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高中历史人教生考点习题演练考点55斯大林模式【试题】Word含答案_第1页
《高频考点》高中历史人教生考点习题演练考点55斯大林模式【试题】Word含答案_第2页
《高频考点》高中历史人教生考点习题演练考点55斯大林模式【试题】Word含答案_第3页
《高频考点》高中历史人教生考点习题演练考点55斯大林模式【试题】Word含答案_第4页
《高频考点》高中历史人教生考点习题演练考点55斯大林模式【试题】Word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 55 斯大林模式【试题】:-、基础训练:1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 马歇尔计划的出台B. 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C.冷战格局的形成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2丘吉尔曾说过: “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主要是因为()A. 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B. 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

2、弊端D. 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B .完全排斥市场调节C.优先发展重工业D .导致生活物资短缺二、巩固提高: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这表明他( )A. 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B.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充满失望和忧虑C. 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D.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

3、义的必然性2.“他们是竭泽而渔”(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毛泽东曾经这样谈论苏联斯大林时期经济建设的教训。此处毛泽东所说的“渔”指的是( )A.工业生产B ,农业生产C .人民生活D .环境保护3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C.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4 .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

4、是()A.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B .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D .苏联为发展工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5 . 1929年,苏联用短短10个月的时间建成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参加建设的有苏联人、美国人和德国人,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有730名。材料说明苏联的工业化建设(A.继承发展了新经济政策B.得到了欧美国家大力支持C.引进了欧美技术和人才D.开创了新型工业化道路【课后练习】、历届局考:1. (2013 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 33)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1940年增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 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

5、物小麦总收获量比加了 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一一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2. (2013 全国新课标卷H文综35)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 .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3. (2012 福建文综卷 22)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表1年代

6、19251927 年19281932 年1933-1937 年年均粮食产量(万吨)752773607290A.地广人稀B.自然灾害频发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4. (2012 广东文综卷 2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5. (2011 江苏单科 16)在苏联,1928年1公担棵麦可分别交换 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

7、糖,到1952 年只能分别交换1 5 米印花布、0 9 公斤砂糖;1953 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 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6. (2009 江苏历史 17)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 .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C.合理地吸收

8、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 .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7. (2009 广东理基 68)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8. (2009 山东文综 15)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

9、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9. (2013 福建文综 38) (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摘自列宁全集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

10、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摘自斯大林选集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现快速工业化战略。( 9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 10 分)10. (2012 山东文综卷 29) (16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

11、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 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6(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6分)(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4分)二、最新模拟:1. (2013 北京丰台高三期末29)斯大林时期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与新经济政策不同点是()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A.B .2.

12、(2013 广东湛江一模 20)1932到荒。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工业化运动的开展C.农业全盘集体化3. (2013 广东佛山一模B D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工农联盟政权C.D .1933年,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发生严重的大饥.一五计划的实施.大清洗运动20)当苏联政府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苏联工人的话实质上反映()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着弊端B .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C.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优越性D .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4. (2013 广东茂名一模 22)根据苏联报纸所做

13、的估计,苏联妇女平均每天花二小时排队购物,全国合计一年浪费掉一百亿小时在排队上,相当于一千五百万人一年工作五十周,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的时间。此项统计反映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效率低下,人力的浪费严重苏联妇女喜欢借购物时机联谊交友苏联物质匮乏,供需失衡苏联物价上涨过快,出现抢购风潮A. B .C.D .5. (2013 山东淄博一模 16)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到50%£右;1932年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大萧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先决条件B.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于西

14、方大国的支持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D.学习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有效途径6. (2013 贵州六校联盟第一次联考 32)某历史学家在谈及对斯大林统治的看法时曾经这样说:“斯大林统治中那些与西方格格不入的部分,根子就在俄国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历史和观念中,它们作为俄国传统的一部分被斯大林接过来了。”这其中,“那些与西方格格不入的部分”是指()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优先发展重工业,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C.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政府对经济的高度控制D .建立集体农庄,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7. (2013 江苏南京二模 18)阅读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的排名表1913

15、 年1928 年1932 年1937 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下列对表格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B.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 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世界第二C. 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D. 1928 1937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8. (2013 山东临沂一模 21)中国知识界曾掀起了一股谈论苏联和社会主义的热潮,他们认为“国家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下生产的无规划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和浪

16、费。”由此判断,苏联当时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经济体制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9. (2013 云南一模 32)有学者认为:19281929年,斯大林发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就其重要性而言可以与 1917 年的两次革命相比。这场革命( )A.推动了苏联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B .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C.奠定了苏联未来六十年的社会结构D .是新经济政策的继承与发展10. (2013 湖南株洲一模22)大国崛起认为:“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据此判定列宁与斯大林的经济政策分别是( )A.战时共产主义

17、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D.新经济政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11. (2013 广东佛山顺彳高三期末38)(26分)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工业化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二"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根本不能维持我们成为独立国家的地位”列宁在 1922 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33 年 8 月 14 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到

18、:“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请回答: 20 世纪 30 年代, 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 “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2 分) 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西方相比主要独特之处有哪些?( 4 分) 这些特点对苏联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6 分)12. (2013 广东韶关一模 39)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

19、新经济政策时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 他的阶级动机越来越弱,他要求不要“摧毁”资本主义,而是要“活跃”资本主义。 1923 年初的列宁的阶级动机几乎完全消失,国内和平的动机更加清晰。尤布尔金独立报三个列宁 (1999年1月20 21日)材料二美国学者库珀雷默在谈到中国特色时,表述为“淡色”。他指出,在汉语中,“淡”将“水”与“火”两种不相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使对立的东西成为一种和谐。1)体现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经典文献是什么?材料一中前“两个列宁”分别指的是?(6分)2)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思想转变的背景。( 6 分)3)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和美国

20、是分别通过什么途径来“摧毁”和“活跃”资本主义的?( 4分)考点 55 斯大林模式【答案】:1.B 2.D 3.B1.C 2.A 3.B 4.D 5.C:1.D 2.B 3.C 4.C 5.D 6.D 7.B 8.D9. 【答案】 ( 1 )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 国防薄弱;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 2)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10. 【答案】 ( 1 )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 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 国家工业复兴法, 限制资本家自主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