受和体验的句子。如:夏天到了。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2 / 31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讨论分析后明确: 表达对夏天的喜爱和珍惜, 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 充满对火热激情生 活的向往。其实,吃苦也是一种习惯,投入和享受“苦”也是一种幸福。四. 夏之续感:如果用梁衡对夏天的感受去读下面几首诗,那么哪一首会是他喜欢的呢?说说你的理由。山亭夏日唐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情调

4、清和的夏日,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苦行唐 王维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对夏天的厌恶之情)夏日田园杂兴(其一)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白天锄地,夜晚搓麻线,农家男女都帮着父母做事, 干家务, 让父母休息。 小孩子哪里懂得 种田织布之事, 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 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 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 五、夏之回感:梁衡不仅用一系列动词表达自己对夏天的感受, 还用一些充满诗意的文字表达自己独特 的见解,让我们回头再来感受一下。如: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

5、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请你仿照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象,写一写“夏之色”或“冬之色” 夏之色为,如,如, 。(夏之色为浓的黄,如麦浪,如高粱,预示收获后还有希望。 )六. 夏之终感:3 / 31同学们,其实夏天不仅是一个季节,更是一种精神。夏天的热烈、紧张、急促的旋律一 定会给同学们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其实一年四季各有魅力,哪一个季节是你最喜爱的 呢?我想说: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 ”教学反思:夏这篇课文原名是夏感 ,编入教材时去掉了“感”字。这篇课文其实就是梁 衡对夏天的感受。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我就用“感”为线索,引导学生初感、再 感、续感、回感、终感。在教学过程中,初感夏之画面时用时稍微多了一些,在简笔画描 绘夏天的景物时多用了一点时间,这是本节课的亮点也是失误点。在再感文中的动词时, 用福楼拜的名言“一词说”作为理论依据,增加课堂的语文味,也为学生分析动词做 好铺垫。学生在分析动词的过程中,能够依据教师的示例,或准确、或不完全准确、或错 误地说出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