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一中2013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_第1页
云南玉溪一中2013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_第2页
云南玉溪一中2013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_第3页
云南玉溪一中2013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_第4页
云南玉溪一中2013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用卷)玉溪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命题人:卢丽宁 石海涛 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大凡上了年纪或稍有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一本名著、一部电影、一台话剧、一首歌曲,当年在民众中产生巨大影响,虽历经久远年代,但至今仍百读、百看不厌,传唱不衰者,可称之为“经典”。“经典”作品的产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更是一代人的骄傲,正因如此,中国人谁没读过四大名著?在读书人乃至普通人家的书橱里,又怎么能少了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倘若少了其中的一部,似乎就缺失了家庭的文化气息,不像真正的读书人家。而任何一部“经典”作品的诞生,作

2、者都耗尽毕生心血,经不断推敲,反复修改,数易其稿,精益求精而成,有的甚至一生磨一书,一生磨一戏,一生磨一歌,创作者为此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不知从何时起,影视圈掀起了“经典”热,刮起了改编风。其热情之高,速度之快,集数之多,声势之大,令人瞠目结舌,惊讶不已。只要触目众多媒体便可得知,今天有位大手笔改编了某某名著,明天又一大导演改编了某某电影。其实,充其量是把不足两小时的电影拉长为电视连续剧,其中,不乏添枝加叶,胡编乱造,张冠李戴,偏离原著。何以如此?说穿了,就是金钱驱动,利益所致,改编越长越来钱,导演名声响天下,演员身价百倍升。至于尊重“经典”原创、注重史料真实、慎重改变情节等等,似乎大可不必

3、在意。反正诸多“经典”作者早已作古,死人不会与活人打官司,何必较真呢!这就给胡编乱造者吃了颗定心丸。其实,恰恰相反。比如,一些关于革命史的文艺作品,广大读者和观众知悉历史,当年参加南征北战的老战士尚健在,这么一来,新编经典越多,笑话越多,弄得那些穿帮的大编导们狼狈不堪,不知如何应对。这些年,连续新编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山间铃响马帮来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反响平平,就是例证。“经典”作品的改编成功,绝非一日之功,没有渊博的知识、缺少表演手法和创新能力是很难赢得一片掌声和满堂喝彩的。 也不知缘起何日,各地又冒出了文化“啃老”的怪现象。只要读读新闻就不难看到,这些年名人故里纷争四起,从黄帝故里、姜尚故里、老

4、子、庄子故里之争到曹操、华佗故里之争。从赵云故里、诸葛亮耕地之争,发展到五省七地争二乔、三省四地争曹雪芹,甚至跨国界的两国四地争李白故里。于是,有些地方,言必古人,艺必古典,以此炫耀当地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对此现象,人们称之为文化“啃老族”。文化“啃老”,表面上看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古代名人的尊重,其实并不尽然。在“复古热”的背后暗藏着不便言明的诸多动机,厚古薄今,对当今文化不自信者有之;盲目开发、受利益驱动者有之;热衷做表面文章,一味追求政绩者有之;仿佛一旦争到了名人故里,便有了猎取经济利益的敲门砖,身价倍增,门票大涨,不尽财源滚滚而来。其实,错矣。对于名人故里、古人坟墓,理应重温

5、历史、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发扬光大,以名人、古人的聪明智慧教育后人开拓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无愧于我们伟大变革的时代,这才是当务之急。依我看来,“经典”新编,切莫急功近利,一哄而起;文化“啃老”,切忌躁动,蜂拥而至。只有慎之又慎,不为金钱所动,才能使“经典”神韵无穷,历史遗存光彩夺目,闪烁着文明和智慧光芒的“文化”世代流传,令人景而仰之。(节选自人民日报)1从原文看,下面对“经典”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名著电影还是话剧歌曲,只要当年在民众中产生巨大影响,历经久远年代,仍百读、百看不厌,传唱不衰者,都可称之为“经典”。B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四大名著的产生,

6、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更是一代人的骄傲,所以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经典”作品。C在读书人乃至普通人家的书橱里如果少了四大名著甚至少了其中的一部,就缺失了家庭的文化气息,就不像真正的读书人家。D“经典”作品的诞生,需要不断推敲,反复修改,数易其稿,精益求精而成,甚至创作者为此耗尽毕生心血,因而“经典”作品才能神韵无穷,令人景而仰之。【答案】C【解析】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似乎就缺失了家庭的文化气息”。2下列的说法,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只要触目众多媒体便可得知,影视圈掀起了“经典”热,刮起了改编风。其实都是添枝加叶,胡编乱造,张冠李戴,偏离原著。B影视圈掀起的“经典”热,刮起了改编风。热情高

7、,速度快,声势大,却不去尊重“经典”原创、注重史料真实、慎重改变情节,究其原因,诸多“经典”作者早已作古。C“经典”作品的改编成功,绝非一日之功,没有渊博的知识、缺少表演手法和创新能力是很难赢得一片掌声和满堂喝彩的。D文化“啃老”,虽然体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古代名人的尊重,但是在“复古热”的背后暗藏着不便言明的诸多动机,这些都无益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答案】C【解析】A“都是”错。原文是“其中,不乏添枝加叶”。B只是“给胡编乱造者吃了颗定心丸”,并非唯一原因。D只是“表面上”体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实际上不是。3下列理解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没有渊博的知识、缺少表

8、演手法和创新能力是很难将“经典”作品改编成功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山间铃响马帮来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改编,反响平平,恰恰说明了这一点。B近年来名人故里纷争四起,出现了五省七地争二乔、三省四地争曹雪芹,甚至跨国界的两国四地争李白故里。这些地方,言必古人,艺必古典,以此炫耀当地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其真正的动机却并非如此。C重视传统文化,尊重古代名人,需要重温历史、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发扬光大,以名人、古人的聪明智慧教育后人开拓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这样才能无愧于我们伟大变革的时代。D大凡上了年纪或稍有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急功近利,一哄而起的“经典”新编,浮躁短视,蜂拥而上的文化“啃老”,

9、都不能使“经典”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更不能使文明和智慧光芒的“文化”世代流传,令人景仰。【答案】 D【解析】“大凡上了年纪或稍有文化知识的人”错。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

10、,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丞相封侯,世未尝有也。【参考译文】    车千秋,本来姓田,他的祖先齐国的田氏各族迁居长陵县。车千秋担任护卫汉高祖陵寝的郎官。碰上卫太子受江充谗害而败亡,过了很久,车千秋上呈事关重大的紧急情况的奏书,为太子辩冤,说:“儿子不正当使用父亲的军队,按罪应判受鞭刑;皇上的儿子因过失而误杀了人,该判什么罪呢?我曾经在梦中看见一位白发老人,告诉我该怎样定罪。”这时,武帝已经清楚地知道太子发兵是出于惶恐,并没有反叛的意图,看了车千秋的上书,就深有感触而醒悟过来,于是召见了车千秋。对他说:“父子之间的事情,别人是很难说话的,只有您明白其实不是

11、这样。这是高庙的神灵让您来开导我,您就应当成为我的辅佐。”立即下令封车千秋为大鸿胪。过了几个月,就接替刘屈氂担任了丞相,封为富民侯。车千秋没有别的才能经术学问,也没有什么功绩和资历,只不过凭一句话使武帝醒悟到太子死得冤枉,旬月之间就做丞相封侯,世上未曾有过。千秋为人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初,千秋始视事,见上连年治太子狱,诛罚尤多,群下恐惧,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乃与御史、中二千石共上寿颂德美,劝上施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为天下自虞乐。上报曰:“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虽然,巫蛊始发,诏

12、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以及敬声之畴、李禹之属谋人匈奴,有司无所发,令丞相亲掘兰台蛊验,所明知也。至今余巫颇脱不止,阴贼侵身,远近为蛊,朕愧之甚,何寿之有?敬不举君之觞!谨谢丞相、二千石各就馆。书曰: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有复言。”【参考译文】车千秋为人敦厚,富有智谋,在丞相的位子很称职,超过他前后的几位。当初,车千秋刚开始主持丞相工作,看到武帝连年追究太子冤死一案,被杀和受罚的人非常多,群臣百姓都提心吊胆,车千秋想使皇上宽心,安慰广大吏民。于是就和御史、中二千石一起给武帝祝寿,赞颂皇上的美德,劝皇上广施恩惠,减缓刑罚,欣赏

13、音乐,怡养精神,为了天下人民而自寻欢乐。武帝答复说:“我不施恩德,开始于左丞相刘屈氂和贰师将军李广利暗中谋逆作乱,后来巫蛊之祸殃及士大夫。我已经好几个月一天只吃一顿饭了,还听什么音乐呢?经常在心里为那些死去的士大夫哀痛,已经过去的事情,也不再追究了。虽然这样,巫蛊之祸刚发生时,诏令丞相、御史督责郡守寻找收捕,廷尉审理,但也没听到九卿、廷尉查问出来什么。从前,江充先审讯甘泉宫的人,又转到未央宫皇后住的椒房殿,以及后来公孙敬声之辈、李禹之流阴谋勾引匈奴,有关官员也没有发现什么罪证,让丞相亲自挖掘兰台查验巫蛊,清楚地知道有巫蛊存在。直到现在还有巫师施行巫蛊妖术不止,邪贼侵身,远近都有巫师暗施巫蛊,我

14、感到很惭愧,还有什么值得祝贺的呢?敬谢你们的好意,我不端你们献的祝寿酒!请告知丞相、二千石官各回各的官舍。尚书上说:不要偏执,不要袒护,圣王之道,坦荡无阻。不要因为这件事再上奏了。”后岁余,武帝疾,立皇子钩弋夫人男为太子,拜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及丞相千秋,并受遗诏,辅道少主。武帝崩,昭帝初即位,未任听政,政事一决大将军光。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每公卿朝会,光谓千秋曰:“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千秋曰:“唯将军留意,即天下幸甚。”终不肯有所言。光以此重之。每有吉祥嘉应,数褒赏丞相。讫昭帝世,国家少事,百姓稍益充实。千秋为相十

15、二年,薨,谥曰定侯。(节选自汉书车千秋传,有删改)【参考译文】一年多以后,武帝病重,立钩弋夫人生的皇子为太子,命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丞相车千秋,一起接受遗诏,辅助教导幼主。汉武帝驾崩。昭帝刚即位时,不能处理政事,朝政全部由大将军霍光决断。车千秋位居丞相,忠谨敦厚而有德。每逢公卿大臣朝会,霍光就对车千秋说:“当初和您一起接受先帝遗诏,现在我处理内政,您处理外事,应该有什么来教导、督促我,使我不要辜负了天下人民(的重托)。”车千秋说:“请将军多留心,就是天下极大的幸事了。”始终不肯对霍光专权发表异议。霍光因此很敬重车千秋。每次遇上吉祥嘉应出现,都褒奖赏赐丞相车千秋。直到昭帝

16、去世,国家少事,百姓逐渐富裕充实。车千秋做了十二年丞相,死后,谥号称为定侯。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特以一言寤意    特:只 B. 见上连年治太子狱   狱:案件C. 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 德:恩德 D. 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                 流:殃及【答案】【解析】德:施恩德。5以下各组句子中,

17、全都直接表明车千秋“敦厚有智”的一组是(3分)( )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               公独明其不然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         劝上施恩惠,缓刑罚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           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A.   

18、B.    C.    D.【答案】A【解析】是皇上对他的称赞;都是对他的评价。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车千秋为人敦厚,敢于直言。他在担任护卫汉高祖陵寝郎官期间,恰遇卫太子受江充谗害而败亡,事情过了很久,仍没有放弃上呈奏书为太子申诉冤情。B.车千秋“特以一言寤意”而取相封侯。皇上看了车千秋的上书,认为是高庙的神灵让他来开导自己,于是立即封车千秋为大鸿胪,不久又任命他为丞相。C.车千秋处事智谋,居位尽责。看到武帝对太子一案无法释怀,就借祝寿机会宽解皇上;还经常赞颂皇上的美德,劝皇上广施恩惠,减

19、缓刑罚,怡养精神。D.车千秋位居丞相,顾全大局。武帝驾崩,他与霍光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幼主,朝政全部由大将军霍光决断,他对此始终没有发表异议,因此很受霍光敬重。【答案】【解析】不是经常宽解皇上,他是和别人一起给武帝祝寿的。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5分) 【答案】我已经好几个月一天只吃一顿饭了,还听什么音乐呢?经常在心里为那些(死去的)士大夫哀痛,已经过去的事情,也不再追究了。(“食”“痛”“咎”各1分;句意2分,其中宾语前置1分)(2)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

20、5分)【答案】当初和您一起接受先帝遗诏,现在我处理内政,您处理外事,应该有什么来教导、督促我,使我不要辜负了天下人民(的重托)。(“始”“有以”“负”各1分,句意2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寄砀山主簿朱九龄王禹偁忽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 利市襕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笺。 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鞯。 今日折腰尘土里,共君追想好凄然。(注) (1)诗人与朱九龄是的同榜进士,交谊甚笃。砀山(今属安徽)主簿是朱九龄进士及第后初授的官职,而诗人初授成武(今属山东)。主簿属低级事务官。(2)利市:犹“吉利”。襴(lán)衫:唐宋举子的服饰。当时人们

21、认为能获得新进士换下的襴衫是一件吉利的事。紵(zhù):麻布衣服。鞯(jin)垫马背的东西。8.试述颈联两句诗的含义,并分析其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答案:颈联具体描述了他们当日游宴于歌楼舞馆,驰马于花街柳巷的欢乐生活。(1分)9.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赏析)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属山东)人。世代务农。983年(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翰林学士、知制浩。遇事敢言。曾上御戎十策,陈说防御契丹之计。多次以事贬官。宋真宗时,预修太祖实录,直书史事,为宰相不满,降知黄州,作三黜赋以见志。后迁靳州,病卒。

22、文章学韩愈、柳宗元,通俗畅达。诗歌崇尚杜甫、白居易,风格接近白居易。此诗首句便表达了诗人蓦然回想起初举进士时内心的感触。以前人们常将考取进士譬作“登龙门”,诗人在这里则进一步将此譬作身入蓬莱仙境,而自己及同时及第者都成了平步登天的神仙。次句由“群仙”归结到此诗所要寄赠的朱九龄身上。诗人另一首送朱九龄诗说“之子有俊才,弱冠巾正鸽”,可见当时朱九龄年方二十岁左右,是与诗人同年的两百位进士中最年轻的。当时曾有这样的习俗:人们认为能获得一片新进士换下的襕衫或皇帝赐予的花是一件吉利的事,尤其当物主是一个少年及第的人物时。朱九龄很年轻,诗人时年三十,也还年轻,他们的稠衫就成了争夺的目标。颔联出句所指即比。

23、一个“抛”字充分描绘出他们脱下白纻(细麻布)襕衫任人争夺时那种得意的神态。在封建社会,“风流”又被视为才子们所专有的韵事。而所谓“风流”,则是指出入于花街柳巷。此习起于唐代,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每年新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名纸如同现代的名片,以红笺所写的名纸专用于见倡优女子。此联描写他们少年及第的光彩和风流。 颈联紧承上联对句而迸一步具体描述他们当日游宴于歌楼舞馆,驰马于花街柳巷的那种欢乐生活:歌楼上银烛高照,觥筹交错的宴会通宵达旦;骑着骏马风雨无阻地驰骋于花柳巷中,不惜让泥水溅污了马鞍下的锦垫。“停”字在这里作放置解,和唐代诗人朱庆余闺意献

24、张水部中“洞房昨夜停红烛”之“停”同义,“停银烛”,即摆着燃烧的银烛。蜡烛与锦鞯一样,在当时也是一种奢侈品,诗人以这种不吝千金的豪举来衬托他们的狂喜心情。 尾联急转直下,由当日的狂欢归结到后来的凄凉。诗人以陶渊明“拆腰”的典故喻其为微薄的俸禄俯首事人的苦恼,此情此景与春风得意相比,不啻天上地下:昔日的蓬莱神仙,已经成了匍匐于尘土之中逢迎上司的小吏。这种况味,只能用“凄然”二字来表述了。此联出句以“尘土”与首句“蓬岛”相对照(佛教称人世间为红尘”),以“追想”与首句“忽思”相呼应。对句“共君”二字牢牢扣住题目,以“凄然”二字结束前面的今昔对比以见寄赠之意。 此诗以首句“忽思”展开,次句紧承首句点

25、题,颔、颈二联都与上联的对句紧密街接,环环相扣,显得一气呵成,至尾联却以神龙摆尾之势突然一折,既与前三联在气氛上形成鲜明的对照,又与首句遥相呼应,使全诗曲折有致而又浑然一气,颇见结撰之妙。此诗是诗人较年轻时的作品,其意境情调与后来之作颇有差别,但全诗明白晓畅,情真意切,已经显示出与五代以来浮靡纤丽之作有很大不同。(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   

26、60; ;瓦缝参差,     。”(多于在庾之粟粒  多于周身之帛缕) (3)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愿 望 (澳大利亚)路易莎·巴特勒这是一个关于父爱的故事,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妇人身着一件已经有20年历史的粉红色花裙子,沿着河堤向他走过去。她那灰白的卷发被一顶带面纱的礼帽遮盖住

27、了。在他的眼里,她在雨中磕磕绊绊向前行走的样子,就像一幅未干的水彩画。她走得很慢。她每走几米,就会停一下,凝视着河面。河已经被雨水吞没,水也变成棕色。接着,她将手放到右耳旁,好像是在倾听什么似的。她听到自己疯狂的喊声:“我来了!我听到你了!我来了!”妇人疯了,疯得很厉害。名叫罗兰的男人知道这一点,因为妇人是他的母亲。小时候,罗兰的父亲从战争开始后就从未回过家,钢琴上的相框里,年轻帅气的上尉总是笑着往下看。后来,战争结束,他们在火车站见到的父亲,已那样疲倦、老态龙钟,而且郁郁寡欢。罗兰在这个郁郁寡欢的男人脸上轻轻吻了一下,但他的弟弟亨利很害羞地跑开了,把头埋在他母亲的裙褶中。“给他一点时间吧,查

28、理斯。”母亲对父亲说,“他只有3岁,他还不认识你。”几个月过去了。母亲似乎又成了一位年轻姑娘,经常哈哈大笑,在房子里走动时总是唱着那首灯又亮时。父亲的体重逐渐增加,脸上的阴影也开始消失。除了亨利,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了变化。只有亨利,仍然拒绝靠近陌生的父亲。父亲常常被噩梦困扰,无法入睡。在那次野餐的前一个晚上,罗兰躺在床上,听着父母在厨房里聊天。“亲爱的,给他点时间,他迟早会接受你的。”“我以为他现在不会再怕我了呢。”“这需要时间,你看罗兰是怎样慢慢才爱你的,事情都是这样的”“是的,他跟我说他现在不是最后一个被接走的了,可怜的小家伙。”“男孩是需要父亲的。”“其他所有的男孩子都需要,好像亨利除外

29、。我希望,就那么一次,我能把小亨利抱在我怀里,而且我抱他的时候他会高兴”罗兰一定是打了个瞌睡。他再次醒来时,他父亲正在说着战争方面的事情。“我们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像苍蝇一样死去”罗兰听到他父亲哭起来,他只能猜测父亲的痛苦。“我没有对你讲过这件事,但是,曾经有一次,那是在投降前不久,我可以放弃然后去死。我已经被痢疾折磨了一个多星期,腿已经多处腐烂,烂的部位大到可以将两个拳头都放进去。当时,死是那么容易。”罗兰没有听清楚母亲的回答。他紧紧咬住手指,硬是把眼泪忍回去,听父亲继续说下去。“但是我没有死。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我一直想着你和我的两个儿子。我看到我将你们三个全都拥抱在怀里,我的胸膛充满了温暖。

30、这种温暖以一种神奇的方式给了我每天早上睁开眼睛的能量。我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我能够把小亨利抱在怀里,而且他很开心地让我抱。”第二天早上,罗兰的父亲划船带一家人去霍米尼海湾野餐。那是一段很完美的时间,他父母手牵着手,一家人一起唱起男孩丹尼和玛吉之歌等歌曲。母亲高昂的声音领着他们的调子。他们一家人爬到一个小峭壁上,在上面相互追逐,然后在枯草地上打滚。“过来孩子们,我们得去踏浪。”他父亲叫道。两点钟的时候,他们回到了船上,划船回家。罗兰根本不知道那场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亨利刚站起来,就倒向船外掉了下去,他父亲立即跳入水中,他浮出水面一会儿,大声叫妻子把船锚抛下来,那是罗兰最后一次见到他。当地的渔民找到

31、了这两具尸体。他们说,他们找到上尉的时候,他怀里还抱着那个小孩。罗兰的父亲抱着那个孩子往水面上游的时候,被船锚击中,失去了知觉。那个可怕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6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分)()()A作品开头点明了小说表现的“父爱”主题,营造了一种悲悯的氛围,同时也与小说结尾相互呼应,结构严谨。B小说写到“父亲常常被恶梦困扰,无法入睡”,是因为三岁的儿子亨利拒绝接近他,更不让他抱,拒绝接受他的爱。C父亲之所以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能够忍受伤痛和疾病的折磨,顽强的活下来,是因为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愿望,就是回家拥抱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儿子。D罗

32、兰是小说的主人公,因为小说大部分篇幅都是写他的所见所闻,增添了小说的真实性和表现力。E既然知道掉入水中的溺水事故是不可避免要发生的,他们一家人根本就不应去霍米尼海湾野餐,而应待在家里过他们应过的平静的生活。 (2)简述小说在叙述顺序上有何特色,以及进行这些处理的作用。(6分)(3)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刻画这一人物时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4)世易时移,在21世纪的今天,战争的硝烟仍然在地球不少地方弥散,成为人们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请联系小说内容并结合社会现实,谈谈自己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33、)题。(25分)一个永恒的教书匠季羡林晚近,季羡林先生的头衔,除了教育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通常还有一项“国学大师”。为此,有人在报上陈辞,认为“季羡林的专业是佛学和梵文研究,算不上国学大师”。有人又撰文反驳,认为“传统国学的许多重大领域季羡林都涉及到了,绝对称得上是国学大师”。2007年5月,中央电视台拍摄季老的专题,拿我作陪衬,其间就提到了这段公案,问我怎么看。卑之无甚高论,窃以为,这事不值得争辩,在东西融会、环球一村的21世纪的今天,国学大师也者,既不应是一味钻故纸堆的冬烘先生,也无所谓荣辱褒贬。要我说,季羡林就是季羡林,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他的平凡,即如他所说

34、,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写家;他的大有人格魅力,就在于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这后八个字,是我自己加的,季先生生前若听到,一定不赞成。记得有一年,胡光利、梁志刚两位学兄出版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录,在前言中写上“国学大师”“国宝级学者”“北大唯一终身教授”等词,季先生阅后,坚决要求删去。季先生说:“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我生的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不过生的晚些,活的时间长些罢了。” 2006年,第19届世界诗人大会在我国山东泰安召开,会上,季羡林、高占祥、李国彝三位被评为世界桂冠诗人。这

35、又是一顶高帽。季先生在中学时,曾有“诗人”外号,说明他是喜欢诗的,是有这方面的素养的,但他一生发表之诗,据笔者所知,不会超过十首。季先生著作等身,身列作家之林,还自谦是票友。以不到十首诗的数量,荣膺世界桂冠诗人称号,他老人家肯定会感到惶恐。我没有猜错,一次见面中,季先生说了创作经过。季先生讲:“原本是泰安地区来人,说请我写一首诗,关于泰山的。我自幼景仰泰山,至今初衷不改,兴致一上,就动笔了。7月29日(2005年),温总理来,来得特早,我桌上摊着稿纸,没有收拾。总理问我最近在写什么,我说在写关于泰山的诗,并且念了开头几句。以后新华社就作了报道。再以后,你们都知道了的,我季某人忽然就成了桂冠诗人

36、。”说到这儿,季先生转为“难得糊涂”,他说:“桂冠诗人不是随便戴的哦,他们这么做,只能使我脸红。” 笔者觉得,仅就94岁的老人,依然拥有这般创作活力,泰山颂就值得一读;在这一点上,季先生完全用不着脸红。季先生写完搁下,但一直未定稿,他自觉不够完善,到了2008年12月21日,97岁了,又拿出来修改,在一处添了三行24字:“万木争高,万卉争艳。争而不斗,和谐自然。天人合一,宛然实现。”其他几处亦有修改。这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泱泱中华,特点是人多,人多思想杂,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许多议论,是颇为滑稽的。譬如有人转给我一篇文章,是从网上下载的,讽刺季老是官迷,理

37、由是从杨绛的我们仨推测,那个想当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而最终没有当成的,估计就是季羡林。嘻嘻,胡为乎来哉!熟悉季老的人都知道,他对官场,一向敬而远之,了无兴趣。证以笔者的目睹: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一天,有老友自城内来见季先生,落座,喝茶,老友说起近来见了哪些哪些高官,禁不住眉飞色舞,唾星四溅。季先生干坐一旁,默然无语,待老友走后,只幽幽地说了一句:“他还很得意。”这一句就表明了季先生的心迹。即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来说,倒的确有这么一回事:“文革”后,某要员曾建议季先生出任此职。季先生么,婉拒了。尔后,北大让他当副校长,他倒是痛快地应承。为此,有人曾当面讶怪:“为什么放着副部级的职位不要,却要这

38、个副局级呢?”季先生说:“什么级别,我脑子里没想过这个!”他想的,就是当他的教书匠。(节选自文汇报)(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季羡林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写家;他一生发表的诗,虽然不超过十首,却又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B季羡林先生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这正是“国学大师”应有的魅力和境界。C94岁的季羡林老人创作了泰山颂,97岁时,又拿出来修改,表明季先生为了避免名不副实而坚持修改文稿,也说明“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从改中出”。 D季先生拒绝出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而痛

39、快地应承北大副校长一职,说明季先生贵有自知之明,与其力不从心,不如扬长避短。E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几处人们对季老先生的不一致的评价,然后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几件事情简要描述出来,虽未直接评论,但足以让读者了解季老先生的为人。(1)【答案】B【解析】A项更主要的是“平凡”;C项非“为了避免名不副实而坚持修改文稿”,实为治学严谨;D项非“有自知之明”“力不从心”,他想的,就是当他的教书匠。(5分,对一项给2分)(2)文中说:“季羡林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那么,他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答案】(学识)学贯古今,知识渊博;(品质)诚实谦虚,严谨执著;超凡脱俗(答“清高”亦可),热爱教育。

40、(6分。意思接近即可)【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此题要根据要求找到信息在文中的位置,然后总结概括出要点。(3)文章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这一句就表明了季先生的心迹”,说说表明了季先生怎样的“心迹”。(6分)【答案】对官场,敬而远之,了无兴趣,清高脱俗;鄙视艳羡高官厚禄、投机钻营的人(或:鄙视那种爱慕虚荣之人);一心扑在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这显示了季先生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6分。意思接近即可,少一角度扣2分)(4)对于季羡林究竟算不算“国学大师”,作者没有直接评论。你读了本文以后,如何评价季羡林先生呢?(8分)【答案】传统国学的重大领域季羡林先生都涉及到了,学识渊博;既

41、不是一味钻故纸堆的冬烘先生,也无所谓荣辱褒贬;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季先生著作等身,身列作家之林,还自谦为票友。他是一位不可超越的“国学大师”。(围绕以上几点展开即可,未结合文章内容,只是进行空洞评价,赋分减半)【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文中某些问题探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种题型重在学生自身的个性见解,并不是简单地亮明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启发,或做出评价,而应有深度的阐述,有理有据,让人折服。要求观点鲜明、准确,理由充分,从文本出发。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42、#160; )A“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博物馆、北京电视中心等新式建筑脱颖而出。B饮水机行业在过快的发展中因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鱼目混珠的局面,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军方多款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引发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式猜测。D教学语言要做到严谨简洁,既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要繁文缛节,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最大的信息。【答案】B(鱼目混珠:比喻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A“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本领、才能全部显露出来,不能用于其他事物。C“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而西方军事专家的猜测是有一定客观根据的,矛盾。D繁文缛节: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用于陈述语言不恰当)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